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課題 鐵及其化合物——鐵單質學科 化學 年級 高一 時長 1課時教學背景分析 鐵及其化合物廣泛存在并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實際,從中發現有助于學生學習、貼近教學實際的素材,從而創設出真實、生動、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還可以使學生學會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本課時教學設計可以創設燕麥中添加鐵粉的生活情境,以此引導學生從鐵的還原性,以及鐵與酸的反應等性質入手,對鐵的單質展開討論,從而為鐵與水蒸氣的反應埋下伏筆。教學目標 1、鐵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通過探究實驗,認識鐵單質與水蒸氣反應的條件,對比鈉與水的反應,加深對微觀原子結構決定物質宏觀性質的認識。重難點 1、鐵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通過探究實驗,認識鐵單質與水蒸氣反應的條件,對比鈉與水的反應,加深對微觀原子結構決定物質宏觀性質的認識。教學方式與策略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內容 活動意圖 時間分配引入:前兩年,網上流傳出一段視頻,有網友竟用吸鐵石從麥片中吸出了鐵粉。這是不法商家添加的嗎?如果不是,那廠家在食品中添加鐵粉的目的是什么?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3分鐘活動一、認識鐵元素的存在形式及鐵的性質 任務1、閱讀教材P68頁第一自然段,找出鐵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態有那些: 、 鐵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 、 和 ,居第 位 任務2、閱讀教材P68頁第二自然段,找出工業煉鐵原理: 任務3、閱讀教材P69頁第一自然段,完成鐵的物理性質 顏色狀態熔點沸點導磁性密度導電、導熱性延展性【實踐演練】 1.下列關于鐵的敘述錯誤的是( ) 純凈的鐵是光亮的銀白色金屬 B. 鐵能被磁體吸引 C. 鐵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D. 鐵具有延展性和導熱性,可制作炊具 回歸教材,抓綱悟本,通過鐵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初步認識鐵單質的活潑性。通過觀察、聯系生活實際,歸納鐵單質的物理性質,培養觀察、歸納、總結能力。 檢測與評價,通過反饋,發現問題,調控課堂,提高效率。 12分鐘活動二、深入理解鐵單質的化學性質 任務1、聯系金屬鈉的性質,結合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原子序數為26)和教材P69頁“思考與討論”,思考金屬鐵為什么能與氧氣,酸,某些鹽發生化學反應? (1)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①與 反應:點燃條件下,化學方程式為 ②與 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③與 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與鹽酸、稀硫酸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3)與鹽溶液反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實踐演練】 2.下列有關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鐵與水蒸氣的反應中鐵為還原劑 B.鐵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 C.鐵在純氧中燃燒生成Fe2O3 D.工業上在高溫下用CO還原含Fe2O3的礦石煉鐵 任務2、思考討論: 在鋼鐵廠的生產中,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為什么必須進行充分的干燥處理,不得留有水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在常溫下,鐵與水是不發生反應的。但是根據材料,在高溫下,鐵有可能與水發生反應。 任務3、從理論上預測鐵與水蒸氣的反應可能性及反應產物,說出依據(由鈉與水反應進行猜想): 【實踐演練】 ①棉花的作用: 。 ②酒精燈的火焰可用防風罩套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肥皂液的作用: 。 ④結束時,先_________,再___________。 (1) 在自然界中鐵元素都以化合態形式存在( ) (2) 分別與氯氣和鹽酸反應所得氯化物相同( ) (3) 鈉與水反應生成 和 ,故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 和 ( ) (4) 分離鐵粉與銅粉的混合物時,只能用化學方法( ) (5) 與水蒸氣在高溫下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3. 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 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裝置A的作用是為實驗提供持續不斷的水蒸氣 B. 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 裝置C中加入的固體干燥劑可能是堿石灰 D. 點燃裝置D處的氣體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 基于已有金屬鈉的化學性質知識,利用對比分析方法,對鐵的性質進行預測,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基于價態視角,探究物質的氧化(還原)性,理解鐵及其化合物化學反應的本質。 利用宏微結合的思想,探究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原理,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核心素養。 檢測與評價,通過反饋,發現問題,提高效率。 20分鐘【思考與討論】根據“性質決定用途”的化學觀念,你認為營養麥片中添加鐵粉的目的是什么呢? 結合教材70頁資料卡片和鐵的性質,尋找答案。 【作業】查找資料,當人體缺鐵后會出現哪些癥狀,應如何補鐵,補鐵過程中需注意什么? 創設生活情境,突出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的化學核心素養。 5分鐘板書設計 鐵單質的性質 鐵的存在形式: 鐵的物理性質: 鐵的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2)與鹽酸、稀硫酸反應 (3)與鹽溶液反應: (4)鐵與水的反應:教學特色與反思 本課時為第一課時“鐵的單質”,重點介紹鐵單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在介紹鐵的單質時,教材在“思考與討論”里要求學生復習初中已學習過的鐵單質的性質,并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反應的特點,提升學生對鐵單質性質的認識。介紹鐵與水蒸氣反應時,教材聯系生產創設真實情境,呈現了鋼鐵生產中鋼水注人模具的真實圖片,以此情境為素材,提出問題“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人模具之前,模具必須進行充分的干燥處理,不得留有水。這是為什么呢 ”,教材再呈現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照片,引導學生深人思考與討論,明確反應原理,從而回答了問題。為學生們在后期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形成一種學習模式,便于提高學習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