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高考試題評析及教學啟示第2講-化學與STSE及NA 課件 (共112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高考試題評析及教學啟示第2講-化學與STSE及NA 課件 (共112張PPT)

資源簡介

(共112張PPT)
第2講
化學與 STSE 及 NA
2024高考化學試題評析及教學啟示
STSE[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環境(Environment)的英文縮寫]
化學與STSE

S
科學(Science)
01
T
S
技術(Technology)
社會(Society)
E
環境(Environment)
contents
目錄
01
命題特點
01
02
03
經典重現
模型建構
04
教學啟示
必考
命題特點
PART 01
01
命題概率:屬于必考內容。
命題思路和考查方式:規律性很強。
研究命題特點,把握命題方向
卷別 呈現形式 考查內容 考點分布
化學 原理 化學 與材料 化學 與生產、生活 化學 與科技 化學 與環保 化學與
傳統文化
2024·河北卷 圖文 結合 材料(銅合金、玉、石質浮雕、青花釉)成分判斷 √
2024·浙江卷 表格 根據材料(生鐵、晶體硅、纖維素、順丁橡膠)的組成和結構變化推測性能變化 √
2024·全國甲 文字 敘述 能源:木材與煤所含元素、石油裂化、燃料電池能量轉化形式、光解水制氫) √
2024·安徽卷 文字 敘述 化學工藝轉化關系:煤的干餾、石油分餾、油脂皂化、淀粉水解 √ √
2024·湖北卷 表格 化學與傳統文化(制墨、陶瓷、造紙、火藥)中的化學原理 √ √ √
2024·全國乙 文字 敘述 筆墨紙硯成分 √
研究命題特點,把握命題方向
卷別 呈現形式 考查內容 考點分布
化學 原理 化學 與材料 化學 與生產、生活 化學 與科技 化學 與環保 化學與
傳統文化
2024·貴州卷 表格 圖文 歷史文物:青陶罐、銅托杯、百褶裙、金冠材料是否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 √ √
2024·浙江卷 文字 敘述 金屬的冶煉、煤的氣化、維C做抗氧化劑、聚合氯化鋁凈水原理 √
2024·廣東卷 表格 圖文 歷史文物:玉龍、銅龍、絲綢、瓷瓶是否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 √ √
2024·甘肅卷 表格 成語與金屬材料 √ √
2024·黑吉遼 文字 敘述 文物(金銀盞、玻璃柱、玉耳杯、陶罐)成分所屬材料類型: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 √ √ √
2024·湖南卷 文字 敘述 新能源特點、氫氧燃料電池優點、二次電池原理、太陽能電池能量轉化關系 √ √ √ √ √
研究命題特點,把握命題方向
卷別 呈現形式 考查內容 考點分布
化學原理 化學與 能源、材料 化學與 生產、生活 化學 與科技 化學 與環保 化學與傳統文化
2024·廣東卷 文字 敘述 材料屬性(合金、無機非金屬材料)、石英成分、銫原子質子數求算 √
2024·貴州卷 表格 洗潔精去污原理、炒菜冒煙危害、食鹽潮解原因、久置蛋黃呈灰綠色原因 √ √
2024·浙江卷 表格 結構、性質、用途的關系(石墨、SO2、高吸水性樹脂、冠醚分子識別原理及應用) √ √ √
2024·山東卷 文字 敘述 化學品(活性炭、鐵粉、谷氨酸鈉、五氧化二磷)在生活中的應用(食品脫色劑、脫氧劑、增味劑、干燥劑) √
2024·甘肅卷 表格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 √ √
匯總(14套卷17道題) 6 11 10 3 0 6
化學與材料、生產生活為密考點;化學原理應用、化學與科技、化學與傳統文化考查較密;化學與環保為疏考點。
研究命題特點,把握命題方向
試題立意:一般考查學生的必備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學生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以及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并考查考生的科學思維和人文思維。
考查內容:一般以與生活聯系密切的材料以及傳統文化或者最新科技成果作為載體,以現代或古代生產生活為背景,考查與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相關物質的一系列知識。
考查角度::從相關物質的組成與結構、成分與類別 、變化原理與類型、性質與用途等等展開考查
經典重現
PART 02
02
【例1】(2024河北卷)燕趙大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對下列河北博物院館藏文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戰國宮門 西漢透雕 五代彩繪 元青花釉里 青銅鋪首 白玉璧 石質浮雕 紅瓷蓋罐
A.青銅鋪首主要成分是銅錫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鹽
C.石質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D.青花釉里紅瓷蓋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D
A.青銅鋪首是青銅器,青銅的主要成分是銅錫合金,A正確;B.透雕白玉璧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B正確;C.石質浮雕由漢白玉雕刻而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正確;D.青花釉里紅瓷蓋罐是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D錯誤;
解析
※材料成分
正確
正確
正確

屬于硅酸鹽
錯誤
化 學 與 材 料
【例2】(2024·廣東卷)龍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號。下列與龍有關的歷史文物中,主要材質為有機高分子的是( )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解析
化 學 與 材 料
選項 A B C D
文物圖示
選項 紅山玉龍 婆金鐵芯銅龍 云龍紋絲綢 云龍紋瓷瓶
C
※材料類別
A.紅山玉龍主要成分為SiO2和硅酸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A不符合題意;B.婆金鐵芯銅龍主要成分為Cu,屬于金屬材料,B不符合題意;C.云龍紋絲綢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C符合題意;D.云龍紋瓷瓶主要成分為硅酸鹽,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D不符合題意;
【例3】(2024·浙江卷)根據材料的組成和結構變化可推測其性能變化,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B
解析
選項 材料 組成和結構變化 性能變化
A 生鐵 減少含碳量 延展性增強
B 晶體硅 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 導電性增強
C 纖維素 接入帶有強親水基團的支鏈 吸水能力提高
D 順丁橡膠 硫化使其結構由線型轉變為網狀 強度提高
化 學 與 材 料
※材料性能及原理
A.較高的碳含量不利于材料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所以A正確;B.硅為半導體材料,金剛石態的碳不具有導電性,故碳的導電性比硅差,導電能力會下降,B錯誤;C.纖維素主鏈上再接上帶有強親水基團的支鏈(如丙烯酸鈉),在交聯劑作用下形成網狀結構可以提高吸水能力,C正確;D.在橡膠中加入硫化劑和促進劑等交聯助劑,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使線型轉變為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相對線性結構具有更高的強度,D正確;
【例4】(2024·甘肅卷)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C
解析
物質 性質 用途
A 次氯酸鈉 氧化性 衣物漂白
B 氫氣 可燃性 制作燃料電池
C 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性 制作一次性餐具
D 活性炭 吸附性 分解室內甲醛
化 學 與 材 料
※材料性質及用途
A.次氯酸鈉有強氧化性,從而可以做漂白劑,用于衣物漂白,A正確;B.氫氣是可燃氣體,具有可燃性,能被氧氣氧化,可以制作燃料電池,B正確;C.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無毒,是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制作一次性餐具,C正確;D.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夠有效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去除異味,但無法分解甲醛,D錯誤;
D
感悟高考
材料組成
材料類別
材料性質
材料用途
材料原理
一般以文物、發明創造、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等展開
化學與材料的考查角度
考法一:化學與材料
考題感悟
解題技巧:此題要求學生對材料分類要有清晰的認識,
同時要對材料成分等知識有清晰的記憶,
把常考點逐一練清,回歸教材、重點強化。
化 學 與 材 料
必 備 知 識
材料分類 備注
金屬材料 純金屬 和它們的合金 常見的合金中,黃銅是由銅鋅合金;青銅是銅錫合金(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鋼和生鐵都是鐵碳合金,鋼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
無機非金屬材料 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多為硅酸鹽材料) 硅氧四面體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硅酸鹽材料大多具有硬度高、熔點高、難溶于水、化學性質穩定、耐腐蝕等特點 陶瓷 原料為黏土(主要成分為含水的鋁硅酸鹽)
玻璃 ※普通玻璃是以純堿、石灰石和石英砂(主要成分為SiO2)為原料,經混合粉碎,在玻璃窯中熔融,發生復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而制得的。
※其成分為Na2SiO3、CaSiO3、SiO2等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質,屬于混合物。
※生產中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工藝,可以制得各種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光學玻璃一般使用了含鉛原料,實驗室玻璃儀器一般是在原料中加入了硼酸鹽,用于建筑和裝飾的彩色玻璃一般是在原料中加入了某些金屬氧化物或鹽
水泥 硅酸鹽水泥原料為黏土、石灰石和石膏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硅(利用其半導體性能可以制成太陽能電池、芯片等)和二氧化硅(光導纖維)、新型陶瓷(壓電陶瓷、氧化鋁陶瓷等)、碳納米材料(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
有機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纖維、天然橡膠等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黏合劑、涂料等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化 學 與 材 料
氟橡膠


必 備 知 識
※: ,。

有機高分子材料 分類 備注
塑料 (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 熱塑性塑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
食品包裝袋一般用聚乙烯制成,不能用聚氯乙烯。
熱固性塑料 酚醛樹脂
橡膠 天然橡膠 主要成分是聚異戊二烯
合成天然橡膠 模仿天然橡膠的組成和結構制得的異戊橡膠
合成橡膠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還開發了丁苯橡膠等一系列合成橡膠。許多橡膠具有線型結構有一定彈性,但強度和韌性差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工業上常用硫與橡膠進行橡膠硫化。使線型高分子鏈之間通過硫原子形成化學鍵,產生交聯,形成網狀結構。(化學變化)
化 學 與 材 料
氟橡膠
必 備 知 識
有機高分子材料 分類 備注
纖維 天然纖維 棉花、羊毛、蠶絲和麻等
化學纖維 再生纖維 用化學方法將農林產品中的纖維素、蛋白質等天然高分子加工成粘膠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等再生纖維
合成纖維 以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為原料制成有機小分子單體、再經聚合反應生產合成纖維
常見的合成纖維有:聚丙烯纖維(丙綸)、聚氯乙烯纖維(氯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滌綸)和聚酰胺纖維(錦綸、芳綸)等
化 學 與 材 料
【例5】(2024·甘肅卷)下列成語涉及金屬材料的是( )
A.洛陽紙貴 B.聚沙成塔 C.金戈鐵馬 D.甘之若飴
C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解析
化 學 與 傳 統 文 化
※成語與材料
A.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不是金屬材料,A錯誤;
B.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不是金屬材料,B錯誤;
C.金和鐵都是金屬,C正確;
D.甘之若飴意思是把它看成像糖那樣甜,糖類是有機物,不是金屬材料,D錯誤
【例6】(2024·湖北卷)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下列化學原理描述錯誤的是( )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C
A.松木在窯中不完全燃燒會生成碳單質,可以用來制造墨塊,A正確;B.黏土在高溫中燒結,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此過程有新化學鍵的形成,B正確;C.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浸泡的水成堿性,用于分離樹皮等原料中的膠質,纖維素不能在堿性條件下水解,此過程并沒有使纖維素發生水解,不能促進纖維素溶解,C錯誤;D.中國古代黑火藥是有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的,在點燃時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方程式為S+2KNO3+3C=K2S+3CO2↑+N2↑,D正確;
解析
發明 關鍵操作 化學原理
A 制墨 松木在窯內燜燒 發生不完全燃燒
B 陶瓷 黏土高溫燒結 形成新的化學鍵
C 造紙 草木灰水浸泡樹皮 促進纖維素溶解
D 火藥 硫黃、硝石和木炭混合,點燃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化 學 與 傳 統 文 化
※發明創造與傳統文化
感悟高考
考法二:化學與傳統文化
感悟高考
傳統工藝
化學物質
物質變化
中醫藥學
分離技術
主要涉及陶瓷、釀酒、造紙、文物、歷史發明創造等展開考查
化學與傳統文化考查角度
考題感悟
解題技巧:解碼與化學相關的基本信息推敲選項內容,
對于化學與傳統文化、文言文及化學知識的形象化理解是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
化 學 與 傳 統 文 化
必 備 知 識
(1) 陶瓷制作過程如下:
掘泥
中干泥
中濕泥
拉坯
乳顏料
入爐
上釉
畫花卉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1)----陶瓷的制作
化 學 與 傳 統 文 化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1)----陶瓷的制作












陶瓷的基本原料是黏土,是硅酸鹽材料,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
傳統的陶瓷多是將黏土與水的混合物通過高溫燒制而成。
拉坯過程發生物理變化
燒制過程發生了非常復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屬及其化合物
在高溫燒制時金屬及其化合物發生不同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不同顏色
陶瓷具有耐酸堿腐蝕、抗氧化能力強等優點。
《天工開物》記載:“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擇取無沙粘土而為之”。
“瓦”,主要成分即為硅酸鹽。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1)----陶瓷的制作
《神農本草經》說:“水銀……镕化(加熱)還復為丹”
《黃帝九鼎神丹經》中的“柔丹”“ 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熱Hg制得的
這里的“丹”是指HgO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2)----化學與煉丹術
必 備 知 識
(一)
冶煉青銅過程
冶煉青銅的過程大致是先把選好的礦石加入熔劑,再放入煉爐內,點燃木炭熔煉,等火候成熟,棄去煉渣得初銅。初銅經提煉才能獲得純凈的紅銅。紅銅加錫、鉛熔成合金,即是青銅。
采礦
熔煉
鑄件
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3)----化學與金屬冶煉
漢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又發明了“濕法煉銅”,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 萬畢術》一書中有一段文字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曾青”(銅的化合物)是指CuSO4
銅有良好的延展性,容易鑄,熔點是1083℃,但是硬度不高。后來加入了少量的錫或鉛,就得到了青銅。加入錫,可以把它的熔點降到800℃左右,硬度增加了許多,加入鉛,材料性能更流暢,鑄作出來的物件更精美。
必 備 知 識
《天工開物》卷中記載的竹紙制做過程如下:
伐竹作料
砍折竹子
浸竹于塘
去皮存質
斬竹漂塘:將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 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4)---- 化學與造紙
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堿性脫脂、殺死微生物等
入煌蒸竹
研磨纖維
切碎竹子
入池漚洗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4)----化學與造紙
舂臼(chōnɡ jiù):把上述處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爛,形同泥面。
蕩料入簾:將被打爛的竹料倒入水槽,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于竹簾
蕩料入簾
攪拌竹漿
舂臼
入池漚洗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4)----化學與造紙
覆簾壓紙:將竹簾反過來,使濕紙落于板上。重復蕩料與覆簾步驟,疊積上千張濕紙后,加木板重壓以擠去大部分的水。
透火焙干:將濕紙逐張揚起,生火焙干。
覆簾壓紙
逐張揚起
透火焙干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4)----化學與造紙
1.“竹子”、“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2.古代造紙工藝中常利用石灰的堿性脫脂、殺死微生物
3.現代造紙工藝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紙張,是二氧化硫與有色物質化合生成不穩
定的無色物質,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4)----化學與造紙
必 備 知 識
黑火藥制備原理:
2KNO3+S+3C=K2S+N2↑+3CO2↑
黑火藥主要成分:硝酸鉀、木炭和硫黃。
《本草綱目》中記載“(火藥)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銃機諸藥者”,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5)----化學與黑火藥制造
必 備 知 識
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黃曲霉等將淀粉分解(水解)為葡萄糖,稱為糖化;
再用酵母菌將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發酵后的混合料經過蒸餾,得到白酒和酒糟
酒曲搗碎主要是形狀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酒曲發酵是化學變化
高溫蒸餾是利用沸點不同進行分離,屬于物理變化
泉水勾兌是溶液的稀釋,屬于物理變化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6)----化學與釀酒
必 備 知 識
①《本草綱目拾遺》中在藥物名“鼻沖水”條目下寫道:“貯以玻璃瓶,緊塞其口,勿使泄氣,則藥力不減,氣甚辛烈,觸人腦,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創水”條目下寫道:“治金創,以此水涂傷口,即斂合如故”。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7)----化學與中醫藥學
這里所說的“鼻沖水”、“刀創水”分別指的是氨水和碘酒。
必 備 知 識
②《肘后備急方》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如此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用沸點只有35℃的乙醚作為溶劑來提取青蒿素,創制出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為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一)化學與傳統工藝(8)----化學與中醫藥學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從水溶液中分離,采用的是萃取原理,
萃取屬于應用物理方法提取物質
必 備 知 識
①《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是烴的混合物
②《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③唐代詩人白居易留下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的名句。這里的“玉”即玉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熔點較高。
④古劍“沈盧”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劑鋼是鐵的一種合金。




(二)化學物質
⑤我國晉朝傅玄的《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寫道:“夫金木無常,方園應行,亦有隱括,習與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里的“朱”語意為紅色,指的是朱砂,主要成分為HgS
⑥《天工開物》中有“至于礬現五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化于烈火”, 其中的“礬”指的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鹽。




(二)化學物質
⑦《本草綱目》中的“石堿”條目下寫道:“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水淋汁,久則凝淀如石,浣衣發面,亦去垢發面。”結合中學化學中從草木灰中提取K2CO3實驗,可知這里的“石堿”是指K2CO3。
⑧古代藥學著作《本草經集注》共七卷,其中對“消石”的注解如下:“… 如握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這里的“消石”是指硝酸鉀




(二)化學物質
⑨中國煉丹家約在唐代或五代時期掌握了以爐甘石點化鍮石(即鍮石金)的技藝:將爐甘石(ZnCO3)、赤銅礦(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熱至800 ℃左右可制得與黃金相似的鍮石金,這里的“鍮石金”是銅鋅合金。
⑩《本草綱目拾遺》中在藥物名在“刀創水”條目下寫道:“治金創,以此水涂傷口,即斂合如故。”這里體現的是碘酒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二)化學物質
唐代劉禹錫《傳信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治氣痢巴石丸,取白礬一大斤,以炭火凈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學成分為KAl(SO4)2·12H2O
戰國所著《周禮》中記載沿海古人“煤餅燒蠣房成灰” (“蠣房”即牡蠣殼),并把這種灰稱為“蜃”,“蜃”的主要成分為CaO




(二)化學物質
《詠煤炭》(明·于謙)中“鑿開混沌得烏金……不辭辛苦出山林”,其中“烏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易經》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指湖泊池沼。“澤中有火”,是指甲烷。
《天工開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褐”指的是纖維素。
《天工開物》中有“至于礬現五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化于烈火”,其中的“礬”指的是金屬硫酸鹽。




(二)化學物質
周輝《清波雜志》卷十二:“信州鉛山膽水自山下注,勢若瀑布,用以浸銅,鑄冶是賴,雖干溢系夫旱澇,大抵盛于春夏,微于秋冬。古傳一人至水濱,遺匙鑰,翌日得之,已成銅矣” 。這里的“膽水”是指CuSO4 溶液。
《新修本草》中“絳礬,本來綠色,新出窯未見風者,正如瑠璃,燒之赤色”,據此推測“絳礬”的主要成分為FeSO4·7H2O。




(二)化學物質
東漢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對汞的描述:“……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將欲制之,黃芽為根” 。這里的“黃芽”是指硫。
《本草綱目拾遺》中述“鐵線粉”:“粵中洋行有舶上鐵絲,……日久起銷,用刀刮其銷,.....,所刮下之銷末,名鐵線粉”,“鐵線粉”是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xH2O。




(二)化學物質
①李白有詩云“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②“莫道雪融便無跡,雪融成水水成冰”,描述的冰融化、水結冰的情景,屬于物理變化。




(三)物質變化
③龔自珍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闡述了作物中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植物營養元素可循環利用的事實。
④“凡造竹紙……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漿”,造紙利用了石灰[Ca(OH)2]的堿性。
⑤“曾青(硫酸銅)涂鐵,鐵赤色如銅”,譯文:銅鹽硫酸銅涂在鐵器上,鐵器變成紅色像銅一樣。該反應是鐵與銅離子的置換反應。




(三)物質變化
⑥《馀冬錄》中對胡粉[主要成分為2PbCO3·Pb(OH)2]的制法有如下描述:“嵩陽產鉛,居民多造胡粉。其法:鉛塊懸酒缸內,封閉四十九日,開之則化為粉矣。化不白者,炒為黃丹。黃丹滓為密陀僧。”其中黃丹的主要成分為Pb3O4,密陀僧的主要成分為PbO胡粉中鉛的化合價為+2價,黃丹(Pb3O4)中鉛的化合價有+2價和+4價兩種化合價,鉛的價態發生了變化,故胡粉炒為黃丹的過程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三)物質變化
⑦古代鑒別硝石的方法:“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的是鉀元素焰色試驗的特殊現象。
⑧《本草綱目》中載有一藥物,名“銅青”。藏器曰:“生熟銅皆有青,即是銅之精華,大者即空綠,以次空青也”,“銅青是銅器上綠色者,淘洗用之”,時珍曰:“近時人以醋制鋼生綠,取收曬干貨之。”后者的反應原理為:化學腐蝕。




(三)物質變化
⑨ 清初《泉州府志》物產條記載:“初,人不知蓋泥法,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該段文字記載了蔗糖的分離提純應用了黃泥的吸附作用吸附紅糖中的色素。




(三)物質變化
①《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華。
②《本草綱目》記載了“皮硝”的提取方法:“煎煉入盆,凝結在下,粗樸者為樸硝,在上有芒者為芒硝,有牙者為馬牙硝。”該過程敘述了結晶法提純芒硝的方法。




(四)物質分離技術
③《天工開物》中對“海水鹽”有如下描述:“凡煎鹽鍋古謂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盤……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文中敘述了從海水中提取海鹽的操作過程,包括加熱蒸發、結晶等基本操作。
④《本草綱目》“燒酒”:“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敘述了“蒸餾”技術在古代釀酒工藝中的應用。




(四)物質分離技術
⑤“水飛”是傳統中醫中將不溶的藥材與適量水共研細,取極細藥材粉末的方法。《醫學入門》中記載提純銅綠的方法:“水洗凈,細研水飛,去石澄清,慢火熬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依次為:洗滌、溶解、過濾、蒸發
⑥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 操作中“漬”和“絞”分別表示浸取和過濾。




(四)物質分離技術
⑦“升煉輕粉(Hg2Cl2)法”,“用水銀一兩,白礬(明礬) 二兩,食鹽一兩,同研不見星,鋪于鐵器內。以小烏盆覆之,篩灶灰鹽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開則粉開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輕盈可愛。一兩汞,可升粉八錢” 。文中從生成物中分離出“輕粉”涉及的操作方法為升華。




(四)物質分離技術
感悟高考
考法三:化學與生產生活
【例7】(2024·貴州卷)廚房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A.洗潔精去除油污主要是利用乳化原理,油污沒有水解,A錯誤;B. 炒菜時不宜將油加熱至冒煙,主要是油脂在高溫下容易生成對身體有害的稠環化合物,B正確;C.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食鹽變成了糊狀,因為食鹽中常含有容易潮解的MgCl2,C正確;D.久煮的雞蛋蛋黃表面常呈灰綠色,是由于蛋白中硫元素與蛋黃中鐵元素生成的FeS和蛋黃混合呈灰綠色,D正確;
解析
選項 生活情境 涉及化學知識
A 清洗餐具時用洗潔精去除油污 洗潔精中的表面活性劑可使油污水解為水溶性物質
B 炒菜時不宜將油加熱至冒煙 油脂在高溫下容易生成對身體有害的稠環化合物
C 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食鹽變成了糊狀 食鹽中常含有容易潮解的MgCl2
D 久煮的雞蛋蛋黃表面常呈灰綠色 蛋白中硫元素與蛋黃中鐵元素生成的FeS和蛋黃混合呈灰綠色
化 學 與 生 產 生 活
【例8】(2024·山東卷)化學品在食品工業中也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脫色劑
B.鐵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
C.谷氨酸鈉可用作食品增味劑
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D
A.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一些食品中的色素,故A正確;
B.鐵粉具有還原性,能與O2反應,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作食品脫氧劑,故B正確;
C.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增加食物的鮮味,是一種常用的食品增味劑,故C正確;
D.P2O5吸水后的產物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劑,故D錯誤;
解析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化 學 與 生 產 生 活
【例9】(2024·全國卷)人類對能源的利用經歷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時期,現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質量發展。下列有關能源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木材與煤均含有碳元素
B.石油裂化可生產汽油
C.燃料電池將熱能轉化為電能
D.太陽能光解水可制氫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C
A.木材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纖維素中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是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確;
B.石油裂化是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沸點較高的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沸點較低的烴的過程,汽油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可以通過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確;
C.燃料電池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變成電能的裝置,不是將熱能轉化為電能,C錯誤;
D.在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太陽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氫氣和氧氣,D正確;
解析
化 學 與 生 產 生 活
【例10】(2024·安徽卷)下列資源利用中,在給定工藝條件下轉化關系正確的是( )
A.煤 煤油
B.石油 乙烯
C.油脂 甘油
D.淀粉 乙醇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C
A.煤的干餾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干餾的過程不產生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餾的產物,A錯誤;B.石油分餾是利用其組分中的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將組分彼此分開,石油分餾不能得到乙烯,B錯誤;C.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C正確;D.淀粉是多糖,其發生水解反應生成葡萄糖,D錯誤;
解析
化 學 與 生 產 生 活
感悟高考
食品
能源
生活用品
資源
環境
一般以文物、發明創造、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等展開
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考查角度
(一)----與食品營養、安全相關知識
營養物質 舉例 常考點:水解問題、是否為高分子、同分異構體、化學性質、用途
糖類 (C、H、O) 單糖:葡萄糖、果糖寡糖:蔗糖、麥芽糖多糖:淀粉、纖維素 單糖:不水解;葡萄糖、果糖化學式均為C6H12O6,互為同分異構體
寡糖:水解生成2--10mol單糖,蔗糖、麥芽糖化學式均為C12H22O11,互為同分異構體
多糖:水解生成10mol以上單糖;淀粉、纖維素都屬于高分子,酸催化下完全水解產物均為葡萄糖,化學式均為:(C6H10O5)n但是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
油脂 (C、H、O) 油、脂肪 油脂屬于酯類,酸性條件水解產物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C3H8O3),堿性條件水解產物是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俗稱皂化反應。
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質(主要含C、H、O、N等) 雞蛋、牛奶、魚、肉 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維生素 維生素A、C、D 維生素A屬于脂溶性維生素,缺少該維生素易患夜盲癥
維生素B2屬于水溶性維生素,缺少該維生素易患口舌炎癥(口腔潰瘍)
維生素C易溶于水,缺少該維生素易患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缺少該維生素易患兒童的佝僂病,成人的骨質疏松癥
微量元素 鐵、鋅、硒、碘 缺鐵造成貧血;缺鋅導致發育不良、抵抗力差;缺碘造成大脖子病;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攝入過多。
必 備 知 識
(二)----化學品的合理使用
化學品
.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可以保障農作物增產 ,減少農作物損失
.合理施用化肥要考慮土壤的酸堿性、作物營養狀況、化肥本身性質等因素。
.硝酸銨是一種高效氮肥,但受熱或經撞擊易發生爆炸,因此必須做改性處理后才能施用。
.草木灰和銨態氮肥不能混用,因為混合后會釋放出氨氣,降低氮肥的肥效
.鉀肥易溶于水流失,不能在下雨天氣或水多的地方施用,可以作為基肥或追肥使用,有些可以噴在葉面上。
.化肥施用不當的危害。
①過量施用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產生水華等現象;
②影響土壤的酸堿度和土壤結構。
.農藥不合理施用的危害:影響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
農藥的發展方向高效、低毒和低殘留。
波爾多液:由硫酸銅、熟石灰和水配成的懸濁液。配比可根據需要適當增減
相 關 鏈 接
 
如:醫藥、
農藥、
日用化學品、
食品添加劑等
大宗化學品
精細化學品
如: 乙烯
硫酸
純堿
化肥等
在醫生、藥師指導下,遵循安全、有效、經濟、適當的原則合理用藥。
(2)濫用藥物危害巨大,如無處方長期服用安眠藥或鎮靜劑;濫用抗生素;服用興奮劑等。
(二)----化學品的合理使用
合 理 用 藥
食品添加劑≠無毒。雖然有一定毒性,但在規定范圍內使用對于改善食品品質、延長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營養成分具有重要作用,合理使用添加劑是必要的,不可能全面禁止.
安 全 使 用 食 品 添 加 劑
目前大多數藥物是合成藥物
憑醫生處方才能從藥房或藥店獲得,標識為“R”
不需憑醫生處方,消費者可自行購買和使用,標識為“OTC”
在醫生、藥師指導下,適當合理用藥。
濫用藥物危害巨大。
避免藥物依賴、遠離毒品
名稱 主要作用 常用物質代表物
膨松劑 使面團疏松、 多孔 NaHCO3、NH4HCO3
凝固劑 鹽鹵、葡萄糖酸-δ-內酯
改善食品形態
防腐劑 防止食品腐敗變質 苯甲酸、苯甲酸鈉、亞硝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鉀
抗氧化劑 防止食品被氧化變質 抗壞血酸(VC)
營養強 化劑 補充必要的營養成分 維生素、碳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碘酸鉀

(三)---- 消毒殺菌與衛生知識
凈水劑就是投放入水中能和水中其它雜質產生反應的藥劑,凈水劑分為混凝劑和絮凝劑。混凝劑的作用是將雜質和凈水 進行基礎分離。絮凝劑的作用是將單顆雜質吸附成聚集體,同時快速沉降,從而造成雜質沉淀、污水凈化的效果
消毒劑用于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將病原微生物消滅于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水的凈化(利用吸附性吸附懸浮物)≠對水體消毒(利用強氧化性殺菌消毒)。
(三)---- 消毒殺菌與衛生知識
(1)無機凈水劑:鐵鹽、鋁鹽等。
原理均為無機鹽電離的金屬陽離子水解形成氫氧化鐵膠體、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水中懸浮顆粒并一起沉降下來
注: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可做水消毒劑,還原產物Fe3+還可以水解生成Fe(OH)3膠體,也可以起到凈水的作用。
(2)常見的消毒劑:
①含氯消毒劑:氯氣、漂白粉、次氯酸鈉(84消毒液)
②過氧化物:過氧化氫(H2O2)、過氧乙酸(CH3COOOH)
③其他:ClO2、O3、SO2、KMnO4、75%的酒精、苯酚等
(三) ---- 消毒殺菌與衛生知識
(3)漂白劑:
強氧化型:漂白粉、次氯酸鈉、H2O2、Na2O2、O3、氯水
吸附型:活性炭
化合型:SO2
(4)干燥劑:
濃硫酸(不能干燥NH3、H2S、HI)
堿石灰、生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氣體)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劑)
無水氯化鈣(不能干燥氨氣)
硅膠可作(袋裝食品)干燥劑
P2O5(不能作食品干燥劑)
(四)----化學與能源
可燃冰是水與天然氣相互作用形成的晶體物質,主要存在于凍土層和海底大陸坡中,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體(CH4·H2O),它是人類的后續新能源,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潔無污染等優點。
類別 分類 典型例子
類別一 常規能源 煤、石油、天然氣
新型能源 核聚變能、風能、太陽能、海洋能
類別二 可再生能源 水能、風能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氣
類別三 一級能源 天然氣、煤、石油、水能、太陽能、風能
二級能源 電能、一氧化碳
化學與能源
了解可燃冰
2017年,我國在南海首次連續開采成功。
(五)----化學資源的開發利用
化 學 資 源 的 開 發 利 用
開發利用 考查說明
石油 石油分餾 得到石油氣、汽油(直餾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物理變化
石油裂化 獲得更多的輕質油,特別是汽油(裂化汽油)。化學變化
石油裂解 主要獲得乙烯等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學變化
催化重整 主要得到苯及其同系物。化學變化
煤 煤的干餾 隔絕空氣加強熱,得焦爐氣、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等。化學變化
煤的氣化 將煤轉化為可燃性氣體,C(s)+H2O(g) ==CO(g)+H2(g)。化學變化
煤的液化 把煤轉化為液體燃料,如乙醇等的過程。化學變化。
常見有機物的性質 應用
醫用酒精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75%,使蛋白質變性 醫用酒精用于消毒
福爾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使蛋白質變性 良好的殺菌劑,常作為浸制標本的溶液(不可用于食品保鮮)
蛋白質受熱變性 加熱能殺死流感病毒
蠶絲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灼燒法可以區別蠶絲和人造纖維
聚乙烯性質穩定,無毒 可作食品包裝袋
(六)----生活中的有機物
常見有機物的性質 應用
糧食中可以發生:淀粉→葡萄糖→乙醇的變化 糧食釀酒
乙烯可與高錳酸鉀反應 浸泡過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的保鮮
福爾馬林可以殺菌防腐 福爾馬林可用于浸泡生物標本
聚氯乙烯有毒 不能用作食品包裝袋
食用油反復加熱會產生稠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 食用油不能反復加熱
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堿、抗各種有機溶劑的特點 用于廚具表面涂層
(六)----生活中的有機物
(六)----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
族 物質 用途 原因
第ⅠA族 鉀鈉合金 核反應堆的傳熱介質 熔點較低,導熱性好
過氧化鈉 供氧劑、漂白劑 2Na2O2+2CO2= 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氯化鈉 制取鈉、氯氣、氫氧化鈉 2NaCl+2H2O H2↑+Cl2↑+2NaOH
2NaCl(熔融) 2Na+Cl2↑
制堿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調味劑、食品添加劑 具有咸味
配制生理鹽水(0.9%) 體液替代物(點滴有鹽液和糖液兩種)
氫氧化鈉 制肥皂 與油脂發生皂化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鈉
碳酸鈉 常用于紡織、制皂、造紙、制玻璃
碳酸氫鈉 常用于制藥和烘焙蛋糕、碳酸氫鈉與硫酸鋁用于泡沫滅火器
鋰 做電池負極材料 質量輕、比能量大
(七) ---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
族 用途 原因
ⅡA族 鎂合金 汽車零部件 強度高,硬度大,耐熱性
氧化鎂 耐火材料 熔點高
ⅢA族 鋁 鋁制品盛放濃硫 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鈍化”
鋁合金門窗 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蝕
鋁熱劑(焊接鋼軌) 2Al+Fe2O3Al2O3+2Fe(放出大量熱量)
常用鋁箔包裝食品 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抗腐蝕性能
氫氧化鋁 胃酸中和劑 Al(OH)3+3H+=Al3++3H2O
明礬 凈水劑 在水中生成Al(OH)3膠體,其可以和懸浮 的泥沙形成絮狀不溶物沉降下來
(七) ---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
族 物質 用途 原因
第ⅣA族 晶體硅 制作硅芯片、制作光電池 硅是半導體
二氧化硅 光導纖維 透明度高
石英坩堝 熔點高
硅膠 干燥劑、催化劑載體 多孔,表面積大,吸附性強
硅酸鈉溶液 黏合劑、防火劑、防腐劑
干冰 人工降雨 升華吸熱
碳化硅 作砂紙、砂輪的磨料 硬度大,耐磨
(七) ---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
族 物質 用途 原因
VA族 氮氣 保護氣、工業合成氨原料氣 N2+3H2 2NH3
氨 液氨可做制冷劑 液氨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濃氨水可以檢驗氯氣管道是否泄露 8NH3+3Cl2=6NH4Cl+N2↑
VIA族 硫黃 配制火藥 2KNO3+3C+S=K2S+N2↑+3CO2↑
二氧化硫 漂白紙漿、毛、絲、草帽等 與某些有色物質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
制硫酸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
適量用在食品中,殺菌防腐和抗氧化
濃硫酸 酸性或中性氣體的干燥劑 具有吸水性
硫酸鋇 鋇餐,用作消化系統X射線檢查的內服藥劑 不溶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線透過
硫酸鈣 制作模型和醫用石膏繃帶,調節水泥的硬化速率 CaSO4·2H2O 生石膏  2CaSO4·H2O熟石膏     
硫酸銅 檢驗水的存在,與石灰乳混合制備波爾多液 CuSO4 白色 CuSO4·5H2O(膽礬) 藍色   
高溫、高壓
催化劑
催化劑
(七) ---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
族 物質 用途 原因
副族 鐵 防止食物氧化變質,做抗氧化劑 還原性
氧化鐵 紅色油漆和涂料 氧化鐵是一種紅棕色粉末
氯化鐵 FeCl3溶液可腐蝕電路板 Fe3++Cu=Fe2++Cu2+
K2FeO4 新型凈水劑 具有強氧化性,可殺菌消毒,且還原產物Fe3+水解Fe (OH)3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懸浮性雜質
硫酸銅 配制農藥、殺菌消毒 銅離子(重金屬離子)能使蛋白質變性
(八) ---化學與環境
污染類型 主要污染物及成因
霧霾與PM2.5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以及可吸入固體顆粒物(如PM2.5)與霧氣結合的混合物
PM2.5指的是顆粒粒徑不大于2.5 μm的可入肺顆粒物。
酸雨 界定 pH<5.6的降水
成因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原理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2NO+O2═══2NO2,3NO2+H2O═══2HNO3+NO
防治 石灰石脫硫:2CaCO3+O2+2SO2═══2CaSO4+2CO2
(八) ---化學與環境
污染類型 主要污染物及成因
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主要有CO2、CH4等;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使大氣中CO2大量增加導致地表溫度升高
厄爾尼諾 指由于全球溫室效應逐漸增強,海洋溫度不斷上升,使得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形成強烈的熱帶風暴以及引起大陸氣候變化無常的現象。
白色污染 各種廢棄塑料制品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很難降解,會破壞土壤結構
水體污染 重金屬污染 Hg、Cd、Pb、Cr等,其中水俁病是由Hg污染引起的,
痛痛病是由Cd污染引起的
植物營養 素污染 水中N、P等營養元素含量過多引起的污染叫水體富營養化,可能引起“水華”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農業化肥的過量使用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化學與環境
光化學煙霧 形成 汽車、工廠等污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CxHy)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陽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次污染
危害 人受到的主要傷害為:刺激眼睛、粘膜及呼吸系統等
防治 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開發新能源
臭氧層空洞 氟氯代烴、NOx等,導致臭氧層被破壞
土壤污染 干電池、鉛酸蓄電池隨意丟棄會造成嚴重的土壤污染
一次污染 原發性污染物引起的污染
二次污染 由一次污染物轉化而成的新污染物引起的污染
模型建構
PART 03
03
構建思維模型,兼顧方法模型
2.知道高考考什么?
3.知道高考怎么考?
1.知道高考為什么考?
為什么考:本類試題意在考查考生的必備基礎知識,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以及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并考查考生的科學思維和人文思維。
明方向
怎么考:考題中涉及材料、工藝、傳統文化等雖然情景新、起點高,但是落點低,所考查的知識均以教材為依托,來自基礎知識。
考什么:①能量的轉化形式;②常見物質的組成與分類;③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④常見材料的種類;⑤化學與健康、環保常識。
(1)能舉例說明化學在促進人類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護環境等方面的作用,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 的有關問題做出解釋
本專題中《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如下:
(3)能從材料組成的角度對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分類,能根據使用需求選擇適當的材料,能解釋使用注意事項,并能科學合理的使用。了解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復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點及其生產原理,認識化學對材料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了解新材料的發展方向。了解居室裝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的金屬材料和新型合金,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生產原料及其用途。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學成分及其性能,了解各類材料的利弊,探索其可能的應用領域和發展方向。
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環境
(2)以海水、金屬礦物、煤、石油等的開發利用為例,了解依據物質性質及其變化綜合利用資源和能源的方法。能舉例說明重要資源和能源的主要類型、成分和用途;能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從資源到產品的轉化途徑,能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能源的使用方案進行評價;辯證地看待資源使用的利弊及其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認識化學對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所發揮的作用,體會化學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
化學與資源
化學與能源
化學與材料
(4)能列舉常見的大氣、水體和土壤的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說明常見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學原理。了解化學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環境和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知道主要的居室空氣污染物,了解這些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及消除危害的思路與方法。
(6)結合真實情境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這些物質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結合實例認識金屬、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多樣性,了解通過化學反應可以探索物質性質、實現物質轉化,認識物質及其轉化在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價值。結合合成氨、工業制硫酸、石油化工等實例了解化學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認識化學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化學與環境
(5)能列舉高分子、油脂、糖類、蛋白質等有機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并結合這些物質的主要性質進行簡單說明。認識食品中對人類健康有重要意義的常見有機化合物及其在人體中的作用,知道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合理攝入營養物質的重要性,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知道常見食品添加劑的組成、性質和作用。通過實例了解某些藥物的主要成分和療效。
化學與生活
物質性質、
轉化及其應用
本專題中《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如下:
物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反應類型
反應原理
分離和提純方法
文字信息
讀題
聯想
解答
分析
思維加工
簡單題:通讀
復雜題:細讀
排除干擾信息
找有效信息
在了解考題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四步解題法
STSE命題嚴格符合課程標準,選材注重實際應用情景,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主旨。
教學啟示
PART 04
04
高考引領教學,教學銜接高考
怎么教:
教師要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觀念,在教學中多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社會發展。通過情境教學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知識在科技、社會和環境中的應用,學會從化學的視角認識相關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以教材和新課標為依據,幫助學生積累必備知識,培養學生能從物質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多培養學生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和人文思維,以此引領教學。
1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1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01
2
3
符號為NA
通常用6.02x1023mol-1表示
必考
命題特點
PART 01
01
命題概率:是高考的熱門考點
命題方式:主要為“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判斷一定量物質所含粒子數”
研究命題特點,把握命題方向
卷別 呈現形式 考查內容 考點分布
22.4 L/mol適用條件 組成與結構 轉移電子數 溶液粒子數 反應中的計算
2024·河北卷 文字 敘述 σ鍵數、晶體中離子數、水解型離子個數、電子轉移關系 √ √ √
2024·貴州卷 文字 敘述 中子數、轉移電子數、弱酸溶液H+數、σ鍵數 √ √ √
2024·廣東卷 文字 敘述 σ鍵數、水解型離子個數、分子數、22.4 L/mol適用條件、轉移電子數 √ √ √ √
2024·吉林卷 文字 敘述 原子總數、水解型離子個數、給定反應中微粒數的求算、轉移電子數 √ √ √ √
2023·河北卷 文字 敘述 溶液中H+數、轉移電子數、質子數、中子數、雙鍵數 √ √ √
2023·福建卷 文字 敘述 質子數、固體中離子數、σ鍵數、給定反應中微粒數的求算 √ √
研究命題特點,把握命題方向
卷別 呈現形式 考查內容 考點分布
22.4 L/mol適用條件 組成與結構 轉移電子數 溶液中粒子數 反應中的計算
2023·重慶卷 文字 敘述 轉移電子數、給定反應中微粒數的求算、孤電子對數 √ √ √
2023·海南 卷 文字 敘述 轉移電子數、給定反應中微粒數的求算、溶液中微粒數 √ √ √
2023·廣東卷 文字 敘述 共價鍵數、給定反應中微粒數的求算、溶液中微粒數、質子數 √ √ √
2023·浙江卷 文字 敘述 σ鍵數、原子數、溶液中微粒數、給定反應中微粒數的求算(可逆反應) √ √ √
匯總10套卷10道題 1 9 7 8 6
組成與結構、溶液中粒子數、轉移電子數、反應中的計算為密考點、22.4 L/mol適用條件為疏考點。
【例1】(2024.河北卷)超氧化鉀(KO2)可用作潛水或宇航裝置的CO2吸收劑和供氧劑,反應為4KO2+2CO2=2K2CO3+3O2,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44gCO2中σ鍵數目為2NA
B.1mol KO2 晶體中離子的數目為3NA
C.1L 1mol/L K2CO3溶液中CO32-的數目為NA
D.該反應中每轉移1mol 電子生成O2的數目為1.5NA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A. CO2結構式為O=C=O ,44gCO2 物質的量為1mol,故含 σ鍵數目為2NA ,A正確;B. 1mol KO2中含1mol K+、1molO22-,故含離子的數目為2NA , B錯誤;C. CO32- 會發生水解,故 1L 1mol/L K2CO3溶液中CO32-的數目小于NA ,C錯誤;D.該反應中部分氧元素化合價由-0.5價升至0價,部分氧元素化合價由-0.5價降至-2價,則每4mol KO2參加反應轉移3mol 電子,每轉移1mol 電子生成O2的數目為NA ,D錯誤。
解析
阿伏伽德羅常數 NA
A
【例2】(2024.廣東卷)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6gH-C三C-H中含有σ鍵的數目為3NA
B. 1L 1mol/L NH4NO3溶液中含NH4+的數目為NA
C.1molCO和H2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分子數目為3NA
D. Na與H2O反應生成11.2LH2,轉移電子數目為NA
重溫經典,感悟高考
A. 26gH-C三C-H物質的量為1mol,含有σ鍵的數目為3NA,A正確;B NH4+會發生水解,故 1L NH4NO3溶液中NH4+的數目小于NA , B錯誤;C CO和H2均由分子構成,1molCO和H2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分子數目為NA,C錯誤;D. Na與H2O反應生成11.2LH2,由于未給出氣體所處的狀態,無法求出生成氣體的物質的量,也無法得出轉移電子數目,D錯誤;
故選A。
解析
阿伏伽德羅常數 NA
感悟高考
物質
狀態
物質
結構
氧化
還原
電離
水解
分散系
通過對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考查相關物理量,并進行相關計算,再用NA表示其具體數目
NA的考查角度
【分類突破】
1、常在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對象及條件”設陷阱
阿伏加德羅常數應用的“6個”陷阱
2、設置與計算無關的一些干擾條件陷阱
3、忽視常見物質的結構特點陷阱
4、常在電子轉移數目上設陷阱
5、常在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數目上設陷阱
6、忽視“特殊條件”或“隱含反應”陷阱
陷阱一:常在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對象及條件”設陷阱
舉例 小結
①常溫常壓下,22.4 L氯氣與足量的鎂粉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②標準狀況下,2.24 L SO3中含有0.3NA個氧原子
③標準狀況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數為NA
④鋅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22.4 L H2,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
×
×
×
非標準狀況下,無法計算
標準狀況下,非氣體
標準狀況下,非氣體
非標準狀況下,無法計算
解題方法:
一看“氣體”是否處在“標準狀況”。
二看“標準狀況”下,物質是否為“氣體”
如CCl4、CHCl3、CH2Cl2不是氣體;在標準狀況下,CH3Cl為氣體、H2O、溴、SO3、己烷、苯、HF、NO2等均不為氣體。
陷阱二:設置與計算無關的一些干擾條件陷阱
舉例
小結
①標準狀況下,46g NO2含有的原子總數為3NA
②室溫下,1 mol CH4中含有5NA個原子
③常溫常壓下,14 g乙烯含有的原子數為3NA



題目常給出非標準狀況下氣體的物質的量或質量,干擾學生的正確判斷。要注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微粒個數不受“溫度、壓強”外界條件的影響。
陷阱三:忽視常見物質的結構特點陷阱
舉例 小結
①乙烯和環丙烷(C3H6)組成的28 g混合氣體中含有3NA個氫原子
②60g SiO2晶體中含有的硅氧鍵的數目為2NA
③7.8 g Na2O2中含有的陰離子數為0.1NA
④1 mol 氦氣中含有的質子數為 2NA
⑤28g N2和CO的混合氣體中共含有14NA個電子
×
×



乙烯和環丙烷的最簡式都是CH2
SiO2是以Si為中心的四面體的網狀結構
N2和CO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為28
氦氣是單原子分子
牢記“結構特點”,突破陷阱
(1)記特殊物質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數目,如Ne、D2O、18O2、-OH、OH-等,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記最簡式相同的物質,構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記摩爾質量相同的物質,如N2、CO、C2H4等。
(4)記物質中所含化學鍵的數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學鍵的數目分別為3、3n+1,SiO2中Si—O鍵的數目為4,苯環中不含雙鍵等。
陷阱四:常在電子轉移數目上設陷阱
舉例 小結
①1 mol Fe 與過量氯氣反應,轉移2NA個電子
②0.1 mol Na2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05 NA
③3 mol單質Fe完全轉變為Fe3O4,失去8NA個電子
×
×

抓“反應”,突破陷阱
“三注意”:
一要注意是否發生歧化反應,如Cl2與H2O或NaOH發生歧化反應時,消耗1 mol Cl2轉移1 mol電子;
二要注意變價元素,如1 mol Fe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2 mol電子,而與足量硝酸反應轉移3 mol電子;
三要注意氧化還原的競爭及用量問題,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轉移的電子數不同。
陷阱五:常在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數目上設陷阱
舉例 小結
①將0.1 mol FeCl3溶于水中形成膠體后含有膠體粒子的數目為0.1NA
②1.0 L 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數目為0.1NA
③1 L 1 mol·L 1的氨水中有NA個NH4+
④25 ℃ 時,pH=13的NaOH溶液中所含OH 的數目為 0.1NA
⑤在1 L 1.0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為NA
⑥25 ℃時,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目為0.02NA
×
×
×
×
×
×
判斷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數目時注意“三看”,突破陷阱
(1)是否存在弱電解質的電離或鹽類水解。
(2)已知濃度,是否指明體積,是否能用公式“n=cV”計算。
(3)在判斷溶液中微粒總數時,是否忽視溶劑水。
陷阱六:忽視“特殊條件”或“隱含反應”陷阱
舉例 小結
①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后,混合物的分子數為2NA
②密閉容器中2 mol NO與1 mol O2充分反應,產物的分子數為2NA
③27 g鋁片投入足量的冷濃HNO3中生成3NA個NO2分子
④0.4mol濃鹽酸與足量MnO2共熱,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
×
×
×
×
(1)若為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
(2)有些物質常溫常壓下以聚合分子形式存在。如:NO2和N2O4相互轉化。
(3)有些反應濃度不同,反應不同。如銅與硝酸、銅與濃硫酸、二氧化錳與濃鹽酸的反應。(4)有些反應反應物的用量不同,產物不同。如二氧化碳與堿的反應,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石灰水與碳酸氫鈉的反應等。
模型建構
PART 03
03
(2023浙江)標準狀況下,11.2L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離子數為0.5NA ( )
體積求數目
物質的量求數目
溶液濃度求數目
求轉移電子數
質量求數目
隱含條件
(2024遼吉黑)標準狀況下,11.2LSO2中原子總數為0.5NA( )
(2024貴州卷)22.4 L CO2中含σ鍵數目為2.0NA( )
×NA
N
模型建構
體積求數目
物質的量求數目
溶液濃度求數目
求轉移電子數
質量求數目
隱含條件
(2024河北卷)44gCO2中σ鍵數目為2NA( )
(2024貴州卷)每生成67.5g ClO2 轉移電子數為2.0NA( )
(2024廣東)26gH-C三C-H中含有σ鍵的數目為3NA( )
×NA
N
模型建構
體積求數目
物質的量求數目
溶液濃度求數目
求轉移電子數
質量求數目
隱含條件
(2024河北) 1L 1mol/L K2CO3溶液中CO32-的數目為NA ( )
(2021全國甲卷)1LpH=4的0.1mol·L-1K2Cr2O7溶液中Cr2O72-離子數為0.1NA( )
(2021浙江)100mL0.1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數為0.01NA( )
(2021湖南)0.1mol/L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數為0.1 NA( )
×NA
N
模型建構
體積求數目
物質的量求數目
溶液濃度求數目
求轉移電子數
質量求數目
隱含條件
(2024廣東) 1molCO和H2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分子數目為NA ( )
(2023河北)1 mol 16號原子一定含有6NA個質子( )
(2024遼寧大連模擬)0.1 mol BaCl2晶體中所含離子總數為0.2NA( )
模型建構
體積求數目
物質的量求數目
溶液濃度求數目
求轉移電子數
質量求數目
隱含條件
(2024廣東) Na與H2O反應生成11.2LH2,則轉移電子數為NA( )
(2023海南卷) 2.4g鎂條在空氣中充分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2NA( )
(2024浙江聯考)用電解粗銅的方法精煉銅,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為NA時,陽極應有32gCu轉化為Cu2+( )
(2024山東模擬)向100mL 0.10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Cu粉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0.01NA( )
模型建構
體積求數目
物質的量求數目
溶液濃度求數目
求轉移電子數
質量求數目
隱含條件
(2024河南三模)1mol碘蒸氣和1mol氫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的碘化氫分子數小于2NA( )
(2024廣東聯考)2molNO與1mol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的分子數為2 NA( )
(2024重慶聯考)8.7 g MnO2與20 mL 10 mol·L-1濃鹽酸充分反應,生成Cl2分子數為0.1NA( )
模型建構
模型建構
解答阿伏加德羅常數類題目的思維步驟
教學啟示
PART 04
04
1.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
2.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教學指導,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思想,養成以化學思維解決化學問題的習慣。
教學啟示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永靖县| 琼海市| 从江县| 武胜县| 潮州市| 健康| 东乡县| 名山县| 商丘市| 盐山县| 苍梧县| 衡水市| 尖扎县| 祁东县| 邳州市| 剑阁县| 定兴县| 台州市| 揭阳市| 府谷县| 凌源市| 东阿县| 清远市| 桂平市| 嵩明县| 金沙县| 理塘县| 桂林市| 中方县| 余干县| 北安市| 新乐市| 潞西市| 桓台县| 石阡县| 洮南市| 原阳县| 永善县| 中西区|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