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版高考物理全程一輪復(fù)習(xí)第二章相互作用第3講受力分析共點力的平衡(課件+學(xué)案)(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版高考物理全程一輪復(fù)習(xí)第二章相互作用第3講受力分析共點力的平衡(課件+學(xué)案)(2份)

資源簡介

第3講 受力分析 共點力的平衡
課 程 標(biāo) 準(zhǔn)
能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素 養(yǎng) 目 標(biāo)
物理觀念:知道什么是受力分析,知道平衡狀態(tài)和平衡條件.
科學(xué)思維:
(1)熟練應(yīng)用整體法、隔離法進(jìn)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示意圖.
(2)能應(yīng)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結(jié)合數(shù)學(xué)知識,分析平衡問題.
考點一 受力分析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1.受力分析的定義
把指定物體(研究對象)在特定的物理環(huán)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來,并畫出受力________,這個過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項
(1)養(yǎng)成按照一定順序進(jìn)行受力分析的習(xí)慣.
(2)涉及彈簧彈力時,要注意拉伸或壓縮可能性分析.
(3)分析摩擦力時要特別注意摩擦力的方向.
(4)對于不能確定的力可以采用假設(shè)法分析.
●———【關(guān)鍵能力·思維進(jìn)階】———●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
2.整體法與隔離法
例1 (多選)如圖所示,兩梯形木塊A、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始終處于靜止?fàn)顟B(tài),A、B之間的接觸面傾斜.A通過輕彈簧連接豎直墻面,輕彈簧處于水平拉伸狀態(tài).關(guān)于兩木塊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接觸面向上
B.木塊A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C.木塊A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D.木塊B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解題心得]                                    
                                    
                                    
例2 如圖所示,a、b兩個小球穿在一根粗糙的固定桿上(球的小孔比桿的直徑大),并且通過一條細(xì)繩跨過定滑輪連接.已知b球質(zhì)量為m,桿與水平面成θ角,不計滑輪的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為g.當(dāng)兩球靜止時,Oa段繩與桿的夾角也為θ,Ob段繩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一定受到4個力的作用
B.b只受到2個力的作用
C.繩子對a的拉力大小有可能等于mg
D.a(chǎn)的質(zhì)量一定為m tan θ
[解題心得]                                    
                                    
                                    
考點二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應(yīng)用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1.平衡狀態(tài)
(1)靜止.
(2)________運動.
2.平衡條件
(1)物體所受________為零,即F合=0.
(2)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條件表達(dá)式為Fx=0,F(xiàn)y=0.
(3)常用推論
①若物體受n個作用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其中任意一個力與其余(n-1)個力的合力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三個共點力的合力為零,則表示這三個力的有向線段首尾相接組成一個________三角形.
3.處理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基本思路
確定平衡狀態(tài)(加速度為零)→巧選研究對象(整體法或隔離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討論.
●———【關(guān)鍵能力·思維進(jìn)階】———●
求解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
(1)合成法:一個力與其余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常用于非共線三力平衡.
(2)正交分解法:Fx合=0,F(xiàn)y合=0,常用于多力平衡.
(3)矢量三角形法:把表示三個力的有向線段構(gòu)成一個閉合的三角形,常用于非特殊角的一般三角形.
考向1 合成法
例3[2023·浙江6月]如圖所示,水平面上固定兩排平行的半圓柱體,重為G的光滑圓柱體靜置其上,a、b為相切點,∠aOb=90°,半徑Ob與重力的夾角為37°.已知sin 37°=0.6,cos 37°=0.8,則圓柱體受到的支持力Fa、Fb大小為(  )
A.Fa=0.6G,F(xiàn)b=0.4G
B.Fa=0.4G,F(xiàn)b=0.6G
C.Fa=0.8G,F(xiàn)b=0.6G
D.Fa=0.6G,F(xiàn)b=0.8G
考向2 正交分解法
例4[2024·山西大同模擬]2023年1月,央視新聞報道稱,玉兔二號即將迎來小伙伴,結(jié)束單打獨斗的服役生涯,嫦娥七號將首次攜帶“飛躍探測器”登月,其中探測器的結(jié)構(gòu)形似蜘蛛,采用六足構(gòu)型(如圖).對稱分布的六條輕質(zhì)“腿”與探測器主體通過鉸鏈連接,當(dāng)探測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六條“腿”的上臂與豎直方向夾角均為θ,探測器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每條“腿”的上臂對探測器的彈力大小為(  )
A. B.C. D.
例5[2024·河南洛陽高三模擬]如圖所示,一光滑球體放在支架與豎直墻壁之間,支架的傾角θ=60°,光滑球體的質(zhì)量為m,支架的質(zhì)量為2m,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整個裝置保持靜止,則支架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至少為(  )
A.   B. C.   D.
考向3 整體法、隔離法解決靜態(tài)平衡問題
例6 (多選)[2024·廣東深圳質(zhì)量檢測]如
圖所示,質(zhì)量M=3 kg的木塊套在固定的水平桿上,并用輕繩與小球相連.現(xiàn)用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拉著小球并帶動木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F(xiàn)=10 N,運動過程中木塊與小球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輕繩與桿的夾角為30°,g取10 m/s2,則(  )
A.小球的質(zhì)量m=1 kg
B.小球的質(zhì)量m= kg
C.木塊與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D.木塊與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核心素養(yǎng)提升利用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聯(lián)系日常生活,創(chuàng)新試題情境化設(shè)計,滲透實驗的思想,考查學(xué)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dǎo)學(xué)生實現(xiàn)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zhuǎn)變.
情境1 工人推車——科學(xué)思維
典例1 [2024·四川成都高考專家聯(lián)測]如圖甲所示,工人用推車運送石球,到達(dá)目的地后,緩慢抬起把手將石球倒出(圖乙).若石球與板OB、OA之間的摩擦不計,∠AOB=60°,圖甲中BO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則在抬起把手使OA變得水平的過程中,石球?qū)B板的壓力N1、對OA板的壓力N2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
A.N1減小、N2先增大后減小
B.N1減小、N2增大
C.N1增大、N2減小
D.N1增大、N2先減小后增大
情境2 懸索橋——科學(xué)態(tài)度與責(zé)任
典例2 [2024·江蘇無錫測試]圖a是一種大跨度懸索橋梁,圖b為懸索橋模型.六對輕質(zhì)吊索懸掛著質(zhì)量為M的水平橋面,吊索在橋面兩側(cè)豎直對稱排列,其上端掛在兩根輕質(zhì)懸索上(圖b中只畫了一側(cè)分布),懸索兩端與水平方向成45°,則一根懸索水平段CD上的張力大小是(  )
A.Mg B.MgC.Mg D.Mg
情境3 瓜子破殼器——科學(xué)思維
典例3 [2024·福建福州檢測]有一種瓜子破殼器如圖甲所示,將瓜子放入兩圓柱體所夾的凹槽之間,按壓瓜子即可破開瓜子殼.破殼器截面如圖乙所示,瓜子的剖面可視作頂角為θ的扇形,將其豎直放入兩完全相同的水平等高圓柱體A、B之間,并用豎直向下的恒力F按壓瓜子且保持靜止,若此時瓜子殼未破開,忽略瓜子自重,不計摩擦,則(  )
A.若僅減小A、B距離,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變大
B.若僅減小A、B距離,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變小
C.若A、B距離不變,頂角θ越大,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越大
D.若A、B距離不變,頂角θ越大,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越小
第3講 受力分析 共點力的平衡
考點一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1.示意圖
關(guān)鍵能力·思維進(jìn)階
例1 解析:對A受力分析知,A受到重力、彈簧拉力、B對A的支持力,根據(jù)平衡條件知,一定還有B對A的沿接觸面向上的摩擦力,A、C正確,B錯誤;將A、B作為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受到彈簧水平向左的拉力,地面一定給木塊B一個向右的摩擦力,D正確.
答案:ACD
例2 解析:對a和b受力分析可知,a可能受重力、桿的支持力、繩的拉力3個力的作用,可能還受摩擦力共4個力的作用,b受重力、繩的拉力2個力或重力、繩的拉力、桿的支持力、摩擦力4個力的作用,選項A、B錯誤;對b受力分析可知,b受繩子拉力大小可能等于mg,因此繩子對a的拉力大小可能等于mg,選項C正確;對a受力分析,如果a、b所受摩擦力均為零,則由Ga sin θ=mg cos θ可得Ga=,即ma=,選項D錯誤.
答案:C
考點二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1.(2)勻速直線
2.(1)合外力 (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封閉
關(guān)鍵能力·思維進(jìn)階
例3 解析:對光滑圓柱體受力分析如圖
由題意有
Fa=G sin 37°=0.6G
Fb=G cos 37°=0.8G
故選D.
答案:D
例4 解析:設(shè)每條“腿”的上臂對探測器的彈力大小為F,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可知6F cos θ=mg
得F=
故選D.
答案:D
例5 解析:對光滑球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N2cos θ=mg
對支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N3=N2
對支架由平衡條件可得N4=2mg+N3cos θ,f=N3sin θ
又f=μN4
聯(lián)立解得μ=
可知支架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至少為.故選D.
答案:D
例6 解析:對小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方向上有F cos 60°=FTcos 30°,豎直方向上有F sin 60°=FTsin 30°+mg,聯(lián)立解得m=1 kg,故A正確,B錯誤;以小球和木塊整體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上有F cos 60°-μFN=0,豎直方向上有FN+F sin 60°-Mg-mg=0,聯(lián)立解得μ=,故C錯誤,D正確.
答案:AD
核心素養(yǎng)提升
典例1 解析:在倒出石球的過程中,兩個支持力的夾角是個確定值,為α=120°,根據(jù)力的示意圖可知==,在轉(zhuǎn)動過程中β從90°增大到180°,則sin β不斷減小,N1將不斷減?。沪脧?50°減小到60°,其中跨過了90°,因此sin γ先增大后減小,則N2將先增大后減小,選項A正確.
答案:A
典例2 解析: 對整體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2TACsin 45°=Mg,TAC=Mg.對懸索左邊受力分析,受A左上繩的力TAC,CD上的力,向下的拉力,根據(jù)平衡條件,T=TACcos 45°=Mg,一根懸索水平段CD上的張力大小是Mg,故選A.
答案:A
典例3 解析:瓜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僅減小A、B距離,A、B對瓜子的彈力方向不變,則大小也不變,A、B錯誤;若A、B距離不變,頂角θ越大,則A、B對瓜子彈力的夾角減小,合力不變,則兩彈力減小,C錯誤,D正確.故選D.
答案:D(共29張PPT)
第3講 受力分析 共點力的平衡
課 程 標(biāo) 準(zhǔn)
能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素 養(yǎng) 目 標(biāo)
物理觀念:知道什么是受力分析,知道平衡狀態(tài)和平衡條件.
科學(xué)思維:
(1)熟練應(yīng)用整體法、隔離法進(jìn)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示意圖.
(2)能應(yīng)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結(jié)合數(shù)學(xué)知識,分析平衡問題.
考點一
考點二
考點一
考點一 受力分析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1.受力分析的定義
把指定物體(研究對象)在特定的物理環(huán)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來,并畫出受力________,這個過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項
(1)養(yǎng)成按照一定順序進(jìn)行受力分析的習(xí)慣.
(2)涉及彈簧彈力時,要注意拉伸或壓縮可能性分析.
(3)分析摩擦力時要特別注意摩擦力的方向.
(4)對于不能確定的力可以采用假設(shè)法分析.
示意圖
●———【關(guān)鍵能力·思維進(jìn)階】———●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驟
2.整體法與隔離法
例1 (多選)如圖所示,兩梯形木塊A、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始終處于靜止?fàn)顟B(tài),A、B之間的接觸面傾斜.A通過輕彈簧連接豎直墻面,輕彈簧處于水平拉伸狀態(tài).關(guān)于兩木塊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接觸面向上
B.木塊A可能受三個力作用
C.木塊A一定受四個力作用
D.木塊B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ACD
解析:對A受力分析知,A受到重力、彈簧拉力、B對A的支持力,根據(jù)平衡條件知,一定還有B對A的沿接觸面向上的摩擦力,A、C正確,B錯誤;將A、B作為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受到彈簧水平向左的拉力,地面一定給木塊B一個向右的摩擦力,D正確.
例2 如圖所示,a、b兩個小球穿在一根粗糙的固定桿上(球的小孔比桿的直徑大),并且通過一條細(xì)繩跨過定滑輪連接.已知b球質(zhì)量為m,桿與水平面成θ角,不計滑輪的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為g.當(dāng)兩球靜止時,Oa段繩與桿的夾角也為θ,Ob段繩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一定受到4個力的作用
B.b只受到2個力的作用
C.繩子對a的拉力大小有可能等于mg
D.a(chǎn)的質(zhì)量一定為m tan θ
答案:C
解析:對a和b受力分析可知,a可能受重力、桿的支持力、繩的拉力3個力的作用,可能還受摩擦力共4個力的作用,b受重力、繩的拉力2個力或重力、繩的拉力、桿的支持力、摩擦力4個力的作用,選項A、B錯誤;對b受力分析可知,b受繩子拉力大小可能等于mg,因此繩子對a的拉力大小可能等于mg,選項C正確;對a受力分析,如果a、b所受摩擦力均為零,則由Ga sin θ=mg cos θ可得Ga=,即ma=,選項D錯誤.
考點二
考點二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應(yīng)用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1.平衡狀態(tài)
(1)靜止.
(2)________運動.
2.平衡條件
(1)物體所受________為零,即F合=0.
(2)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條件表達(dá)式為Fx=0,F(xiàn)y=0.
(3)常用推論
①若物體受n個作用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其中任意一個力與其余(n-1)個力的合力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三個共點力的合力為零,則表示這三個力的有向線段首尾相接組成一個________三角形.
勻速直線
合外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封閉
3.處理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基本思路
確定平衡狀態(tài)(加速度為零)→巧選研究對象(整體法或隔離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討論.
●———【關(guān)鍵能力·思維進(jìn)階】———●
求解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
(1)合成法:一個力與其余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常用于非共線三力平衡.
(2)正交分解法:Fx合=0,F(xiàn)y合=0,常用于多力平衡.
(3)矢量三角形法:把表示三個力的有向線段構(gòu)成一個閉合的三角形,常用于非特殊角的一般三角形.
考向1 合成法
例3 [2023·浙江6月]如圖所示,水平面上固定兩排平行的半圓柱體,重為G的光滑圓柱體靜置其上,a、b為相切點,∠aOb=90°,半徑Ob與重力的夾角為37°.已知sin 37°=0.6,cos 37°=0.8,則圓柱體受到的支持力Fa、Fb大小為(  )
A.Fa=0.6G,F(xiàn)b=0.4G
B.Fa=0.4G,F(xiàn)b=0.6G
C.Fa=0.8G,F(xiàn)b=0.6G
D.Fa=0.6G,F(xiàn)b=0.8G
答案:D
解析:對光滑圓柱體受力分析如圖
由題意有
Fa=G sin 37°=0.6G
Fb=G cos 37°=0.8G
故選D.
考向2 正交分解法
例4 [2024·山西大同模擬]2023年1月,央視新聞報道稱,玉兔二號即將迎來小伙伴,結(jié)束單打獨斗的服役生涯,嫦娥七號將首次攜帶“飛躍探測器”登月,其中探測器的結(jié)構(gòu)形似蜘蛛,采用六足構(gòu)型(如圖).對稱分布的六條輕質(zhì)“腿”與探測器主體通過鉸鏈連接,當(dāng)探測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六條“腿”的上臂與豎直方向夾角均為θ,探測器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每條“腿”的上臂對探測器的彈力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設(shè)每條“腿”的上臂對探測器的彈力大小為F,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可知6F cos θ=mg
得F=
故選D.
例5 [2024·河南洛陽高三模擬]如圖所示,一光滑球體放在支架與豎直墻壁之間,支架的傾角θ=60°,光滑球體的質(zhì)量為m,支架的質(zhì)量為2m,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整個裝置保持靜止,則支架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至少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對光滑球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N2cos θ=mg
對支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N3=N2
對支架由平衡條件可得
N4=2mg+N3cos θ,f=N3sin θ
又f=μN4
聯(lián)立解得μ=
可知支架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至少為
.故選D.
考向3 整體法、隔離法解決靜態(tài)平衡問題
例6 (多選)[2024·廣東深圳質(zhì)量檢測]如圖所示,質(zhì)量M=3 kg的木塊套在固定的水平桿上,并用輕繩與小球相連.現(xiàn)用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拉著小球并帶動木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F(xiàn)=10 N,運動過程中木塊與小球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輕繩與桿的夾角為30°,g取10 m/s2,則(  )
A.小球的質(zhì)量m=1 kg
B.小球的質(zhì)量m= kg
C.木塊與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D.木塊與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答案:AD
解析:對小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方向上有F cos 60°=FTcos 30°,豎直方向上有F sin 60°=FTsin 30°+mg,聯(lián)立解得m=1 kg,故A正確,B錯誤;以小球和木塊整體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上有F cos 60°-μFN=0,豎直方向上有FN+F sin 60°-Mg-mg=0,聯(lián)立解得μ=,故C錯誤,D正確.
核心素養(yǎng)提升 利用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聯(lián)系日常生活,創(chuàng)新試題情境化設(shè)計,滲透實驗的思想,考查學(xué)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dǎo)學(xué)生實現(xiàn)從“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zhuǎn)變.
情境1 工人推車——科學(xué)思維
典例1 [2024·四川成都高考專家聯(lián)測]如圖甲所示,工人用推車運送石球,到達(dá)目的地后,緩慢抬起把手將石球倒出(圖乙).若石球與板OB、OA之間的摩擦不計,∠AOB=60°,圖甲中BO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則在抬起把手使OA變得水平的過程中,石球?qū)B板的壓力N1、對OA板的壓力N2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
A.N1減小、N2先增大后減小
B.N1減小、N2增大
C.N1增大、N2減小
D.N1增大、N2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在倒出石球的過程中,兩個支持力的夾角是個確定值,為α=120°,根據(jù)力的示意圖可知==,在轉(zhuǎn)動過程中β從90°增大到180°,則sin β不斷減小,N1將不斷減?。沪脧?50°減小到60°,其中跨過了90°,因此sin γ先增大后減小,則N2將先增大后減小,選項A正確.
情境2 懸索橋——科學(xué)態(tài)度與責(zé)任
典例2 [2024·江蘇無錫測試]圖a是一種大跨度懸索橋梁,圖b為懸索橋模型.六對輕質(zhì)吊索懸掛著質(zhì)量為M的水平橋面,吊索在橋面兩側(cè)豎直對稱排列,其上端掛在兩根輕質(zhì)懸索上(圖b中只畫了一側(cè)分布),懸索兩端與水平方向成45°,則一根懸索水平段CD上的張力大小是(  )
A.Mg B.Mg C.Mg D.Mg
答案:A
解析: 對整體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2TACsin 45°=Mg,TAC=Mg.對懸索左邊受力分析,受A左上繩的力TAC,CD上的力,向下的拉力,根據(jù)平衡條件,T=TACcos 45°=Mg,一根懸索水平段CD上的張力大小是Mg,故選A.
情境3 瓜子破殼器——科學(xué)思維
典例3 [2024·福建福州檢測]有一種瓜子破殼器如圖甲所示,將瓜子放入兩圓柱體所夾的凹槽之間,按壓瓜子即可破開瓜子殼.破殼器截面如圖乙所示,瓜子的剖面可視作頂角為θ的扇形,將其豎直放入兩完全相同的水平等高圓柱體A、B之間,并用豎直向下的恒力F按壓瓜子且保持靜止,若此時瓜子殼未破開,忽略瓜子自重,不計摩擦,則(  )
A.若僅減小A、B距離,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變大
B.若僅減小A、B距離,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變小
C.若A、B距離不變,頂角θ越大,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越大
D.若A、B距離不變,頂角θ越大,圓柱體A對瓜子的壓力越小
答案:D
解析:瓜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僅減小A、B距離,A、B對瓜子的彈力方向不變,則大小也不變,A、B錯誤;若A、B距離不變,頂角θ越大,則A、B對瓜子彈力的夾角減小,合力不變,則兩彈力減小,C錯誤,D正確.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观塘区| 卓尼县| 杭锦旗| 德惠市| 湛江市| 六枝特区| 建宁县| 牡丹江市| 克山县| 蛟河市| 黄龙县| 广元市| 庐江县| 新疆| 新建县| 双桥区| 岱山县| 阿克苏市| 两当县| 丰镇市| 巢湖市| 星座| 色达县| 彭山县| 达州市| 都江堰市| 文水县| 永春县| 突泉县| 都兰县| 和静县| 衡东县| 望江县| 缙云县| 洪江市| 西和县| 汉沽区| 铜陵市| 增城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