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三章第四節 羧酸羧酸衍生物一、羧酸二、羧酸衍生物第三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羧酸衍生物一、酯二、油脂三、胺和酰胺定義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羥基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取代后的生成物 構成 O 必有酰基(RCO-或 R C )酰基與鹵素原子(-X)、烴氧基 (RO-)和氨基(-NH )等相連構 成常見的羧 酸衍生物 酰鹵(如乙酰氯)、酯(如乙酸乙酯)和酰胺(如乙酰胺)等羧酸衍生物概述O O OH C C Cl H C C OC H H C C NH 酯■定義: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 被-OR′取代后的產物,簡寫為 RCO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官能團:酯基(-COOR') O■最簡單的酯:甲酸甲酯(HCOOCH )■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通式:C,H nO (n≥2)>“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醇形成的酯”與“飽和一元羧酸”通式相同,同碳數時,羧酸和酯互為同分異構體!乙酸乙酯:CH COOCH CH 正丁酸:CH CH CH COOHC OR'【例1】酯的同分異構體:(1)下列各組有機化合物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B )A.甲酸和甲酸甲酯 B.乙酸和甲酸甲酯C. 乙酸和乙酸乙酯 D. 甲酸和蟻酸(2)鄰甲基苯甲酸有多種同分異構體,請寫出其中屬于酯且分子結構中含有甲 基和苯環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Hcoo-<-CH 酯酯酯廣泛存在與自然界中,低級酯是有芳香氣味的液體,不溶于水,密度小于 水,存在于各種水果和花草中。戊酸戊酯 丁酸乙酯 乙酸異戊酯酯酯的命名根據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稱稱為“某酸某酯”。命名時,酸的名稱寫在前面, 醇的名稱寫在后面,將其中的“醇”改寫成“酯”即可。coOCH CH COOCH CH 乙二酸二乙酯 乙二酸乙二酯CH COOCH CH COOCH 二乙酸乙二酯苯甲酸乙酯 甲酸苯甲酯無機酸和醇脫水,發生酯化反應也能得到酯類物質。如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鍵的形成:酯堿基(腺嘌呤)脫氧核糖酯溫故而知新口回顧:在溴乙烷的水解反應中,想一想,為什么要加入堿 生成的乙醇能不 能又重新變回溴乙烷 CH CH Br+H O— CH CH OH+HBr鹵代烴水解非常難進行,加入堿消耗HBr 會促進平衡正向移動!增 大HBr 濃度,會使平衡逆向移動!CH CHOHr +HBrCH CH Br+H O△酯溫故而知新口思考:而在乙酸乙酯的制備中,在濃硫酸作用下,酯化反應依然可逆,這又 說明了什么 酯基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水解反應:加熱,水解是吸熱過程,升溫可促進反應正向進行,同時也可提高反應速 率;口分析一:若要加快酯的水解速率,且盡可能讓酯的水解進行的更徹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加入堿,中和乙酸,使平衡正向移動;酯CH cOOCH CH +H oiH S CHsCOOH+CH CH OH產物是堿性條件: 羧酸鹽△→CH COONa+CH CH OHCH COOCH CH +NaOH酯類水解的影響因素:①溫度;②溶液酸堿性稀酸,且酸性條件: 可逆酯的水解反應 OR C O酯D/酯酯的水解反應口思考:通過設計實驗驗證溫度、溶液酸堿性對酯類水解速率的影響,需要注意什么 CH COOCH CH +NaOH → CH COONa+CH CH O>控制變量;水浴加熱,便于控制溫度;尋找便于觀測的水解現象(可以通過酯層消失的時間差異來判斷)!【探究一】溶液酸堿性對乙酸乙酯水解的影響:實驗步驟:√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 mL 乙酸乙酯,再分別加入等濃度等體積稀硫酸、蒸餾 水和含酚酞的NaOH 溶液;√水浴加熱,記錄酯層消失和酯香味消失的時間。口分析二:為什么可比較酯層消失時間來判斷 5 mL|0.2 mol-L-的稀H SO 5 mL水解速率 0.2 mol·L-5 mLH O 的 NaOH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小,酯層位于水層之上。 a b C 溶液其水解產物易溶于水,故酯層消失即表示乙酸乙酯水解完全!70℃水 浴5 min變量控制酯【探究一】溶液酸堿性對乙酸乙酯水解的影響: 實驗現象: √稀硫酸:酯層和酯香味消失慢; √蒸餾水:分層,酯層無明顯現象; √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酯層和酯香味消失快,酚酞褪色; 實驗結論:其他條件不變時,在酸或堿存在下,酯中性 都可以發生水解,但堿性條件下水解比酸性條件快! 酸性堿性酯層變薄幾乎無變化酯5 min后酯層最薄【探究二】溫度對乙酸乙酯水解的影響:實驗步驟:√ 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1 mL 乙酸乙酯,再分別加入等濃度等體積含酚酞的 NaOH 溶液;√ 兩支試管分別置于40℃和80℃水浴中,記錄酯層消失和酯香味消失的時間。5 mL 0.2 mol·L- NaOH+l mL乙酸乙酯 a b40 80 ℃酯【探究二】溫度對乙酸乙酯水解的影響:實驗現象:√40℃水浴:酯層幾乎沒有變化;√80℃水浴:酯層基本消失;實驗結論: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越高水解速率越快!酯【例2】酯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分別寫出苯甲酸甲酯在稀硫酸和KOH 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dil.H SO COOCH +H O COOH+CH OHCOOCH +KOH COOK+CH OH酯【變式】寫出下列有機物與足量NaOH 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OCH 0OCCH COOH COOH定量分析1份羧酸鈉1份NaOH1份NaOH1份羥基1份酯基酚羥基醇羥基酚鈉酯酯定量分析能和NaOH 反應的基團:羧基、酚羥基、碳鹵鍵、酯基、酰胺基;而醇羥基 不能與NaOH 反應!【例3】判斷1 mol下列有機物最多消耗多少摩爾NaOH 4 mol8 mol6 mol隨堂練習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1 mol甲醛與足量銀氨溶液反應可以生成2 molAgB. 在酸性條件下,CH CO 8OC H 的水解產物是CH COOH和C H 8OHC. 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和氫氣加成D.所有的酯類都有果香味酯基飽和烴基 OC 7H 5 C O CH C 7H 5COOCHC 7H35 C O CH O硬脂酸甘油酯(屬于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口思考:下列物質為油脂中的某種成分,想一想在酸性環境下它的水解后產物是什么 HO CH C H COOH+HO CH硬脂酸 HO CH 丙三醇(甘油)油脂稀酸油脂油脂概述■定義:油脂包括油和脂肪,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C 0以上的鏈 狀羧酸)與丙三醇形成的高級脂肪酸甘油三脂,也屬于酯類R、R'、R”代表高級脂肪酸的烴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以飽和也不可以不飽和;■相似性:都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密度比水小、粘度大且有油膩感;■差異性:常溫下,液態的屬于油,固態的屬于脂肪;天然油脂屬于混合物, 無固定沸點;動物油含飽和高級脂 肪酸甘油酯的比例 大,沸點較高!植物油含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的比例大, 沸點較低!油脂油脂的物理性質口分析一:油脂的形成組成油脂的高級脂肪酸的種類較多,如飽和的硬脂酸(C H COOH)、 不飽和的 油酸(C H COOH)等。請寫出硬脂酸、油酸分別與丙三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油脂油脂口分析二:預測油脂的化學性質油酸甘油酯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判斷以下物質能否與該油脂反應 CH3(CH2)7CH=CH(CH2)7COOCH2CH3(CH2)7CH=CH(CH2)7COOCHCH3(CH2)7CH=CH(CH2)7COOCH2①NaOH溶液②溴水③H ④酸性KMnO 溶液油脂口分析二: 預測油脂的化學性質油酸甘油酯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判斷以下物質能否與該油脂反應 CH3(CH2)7CH=CH(CH2)7COOCH2CH3(CH2)7CH=CH(CH2)7COOCHCH3(CH2)7CH=CH(CH2)7COOCH2①NaOH溶液√ (酯基的堿性水解)②溴水√ (碳碳雙鍵的加成)③H √ (碳碳雙鍵的加成)④酸性KMnO 溶液√ (碳碳雙鍵的氧化)油脂油脂的化學性質 >水解反應酸性環境下的水解油脂油脂的化學性質 >水解反應堿性環境下的水解:油脂在堿性溶液中的水解也被稱為“皂化反應”硬脂酸甘油酯加熱攪拌 高級脂肪酸鈉、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不分層)溶解度小, 食鹽細粒、 得到膠體! 靜置分層過濾、 高級脂肪酸你鈉固體、干燥成型 甘油、食鹽水膠體聚沉)蒸餾濾液(甘油、食鹽水)油脂化學與生活:工業制皂流程動植物廢油與 燒堿溶液鹽析(加入電解質,成品肥皂甘油油脂油脂的化學性質氫化(硬化)反應油酸甘油酯(低沸點) 硬脂酸甘油酯(高沸點)不飽和程度較高、熔點較低的液態油,通過催化加氫可提高飽和度,轉變為半固態的脂肪,由此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又稱“硬化油”)。硬化油不易 氧化變質,便于儲存和運輸,可作為制造肥皂和人造奶油的原料。油脂>氫化(硬化)反應【生活小貼士】少吃!少吃!少吃!油脂的化學性質油脂的氫化油 脂化學與生活:油酸和亞油酸天然油脂水解得到的油酸和亞油酸是順式結構,而將植物油氫化時,如果 氫化不夠徹底,則可能得到反式脂肪酸,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油酸(C H O )的兩種同分異構體順,順-9,12-十八碳二烯酸(亞油酸)順-9-十八碳烯酸(油酸)順式油酸反式油酸我是生活家長期放置的植物油容易產生一股“哈喇”味,加入叔丁基對 苯二酚(TBHQ)能有效防治變質。你能從化學角度進行解釋嗎 植物油中含有較多的碳碳雙鍵,容易被空氣氧化產生環氧化物、醛類、羧酸等小分子物質!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油脂TBHQ 中含有酚羥基,可代替碳碳雙鍵被氧化,起到了抗氧化劑的作用!隨堂練習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油脂容易與空氣發生加成反應而變質C. 油脂屬于天然高分子,都是混合物D. 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的反應,也叫皂化反應隨堂練習3.能區別地溝油與礦物油的方法是( D )A. 點燃,能燃燒的是礦物油B.測定沸點,有固定沸點的是礦物油C. 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溝油D. 加入足量NaOH溶液共熱,最后液體不分層的是地溝油胺和酰胺胺■定義:烴基取代NH 中的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胺也可以看作是烴分子中 的氫原子被氨基所替代得到的化合物;■官能團:氨基(-NH )■結構通式:R-NH (包括R-NR R ,R R 可以是氫原子或烴基)■命名:和“醇”類似官能團次序規則:羧基>酯基>酰胺基>氰基>醛基>醇羥基>酚羥基>氨基>碳 碳三鍵>碳碳雙鍵>烷氧基>苯基>烷基>鹵原子>硝基NH NH CH -NH 甲胺 苯胺 cOOH鄰氨基苯甲酸胺和酰胺胺■物理性質:有親水基團氨基,飽和的低級胺能溶于水,且氨基越多,水溶性越好;■化學性質:“ 堿 性 ”>NH +HCl=NH ClCH NH +HCl→CH NH Cl (甲胺鹽酸鹽)NH +HCl→ NH CI(苯胺鹽酸鹽)十胺和酰胺酰胺■定義:羧酸分子中羥基被氨基或取代的氨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R C 酰基0substitute -NH with -OH O 酰胺基 C NH R C NH ■常見的酰胺:OH C C NH 乙酰胺OC NH 苯甲酰胺H O CCH N\CH N,N-二甲基甲酰胺(DMF)remove -OH OOHOHOCO CRRR NOC胺和酰胺酰胺【拓展】下列常見有機物的名稱OH C CH C NH 丙烯酰胺OH N C NH 碳酰胺(又稱脲,俗稱尿素)2-甲基丙烯酰胺ONH H NO口思考:根據酰胺的結構,聯系酯的化學性質,預測酰胺可能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O水解反應 R C NH 2■酰胺比酯類穩定,一般不水解,在強堿或強酸并加熱時能水解:胺和酰胺酰胺胺和酰胺酰胺【例4】酰胺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寫出N,N-二甲基甲酰胺在酸性(鹽酸)、堿性 (NaOH 溶液)條件下水解的化學方程式。胺和酰胺酰胺【例5】酰胺水解定量分析:1 mol藥物貝諾酯最多能消耗多少摩爾NaOH 得 到哪些產物 水解產物:CH COONaCOONaHC CH O5 mol NaOHONa H NONa胺和酰胺化學與生活:尿素尿素是人類第一個合成的有機物(1828年,維勒),打破了有機物和無機物不 能互相制備的觀點。哺乳動物和某些魚類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的產物中含尿素。它易保存,使 用方便,相比銨鹽的酸性,尿素對土壤的破壞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較大,含 氮量最高的一種中性氮肥。尿素在水中加熱時發生水解反應,放出兩種氣體,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在酸性或堿性環境下水解,產物相同嗎 acid condition:CO +NH +;base condition:CO -+NH 氨 胺 酰胺銨鹽結構特點 NH R-NH 等 含有氨基 R-CONH 等 含有酰胺基含有NH +化學性質 堿性,與酸 反應生成銨鹽 堿性,與酸 反應成鹽 酸/堿性并加熱可 以發生水解反應受熱分解,與堿 共熱產生氨用途 制冷劑、 生產硝酸和尿素 合成醫藥、 農藥和染料 溶劑和化工原料生產化肥和 炸藥胺和酰胺酰胺【例6】請舉例說明氨、胺、酰胺和銨鹽這四類物質在組成、結構、性質和用 途上的不同,并設計表格進行比較。列有關瑞德西韋的說法錯誤的是( D )O H已 知H: 與酯基的性質類似, P N 與酰胺基的性質類似。A. 可以與H2發生加成反應B. 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 合成原料之一可能為苯D. 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后生成4種物質h4.瑞德西韋是一種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藥物,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