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2、點亮小燈泡概念目標探究目標態度目標教學重點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1.用電池盒和燈座以及開關點亮小燈泡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1、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2、初步了解簡易電路的組成。了解電路的組成部分,并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打開手電筒的開關,小燈泡就亮了。它是怎樣亮起來的 手電筒,是一種家庭常用的手持式移動照明工具。開關聚焦電池燈泡開關外殼導線觀察手電筒結構示意圖,手電筒發光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條件:燈泡 電池 導線導入如果有導線和電池,你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嗎?用示意圖表達你的想法 。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需要科學實驗進行驗證。導入(一)實驗器材◆小燈泡◆電池◆導線探究1.觀察小燈泡觀察小燈泡各部分結構,說說各部分結構名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連接點連接點燈絲兩端分別連到了兩根金屬架上。兩根金屬架,一根連到了小燈泡底部金屬點,另一根連到了燈泡金屬殼的金屬點。我們就把這兩個金屬點叫做連接點。探究想一想:小燈泡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玻璃泡:充入氮氣,防止燈絲的氧化,保護燈絲,延長壽命燈絲:電流通過時能發光金屬架:支撐燈絲連接點:連接金屬架和導線探究燈絲找一找:小燈泡通電后發光的部位在哪里?燈絲多數為鎢絲制成,燈泡使用壽命長。探究愛迪生,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他和助手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收集了各種資料,做了四萬頁筆記,一連幾個月對1600多種材料進行了試驗,終于在1879年10月21日試制成功了可用45個小時的電燈泡。愛迪生又用了兩年時間對六千多種植物的纖維一一進行試驗,使燈泡的壽命延長至1000小時。1882年,第一批實用燈泡問世,不久即進入千家萬戶。這種竹絲電燈繼續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美國人庫利奇發明鎢絲燈,鎢絲燈從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資料卡片講解2.認識電池銅帽,稱為正極,用“+”表示鋅殼,稱為負極,用“-”表示電池外殼有“1.5V”標識,表示電壓為1.5伏,為點亮小燈泡提供電能。講解里面:金屬絲外面:絕緣膠皮導線:用來連接電池和小燈泡,傳導電流的。使用時去掉兩端的絕緣膠皮。3.認識導線講解嘗試用一段導線和一節電池讓小燈泡亮起來,并用畫示意圖的方式記錄有哪些連接能點亮小燈泡,哪些連接不能點亮小燈泡。(二)實驗過程講解◆同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個小組接亮的方法最多。◆記錄員及時地將連接方式畫下來,然后再去發現更多種連接。◆找規律,小燈泡發亮與否和什么有關系。實驗要求講解安全提示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時,電池中的電會很快消耗完,并且電池還會在一瞬間發熱變燙,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實驗中,要避免出現短路。講解展示、交流實驗記錄展示點亮小燈泡連接記錄展示不能點亮小燈泡連接記錄交流連接方法(或過程)講解點亮小燈泡的連接方法(1)將小燈泡底部的連接點與電池的正極連在一起,再用一根導線連接小燈泡側面的連接點和電池的負極。小燈泡就亮了。(2)將小燈泡側面的連接點與電池的正極連在一起,再用一根導線連接小燈泡底部的連接點和電池的負極。小燈泡就亮了。講解(3)將小燈泡底部的連接點與電池的負極相連,再用導線連接小燈泡側面的連接點和電池的正極。小燈泡就亮了。(4)將小燈泡側面的連接點與電池的負極連在一起,再用導線連接小燈泡底部的連接點和電池的正極。小燈泡就亮了。講解不能點亮小燈泡的連接方法(1)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電沒有形成回路,斷開了,這種現象叫斷路。 斷路是電路不通,小燈泡不亮。講解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連接電路,那么你思考過電是怎樣在電池、小燈泡、電線中流動的嗎 正極→一個連接點→燈絲→另一個連接點→導線→負極這樣的電路稱為通路,小燈泡才能亮起來。研討觀察下面四幅連接圖,哪些能夠點亮小燈泡,哪些不能點亮小燈泡 講解小燈泡亮電流從正極流出,回到負極,構成一個完整的電路,且電流流過燈絲講解小燈泡不亮短路斷路講解你認為小燈泡是如何亮起來的?電流從正極出發,經過小燈泡燈絲,再回到負極,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亮起來。講解低于36V電壓的電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普通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學校里的插座中的電做實驗!拓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小燈泡的構造,會用一根導線一節電池點亮一個小燈泡,學會連接簡單電路,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樹立探究的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總結點亮小燈泡通路---亮短路--不亮斷路--不亮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