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第2節 課時1 位移變化規律公式法1. 位移公式 s=vt2. 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圖象法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結論:勻速直線運動的v – t 圖象與t軸所圍的矩形“面積”就等于“位移”。v(m·s-1)/ts/v0ot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是否也可以用v-t圖象與t軸所圍的“面積”表示呢?1.能運用微積分的思想根據速度-時間圖像推證位移-時間關系式。2.了解位移-時間圖像的物理意義,會運用圖像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3.會推導位移-速度的關系式,并會用位移-速度公式進行計算。01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1理論探究 勻變速直線運動 v-t 圖象及其含義例:已知一物體以2m/s的初速度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m/s2,畫出物體運動的v-t圖象并估算物體在4s內的位移?t/s43210246108v/m·s-1(1)畫速度時間圖象(v-t 圖象)246810將“勻變速”轉化為“勻速”分 段科學思想方法:先把過程無限分割(微分),逐漸逼近,以“不變”近似代替“變”;然后再進行累加(積分),逐漸吻合的思想 。t/s43210246108v/m·s-1t/s43210246108v/m·s-1t/s43210246108v/m·s-1t/s43210246108v/m·s-1t/s43210246108v/m·s-1t/s43210246108結 論勻變速直線運動v-t 圖象與時間軸所圍的“梯形面積”等于“位移”v/m·s-12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由圖可知:梯形OABC的面積S=(OC+AB)×OA/2代入各物理量得:又v=v0+atvv0vBAottC得: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式(簡稱位移公式)s=v0t+ at2s= (v0+v)tv/(m·s-1)Ott/sv0vt總位移=勻速過程的位移靜止開始勻加速位移s(5)公式中4個物理量(不涉及末速度),知任三求剩一;代入數據時,各物理量的單位要統一 (一般用國際制單位) 。(1)反映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是二次函數關系,x-t圖象是一元二次函數曲線(拋物線)。(2)公式適用于勻變速(包括勻加速或勻減速)直線運動。(3)是矢量式,使用公式時應先規定正方向。(一般取v0的方向為正方向)若物體做勻加速運動,a取正值;若物體做勻減速運動,則a取負值。(4) 若位移的計算結果為正值,說明位移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若位移的計算結果為負值,說明位移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3對位移公式的理解① 當v0=0時,s= ,即由靜止開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s與t2成正比。② 當a=0時,s=v0t,即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注 意逆向思維法:末速度為 0 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視為反方向的初速度為 0 的勻加速直線運動。4位移與時間關系的兩種特殊形式t/s 0 1 2 3 4 5 6s(m)因為小車初速度為0,加速度為2m/s2,根據x=at2可求出汽車的位移。以第二章第1節圖2-1所示的汽車運動為例。0249162536選汽車行駛的時間t為橫坐標,汽車相對起點位置的位移s為縱坐標,分別在坐標紙上描出相應的點,再將各點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t/ss/mo1234565101520255勻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t/ss/mo123456510152025從s-t圖像中我們可直觀看出物體運動過程中位移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可求出不同時間內物體運動的位移。注意:s-t圖象不是物體運動的軌跡,而是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a不變位移v=v0+at?時間位移速度速度時間關系位移時間關系速度位移關系s如圖所示,狙擊步槍射擊時,若把子彈在槍筒中的運動看作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假設槍筒長s,子彈的加速度為a.(1)如何求出子彈射出槍口的速度大???(2)在上面問題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的結果都不涉及時間t,它只是一個中間量,能否將兩個公式聯立,消去t,只用一個關系式表示位移s與速度vt的關系呢?0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關系(2)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式:s=v0t+ at2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vt= v0 +at將上述兩個公式聯立求解,消去時間 t 可得到v2-v02=2as(1)由s=at2,vt=at得vt=公式意義適用范圍優點矢量性兩種特 殊形式速度與位移的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該式不涉及時間,研究的問題中若不涉及時間,利用該式求解更加方便其中的s、v、v0、a都是矢量,應用時必須選取統一的正方向。若選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1)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取正值;(2)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a取負值(1)當v0=0時,v2=2as→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當v=0時,-v02=2as→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例題:汽車從開始制動到停止所行駛的距離,是衡量汽車制動性能的參數之一。某型號的汽車以100 km/h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行駛,急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勻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開始制動后2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分析]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如圖所示。在第一問中,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時間的信息求位移,可用位移-時間關系式;在第二問中,通過初速度、加速度和末速度的信息求位移,可用位移-速度關系式。解:選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題意知v0=100 km/h=27.8 m/s,a=-5 m/s2,vt=0,t=2 s根據速度公式vt=v0+at,可知汽車剎車時間因為t“剎車類”問題的處理方法(1)剎車類問題一般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汽車停下后不能做反向的運動。(2)處理該類問題時,首先要判斷剎車后經多長時間速度變為零(即剎車時間)。①若所給時間大于剎車時間,則v=0,s=v0t0+,t0為剎車時間或s=-。②若所給時間小于剎車時間,則v=v0+at,s=v0t+at2,t為所給時間。1.100m決賽中,某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間是0.170s,加速過程可以看成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時間約為2.5s,最大速度約為12m/s,則該運動員在加速階段的加速度與位移約為( )A.4.8m/s2 16m B.4.8m/s2 15mC.4.5m/s2 16m D.4.5m/s2 15mB2.一物體以2 m/s的初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4 s內的位移為16 m,則 ( )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B.物體在4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6 m/sC.物體在4 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為6 m/sD.物體在第2 s內的位移大小為6 mC3.如圖所示,70周年國慶國旗時,國歌從響起到結束的時間是48s,國旗上升的高度是17.6m。國歌響起同時國旗開始向上做勻加速運動4s,然后勻速運動,最后勻減速運動4s到達旗桿頂端,速度恰好為零,此時國歌結束。求:(1)國旗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2)國旗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解:由題意知,國旗勻加速上升時間t1=4s,勻減速上升時間t3=4s,勻速上升時間t2=t總-t1-t3=40s,對于國旗加速上升階段:s1=對于國旗勻速上升階段v=a1t1,s2=vt2對于國旗減速上升階段:s3=vt3-根據運動對稱性,對于全過程:a1=a2s1+s2+s3=17.6m由以上各式可得a1=0.1m/s2;v=0.4m/s。位移的變化規律v-t圖象所圍面積的意義位移-時間公式x=v0t+ at2的推導和應用速度-位移公式v2–v02 =2ax的推導和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