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等比數列-2025年高三數學一輪考點 學案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等比數列-2025年高三數學一輪考點 學案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等比數列
一、等比數列
1.等比數列的概念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
注意:(1)等比數列的每一項都不可能為0;
(2)公比是每一項與其前一項的比,前后次序不能顛倒,且公比是一個與無關的常數.
2.等比中項
如果在與中間插入一個數,使,,成等比數列,那么叫做與的等比中項,此時.
3.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其變形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的變形:.
4.等比數列與單調性
當或時,是遞增數列;
當或時,是遞減數列;
當時,為常數列;
當時,為擺動數列,所有的奇數項(偶數項)同號,奇數項與偶數項異號.
二、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的公式為
三、等比數列及其前n項和的性質
若數列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前n項和為,則有如下性質:
(1)若,則;若,則.
推廣:若,則.
(2)若成等差數列,則成等比數列.
(3)若項數為,則,若項數為,則.
(4)當時,連續項的和(如)仍組成等比數列(公比為,).注意:這里連續m項的和均非零.
考點01等比數列基本量的運算
【例1】已知為等比數列,若,且與之和的算術平方根為5,則的值為
( )
A. B. C. D.
【例2】在正項等比數列中,若,則數列的公比為
【變式1-1】設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則( )
A.1 B.4 C.8 D.25
【變式1-2】已知正項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若 ,則 的最小值為
【變式1-3】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公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前項和:;
考點02等比數列的判定與證明
【例3】已知數列滿足,.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例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滿足.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數列,求數列的前項和
【變式2-1】已知數列中,,.
(1)證明:是等比數列;
(2)求數列的前項和.
【變式2-2】正項數列滿足,.
(1)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
(2)求數列的前項和.
【變式2-3】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已知,.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考點03等比數列項的性質
【例5】已知數列為等比數列, ,則 ( )
A. B.
C.2 D.
【例6】已知數列是單調遞增的等比數列,且,,則 ,數列的公差為 .
【變式3-1】已知等比數列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
【變式3-2】若等比數列中的,是方程的兩個根,則等于( )
A. B.1011
C. D.1012
【變式3-3】已知數列是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且,.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考點04等比數列和的性質
【例7】在正項等比數列中,為其前項和,若,則的值為( )
A.10 B.20 C.30 D.40
【例8】等比數列的首項為2,項數為奇數,其奇數項之和為,偶數項之和為,則這個等比數列的公比q= .
【變式4-1】已知等比數列的公比,且,則 .
【變式4-2】(多選)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下列命題正確的有( ).
A.若為等差數列,則一定是等差數列
B.若為等比數列,則一定是等比數列
C.若,則一定是等比數列
D.若,則一定是等比數列
【變式4-3】在等比數列中,公比,前87項和,則( )
A. B.60 C.80 D.160
考點05數列中的數學文化
【例9】《張丘建算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著作,書中有一道“今有女善織,日益功疾”的題.若第一天織布5尺(長度單位),從第2天開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織相同量的布,現1個月(按30天計)共織390尺布,則第2天比前一天多織布( )
A.尺 B.尺 C.尺 D.尺
【例10】著名的“漢洛塔”問題中,地面直立著三根柱子,在1號柱上從上至下、從小到大套著個中心帶孔的圓盤,將一個柱子最上方的一個圓盤移動到另一個柱子,且保持每個柱子上較大的圓盤總在較小的圓盤下面,視為一次操作.設將個圓盤全部從1號柱子移動到3號柱子的最少操作數為,則 , .

【變式5-1】“中國剩余定理”又稱“孫子定理”,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數之剩三(除以5余3),七七數之剩二(除以7余2),問物幾何?現有這樣一個相關的問題:已知正整數滿足五五數之剩三,將符合條件的所有正整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成一列,構成數列,記數列的前項和為,則的最小值為( )
A.23 B. C. D.33
【變式5-2】分形幾何學是美籍法國數學家伯努瓦 曼德爾布羅特在20世紀70年代創立的一門新學科,它的創立為解決傳統科學領域的眾多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下圖展示了如何按照圖①的分形規律生長成一個圖②的樹形圖,則在圖②中第5行的黑心圈的個數是( )
A.12 B.13 C.40 D.121
【變式5-3】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已知某剪紙的裁剪工藝如下:取一張半徑為2的圓形紙片,記為,在內作內接正方形,接著在該正方形內作內切圓,記為,并裁剪去該正方形內多余的部分(如圖所示陰影部分),記為一次裁剪操作,……重復上述裁剪操作4次,最終得到該剪紙.則第4次裁剪操作結束后,所有裁剪操作中裁剪去除的面積之和為 .
考點06等比數列的函數特性
【例11】已知等比數列滿足,公比,且,,則當最小時,( )
A.1012 B.1013 C.2022 D.2023
【例12】數列是等比數列,則對于“對于任意的,”是“是遞增數列”的( )條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不充分也不必要
【變式6-1】(多選)設數列為正項等比數列,為公比,為前項的積,且,,,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
C.
D.與均為的最大值
【變式6-2】(多選)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其前項和為前項積為并滿足條件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
C.是數列中的最大值 D.數列無最大值
【變式6-3】已知數列為等比數列,,公比,若是數列的前n項積,則取最大值時,n的值為 .
考點07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綜合應用
【例13】已知為等比數列,是它的前n項和,若,且與的等差中項為,則等于( )
A. B. C. D.
【例14】設數列的前項的和為.
(1)若是公差為的等差數列,且成等比數列,求;
(2)若,求證:.
【變式7-1】在如圖所示的表格中,每個空格中填入一個數字,使每一行方格中的數成等比數列,每一列方格中的數成等差數列,則所填數字之積的值為 .
1 a 4
b 6 d
c e 20
【變式7-2】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數列滿足:,且是和的等差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的前項和.
【變式7-3】已知等比數列公比為2,數列滿足,若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是否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等差數列,若存在,請求出所有滿足條件的正整數,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易錯01忽視奇數項符號相同、偶數項符號相同
注意:等比數列中,項的符號規律是: 全正、全負、正負相間
1.實數 ,,,,等比數列,則xyt等于( )
A.-4 B.1 C.8 D.-8
2.數列滿足:首項,,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
A.該數列的奇數項成等比數列,偶數項成等差數列
B.該數列的奇數項成等差數列,偶數項成等比數列
C.該數列的奇數項分別加4后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D.該數列的偶數項分別加4后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易錯02利用前n項和公式時忽視分類討論致錯
注意: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分兩種情況,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忽略
1.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若為等差數列,且公差,,,求和;
(2)若為等比數列,且,,求和公比.
2.數列是首項的等比數列,且成等差數列,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一、單選題
1.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不為0,且成等比數列,則的公比
( ).
A.1 B.2. C.3 D.5
2.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積為,公比,則取最大值時的值為( )
A.3 B.6 C.4或5 D.5或6
3.數列滿足,則數列的前8項和為( ).
A.63 B.127 C.255 D.256
4.設等比數列的前7項和、前14項和分別為2,8,則該等比數列的前28項和為( )
A.64 B.72 C.80 D.92
5.設為數列的前項和,,則“”
“數列
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的( )
A.充要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
C.必要不充分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6.已知實數成等比數列,集合,且,則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7.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則( )
A.若為等差數列,且,則
B.若為等差數列,且,則
C.若為等比數列,且,則
D.若為等比數列,且,則
8.已知數列滿足.
①;②
等差數列;③
等比數列;④數列前項和為.
上述語句正確的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二、多選題
9.已知為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等比數列的前n項積,且,則( )
A. B. C. D.
10.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
A.為等差數列 B.若且,則遞增
C.為等比數列 D.為等比數列
11.設等比數列前項積為,公比為.若,,,則下列結論正確的
( )
A. B.
C.當時,取最大值 D.使成立的最大自然數
4046
三、填空題
12.已知等比數列的首項,其前項和為,若,則 .
13.若一個數列的第項等于這個數列的前項的乘積,則稱該數列為“積數列”.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
一個“2026積數列”,且,則當其前項的乘積取得最大值時,的值為 .
14.已知數列滿足,,,單調遞增,則的取值范圍為 .
四、解答題
15.已知等比數列的各項皆為正數,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的值.
16.已知數列,中,,,
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數列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項和.
17.設等比數列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記為數列的前項和.若,求的值.
18.設,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與的等差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
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求數列的前項和.
19.已知數列
單調遞增的等差數列,數列為等比數列,且
和的等差中項,
和的等比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為數列的前項和,求證:.等比數列
一、等比數列
1.等比數列的概念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
注意:(1)等比數列的每一項都不可能為0;
(2)公比是每一項與其前一項的比,前后次序不能顛倒,且公比是一個與無關的常數.
2.等比中項
如果在與中間插入一個數,使,,成等比數列,那么叫做與的等比中項,此時.
3.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其變形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的變形:.
4.等比數列與單調性
當或時,是遞增數列;
當或時,是遞減數列;
當時,為常數列;
當時,為擺動數列,所有的奇數項(偶數項)同號,奇數項與偶數項異號.
二、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的公式為
三、等比數列及其前n項和的性質
若數列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前n項和為,則有如下性質:
(1)若,則;若,則.
推廣:若,則.
(2)若成等差數列,則成等比數列.
(3)若項數為,則,若項數為,則.
(4)當時,連續項的和(如)仍組成等比數列(公比為,).注意:這里連續m項的和均非零.
考點01等比數列基本量的運算
【例1】已知為等比數列,若,且與之和的算術平方根為5,則的值為
( )
A. B. C. D.
【答案】A
【詳解】為等比數列,若,則,則.
又與之和的算術平方根為5,得到,則,則.
則,則.,
.
故選:A.
【例2】在正項等比數列中,若,則數列的公比為
【答案】
【詳解】設正項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因為,則,
所以,
數列的公比為.
故答案為:.
【變式1-1】設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則( )
A.1 B.4 C.8 D.25
【答案】A
【詳解】因為,,所以,
因為是等比數列,所以成等比數列,
所以,解得或(舍,若成立則不滿足上面三項成等比數列),故A正確.
故選:A.
【變式1-2】已知正項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若 ,則 的最小值為
【答案】/
【詳解】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由題意知且,
由,得到,得到,解得,
所以,得到,所以
故,
易知當時,,當時,,
故的最小值為,
故答案為:.
【變式1-3】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公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前項和:;
【答案】(1)
(2)
【詳解】(1)由題意可得,
解得,
所以.
(2)由(1)得,
所以,故數列是以為公比,為首項的等比數列,
所以.
考點02等比數列的判定與證明
【例3】已知數列滿足,.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答案】證明見解析,
【詳解】因為,所以,
則,又,
所以數列是以為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則,
所以.
【例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滿足.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設數列,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答案見解析
(2)
【詳解】(1)
當時,,.
當時,,,
,數列是以為首項,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2)由(1)得,,即,
.
當(常數),則是首項為2,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則.
【變式2-1】已知數列中,,.
(1)證明:是等比數列;
(2)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詳解】(1)因為數列中,,,
所以,且,
所以是等比數列,公比為2,首項為2
(2)由(1)可得,即,
所以數列的前項和
【變式2-2】正項數列滿足,.
(1)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
(2)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詳解】(1)因為,
所以,又,
所以是以為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2)由(1)可得,所以,
所以
.
【變式2-3】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已知,.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并求;
(2)求數列的前n項和.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詳解】(1)因為,又,所以,
整理得.
由題意得,所以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故,即.
(2)由(1)可得.
當時,,
當時,,
所以,

兩式相減,得


即,
綜上,
考點03等比數列項的性質
【例5】已知數列為等比數列, ,則 ( )
A. B.
C.2 D.
【答案】C
【詳解】因為為等比數列,則公比,
所以,又,
所以
,解得,
又,而恒成立,
所以,則,故.
故選:C.
【例6】已知數列是單調遞增的等比數列,且,,則 ,數列的公差為 .
【答案】 81
【詳解】因為數列是單調遞增的等比數列,即,
則,解得或(舍去),
則,解得,
所以,.
故答案為:81;.
【變式3-1】已知等比數列滿足,則的最小值是 .
【答案】27
【詳解】因為數列是等比數列,則,可得,
所以,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是27.
故答案為:27.
【變式3-2】若等比數列中的,是方程的兩個根,則等于( )
A. B.1011
C. D.1012
【答案】C
【詳解】因為等比數列中的,是方程的兩個根,
所以,根據等比數列性質知,

因為,于是,

=
=.故A,B,D錯誤.
故選:C.
【變式3-3】已知數列是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且,.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答案】答案見解析
【詳解】因為數列是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所以公比,
因為,所以,所以.
由題易知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所以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因為,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當時,;
當時,.
考點04等比數列和的性質
【例7】在正項等比數列中,為其前項和,若,則的值為( )
A.10 B.20 C.30 D.40
【答案】D
【詳解】由,得,
因為數列為等比數列,所以成等比數列,
所以,
所以,整理得,,
解得或,
因為等比數列的各項為正數,所以,
所以,
故選:D
【例8】等比數列的首項為2,項數為奇數,其奇數項之和為,偶數項之和為,則這個等比數列的公比q= .
【答案】/0.5
【詳解】設數列共有項,
由題意得,,
則,
解得,
故答案為:
【變式4-1】已知等比數列的公比,且,則 .
【答案】120
【詳解】因為在等比數列中,若項數為,則,
所以
.
故答案為:120
【變式4-2】(多選)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下列命題正確的有( ).
A.若為等差數列,則一定是等差數列
B.若為等比數列,則一定是等比數列
C.若,則一定是等比數列
D.若,則一定是等比數列
【答案】AC
【詳解】對于A,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則,
則,
同理可得,
所以,所以,,仍為等差數列,故A項正確;
對于B,取數列為,1,,1,,,,不能成等比數列,故B項不正確;
對于C,由可得時,,相減可得(),
由可得,因此對任意都成立,故是等比數列,C正確,
對于D,由可得,相減可得,若,不是等比數列,故D錯誤.
故選:AC.
【變式4-3】在等比數列中,公比,前87項和,則( )
A. B.60 C.80 D.160
【答案】C
【詳解】在等比數列中,由公比,
可得構成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設,則,
因為數列的前87項和,
所以,解得,所以.
故選:C.
考點05數列中的數學文化
【例9】《張丘建算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著作,書中有一道“今有女善織,日益功疾”的題.若第一天織布5尺(長度單位),從第2天開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織相同量的布,現1個月(按30天計)共織390尺布,則第2天比前一天多織布( )
A.尺 B.尺 C.尺 D.尺
【答案】D
【詳解】設第2天比前一天多織布尺,
根據題意得,解得,
所以第2天比前一天多織布尺,
故選:D.
【例10】著名的“漢洛塔”問題中,地面直立著三根柱子,在1號柱上從上至下、從小到大套著個中心帶孔的圓盤,將一個柱子最上方的一個圓盤移動到另一個柱子,且保持每個柱子上較大的圓盤總在較小的圓盤下面,視為一次操作.設將個圓盤全部從1號柱子移動到3號柱子的最少操作數為,則 , .

【答案】 7 /
【詳解】根據題意假設木樁1上原有個圓盤,要將這個圓盤全部按要求套到木樁3上,所需的最少次數為,
則有如下操作:
先將個圓盤從木樁1套到木樁2上,所需最少次數為,
再將最大的圓盤從木樁1套到木樁3上,需要1次,
最后將木樁2上的個圓盤全部套到木樁3上,所需的最少次數為,
則,,
即,
所以是以2為首項,1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所以,.
故答案為: .
【變式5-1】“中國剩余定理”又稱“孫子定理”,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數之剩三(除以5余3),七七數之剩二(除以7余2),問物幾何?現有這樣一個相關的問題:已知正整數滿足五五數之剩三,將符合條件的所有正整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成一列,構成數列,記數列的前項和為,則的最小值為( )
A.23 B. C. D.33
【答案】B
【詳解】由題意,可知所有正整數為3,8,13,18,…
即數列為5的非負整數倍加3,
故,
數列是以3為首項,5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
當時,,
當時,
所以當時,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為.
故選:B.
【變式5-2】分形幾何學是美籍法國數學家伯努瓦 曼德爾布羅特在20世紀70年代創立的一門新學科,它的創立為解決傳統科學領域的眾多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下圖展示了如何按照圖①的分形規律生長成一個圖②的樹形圖,則在圖②中第5行的黑心圈的個數是( )
A.12 B.13 C.40 D.121
【答案】C
【詳解】設題圖②中第行白心圈的個數為,黑心圈的個數為,
依題意可得,且有,
所以是以為首項,3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①;
又,,
故有,
∴為常數數列,且,所以是以為首項,1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②;
由①②相加減得:
,;
所以.
故選:C.
【變式5-3】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已知某剪紙的裁剪工藝如下:取一張半徑為2的圓形紙片,記為,在內作內接正方形,接著在該正方形內作內切圓,記為,并裁剪去該正方形內多余的部分(如圖所示陰影部分),記為一次裁剪操作,……重復上述裁剪操作4次,最終得到該剪紙.則第4次裁剪操作結束后,所有裁剪操作中裁剪去除的面積之和為 .
【答案】
【詳解】第次剪去正方形內多余部分的面積記為;
因為的半徑為2,由其內接正方形對角線為直徑,所以內接正方形的邊長為,
即,再作第一個內切圓,其直徑為該正方形的邊長,即,
所以第一次剪去部分的面積為,
同理:,, ,
,, ,
,, ,
所以前四次裁剪操作中裁剪去除部分的面積之和為:,
故答案為:.
考點06等比數列的函數特性
【例11】已知等比數列滿足,公比,且,,則當最小時,( )
A.1012 B.1013 C.2022 D.2023
【答案】A
【詳解】由題意知,故,
則,即,
結合等比數列滿足,公比,可知,
由,得,
即得,故,即,
由此可得,
故當最小時,,
故選:A
【例12】數列是等比數列,則對于“對于任意的,”是“是遞增數列”的( )條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C
【詳解】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若,則,
當 時,由 得,解得或,
若,則,此時與已知矛盾;
若,則,此時為遞增數列.
當時,由,得,解得或,
若,則,此時與已知矛盾;
若,則,此時為遞增數列.
反之,若是遞增數列,則,
所以“對于任意的,”是“是遞增數列”的充要條件.
故選:C.
【變式6-1】(多選)設數列為正項等比數列,為公比,為前項的積,且,,,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
C.
D.與均為的最大值
【答案】ABD
【詳解】為正項等比數列,,,;
對于A,,,,,
,又,,A正確;
對于B,,,B正確;
對于C,,又,,
,即,C錯誤;
對于D,,,
當且時,;當且時,;又,
當或時,取得最大值,即與均為的最大值,D正確.
故選:ABD.
【變式6-2】(多選)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其前項和為前項積為并滿足條件,,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
C.是數列中的最大值 D.數列無最大值
【答案】AB
【詳解】由可得,
由可知,,
當時,則,不成立,
故,且,故,A正確;
,故B正確;
是數列中的最大值,C,D錯誤.
故選:AB
【變式6-3】已知數列為等比數列,,公比,若是數列的前n項積,則取最大值時,n的值為 .
【答案】6或7
【詳解】由題意可知,,數列單調遞減,若最大時,
即,解得:,
所以或7.
故答案為:或
考點07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綜合應用
【例13】已知為等比數列,是它的前n項和,若,且與的等差中項為,則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詳解】因為與的等差中項為,所以,
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又,得:,解得:,或,
則,或者,根據答案,只能選C.
故選:C.
【例14】設數列的前項的和為.
(1)若是公差為的等差數列,且成等比數列,求;
(2)若,求證:.
【答案】(1)或
(2)證明見解析
【詳解】(1)由題意知,故,
解得,所以或.
(2)因為①,所以②,
所以由②①得,,
所以時,,
所以由得,
所以,
顯然也符合上式,所以,
所以.
【變式7-1】在如圖所示的表格中,每個空格中填入一個數字,使每一行方格中的數成等比數列,每一列方格中的數成等差數列,則所填數字之積的值為 .
1 a 4
b 6 d
c e 20
【答案】3600
【詳解】因為每一行方格中的數成等比數列,每一列方格中的數成等差數列,
由成等比數列,得,所以或,由成等差數列,得到,
由成等比數列,得到所以,由成等差數列,得到,解得,
又由成等比數列,得到,即或,
由成等差數列知,當時,,時,,
所以,
故答案為:.
【變式7-2】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數列滿足:,且是和的等差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的前項和.
【答案】(1);
(2).
【詳解】(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因為是和的等差中項,
所以,又,
代入得,即,
所以,即,
解得或,
又因為數列是的等比數列,
所以.
(2)由(1)知,
①,
②,
得,
.
【變式7-3】已知等比數列公比為2,數列滿足,若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是否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等差數列,若存在,請求出所有滿足條件的正整數,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1);
(2)存在,或
【詳解】(1)由題意,當時,,
又,,
數列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數列的前項和為,
當時,,
又,,當時,符合上式,
.
綜上,.
(2)的通項公式為,

若成等差數列,
則,即,
解得,
為正整數,且,
為正整數,則或18,
當時,則;
當,則,符合要求,
綜上,存在正整數,當或時,成等差數列.
易錯01忽視奇數項符號相同、偶數項符號相同
注意:等比數列中,項的符號規律是: 全正、全負、正負相間
1.實數 ,,,,等比數列,則xyt等于( )
A.-4 B.1 C.8 D.-8
【答案】D
【詳解】設,,,,,
由等比數列知,

因為,所以,
所以,
故選: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等比數列的定義、通項和性質,屬于基礎題.
2.數列滿足:首項,,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
A.該數列的奇數項成等比數列,偶數項成等差數列
B.該數列的奇數項成等差數列,偶數項成等比數列
C.該數列的奇數項分別加4后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D.該數列的偶數項分別加4后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答案】D
【詳解】已知數列滿足,
則,,,,,
對于A,,即,所以該數列的奇數項成等比數列不成立,
,即,所以該數列的偶數項成等差數列不成立,A選項錯誤;
對于B,,即,所以該數列的奇數項成等差數列不成立,
,即,所以該數列的偶數項成等比數列不成立,B選項錯誤;
對于C,,,
,所以該數列的奇數項分別加4后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不成立,C選項錯誤;
對于D,令,
由可得,
所以,所以即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則該數列的偶數項分別加4后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D選項正確;
故選:D.
易錯02利用前n項和公式時忽視分類討論致錯
注意: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分兩種情況,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忽略
1.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若為等差數列,且公差,,,求和;
(2)若為等比數列,且,,求和公比.
【答案】(1),;(2)或.
【解析】(1)根據題意可得出關于的方程,求出的值,再由可求得的值;
(2)由題意可得出和的方程組,由此可解得和的值.
【詳解】(1)由題意可得,
即,,解得,;
(2)由題意可知且,由,可得,解得或.
2.數列是首項的等比數列,且成等差數列,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答案】
【詳解】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若,則,不成等差數列,不符合題意
所以,
依題意, 即,
解得,
一、單選題
1.已知等差數列的公差不為0,且成等比數列,則的公比
( ).
A.1 B.2. C.3 D.5
【答案】C
【詳解】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成等比數列,得,
整理得,則,所以的公比.
故選:C
2.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積為,公比,則取最大值時的值為( )
A.3 B.6 C.4或5 D.5或6
【答案】D
【詳解】等比數列的前項積為,公比,
則,
故取最大值時的值為5或6,
故選:D.
3.數列滿足,則數列的前8項和為( ).
A.63 B.127 C.255 D.256
【答案】C
【詳解】由,得,
因此數列
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數列的前8項和為.
故選:C
4.設等比數列的前7項和、前14項和分別為2,8,則該等比數列的前28項和為( )
A.64 B.72 C.80 D.92
【答案】C
【詳解】設
該等比數列的前項和,依題意可知,
則成等比數列,即成等比數列,
則,解得.
故選:C.
5.設為數列的前項和,,則“”
“數列
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的( )
A.充要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
C.必要不充分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C
【詳解】由,若,等式顯然成立,

數列的通項和前項和都沒有規定,故得不出“數列
以1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的結論,
即“”不
“數列
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的充分條件;
而由“數列
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可知,若,則顯然成立,
當時,有成立,即必有成立,
故“”
“數列
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的必要條件.
故選:C.
6.已知實數成等比數列,集合,且,則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答案】D
【詳解】由題意,要使最小,則,,都
負數,則和選擇1和4,
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當時,,所以,所以,所以;
當時,,所以,所以,所以;
綜上,的最小值為.
故選:D.
7.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則( )
A.若為等差數列,且,則
B.若為等差數列,且,則
C.若為等比數列,且,則
D.若為等比數列,且,則
【答案】D
【詳解】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
對于A,若為等差數列,且,
則,,
,無法判斷符號,A錯誤;
對于B,若,
,則,
,則,則,B錯誤;
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對于C,若為等比數列,且,
若時,則,故C錯誤;
對于D,若為等比數列,且,
當時,則,
當時,則;
若時,;
若時,;
若時,;D正確.
故選:D.
8.已知數列滿足.
①;②
等差數列;③
等比數列;④數列前項和為.
上述語句正確的有(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答案】D
【詳解】對于①,
,故①正確;
對于②,令,由①知,,

所以,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即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故不
等差數列,故②錯誤;
對于③,令,
由①知,,所以,

所以
等比數列,即
等比數列,故③正確;
對于④,由②知,,,
數列前項和為數列前n項的和與數列前n項的和的和,即所求和為.
又,

所以,故④正確;
故選:D.
二、多選題
9.已知為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等比數列的前n項積,且,則( )
A. B. C. D.
【答案】BCD
【詳解】對于A,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若,
則,故A錯誤;
對于B,,故B正確;
對于C,,故C正確;
對于D,,故D正確.
故選:BCD.
10.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
A.為等差數列 B.若且,則遞增
C.為等比數列 D.為等比數列
【答案】ABD
【詳解】由數列為等比數列,則,則
A選項:,,
則為定值,所以數列為等差數列,A選項正確;
B選項:由,,則,
所以當時,,數列單調遞增;
當時,,數列單調遞增;所以B選項正確;
C選項:當時,,
此時不
等比數列,C選項錯誤;
D選項:當時,,
又為定值,
所以數列為等比數列,D選項正確;
故選:ABD.
11.設等比數列前項積為,公比為.若,,,則下列結論正確的
( )
A. B.
C.當時,取最大值 D.使成立的最大自然數
4046
【答案】ACD
【詳解】A選項,,,故或,
當時,由可知,
所以,但,互相矛盾,舍去,
當時,又,所以,
故滿足要求,A正確;
B選項,,B錯誤;
C選項,因為,,
故當時,取最大值,C正確;
D選項,由于,故當時,



使成立的最大自然數
4046,D正確.
故選:ACD
三、填空題
12.已知等比數列的首項,其前項和為,若,則 .
【答案】8
【詳解】因為,所以,即,故.
故答案為:8.
13.若一個數列的第項等于這個數列的前項的乘積,則稱該數列為“積數列”.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
一個“2026積數列”,且,則當其前項的乘積取得最大值時,的值為 .
【答案】1012或1013
【詳解】由題可知在等比數列中,,故.
設數列的公比為,因為數列
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且,
,所以,所以且.
故當數列的前項的乘積取得最大值時,的值為1012或1013.
故答案為:1012或1013
14.已知數列滿足,,,單調遞增,則的取值范圍為 .
【答案】
【詳解】因為,所以,
又因為單調遞增,所以,
所以數列
以為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所以,
所以即,
則的取值范圍為,
故答案為:.
四、解答題
15.已知等比數列的各項皆為正數,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的值.
【答案】(1)
(2)4750
【詳解】(1)因為數列為全為正數的等比數列,且
則有因此
所以
所以
(2)
=4750
16.已知數列,中,,,
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數列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
(2)
【詳解】(1)由題意,可得,
故,,
數列
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且,

,.
(2)由題意及(1),可得,


17.設等比數列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記為數列的前項和.若,求的值.
【答案】(1)
(2)
【詳解】(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根據題意,有,解得,
所以.
(2)令,
所以,
根據,可得,
整理得,因為,所以.
18.設,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與的等差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
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求數列的前項和.
【答案】(1)
(2)
【詳解】(1)因為
與的等差中項,可得,
當時,可得,解得,
當時,由,可得,
兩式相減可得,
即為,
可得數列
首項和公比均為的等比數列,
所以;
(2)若
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則,
可得,
數列的前項和,

兩式相減可得

化簡可得.
19.已知數列
單調遞增的等差數列,數列為等比數列,且
和的等差中項,
和的等比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為數列的前項和,求證:.
【答案】(1),.
(2)證明見解析
【詳解】(1)設數列的公差為,數列的公比為,
由已知可得,
消去得:,解得或,
因為等差數列單調遞增,所以,

,,
,.
(2)由得:
,①
,②
①②得:



又單調遞增.
綜上所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邵东县| 瓮安县| 武功县| 马关县| 西平县| 赤城县| 平果县| 博客| 唐海县| 遵义县| 乡城县| 辉南县| 克山县| 沧州市| 高阳县| 建水县| 新余市| 苗栗县| 威海市| 莎车县| 周宁县| 盐津县| 鄂尔多斯市| 吉首市| 呼图壁县| 栖霞市| 马山县| 子长县| 石柱| 南开区| 出国| 五台县| 柏乡县| 印江| 镇雄县| 苏州市| 香格里拉县| 巧家县| 铁岭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