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課題3 元素第1課時 元素學習目標了解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02知道元素的概念,認識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結構。01講授新課我們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鹽”,這里的“碘”是指什么?老人小孩都需要補鈣,這里的“鈣”是指什么?導入新課元素01下列幾種分子分別由什么原子構成?有相同的原子嗎?氧氣分子(O2)二氧化碳分子(CO2)水分子(H2O)氧氣分子含有氧原子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碳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含有氫原子和氧原子物質 相同原子 核電荷數(即質子數)O2H2OCO2888OOO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8的所有氧原子統稱為氧元素。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 6 的所有碳原子統稱為碳元素。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 1 的所有氫原子統稱為氫元素。同理可知: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種類。1.元素的定義: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它們的質子數都是1,都屬于氫元素。下圖原子分別屬于什么元素?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屬于宏觀概念,所以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2.元素的特點判斷正誤:水(H2O)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水(H2O)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種類發生變化,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改變。硫+氧氣 二氧化硫(S) (O2) (SO2)點燃在下列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原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過氧化氫 水+氧氣(H2O2) (H2O) (O2)二氧化錳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和分布鋁7.73%鐵4.75%鈣3.45%鈉2.74%氫0.76%其他1.20%鉀2.47%鎂2.00%氧48.60%硅26.30%從圖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氧鋁地殼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3.元素分類漢字特點:帶“钅”旁,“金”和“汞”例外稀有氣體元素:帶“石”旁 固態非金屬帶“氣”旁 氣態非金屬帶“氵”旁 液態非金屬氦、氖、氬、氪、氙等元素和原子的比較元素 原子定義 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點 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②是宏觀的概念 ③只能組成物質,不能構成物質 ①既講種類,又講個數②是微觀的概念③可構成分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相互 關系 原子與元素是個體與總體的關系,元素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的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分子構成構成構成組成水( H2O )、氨氣(NH3)等氧氣( O2 )、氮氣(N2)等氦氣( He )、氖氣(Ne)等碳( C )、硫(S)、磷( P )等鐵( Fe )、汞(Hg)、銅( Cu )等硫酸銅(CuSO4)、氯化鈉(NaCl)等微觀構成:由什么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宏觀組成:由什么元素組成4.物質、 元素、分子、原子間的關系原子離子元素概念分布元素課堂小結特點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地殼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1.長期飲用奶制品,體內就不會缺鈣。這里的“鈣”是 指( )A.鈣這種金屬 B.鈣原子 C.鈣元素 D.鈣分子C2.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A.質子數不同 B.相對原子質量不同C.中子數不同 D.最外層電子數不同A隨堂訓練(1)水是由氫、氧兩種 組成的,由水 構成。(2)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熱分解的化學變化中,氧化汞 分解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構成金屬汞,兩個氧 構成一個氧 。(3)魚能在河水里生存,說明河水中含有氧 。(4)氯化鈉是由 構成的。3.用“元素”、“分子”、“原子”、“離子”填空。元素分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離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