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 課時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課件 (共18張PPT)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 課時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課件 (共18張PPT)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共18張PPT)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第1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1.認識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并能解釋化學變化、能量變化的本質。
2.通過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測定實驗,明確反應熱測定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
任何一個化學反應,都既有物質變化,又有能量變化。
思考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形式有哪些?
化學能
熱能(主要) 光能 電能 機械能
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
思考2:哪些反應是放熱反應?哪些反應是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
①金屬與酸或水的反應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③所有的燃燒反應
④緩慢氧化反應
⑤大多數化合反應
①大部分分解反應
②Ba(OH)2·8H2O 晶體與 NH4Cl晶體反應
③C與CO2反應生成CO的反應
④C與H2O(g)反應生成CO和H2
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與反應條件無必然聯系。
思考3: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化學反應的實質)
化學反應的實質:
舊鍵的斷裂(吸收能量)和新鍵的形成(釋放能量)
斷裂舊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
斷裂舊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形成新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
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
(一)反應熱
1、定義:
2、符號:
3、單位:
一、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
Q > 0,表示吸熱;Q < 0,表示放熱
J 或 kJ
反應熱的數值可以通過實驗測得,也可以通過理論計算求得。
反應熱的理論計算
【練一練】SF6是一種優良的絕緣氣體,分子結構中只存在S—F。已知:1 mol S(s)轉化為氣態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斷裂1 mol F—F、S—F需吸收的能量分別為160 kJ、330 kJ。則常溫下1 mol硫單質與3 mol F2發生下列反應:
S(s)+3F2(g)===SF6(g)的反應熱Q= ,該反應為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Q=280 kJ+3×160 kJ-330 kJ×6
-1220 kJ
放熱
Q=Σ反應物鍵能-Σ反應產物鍵能
鍵能:斷裂1 mol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化學鍵釋放的能量。
反應熱的實驗測定
測定反應熱的儀器——量熱計:
使反應充分進行,體系的溫度均勻
測定反應前后溶液的溫度
保溫作用
反應容器
反應熱的實驗測定
想一想:
1、環形玻璃攪拌棒是怎樣攪拌溶液的?
2、加入NaOH溶液時應分多次加入還是一次全部加入?
3、終止溫度應記錄溶液達到的最高溫度還是最終溫度?
1、要使用同一支溫度計,這是因為不同溫度計產生的系統誤差不同。且測定一種溶液后必須洗凈并用濾紙擦干,以便于下次測量。
2、實驗動作要快,隔熱和保溫效果要好,以減少熱量損失。
3、實驗數據需重復測量2-3次,取溫度差值的平均值。
注意事項:
Q =-cm ( T2-T1 )
熱容與比熱
在不發生化學反應和物質聚集狀態不變的條件下,物質吸收熱量,溫度每升高 1 K 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熱容。熱容用符號 C 表示,其單位為 J·K-1。
純物質的熱容與其質量成正比。單位質量的物質的熱容稱為該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c。比熱的單位為kJ·K-1·kg-1。常溫下,液態水的比熱為 4.18 kJ·K-1·kg-1。
計算公式:
T:熱力學溫度 單位:K T(K)=t(℃) +273.15
起始溫度t/ c 終止溫度t/ c 溫度差t/ c 溫度差平均值t/ c
1 26.1 30.4
2 27.2 33.3
3 26.6 30.7
4 25.6 29.8
取50mL 0.5mol/L NaOH溶液和30mL 0.5mol/L H2SO4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求反應放出的熱量Q和中和熱Q(中和熱)。
4.3
6.1
4.1
4.2
4.2
誤差大,舍
中和熱:酸與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所放出的熱。
反應熱的實驗測定
反應熱的實驗測定
Q(中和熱)=Q/n(H2O)
= -1.404kJ / 0.025mol = -56.2 kJ/mol
Q=-cm△T
= -4.18 kJ K-1 kg-1×4.2K×80g×10-3
= -1.404kJ
溶液的質量m=1g/mL3×(50+30)mL=80 g
近似 a、認為稀溶液的密度、比熱與水相同;
處理 b、忽略量熱計的熱容
溫度差△T=4.2 K
H++OH-===H2O
n(H+)=0.03mol 過量 n(OH-)=0.025mol
常溫下,液態H2O的比熱:4.18 kJ K-1 kg-1
思考:
1.按照下列量完成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
①50mL 0.5mol/L NaOH溶液和50mL 0.5mol/L HCl反應
②50mL 0.5mol/L NaOH溶液和30mL 0.5mol/L HCl反應
測得的反應熱數值兩者是否相同?中和熱數值兩者是否相同?
①n(OH-)=0.025mol n(H+)=0.025mol n(H2O)=0.025mol
②n(OH-)=0.025mol n(H+)=0.015mol n(H2O)=0.015mol
同一中和反應的反應熱與酸堿的用量有關。反應生成水的量不同,反應熱數值兩者不相同;
但中和熱數值兩者相同。
思考:
2.按照下列量完成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
①50mL 0.5mol/L NaOH溶液和50mL 0.5mol/L HCl反應
②55mL 0.5mol/L NaOH溶液和50mL 0.5mol/L HCl反應
測得的反應熱數值兩者是否相同?
①n(OH-)=0.025mol n(H+)=0.025mol n(H2O)=0.025mol
②n(OH-)=0.0275mol過量 n(H+)=0.025mol n(H2O)=0.025mol
常使稀堿溶液稍過量,可使中和反應進行徹底,所測反應熱數值更準確。
生成的水的量相同,故反應放熱相同。
 相同。
參加反應的物質都是強酸、強堿,它們在水中完全電離,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是H++OH-===H2O,反應都在室溫下進行,且參加反應的n(H+)和n(OH-)都相同,所以反應熱也相同。
思考:
3.用同體積、同濃度的KOH代替NaOH完成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用同體積、同濃度的硝酸代替鹽酸完成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測得的反應熱數值兩者是否相同?
思考:
4.用濃硫酸代替稀硫酸完成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用同體積、同濃度的醋酸代替鹽酸完成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測得的反應熱數值兩者是否相同?
信息:濃酸、濃堿稀釋放熱;弱電解質電離吸熱
若用濃硫酸,由于濃硫酸和堿混合時因稀釋而放熱,造成反應放熱偏多,測得的反應熱的值偏小;
若用醋酸,由于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電離,電離需要吸熱,會導致反應放熱偏小,測得的反應熱的值偏大。
注意:
①強酸與強堿的中和熱數值:57.3kJ/mol
(注意:弱電解質電離吸熱)
②稀溶液(注意:濃硫酸稀釋放熱)
③生成1mol水(無其他難溶物生成)
(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化合生成 H2O,若反應過程中有難溶物生成,這部分沉淀生成熱會影響反應熱的數值。)
大量實驗測得,25 ℃和101 kPa下,強酸和強堿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放出57.3 kJ的熱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咸阳市| 河东区| 察哈| 遂平县| 祁连县| 尉氏县| 临沭县| 洪湖市| 公主岭市| 长乐市| 洮南市| 军事| 韶山市| 周宁县| 巨鹿县| 利辛县| 南投市| 徐州市| 高清| 广德县| 会泽县| 定南县| 峨眉山市| 朝阳区| 霍城县| 阿图什市| 雅安市| 冷水江市| 威海市| 陈巴尔虎旗| 涿州市| 阿拉尔市| 玛沁县| 文山县| 锦州市| 沅陵县| 专栏| 抚宁县| 全椒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