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課件 (共21張ppt)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課件 (共21張ppt)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1.了解反應熱的概念,能正確判斷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2.知道通過實驗可定量測定反應熱,掌握中和反應反應熱測定的實驗及注意事項。
化學反應幾乎都伴隨著熱量的釋放或吸收,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是一定的。
那么,應如何定量地描述一個化學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呢?
自熱火鍋
暖寶寶
燃料燃燒
鋁熱反應
體系與環境
環境
體系
環境:體系以外的其他部分
體系:人為劃定的研究對象(物質系統)
物質交換
熱量交換
熱量:因溫度不同而在體系與環境之間交換或傳遞能量
熱量變化的原因?
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
思考:放熱反應是否和點燃、加熱、高溫有必然關系?
宏觀視角,物質具有的能量有高低:
反應物
能量
放出熱量
放熱反應
反應產物
反應物
能量
吸收熱量
吸熱反應
反應產物
反應物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
熱量變化的原因?
舊鍵斷裂吸收能量小于新鍵形成放出能量為放熱反應
思考:典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有哪些?
微觀視角,反應過程中成斷鍵的鍵能大?。?br/>舊鍵斷裂吸收能量大于新鍵形成放出能量為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①大多數 反應;
②所有的 反應;
③___________反應;
④較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
⑤活潑金屬與H2O的反應;
⑥鋁熱反應;⑦緩慢氧化反應。
化合
燃燒
酸堿中和
吸熱反應
①大多數 反應;
②銨鹽和堿的反應:Ba(OH)2·8H2O與 的反應;
③C和 的反應;
④少數化合反應。
⑤檸檬酸和NaHCO3反應
分解
NH4Cl
CO2或H2O(g)
化學反應幾乎都伴隨著熱量的釋放或吸收,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是一定的。
那么,應如何定量地描述一個化學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呢?
自熱火鍋
暖寶寶
燃料燃燒
鋁熱反應
反應熱
反應熱的概念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
反應吸熱時Q取正值,即Q>0;反應放熱時Q取負值,即Q<0。
符號:Q
反應熱的測定
測定反應熱的儀器——量熱計
溫度計:測量反應前后體系的溫度
攪拌器:
使反應充分進行、保持體系的溫度均勻
外筒:保溫作用
內筒:反應容器
反應物
反應熱的測定
計算方法:Q= 。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熱計的 ;T1、T2分別表示 。
-C(T2-T1)
熱容
反應前和反應后體系的溫度
Q=-C·(T2-T1)或-c·m·(T2-T1)
c為水的比熱容,
m為溶液的總質量
后者計算公式的適用前提是
稀溶液,溶液比熱容近似為水
溶液可以無限程度的稀嗎
太稀則溫度變化不明顯
T2 和 T1 分別是反應的什么溫度?
T2 反應最高溫度
T1 溶液前的初始溫度(控制相同)
實驗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1)用一個量筒量取50 mL 0.5mol/L鹽酸,倒入小燒杯中,并用溫度計測量鹽酸的溫度T1。然后把溫度計上的酸用水沖洗干凈。
(2)用另一個量筒量取50 mL 0.55mol/L NaOH溶液,并調節溫度使其與量熱計中鹽酸的溫度相同。(或者取平均值亦可)
(3)把溫度計和環形玻璃攪拌棒放入小燒杯的鹽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燒杯。用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攪動溶液。待溫度不再上升時,讀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T2,記為終止溫度。
(4)近似認為溶液比熱容等于水比熱容,根據溶液溫度升高數值,計算此中和反應的反應熱。取三次測量所得溫度差的平均值作為計算依據。
(5)用同樣方法分別測定KOH溶液與鹽酸反應、NaOH溶液與硝酸反應的反應熱。
1.實驗步驟——教材P3
注意:(1)取三次測量所得溫度差的平均值
(2)T2 - T1若異常要舍去
實驗次數 實驗起始溫度/℃ 終止溫度/℃ 溫度差/℃
HCl NaOH 平均值
1 20.5 20.5 20.5 23.9 3.4
2 20.6 20.4 20.5 23.8 3.3
3 20.5 20.5 20.5 23.8 3.3
4 20.5 20.5 20.5 25.8 5.3
水的比熱容c=4.18 kJ·K-1·kg-1,則50 mL 0.50 mol/L鹽酸與 50 mL 0.55 mol/L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時放出的熱量為:Q= -c·(m1+m2)·(T2-T1)=__________________。
- 0.418 × (T2-T1) kJ
HCl(aq) + NaOH (aq) = H2O(l) + NaCl (aq)
0.025mol 0.0275mol 0.025mol Q= -0.418×(T2-T1)kJ
1mol 1mol 1 mol
思考:中和反應的反應熱隨著反應物用量變化而變化,當生成1mol H2O(l)時放熱多少?
-0.418×(T2-T1) kJ×(1÷0.025) mol
2.數據處理
實驗次數 實驗起始溫度 終止溫度 /℃ 溫度差 /℃ 反應熱/kJ·mol-1
HCl NaOH 平均值
1 20.5 20.5 20.5 23.9 3.4 -56.8
2 20.6 20.4 20.5 23.8 3.3 -55.2
3 20.5 20.5 20.5 23.8 3.3 -55.2
實驗次數 實驗起始溫度 終止溫度 /℃ 溫度差 /℃ 反應熱
/kJ·mol-1
HCl KOH 平均值
1 20.5 20.5 20.5 23.9 3.4 -56.8
2 20.6 20.4 20.5 23.9 3.4 -56.8
3 20.5 20.5 20.5 24.0 3.5 -58.3
實驗次數 實驗起始溫度 終止溫度 /℃ 溫度差 /℃ 中和熱
/kJ·mol-1
HNO3 NaOH 平均值
1 20.5 20.5 20.5 23.9 3.4 -56.8
2 20.6 20.4 20.5 23.9 3.4 -56.8
3 20.5 20.5 20.5 23.8 3.3 -55.2
思考:為什么強酸強堿稀溶液發生中和時,生成1mol H2O(l)反應熱近似相同?
在稀的水溶液混合前,這些強電解質已經完全電離,混合后,H+和OH-之間成鍵放出熱量相近。
大量實驗測得,在 25 ℃和101 kpa下強酸稀溶液與強堿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約放出57.3kJ的熱量。
中和熱
定義:在稀溶液中,強酸跟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所釋放的熱量。
實質:H+ + OH- = H2O Q=-57.3 kJ·mol-1
①稀溶液中,1 mol HCl 和1 mol Ba(OH)2反應
②稀溶液中,2 mol HCl 和1 mol Ba(OH)2反應
③稀溶液中,1 mol H2SO4 和1 mol Ba(OH)2反應
④稀溶液中,1 mol CH3COOH 和1 mol KOH反應
⑤稀溶液中,1 mol HCl 和1 mol NH3·H2O反應
⑥濃硫酸和NaOH溶液混合,反應生成1 mol H2O(l)
判斷:下列物質在稀溶液中發生反應的中和熱是否為-57.3 kJ/mol ?

是,中和熱的數值和強酸強堿用量無關
否,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大
否,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小
否,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小
否,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大
思考:實驗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常常小于57.3 kJ,為了提高測定的準確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可從實驗裝置、試劑用量、實驗操作三個角度考慮)
(2)都用稀溶液,避免濃溶液稀釋、固體溶解帶來的熱量變化。采用堿稍過量的方法保證酸液完全被中和。
(5)重復上述步驟2次,取平均值使得測量溫度差更準確。
(4)混合后立即蓋上杯蓋以減少熱量損失,密切關注溫度的變化,記錄最高的溫度。
試劑
操作
(3)溫度計測完酸后用水沖洗干凈,擦干。防止測定堿液時帶入酸液中和放熱
實驗裝置
(1)玻璃攪拌器(不傳熱)攪拌,保證溶液溫度均勻等
1.在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實驗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向量熱計中加入鹽酸,攪拌后的溫度為初始溫度
B.實驗中可使酸或堿略過量
C.向量熱計中加堿液時,堿液的溫度應與酸的溫度相同
D.可以用氫氧化鉀代替氫氧化鈉,濃硫酸代替鹽酸
D
2.已知斷裂1 mol C—H吸收414.4 kJ熱量,斷裂1 mol C—C吸收347.4 kJ熱量,形成1 mol C==C放出615.3 kJ熱量,形成1 mol H—H放出435.3 kJ熱量。乙烷分解的反應可表示為
若在反應中消耗了1 mol乙烷,則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放出251.2 kJ熱量 B.該反應吸收251.2 kJ熱量
C.該反應放出125.6 kJ熱量 D.該反應吸收125.6 kJ熱量
D
3.反應A+B―→C(Q<0)分兩步進行:①A+B―→X(Q>0),②X―→
C(Q<0)。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總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
D
反應熱與化學鍵的關系
Q=ΔE1-Δ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梨树县| 三门县| 富顺县| 灌云县| 沈阳市| 惠来县| 珲春市| 安多县| 五原县| 锦州市| 西安市| 汉源县| 江源县| 荃湾区| 仲巴县| 桓台县| 中山市| 乳山市| 城固县| 醴陵市| 噶尔县| 宁波市| 徐水县| 桐庐县| 昌邑市| 西林县| 定安县| 高雄县| 加查县| 山丹县| 安顺市| 新河县| 阿图什市| 绥中县| 德令哈市| 连南| 奉贤区| 罗平县| 定州市|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