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2節 運動的描述機械運動1.下列物體運動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拋出的籃球在空中運動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的運動C.小樹長高了D.月亮繞地球的運動C參照物2.(教材P17圖改)如圖所示,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小明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火車觀望。突然,他覺得自己的列車開始緩緩地前進了,但是,“駛過”了旁邊列車的車尾才發現,實際上他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明發現自己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是以旁邊列車的車尾為參照物B.小明感覺自己乘坐的列車前進了是以旁邊的列車為參照物C.小明感覺旁邊的列車向相反方向開去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車為參照物D.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覺是因為他選擇的參照物不同造成的A3.(教材P18圖改)如圖所示,空中加油過程中加油機、受油機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飛行。這時認為受油機1是運動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A.受油機2 B.大地C.加油機 D.受油機1B4.(教材P18圖改)如圖所示,運水稻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運動的是( )A.運水稻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都是運動的B.聯合收割機和運水稻的車輛都是靜止的C.聯合收割機是運動的,運水稻的車輛是靜止的D.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運水稻的車輛是運動的A5.(教材P18圖改)如圖所示為一商場運行中的自動扶梯。顧客站在勻速上行的自動扶梯上。(1)顧客相對于____(填字母代號)是運動的。(2)顧客相對于____(填字母代號)是靜止的。A.自動扶梯 B.站在旁邊的另一顧客C.商場地面 D.顧客本身(3)由(1)(2)實例可知,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_________.CA、B相對的不會選擇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6.請你根據如圖所示的畫面判斷兩車的運動情況( )A.卡車運動,轎車靜止B.卡車靜止,轎車運動C.兩車都運動D.兩車都靜止A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5分)7.(棗莊中考改)如圖所示是穿行在餐廳的機器人端著托盤送餐的情景。若認為機器人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地面 B.托盤 C.餐桌 D.客人B8.如圖所示,卡丁車在賽道上飛馳,甲同學認為以賽道為參照物賽車手是運動的,乙同學認為以卡丁車為參照物賽車手是靜止的,他們兩個人的說法( )A.甲正確,乙錯誤 B.乙正確,甲錯誤C.兩個都正確 D.兩個都錯誤CA10.東京奧運會女子雙人3 m跳板決賽,我國選手施廷懋(mào)、王涵憑借著整齊劃一的動作,奪得此項比賽的金牌。如圖所示是比賽的情景,下列關于此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以觀眾為參照物施廷懋是靜止的B.以跳板為參照物施廷懋是靜止的C.以王涵為參照物施廷懋是運動的D.以水面為參照物施廷懋是運動的D11.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進行了“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實現了“天地同課”的人類壯舉。他們在授課時,站立一排,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地面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B.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站著的宇航員是運動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運動的D.以王亞平為參照物,翟志剛、葉光富是運動的C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18分)12.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某處上空,這是以______為參照物;若以月球為參照物,這顆地球同步衛星是_______的。13.“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認為云朵向西運動,是以_______為參照物的;認為月亮向東運動,是以_______為參照物的。地面運動月亮云朵14.如圖所示是某口罩生產車間用傳送帶傳送貨物的局部圖。此過程中,口罩相對于傳送帶是________的,旁邊的工人感覺口罩在“移動”,他是以_____________作為參照物。靜止地面(或自己)【素養提升】15.(7分)在體育比賽中,接力賽是最精彩的,運動員在交接棒時,應保持怎樣的運動狀態才能不掉棒、不影響比賽成績?答:運動員進行交接棒時,接棒的運動員與交棒的運動員兩者的位置應保持相對不變,即相對靜止時最不易出現失誤,這就要求運動員在進行交接棒時兩人的速度完全相同。(共18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長度的測量1.下列數據合理的是( )A.中學生課桌高約1 mB.教室的門的高度約200 mC.物理課本的長度約26 cmD.足球的直徑約40 dmC2.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放置刻度尺時,刻度尺應沿所測長度放置,并且必須從零刻度線量起B.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C.零刻度線缺損的刻度尺也能測量物體的長度D.記錄時,要記下測量的數值和單位A3.(5分)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該同學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該同學讀數時的方法正確的是____(填“A”或“B”),正確的讀數結果應是____cm,其中準確值為____cm,估計值為____cm。1mmB3.513.50.01時間的測量4.(12分)如圖所示是某種機械停表的實物圖,大表盤一圈度量的時間是____,分度值是____;小表盤一圈度量的時間是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圖中記錄的時間是____min____s。30s0.1s15min0.5min238.4誤差及其減小方法5.(6分)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誤差是實驗中產生的錯誤B.測量中誤差和錯誤是不可避免的C.使用精密儀器和改進實驗方法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盡量減小D物體的一端不是對齊刻度尺零刻度和另一端對齊整刻度時的讀數6.某同學測量物塊長度時,正確放置刻度尺后,如圖所示,則測量出的物塊長度值是( )A.12.7 cm B.2.7 cmC.12.70 cm D.2.70 cmD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8分)7.小蔣同學參加體育測試,下列結果最可能達到的是( )A.鉛球成績為70 mB.立定跳遠成績為10 mC.200 m跑步用時29 sD.跳繩1 s跳100次C8.下列測量中,選擇的測量工具較合適的是( )A.測量窗戶上玻璃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 dm,量程為0~1.5 m的卷尺B.測量課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 cm,量程為0~20 m的卷尺C.測量立定跳遠成績用分度值是1 cm,量程為0~5 m的卷尺D.測量教室的長度用分度值是1 mm,量程為0~15 m的卷尺C9.一名粗心的學生在測量記錄中忘記寫上單位,下列記錄結果中,哪一個數據的單位應該是m( )A.一位學生的身高為15.6B.一本字典的厚度為3.7C.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為0.175D.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為1.9C10.四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最小刻度為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筆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A.171.2 mm B.1.712 dmC.0.171 2 km D.17.12 cmC11.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測得課桌的長度分別為70.20 厘米、70.19 厘米、70.19 厘米、71.20 厘米,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71.20 厘米這個記錄結果是錯誤的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C.70.20 厘米中最末一位數“0”應去掉D.測量結果最后應記作70.19 厘米C12.在跳遠比賽中,用皮卷尺測量比賽成績,若在測量時將皮卷尺拉得太緊,則測量值會( )A.變大 B.變小C.不變 D.都有可能B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2分)13.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就分度值而言,____(填“A”或“B”)刻度尺的準確度更高。A刻度尺測得的結果是____cm;B刻度尺測得的結果是____cm,該物體的長度的真實值最接近____cm。5mm1mmB1.81.851.85三、實驗探究題(共14分)16.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測量一塊橡皮的寬,他的測量方法如圖所示:(1)圖中是他觀察讀數時眼睛的位置,請指出他測量中的三個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尺沒有沿著被測長度放置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緊貼被測物體(2)糾正錯誤后小明前后測量了四次,讀數分別是2.01 cm、2.00 cm、2.02 cm、2.42 cm。其中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該橡皮的寬度應為_______cm。他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3)若有一把金屬材料制成的刻度尺,且這種金屬材料受溫度變化很明顯(熱脹冷縮),那么在嚴冬季節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42cm2.01減小誤差偏大15.(6分)某同學學過“長度的測量”知識以后,想研究一個測量項目,如圖所示,某商場的一樓與二樓間的高度不能直接測量,他用直尺測出一個“踏步”的寬和高分別是a和b,然后用軟繩順著踏步從A點鋪到B點,所用繩子長為L,則一、二樓間的高度表達式為____。(共17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3節 運動的快慢第2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勻速直線運動1.下列現象中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神舟十三號繞地球飛行B.高鐵在平直軌道上駛入站臺C.大型商場電梯載著乘客上行D.雨滴從空中豎直下落C2.體育考試中,用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的相機,拍攝小麗50 m跑的過程,得到下列四張照片——頻閃照片,其中表示做勻直線運動的是( )B3.某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速度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與路程成正比B.速度與時間成反比C.速度與路程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D4.圖中可以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甲與丙 B.甲與丁C.乙與丙 D.乙與丁C5.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4 s內通過8 m的路程,則它在前2 s內的速度一定是( )A.8 m/s B.4 m/s C.2 m/s D.1 m/sC變速直線運動6.如圖所示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_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球在_______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m/s。變速小球在相等時間內的路程不相等E、F0.125不理解平均速度7.某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 m/s B.4.8 m/sC.5 m/s D.6 m/sB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18分)8.(教材P21圖改)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說法不正確的是( )A.前20 s內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B.后半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車的平均速度C.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甲、乙兩車在40 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C9.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運動的速度是乙車的3倍,甲車行駛的時間是乙車的2倍,則甲車和乙車行駛的路程之比是( )A.1∶6 B.6∶1 C.3∶2 D.2∶3B10.如圖所示,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象,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知( )A.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B.甲、乙兩車都由靜止開始運動C.甲、乙兩車經過5 s通過的路程都是10 mD.甲、乙兩車都以10 m/s勻速運動C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15分)11.如圖甲所示是一同學某次步行后手機某APP運動功能記錄的數據。如果此次步行的時間是3 000 s,步長是0.5 m,那么該同學步行的速度是____ m/s。如圖乙所示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速度計指針所指的示數,該汽車行駛的速度是____km/h,合____ m/s。1902512.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勻速行駛,由兩車的st圖象可知(如圖所示),乙車速度為____km/h;t=0時,甲車在乙車前方200 m,乙車追上甲車還需____s。7240三、計算題(共9分)13.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往廣州方向勻速行駛。當到達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10時1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求:(1)轎車從A地到B地用多少小時?(2)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轎車仍以該速度繼續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廣州需要多長時間。【素養提升】14.(8分)一輛長20 m的貨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20 m的大橋,下列說法中( )①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5 s②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4 s③貨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6 s④貨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7 s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③正確A(共8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3節 運動的快慢第1課時 速度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教材P19圖改)如圖所示是運動會上同學們賽跑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②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③物理學上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④物理學上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B2.在學校運動會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同學,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____的條件下比較____的方法。(以上兩空均填“路程”或“時間”) 參賽者 甲 乙 丙成績/s 13.6 13.8 13.7甲路程時間速度3.(教材P20圖改)如圖所示,汽車速度表指針顯示汽車速度為____km/h,合____m/s(保留兩位小數),其物理意義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56汽車在1s內所走的路程是5.56m4.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相同時間內,經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物體速度為20 km/h表示物體在1 h內通過的路程為20 kmD.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B5.某選手在短道速滑男子500 m比賽中,以39.584 s的成績奪冠,并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他的速度與下面哪個速度最接近( )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B.城市中公共汽車正常行駛時的速度C.高鐵列車正常行駛時的速度D.高速公路上,小汽車正常行駛時的速度B6.甲物體的速度是108 km/h,乙物體的速度是20 m/s,丙物體1 min內通過的路程是1 500 m,比較可知( )A.三個物體運動得一樣快B.丙物體運動得快C.乙物體運動得快D.甲物體運動得快D7.速度是20 m/s的運動物體可能是( )A.行人 B.卡車C.飛機 D.人造地球衛星B(共15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專題訓練二 運動圖象類型一 s t圖象1.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運動時的路程—時間圖象,李紅同學根據該圖象得出以下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A.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甲物體在10 s內運動了10 mC.乙物體在10 s內運動了10 mD.甲物體的速度大于乙物體的速度B2.(樂山中考)如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物體( )A.在0~20 s時間內的速度比在30~40 s時間內的速度大B.在整個40 s時間內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整個40 s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2 m/sD.在20~30 s內物體的速度為40 m/sC3.如圖所示是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st圖象,分析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體做加速運動,乙物體做減速運動B.甲、乙兩物體往同一方向行駛C.乙物體的運動速度是5 m/sD.t=10 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同C4.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相遇時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均為100 mB.0~40 s時間內,乙的平均速度為5 m/sC.甲的運動速度為20 m/sD.t=30 s時,甲、乙相遇D5.(云南中考)圖象法是一種整理、分析數據的有效方法。如圖是小華同學描繪的兩個物體運動路程—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甲物體前4 s內運動的路程是____;乙物體運動的速度是____。010m/s類型二 v t圖象6.如圖所示是某汽車通過某一平直公路時記錄的圖象,甲、乙、丙、丁四個過程中,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B7.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物體同時、同向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 )A.甲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B.乙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C.在第2 s末,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D.在前2 s內,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A8.小龍同學在研究玩具小車的運動情況時,描繪出了如圖所示的vt圖象。通過查閱資料,得知vt圖象與坐標軸所包圍部分(即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小車運動的路程。根據圖象可知,小車在0~3 s內通過的路程和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 )A.1.8 m 0.3 m/sB.1.8 m 0.6 m/sC.0.9 m 0.3 m/sD.0.9 m 0.6 m/sC9.如圖所示,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已知連續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則兩木塊運動情況在v-t圖象中描述正確的是( )C10.如圖所示是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02 s自動拍照一次,拍下的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選項中四個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中能反映出小球運動情況的是( )C11.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從同一地點同向行駛,如圖反映了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根據圖象可以得知甲車在0~4 s內通過的路程為____m,乙車在0~4 s內速度隨時間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速度隨著時間的增大而增大類型三 s t圖象與v t圖象的綜合12.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關系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B13.(銅仁中考)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圖象分別描述了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A、B的運動情況,根據圖象得出的信息錯誤的是( )A.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A物體做變速運動C.vA>vBD.B物體運動1.5 s通過的距離是3 mB14.利用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可以形象直觀地反映物理量的變化規律,如圖是小洛在研究物體運動時作出的幾個圖象。請分析圖象,甲圖表示物體做____(填“勻速”或“變速”)運動;乙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____(填物理量名稱);丙圖中A、B兩車從同一地點同向行駛,經過10 s,兩車行駛的路程____(填“A”“B”或“一樣”)長。勻速路程B(共15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專題訓練一 長度的特殊測量及估測類型一 長度的估測1.握手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用禮節方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更符合衛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學倡導“夸贊禮”并繪制成宣傳畫如圖所示,圖中行“夸贊禮”兩位同學的面部間距d約為( ) A.0.5 mB.1.5 mC.3 mD.4.5 mB2.2021年1月,我國生物學家在浙江麗水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百山祖角蟾。由圖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體長約為( )A.3 m B.3 dm C.3 cm D.3 mmC3.2021年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激發了同學們研究火箭的熱情。八年級二班的同學去科技館做研究性學習,如圖所示是小明與火箭模型的合影,請你估測火箭模型的高度約為( )A.3 m B.6 m C.12 m D.24 mB4.(山西中考)小明同學到南美洲游學,見到一種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獨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稱奇。如圖所示是迷你“西瓜”與1元硬幣放在一起的對比照,根據圖片信息,估測該迷你“西瓜”的長度約為( ) A.2 mm B.2 cm C.6 mm D.6 cmB5.“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1 nm=10-9 m,納米技術是以0.1~100 nm這樣的尺度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科學,目前我國對納米技術的研究已經躋身世界前列,2.85×109 nm最接近下列( )A.教室黑板的長度B.一本物理課本的長度C.課桌的長度D.一個籃球場的長度A6.下表是國家標準鞋碼與腳長對照表,表中“光腳長度”的單位是( )A.m B.cm C.nm D.mmD鞋的尺碼 36 37 38 39 40光腳長度 230 235 240 245 2507.小明記錄了同學們在參加某市中考體育測試中的一些成績,你認為不可能的是( )A.1 000 m跑的成績為88 sB.引體向上1 min 13個C.仰臥起坐1 min 40次D.實心球投擲成績12 mA類型二 組合法8.如圖所示,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圓錐體的高,下列測量正確的是( )B9.如圖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一個乒乓球直徑,其中測量方法最佳的是( )B類型三 累積法10.要測量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使測量的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細地測量1枚1元硬幣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1枚1元硬幣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測量10枚1元硬幣疊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D.用刻度尺分別測量10枚1元硬幣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11.小明把粗細均勻的細鋼絲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用刻度尺測得繞有32匝細銅絲部分筆桿的長度L=4.95 cm。如圖所示,則正確表示細銅絲直徑的是( )A.0.2 cm B.0.15 cmC.0.155 cm D.0.154 7 cmB類型四 化曲為直法12.要測量如圖所示的一根曲線MN的長度,你認為可取的方法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線上從起點到終點慢慢移動,直接讀出數值B.用一條細絲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在絲線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點,把絲線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這兩點間的距離,即是曲線的長度C.用橡皮筋代替細絲線,測量過程和B一樣D.以上方法都不可取BC14.下列敘述的幾種測圓柱體周長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用一紙條緊包在圓柱體上,在紙條重疊處用大頭針扎個小孔,然后把紙條展開,用刻度尺量出兩孔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B.在圓柱體上某點涂上顏色,使圓柱體在紙上滾動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紙上兩端顏色處之間的距離,即是圓柱體的周長C.用細絲線在圓柱體上繞上一圈,量出絲線的長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緊在圓柱體上繞一圈,量出繞過圓柱體橡皮筋的長即是圓柱體的周長D(共13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專題訓練三 速度的計算類型一 關于交通運輸的計算1.(貴港中考)小林家門口到貴港新世紀廣場的公交路線全長9 km,周末,小林從家門口的公交車站乘坐公共汽車用時15 min到達新世紀廣場公交車站與同學匯合。求:(1)公共汽車從小林家門口的公交車站到新世紀廣場公交車站的平均速度v1是多少千米每小時?合多少米每秒?(2)新世紀廣場到園博園的公交路線全長20 km,則小林和同學從新世紀廣場公交車站乘坐公共汽車到園博園公交車站需要用多長時間?(假定此公共汽車的速度v2與v1相同,結果保留兩位小數)2.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8 m/s的速度行駛500 s,緊接著又以20 m/s的速度繼續行駛了2 000 m。求:(1)該汽車在前500 s行駛的路程是多少?(2)該汽車以20 m/s的速度行駛的時間是多少?(3)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便捷的交通與互聯網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小明爸爸帶小明駕車到鄭州東站,然后乘高鐵去上海游玩,10:00開車出發,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小明通過鐵路12306網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依據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他們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2)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多少?車次 鄭州東開 上海虹橋 運行距離G1816 10:23 15:21 1 000 kmG362 10:43 14:43 1 000 kmG2814 10:57 15:51 1 000 km類型二 關于橋長(或山洞長)及車長的計算4.端午節小明和爸爸坐火車一起去探望在外地的外婆。已知火車長200 m,當火車以72 km/h的速度通過一條隧道時,小明測得自己在此隧道內運行的時間為90 s。假設火車一直勻速行駛。求:(1)此隧道有多長?(2)該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多少時間?類型三 關于交通安全的計算5.如圖甲所示,司機從看到情況到做動作操縱制動器來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操縱制動器剎車,到車停下來,汽車又要前進一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反應距離與制動距離的和稱為停車距離。請根據表中某司機行駛數據和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速度/(km·h-1) 反應距離/m 制動距離/m40 7 850 9 1360 11 1970 2680 15 34100 19 54(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2)若該司機駕駛這輛汽車以70 km/h的速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行駛,請估算出這輛汽車與前車安全行駛的距離至少是多少?(3)如圖乙所示,馬路寬12 m,小明準備從A點到B點橫過馬路,正好這輛汽車從距十字路口100 m處的C點以72 km/h的速度駛過來,小明以1.2 m/s的速度能否在汽車到達路口前安全通過?汽車的速度解:(2)由表格可得,40 km/h的反應距離是7 m,50 km/h的反應距離是9 m,60 km/h的反應距離是11 m,速度每增加10 km/h,反應距離增加2 m,故70 km/h的反應距離應為13 m;所以安全行駛的距離至少是:s安=13 m+26 m=39 m。(共24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一章 素養提升教材素材題及例(習)題變式題專練1.(教材P17圖改)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則下列運動情況不可能發生的是( ) 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D2.(教材P25T3、T4改)某同學平常走路步行30 m需40 s的時間,現在這個同學用6 min 30 s的時間沿操場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長最接近于( )A.400 m B.300 mC.200 m D.150 mB3.(教材P20材料變式)一輛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其速度表如圖所示,指針顯示汽車速度為____km/h,合____m/s。以該速度勻速行駛20 min,汽車行駛____km。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以并排行駛的另一輛車為參照物,它是____的。902530靜止4.(教材P23實驗變式)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斜面頂端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B、C兩點,圖中是A、B、C三處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時:分:秒”)。(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用公式表示)。(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要____(填“較大”或“較小”),其目的是讓小車下滑的時間較_____(填“長”或“短”),這樣能減小時間測量的誤差。(3)若s2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則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m/s,小車下滑過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4)實驗前必須學會練習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__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較小長0.150.18大變速5.(教材P22變式)一輛汽車在公路上從甲地開往乙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6 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54 km/h,則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8.(教材P24材料變式)超聲波的指向性強,經常用于距離的測量、汽車倒車防撞、智能機器人等領域。超聲波的測距原理如圖所示。發射器向某一方向發射超聲波,在發射的同時開始計時。超聲波傳播時碰到障礙物會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聲波就停止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若用這種超聲波測距儀在某次測量中,計時器記錄的時間為0.8 s,則測距儀到障礙物的距離為多少米?重難點及中考熱點題型題組專練熱點一:長度與時間的測量1.(泰安中考)以下長度的估測中最接近3 m的是( )A.教室的高度 B.課桌的高度C.物理課本的寬度 D.中學生的身高2.親愛的同學,你會正確使用下列儀器嗎?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填“A”或“B”,下同)尺不正確;就精確程度而言,____尺更精確,測得木塊的長度是____ cm。ABA1.703.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觀察____、___________在哪里,圖甲中被測木塊A的長度是____cm;停表是用來計時的工具,若停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該停表所示的時間為___________________。量程零刻度線3.205min37.5s或337.5s熱點二:運動的描述4.(2021·連云港中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國產武裝直升機甲、乙兩個編隊排列并保持“70”字樣從天安門上空平穩飛過,則( )A.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運動的B.以乙為參照物,甲是運動的C.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靜止的D.以乙為參照物,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是靜止的C5.如圖所示,三輛小車在平直公路上向東勻速行駛,速度如圖。若以丙車為參照物,看甲、乙兩車運動方向正確的是( )A.都向東 B.甲東、乙西C.甲西、乙東 D.都向西B6.(2021·宜昌中考)如圖所示是我國即將建成的空間站基本構型,隨著多個國家合作建造的國際空間站2024年退役后,它將成為地球軌道上唯一的載人空間站。若以核心艙為參照物,下列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的是( )A.地球B. 實驗艙C.對接過程中的貨運飛船D. 出艙行走的宇航員B熱點三:運動的快慢7.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A.甲與乙 B.甲與丙C.丙與丁 D.乙與丙D8.(湖州中考)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系的s-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線,在t=5秒時兩線相交,則由圖象可知( )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B.兩物體在5秒內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D9.(杭州中考)流速為5千米/時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以如圖所示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而行,1小時后兩船離木桶的距離是(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D.無法確定B10.一物體沿某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第1 s內向前運動了3 m,第2 s內向前運動了5 m,第3 s內向前運動了7 m。物體在前2 s內的平均速度和第3 s內的平均速度分別是( )A.4 m/s 7 m/s B.4 m/s 5 m/sC.5 m/s 5 m/s D.5 m/s 7 m/s11.(2021·銅仁中考)如圖所示是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OA段的速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 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m/s。A大于0.25熱點四:測量平均速度12.(棗莊中考)某實驗小組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圖所示:(1)依據照片可判斷,小球在做____(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2)如果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拍攝一次,并測得sAB=5 cm,sBC=15 cm,則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m/s。(3)如圖所示,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象是____(填字母符號)。(4)小球在AD段運動的過程中,經過時間tAD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過路程sAD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____(填“>”“<”或“=”)v2。加速0.750.50C<熱點五:速度的計算13.(牡丹江模擬中考)近年來我國鐵路事業迅猛發展,動車具有動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特點。(1)某趟車09:50從甲地始發,途經乙、丙等地,16:11到達終點站丁地。部分具體行程見下方的列車時刻表,該動車在乙地到丁地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合多少米每秒?車站 到達時間 發車時間 里程/km甲 始發站 09:50 0乙 12:02 12:11 301丙 13:19 13:21 457丁 16:11 終點站 841(2)途中動車要穿過一條隧道,動車以72 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用了2 min完全穿過長度為2 000 m的隧道,求這列動車的長度是多少米?動車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時間是多少秒?(共14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4節 速度的測量測量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1.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所需要的主要器材有( )A.小車、刻度尺、表B.斜面、小車、擋板、刻度尺C.斜面、小車、擋板、表D.斜面、小車、刻度尺、表D2.小軍同學用下列四種方法測定小球沿桌面滾動時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A.先選定一段較長的路程,測定小球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B.先選定一段較短的路程,測定小球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C.先選定一段較長的時間,測定小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D.先選定一段較短的時間,測定小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A3.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 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__進行平均速度計算的。(2)本實驗采用的測量工具__________和________。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4)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sAB=____cm;tBC=____s;vAB=____m/s;vBC=____m/s。 (5)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__,是在做___________運動。(6)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停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填“大”或“小”)。刻度尺停表小40.010.20.5大變速直線大4.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中,小龍和小柳測量小明50 m跑的速度。(1)小龍和小柳用____(填一種測量工具)在室外測出50 m的路程。(2)小柳擔任計時員,他用____(填一種測量工具)測量小明跑步的時間,他應站在____(填“起點”或“終點”)處。(3)發令員小龍發令后小明跑完全程用時8 s,則小明50 m跑的速度是____ m/s。卷尺停表終點6.255.(7分)火車在鋼軌上運行,因長度相同的鋼軌間留有伸縮縫,當車輪運動至兩鋼軌的伸縮縫間時,車輪與鋼軌碰撞會發出特有的響聲。已知每段鋼軌的長均為L,請你設計測定火車平均速度的方法。(1)請你簡要寫出測量火車平均速度的步驟(用字母表示所需測量的物理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火車平均速度的表達式v=____。聽到第1聲開始計時,聽到第21聲時停止計時,設時間為t6.(12分)如圖甲所示測量長度的工具叫滾尺,小明想利用滾尺和手機秒表測量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滾尺主要由計數器和滾輪組成,滾輪是由塑料輪轂和橡膠輪組成,將滾輪沿被測路徑滾動時,通過滾輪滾動的圈數可以得出路徑長度,長度在計數器上直接顯示。(1)將滾尺的示數清零后,推動滾尺,手機同時計時,測出某次步行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其距離為____m,他手機記錄的對應時間為11.5 s,該段時間內他步行的平均速度為____m/s。(2)已知該滾尺滾輪直徑為D,用s表示滾尺測出的距離,則上述測量中輪子滾過的圈數n=____(用n和題中的字母表示)。(3)長期使用后,滾輪的輪胎磨損嚴重將導致測量出的步行速度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3.81.2偏大7.在學習“測量平均速度”一節后,小華嘗試利用脈搏和步長,估測走路的平均速度。(1)他首先了解到:①人正常步行時,步距變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為身體上的一把“尺子”。小華用刻度尺測出自己的步距如圖所示,他的步距為_________m。②人的脈搏一般是有規律的,大多數人的脈搏1 min跳動的次數為75次左右,那么脈搏每跳動1次約為____s。0.75000.8(2)小華進行速度的測量:他數著脈搏從教學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在這個過程中脈搏跳動100次,共走了128步,則教學樓的長度是____m,他步行的時間是____s,那么他的步行速度是____m/s。(3)小聰認為小華測量步距的方法誤差太大,為了使這把“尺子”更可靠,請你說出一種測量步距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6801.2先測量出走10步的距離,再折算出一步的距離8.(宜昌中考)小明同學用如圖1的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他將小車從坡頂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坡底C處的時間t1=2.6 s;再次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中點B處的時間t2=1.8 s。(1)通過小明的測量數據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2)小明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____(填“A”或“B”)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3)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出來。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圖2)。屏幕圖象如圖3所示,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象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下滑時做的是____(填“勻速”或“加速”)運動;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____ m/s。A加速0.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訓練一 長度的特殊測量及估測.ppt 專題訓練三 速度的計算.ppt 專題訓練二 運動圖象.ppt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ppt 第2節 運動的描述.ppt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1課時 速度.ppt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2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ppt 第4節 速度的測量.ppt 第一章 素養提升.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