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第1節 課時1 位移變化規律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的關系:x=vt,它的v-t圖象是平行于t軸的一條直線。0v/(m s-1)t/stv如圖v – t 圖線與t軸所夾的矩形“面積”就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x=vt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的位移與時間會有怎樣的關系?1.能運用微積分的思想根據速度—時間圖像推證位移—時間關系式:s=v0t+at2。2.了解位移—時間圖像的物理意義,會運用圖像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3.會推導位移與速度的關系式,并會用公式vt2-v02=2as進行計算。知識點一:勻變速速直線運動的位移1.從v-t圖象中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vtv0vt面積如圖v – t 圖線與t軸所夾的梯形“面積”是否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呢?粗略地表示位移較精確地表示位移vt0tt1t2t3vt0tt1t2t3t4t5t6t7假如把時間軸無限分割,情況又會怎么樣呢?v0v0tt如果把整個運動過程分割得非常非常細,很多很多小矩形的面積之和就能非常精確地代表物體的位移了。這是物理上常用的微元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仍可用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v下面請同學們依據這個結論和v-t圖象,求得位移的計算式。v00t/st由圖可知梯形的面積:S梯形=vv即位移:將 v = v 0 + at 代入上式,有v/(m s-1)2.勻變速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0t+ at2(1)公式中各個量的意義勻變速直線運動。(2)適用條件:(3)矢量性:公式s=v0t+at2為矢量式,其中的s、v0、a都是矢量,應用時必須選取統一的正方向。s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位移的計算結果為正值若位移的計算結果為負值一般選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a與v0同向,a取正值a與v0反向,a取負值說明這段時間內位移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說明這段時間內位移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在v- 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所以已知v- t圖像求位移時采用“面積”法計算,可以快速解題。(5)利用v- t圖像的“面積”求物體的位移(4)兩種特殊形式①當a=0時,x=v0t→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②當v0=0時,x=at2→由靜止開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應用位移公式解題的一般步驟(1)確定一個方向為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2)根據規定的正方向確定已知量的正、負,并用帶有正、負的數值表示。(3)根據位移—時間關系式或其變形式列式、求解。(4)根據計算結果說明所求量的大小、方向。利用v -t圖像的“面積”求位移的幾點提醒(1)v- t圖像與t軸所圍的“面積”的絕對值表示位移的大小。(2)“面積”在t軸以上表示位移沿正方向,取正值;在t軸以下表示位移沿負方向,取負值。(3)物體的總位移等于各部分位移(正、負“面積”)的代數和。(4)物體通過的路程為t軸上、下“面積”絕對值的和。以第二章第1節圖2-1所示的汽車運動為例。選汽車行駛的時間t為橫坐標,汽車相對起點位置的位移s為縱坐標,分別在坐標紙上描出相應的點,再將各點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從s-t圖像中我們可直觀看出物體運動過程中位移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可求出不同時間內物體運動的位移。t/ss/mo123456510152025射擊時,燃氣膨脹推動彈頭加速運動。若把子彈在槍筒中的運動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子彈的加速度a=5×105m/s2,槍筒長s=0.64m,求子彈射出槍口時的速度。t=1.6×10-3sv=at=800m/s知識點三: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位移的關系解:以子彈射出槍口時速度 v 方向為正方向又由速度公式: v=v0+at在此問題中,時間 t 只是一個中間量,因此要分步解決,能不能用一個不含時間的公式直接解決呢?可得:v==800m/s由位移公式:zs公式變形注意:1.該公式只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2.該公式是矢量式因為v0、v、α、s均為矢量,使用公式時應先規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為正方向)若物體做勻加速運動,a取正值,若物體做勻減速運動,則a取負值.例題:汽車從開始制動到停止所行駛的距離,是衡量汽車制動性能的參數之一。某型號的汽車以100 km/h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行駛,急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勻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開始制動后2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分析]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如圖所示。在第一問中,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時間的信息求位移,可用位移-時間關系式;在第二問中,通過初速度、加速度和末速度的信息求位移,可用位移-速度關系式。解:選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題意知v0=100 km/h=27.8 m/s,a=-5 m/s2,vt=0,t=2 s根據速度公式vt=v0+at,可知汽車剎車時間因為t根據公式vt2-v02=2as,可得汽車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的位移所以,開始制動后2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為45.6 m;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汽車行駛的距離為77.3 m。“剎車類”問題的處理方法(1)剎車類問題一般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汽車停下后不能做反向的運動。(2)處理該類問題時,首先要判斷剎車后經多長時間速度變為零(即剎車時間)。①若所給時間大于剎車時間,則v=0,s=v0t0+,t0為剎車時間或s=-。②若所給時間小于剎車時間,則v=v0+at,s=v0t+at2,t為所給時間。1.一物體以2 m/s的初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4 s內的位移為16 m,則 ( )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B.物體在4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6 m/sC.物體在4 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為6 m/sD.物體在第2 s內的位移大小為6 mC2.(多選)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火車,在第10 s末的速度為2 m/s,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前10 s內,火車通過的位移為10 mB.火車每秒速度變化0.2 m/sC.前10 s內,火車的平均速度為1 m/sD.第10 s內,火車通過的位移為2 mABC3.一空間探測器從某一星球表面豎直升空,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圖線上A、B、C三點對應的時刻分別為9 s、25 s和45 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升和下落兩個過程中,探測器的加速度之比為9∶16B.探測器9 s后開始下落C.探測器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88 mD.圖中BC過程中探測器的平均速度大小為40 m/sD4.有些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已知某型號的戰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可能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0 m/s2,當飛機的速度達到50 m/s時才能離開航空母艦起飛。設航空母艦處于靜止狀態。問:(1)若要求該飛機滑行160 m后起飛,彈射系統必須使飛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2)若某艦上不裝彈射系統,要求該型號飛機仍能在此艦上正常起飛,則該艦身長至少應為多少?解:(1)根據公式v2-v02=2axv0== m/s=30 m/s。(2)不裝彈射系統時,vt2=2aLL== m=250 m位移的變化規律v-t圖象所圍面積的意義位移-時間公式x=v0t+ at2的推導和應用速度-位移公式v2–v02 =2ax的推導和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