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二章 氣體、固體和液體3.第1課時 氣體的等壓變化和等容變化1、知道什么是氣體的等容變化過程;2、掌握查理定律的內容、數學表達式;理解p-t圖像的物理意義;3、知道查理定律的適用條件;4、會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查理定律。學習目標知識點一、蓋—呂薩克定律(1)內容: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氣體的等壓變化:一定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發生的狀態變化叫等壓變化。氣體做等壓變化時,體積V不與攝氏溫度t成正比。(2)公式:=或=C(常量)。①蓋—呂薩克定律是通過實驗發現的;②成立條件:氣體質量一定,壓強不變;③一定質量的氣體在等壓變化時,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增加(或減小)的體積是相同的;④常量C與氣體的種類、質量和壓強有關。(3)蓋—呂薩克定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 ℃,增加或減少的體積為0 ℃時體積的,公式為V=(1+t/273)。“”的含義 V0為零攝氏度時的體積,而不是氣體初狀態時的體積。(4)圖象: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在V-T圖上等壓線為一條延長線通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所示.例:一容器中裝有某種氣體,且容器上有一小孔跟外界大氣相通,原來容器內氣體的溫度為27 ℃,如果把它加熱到127 ℃,從容器中逸出的空氣質量是原來質量的多少倍?解析 設逸出的氣體被一個無形的膜所密閉,以容器中原來的氣體為研究對象,初狀態V1=V,T1=300 K;末狀態V2=V+ΔV,T2=400 K,點睛 此題從容器中逸出空氣來看是一個變質量問題,為轉化為等壓變化問題,從而把逸出的空氣看成氣體的膨脹,因小孔跟外界大氣相通,所以壓強不變,因此符合蓋—呂薩克定律.思想實驗:滴液瓶中裝有干燥的空氣,用涂有少量潤滑油的橡皮塞蓋住瓶口把瓶子放入熱水中,會看到塞子飛出;把瓶子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拔掉塞子時會比平時費力。知識點二、查理定律結論:一定質量的氣體,保持體積不變,當溫度升高時,氣體的壓強增大;當溫度降低時,氣體的壓強減小(1)查理定律: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壓強p與熱力學溫度T成正比,即p∝T。(2)數學表達式: (C為比例系數);p=CT(3)適用條件:①壓強不太大,溫度不太低;②氣體的質量和體積都不變。式中p1、T1和p2、T2分別表示氣體在1、2兩個不同狀態下的壓強和溫度。(4)圖像①等容線: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時其壓強隨溫度變化關系的直線,叫氣體的等容線。即p–T圖象如圖甲所示。②p–T圖象的特點: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在等容變化過程中,氣體的壓強p和熱力學溫度T的圖線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甲所示,且V1<V2,即體積越大,斜率越小。③p–t圖象: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在等容過程中,壓強p與攝氏溫度t是一次函數關系,不是簡單的正比例關系,如圖乙所示,等容線是一條延長線通過橫軸-273.15 ℃的傾斜直線,且斜率越大,體積越小。圖象縱軸的截距是氣體在0 ℃時的壓強。例:對于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時,壓強增大到原來的二倍,則氣體溫度的變化情況是( )A.氣體的攝氏溫度升高到原來的二倍B.氣體的熱力學溫度升高到原來的二倍C.氣體的攝氏溫度降為原來的一半D.氣體的熱力學溫度降為原來的一半B汞柱移動問題的分析方法(1)假設法用液柱或活塞隔開兩部分氣體,當氣體溫度變化時,液柱或活塞是否移動?如何移動?此類問題的特點是:氣體的狀態參量p、V、T都發生了變化,直接判斷液柱或活塞的移動方向比較困難,通常先進行氣體狀態的假設,然后應用查理定律可以簡單地求解。其一般思路為:名師指點①先假設液柱或活塞不發生移動,兩部分氣體均做等容變化。②對兩部分氣體分別應用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Δp=p,求出每部分氣體壓強的變化量Δp,并加以比較。③如果液柱兩端的橫截面積相等,則若Δp均大于零,意味著兩部分氣體的壓強均增大,則液柱向Δp值較小的一方移動;若Δp均小于零,意味著兩部分氣體的壓強均減小,則液柱向壓強減小量較大的一方(即|Δp|較大的一方)移動;若Δp相等,則液柱不移動。④如果液柱兩端的橫截面積不相等,則應考慮液柱兩端的受力變化(ΔpS),若Δp均大于零,則液柱向ΔpS較小的一方移動;若Δp均小于零,則液柱向|ΔpS|值較大的一方移動;若ΔpS相等,則液柱不移動。⑤要判斷活塞的移動方向,則需要選擇好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綜合應用查理定律和力學規律進行推理和判斷。(2)極限法所謂極限法就是將問題推向極端。如在討論壓強大小變化時,將變化較大的壓強推向無窮大,而將變化較小的壓強推向零。這樣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明了。(3)圖像法利用圖像:首先在同一pT圖像上畫出兩段氣柱的等容圖線,由于兩氣柱在相同溫度下壓強不同,所以它們等容線的斜率也不同,氣柱的壓強較大的等容線的斜率也較大。利用查理定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冬季,裝有半瓶水的暖瓶經過一個夜晚,第二天拔瓶口的軟木塞時會覺得很緊,不易拔出來,這是什么原因?因裝有半瓶水,在瓶中有一定量的氣體,在塞上瓶塞時,由于水溫較高,氣體的溫度高。經過一夜的時間后,瓶中氣體的溫度降低,根據查理定律,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一定的情況下,溫度降低,壓強減小,這樣在瓶塞內外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差。因此要將瓶塞拔出比較困難。炎熱的夏天,如果將自行車內胎充氣過足,停車時又沒能放在陰涼處,而是放在陽光下曝曬,這樣極易爆裂,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上述情況中可以認為氣體體積變化甚微,是等容變化,當溫度升高時導致氣體壓強增大而使車胎爆裂。 我國民間常用“拔火罐”來治療某些疾病,即將紙點燃后放入一個小罐內,然后迅速將火罐開口端緊壓在人體的皮膚上,待火罐冷卻后,火罐就被緊緊地“吸”在皮膚上,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體積不變時,溫度降低,壓強減小.1.如圖所示,兩端封閉、粗細均勻、豎直放置的玻璃管內,有一長為h的水銀柱,將管內氣體分為兩部分,已知l2=2l1.若使兩部分氣體同時升高相同的溫度,管內水銀柱將如何運動?(設原來溫度相同) 課堂訓練解析 水銀柱原來處于平衡狀態,所受合外力為零,即此時兩部分氣體的壓強差Δp=p1-p2=ph.溫度升高后,兩部分氣體的壓強都增大,若Δp1>Δp2,水銀柱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上,應向上移動,若Δp1<Δp2,水銀柱向下移動,若Δp1=Δp2,水銀柱不動.所以判斷水銀柱怎樣移動,就是分析其合外力方向,即判斷兩部分氣體的壓強哪一個增大得多.假設水銀柱不動,兩部分氣體都做等容變化,分別對兩部分氣體應用查理定律:解析所以Δp1>Δp2,即水銀柱上移.答案 水銀柱上移 點睛 同一問題可從不同角度考慮,用不同方法求解,培養同學們的發散思維能力.此類問題中,如果是氣體溫度降低,則ΔT為負值,Δp亦為負值,表示氣體壓強減小,那么降溫后水銀柱應該向壓強減小得多的一方移動.2. 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空氣被水銀封閉在靜置于豎直平面的U形玻璃管內,右管上端開口且足夠長,右管內水銀面比左管內水銀面高h,下列能使h變大的是( )A.環境溫度升高 B.大氣壓強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內加水銀 D.U形玻璃管自由下落解析 對左管被封氣體:p=p0+ph,由 =C(常數),可知當溫度T升高,大氣壓p0不變時,h變大,故A正確;大氣壓升高,h變小,B錯;向右管加水銀時,由溫度T不變,p0不變,V變小,p增大,即h變大,C正確;U形玻璃管自由下落,水銀完全失重,氣體體積增加,h變大,D正確.答案 ACD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