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實驗八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課件 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實驗八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課件 導學案)

資源簡介

實驗八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1.理解動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條件,會利用不同案例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2.知道在不同實驗案例中要測量的物理量,會進行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
一、實驗思路及基本操作
裝置圖與思路 操作要領
案例1 思路: (1)兩個滑塊碰撞前沿同一條直線運動,碰撞后仍沿這條直線運動. (2)物理量的測量:測量質量、速度.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滑塊質量. (2)安裝:正確安裝好氣墊導軌. (3)測速:測出兩滑塊碰撞前、后的速度. (4)驗證:一維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案例2 思路: 讓入射球A從同一位置C釋放,測出不發生碰撞時球A飛出的水平距離OP,再測出球A、B碰撞后分別飛出的水平距離OM、ON.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兩球的質量. (2)安裝:斜槽末端切線必須沿水平方向. (3)起點: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須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4)鋪紙:白紙在下,復寫紙在上且在適當位置鋪放好,記下鉛垂線所指的位置O. (5)測距離:用小球平拋的水平位移替代速度,用刻度尺量出O到所找圓心的距離.
二、數據處理及分析
方案1
1.滑塊速度的測量:測量滑塊上擋光片的寬度Δx,記錄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由v=計算.
2.驗證的表達式:m1v1=m1v′1+m2v′2.
方案2
1.碰撞找點: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讓入射小球從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滾下,使它們發生碰撞,重復實驗10次.標出碰撞前、后入射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P、M和被碰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N.
2.驗證:測量線段OP、OM、ON的長度.將測量數據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成立.
三、注意事項
1.前提條件:碰撞的兩物體應保證“水平”和“正碰”.
2.案例提醒
(1)若利用氣墊導軌進行驗證,調整氣墊導軌時,應確保導軌水平.
(2)若利用平拋運動規律進行驗證:
①斜槽末端的切線必須水平;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須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③選質量較大的小球作為入射小球;
④實驗過程中實驗桌、斜槽、記錄的白紙的位置要始終保持不變.
考點一 教材原型實驗
例 1 [2024·廣東深圳市高級中學校考三模]如圖1所示,某課外探究小組利用氣墊導軌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滑塊A和滑塊B的質量(包括遮光條)分別為m1=150.0 g、m2=200.0 g.實驗中彈射裝置每次給滑塊A的初速度均相同,滑塊B初始處于靜止狀態.滑塊A的遮光條兩次通過光電門1的擋光時間分別為Δt1、Δt3,滑塊B的遮光條通過光電門2的擋光時間為Δt2.
(1)打開氣泵,先取走滑塊B,待氣流穩定后將滑塊A從氣墊導軌右側彈出,測得光電門1的時間大于光電門2的時間,為使實驗結果準確,后續的操作是(  )
A.調高右側底座旋鈕
B.調高左側底座旋鈕
C.將光電門1向左側移動
D.將光電門2向右側移動
(2)如圖2所示,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d,其讀數為__________mm;
(3)經測量滑塊A、B上的遮光條寬度相同,則驗證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用m1、m2、Δt1、Δt2、Δt3表示);
(4)小明同學改變實驗設計繼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他在滑塊B的右端加上橡皮泥,兩滑塊每次相碰后會粘在一起運動.多次改變滑塊B的質量m2,記錄下滑塊B的遮光條每次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2,在方格紙上作出m2-Δt2圖像.
m2/g 200 210 220 230 240
Δt2/10-3 s 9.3 9.6 9.8 10.1 10.4
例 2 [2024·江蘇模擬預測]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中先讓小球a從斜槽軌道上某點由靜止滾下落在水平地面上,反復多次試驗記錄落點位置.然后再將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讓小球a從斜槽上由靜止滾下與小球b相碰后兩球分別落在水平地面上,反復多次實驗記錄落點位置.已知斜槽末端的豎直高度H=45.00 cm,ma=0.2 kg,mb=0.1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氣阻力不計,小球落地點距離O點(斜槽末端正下方)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該實驗不必要的條件是________;
A.斜槽末端必須保持水平
B.a、b兩球的半徑必須相等
C.a、b兩球的密度必須相等
D.a球每次下落的起點位置必須相同
(2)本實驗探究水平動量守恒的表達式可以表示為________(用ma、mb、OA、OB、OC表示);
(3)碰撞后小球b的水平動量為________kg·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若實驗相對誤差絕對值δ=||×100%≤5%,即可認為系統動量守恒,則本次實驗中兩球的水平動量________(選填“守恒”或“不守恒”);
(5)若實驗中小球每次落到水平面上的落點不完全相同,可以用________當做平均落地點位置.
考點二 探索創新實驗
考向1 實驗方法的創新
例 3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斜槽軌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使斜槽軌道末端與桌面右邊緣對齊,通過調節使斜槽軌道末端水平;
②將小球a從斜槽軌道最高點由靜止釋放,小球a離開斜槽末端后用手機在上方拍攝,得到小球a在空中運動的錄像(俯視);
③將小球b放置在斜槽軌道末端,讓小球a從________由靜止釋放,用手機在上方拍攝兩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錄像.
(1)小球b的半徑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與小球a的半徑相同.
(2)從拍攝到的錄像中每隔0.1 s取一幅圖片,將圖片疊加到一起后,用厘米刻度尺測量圖片上小球間的距離,得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變化圖,如圖乙所示,1為碰前小球a的、2為碰后小球a的、3為碰后小球b的,已知小球a的質量為0.20 kg,小球b的質量為0.10 kg,圖片與實際的比例為1∶10,則碰前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________ kg·m/s,碰后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________ kg·m/s(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3)若碰撞前、后瞬間系統動量之差占碰前瞬間系統總動量的百分比小于3%時,可認為系統動量守恒,則本次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解題心得]                                    
                                    
考向2 實驗器材的創新
例 4 小李同學利用圖示的彈簧發射裝置進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的適當位置固定好彈簧發射器,使其出口處切線與水平桌面相平且彈簧原長時與管口平齊;
②在一塊平直長木板表面先后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將該木板豎直并貼緊桌面右側邊緣.將小球a向左壓縮彈簧并使其由靜止釋放,a球碰到木板,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
③將木板向右水平平移適當距離x2,再將小球a向左壓縮彈簧到某一固定位置并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2;
④將半徑相同的小球b放在桌面的右邊緣,仍讓小球a從步驟③中的釋放點由靜止釋放,與b球相碰后,兩球均撞在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1、P3.
(1)本實驗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小球的半徑r
B.小球a、b的質量ma、mb
C.彈簧的壓縮量x1,木板距離桌子邊緣的距離x2
D.小球在木板上的壓痕P1、P2、P3分別與P之間的豎直距離L1、L2、L3
(2)本實驗中所選用的兩小球的質量關系為ma________mb.(選填“>”“<”或“=”)
(3)兩小球碰撞后,小球a撞到木板上的痕跡為________.(選填“P1”“P2”或“P3”)
(4)用(1)中所測的物理量來驗證兩球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其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
(5)若a、b兩球上涂有粘性很強的膠體(膠體質量不計),讓小球a從步驟③中的釋放點由靜止釋放與b球相碰后,兩球粘連在一起并撞到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4,則壓痕P4的位置應在________.
A.P與P1之間   B.P1與P2之間
C.P2與P3之間 D.P3下方
實驗八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關鍵能力·分層突破
例1 解析:(1)測得光電門1的時間大于光電門2的時間,說明滑軌沒在水平線上,向左傾斜,滑塊A做加速運動,因此應該調高左側底座旋鈕,使滑軌水平,故選B.
(2)游標卡尺主尺刻度為14 mm,游標尺第8刻度與主尺某一刻度對齊,故游標卡尺讀數為d=14+0.1×8=14.8 mm.
(3)根據動量守恒可得m1v1=m2v2-m1v3
對于光電門v=
故驗證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
(4)根據表格數據作出m2-Δt2圖像如下.
答案:(1)B (2)14.8 (3)= (4)見解析圖
例2 解析:(1)實驗中利用平拋運動驗證小球碰撞中水平動量守恒,所以斜槽末端必須水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實驗中應保證兩球發生對心碰撞,且入射小球a的質量大于被碰小球b的質量,所以兩小球半徑應相等,而密度不等,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錯誤,符合題意;為保證a球每次碰b球的速度相同,故a球每次下落的起始位置要相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2)兩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所以mav0=mava+mbvb,v0=,va=,vb=
即ma·OB=ma·OA+mb·OC.
(3)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有H=gt2,OC=vbt,解得t=0.3 s,vb=1.6 m/s
所以小球b碰后水平動量為pb=mbvb=0.16 kg· m/s.
(4)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有v0== m/s=1.335 m/s,va== m/s=0.5 m/s,所以p前=mav0=0.2×1.335 kg· m/s=0.267 kg· m/s,p后=mava+mbvb=0.2×0.5+0.16 kg· m/s=0.26 kg· m/s
所以δ=×100%=×100%=2.62%≤5%
由此可知,本次實驗中兩球的水平動量守恒.
(5)為減小誤差,應將落點用一個盡可能小的圓將所有落點圈起來,最終以“包含落點的小圓圓心”為落點進行測量.
答案:(1)C (2)ma·OB=ma·OA+mb·OC (3)0.16
(4)守恒 (5)包含落點的小圓圓心
例3 解析:③為了保證小球a運動到斜槽軌道末端時的速度相同,則需要將小球a從軌道上同一位置靜止釋放.
(1)為了保證兩小球的碰撞方向沿水平方向,小球b的半徑需要與小球a的半徑相同.
(2)結合題圖乙可知,碰前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為v1==2 m/s,碰前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p1=0.40 kg·m/s,碰后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為v2==0.65 m/s,小球b的速度大小為v3==2.6 m/s,碰后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p2=0.39 kg·m/s.
(3)碰撞前、后瞬間系統動量之差占碰前瞬間系統總動量的百分比為k=×100%=2.5%,則本次實驗能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答案:③斜槽軌道最高點 (1)需要 (2)0.40 0.39 (3)能
例4 解析:(1)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根據運動學規律可得水平速度大小為v=x2 ①
為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需要獲取質量和速度信息,并且最終驗證的動量守恒表達式中x2和g都可以消去,所以本實驗中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有小球a、b的質量ma、mb和小球在木板上的壓痕P1、P2、P3分別與P之間的豎直距離L1、L2、L3,故選BD.
(2)為防止碰撞后入射小球a反彈,兩小球的質量關系為ma>mb.
(3)由于小球a與b碰撞后動能會減小,在水平位移相同的情況下做平拋運動的時間會變長,下落高度會變大,因此小球a撞到木板上的痕跡為P3.
(4)設小球a與b碰撞前瞬間的速度為v0,碰撞后瞬間a、b的速度分別為va、vb,根據①式可得
v0=x2 ② va=x2 ③ vb=x2 ④ 兩球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bvb ⑤ 聯立②③④⑤可得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 ⑥
(5)當碰后兩球粘連在一起時,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二者共同速度大小為v共=v0 ⑦ 當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時,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av0=mava+mbvb ⑧ = ⑨
聯立⑧⑨解得va=v0 ⑩ 則va<v共<v0 
所以壓痕P4的位置應在P2與P3之間,故選C.
答案:(1)BD (2)> (3)P3 (4)= (5)C(共29張PPT)
實驗八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素養目標
1. 理解動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條件,會利用不同案例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2.知道在不同實驗案例中要測量的物理量,會進行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關鍵能力·分層突破
必備知識·自主落實
一、實驗思路及基本操作
裝置圖與思路 操作要領
案例1 思路: (1)兩個滑塊碰撞前沿同一條直線運動,碰撞后仍沿這條直線運動. (2)物理量的測量:測量質量、速度.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滑塊質量.
(2)安裝:正確安裝好氣墊導軌.
(3)測速:測出兩滑塊碰撞前、后的速度.
(4)驗證:一維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案例2 思路: 讓入射球A從同一位置C釋放,測出不發生碰撞時球A飛出的水平距離OP,再測出球A、B碰撞后分別飛出的水平距離OM、ON.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兩球的質量.
(2)安裝:斜槽末端切線必須沿水平方向.
(3)起點: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須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4)鋪紙:白紙在下,復寫紙在上且在適當位置鋪放好,記下鉛垂線所指的位置O.
(5)測距離:用小球平拋的水平位移替代速度,用刻度尺量出O到所找圓心的距離.
二、數據處理及分析
方案1
1.滑塊速度的測量:測量滑塊上擋光片的寬度Δx,記錄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由v=計算.
2.驗證的表達式:m1v1=m1v′1+m2v′2.
方案2
1.碰撞找點: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讓入射小球從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滾下,使它們發生碰撞,重復實驗10次.標出碰撞前、后入射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P、M和被碰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N.
2.驗證:測量線段OP、OM、ON的長度.將測量數據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成立.
三、注意事項
1.前提條件:碰撞的兩物體應保證“水平”和“正碰”.
2.案例提醒
(1)若利用氣墊導軌進行驗證,調整氣墊導軌時,應確保導軌水平.
(2)若利用平拋運動規律進行驗證:
①斜槽末端的切線必須水平;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須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③選質量較大的小球作為入射小球;
④實驗過程中實驗桌、斜槽、記錄的白紙的位置要始終保持不變.
關鍵能力·分層突破
考點一 教材原型實驗
例 1 [2024·廣東深圳市高級中學校考三模]如圖1所示,某課外探究小組利用氣墊導軌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滑塊A和滑塊B的質量(包括遮光條)分別為m1=150.0 g、m2=200.0 g.實驗中彈射裝置每次給滑塊A的初速度均相同,滑塊B初始處于靜止狀態.滑塊A的遮光條兩次通過光電門1的擋光時間分別為Δt1、Δt3,滑塊B的遮光條通過光電門2的擋光時間為Δt2.
(1)打開氣泵,先取走滑塊B,待氣流穩定后將滑塊A從氣墊導軌右側彈出,測得光電門1的時間大于光電門2的時間,為使實驗結果準確,后續的操作是(  )
A.調高右側底座旋鈕
B.調高左側底座旋鈕
C.將光電門1向左側移動
D.將光電門2向右側移動
(2)如圖2所示,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d,其讀數為__________mm;
(3)經測量滑塊A、B上的遮光條寬度相同,則驗證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用m1、m2、Δt1、Δt2、Δt3表示);
B
14.8
= 
解析:(1)測得光電門1的時間大于光電門2的時間,說明滑軌沒在水平線上,向左傾斜,滑塊A做加速運動,因此應該調高左側底座旋鈕,使滑軌水平,故選B.
(2)游標卡尺主尺刻度為14 mm,游標尺第8刻度與主尺某一刻度對齊,故游標卡尺讀數為d=14+0.1×8=14.8 mm.
(3)根據動量守恒可得m1v1=m2v2-m1v3
對于光電門v=
故驗證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
(4)小明同學改變實驗設計繼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他在滑塊B的右端加上橡皮泥,兩滑塊每次相碰后會粘在一起運動.多次改變滑塊B的質量m2,記錄下滑塊B的遮光條每次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Δt2,在方格紙上作出m2-Δt2圖像.
m2/g 200 210 220 230 240
Δt2/10-3 s 9.3 9.6 9.8 10.1 10.4
根據表格數據作出m2-Δt2圖像如下.
例 2 [2024·江蘇模擬預測]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中先讓小球a從斜槽軌道上某點由靜止滾下落在水平地面上,反復多次試驗記錄落點位置.然后再將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讓小球a從斜槽上由靜止滾下與小球b相碰后兩球分別落在水平地面上,反復多次實驗記錄落點位置.已知斜槽末端的豎直高度H=45.00 cm,ma=0.2 kg,mb=0.1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氣阻力不計,小球落地點距離O點(斜槽末端正下方)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該實驗不必要的條件是________;
A.斜槽末端必須保持水平
B.a、b兩球的半徑必須相等
C.a、b兩球的密度必須相等
D.a球每次下落的起點位置必須相同
(2)本實驗探究水平動量守恒的表達式可以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用ma、mb、OA、OB、OC表示);
(3)碰撞后小球b的水平動量為________kg·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若實驗相對誤差絕對值δ=||×100%≤5%,即可認為系統動量守恒,則本次實驗中兩球的水平動量________(選填“守恒”或“不守恒”);
(5)若實驗中小球每次落到水平面上的落點不完全相同,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當做平均落地點位置.
C
ma·OB=ma·OA+mb·OC
0.16
守恒
包含落點的小圓圓心
解析:(1)實驗中利用平拋運動驗證小球碰撞中水平動量守恒,所以斜槽末端必須水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實驗中應保證兩球發生對心碰撞,且入射小球a的質量大于被碰小球b的質量,所以兩小球半徑應相等,而密度不等,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錯誤,符合題意;為保證a球每次碰b球的速度相同,故a球每次下落的起始位置要相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2)兩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所以mav0=mava+mbvb,v0=,va=,vb=
即ma·OB=ma·OA+mb·OC.
(3)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有H=gt2,OC=vbt,解得t=0.3 s,vb=1.6 m/s
所以小球b碰后水平動量為pb=mbvb=0.16 kg· m/s.
(4)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有v0== m/s=1.335 m/s,va== m/s=0.5 m/s,所以p前=mav0=0.2×1.335 kg· m/s=0.267 kg· m/s,p后=mava+mbvb=0.2×0.5+0.16 kg· m/s=0.26 kg· m/s
所以δ=×100%=×100%=2.62%≤5%
由此可知,本次實驗中兩球的水平動量守恒.
(5)為減小誤差,應將落點用一個盡可能小的圓將所有落點圈起來,最終以“包含落點的小圓圓心”為落點進行測量.
考點二 探索創新實驗
考向1 實驗方法的創新
例 3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斜槽軌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使斜槽軌道末端與桌面右邊緣對齊,通過調節使斜槽軌道末端水平;
②將小球a從斜槽軌道最高點由靜止釋放,小球a離開斜槽末端后用手機在上方拍攝,得到小球a在空中運動的錄像(俯視);
③將小球b放置在斜槽軌道末端,讓小球a從____________由靜止釋放,用手機在上方拍攝兩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錄像.
斜槽軌道最高點
解析:為了保證小球a運動到斜槽軌道末端時的速度相同,則需要將小球a從軌道上同一位置靜止釋放.
(1)小球b的半徑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與小球a的半徑相同.
(2)從拍攝到的錄像中每隔0.1 s取一幅圖片,將圖片疊加到一起后,用厘米刻度尺測量圖片上小球間的距離,得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變化圖,如圖乙所示,1為碰前小球a的、2為碰后小球a的、3為碰后小球b的,已知小球a的質量為0.20 kg,小球b的質量為0.10 kg,圖片與實際的比例為1∶10,則碰前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________ kg·m/s,碰后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________ kg·m/s(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3)若碰撞前、后瞬間系統動量之差占碰前瞬間系統總動量的百分比小于3%時,可認為系統動量守恒,則本次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需要
0.40
0.39

解析:③為了保證小球a運動到斜槽軌道末端時的速度相同,則需要將小球a從軌道上同一位置靜止釋放.
(1)為了保證兩小球的碰撞方向沿水平方向,小球b的半徑需要與小球a的半徑相同.
(2)結合題圖乙可知,碰前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為v1==2 m/s,碰前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p1=0.40 kg·m/s,碰后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為v2==0.65 m/s,小球b的速度大小為v3==2.6 m/s,碰后瞬間系統的總動量為p2=0.39 kg·m/s.
(3)碰撞前、后瞬間系統動量之差占碰前瞬間系統總動量的百分比為k=×100%=2.5%,則本次實驗能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考向2 實驗器材的創新
例 4 小李同學利用圖示的彈簧發射裝置進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的適當位置固定好彈簧發射器,使其出口處切線與水平桌面相平且彈簧原長時與管口平齊;
②在一塊平直長木板表面先后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將該木板豎直并貼緊桌面右側邊緣.將小球a向左壓縮彈簧并使其由靜止釋放,a球碰到木板,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
③將木板向右水平平移適當距離x2,再將小球a向左壓縮彈簧到某一固定位置并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2;
④將半徑相同的小球b放在桌面的右邊緣,仍讓小球a從步驟③中的釋放點由靜止釋放,與b球相碰后,兩球均撞在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1、P3.
(1)本實驗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小球的半徑r
B.小球a、b的質量ma、mb
C.彈簧的壓縮量x1,木板距離桌子邊緣的距離x2
D.小球在木板上的壓痕P1、P2、P3分別與P之間的豎直距離L1、L2、L3
(2)本實驗中所選用的兩小球的質量關系為ma________mb.(選填“>”“<”或“=”)
BD

解析:(1)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根據運動學規律可得水平速度大小為v=x2 ①
為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需要獲取質量和速度信息,并且最終驗證的動量守恒表達式中x2和g都可以消去,所以本實驗中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有小球a、b的質量ma、mb和小球在木板上的壓痕P1、P2、P3分別與P之間的豎直距離L1、L2、L3,故選BD.
(2)為防止碰撞后入射小球a反彈,兩小球的質量關系為ma>mb.
(3)兩小球碰撞后,小球a撞到木板上的痕跡為________.(選填“P1”“P2”或“P3”)
(4)用(1)中所測的物理量來驗證兩球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其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
(5)若a、b兩球上涂有粘性很強的膠體(膠體質量不計),讓小球a從步驟③中的釋放點由靜止釋放與b球相碰后,兩球粘連在一起并撞到木板上在白紙上留下壓痕P4,則壓痕P4的位置應在________.
A.P與P1之間   B.P1與P2之間
C.P2與P3之間 D.P3下方
P3

C
解析:(3)由于小球a與b碰撞后動能會減小,在水平位移相同的情況下做平拋運動的時間會變長,下落高度會變大,因此小球a撞到木板上的痕跡為P3.
(4)設小球a與b碰撞前瞬間的速度為v0,碰撞后瞬間a、b的速度分別為va、vb,根據①式可得
v0=x2 ② va=x2 ③ vb=x2 ④ 兩球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取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bvb ⑤ 聯立②③④⑤可得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 ⑥
(5)當碰后兩球粘連在一起時,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二者共同速度大小為v共=v0 ⑦ 當兩小球發生彈性碰撞時,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av0=mava+mbvb ⑧ = ⑨
聯立⑧⑨解得va=v0 ⑩ 則va<v共<v0 
所以壓痕P4的位置應在P2與P3之間,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青岛市| 西畴县| 措勤县| 芒康县| 壤塘县| 依安县| 芒康县| 天祝| 上栗县| 惠水县| 临西县| 泗洪县| 乌鲁木齐县| 玉门市| 砚山县| 北安市| 塔城市| 廉江市| 松原市| 西吉县| 巩义市| 牡丹江市| 东乡县| 眉山市| 安国市| 都昌县| 三亚市| 黄大仙区| 横峰县| 平舆县| 兴仁县| 曲松县| 阜康市| 阿坝| 威远县| 辽中县| 工布江达县| 巴青县| 禄丰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