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2 探究樂音的特性1.音調是由聲源的 決定的。聲源振動越快,頻率越 ,音調就越 。2.響度與聲源振動的 和人與聲源的 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就越 ;人們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 。3.音調、 和音色是決定樂音特征的三個因素。音調由聲源振動的決定,響度與聲源的 有關,音色用聲波的 描述。振動頻率高高幅度距離大小響度頻率振幅波形圖1.音調取決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發聲體振動得越快,頻率越高,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反之音調越低。2.響度是由發聲體振幅的大小決定的。振幅是表示物體振動強弱的物理量,指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3.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特色,音色是我們分辨各種聲音的依據,不同的樂器即使音調和響度相同,但音色是不同的;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1.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聲音的振動頻率無關,在同一種介質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都相同。2.聲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音調高的聲音,波形密一些;音調低的聲音,波形疏一些。響度大的聲音波幅大,響度小的聲音波幅小,音色不同的聲波的形狀不同。知識點1:音調1.【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音調高低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B.多次實驗中,保持撥鋼尺的力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C.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快D.鋼尺振動得快、頻率高,發出的聲音音調高C2.女同學說話的聲音通常比男同學的“尖細”,這說明女同學聲音的音調(選填“高”或“低”),這是因為她們在說話時聲帶的振動相對比較 (選填“快”或“慢”)。高快知識點2:響度3.(達州宣漢縣校級聯考)手鼓社團活動時,敲鼓的力越來越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響度變大B.響度變小C.音調變高D.音調變低A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鼓面上紙屑振動幅度不同,即鼓聲的 不同;遠處的人比近處的人聽到的鼓聲小,說明人耳聽到的聲音響度與人耳到聲源的 有關。響度距離知識點3:音色5.某民樂團合奏名曲《茉莉花》時,觀眾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根據它們發出的聲音有不同的( )A.聲速B.響度C.音調D.音色D6.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功能,可以通過聲音識別實現對手機解鎖,該系統主要是根據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這一特征來工作的。音色與發聲體的 、結構和發聲方式等因素有關。音色材料7.小明和小華讀出a、o、e三個拼音字母,利用軟件采集到的數據如表,分析可知( )A.小明聲音音調低 B.小明聲音響度大C.小華聲音音調低 D.小華聲音響度大A字母 小明 小華a 109.2 Hz 261.2 Hzo 115.4 Hz 279.0 Hze 120.5 Hz 282.8 Hz8.關于如圖所示四種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響度相同的有圖甲、圖乙與圖丙B.音調相同的只有圖甲與圖乙C.圖甲與圖丁可能是同一樂器發出的聲音D.圖甲與圖丁的音色相同B9.(成都錦江區校級月考)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人心臟跳動主要是為了( )A.適當改變心臟跳動頻率,使音調變高B.縮短和病人之間的距離,增大聲音的響度C.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聲音的響度D.可以增大心臟跳動振幅,使響度增大C10.音樂會上,觀眾能分辨出演奏同一首樂曲中的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各種樂器發聲的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不同。演奏過程中,演員不斷調整打擊同一編鐘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音色音調11.如圖所示是我國的傳統樂器琵琶,我們是通過 來分辨琵琶和其他樂器的聲音的;在彈奏琵琶時一般用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左手按弦時不時地改變按壓的位置,這是為了改變彈奏時發聲的 ;右手用大小不同的力彈奏琵琶時,琵琶發出聲音的 不同 (均填聲音特性)。音色音調響度12.【傳統文化】演唱昆曲時以三弦、曲笛等為主要伴奏樂器,撥動三弦時,弦 產生聲音;吹奏曲笛時,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 ;兩種樂器相互配合,奏出優美的樂曲,通過 可以辨別它們的聲音。振動音調音色13.(河南中考)小利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個水瓶琴,如圖所示。對著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音是由瓶中 振動產生的。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越靠近 (選填“左”或“右”)端音調越高。空氣柱右14.【科學推理】編鐘是我國瑰寶,如圖,用相同的力敲M處發出聲音的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說明編鐘發出聲音的高低與位置 (選填“有關”或“無關”)。敲P處發出的聲音頻率 敲N處的聲音頻率。圖中P、Q點在不同編鐘的同一位置,則用相同的力敲擊Q點發出聲音的音調 敲擊N點發出聲音的音調(后兩空均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有關高于高于(共25張PPT)第3章常考重難點突破與提升【大概念構建】聲的世界認識聲現象聲源: 的物體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傳播形式:聲波介質:聲波可以在固體、 、氣體中傳播聲速聲音的大小與介質的 和溫度有關空氣(15 ℃)中聲速為 m/s正在發聲振動液體性質340聲的世界認識聲現象人的發聲和聽聲能力聽覺的產生過程頻率概念:物體振動的次數與所用時間之比單位:赫茲(Hz)聲的世界探究樂音的特性音調:聲音的 ,與發聲體振動的 有關響度:聲音的大小,與 和人與聲源的 有關音色:發聲體的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 等有關高低頻率振幅距離形狀聲的世界噪聲概念: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一切干擾人正常休息、 和工作的聲音單位:分貝(dB)控制噪聲的環節: 、 和吸聲。學習消聲隔聲聲的世界聲的應用聲音的反射超聲與次聲概念: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 回來的現象應用: 、檢查物體和獲取信息概念:振動頻率高于 Hz的聲叫作超聲,振動頻率低于 Hz的聲叫作次聲超聲的應用: 、B超和倒車雷達等次聲的應用:監聽 ,監測地震、雷暴等自然災害反射回聲探測20 00020聲吶核試驗聲的世界水聲通信與語言識別聲的應用是潛水器與水面人員聯系的主要方式聲識別技術中國樂器中國民族樂器按演奏方式分為 、拉弦樂器、 彈撥樂器和 器按發聲原理分為 、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和 器自制小樂器水聲通信吹管樂器打擊樂器體鳴樂器弦鳴樂器【重難點突破】重難點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達州大竹縣校級聯考)關于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聲C.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D.聲音傳播距離越遠,速度越快A2.下表給出了在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聲音在銅中傳播得最慢B.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C.聲音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傳播得快D.聲速大小與介質的溫度、種類有關D介質 v/(m/s) 介質 v/(m/s)空氣(0 ℃) 331 水(常溫) 1 500空氣(15 ℃) 340 冰 3 230軟木 500 銅 3 7503.【現代科技】如圖所示是國產大飛機C919。航班從上海起飛,在首都機場平穩降落。乘客聽到飛機的轟鳴聲是發動機 產生的;周圍觀看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由 傳過來的。振動空氣4.火車在進入某隧道前必須鳴笛,若火車速度為50 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司機在鳴笛2 s后聽到自隧道口處的山崖反射的回聲,則鳴笛時火車到隧道口的距離是 m。若隧道的長度為800 m,列車長200 m,列車以50 m/s的速度通過隧道需要 s。39020重難點2:聲音的特征5.(達州大竹校級月考)北宋蘇軾《石鐘山記》: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聲如洪鐘”指的是聲音的( )A.頻率B.響度C.音調D.音色B6.下列關于蚊子的“嗡嗡”聲和牛的“哞哞”聲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哞哞”聲音調高,“嗡嗡”聲響度小B.“哞哞”聲響度大,“嗡嗡”聲音調高C.“哞哞”聲音調高,“嗡嗡”聲響度大D.“哞哞”聲音調低,“嗡嗡”聲響度大B7.(綿陽中考)如圖所示是某型號的鋼琴與長笛發出的C調1(do)的波形圖。根據該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琴與長笛的音調不同、音色相同B.鋼琴與長笛的音調相同、音色不同C.鋼琴與長笛的響度相同、音色相同D.鋼琴與長笛的響度不同、音色不同B8.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動物的聲音,該音箱主要是模仿聲音的 ;休息時,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輕音樂舒緩身心;但音量不能過大,是指聲音的 要適中,以免影響聽力。(均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音色響度9.小明和同學們在玩游戲時,蒙住雙眼的小明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 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 (前兩空均選填“響度”“音色”或“音調”)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若附近飛過一只每分鐘翅膀振動300~360次的昆蟲,小明 (選填“能”或“不能”)憑聽覺發現這只昆蟲。音色響度不能重難點3:噪聲的危害及其控制10.“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列措施是在吸聲環節減弱噪聲的是( )A.音樂廳內裝有許多帶孔的頂板、側板B.機場工作人員佩戴耳塞C.公共場所禁止大聲喧嘩D.高速公路兩旁安裝隔音板A11.高速公路通過村莊密集區時,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玻璃隔聲板,能有效降低噪聲,下列減弱噪聲的途徑與之相同的是( )A.禁止鳴笛B.機場跑道工作人員戴防噪聲耳罩C.街道上安裝噪聲監測儀D.摩托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B重難點4:聲的應用12.(成都郫縣校級聯考)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聲傳遞能量的是( )A.用聽診器給病人診病B.用超聲波給工件探傷C.用次聲波預報海嘯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D13.【現代科技】關于智能機器人和人進行互動交流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器人是高科技產品,它發出的聲音不是物體振動產生的B.機器人發出的聲音是超聲波C.機器人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機器人與人用語言交流是利用聲音可以傳遞信息D14.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這是利用聲音可以傳遞 ;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然后根據反射回來的信號計算出海底的深度,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均選填“信息”或“能量”)能量信息重難點5:中國樂器15.下列中國民族樂器中,既屬于彈撥樂器,又屬于弦鳴樂器的是( )A.竹笛與嗩吶 B.二胡與琵琶C. 古箏與揚琴 D.編鐘與云鑼C16.如圖,“石磬”是一種中國古代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演奏時用木槌敲擊,發出古樸典雅的樂曲聲,可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演奏時用木槌敲擊石磬是為了讓木槌振動發聲B.“余音繞梁”是指石磬停止振動也能發出聲音C.敲擊大小不同的石磬主要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D.人們主要依據音色不同來辨別石磬與其他樂器D重難點6:聲現象綜合辨析17.(達州中考)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甲所示,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音器,是為了在隔聲環節中減弱噪聲B.如圖乙所示,a、b兩個音叉的波形圖不同,但音調相同C.如圖丙所示,噪聲監測儀既可以監測噪聲的強弱,又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D.如圖丁所示,漁民通過聲吶捕魚,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的特性D18.【傳統文化】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們在欣賞的時候,經常發現詩句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全文如下:“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蓬頭稚子”——是根據響度辨別“路人”是陌生人B.“遙招手”——是在消聲環節減弱“噪聲”C.“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D.“借問”——是“路人”聲帶振動產生的聲音A(共10張PPT)5 跨學科實踐:中國樂器知識點1:認識中國樂器1.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下列樂器屬于中國樂器的是( )A.鋼琴 B.薩克斯 C.小提琴 D.二胡D2.(成都青羊區校級期中)下列中國古代樂器中,出土于河南舞陽的是( )A.賈湖骨笛B.單孔陶塤C.崇陽銅鼓D.曾侯乙編鐘A3.中國民族樂器按演奏方式分為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下列樂器屬于打擊樂器的是( )A.嗩吶B.古箏C.揚琴D.編鐘D知識點2:自制小樂器4.在活動課上,小明用吸管制作了一個排簫。下列關于“排簫”的說法正確的是( )A.“排簫”是一種打擊樂器B.“排簫”是通過空氣柱振動發出聲音的C.改變按壓“排簫”的孔,聲音的音調不變D.用力吹“排簫”,發出聲音的音調變大B5.【生活情境素材改編】如圖,小紅在繃緊的紙盒上加上兩條粗細不同的橡皮筋,便制成了一個琴。用手撥動“琴”上的橡皮筋,便可發出悅耳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撥動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由紙盒振動發出的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傳播越快C.撥動不同橡皮筋,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D.撥動不同橡皮筋,發出聲音的響度一定不同C6.如圖所示,二胡和琵琶是我國的傳統民族樂器。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二胡發出的聲音只能通過空氣傳播B.琵琶發出的聲者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C.依據音調可以區分二胡與琵琶發出的聲音D.調節二胡琴弦的松緊度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B7.(達州宣漢縣校級聯考)關于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下列描述和分析不正確的是( )A.彈奏琵琶時,同樣大小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琴弦,可以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B.編鐘按樂器演奏方式分為打擊樂器,按樂器發聲原理分為體鳴樂器C.吹竹笛時,按住不同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揚琴的同一位置,發出聲音的音色不相同D8.如圖,小紅在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便制作了一組水瓶琴。用棒敲擊瓶子時,發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音調 (選填“升高”或“降低”);若用嘴依次吹瓶口,瓶中的空氣柱越短,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越 。升高高9.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的音調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程度,故拉弦樂器的弦越 、越 、越 ,其發聲時的音調越高;吹管樂器的音調的高低取決于發聲的空氣柱長短,故長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 ,短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 ;打擊樂器,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 ,音調越 。細短緊低高快高(共19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1 認識聲現象1.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正在發聲的 叫作聲源。2.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 和 有關。常溫(15 ℃)下空氣中的聲速約為 m/s。3.在物理學中,物體振動的 與所用 之比叫作頻率。頻率的單位是 ,符號是 。振動物體性質溫度340次數時間赫茲Hz1.理解聲音的產生應注意三個問題(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不能理解為“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因為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而原來發出的聲音仍繼續存在并傳播。(3)物體振動一定發聲,但發出的聲不一定能被人聽見。2.聲音的傳播(1)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2)空氣越稀薄,傳聲效果越差,真空不能傳聲。(3)一般而言,固體傳聲效果最好,液體次之,氣體傳聲效果最差。知識點1:聲的產生1.(德陽中江區校級月考)如圖所示,下列四種樂器中,發出的聲音是靠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是( )C2.【社會責任】中考期間考場周圍禁止鳴笛,因為喇叭內空氣柱 而產生的鳴笛聲,會干擾考生考試。振動知識點2:聲的傳播3.【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罩內,聽到的聲音又逐漸變大,這個現象說明( )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空氣阻斷了聲音的傳播D.玻璃罩阻斷了聲音的傳播A4.如圖,手指輕敲桌面,耳朵貼在桌子上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敲擊聲,說明 可以傳聲。能固體知識點3:聲傳播的速度5.相同溫度下,聲音在下列情況中傳播速度最慢的是( )A.空氣B.鋁棒C.海水D.真空D知識點4:人的發聲和聽聲能力6.聲波傳入人耳的順序是( )A.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B.外耳道→聽小骨→鼓膜→耳蝸→聽神經C.外耳道→鼓膜→耳蝸→聽小骨→聽神經D.外耳道→聽小骨→耳蝸→鼓膜→聽神經A7.如圖所示的蝴蝶靠翅膀振動發聲。如果蝴蝶的翅膀在1 min內振動了3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Hz,人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5不能8.(瀘州合江縣校級期中)地震時會產生次聲(頻率低于20 Hz)。在遠離地震中心、人無震感的區域,次聲會引起某些動物的聽覺反應。由下表提供的數據可知,在遠離地震中心的區域,聽覺上有較明顯反應的動物是( )A.蝙蝠 B.海豚 C.貓 D.大象D一些動物聽覺的頻率范圍 蝙蝠 1 000~120 000 Hz海豚 150 ~ 150 000 Hz貓 60 ~ 65 000 Hz大象 1 ~ 20 000 Hz9.逢年過節燃放爆竹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以下關于爆竹聲說法錯誤的是( )A.爆竹聲是由于空氣的振動產生B.爆竹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C.爆竹聲以聲波的形式傳播D.爆竹聲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10.(內江東興區校級聯考)鋼琴的琴聲是由琴弦 產生的;由于琴聲是能夠通過 傳播的,為了不打擾他人,彈琴時應關閉門窗。11.【傳統文化】古詩《鹿柴》中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詩人聽到的人聲是由聲帶 產生的。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振動空氣振動大于12.甲同學在一根很長的自來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學在另一端聽到三下敲擊聲。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來的,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來的,第三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來的。13.為估算距山崖的距離,小明站在山崖前正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過4 s后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小明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的;若此過程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 m/s,小明距離山崖的距離為 m。水管水空氣空氣68014.閱讀下列表格回答問題。幾種物質中的聲速/(m·s-1) 空氣(15 ℃) 340 海水(25 ℃) 1 531空氣(25 ℃) 346 銅(棒) 3 750煤油(25 ℃) 1 324 大理石 3 810水(常溫) 1 500 鋁(棒) 5 000(1)溫度為15 ℃時,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 m/s。(2)空氣中的聲速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3)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 在液體中傳播的速度,在液體中傳播的速度 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均選填“大于”或“小于”)(4)由表格可知,聲速的大小受 和 影響。340增大大于大于介質的性質介質的溫度16.高鐵在進入隧道前一般都要鳴笛。一列高鐵在進入某隧道前的運行速度保持在60 m/s,在距隧道800 m處時司機鳴笛,鳴笛后4 s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回來的聲音。(1)從鳴笛到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求高鐵行駛的距離;(2)求4 s內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路程;(3)求空氣中的聲速。解:(1)從鳴笛到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高鐵行駛的距離:s車=v車t=60 m/s×4 s=240 m;(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路程:s聲=2s-s車=2×800 m-240 m=1 360 m;(3)空氣中的聲速:v聲===340 m/s。(共9張PPT)小專題三 音調、響度和音色的辨析1.音樂晚會上,演奏架子鼓的同學輕敲和重敲同一鼓面時,鼓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此處的“不同”是指聲音的(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傳播速度C2.校園音樂晚會上,主持人使用話筒和音箱可以將聲音傳達到每個人的耳邊。主持人使用話筒和音箱是為了( )A.增大聲音的響度B.提高聲音的音調C.增大聲音振動的頻率D.增大聲音傳播的速度A3.生活中經常用“高”“低”來描述聲音的特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B.男低音中的“低”指聲音的響度C.“低聲細語”的“低”指聲音的音調D.“請不要高聲喧嘩”中的“高”指聲音的響度D4.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試點安裝了探鳥雷達,能預防飛鳥對起落的飛機構成的威脅。如雷達發現飛鳥可能對航班造成威脅,機場立刻開啟聲波驅鳥設備,利用模擬的猛禽叫聲驅趕飛鳥。為了使驅鳥作用長期有效,會調整聲音的頻率;為了使效果更好,工作人員還會調大播放的音量。下列關于聲波驅鳥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模擬的猛禽叫聲”主要是模擬猛禽叫聲的音色B.“模擬的猛禽叫聲”主要是模擬猛禽叫聲的響度C.“模擬的猛禽叫聲”主要是模擬猛禽叫聲的音調D.“調大播放的音量”是指改變聲音的音調A5.(達州大竹縣校級月考)吉他手在演奏前調節琴弦松緊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增大撥動琴弦的力度,可改變琴弦發聲的 。(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6.演奏者吹奏笛子時,笛子中的 振動發聲,當吹奏時按住不同的孔,就會改變聲音的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吹奏出美妙的曲子。音調響度空氣柱音調7.校園晚會現場,樂器的聲音通過 傳入觀眾的耳朵,觀眾們能區分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因為不同樂器聲音的 不同。8.(成都武侯區校級聯考)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五音指的是聲音的 ;演奏者吹塤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 的振動而產生的。空氣音色音調空氣柱9.【物理學與日常生活】人們在挑選西瓜時,往往用手指在西瓜上彈幾下(如圖),如果聲音較清脆,即音調 ,就知道是生瓜;聲音較沉悶,即音調 ,就知道是熟瓜。(均選填“高”或“低”)高低10.如圖甲所示為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樂器——編鐘。 用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鐘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里的“不同”主要指的是聲音的 (選填“音調”或“音色”);如圖乙所示為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樂器——水鼓,水鼓發聲時水花四濺說明聲音是由 產生的,水花濺得越高,聽到的鼓聲越大,說明 。音調振動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共5張PPT)綜合實踐活動 探究材料的隔聲性能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隔聲是一種重要的減弱噪聲的方法,實踐小組的同學們想通過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物體的隔聲性能,他們收集了一些可以隔聲的材料:舊毛巾、舊報紙、泡沫塑料,然后一起探究三種材料的隔聲性能。實驗過程:小明找到家里的鬧鐘作為聲源,他將鬧鐘放人鞋盒中并蓋上蓋子,為了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有以下兩種方案:A.將鬧鐘放入鞋盒,然后分別用毛巾、報紙、泡沫塑料塞滿鞋盒蓋上蓋子。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聲音的響度,將聲音的強度記錄下來。B.將鬧鐘放入鞋盒,然后分別用毛巾、報紙、泡沫塑料塞滿鞋盒蓋上蓋子,然后遠離鞋盒直至聽不見聲音,記錄聽不見聲音時與鞋盒的距離。(1)你認為方案 比較好,原因是: ;另一種方案不好的原因是: 。(2)根據你所選用的方案設計一個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B測距離實際操作起來更方便記錄的響度有人為因素干擾(3)實驗過程中,周圍其他聲音可能會影響對鬧鐘響度的判斷,請提出一個減弱該因素的方法。 。選擇較為安靜的時間、地點進行實驗(合理即可)(共18張PPT)3 噪 聲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來源于雜亂無章的 振動;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一切干擾人們 、 和 的聲音都是噪聲。2. 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 dB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影響工作。3.控制噪聲應著眼于 、隔聲、吸聲三個環節,其中最根本的是或 聲源噪聲。不規則休息學習工作30~40消聲消除降低701.噪聲的來源(1)噪聲:①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②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2)常見的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等都是噪聲。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1)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2)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 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3.噪聲的控制:控制噪聲應從消聲、吸聲和隔聲三個方面入手。消聲即在聲源處控制,如在聲源處加防護罩等;吸聲是利用吸音材料,把聲源與外界隔離起來,如在城市里植樹等;隔聲是在人耳處控制或利用隔音材料把聲源與外界隔離起來,如戴防噪聲耳塞等。知識點1:噪聲及其來源1.【科學本質觀】下列情景中的聲音屬于噪聲的是( )A.音樂廳中的演奏聲B.教室里的讀書聲C.報告廳中的演講聲D.建筑工地上嘈雜的響聲D2.下列關于噪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樂音悅耳動聽,給人以享受,但有時也會成為噪聲B.樂音是樂器發出的聲音,噪聲是機器發出的聲音C.波形有規律的聲音都是樂音D.樂音是指40 dB以下的聲音,噪聲是指40 dB以上的聲音A3.【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如圖所示是兩段聲音的波形圖,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圖 (選填“甲”或“乙”)是噪聲的波形;周末的清晨,正在晨跑的小明聽到樹上小鳥的叫聲是 ,同一時間正在學習的小紅聽到窗外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令自己不能專心學習,此時小鳥的叫聲是 。(后兩空均選填“樂音”或“噪聲”)乙樂音噪聲知識點2:噪聲大小及其危害4.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學校周圍環境中噪聲應控制在( )A.0 dB以下B.50 dB以下C.70 dB以下D.90 dB以下C知識點3:控制噪聲5.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們把噪聲叫做“隱形殺手”,現代的城市把控制噪聲列為環境保護的重要項目之一。人們以 為單位表示噪聲強弱的等級;如圖中的標志,這是在 環節減弱噪聲。分貝消聲6.【生活情境素材改編】為了降低交通噪聲干擾,部分高架橋安裝了全封閉隔音屏,能有效降噪25~30分貝,降噪是指改變了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在 方面控制噪聲;有些路段設有“禁止鳴笛”的標志,這是在 方面控制噪聲。響度隔聲消聲7.【開放性題】晚上當你在家溫習功課時,鄰居正在引吭高歌,對你的學習產生干擾,則下列四條措施中,無效的是( )A.用棉花塞住耳朵B.關上窗戶拉上厚窗簾C.勸鄰居減小音量D.打開窗戶讓空氣流動D8.下列關于噪聲的理解,正確的是( )A.考場周圍路段禁止鳴笛,是在隔聲環節阻斷噪聲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超過70 dBC.長期工作在高分貝噪聲環境中可鍛煉人的聽力D.噪聲使人煩躁不安,有害身心健康D9.(巴中馬州區校級聯考)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中,相對應的解釋正確的是(( )A.高速公路旁安裝隔音墻——在隔聲環節減弱噪聲B.開會時把手機調到靜音狀態——在吸聲環節減弱噪聲C.關閉房間的門窗——在消聲環節減弱噪聲D.機場跑道工作人員戴防噪聲耳罩——在消聲環節減弱噪聲A10.【生活情境素材改編】廣場舞作為現如今流行的健身運動,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在不合適的時間段進行也會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下列關于跳廣場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對于廣場舞成員來說傍晚在公園廣場播放的歌聲屬于噪聲B.為了保護周圍居民的生活應該取締廣場舞活動C.若戴上藍牙耳機跳廣場舞屬于在消聲方面減弱噪聲D.跳舞時音響音量調小屬于在吸聲方面減弱噪聲C11.(鎮江中考)城市山林——鎮江,隨處可聞鳥鳴聲。鳥的發聲器官由于發出聲音,聲音通過 傳入人耳;對于想安靜學習的同學來說,鳥鳴聲是 (選填“噪聲”或“樂音”)。12.觀察圖中甲、乙、丙三幅防止噪聲污染的圖片,其中屬于消聲的是圖,屬于吸聲的是 圖,屬于隔聲的是 圖。振動空氣噪聲乙丙甲13.城市噪聲來源有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和生活環境噪聲。控制措施有:①噪聲大的行業,從業人員佩戴耳罩;②對噪聲大的機器安裝消音器;③在市內規劃安靜小區,車輛盡量少鳴喇叭;④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植樹,宜用吸音建筑材料;⑤加強公民控制噪聲的環保意識,不制造噪聲。上述措施中,在消聲方面控制噪聲的是 ;在吸聲方面控制噪聲的是 ;在隔聲方面控制噪聲的是 。②③⑤④①14. 【過程開放】小華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停地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出,為了避免打擾隔壁鄰居休息,請你幫小華寫出兩種可行的操作,并說明理由。(1)操作: ;理由: 。(2)操作: ;理由: 。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在消聲環節減弱噪聲把房間、廚房門窗關閉關嚴在隔聲環節減弱噪聲(共8張PPT)4 聲的應用知識點1:聲音的反射1.當我們在山谷中大聲呼喊時,往往會重復聽到自己的呼喊聲,這是由于( )A.喊聲在山谷中不斷反射,經不同時間回到我們耳中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們呼喊C.我們的呼喊聲在傳播中的延遲效果D.山谷中有不同的聲音傳播介質,使喊聲以不同的速度傳到我們耳中A知識點2:超聲與次聲2.超聲波在現代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實例中不是應用超聲波的是( )A.利用聲波測距B.利用聲波檢查身體C.利用聲波清洗眼鏡D.利用聲波預測自然災害D3.下列關于次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耳聽不到的聲波都是次聲波B.次聲波在傳播時能量損失小,能傳播得極遠C.次聲波給人類帶來的只有危害D.我們聽不到次聲波的原因是它的響度太小B知識點3:水聲通信與語音識別4.【物理學與社會發展】智能語音控制系統可通過網絡讓用戶以語言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影音娛樂、生活服務信息查詢等多項功能的操作。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智能系統可根據語音指令完成相應操作,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B.系統上的音箱靠揚聲器紙盆的振動發出聲音C.對系統發布“大點兒聲”的指令,目的是要改變聲音的音調D.播放音樂時,人們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依據是聲音的音色C5.(多選題)(成都雙流縣校級聯考)關于次聲和超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超聲在水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B.次聲就是沒有傳聲介質、人耳聽不到的聲音C.次聲和超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超聲是頻率超過20 000 Hz的聲音AD6.【國防教育】核潛艇是我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核潛艇用超聲波探測海底深度B.核潛艇與水面人員的主要聯系方式為水聲通信C.核潛艇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D.潛艇上的艦員不能夠聽見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的響度太大D7.倒車雷達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探測障礙物,其頻率范圍是 Hz;聽到開考鈴聲,學生開始答卷,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選填“能量”或“信息”)。8.小明與家人外出游玩時乘坐觀光游艇,他向正前方的山崖大喊一聲,歷時5 s聽到回聲,已知游艇勻速前進的速度為10 m/s,則5 s內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路程是 m;他聽到回聲時離山崖有 m。(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 340 m/s)超聲波高于20 000信息1 7008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認識聲現象.pptx 2-2 探究樂音的特性.pptx 3-小專題三 音調、響度和音色的辨析.pptx 4-3 噪 聲.pptx 5-4 聲的應用.pptx 6-5 跨學科實踐:中國樂器.pptx 7-第3章常考重難點突破與提升.pptx 8-綜合實踐活動 探究材料的隔聲性能.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