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1.能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和力與運動的關系描述物體的浮沉條件,并能通過比較物體與液體的密度關系描述物體的浮沉狀態;2.能通過改變物體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改變物體的浮沉狀態;3.知道浮力的應用,并用物體的浮沉條件解釋相關現象。如圖所示是海上閱兵首次公開亮相的國產長征10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可載12枚洲際導彈,它的服役標志著中國戰略反擊能力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潛水艇怎么實現在水中下沉和上浮的?物體在液體中都受重力和浮力,為什么有的下沉、有的上浮、有的懸浮?懸浮上浮下沉一、物體的浮沉條件F浮G物一、物體的浮沉條件上浮F浮G懸浮F浮G下沉F浮GF'浮G漂浮1.浮力與重力的關系一、物體的浮沉條件上浮F浮G物以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的實心物體為例,當物體上浮時,推導r物和r液的關系。G物 < F浮r物 gV物<r液gV排r物<r液實心物體完全浸沒V排 = V物一、物體的浮沉條件2.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間的關系G =r物g V物 F浮=r液gV排懸浮:G = F浮 r物 = r液上浮:G<F浮 r物<r液漂浮:F'浮= G r物<r液下沉:G>F浮 r物>r液漂浮: F'浮= G r液 ? r物V'排=V浸r液gV'排 = r物g V物因為: V'排所以: ρ液 >ρ物中國古代很早就將浮力用于生產、生活中。從獨木舟到鄭和出使西洋用的大型“寶船”船隊,從孔明燈到浮船打撈技術,從鹽水選種到密度計,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智慧。獨木舟古代用船打撈鐵牛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孔明燈二、浮力的應用輪船是鋼鐵制成的,鋼鐵的密度遠大于水的密度,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還能承載那么多貨物呢?制作橡皮泥小船橡皮泥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橡皮泥放入水中會下沉。怎么使它漂浮在水面?比一比,看看誰做的船能承載更多的重物?下沉漂浮能承載重物的橡皮泥船把橡皮泥做成瓢狀,它所受的重力沒變,但排開水的體積變大了,因而受到的浮力變大了,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輪船 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制成的。二、浮力的應用想想做做(1)工作原理:利用空心的方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F浮=G(2)排水量(m排):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所以:m排= m船+m貨因為輪船漂浮:F浮=G , F浮= m排g輪 船(1)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潛。(2)方法:潛水艇體積______,浸沒在水中時浮力也 。通過水箱的充水或排水來改變自身的重力,實現上浮和下沉。不變不變做一個潛艇按圖自制一個潛艇模型,把模型浸在水中,從管中抽氣,模型將怎樣運動?向管中打氣,模型又會怎樣?潛水艇動動手(1) 原理:內部充有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使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2)氫氣球:利用氦氣、氫氣密度比空氣的小,實現浮力大于重力。(3)飛艇:通過改變自身體積,從而改變排開氣體的體積實現上升和下降。氣球和飛艇物體的浮沉條件小明和小強分別把體積相同的實心木塊和實心鐵塊同時浸沒在水中,松手后發現木塊上浮,鐵塊下沉;對上述現象他兩展開討論,你認為他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鐵塊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木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在鐵塊下沉的過程中,鐵塊受到的浮力小于鐵塊受到的重力;C.當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時,鐵塊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塊受到的浮力;D.因為木塊受到的浮力比鐵塊受到的浮力大,所以木塊上浮,鐵塊下沉物體的浮沉條件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體,現將兩個相同的物塊分別放在兩容器中,當物塊靜止時,兩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兩物塊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則( )A. 甲容器中物塊排開液體的重力較大B. 甲容器底受到的壓強大C. 乙容器中的液體密度大D. 乙容器中物塊受到的浮力大物體的浮沉條件把體積為 2×10-3m3、重為 12N 的物塊放入水中,當它靜止時所處的狀態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別為( g 取 10N/kg )(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1.將一重為80 N的物體,放入一盛滿水的杯中,從杯中溢出了30 N的水,則物體受動的浮力是( )A.80 N B.30 NC.50 N D.110 NBA2.如圖所示,懸吊的實心金屬球緩慢浸沒于傾斜的盛滿水的大燒杯中,沉到底部,則從大燒杯溢出流入小燒杯中的水和此金屬球的關系是( )A.兩者體積相等,水的質量較小B.兩者體積相等,水的質量較大C.兩者體積不相等,但是質量相等D.兩者體積不相等,質量也不相等知識小結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受力平衡,可以懸浮在液體內任何地方。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