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2 原子結構本課題包括原子的構成、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離子的形成、相對原子質量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介紹原子的構成,同時介紹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地介紹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運動情況。離子的形成是本課題的核心,是教學重點。為了說明離子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就必須介紹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和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結構的特征與其化學性質的關系,為離子的教學作一個鋪墊。因此教材編寫了“核外電子的排布”部分。教材第二部分主要講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它有不同于宏觀物體運動的規律,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學生對電子層的理解有一定困難,是教學的難點,但不是教學的重點。此處只要求學生對核外電子分層排布有一個初步觀念就可以了。第三部分介紹相對原子質量。由于原子很小,它的質量也很小,所以書寫和使用都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此處只能要求學生對相對原子質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將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作為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使用)。第1課時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課題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 課型 新授課素養目標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2.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并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3.逐步提高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教學重點 1.原子的構成。 2.相對原子質量。教學難點 1.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2.相對原子質量的應用。教具 準備 多媒體課件備課筆記課前預習 1.原子是由居其中心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相對原子質量: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就是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新課導入 [展示]多媒體展示近、現代原子的認識模型發展過程及相關理論。 [引入]原子模型的演變反映了人類探索物質結構的漫長歷程,隨著人們的不斷探索,對原子的認識不斷深入,原子能夠結合成分子的奧秘,正在被逐步的揭示出來。進行新課 知識點1 原子的構成 [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結構”為題,請提出你的假設。 [交流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組匯報]學生1:我們小組認為,原子像一個實心小球。學生2:原子像一個乒乓球。學生3:像我們家的櫻桃。…… [過渡]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個沒有內部結構的圓球。但是,經過20世紀整整一個世紀的努力,科學家們不但打開了原子的大門,而且發現小小的原子內部結構復雜,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經發現了很多種,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問題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個什么樣的結構呢? [情景展示]一、原子的構成示意圖 二、幾種原子的構成:備課筆記知識拓展: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原子的觀點,認為原子是實心的不可分割的小球。后來科學家們對原子的結構進行了多種猜想和實驗,并提出了行星結構模型、中性模型、實心帶電球模型、葡萄干蛋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陽系模型、波爾模型等多種模型結構,這些模型的建立對人類研究原子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進行新課 [問題探究]構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幾種?它們是怎樣構成原子的?數目關系是怎樣的? [交流討論]學生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種。學生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學生3:在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但原子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如氫原子無中子。 [繼續探究]原子中有帶電荷粒子嗎?為什么原子不顯電性? [交流討論]學生1: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中子不帶電荷。學生2:構成原子核的兩種粒子中,質子帶電荷,中子不帶電荷,因此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即核電荷數)與核內的質子數相等。學生3:由于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數相等,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活動探究]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原子的結構有了更新的認識,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課本,你能從中獲取哪些信息呢? [交流討論] 學生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個部分構成。 學生2: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微粒構成的。 學生3:我認為應該加“一般”兩個字。 學生4: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數。學生5:原子很小,但有一定的質量,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學生6: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原子雖然由一些帶電荷的微粒構成,但它并不顯電性,我的理由是……備課筆記小組問題討論: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不是,在氫原子核中只有質子,沒有中子)易錯提醒:同種原子,原子核內的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進行新課 知識點2 相對原子質量 [提出問題]出示三種原子的質量測定值1個碳原子:1.993×10-26kg1個氫原子:1.67×10-27kg1個氧原子:2.657×10-26kg用這樣小的數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種好寫、好記、好用、化繁為簡的方法來表示原子質量呢? [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誘思]會計記帳通常用“萬元”作單元,例如5萬元記作“5”,不用畫那么多“0”了。像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如商店以“件”為單位記錄當天銷售汽水的量…… [交流討論]學生1:我明白了,用一個比實際質量更小的質量作比較的標準,實際質量除以它,得數就變大了。學生2:這樣的數字最好在兩位數以內,這樣用起來方便一些…… [評價]同學們說得很好,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高中化學還會遇到,比如學習“摩爾”、“物質的量”等就是這樣。今天你領悟了這種思想方法,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幫助。 [課件展示]“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 [提出問題]上面所說的碳原子,指的是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叫作碳-12),它的質量為1.993×10-26kg,其1/12是1.993×10-26kg×1/12≈1.66×10-27kg,下面請同學們按組分別具體計算一下氫、氧、鐵三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請三個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學生演練]學生通過計算,得出氫、氧、鐵三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1、16、56。 [閱讀感知]相對原子質量是通過艱難的測定過程計算出來的,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測定相對原子質量做出卓越的貢獻。大家閱讀課本資料,了解有關張青蓮教授的事跡。 [講解]經過這樣的計算得到的數據都比較簡單,便于書寫、記憶和計算。由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已經被全部測定出來,所以在平時做題過程中,并不備課筆記歸納總結: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1個質子或1個中子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即1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之比,均約等于1,因此可得出如下關系: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課外延伸:原子的實際質量太小,書寫和使用都不方便,因此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3)相對原子質量有單位,國際單位為“1”,一般不寫也不讀出。進行新課 需要再計算,只需要查閱書后的元素周期表即可。現在看誰又快又準地把課本表3-1中的五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查出。 [學生查表]氫-1 碳-12 氧-16 鈉-23 氯-35.5 鐵-56 [引導探究]同學們觀察表中數字看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的關系? [討論交流]思考、討論。質子數+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 [教師小結] (1)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是一個比值,它的單位是一,符號是1(單位1,一般不寫出)。 (2)因為跟質子、中子比電子質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質子和中子的質量跟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相比較,均約等于1。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教 學 板 書 課題2 原子結構 第1課時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 1.原子的構成 2.相對原子質量 (2)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是比。 (3)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課堂 小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認識了原子的內部結構。現在我們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備課筆記教 材 習 題 解 答 練習與應用(P70-71) 1.B 2.B 4.B 7.8 8 16 16 12 12 8.鈉:23.0 鎂24.3 鋁:27.0 鈉所含的原子個數最多,鋁所含的原子個數最少,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實際質量成正比,即鈉原子的質量最小,鋁原子的質量最大,故等質量的三種金屬,鈉的原子個數最多,鋁的原子個數最少。疑難解答 例1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B.在原子中,核電荷數一定等于質子數或核外電子數 C.原子核內質子數一定等于中子數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解析】絕大多數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不是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里都有質子和中子,普通氫原子核內只有一個質子而沒有中子,所以A、C錯誤;對于D來說,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在化學變化中確實不可以再分,但在其他變化(如核反應)中可以再分。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答案】B 例2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敘述:①相對原子質量就是一個原子的質量;②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12;③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相對質量,是一個比值;④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千克”;⑤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⑥一般化學計算常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相對原子質量不是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是該原子的實際質量與一歸納總結:①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②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③同一原子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不一定相等。④同種原子質子數相同,不同種原子質子數不同。疑難解答 個碳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不是千克;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大致相等,跟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相比均約等于1,所以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精確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有效數字可高達八位,一般的化學計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 【答案】D布置作業: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教學反思 這一節內容比較抽象,難度較大。由于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運用圖片、動畫創設情景,通過形象的描繪、科學的推理、史料的佐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將原子的結構直觀而形象地展示出來。在解決“原子構成”的問題中,教師采用了設想、討論交流、動畫啟示來逐步完善思維過程的群體探究方式,使學生體驗到探究發現的樂趣。整個設計注重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運用了一系列的“問題情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體會知識的產生與形成過程。該課的最大特點是:學生自主活動較為充分,參與面廣,氣氛濃烈;教師充分挖掘教學內容,注重現有教學資料的整合與利用,使課堂結構與信息輸入更加生動活潑而富有吸引力;教師充分發揮了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始終隨學生的思維起伏,特別是在學生群體思維停滯之處,充分利用圖表、史料、動畫模型,變抽象為具體,變微觀為宏觀,讓學生反思悟法,體會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到了技能,獲取了知識,錘煉了思維,張揚了個性。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教師點評和總結:備課筆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