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機械效率1、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2、機械效率。學習目標小明需要從水井中往上提水,有兩種水桶,一種是很重的鐵皮水桶,另一種是很輕的鋁合金水桶,他該選擇哪種水桶提水更輕松呢?鐵皮水桶鋁合金水桶想一想1. 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1)實驗過程:①如圖1 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鉤碼緩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中。一. 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②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和動滑輪將同樣的鉤碼緩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中。③計算并比較兩次實驗中拉力所做的功。實驗次序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手的拉力F/N 手移動的距離s/m1 2 0.1 2.1 0.12 2 0.1 1.1 0.2(2)實驗結論:使鉤碼上升相同的高度,利用動滑輪提升鉤碼時做的功大于直接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這表明:使用動滑輪不但不省功,反而要多做功。溫馨提示:1. 實驗中,應豎直向上勻速提升鉤碼。2. 圖乙實驗中,手移動的距離可以不用刻度尺測量,直接利用關系式s=nh=2×0.1 m=0.2 m 得到。3. 使用動滑輪不能省功的原因:動滑輪本身有一定的重力;繩子和動滑輪之間存在摩擦力。2. 有用功(1)上述實驗中,克服鉤碼重力做的功,對我們來說是有用的,是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必須做的功,叫有用功,用W 有表示。(2)有用功相當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對物體做的功。3. 額外功 上述實驗中,克服滑輪重和摩擦力做的功,對我們來說沒有必要但又不得不做,這部分功叫額外功,用W額表示。4. 總功(1)上述實驗中,拉力總共所做的功叫總功,用W 總表示;總功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即W總=W有+W額。(2)總功就是人們利用機械所做的功。二、機械效率在總功一定的情況下,人們希望有用功越_____越好,額外功越_____越好。多少1、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2、公式:η= W有W總思考:機械效率可能大于1或者等于1嗎?注:機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數表示,沒有單位。且機械效率總小于1 。(W有起重機40%~50%汽油發動機:22%~27%柴油發動機:28%~30%抽水機60%~80%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原理:GhFs=W有W總η=設計實驗: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測量工具?怎樣計算有用功和總功?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刻度尺、鐵架臺、滑輪、細線、鉤碼。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所受重力G并填入表格。2.按圖所示組裝滑輪組。記下鉤碼和繩端的位置。4.算出有用功W有、總功W總、機械效率η。5.改變鉤碼數量重復實驗。3.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讀出拉力F 的值,并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與繩子移動的距離s。人用鐵桶從井中打水,則此過程中( )A. 人對鐵桶做的功是額外功B. 人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C. 人對水和鐵桶做的功都是額外功D. 人對水和鐵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A1.賣茶杯的人,從貨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從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就兩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是有用功B.都是額外功C.對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D.對賣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D2.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越省力的機械,效率越高B.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效率越高C.做相同的功,額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D.做功越快的機械,效率越高C課堂小結機械效率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額外功:為了達到工作目的,不得不做的功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有用功:為了達到工作目的,必須做的功總功:動力所做的所有功W總 = W有 + W額公式: 總小于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