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1章常考重難點突破與提升走進實驗室【大概念構建】走進實驗室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 從卡文迪什實驗室到中國空間站認識科學探究的工具長度測量儀器: 、千分尺、游標卡尺、盒尺等質量測量儀器: 和砝碼等時間測量儀器:機械秒表、 等溫度測量儀器: 、溫度傳感器等力的測量儀器: 、力傳感器等體積測量儀器: 、量杯等電的測量儀器:電流表、 等刻度尺托盤天平電子秒表溫度計彈簧測力計量筒電壓表走進實驗室走進實驗室科學探究環節:提出問題、 、設計實驗與制訂方案、 、得出結論與做出解釋及 和反思猜想與假設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交流評價走進實驗室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長度的測量長度的單位:km、 、dm、 、 mm、μm、nm測量的工具: 等正確使用刻度尺一“看”、二“放”、三“讀”、四“記”測量結果:由 和單位組成時間的測量時間的單位:h、 、s等測量的工具:鐘、秒表等誤差概念: 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 等mcm刻度尺數值min測量值求平均值走進實驗室跨學科實踐:降落傘降落傘:由傘衣、 和安全保障裝置組成儀器的選擇:不同的 和 是選擇儀器的重要根據儀器的正確使用:儀器使用前一般應先 , 否則要記下,進行修正控制變量法:探究問題時,先考察其中一個因 素(變量)對探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其他因素(變量) 的一種物理方法測量技巧:學會使用方格紙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面積降落傘比賽傘繩量程分度值調零初始讀數不變【重難點突破】重難點1:走進實驗室1.【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已全面建成的中國空間站是我國具有獨特優勢的國家太空實驗室。下列不屬于中國空間站的是( )A.天和核心艙 B.天舟一號貨運飛船C.問天實驗艙 D.夢天實驗艙B2.周末,小明從學校回家,媽媽看到小明后感覺他瘦了。小明因此想測量自己的體重,應選擇下列儀器中的( )A.游標卡尺B.溫度傳感器C.臺秤D.彈簧測力計C3.小紅面朝鏡子前后移動,觀察到自己遠離平面鏡時,自己的像也遠離平面鏡,面鏡時自己的像也面鏡。她根據該現象提出:“像到鏡子的距離與自己到鏡子的距離相等。”這一說法在科學探究中屬于( )A.得出結論、做出解釋 B.設計實驗、制訂方案C.交流、評估和反思 D.猜想與假設D4.(成都金牛區校級月考)小明正在寫作業,突然電燈熄滅了,小明想:電燈為什么熄滅呢?可能是停電了。這里的“電燈為什么熄滅呢?”是科學探究中的 ,“可能是停電了”則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重難點2:長度和時間的測量5.下列估測值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A.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時間為 1 minB.籃板的離地高度約為 29 dmC.人正常行走,“一步”的距離是 5 mD.正常成年人的心臟跳動75 次約需10 sB6.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B.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產生的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D7.活動課上,五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根鉛筆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為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五位同學的測量數據都是正確的B.測得鉛筆的長度應為18.52 cmC.18.50 cm中的“0”可以去掉D.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五次D8.如圖甲所示物體的直徑為 cm;如圖乙所示的秒表的時間為 mins。2.90537.59.小明和小紅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跑步訓練。當小明跑到終點時,體育老師的秒表記錄的時間如圖甲所示,小明的成績為 s, 再由小紅開始起跑,當小紅跑到終點時,秒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小明告訴老師,秒表忘記歸零了,則小紅的成績應為 s。217.5120重難點3:降落傘10.【科學論證】在降落傘比賽的活動中,小利將活動中的數據進行了記錄,來用于研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次數 傘繩長度(m) 傘衣的形狀 傘衣的面積(m2) 降落傘的總質量(g) 釋放高度(m) 降落傘飛行時間(s)1 1 圓形 0.5 20 3 3.672 1 圓形 1 20 3 5.823 1 圓形 1 30 3 4.914 1 長方形 1 20 3 5.815 1.5 長方形 1 20 3 5.836 1.5 長方形 1 20 6 9.24(1)分析1、2兩次實驗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時,傘衣的 越大,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越長。(2)分析 兩次實驗可知,其他因素相同時,降落傘的質量越大,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越 。面積2、3短(3)分析5、6兩次實驗可知,其他因素相同時,降落傘釋放高度 ,降落傘飛行的時間越長。(4)實驗中如果要探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時間和傘衣形狀的關系應該選用的實驗是 。越高2、4(共9張PPT)3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知識點1:降落傘1.降落傘是一種使人或物從空中 到地面的航空工具,廣泛用于 、 和 等領域。常見的降落傘主要由 、傘繩和 裝置組成。安全降落航空航天救援傘衣安全保障知識點2: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飛行時間的因素2.(瀘州瀘縣校級月考)下列工具中最適合用于測量立定跳遠成績的是( )A.秒表 B.盒尺 C.天平 D.量筒B3.某實驗小組在儀器的選擇和使用問題上進行了討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一定要選擇量程合適的儀器B.儀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使用測量儀器前應調零D.測量某長方形的面積時,應先用刻度尺測量出它的長和寬B4.【教材情境素材改編】為了探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時間的長短與傘面面積大小的關系,下列做法不正確或不必要的是( )A.必須控制傘的形狀相同B.必須控制傘面面積相同C.必須控制傘繩的長短相同D.必須控制開始降落時的高度相同B知識點3:降落傘比賽5.【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在降落傘比賽活動中,比較不同小組制作的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可以采取如下兩種方法:方法一:讓不同小組制作的降落傘從 釋放,用秒表或手表測量出每個降落傘落到地面的 ,然后進行比較。方法二:若沒有秒表或手表,可以讓所有小組制作的降落傘同時從釋放,然后觀察每個降落傘落到地面的 ,以此來比較不同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同一高度時間同一高度先后順序6.【科學推理】我們在進行降落傘比賽時,首先要制作降落傘,圖中是測量傘面面積的方法,假如每個小格的面積是1 cm2,超過或等于半格算一個格,小于半格的不計,則傘面的面積大約為 cm2。267.【科學論證】物理實踐活動小組在探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把預先制作好的降落傘(降落傘的其他條件相同)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中相關的數據,如表。實驗次數 傘衣的形狀 傘衣的面積 傘繩長度 降落傘飛行時間1 正方形 400 cm2 30 cm 3 s2 正方形 400 cm2 20 cm 3 s3 圓形 400 cm2 30 cm 3 s4 圓形 300 cm2 30 cm 2 s(1)該實驗運用的主要科學研究方法是 。(2)對比分析1和2兩次實驗,探究的問題是降落傘飛行時間與 的關系,能夠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3)對比分析 兩次實驗,可探究“降落傘在空中飛行時間與傘面面積是否有關”。(4)分析表中實驗數據能夠得出結論:降落傘在空中飛行時間與有關,與 、 無關。控制變量法傘繩長度降落傘飛行時間與傘繩長度無關3、4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傘衣的形狀(共16張PPT)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第1課時 長度的測量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常用單位還有 、分米(dm)、厘米(cm)、 、微米(μm)、納米(nm)等。2.分度值是測量工具的 刻度值,量程是測量工具所能測量的 。3.由于讀數時不可能估讀得非常準確,測量值和 之間必然存在的差異叫作誤差。米m千米(km)毫米(mm)最小范圍真實值1.正確使用刻度尺:(1)選:根據測量的需要選用量程合適的刻度尺。(2)放:零刻度線或某一數值的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貼緊被測物體,并且與所測邊平行。(3)看:視線應與尺面垂直,正對刻度線。(4)讀: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正好對應刻度線時估讀值為零。(5)記:記錄結果包括數值和單位。2.如何選擇合適的刻度尺:(1)長度測量的精確程度是由測量工具的分度值決定的,應根據所要達到的精確程度,選擇分度值合適的測量工具。(2)測量時要盡量選擇測量范圍大于所測物體長度的測量工具,這樣可避免多次測量的累加,提高測量的精確程度。(3)在適當范圍內,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準確。3.誤差與錯誤:誤差是由于儀器精確度不夠或實驗方法不完善、觀察者估讀時的偏差及環境對儀器的影響等因素造成的,是不能避免的;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因素造成的,可以避免。知識點1:長度的單位1.下列長度的估測中最接近3 m的是( )A.教室的高度B.課桌的高度C.教室門的高度D.中學生的身高A2.筷子,古稱箸、梜,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其發明于我國。筷子長度約為2.2 ,寬度約為5 。(填寫合適的單位)3.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長江全長約6 300 km=6 300× m= m;(2)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8 848 m=8 848× km= km。dmmm1036.3×10610-38.848知識點2:測量長度4.(巴中馬州區校級月考)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橡皮擦的長度,如圖所示。測量結果記錄正確的是( )A.3.9 cm B.3.90 cmC.4.90 cm D.3.90B5.【科學推理】測量是實驗探究的基礎。對某一物理量的測量,需要對測量儀器進行選擇。下列對測量儀器的選擇方法正確的是( )A.任何測量儀器都可以B.根據需要選擇C.規格較大的儀器D.精密度較高的儀器B6.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測量時,如果剛好是整數,可以不用估讀B.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也能用于測量長度C.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刻度尺D.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在數字后注明單位A知識點3:誤差7.【科學本質觀】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過使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就可避免誤差的產生B.多次實驗的目的都是減小誤差C.誤差是由于測量者操作錯誤而產生的,因此誤差總是存在的D.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者估讀而產生的誤差D8.【生活情境素材改編】鋼受冷收縮,在冬天時,用鋼卷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假設物體的長度不變),則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較將(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D.不能確定A9.【科學推理】小李是體育委員,一次他協助體育老師測量 50 m 跑道的長度,老師給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讓他選擇,他應該選擇的是( )A.長度為50 cm、分度值為0.5 mm的鋼尺B.長度為20 m、分度值為1 cm的皮卷尺C.長度為2 m、分度值為1 mm的鋼卷尺D.長度為20 m、分度值為1 dm的皮卷尺B10.(德陽中江區校級聯考)學完長度測量后,老師讓同學們相互之間幫忙測量身高。小紅用皮尺多次測量小亮的身高并將數據記錄在如下表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三次測量結果存在差異,這個是可以消除的B.第四次的測量結果是錯誤的,可以通過更精密的測量工具來避免C.第五次的測量結果是正確的,估讀位為“0”時可以不寫D.小亮的身高為162.0 cmD次數 一 二 三 四 五身高/cm 162.1 162.0 161.9 165.1 16211.(達州中考)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如圖是某同學使用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長度的情景,則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cm。13.5012.【科學推理】如圖所示,為了讀數更精確,應該選擇 (選填“A”或“B”)刻度尺。小明正確記錄了圖中木塊長度是4.02 cm,可知他是利用了(選填“A”或“B”)刻度尺讀數。BB(共4張PPT)綜合實踐活動 估測分子的直徑組成物體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我們可以通過身邊的器材用油膜法來估測分子的直徑。實驗步驟:①實驗的研究對象是油酸分子,我們在實驗前可以通過注射器測量出每一滴油酸的體積為7.5×10-6 cm3。②把一滴油酸滴入盛水的淺盤里,待水面穩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輪廓。隨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其形狀如圖甲所示,坐標紙中正方形方格的邊長1.5 cm。(1)我們可以數出輪廓內的方格數(未滿半格的不計入個數,超過半格的算一格),從而估測出油膜的面積是 cm2。(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2)如圖乙所示,假設這層油膜是由每個油酸分子緊密排列組成的,則我們就可以估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大約為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1176.4×10-10油酸分子水甲乙(共10張PPT)第1章 走進實驗室1 走進實驗室知識點1: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1.下列現象中不是物理現象的是( )A.雨后彩虹 B.鋼鐵生銹C.拉弓射箭 D.河水結冰B知識點2:從卡文迪什實驗室到中國空間站2.【教材情境素材改編】(達州大竹縣校級月考)為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我國加強了實驗室建設,組建了一批國家實驗室。下列實驗室屬于國家太空實驗室的是( )A.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B.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C.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D.中國空間站D3.(多選題)許多科學家的重大發現都是從實驗室得來的,由此說明實驗室的作用是( )A.科學家進行探究的基地B.科學家進行聚會的場所C.科學家吃喝玩樂的基地D.科學家進行合作與交流的場所AD知識點3:認識科學探究的工具4.如圖的儀器中不是用來測量長度的是( )D知識點4:像科學家一樣探究5.(成都錦江區校級聯考)想要學好“物理學”,就要像科學家那樣去觀察和思考,勤于研究。下列科學探究過程的順序正確的是 ( )①提出問題 ②設計實驗、制訂方案 ③得出結論、做出解釋 ④猜想與假設 ⑤交流、評估和反思 ⑥進行實驗、收集證據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③②⑤⑥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③②⑤⑥C6.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關于怎樣學習物理,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背誦條文,多刷習題 B.善于觀察,樂于動手C.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D.聯系實際,聯系社會A7.小李利用手電照射雞蛋,發現生雞蛋可以透光,熟雞蛋不透光。其操作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B.進行實驗、收集證據C.猜想與假設D.得出結論、做出解釋B8.關于“家庭實驗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建立家庭實驗室后,我們在家里就可以像科學家那樣進行實驗探究了B.生活中的易拉罐、氣球等都可以成為家庭實驗中的材料C.家庭實驗室中可以配備簡單的測量器材和裝置D.家庭實驗室中必須全部配備專業的實驗儀器,不然無法完成實驗探究D9.小明同學在做實驗時,發現自己測得的數據跟老師的不同,你認為他的做法錯誤的是 ( )A.對老師的數據提出質疑B.改動自己的數據,保持與老師的數據一致C.檢查自己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D.檢查自己的實驗過程是否有錯誤B(共4張PPT)1.小紅滾動如圖所示的呼啦圈測量教室前的圓形花壇的周長,若已知呼啦圈的半徑為24 cm,呼啦圈繞花壇滾動一周的圈數恰好為33,則下列數據最接近花壇周長的是( )A.35 m B.50 m C.24 m D.60 mB2.小明采用如圖的方法測量硬幣的直徑,四次沿不同方位測得硬幣的直徑的示數如下表,表格中第一次測量數據的估讀值為 0.00cm,該硬幣的直徑是 cm。1.90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1.90 cm 1.91 cm 1.79 cm 1.90 cm3.鄭州到上海的鐵路線如圖甲所示。此圖按實際尺寸縮小了30 000 000倍。用細線沿圖上鐵路線截取相同的一段,拉直后的長度如圖乙所示,用刻度尺(或三角板)量出圖上鄭州到上海的鐵路線長度為 mm,則鄭州到上海鐵路線的實際長度約為 km。27.08101011121314cm(共10張PPT)第2課時 時間的測量知識點1:測量時間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A.m B.sC.hD.minB2.【課標情境素材改編】在學校運動會百米賽跑中,裁判員應選用的測量工具是( )A.日晷B.沙漏C.機械秒表D.石英鐘C3.小明把手按在手腕上,數得從學校大門走到教室脈搏跳動為280次,則小明從學校大門走到教室的時間大約為( )A.100 sB.15 sC.2 minD.4 minD4.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一節物理課的時間為40 min = s;(2)小明從家走到學校用時900 s = h;(3)星期天,小紅到公園跑步用時1.2 h= s。2 4000.254 320知識點2:秒表的使用和讀數5.(成都雙流縣校級聯考)如圖所示是一種倒計時工具,它的單位是分鐘,順時針旋轉中間的旋鈕,可以設定不同的倒計時時間,則它的倒計時量程是 min,它的分度值是 min,現在離時間結束還有 min。0~601456.【教材情境素材改編】如圖所示是一款實驗用電子秒表。它的上部除了正中央的“MODE”功能選擇鍵外,左右各設置了一個按鍵,要將數據清零復位,應該按 (選填“左”“中”或“右”)鍵。當功能調整為可讀到0.01 s時,如圖所示,此次記時讀數為 。左8 min 0.11 s7.【科學推理】如圖是小華同學精確測量繞操場步行一周所用的時間,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所用時間35 min 35 s,秒表分度值1 sB.所用時間5 min 35 s,秒表分度值0.1 sC.所用時間35 min 35 s,秒表分度值0.1 sD.所用時間5 min 35 s,秒表分度值1 sD8.(內江中江區校級期中)在測量時間的活動上,小明所用秒表測出的時間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該表可以用來測量時間間隔B.大表盤指針轉動一周所經歷的時間為30 sC.大表盤和小表盤的分度值相同D.秒表的讀數為3 min 7.5 sC9.小明的家在成都,周末小明一家要去達州看望外婆。如圖是他查到的列車時刻表中的一部分,則他們坐C752次列車從成都東站到達州站需要的時間是 h min。他們乘坐 次列車可用最短的時間到達達州。320C760車次 成都東站 達州站C760 06:24 09:38C752 08:22 11:42D242 09:56 13: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走進實驗室.pptx 2-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 第1課時 長度的測量.pptx 3-微專題1 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pptx 4-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 第2課時 時間的測量.pptx 5-3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pptx 6-第1章常考重難點突破與提升.pptx 7-綜合實踐活動 估測分子的直徑.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