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全章訓練提升課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全章訓練提升課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4節 密度的應用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 同,可以利用密度來鑒別物質。
不同
1.密度的應用
(1)鑒別物質:利用密度公式ρ= 計算物質的密度,與密度表對照、比較,鑒別物質的種類。
(2)計算質量:對于不便直接測量質量的物體,若該物質的密度為ρ,體積為V,則質量為m=ρV。
(3)計算體積:對于不便直接測量體積的物體,若該物質的質量為m,密度為ρ,則體積為V= 。
2.密度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1)根據密度分類:如人們利用風力來揚場,對飽滿的麥粒與癟粒、草屑進行分揀。(2)檢查產品的質量和濃度:如鑒定牛奶、酒的品質,農業生產中配制鹽水進行選種等。(3)根據密度選材: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如航天器材中,常采用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等。
判斷物體是空心還是實心的三種方法
方法 判斷思路 判斷結果
比質量 假設是實心的,代入密度。根據m=ρV計算出該物體的理論質量m物 若m物<m,則為空心;若m物=m,則為實心
比體積 假設是實心的,代入密度,根據V= 計算該物體的理論體積V物 若V物>V,則為空心;若V物=V,則為實心
比密度 根據ρ= 計算出該物體的密度ρ物,與密度表中該物質的密度相比 若ρ物<ρ,則為空心;若ρ物=ρ,則為實心
知識點1:利用密度求質量
1. 一個空瓶子的質量是0.5 kg,當裝滿密度為0.8×103kg/m3的某液體時,瓶和液體的總質量是1.7 kg,則若裝滿密度為1.0×103 kg/m3的另一種液體時,其總質量是多少?
解:液體裝滿瓶子,所以瓶子的容積等于液體的體積,故瓶子的容積:
V瓶=V1= = =1.5×10-3 m3,
裝滿密度為1.0×103 kg/m3的另一種液體時,其總質量:
m總=ρ2V瓶+m瓶=1.0×103 kg/m3×1.5×10-3 m3+0.5 kg=2 kg。
知識點2:利用密度求體積
2.【教材情境素材改編】有一捆銅導線質量為89 g,導線的橫截面積是
0.025 cm2,已知銅的密度為ρ=8.9 g/cm3,則這捆銅導線的長度是多少?
解:由ρ= 得銅導線的體積:
V= = =10 cm3=1×10-5 m3,
銅導線橫截面積:S=0.025 cm2=2.5×10-6 m2,
這捆銅導線的長度:L= = =4 m。
知識點3:密度與物質鑒別
3.(多選題)利用密度鑒別物質的種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是物質的基本性質,故可用密度準確鑒別物質的種類
B.不同物質的密度可能相同,故需要多種方法并用鑒別物質
C.不同物質的密度可能相同,故不能根據密度鑒別物質的種類
D.要想知道是否為純鉛球,可先求出密度,再與純鉛密度比較
BD
4.【科學推理】“鹽水選種”時需要用密度為1.1 g/cm3的鹽水,現配制了
0.05 m3的鹽水,稱得它的質量是60 kg。這樣的鹽水( )
A.符合要求
B.無法確定是否符合要求
C.不符合要求,需要加鹽
D.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
D
5.(廣東中考)一枚實心紀念幣的質量為16 g,體積為2 cm3,紀念幣的密度是8 g/cm3。可見,這枚紀念幣不 是(選填“是”或“不是”)純金制成。(ρ金=19.3×103 kg/m3)
8
不是
6.密度知識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下列關于密度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航空器材采用強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B.用密度鑒別物質時,常常需要多種方法并用
C.拍攝電影時,使用密度較大的物質作石頭道具
D.配制農業選種鹽水的密度要適當才能達到選種目的
C
7. (衡陽祁東縣模擬)關于密度與社會生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對樣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鑒定牛奶、酒的品質
B.建造機床設備的底座時應該選擇密度較小的材料,輕便且容易移動
C.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海上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采用密度小、強度高、耐腐蝕、抗疲勞的優異性能的碳纖維材料
B
8.(多選題)(南寧橫縣模擬)一個小鐵球的質量是790 g,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量筒內水的體積為200 mL,放入小鐵球后,量筒內水和鐵球的總體積為 350 mL。則(已知ρ水=1.0×103 kg/m3, ρ鐵=7.9×103 kg/m3)( )
A.小鐵球是實心的
B.小球的體積為150 cm3
C.若小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00 cm3
D.若小球是空心的,將空心部分注滿水,則整個鐵球的總質量為840 g
BD
9.【物理學與日常生活】近年來,共享單車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某款共享單車其車架材料技術指標如下表所示。查閱下表,鋁合金的密度為2.9×1 03kg/m3,若該款單車車架的體積一定,需車架的質量最小,可選用表中的碳纖 維作為車架材料。
材料 鉻鋁鋼 鋁合金 鈦合金 碳纖維
性能(強度) 強 較弱 較強 強
密度(kg/m3) 7.9×103 2.9×103 4.3×103 1.6×103
2.9×103
碳纖維
10.世界杯的獎杯是足球界的最高榮譽,如圖是世界杯的獎杯“大力神杯”,它的體積大約為4×103 cm3,質量為6 200 g,其中獎杯頂端球體用18 K純金制作,球體的質量為5 010 g,體積為1 200 cm3。(已知ρ18 K純金=16.7 g/cm3、ρ銅=8.9 g/cm3)
(1)請計算此“大力神杯”的密度;
(2)若用18 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
“大力神杯”,請計算它的質量;
(3)若“大力神杯”頂端球體的空心部分用銅來填滿,請計算需要多少銅?
(2)若用18 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大力神杯”,其體積仍為4×103 cm3,則它的質量:
m18 K純金=ρ18 K純金V杯=16.7 g/cm3×4×103 cm3=66 800 g;
解:(1)“大力神杯”的密度:
ρ杯= = =1.55 g/cm3;
(3)“大力神杯”頂端球體中18 K純金的體積:
V18 K純金= = =300 cm3
其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球體-V18 K純金=1 200 cm3-300 cm3=900 cm3,
則銅的體積:V銅=V空=900 cm3,
銅的質量:m銅=ρ銅V銅=8.9 g/cm3×900 cm3=8 010 g。
11.【逆向推理】體積和質量都相等的鐵球、銅球和鉛球,其密度分別為
ρ鐵=7.9×103 kg/m3、 ρ銅=8.9×103 kg/m3、 ρ鉛=11.3×103 kg/m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鐵球是實心,則銅球和鉛球一定是空心
B.若銅球是實心,則鐵球和鉛球一定是空心
C.若鉛球是實心,則銅球和鐵球一定是空心
D.以上說法都不對
A(共24張PPT)
小專題八 密度的相關計算  
類型1:密度的比值計算
1.兩個實心物體,若它們的密度之比是5 ∶3,體積之比是4 ∶5,則它們的質量之比是( )
A.3 ∶4  
B.4 ∶3  
C.25 ∶12  
D.12 ∶25
B
2.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甲、乙兩個實心體,其體積之比是3 ∶4,質量之比是2 ∶3,若甲截去一半,乙截去 ,則剩余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是( )
A.2 ∶3  
B.4 ∶3  
C.8 ∶9
D.9 ∶8
C
3.甲、乙兩物體的密度比是2 ∶3,體積之比是 8 ∶5,則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16 ∶15,如果將甲物體切去 ,將乙物體切去 ,則剩下的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 。
16 ∶15
2 ∶3
類型 2:關于密度與圖像的計算
4.如圖所示是甲和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像,分析圖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
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小
C.乙物質的密度為0.5 kg/m3
D.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4 ∶1
D
5.(多選題)(欽州靈山縣校級月考)不同材料組成的a、b、c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如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者的密度關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兩倍
C.若將b質量減半,其密度變為0.5×103 kg/m3
D.若將c體積增大到4×10-3 m3,其密度不變
AD
類型3:隱含條件問題
考向1:等質量問題
6.一塊體積為1 m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質量為0.9× 103kg,體積減 少(選填“增加”或“減少”)了0. 1m3。(ρ冰=0.9×103 kg/m3)
0.9×103
減少
0.1
7.(瀘州瀘縣校級月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裝有適量水,將用細線拴好的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實心鐵塊和實心鋁塊(ρ銅>ρ鐵>ρ鋁)分別慢慢浸沒在三個杯子的水中,三個杯子中的水均未溢出,且水面均相平。由此可判斷,裝有鋁 塊(選填“銅塊” “鐵塊”或“鋁塊”)的杯中水的質量最少。
鋁塊
考向2:等體積問題
8.將一質量是100 g的金手鐲緩慢投進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是8 cm3。此手鐲是純金制成的嗎?(已知金的密度是 19.3 g/cm3)
解:因為金手鐲緩緩投進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所以金手鐲的體積等于溢出水的體積,即V=V溢=8 cm3,則金手鐲的密度:
ρ= = =12.5 g/cm3,
因為12.5 g/cm3<19.3 g/cm3,
所以,此手鐲不是純金制成的。
考向3:等密度問題
9.一石塊的體積為2 m3,為了獲知它的質量,某同學在石塊上取樣品,測得樣品的質量為 1×10-2 kg,體積為4×10-6 m3,求:
(1)石塊的密度ρ石;
(2)石塊的質量m石。
(2)石塊的質量:
m石=ρ石V=2.5×103 kg/m3×2 m3=5 000 kg。
解:(1)石塊的密度:
ρ石= = =2.5×103 kg/m3;
類型4:空心問題
10.(吉林中考)體積為30 cm3、質量為178 g的銅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滿鋁,則需要加鋁的質量是多少?(ρ銅=8.9×103 kg/m3, ρ鋁=2.7×103 kg/m3)
解:假設銅球是實心的,由密度公式可得銅球的密度:
ρ= = ≈5.9 g/cm3,
ρ銅=8.9×103 kg/m3=8.9 g/cm3,
因為5.9 g/cm3<8.9 g/cm3,所以銅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體積為V空=V-V銅=V- =30 cm3-
=30 cm3-20 cm3=10 cm3,
ρ鋁=2.7×103 kg/m3=2.7 g/cm3,
鋁的質量為m鋁=ρ鋁V鋁=ρ鋁V空=2.7 g/cm3×10 cm3=27 g。
類型5:物質含量問題
11.小紅的媽媽到某工藝品商店買了一件用金銅合金制成的實心工藝品,商店的售貨員告訴她:這件工藝品是由質量相等的金、銅兩種金屬混合制成的,含金量為50%。小紅的媽媽對售貨員的話表示懷疑,讓小紅進行驗證。小紅通過實驗測出工藝品的質量為600 g,體積為52 cm3,并從課本中查出了金、銅的密度分別是19.3 g/cm3和8.9 g/c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請根據小紅的實驗結果計算工藝品的密度;
(2)請根據售貨員的說法,計算出工藝品的密度,并說明售貨員的話是否可信。
解:(1)工藝品的密度:ρ= = ≈11.5 g/cm3。
(2)根據售貨員的說法,工藝品中金和銅的質量均為300 g,則它們的體積分別為
V金= = ≈15.5 cm3,
V銅= = ≈33.7 cm3,
總體積: V′=V金+V銅=15.5 cm3+33.7 cm3=49.2 cm3,
工藝品的密度: ρ′= = ≈12.2 g/cm3,
從計算結果可知,11.5 g/cm3<12.2 g/cm3,即實際密度小于按含金量為50%計算的密度,因此售貨員的說法不可信。
類型6:混合物的密度問題
考向1:固體混合物質密度問題
12.(綿陽涪城區校級期末)有一個質量為232 g的銅鋁合金球,其中含鋁 54 g,合金球的密度為多少?(ρ銅=8.9 g/cm3, ρ鋁=2.7 g/cm3)
解:銅的質量:m銅=m總-m鋁=232 g-54 g=178 g;
由ρ= 得銅的體積:V銅= = =20 cm3;
鋁的體積:V鋁= = =20 cm3;
所以銅鋁合金球的體積:
V總=V銅+V鋁=20 cm3+20 cm3=40 cm3;
合金球的密度:ρ= = =5.8 g/cm3。
考向2:液體混合物質密度問題
13.用鹽水選種,要求鹽水的密度是1.1 g/cm3,現配制了0.5 L鹽水,其質量為0.6 kg,該鹽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是加鹽還是加水?加多少?
解:配制的鹽水的密度:
ρ= = =1.2×103 kg/m3
=1.2 g/cm3>1.1 g/cm3,
此鹽水不符合要求,應加水,設加水的質量為m,則由題意得:
=1.1×103 kg/m3,
解得m=0.5 kg,所以應加水0.5 kg。(共17張PPT)
小專題七 特殊方法測量物質的密度
類型1:沉墜法測密度比水小的固體的密度
1.當今汽車、飛機等制造業廣泛應用各種復合材料,其特點是密度小、強度大。小飛同學測量一塊實心復合材料制成的物塊的密度。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如圖甲,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 (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2)用調好的天平測量該物塊的質量時,當在右盤放入最小的砝碼后,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如圖甲,則應該D (填選項前的字母)。
A.向右調平衡螺母  B.向左調平衡螺母
C.向右盤中加砝碼 D.向右移動游碼

D
(3)當天平重新平衡時,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則所測物塊的質量為16.4 g。
(4)因復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小明在該物塊下方懸掛了一鐵塊,按照如圖丙順序,測出該物塊的體積,則這種材料的密度是0.82×1 03kg/m3,這種測量方法會使物塊所測密度偏 小(選填“偏大”或“偏小”);請你寫出這類材料廣泛應用于汽車、飛機制造的優點:減輕飛機、汽車的質量,提高速度,節 約能源。
16.4
0.82×103
偏小
減輕飛機、汽車的質
量,提高速度,節約能源
類型2:測量易溶于水的固體的密度
2.某小組同學要測量一種易溶于水、形狀不規則的固體小顆粒的密度,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左 調節。
(2)用天平測量適量小顆粒的質量。當天平重新平衡時,砝碼質量和游碼位置如圖乙,則稱量的小顆粒質量是146 .4g。
(3)因小顆粒易溶于水,小組同學采用圖丙的方法測量體積:
①在量筒中倒入適量鐵砂,抹平砂面;
②倒出鐵砂,將小顆粒倒入量筒;
③將鐵砂再倒進量筒,反復搖動后再抹平表面。則小顆粒的體積是60cm3。

146.4
60
(4)該小顆粒的密度是2.44×1 03kg/m3。
(5)若本實驗中所采用鐵砂的砂粒不夠細,則測出的密度比實際密度值偏小 。
2.44×103

類型3:標記法測量物質的密度
3.小強在家中自主學習,他利用家庭實驗室的器材欲測一小石塊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盤天平(含砝碼)、燒杯、細線、水和小石塊。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現天平靜止時橫梁右端高,則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
(2)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細線拴住小石塊,并使其浸沒水中,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出標記,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總質量m1。
(3)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用天平測出剩余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
(4)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再用天平測出此時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3。
(5)上述實驗過程可簡化為如圖,小石塊的質量m石=m1- m2。

m1-m2
(6)設水的密度為ρ水,則小石塊體積的表達式:V石= ,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ρ石= 。(均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7)若步驟(3)中取出小石塊時帶走了一些水,則小強所測的小石塊質量
大 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塊的真實質量。
大于
類型4:等體積代換法測物質密度
4.【科學探究】小明需要密度為1.05×103 kg/m3的鹽水,為了檢驗實驗室中的鹽水是否符合要求,小明做了以下實驗。
(1)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2 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甲,則燒杯中鹽水的質量為44 g。
(2)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則鹽水的密度為1.1×1 03kg/m3,小明測出鹽水的密度與實際密度相比偏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為了得到需要的鹽水,小明此時需要向鹽水中加 水(選填“加鹽”或“加水”)。
44
1.1×103
偏大
加水
(3)同伴小王認為不需要量筒也能測出鹽水的密度。他設計了如下實驗操作方案:
①調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量為m0;
②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在水面處做好標記,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
③把燒杯中的水倒掉,加入鹽水至標記 處,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m2;
④則鹽水的密度表達式ρ= 。(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
加入鹽水至標記處
5.(南京中考)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燒杯和電子秤等器材測量鹽水和鴨蛋的密度。
(1)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增減砝碼過程中,不 能(選填“能”或“不能”)調節平衡螺母。
不能
(2)測量鹽水密度時,有以下四個步驟:
①向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
②將燒杯中鹽水倒入量筒(燒杯內鹽水有殘留),測出鹽水體積;
③……;
④算出鹽水密度。
為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步驟③的操作是直 接(選填“直接”或“擦干殘留鹽水后”)測量燒杯質量。
直接
(3)測量鴨蛋密度的步驟如圖甲、乙、丙、丁所示:
圖中電子秤顯示四個數據,若沒有“131.0 g”這個數據,能否求出鴨蛋的密度?請在橫線上作答。要求:
①若能,請寫出鴨蛋的密度值;
②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答:能,鴨蛋的密度為1.15×103 kg/m3。
能,鴨蛋的密度為1.15×103 kg/m3(共21張PPT)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第1節 質量
1.物體所含物 質的多少叫作質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
2.質量的基本單位是千克,符號是kg,常用單位還有噸( t)、克(g ) 和毫克(mg)等。
3.向托盤天平的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 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
物質
m
噸(t)
克(g)
鑷子
1.質量: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它的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形狀、物態變化無關。
2.天平的使用:(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2)撥:把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3)調: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處(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可表示橫梁平衡。(4)測:稱量前,估計一下被測物體的質量。稱量時,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用鑷子按“先大后小”的順序向右盤依次試加砝碼,若放上最小的砝碼大了,拿掉最小的砝碼小了,此時需要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最終使天平的橫梁平衡。這里要注意:物體和砝碼要“左物右碼”。(5)讀:右盤里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盤物體的質量。游碼在標尺上的讀數,以游碼左側邊緣所對刻度為準。
1.測量前的平衡是通過調節平衡螺母來實現的。
2.測量過程中的平衡是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來實現的,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
知識點1:質量
1.【物質觀念】下列因素能改變物體質量的是( )
A.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B.物體的形狀
C.物質的狀態
D.物體所在的空間位置
A
2.【生活情境素材改編】質量指物體所含物 質的多少,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k g)。藥品、奶粉等包裝袋上標示的“凈含量20 mg”“凈含量900 g”,都是表示這件商品的質 量(選填“質量”或“重量”)。
物質
千克(kg)
質量
3.【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在下列橫線上填寫適當的單位或數:
(1)一枚大頭針的質量約為80m g=0.0 8g;
(2)一個初中生的質量約為45kg =0.04 5t;
(3)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 =0.15 kg;
(4)一輛家用小轎車的質量大約是1.2t =1.2×10 1.2kg。
mg
0.08
kg
0.045
g
0.15
t
1.2×103
知識點2:質量的測量工具
4.下列測量工具中,屬于測量物體質量的是( )
A.刻度尺
B.體溫計
C.機械秒表
D.電子秤
D
5.使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應將物體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
B.稱量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邊,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C.為了方便可以直接用手拿取砝碼
D.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最大稱量
D
6.(百色中考)使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加最小砝碼時指針偏右,取出最小砝碼時指針偏左,則可使橫梁恢復水平位置平衡的正確操作是( )
A.在右盤中加砝碼
B.將標尺上的游碼向右移
C.在右盤中減砝碼
D.將橫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B
7.測量物體的質量時,應將砝碼放在天平的右 (選填“左”或“右”)盤,天平平衡時砝碼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32 .2g。若物體與砝碼放反,則測得的質量與真實值相比偏大 (選填“大”或“小”)。

32.2

8.(多選題)關于質量說法正確的是( )
A.1 kg銅比1 kg棉花的質量大
B.水結成冰后,體積增大,質量不變
C.將鐵塊從20 ℃加熱到90 ℃,其質量不變
D.一銅塊從實驗室拿到教室,質量會不同
BC
9.(揚州中考)小明想用天平稱出20 g水,先用正確的方法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然后在右盤中增加20 g砝碼,接著向燒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針位置如圖,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
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用滴管向燒杯中加水
C.向左移動游碼
D.用滴管從燒杯中取水
B
10.某同學使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時,不小心把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搞錯了,天平平衡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為32 g,游碼所對刻度值為1.2 g,則該物體的實際質量是(  )
A.32 g 
B.33.2 g 
C.30.8 g 
D.無法確定
C
11.【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小明想測量出一枚回形針的質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把一枚回形針放在天平托盤中,反復多次測量,再求平均值
B.先測出一百枚回形針的質量,再除以100
C.天平是測質量的精密儀器,直接把一枚回形針放在托盤內可以測量出大頭針的質量
D.先測出一枚回形針和一塊鐵塊的總質量,再減去鐵塊的質量
B
12.(多選題)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下列情況可能會造成測得的結果偏小的是( )
A.砝碼生銹,導致砝碼的質量偏大了
B.調節平衡時,游碼未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
C.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便開始測量
D.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便開始讀數
AC
13.【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如圖所示為一些商店里使用的臺秤,它的工作原理與天平相同,臺秤的砝碼盤 相當于天平的右盤。使用時,先將游碼移至左端零刻度線處,若發現秤桿右端上翹,則應將調零螺絲向右 (選填“左”或“右”)旋轉,才能使秤桿平衡。測量時若秤盤下粘了一塊泥,則測量的結果將比實際的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砝碼盤

偏大
14.學習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為媽媽測量手鐲的質量。
(1)如圖是小云稱量過程中的部分操作,請找出圖中的3處錯誤操作:
游碼不在零刻 度線處、左盤放砝碼,右盤 放手鐲、用手直接 拿砝碼。
(2)糾正錯誤后,小云調節天平平衡,進行了正確測量,測量中使用了3個砝碼:1個 50 g、1個10 g、1個5 g,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在1.6 g處。則媽媽手鐲的質量是66 .6g,向天平盤中添加這3個砝碼的合理順序是50 g、10 g、 5 g。
游碼不在零刻度線處
左盤放砝碼,右盤放手鐲
用手直接拿砝碼
66.6
50 g、10 g、 5 g
15.【科學思維】在盛有水的燒杯中浮著一塊冰,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天平平衡,如圖所示,若冰塊全部熔化后,天平將( )
A.仍平衡
B.左盤上升
C.右盤上升
D.無法判斷
A(共22張PPT)
第2節 密度
1.在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 與它的體積 之比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用ρ 表示。
2.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單位是千克每立方 米,符號是kg/ m3。其單位還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它們的單位換算為 1 g/cm3= 1×10 3 kg/m3。
質量
體積
ρ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1×103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的四點透析:(1)密度反映單位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的大小,通常情況下,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大的物質的密度大,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小的物質的密度小。(2)每種物質的密度是確定的。不隨質量、體積的變化而變化,不論它的質量多大,體積多大,其密度大小不變。(3)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習慣上講“鐵比棉花重”,實質上是指鐵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
(4)物質密度受物態變化和溫度的影響。①當物質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之間轉化時,質量不變,體積會發生改變,從而引起密度的變化。例如冰熔化成水時,密度變大。②同種物質的密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其原因是溫度變化時,雖然質量不受影響,但體積會發生變化(如熱脹冷縮),從而引起密度的變化。
2.在利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時,各物理量的單位一定要統一。若質量單位用kg,體積單位用m3,則密度單位為kg/m3;若質量單位用g,體積單位用cm3,則密度單位為g/cm3。
知識點1: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1.小雨在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時,得到下表數據:
實驗次數 物體 m/g V/cm3 / (g/cm3)
1 鋁塊1 5.4 2 2.7
2 鋁塊2 10.8 4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 2 0.5
2.7
0.5
(1)先將表中所缺數據補充完整。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__相同__的。比較2、3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__不同__的。科學上通常用__密度__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2)上面右圖中的圖線__a__反映了鋁塊實驗情況。
相同
不同
密度
a
知識點2:密度的理解與計算
2.【科學本質觀】下列關于密度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單位
C.物質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
D.液態石蠟凝固時體積變小,說明其密度變大了
C
3.【教材情境素材改編】請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牛奶的密度為1.1×103 kg/m3=1. 1kg/L。
(2)蘋果的密度為0.9 g/cm3=0.9× 103kg/m3。
(3)醬油的密度是1.15×103 kg/m3=1.15×1 03g/L。
1.1
0.9×103
1.15×103
4.小紅在課外活動中,對運油的油罐車很感興趣,她很想測出油罐車內油的質量,但她只知道這個油罐車的容積是50 m3,不知道油的密度,于是她從油罐內取出一些樣品,測出20 cm3這種油的質量是16 g,請幫她計算車內油的密度及這輛油罐車最多能裝的油的質量。
解:油的密度:ρ= = =0.8 g/cm3=0.8×103 kg/m3;
根據密度公式,這輛油罐車最多能裝油的質量:
m′=ρV′=0.8×103 kg/m3×50 m3=4×104 kg=40 t。
知識點3:密度與溫度
5.【教材素材改編】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來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態變成固態時,密度 減小,體 積增大。
密度
體積
易錯點:誤認為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6.在確定的溫度和狀態下,關于公式ρ= ,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
A.對于不同的物質,m越大,ρ越大
B.對于同種物質,ρ與V成反比
C.對于同種物質,ρ與m成正比
D.對于同種物質,m與V成正比
D
7.(多選題)小明同學閱讀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質的密度可能相同
C.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的密度大
D.相同質量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體積較小
BD
常溫常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 蠟 0.9×103 冰(0 ℃) 0.9×103
水 1.0×103 鋁 2.7×103
水銀 13.6×103 銅 8.9×103
8.(多選題)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m-V 圖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圖像說明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B.兩圖像不同,說明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C.10 g甲物質體積為10 cm3
D.10 cm3乙物質質量為30 g
AB
9.如圖,由不同物質制成的黑、白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此時天平平衡。則制成黑、白兩種實心球的物質密度之比為( )
A.3 ∶1
B.1 ∶3
C.3 ∶2
D.2 ∶3
A
10.【課標情境素材改編】房間的暖氣一般安裝在窗戶的下 (選填“上”或“下”)方,這是依據氣體的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小 ;同樣道理,制冷空調一般安裝在墻壁的上 (選填“上”或“下”)方。



1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大于乙的邊長,它們的質量相等,則甲的密度小于 乙的密度。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相同體積,則剩余部分的質量關系m甲大 于m乙。(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
大于
12.如圖所示,烏鴉為了喝到瓶中的水,每次將一個質量為0.01 kg的小石頭投入容積為 3×10-4m3且盛有0.2 kg水的瓶中,當投入25個相同的小石頭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求:
(1)瓶內小石頭的總體積;
(2)小石頭的密度。
解:(1)由ρ= 可得,
瓶內水的體積為V水= = =2×10-4 m3,
瓶內小石頭的總體積為
V石=V容-V水=3×10-4 m3-2×10-4 m3=1×10-4 m3;
(2)25個相同小石頭的總質量為
m石=25×0.01 kg=0.25 kg,
小石頭的密度為
ρ石= = =2.5×103 kg/m3。
13.【逆向思維】a、b、c為三種不同的液體,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 )
A.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大
B.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小
C.若a、b、c的體積相同,a的質量最大
D.若a、b、c的體積相同,c的質量最小
A(共18張PPT)
第六章實驗突破
實驗: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測量固體的密度 測量液體的密度 原理: ρ = 測量工具:天平、量筒 原理: ρ = 測量工具:天平、量筒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固體的質量m;(2)量筒中倒入適量水,讀出體積V1; (3)將固體浸沒入量筒的水中,讀出體積V2; (4)固體的密度ρ= 。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2)將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體積V;(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燒杯中剩余液體的總質量m2;
(4)液體的密度ρ= 。
一部分液體
燒杯和燒杯中剩余液體
交流與反思:先測量體積再測量質量,固體物質表面會沾水,使得質量的測量值偏大 ,導致密度測量值偏大 。 交流與反思:
(1)若先測量液體的體積,再測量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由于量筒上殘留了少量液體,使測得的質量偏小,從而導致密度測量值偏小;
(2)若先測空燒杯和燒杯與液體的質量,再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測體積,由于燒杯上有液體殘留,使測得的體積偏小,從而導致密度測量值偏大。






拓展:測物體體積的特殊方法
物體種類 密度大于水的物體 密度小于水的物體 吸水性物體
方法 溢水杯法 針壓法或助沉法 ①先讓物體吸足水;②可用一層塑料薄膜將物體密封;③排沙法(吸水或易溶于水)。
圖示 步驟:甲:在量筒A中裝入適量細沙,抹平表面,示數為V1;乙:將稱量的顆粒裝進量筒B;丙:將量筒A中細沙倒進量筒B中,反復搖動后抹平表面,示數為V2。
體積表達式 V=V V=V2-V1 V=V2-V1 V排
V2-V1
V2-V1
類型1:測量固體的密度
小明為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做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 線處,再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可使天平平衡,說明調節平衡螺母之前指針靜止時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右 (選填“左”或“右”)側。
(2)小明用調好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52 g。
零刻度線

52
(3)再把細線拴在小石塊上,用量筒測出了小石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為4 mL,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選填“相平”或“不相平”),測得小石塊的體積是20 cm3。
(4)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為2.6×10 3kg/m3。
4
相平
20
2.6×103
(5)如果小明將實驗步驟(2)、(3)互換一下,測出小石塊的密度將偏 大(選填“偏大”或“偏小”)。
(6)實驗中所用細線會對測量結果造成一定誤差,導致所測密度值偏 小(選填“偏大”或“偏小”)。
(7)實驗后,小明發現使用的20 g砝碼生銹了,由此導致測得的小石塊密度會偏 小(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偏大
偏小
偏小
(8)同組的小方在測量另一質量為m0的物塊的密度時,由于體積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于是小方設計了如下方案測量物塊的體積,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往燒杯倒入適量的水,把質量為m0的物塊放入燒杯
中,發現物塊沉入水中,如圖丙所示,用油性筆記下
此時水面位置M;
②用天平測出燒杯、水和物塊的總質量m1;
③將物塊從水中取出,再往燒杯中緩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標 記M處,如圖丁所示;
④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2;
則物塊的密度ρ=ρ 水(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水的密度為ρ水)。
再往燒杯中緩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標記M處
類型2:測量液體的密度
小芳在做測量橙汁密度的實驗。
(1)小芳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平衡她應將平衡螺母向左 (選填“左”或“右”)調;
B.用調好的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0 g;
C.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橙汁,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橙汁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為62g;
D.她將燒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量筒內液面靜止時橙汁的體積如圖丙所示。

62
(2)小芳算出橙汁的密度ρ=1.05×1 03kg/m3。
1.05×103
(3)同組的小明認為,小芳這種方法測出橙汁密度會 偏 大。只需對小芳的實驗步驟進行調整,就可減小實驗誤差,小明調整后的實驗步驟為AC DB(填序號)。
偏大
ACDB
(4)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a.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m0;
b.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
c.向另一個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圖丁),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ρ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共29張PPT)
第六章常考重難點突破與提升
【大概念構建】
質量與密度
質量
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單位
國際單位:千克(kg)
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
測量
工具
天平的使用
實驗室:天 平
常用:臺秤、案秤、電子秤
天平
質量與密度
密度
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定義: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
公式:ρ=\f(m,V)
單位:kg/m3、 g/cm3
換算單位:1 g/cm3=1.0 ×103 kg/m3
密度與溫度:絕大部分的物質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 小,而水在0~ 4 ℃時反常膨脹
1.0×103
減小
質量與密度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量筒
用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
直接測量、排水法、針壓法
原理:ρ=\f(m ,V)
用天平、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量程、分度值
讀數
質量與密度
密度的應用
求密度:ρ= ;利用密度可鑒別物質、判斷是否空心
求質量:m=ρV
求體積:V=
ρV
【重難點突破】
重難點1:質量及其測量
1.一個鋁合金塊的質量為8.6 kg,下列情況中,它的質量會發生變化的是( )
A.把鋁合金塊熔化后全部鑄成一個零件
B.把鋁合金塊壓成鋁合金板
C.把鋁合金塊從地球拿到太空
D.把鋁合金塊銼成一個規則的零件
D
2.(南寧西鄉塘區校級期末)下列關于托盤天平使用時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若天平不平衡,可調節平衡螺母
B.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若砝碼磨損,則測量值將偏大
C.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應該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添加砝碼
D.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若指針偏向左盤,可進行減碼操作
B
3.小明用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他先把天平放在水 平臺面上,再將游碼移至“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左 調,調好天平后,他進行了正確的操作,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礦石的質量為52. 4g。
水平

52.4
4.小東同學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誤將被測物體放在右盤,而將砝碼放在左盤了,橫梁平衡后,左盤中砝碼的總質量為65 g,標尺上游碼示數為3.4 g,則被測物體的真實質量為61.6 g,若砝碼磨損了,稱量的結果比實際質量大 (選填“大”或“小”)
61.6

重難點2:密度及其相關計算
5.(南寧橫縣模擬)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的是( )
B
6.(多選題)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為20 cm3的甲物質的質量為10 g
B.乙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甲物質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D.甲、乙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是甲的2倍
CD
7.(長沙寧鄉模擬)測得某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與液體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則空燒杯的質量和液體的密度分別為( )
A.158 g,0.75 g/cm3
B.90 g,0.9 g/cm3
C.140 g,0.9 g/cm3
D.248 g,1.4 g/cm3
C
8.一個瓶子裝滿水時總質量是400 g,裝滿酒精時的總質量是350 g(ρ水=1.0×103 kg/m3, ρ酒精=0.8×103 kg/m3),則瓶子的容積是( )
A.400 cm3
B.350 cm3
C.250 cm3
D.200 cm3
C
9.【教材情境素材改編】一塊正方形的均勻薄鋁片,用天平測其質量時,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鋁片的質量為16. 2g。若測得其邊長為10 cm,可求出鋁片的厚度為0. 6mm。(ρ鋁=2.7×103 kg/m3)
16.2
0.6
10.現有一質地均勻、形狀不規則的小石塊,小明用燒杯裝滿水,測出其總質量為400 g,將小石塊投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測其總質量為420 g,此時溢出質量為20 g的水,則小石塊的質量為40 g,小石塊的密度為2×1 0kg/m3。
40
2×103
11.一個瓶身為圓柱形的塑料瓶(厚度不計)內裝有300 g的水,將瓶蓋蓋好后正放和倒置時水面到瓶底的距離如圖所示,現在放入12個玻璃球(每個玻璃球質量為16 g)后,水面剛好與瓶口相平,則玻璃瓶的容積是400 cm3,玻璃球的密度是1.9 2 g/cm3。 (ρ水=1.0×103 kg/m3)
400
1.92
12.(玉林玉州區校級期末)用同種材料制成的三個正方體,它們的邊長分別為1 cm、2 cm、3 cm,質量分別為3 g、24 g、54 g,其中只有一個是空心的,請通過計算判斷哪個是空心的。
解:由ρ= ,得ρ1= = =3 g/cm3,
ρ2= = =3 g/cm3,
ρ3= = =2 g/cm3,所以ρ1=ρ2>ρ3,
所以邊長為3 cm的正方體是空心的。
13.質量為100 g 、容積為100 cm3的容器中裝滿冰塊,待冰全部熔化后,將一空心合金球放入瓶中,發現球浸沒后水面恰好與容器口齊平,測得此時容器的總質量為230 g。求:(ρ水=1.0 g/cm3, ρ冰=0.9 g/cm3, ρ合金=8 g/cm3)
(1)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
(2)合金球的質量;
解:(1)容器中冰的質量:
m冰=ρ冰V=0.9 g/cm3×100 cm3=90 g,
冰熔化成水后的質量:m水=m冰=90 g,
冰全部熔化后水的體積:
V水= = =90 cm3;
(2)合金球的質量:
m球=m-m容-m水=230 g-100 g-90 g=40 g;
 (3)合金球空心部分的體積。
 解:合金球中合金的體積:
V合金= = =5 cm3,
合金球的體積:
V球=V-V水=100 cm3-90cm3=10 cm3,
合金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
V空=V球-V合金=10 cm3-5 cm3=5 cm3。
重難點3:測量物質的密度
14.(廣西中考)某小組在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
(1)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先把游碼 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若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則應向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如圖所示,質量為37 .4g。
(3)將花生油倒入空燒杯,測出其總質量,再將燒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測出其體積,但花生油太多,無法全部倒入量筒中。經小組討論,只需增加一個步驟:用天平測出剩余花生油 和燒杯的質量,即可求出花生油的密度。
游碼

37.4
剩余花生油和燒杯
15.如圖是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金屬塊的密度的實驗。
(1)把天平放在水平 桌面上,將游 碼撥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如圖甲所示情況,應向左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
(2)測量金屬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金屬塊的質量為27. 4g,將金屬塊輕輕放入盛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后位置如圖丙所示,金屬塊的體積為10 cm3,金屬塊的密度為2.74 g/cm3;
(3)在測量過程中,若使用的砝碼有磨損,所測金屬塊密度偏 大(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水平
游碼

27.4
10
2.74
偏大
【綜合實踐活動】
16.李老師在研究兩種色澤相同,硬度相近但密度不同的金屬A和金屬B的性質時,不小心把一塊金屬塊B混在兩塊金屬A之中(三塊金屬體積不同),無法區分,如圖所示請你借用天平、量筒、細線和水,設計一個能區分金屬A和B的方案并說明判斷的方法。
(1)寫出主要的實驗步驟:
①用天 平測出其中一塊金屬的質量m1;
②在量筒中倒入適當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③用細線將金屬塊拴好輕輕放入量筒內水中,測出水和金屬 塊的總體積V2;
④該塊金屬的密度ρ= (用已知量表示);
⑤用同樣的方法測出另外兩塊金屬的密度。
天平
水和金屬塊
(2)根據實驗步驟和測量的數據說明判斷的方法:根據計算出的密度進行比較,密度相近的兩塊金屬是A,密度相差最大的 一塊金屬是B。
(3)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請你給老師提一個可行的建議:研究之前用記號筆在金屬上做上記號(或給金屬提前貼上標簽,分區進行研究等,合理 即可)。
根據計算出的密度進行比較,密度相近的兩塊金屬是A,密度相差最大的一塊金屬是B
研究之前用記號筆在金屬上做上記號(或給金屬提前貼上標簽,分區進行研究等,合理即可)(共19張PPT)
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1.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若俯視讀數,讀出的數值會偏大 ;若仰視讀數,讀出的數值會偏小 。
2.測量固體密度時,若先用排水法測固體的體積,再測其質量,則測量固體的密度偏大 。



1.量筒
(1)用途: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
(2)使用:①使用前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②讀數時,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視線與凹液面水平。
2.測量體積的方法
(1)用量筒測量(液體):將液體注入量筒中,讀出液面的示數即為液體體積。
(2)計算法(規則固體):用刻度尺測出長a、寬b、高h,再運用數學公式計算出物體的體積V=abh。
(3)排水法(規則物體和不規則物體都可用):用量筒測出物體浸沒于液體前后兩次的體積,兩者差值便是物體體積。
3.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1)原理:密度公式 ρ= 。
(2)測固體的密度
質量m—用天平直接測;體積V—用量筒或刻度尺測。
(3)測液體的密度
用差值測量法測液體的質量。為了減小誤差,要注意測量的先后順序。
知識點1:量筒的使用
1.使用量筒時,按正確的讀數方法,小明應沿如圖所示虛線b 的方向觀察量筒刻度,此時的讀數是59 mL,按虛線a 讀數偏大,按虛線c 讀數偏小,此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
b
59
a
c
1
知識點2:測量液體的密度
2.【課標情境素材改編】為了測量食用油的密度,某同學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認為其中不需要測量的是( )
A.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量
B.將食用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
C.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出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
D.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食用油的總質量
A
3.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將燒杯中質量為63 g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在60 mL刻度線處,則鹽水的密度是1.05 g/cm3,采用這種方法測量的鹽水密度將偏 大(選填“偏大”或“偏小”)。
1.05
偏大
知識點3:測量固體的密度
4.小偉想測一塊形狀不規則小礦石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的原理是ρ= 。實驗時,應將天平放在水 平臺上。圖甲是小偉在調節天平時的情景,請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之處:沒有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 刻度線處。
(2)糾正上述錯誤后,小偉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當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橫梁平衡,則小礦石的質量為5 2g。
水平
沒有把游碼移
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52
(3)如圖丙,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然后放入小礦石,則小礦石的體積是20 cm3,小礦石的密度是2.6×1 03kg/m3。
(4)小偉將小礦石放入量筒中時,在量筒壁上濺了幾滴水,所測的礦石密度會偏 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0
2.6×103
偏大
5.【科學推理】(棗莊中考)只測一次,要求較準確的測出 90 cm3的酒精,請你在下列四種規格的量筒中,選出適當的量筒( )
A.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量程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
C.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1 mL
D.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A
6.(多選題)關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測量一顆枇杷密度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應該先測枇杷的質量,再測枇杷的體積
B.用調好的天平稱量時,枇杷應放在右盤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測得體積越精確
D.枇杷浸沒水中,表面附有氣泡,測得密度偏小
AD
7.(多選題)(欽州浦北縣模擬)石蠟不會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小科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測量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實驗過程測得石蠟的體積是3 cm3
B.此實驗過程測得鐵塊的體積是4 cm3
C.此實驗過程測得石蠟和鐵塊的總體積是7 cm3
D.此實驗過程只需要乙、丁兩步就可以測得石蠟的體積
BD
8.物理老師將裝有未知液體的燒杯放在電子天平上,用針筒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緩慢抽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與針筒中液體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則該未知液體的密度為0.8× 103kg/m3。
0.8×103
9.【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生活中常見的電子秤有“清零”功能,若在電子秤上放200 g砝碼,電子秤顯示為200 g,按清零鍵后,顯示變為零;隨后若再添加一個100 g的砝碼,則電子秤顯示為100 g。了解了這種特殊功能后,小剛決定用該電子秤來測量網購75%醫用酒精的密度:①小剛先將一個空玻璃茶杯放到水平放置的電子秤上,電子秤顯示為150 g;②然后,按下清零鍵,電子秤顯示變為零;③接著,往茶杯中倒滿純凈水,電子秤顯示為200 g;④將水倒凈,擦干玻璃杯后加滿醫用酒精,再放到電子秤上,電子秤顯示為180 g。則茶杯的質量為15 0g,茶杯的容積為20 0cm3,該醫用酒精的密度為0. 9g/cm3。
150
200
0.9
10.為提高蔬菜的品質及產量,可向蔬菜噴灑密度在1.03~1.05 g/cm3之間的葉面噴施肥。小明用固體顆粒肥料和水配制了葉面噴施肥,為了確定配制的噴施肥是否符合要求,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需先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 零刻度線處,再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將適量葉面噴施肥倒入燒杯,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噴施肥的總質量,當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噴施肥的總質量為78. 6g。
(3)如圖乙,將燒杯中的噴施肥全部倒入量筒中,則量筒中噴施肥的體積為40 cm3。
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
78.6
40
(4)將倒空后的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向右盤加減砝碼,當將最小的5 g的砝碼放入右盤時,分度盤指針如圖丙所示,此時應向右移動游 碼,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時,測出倒空后的燒杯的質量為37 g。
(5)小明所配制的噴施肥的密度為1.0 4g/cm3。
(6)評估小明的實驗方案可知,他測量出的噴施肥的密度是準 確(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的。
向右移動游碼
1.0 4
準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游戏| 太仓市| 奉新县| 长宁县| 齐河县| 韩城市| 青岛市| 淳安县| 蒙城县| 沭阳县| 德惠市| 五大连池市| 利津县| 蒲城县| 德惠市| 合水县| 杭州市| 简阳市| 南京市| 社旗县| 桃江县| 蕉岭县| 渝北区| 中江县| 鹤山市| 沙坪坝区| 论坛| 宽甸| 迭部县| 绵竹市| 紫金县| 章丘市| 阳城县| 三台县| 赣州市| 察隅县| 文成县| 湛江市| 江孜县|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