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3 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 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通過探索,理解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聯系。2.能運用二次函數及其圖像、性質確定方程的解或不等式的解集。3.了解用圖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二)學習重難點:重點:能運用二次函數及其圖像、性質確定方程的解或不等式的解集。難點:理解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聯系。閱讀課本,識記知識:1.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數當函數值時的特殊情況. 圖象與軸的交點個數:①當時,圖象與軸交于兩點,其中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兩根.這兩點間的距離.②當時,圖象與軸只有一個交點;③當時,圖象與軸沒有交點.當時,圖象落在軸的上方,無論為任何實數,都有;當時,圖象落在軸的下方,無論為任何實數,都有.2.拋物線的圖象與軸一定相交,交點坐標為,;3.二次函數常用解題方法總結:(1)求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的交點坐標,需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2)求二次函數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將二次函數由一般式轉化為頂點式;(3)根據圖象的位置判斷二次函數中,,的符號,或由二次函數中,,的符號判斷圖象的位置,要數形結合;(4)二次函數的圖象關于對稱軸對稱,可利用這一性質,求和已知一點對稱的點坐標,或已知與軸的一個交點坐標,可由對稱性求出另一個交點坐標.【例1】已知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是(-2,0),(5,0),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解是( )A.x1=-2,x2=5 B.x1=2,x2=-5C.x1=-2,x2=-5 D.x1=2,x2=5【答案】A 【分析】∵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兩個交點分別為(-2,0),(5,0),即自變量取-2和5時函數值為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為x1=-2,x2=5.【例2】 下表是一組二次函數 的自變量x與函數值y的對應值:那么下列選項中可能是方程 的近似根的是( )x 1.2 1.3 1.4 1.5 1.6yA.1.2 B.1.3 C.1.4 D.1.5【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了拋物線法求方程的近似根,采用零距離比較法,與零的距離越小,越近似看成方程的根,得到所求方程的近似根即可.【詳解】觀察圖表的,得與零的距離最小,方程 的近似根的是:故選B.選擇題1.已知直線y=kx+2過第一、二、三象限,則直線y=kx+2與拋物線y=x2-2x+3的公共點個數為( )A.0 B.1 C.2 D.1或22.二次函數y=ax2+bx+c(a≠0)的部分圖象如圖所示,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分別為x1,x2,則x1+x2的值為( )A.2 B.1 C.-1 D.-23.已知二次函數y=ax2+bx+c中自變量x的部分取值和對應函數值y如表:x … -2 -1 0 1 2 …y … 5 0 -3 -4 -3 …則在實數范圍內能使得y<0成立的x取值范圍是( )A.x>3 B.x<-1 C.-134.如圖,點A(2.18,-0.51)和B(2.68,0.54)在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上,則方程ax2+bx+c=0的一個近似解可能是( )A.2.18 B.2.68 C.-0.51 D.2.455.根據下列表格對應值:判斷關于的方程的一個解的范圍是( )3.24 3.25 3.260.01 0.03A. B.C. D.6.已知拋物線,與x軸的一個交點為,則代數式的值為()A. B. C. D.7.已知拋物線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將其向右平移后得到的拋物線與x軸交于C,D兩點(點C在點D的左側),若,則m的值為( )A. B. C.2 D.8.拋物線的對稱軸是直線,且過點,頂點位于第二象限,其部分圖像如圖所示,給出以下判斷:①;②;③;④;⑤其中正確的個數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9.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在范圍內有且只有一個根,則m的取值范圍為( )A. B.或C.或 D.或10.如圖所示,拋物線與x軸相交于A,B兩點,與y軸相交于點C,點D在拋物線上,且,與y軸相交于點E,過點E的直線平行于x軸,與拋物線相交于P,Q兩點,則線段的長為( ) A. B. C. D.填空題11.二次函數y=2(x-1)(x+5)的圖象與x軸的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是 .12.如圖,已知拋物線y=ax2+bx+c與直線y=kx+m交于A(-3,-1)、B(0,2)兩點,則關于x的不等式ax2+bx+c>kx+m的解集是 . 13.小王同學在探究函數的性質時,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請根據圖像判斷,當方程有兩個實數根時,常數k滿足的條件是 .14.已知二次函數,小明利用計算器列出了下表:x那么方程的一個近似根是 (精確到)15.已知拋物線,當時,,當或時,,拋物線與軸交于A,B兩點,則AB的長為 .三、解答題16.已知k是常數,拋物線y=x2+(k2+k-6)x+3k的對稱軸是y軸,并且與x軸有兩個交點.(1)求k的值;(2)若點P在拋物線y=x2+(k2+k-6)x+3k上,且P到y軸的距離是2,求點P的坐標.17.二次函數的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解答下列問題:(1)直接寫出不等式的解集;(2)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求k的取值范圍.18.如果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實數根,且其中一個根比另一個根大3,那么稱這樣的方程為“友好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是2和5,則方程就是“友好方程”.(1)若一元二次方程是“友好方程”,求的值;(2)若是“友好方程”,求代數式的值;(3)若方程拋是“友好方程”,且相異兩點M,N都在拋物線上,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參考答案【答案】C 【解析】∵直線y=kx+2過第一、二、三象限,∴k>0.令x2-2x+3=kx+2,整理得x2-(2+k)x+1=0.∴Δ=[-(2+k)]2-4=k2+4k=k(k+4),∵k>0,∴Δ>0,∴直線y=kx+2與拋物線y=x2-2x+3的公共點個數為2.【答案】D 【解析】∵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分別為x1,x2,∴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交點為(x1,0),(x2,0),∵拋物線的對稱軸為x=-1,∴=-1,∴x1+x2=-2.3.【答案】C 【分析】觀察表中數據可得該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軸為直線x=1,圖象開口向上.∵當x=-1時,y=0,∴根據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性知當x=3時,y=0,∴當-14.【答案】D 【分析】∵圖象上有兩點,分別為A(2.18,-0.51),B(2.68,0.54),∴當x=2.18時,y=-0.51<0;當x=2.68時,y=0.54>0,∴在2.18與2.68之間,必存在一個x值使y=0,又∵2.18<2.45<2.68,故選項D符合.由圖象可知,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象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在0與1之間,無選項符合.故選D.5.【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了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根據表中數據得到時,;時,,于是可判斷在和之間取某一值時,,由此得到方程的一個解的范圍.【詳解】解:時,;時,,∴當時,的值可以等于0,∴方程的一個解的范圍是.故選:B.6.【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次函數與軸的交點坐標的含義,求解代數式的值,熟練掌握拋物線與軸的交點特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把點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可得,再整體代入代數式求值即可.【詳解】解∶拋物線與軸的一個交點為,,故選D.7.【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了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拋物線的平移等知識,屬于常考題型,掌握二次函數的性質是關鍵.首先求出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然后由得到拋物線向右平移8個單位得到拋物線,進而得到拋物線的對稱軸為,即可求解.【詳解】∵拋物線與x軸交于C,D兩點(點C在點D的左側),∴對稱軸為∵∴拋物線向右平移8個單位得到拋物線∴拋物線的對稱軸為∴∴解得.故選:A.8.【答案】C【分析】本題考查二次函數與系數的關系,二次函數圖象上的點的特征,解題的關鍵是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屬于中考常考題型.根據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一判斷即可.【詳解】解:∵拋物線對稱軸,經過點,∴,,,,∴,故①正確,∵拋物線對稱軸,經過點,∴和關于對稱軸對稱,時,,∴,故②正確,∵拋物線與x軸交于,拋物線對稱軸,拋物線與x軸的另外一個交點為,時,,,,,即,故③錯誤,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交點,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故④正確,,,故⑤正確,故正確的有4個,故選:C.9.【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二次函數的關系,根的判別式的意義;分兩種情況:①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且在的范圍內時,可得,求出和,再根據確定m的范圍,得到此時m的值;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且在的范圍內時,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二次函數的關系得出不等式組,求解即可.【詳解】解:①當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且在的范圍內時,則,解得:,此時,∴,解得:,∴;②當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且在的范圍內時,∴或,解不等式組得該不等式組無解;解不等式組得:,綜上,m的取值范圍為:或,故選:D.10.【答案】B【分析】先求出三點的坐標,進一步可得點的坐標;再利用待定系數法求出直線的解析式,可得點的坐標,從而可得點的坐標,即可求解.【詳解】解:令,則,令,則,解得:,∴,∵,令,則,解得:,∴,設直線的解析式為:,則,解得:,∴直線的解析式為:,令,則,∴,∵過點E的直線平行于x軸,令,則,解得:,∴,∴,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與坐標軸的交點問題以及拋物線上點的坐標,解一元二次方程,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等知識,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是解題關鍵.11.【答案】6【解析】當y=0時,2(x-1)(x+5)=0,解得x1=1,x2=-5,∴二次函數y=2(x-1)(x+5)的圖象與x軸的交點坐標是(1,0),(-5,0),∴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是1-(-5)=6.12. 【答案】-3【解析】由圖象可知,當-3kx+m的解集是-313.【答案】或【分析】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與方程的關系,求得函數的頂點坐標,然后結合圖像即可求解.【詳解】解:∵∴頂點坐標為∴與直線有3個交點,觀察圖像,當方程有兩個實數根時,常數k滿足的條件是為或,故答案為:或.14.【答案】(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題考查了圖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求出對稱軸,然后由圖象解答,注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詳解】解∶由可得:,當時,,當時,,故的一個近似根,距離x軸更近,的一個近似根是,的另一個近似根是故答案為:或15.【答案】5【分析】本題考查了拋物線與軸的交點:把求二次函數,,是常數,與軸的交點坐標問題轉化為解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數的性質.利用拋物線的對稱性得到拋物線與軸的交點橫坐標為和,再根據根與系數的關系得到,,則,,所以函數化為函數,即,利用交點式得到、的坐標是,,從而得到的長度.【詳解】解:當時,,當或時,,拋物線與軸的交點橫坐標為和,,,,,,函數化為函數,即,函數與軸的交點、的坐標是,,.故答案為5.16.解析 (1)∵拋物線y=x2+(k2+k-6)x+3k的對稱軸是y軸,∴k2+k-6=0,解得k1=-3,k2=2.又∵拋物線y=x2+(k2+k-6)x+3k與x軸有兩個交點,∴方程x2+(k2+k-6)x+3k=0有兩個不等的實根,∴Δ=02-4×3k>0,∴k<0,∴k=-3.(2)由(1)知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9.∵點P到y軸的距離是2,∴點P的橫坐標為2或-2,當x=2時,y=-5,當x=-2時,y=-5.∴點P的坐標為(2,-5)或(-2,-5).17.【答案】(1)(2)【分析】本題考查二次函數的性質,解題關鍵是掌握二次函數與方程及不等式的關系.(1)根據圖象在x軸上方時即可求得x的取值范圍;(2)根據圖象開口向下,最大值為y= 2可得k的取值范圍.【詳解】(1)解∶由圖象可得在時,拋物線在軸上方,的解集為.(2)拋物線開口向下,且函數最大值為2,當時,直線與拋物線有兩個交點,即當時,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18.【答案】(1)(2)或(3)或【分析】本題考查二次函數的綜合應用,新定義,拋物線與軸的交點問題;(1)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轉化為拋物線與軸交點問題,由一個根比另一個根大可得拋物線與軸交點距離對稱軸個單位,從而求解.(2)由方程的一個解為可得另一根為或,然后根據根與對稱軸的關系分類求解.(3)由拋物線上點,坐標求得拋物線對稱軸為直線,進而求解.【詳解】(1)解: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的解或,把代入得,解得,故答案為:.(2)解:∵的解為或∴或(3)解:∵相異兩點M,N都在拋物線上,∴的對稱軸為直線,∵是“友好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為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