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課題2原子結構》第1課時同步分層練習【基礎培優】1.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對應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C.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D.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2.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克”B.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質量D.相對原子質量就是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3.1909 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 α 粒子轟擊金箔后發現:絕大多數 α 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方向前進,少數 α 粒子發生較大偏轉,極少數 α 粒子偏轉幾乎達到 180°。由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 )A.原子是實心球體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核不帶電D.原子核在原子中占的體積很大4.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下列示意圖能正確表示氚原子結構的是( )5.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br/>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⑤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能力提升】1.下列對原子性質和構成的敘述:①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③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④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⑤原子不顯電性。其中不正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只有④2.中國北斗,星耀全球。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高精準度的銣原子鐘。已知銣原子的核電荷數為37,中子數為48,則銣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48 B.37 C.11 D.853.在原子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質子和電子的數目相同 B.質子和中子的電性相同C.原子核和電子的質量不同 D.原子核和原子的體積不同4.人類不同階段認識原子的模型示意圖如下,其中盧瑟福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對認識原子起到了關鍵作用。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湯姆森發現了電子,推翻了道爾頓原子不可再分的認識B.電子云模型形象說明電子在原子核外作無規則的高速運動C.“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實原子內的正電荷集中在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D.“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實相對于整個原子而言,原子核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5.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無法構成不同的分子C.原子中一定都含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D.原子呈電中性是因為原子中不含帶電的微粒二、填空與探究1.1.已知每個電子的質量約為每個質子(或中子)質量的1/1836倍,通過下表,可總結出“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還能總結出: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氫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鈉 11 12 11 23氯 17 18 17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下列符合條件的粒子的序號填在相應橫線上:①分子 ②原子?、墼雍恕、苜|子?、葜凶印、揠娮?br/>(1)能直接構成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__。(2)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___。(3)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4)帶正電荷的是____________。(5)帶負電荷的是____________。(6)不顯電性的是____________。(7)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3.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帶正電的氦原子核)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還有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分析】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能說明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間的證據是 ??; (3)根據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夠獲得的結論是 ;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4)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 同步分層練習答案【基礎培優】:1.A 2.B 3.B 4.A 5.A【能力提升】:B 2.B 3.B 4.D 5.A二、填空與探究1.(1)不同的原子質子數不同(2)有的原子核內沒有中子(3)原子核內的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4)相對原子質量在數值上近似等于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2.(1)①② (2) ①② (3) ② (4) ③④ (5) ⑥ (6) ①②⑤(7) ④⑥3.(1)原子核 (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 (3)D (4)原子核所帶的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數量相等,電性相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第三單元 課題2原子結構(人教版)九年級上(第1課時)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核心素養目標能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說出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0102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03通過討論與交流,知道原子的構成及與構成微粒之間的關系。04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新知導入如果將一個原子與一個乒乓球相比,就相當于將一個乒乓球與地球相比。原子的體積很??!新知導入一、原子模型的演變墨子墨子(約前468一前376)提出了“端”的觀點,認為不斷分割物質,直到無法再分時便得到“端”。我國古代哲學家我國古代科學家我國古代軍事家新知導入一、原子模型的演變實心球模型“棗糕” 模型核式結構模型道爾頓原子模型湯姆孫原子模型盧瑟福原子模型探究新知一、原子模型的演變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原子內部有體積小、質量大微粒絕大多數a粒子未發生偏轉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少數a粒子發生偏轉原子內部有帶正電的微粒盧瑟福(英國科學家)進行了a粒子散射實驗探究新知二、原子的構成原 子電 子原子核質子中子(帶正電)(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不帶電)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原子核所帶的電荷叫做核電荷,它是由質子提供的,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所以核電荷數=質子數。問題:探究新知二、原子的構成原子為何不顯電性?原子核內質子所帶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電荷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因此原子不顯電性。即電中性探究新知二、原子的構成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規律總結:原子中:1.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4.原子種類不同,核內質子數不同。氫原子沒有中子原子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氧 8 8硫 16 16鎂 12 128方法點撥: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816121612問題:填寫下表中的空格鞏固提升探究新知三、相對原子質量粒子種類 質量質子 1.6726×10-27kg中子 1.6749×10-27kg電子 質子質量的1/18361. 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質量幾乎相等 (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2. 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 電子質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計,由于原子質量數值太小,書寫和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探究新知三、相對原子質量用一種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碳-12 6 6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實際質量一個碳-12原子質量×1/12探究新知1.意義上不同,數值也不同。原子質量是實際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相對質量。問題:“原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有哪些不同?2.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質量”成正比,即“原子質量大的,相對原子質量也大”。3.原子質量的單位是kg,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鞏固提高問題:觀察下表,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近似相對原子質量氫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鈉 11 12 11 23氯 17 18 17 35鐵 26 30 26 56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中子數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他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鈾、鈰、鉺、鍺、鋅、鏑幾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用為國際新標準。張青蓮(1908~2006)資料卡片1.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br/>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⑤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課堂練習A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粒子 B.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還可再分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3.在學習相對原子質量的時候,課本上引用了如圖所示的模型圖。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右盤中的每一小塊表示的是( )A.一個碳原子的質量 B.一個碳原子質量的C.一個氫原子的質量 D.一個氧原子質量的課堂練習BB課堂總結12原子的構成:原子核(帶正電)和核外電子(帶負電)構成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課題2(第1課時)原子結構分層作業【基礎培優】:1.嫦娥五號完成我國首次月球采樣任務,帶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豐富的氦3. 已知氦3的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 氦3的核外電子數為( )A.1 B.2 C.3 D.4分層作業【能力提升】:1.已知一個C-12原子的質量為m克,鎂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2,且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則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一個鎂原子的實際質量是 ____________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2原子結構》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課題2原子結構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物質構成的奧秘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教材對于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學學習工具,是初中能否學好化學的第一道"分水嶺"。原子的構成主要是在學生學習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內部構成及介紹相對原子質量,是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深入探索。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為學生從微觀的角度探究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秘打開一扇窗口;使學生對物質的微觀構成有一個大體輪廓。核心素養目標 化學觀念:能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說出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茖W思維: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茖W探究與實踐:通過討論與交流,知道原子的構成及與構成微粒之間的關系??茖W態度與責任: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重點 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難點 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形成。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如果把一個原子和一個乒乓球相比較,相當于一個乒乓球和地球相比較。 思考 溫故知新講授新課 一、原子模型的演變研究原子結構的發展史:雖然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但是原子也是由其它粒子構成的。人類探索原子的結構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盧瑟福(英國科學家)進行了a粒子散射實驗。絕大多數a粒子未發生偏轉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少數a粒子發生偏轉原子內部有帶正電的微粒;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原子內部有體積小、質量大微粒。 傾聽思考討論 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二、原子的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想一想:原子為何不顯電性?學生觀察表格討論得出結論:不同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不同; 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簡稱為核電荷數) 分析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三、相對原子質量由于原子質量數值太小,書寫和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原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有哪些不同?1.意義上不同,數值也不同。原子質量是實際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相對質量。2.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質量”成正比,即“原子質量大的,相對原子質量也大”。3.原子質量的單位是kg,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學生觀察課本表格構成原子的粒子的電性和質量,分析得出結論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比較討論思考 化抽象為直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練習 1.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僖磺性佣际怯少|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 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⑤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粒子 B.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還可再分 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3.在學習相對原子質量的時候,課本上引用了如圖所示的模型圖。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右盤中的每一小塊表示的是( ) A.一個碳原子的質量 B.一個碳原子質量的 C.一個氫原子的質量 D.一個氧原子質量的課堂小結 1.原子的構成2.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課題2第1課時《原子結構》分層練習.doc 【核心素養】課題2第1課時《原子結構》教學設計.doc 【核心素養】課題2第1課時《原子結構》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