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2課(湘教版)七年級上凝聚的力量導入提問:在生活中你見過相似的場景嗎?你能從畫中感受到一股“凝聚的力量”嗎?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1870—1873 列賓(俄羅斯) 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藏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1870—1873 列賓(俄羅斯) 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藏美術作品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從迥異的個性中聚起共識,從紛紜的悲歡中凝結情感和力量。富于真實質感的作品,總是更能喚起人們的共鳴,給民族、社會的凝聚與進步帶來深遠的影響。基本問題:美術作品怎樣展現(xiàn)“凝聚的力量?于細微處匯聚力量新知講解在藝術作品中,群體場景里的人物互動增強了集體的力量和凝聚力,使作品更有感染力。《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幅作品是如何展現(xiàn)這股“凝聚的力量”,請從作品人物動態(tài)神情、構圖形式等分析。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1870—1873 列賓(俄羅斯國家) 俄羅斯博物館藏作品背景:1870年夏季,列賓與同班同學華西里耶夫一起來到伏爾加河河畔寫生。在涅瓦河上寫生,突然發(fā)現(xiàn)河的那頭有一隊人像牲口似地在河岸邊蠕動,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行拉著滿載貨物大船的纖夫。他又把目光轉向涅瓦河大橋上往來人群中紅男綠女和熱烈豪華的場景。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纖夫生活的構思。他利用暑假與風景畫家瓦西里耶夫一起去伏爾加河考察民情和寫生,畫了很多纖夫真實的形象和素材,歷時三年終于創(chuàng)作了這副經典畫作。沙皇統(tǒng)治下底層人民的生活現(xiàn)狀誰能描述一下作品描繪了什么內容?描繪了烈日酷暑下,一隊衣著襤褸的纖夫拖著平底貨船步履沉重的前進的場景。畫中共有11個纖夫,約略分成3組,每一個形象都經過作者的仔細推敲,畫過人物寫生。他們的年齡、經歷、性格、體力以及各自的精神氣質各不相同。圖像識圖圖中哪一個纖夫形象比較吸引你,根據(jù)他們的神態(tài)、肢體動作具體分析一下。“現(xiàn)實生活中偉大勞動人民的縮影”畫中昂首挺胸的少年在畫面中起什么作用 少年身上有和其他纖夫不一樣的亮色彩。使畫面的第一眼看過去,能一下注意到這個少年。與其他垂首努力拉船的纖夫不一樣的是,這個少年抬起來頭望著前方,一邊皺眉一邊調節(jié)身上拉船的帶子。男孩與其他人麻木沒有生機的纖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原是個神父,后來被教會革職,一度充任過教堂唱詩隊的指揮。他身體結實,兩手下垂。胸前那一條纖索繃得很緊,身上的麻布衫滿是補釘。這是一個俄羅斯農民長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著肉體與精神的痛苦,是這些纖夫形象中的悲劇性主角。農民的打扮。他直著身子,沒精打采地銜著煙斗,好像已經厭倦了拉纖的生活。隊伍的末端有位低著頭看不清正臉的老者,還有一位看向后方的老者。其中畫家畫的眾多纖夫都灰撲撲的,看著好像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似乎已沒有多余的力氣再來表現(xiàn)點什么,在他們身上剩下的,唯有貧苦、艱難與無奈。凝聚力量向前視線在畫面上,狹長的畫幅展現(xiàn)了整個畫面龐大的纖夫隊伍。整幅畫面運用了特殊的畫面形式,整個纖夫隊伍和天色各占整個畫面的二分之一,三排長的纖夫隊伍,利用了近大遠小的構圖,突出纖夫隊伍的龐大。利用沙灘的地形和近實遠虛的表現(xiàn)手法,使畫面具有雄偉、深遠的張力。背景顏色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巨大的貨船,給人惆悵、孤獨、無助之感。活動:請你評價一下作品。(意義和影響)《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成名作,反映了深刻的民族性和社會批判性,給人以強烈的感召力。《我們走在大路上》(油畫)1964 潘世勛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1870—1873 列賓(俄羅斯)思考交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與《我們走在大路上》在構圖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它們體現(xiàn)的“凝聚的力量”給人的感受是相同的嗎 表現(xiàn)出了斗志昂揚,意氣風華的嶄新精神面貌沙皇統(tǒng)治下底層人民艱苦、掙扎、苦難的生活現(xiàn)狀西沙之晨(油畫)1979 何岸 中國美術館藏草原盛會(油畫)2007 吳云華中國美術館藏交流探討:比較《西沙之晨》《草原盛會》 兩幅作品,說一說藝術家們分別怎樣處理了人物之間的關系?VS西沙之晨(油畫)1979 何岸中國美術館藏弧線與三角形匯聚了視覺中心,逆光使人物的 外輪廓更加突出。西沙之晨(油畫)1979 何岸 中國美術館藏表現(xiàn)了作者對我們現(xiàn)代化海軍的憧憬,點明了保衛(wèi)漁民安全與維護國家領海主權的主題。草原盛會(油畫)2007 吳云華 中國美術館藏相互連接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畫面構圖飽滿、色調明快,描繪了少數(shù)民族婦女們在參加盛會前互整行裝的歡快場景,令觀者感受到少數(shù)民族嶄新的社會生活、精神面貌和建設成就。凝聚生活之美藝術家們作為“生活的闡釋者”,描繪了真實的生活和風景,刻畫出民族共同的記憶,用畫筆講述了為什么“美是生活”。藝術生活美情感表達巡回畫派: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羅斯一批現(xiàn)實 主義畫家如克拉姆斯柯依、列賓、蘇里科夫、希施金等組成藝術團體“巡回畫派”,主張為大眾服務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畫派的畫家們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反映人民的生活、歷史事件和俄羅斯美麗的大自然。談一談:這幅作品帶給你的感受是什么?松樹林 (油畫)1872希施金(俄羅斯)充滿生機昂然挺立栩栩如生“森林的歌手”伊凡·伊凡諾維奇·希施金 (Ivan IvanovichShishkin,1832-1898)是俄羅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風景畫家之一,同時也是19世紀后期現(xiàn)實主義風景畫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真實感而著稱,尤其是他對森林、樹木和自然場景的描繪令人印象深刻。他一生熱愛自然并長期居住于林區(qū)之中,他這種對森林的熟悉熱愛并發(fā)現(xiàn)森林秘密之美的人始終懷著誠墊的情感去作畫。在他筆下的森林已經不是簡單的寫生而是融入了他對自己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對俄羅斯民族雄實深沉豪放性格的贊美。金色的秋天(油畫)1895 列維坦(俄羅斯)提問:1、這幅畫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 從那些地方看出來的 2、畫面中的地平線你能找到嗎 3、畫面中水是怎么表現(xiàn)的,與天空有什么不同 筆觸:概括的色彩簡練的筆觸使得畫面自然靈動。色彩對比:清亮的小河水倒映著秋高氣爽的天空,它的色彩與黃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畫面中金黃的色調更加打動人。平行透視:畫面的地平線隱約可見,高高低低的樹叢由近到遠,展現(xiàn)了俄羅斯廣袤的土地深遠遼闊月 夜 ( 油 畫 ) 1 8 8 0 克拉姆斯柯依(俄羅斯)1.你能說出這幅作品在敘述一個怎樣的故事嗎?畫家受到屠格涅夫的小說《僻靜的鄉(xiāng)村》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這幅《月夜》:在恬靜的月色中,一個穿著白色衣裙的姑娘坐在池塘邊的長椅上,憂傷地回憶著什么。畫作中雖然沒有出現(xiàn)月亮,但通過女子衣裙和地上的月影,都能使人感受到這是一個多么靜謐的夜晚。這幅作品引入文學情節(jié),委婉細膩,深得當時人們的喜愛,流傳極廣。它繼承了俄羅斯藝術的民族性與文學性,是被譽為“愛情詩”的藝術作品。畫作中雖然沒有出現(xiàn)月亮,但通過女子衣裙和地上的月影,都能使人感受到這是一個多么靜謐的夜晚。畫家對環(huán)境的塑造,為女子的形象平添了一份深邃。在整體的色調上,作家運用了銀灰色的調子,奠定畫面的哀傷和詩意的基調。同時采用黑白對比的手法,將女子置于黑色背景之上,突出了人物的主體。在暗處的花草也被畫家以細膩的手法呈現(xiàn)出來小結:《月夜》 這幅作品把萬籟俱寂的夜晚景色描繪得真實、生動,夜景中人物的神態(tài)、心境與幽靜的夜色和諧地融為一體,營造了一種極其美妙的意境。√√√體驗、經 歷、故事 等素材歷史背景經濟條件:社會文化背景:造型:色彩:環(huán)境明暗:構圖:形式分析:歸納、整 理、構思 → 創(chuàng)作左圖從左至右是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時需考慮的基本困素,請和同學們查找資料,一起探究一位感興趣的藝術家的代表作品,思考藝術家是如何創(chuàng)作的,將構圖分析簡圖畫在虛線框內,并分工填寫實線框中的項目。活動建議:文藝凝聚力量 作品傳遞真情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欣賞評述美術作品,感悟到了美術作品中凝聚的力量和生活之美。希望你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藝術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它也是情感的表達、思想的傳遞和社會文化的反映。每一件藝術品都是一個故事,每一次觀賞都是一次心靈的對話。我們下次課再見!課堂小結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