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課題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課型 新授課素養目標 1.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2.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4.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 空氣各成分的用途。 了解大氣污染相關知識。教學難點 1.物質用途與性質的關系。 2.聯系實際解決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教具準備 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等的應用相關的圖片及大氣污染的圖片。課前預習 1.氧氣可供動植物呼吸,能支持燃燒。2.氮氣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因此常被用作保護氣;醫療上可利用液氮進行冷凍治療。3.稀有氣體又叫惰性氣體,無色、無味,化學性質很不活潑,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故可用于航標燈、照明燈等。液態氦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4.空氣污染的影響:臭氧層破壞和酸雨。5.保護空氣的主要措施:使用清潔能源,加強空氣質量監測,積極植樹、種草等。新課導入 空氣不僅是人類生活必需的物質,而且還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諝庵械母鞣N成分作為原料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醫療和科研等領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進行新課 知識點1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閱讀教材】教師先設問:空氣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說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然后讓學生閱讀教材P33-35“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內容。 (1)氧氣有哪些用途 [思考]氧氣曾被叫作“養氣”,請閱讀教材內容思考氧氣有哪些用途。 [學生總結]縱觀氧氣的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可知氧氣的用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供給呼吸;②支持燃燒。備課筆記易錯提醒:氧氣在生活、生產和科技方面應用廣泛,有對人類活動有利的一面。但物質的性質往往具有兩面性,氧氣也有對人類活動不利的一面。所以在某些情況下,需要設法除去氧氣或將物品與氧氣隔離,如對食品進行真空包裝、給金屬制品涂防銹漆等。進行新課 (2)氮氣的用途 [提問]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在這些裝有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氣嗎? [學生]甲:為了防止食品被擠碎或壓碎。乙:為了掩蓋袋里食品量比較少的真相。丙:為了防止食品變質?!?[講解]食品的量與是否填充氮氣無關。防止食品被擠碎或壓碎利用了氮氣能占據一定空間的物理性質,氮氣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由于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會使食物腐敗變質。燈泡中充氮氣以延長其使用壽命,焊接金屬用氮作保護氣,都是利用了氮氣不活潑這一性質。 [提問]氮氣除了可用作保護氣外,還有什么用途呢? [學生總結]氮氣的用途:①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②作保護氣; ③醫療上可利用液氮進行冷凍治療;④為超導材料提供低溫環境。 [過渡]許多實驗事實表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如氧氣活潑。如食物放置在含有氧氣的環境中容易腐爛,而氮氣則能使食物在長時間內不變質,因此氮氣可作保護氣。由此可知,物質的用途決定于物質的性質。 [討論]學生分組討論課本P34“思考與討論內容”,并匯報討論結果 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氮氣。 ①燃燒著的紅磷熄滅了,這種現象說明氮氣能不能支持燃燒? ②集氣瓶內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還能繼續上升嗎?這種現象能不能說明氮氣不易溶于水? [結論]①燃燒著的紅磷熄滅了,說明氮氣不能支持燃燒。 ②集氣瓶內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會繼續上升,這種現象能說明氮氣不易溶于水。 [提問]通過日常生活中對空氣的觀察及上面的討論,請結合物理性質的概念描述氮氣的物理性質。 [學生描述并填寫下表] (3)稀有氣體 [提問]什么叫稀有氣體?為什么又叫惰性氣體?有哪些用途? [學生回答]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所以叫惰性氣體。 稀有氣體用途:①可用作保護氣;②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航標燈、照明燈、閃光燈、霓虹燈等;③可用于激光技術;④液態氦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 [注意]稀有氣體的惰性是相對的,一定條件下也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過去人們認為稀有氣體不跟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曾把它們叫做惰性氣體。后來發現它們在一定條件下,也能與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其他物質的事實后,才把它們改稱為稀有氣體。備課筆記知識延伸: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物質的用途。氮氣能作保護氣,主要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另外還考慮到氮氣無毒和造價低廉。易錯提醒:氮氣和稀有氣體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生化學反應。稀有氣體可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進行新課 [投影展示]下面是不同顏色的霓虹燈里充的稀有氣體的簡介。 [小結]稀有氣體的用途:①作保護氣②作電光源③用于激光技術④液態氦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 知識點2保護大氣環境 [過渡]潔凈的空氣對于人類和其他動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成年人每天吸入的空氣約為12 m3~16 m3。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氣會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故保護大氣環境已成了全世界人民都關注的問題。 [講解]大自然具有一定的自我凈化能力,若少量有害物質進入空氣中,大自然能通過自我凈化保持空氣的潔凈。如果進入空氣的有害物質的種類和數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凈能力,就會造成空氣的污染。 [思考]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35“保護大氣環境”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在你身邊發生過哪些污染空氣的現象? (2)大氣污染會造成哪些危害? (3)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你能做些什么? [解答](1)此問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解答,如焚燒垃圾產生污染空氣的粉塵和有害氣體、汽車尾氣、工廠廢氣、沙塵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的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等。 (2)被污染的空氣會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破壞生態平衡。臭氧層破壞和酸雨也與空氣污染有關。 (3)積極植樹、種草,愛護花木,積極宣傳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及保護大氣環境應采取的措施。 [拓展延伸]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1)污染源: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粉塵和氣體兩大類。從世界范圍看,排放到空氣中的氣體污染物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這些氣體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2)危害:酸雨是由于空氣被硫、氮的氧化物污染造成的,其可使土壤酸化、建筑物腐蝕等;人類向空氣中排放的含氟物質(如氟氯代烷等)使臭氧層遭到破壞,臭氧空洞的出現會使紫外線危害人類和動植物。備課筆記進行新課 (3)防治措施:①使用清潔能源;②加強空氣質量監測;③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閱讀資料]加強空氣質量監測,有利于有針對性地改善環境狀況。你知道空氣質量日報的內容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36資料卡片。 [小結](1)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質量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指數類別”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等。根據空氣質量指數可以對空氣質量分級,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級別越高,空氣質量越差。 [討論]假如你當了市長或省長,你會如何去改善當地的空氣質量呢?請你談一談。 [學生談自己的想象,教師要對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予以肯定] 回答可能有多種。 (1)大量植樹造林,鼓勵市民種草養花。 (2)把工廠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區。 (3)使用和開發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潔能源。 (4)汽車不再用汽油,而用乙醇汽油。 (5)加大檢測汽車尾氣的力度,禁止沒達到環保標準的汽車上路。 (6)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 ……教學板書 課題1 我們周圍的空氣 第2課時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氧氣的用途:①供給呼吸;(②支持燃燒 (2)氮氣的性質和用途: 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化學性質不活潑。 用途:制造硝酸和氮肥;做保護氣;液氮可用于冷凍治療、為超導材料提供低溫環境。 (3)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性質:無色、無味,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用途:①作保護氣;②作電光源;③用于激光技術;④液態氦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 2.保護大氣環境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等 (2)危害:空氣污染會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破壞生態平衡等。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都與空氣污染有關。 (3)空氣質量評價:根據空氣質量指數可以對空氣質量分級,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級別越高。備課筆記課外拓展: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們直徑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煤的燃燒等。誤區警示:雖然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但是目前二氧化碳還沒有被計入空氣污染指數,因為二氧化碳無毒且參與自然界中的碳循環。教學板書 (4)防治措施:①使用清潔能源;②加強空氣質量監測;③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課堂小結 本課主要學習了空氣中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了解了空氣的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染空氣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學會一些防治空氣污染的方法,關鍵是要學以致用,增強環保意識。教材習題 解答 練習與應用(P37) 1.B 4.D 6. 認識:空氣中的各種成分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醫療和科研等領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難題 解答 例1食品保鮮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裝或在包裝袋中充入不活潑氣體。請問: (1)為什么真空包裝能延長食品保質期? (2)若采用充入氣體的保鮮方法,則應選擇什么氣體?請說明理由。 【解析】食物在空氣中久置,會因氧氣的緩慢氧化作用而使食品變質。將食品袋抽成真空,其中沒有氧氣,細菌不能生存,食品不易腐爛。有些食品較脆,抽成真空包裝容易使食品擠壓變形,還需要充入氣體,如充入氮氣、二氧化碳等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可以使食品與空氣隔絕,達到保鮮的目的。 【答案】(1)真空中沒有氧氣,細菌不能生存,食品不易腐爛。(2)可充入氮氣、二氧化碳。使食品與空氣隔絕,達到保鮮的目的。 例2 某市環保局正式發布的該城市環境狀況白皮書介紹,該城市全年環境空氣達到優秀、良好級別的天數為295天,比上一年少了2天。城市環境空氣中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SO2、NO2的年平均值同比上升了55.2%和14.6%,可吸入顆粒物與上一年基本持平,仍列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全市的酸雨發生率為33.2%。 (1)請你分析,該城市環境空氣中各種污染物主要來自(答出2點): ①_______,②_______。備課筆記方法點撥:空氣中各氣體成分的性質決定了它們的重要用途。聯想氣體的性質,記憶其用途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難題 解答 (2)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 (3)請你對改善該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提2條建議: ①_______,②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了學生利用信息資料和所學的化學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諝馕廴疚镏饕卸趸?、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等。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工廠廢氣、土建工程、、汽車的尾氣、沙塵暴等原因引起的。 【答案】(1)建筑工地揚塵 汽車尾氣(或煤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和煙塵;化工廠的廢氣等) (2)SO2、NO2等污染物 (3)改造燃煤鍋爐,使用脫硫煤;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管理;汽車改用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乙醇汽油等燃料,推進全面達標排放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教學反思 本課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信息,輔以學生查閱的資料,讓學生在閱讀討論中自由發揮、自我表現,獲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常識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是完全適宜的。空氣的污染與防治在教材上介紹得比較簡略,但是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屬于社會熱點和考試熱點,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老師應適當補充和拓展。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教師點評和總結:備課筆記知識拓展: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及來源:(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等;污染源:①工廠廢氣,包括多種有害氣體;②汽車尾氣,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③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