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化學鍵 2.分子間作用力 3. 氫鍵閱讀教材107頁——110頁,填空。1、根據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鈉原子要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需失去1 個電子;而氯原子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則需 得到1個電子。鈉與氯氣反應時,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的1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 最外電子層上,形成帶 正電荷的鈉離子和帶負電荷 的氯離子。帶相反電荷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 靜電作用 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與單質鈉和氯氣性質完全不同的氯化鈉。2、以氯原子為例來分析氯分子的形成過程,氯原子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都需要獲得 1個電子 ,所以氯原子間難以發生電子的得失。如果2個氯原子各提供1個電子,形成 共用電子對 ,2個氯原子就都形成了8電子穩定結構,從而形成氯分子。3、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如CO2是 直線形,H2O呈V 形,CH4呈 正四面體 形等。4、在H2、Cl2這樣的單質分子中,由同種原子形成共價鍵,兩個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相同,共用電子對不偏向任何一個原子,成鍵的原子因此而不顯電性 ,這樣的共價鍵叫做 非極性共價鍵,簡稱非極性鍵。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種原子形成共價鍵時,因為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偏向 吸引電子能力強的一方,所以吸引電子力強的一方顯 負電性 ,吸引電子能力弱的原子一方顯 正電性。像這樣共用電子對偏移的共價鍵叫做 極性共價鍵,簡稱極性鍵。H2O、CO2中的共價鍵是極性鍵。5、化學鍵的形成與原子結構有關,它主要通過原子的價電子間的轉移或共用來實現。一般的化學物質主要由 離子鍵 或 共價鍵結合而成。6、化學反應是反應物中的原子重新組合為產物分子的一種過程。其實,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包含著反應物分子內化學鍵的 斷裂和產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 。7、化學反應的本質 舊化學鍵的斷裂 和 新化學鍵的形成的過程。8、水在液態時,除了單個水分子,還有幾個水分子通過氫鍵結合而形成的締合水分子(H2O)n存在。在固態水(冰)中水分子間以氫鍵 結合成排列規整的晶體。由于冰的結構中有空隙,造成體積 膨脹、密度減小 至低于液態水的密度,所以冰會浮在水面上。氫鍵在生命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如DNA的 結構和生理活性都與氫鍵的作用有關等。1.晶體溶于水是物理變化,過程中沒有化學鍵的改變。(_______)2.非金屬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_______)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層滿足了8電子穩定結構。(_______)4.離子鍵與共價鍵都有方向性和飽和性。( )5.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必定是共價化合物。( )6.氫鍵是一種特殊的化學鍵,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_________7.過氧化鈉的電子式:。(_______)8.氨氣的電子式:。(_______)9.不同元素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學鍵一定是極性鍵________10.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____。【答案】1.錯誤2.錯誤3.錯誤4.錯誤5.錯誤6.錯誤7.錯誤8.錯誤9.錯誤10.錯誤一、化學鍵1、定義: 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2、注意:稀有氣體中不含化學鍵3、分類: 離子 鍵共價 鍵4、化學反應的本質: 舊化學鍵的斷裂,新化學鍵的形成 。(一)離子鍵1、定義: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的 靜電 作用2、成鍵粒子:陰、陽離子3、成鍵元素:活潑金屬元素(ⅠA、ⅡA)和活潑非金屬元素(ⅥA、ⅦA)4、成鍵性質:靜電作用(吸引和排斥)5、影響因素:離子半徑和離子所帶電荷。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 強 。離子鍵越強,化合物的熔、沸點越高。6、存在范圍:存在于大多數強堿、鹽及金屬氧化物中7、表示方法:電子式(二)共價鍵1、定義:原子間通過 共用電子對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2、成鍵粒子: 原子(一般為非金屬原子,可以 相同 ,也可以 不同 )3、成鍵元素: 同種或異種非金屬元素之間不活潑金屬元素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如AlCl3、BeCl2、BeF24、成鍵性質:共用電子對對兩原子的相互作用5、影響因素:原子半徑和共用電子對數目。原子半徑越小,共價鍵越 強 ;共用電子對數目越多,共價鍵越 強 。6、存在范圍:存在于非金屬多原子單質、共價化合物和復雜離子化合物中7、分類:非極性鍵:由 同種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1) 按 共用電子對是否偏移 分為極性鍵: 由 不同種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單鍵(2) 按成鍵原子間共用電子對的數目分為 雙鍵三鍵8、表示方法:電子式和結構式(三)化合物1、離子化合物(1)定義:陰陽離子通過 靜電作用 所形成的化合物(2)判斷方法:活潑金屬(K、Ca、Na、Mg)的化合物和銨鹽(3)特點:①水溶液或熔融狀態均能 電離 而導電②離子化合物一定含 電離 鍵,可能含 共價 鍵;③含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 離子 化合物④含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如AlCl32、共價化合物(1)定義: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化合物(2)判斷方法:不同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銨鹽除外)(3)特點:①只能在水溶液中電離而導電②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③含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④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銨鹽(四)電子式和結構式1、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的 最外層電子數 的式子。Ⅰ.原子及離子的電子式(1)原子: Na Mg Al Si P S Cl(2)離子:① 簡單陽離子:用離子符號表示,例如:鈉離子Na+;鎂離子 Mg2+② 復雜陽離子:畫出各原子最外層電子,還應用〔 〕括起來,并在右上角標出所帶電荷。例如:NH4+ H3O+ 。③ 陰離子: 畫出最外層電子,還應用〔 〕括起來,并在右上角標出所帶電荷。例如:Cl O2 。Ⅱ.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AB型:NaCl ,MgO 。A2B型:K2SAB2型:CaF2復雜:NaOH ,Na2O2 。 NH4HⅢ.非金屬多原子單質和共價化合物Cl2 N2 H2O 。CO2 HClO NH3。2、結構式:用一條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式子。例如:Cl2 N2 H2S 。CO2 HClO NH3 。3、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通式:原子的電子式 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Na2O : 。MgCl2 :Br2 :CCl4:二、分子間作用力1、定義: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叫范德華力2、特點:分子間作用力要比化學鍵弱得多3、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主要影響物質的熔沸點對組成、結構相似的物質來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 大 ,物質熔、沸點越 高 。如:I2 > Br2 > Cl2 > F2 CI4 > CBr4 > CCl4 > CF4三、 氫鍵1、定義:分子之間存在一種比范德華力稍強的相互作用2、形成條件:非金屬性強,半徑小的非金屬元素與氫形成氫化物,氫與另一氫化物中非金屬性強,半徑小的非金屬元素間的作用。特點:氫鍵比 化學鍵 弱的多,比 范德華力 稍強;可把氫鍵看成是一種比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4、表示方法:A—H…B冰的結構 一些氫化物的沸點5、存在于:NH3、H2O、HF6、主要影響物質的熔沸點和溶解度分子間氫鍵使物質的熔沸點升高,如:NH3 > PH3 ;H2O > H2S ; HF > HCl1.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化學鍵是一種作用力B.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分子內的化學鍵斷裂,產物分子中的化學鍵形成C.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D.共價化合物中只含有共價鍵【答案】C【解析】A. 化學鍵是相鄰原子或離子之間強烈的作用力,故A正確;B.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的斷裂,新鍵的形成,所以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分子內的化學鍵斷裂,生成物中的化學鍵形成,故B正確;C. 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可能含有共價鍵,如氯化銨既有離子鍵,也有共價鍵,故C錯誤;D. 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因此共價化合物中一定只含共價鍵,不含離子鍵,故D正確;故答案選C。2.下列分子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是A.H2O B.MgCl2 C.CCl4 D.NaOH【答案】D【解析】A.H2O是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故不選A;B.MgCl2是離子化合物,由Mg2+、Cl-構成,只含離子鍵,故不選B;C.CCl4是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故不選C;D.NaOH是離子化合物,由Na+、OH-構成,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故選D;選D。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共價化合物一定含有共價鍵,也可能含有離子鍵B.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C.的性質很穩定,與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有關D.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答案】D【解析】A.共價化合物中僅含有共價鍵,不含離子鍵,A錯誤;B.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氯化銨,是有非金屬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B錯誤;C.氫鍵不影響化學性質,所以水分子穩定與水分子間存在氫鍵無關,而與共價鍵鍵能有關,C錯誤;D.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如氫氧化鈉是由離子鍵和共價鍵構成的離子化合物,D正確;故選D。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比穩定,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氫鍵 B.物質中化學鍵被破壞,一定發生化學變化C.晶體和中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D.熔化時破壞離子鍵和共價鍵【答案】C【解析】A.比穩定,是由于H-F鍵的鍵能大于H-Cl,與氫鍵無關,故A錯誤;B.化學反應的本質是既有舊鍵的斷裂又有新鍵的形成,故化學鍵被破壞不一定發生化學反應,故B錯誤;C.晶體和中都只有離子鍵,故化學鍵相同,故C正確;D.熔化時只能破壞離子鍵,不能破壞共價鍵,故D錯誤;故選C。5.關于氫鍵及范德華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氫鍵比范德華力強,所以它屬于化學鍵B.分子間形成的氫鍵使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升高C.沸點HI>HBr>HCl>HFD.H2O是一種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于H2O之間形成氫鍵所致【答案】B【解析】A.氫鍵屬于分子間作用力,不屬于化學鍵,故A項錯誤;B.物質熔化與沸騰時需要破壞氫鍵,而破壞氫鍵需要一定能量,所以分子間形成氫鍵使物質的熔點和沸點都升高,故B項正確;C.第VIIA族元素中,只有氟化氫分子間存在氫鍵,沸點較高,出現反常,因此沸點為HF>HI>HBr>HCl,故C項錯誤;D.水之所以化學性質穩定是因為分子內氫氧鍵比較穩定,與氫鍵無關,故D項錯誤。答案為B。1.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區別離子鍵 共價鍵概念 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 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鍵微粒 陰、陽離子 原子成鍵 條件 一般是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化合時,易發生電子的得失形成離子鍵 一般是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未達到穩定狀態,相互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影響 因素 離子的半徑越小,所帶電荷數越多,離子鍵越強 原子半徑越小,共用電子對數越多,共價鍵越牢固2.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方法(1)根據化學鍵的類型來判斷;凡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2)根據化合物的類型來判斷:大多數堿性氧化物、強堿和大多數鹽都屬于離子化合物(特例:AlCl3為共價化合物);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等都屬于共價化合物。(3)根據化合物的性質來判斷:一般熔、沸點較低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如AlCl3。3.化學反應過程中化學鍵變化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一定有舊化學鍵被破壞和產物中新化學鍵的形成。如:H2+F2===2HF,化學鍵H—H、F—F均被破壞,形成H—F。4.離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中化學鍵變化離子化合物電離陰、陽離子。NaClNa++Cl-,離子鍵破壞。5.共價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中化學鍵變化(1)溶解過程(2)熔化6.單質的熔化或溶解過程中的化學鍵變化單質的特點 化學鍵變化 舉例由分子構成的固體單質 熔化或升華時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不破壞化學鍵 P4的熔化,I2的升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 熔化時破壞共價鍵 金剛石或晶體硅能與水反應的某些活潑非金屬單質 溶于水后,分子內共價鍵被破壞 Cl2、F2等注意:(1)化學反應中,并不是反應物中所有的化學鍵都被破壞,如(NH4)2SO4+BaCl2===BaSO4↓+2NH4Cl,只破壞反應物中的離子鍵,而共價鍵未被破壞。(2)化學鍵被破壞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金剛石的受熱熔化、NaCl溶于水等。只有舊化學鍵的斷裂而沒有新化學鍵的生成,故不是化學變化。7.化學鍵與物質之間的關系(1)部分物質中不一定含有化學鍵。例如稀有氣體分子中不含有化學鍵。(2)金屬與非金屬形成的化學鍵不一定都是離子鍵,也有共價鍵。例如AlCl3中沒有離子鍵,只有共價鍵。(3)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例如NaOH是離子化合物。(4)只含有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例如銨鹽中不含有金屬元素,但是屬于離子化合物。(5)含非極性鍵的化合物可能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如H2O2、Na2O2等。1.下列有關微粒間作用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碘晶體升華和干冰升華都只破壞了分之間的作用力B.氯化鈉熔化或氯化氫溶于水都要破壞化學鍵C.Na2O2屬于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D.NH3和H2O之間可以形成氫鍵,這也是氨極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答案】C【解析】A.碘晶體升華和干冰升華都屬于物理變化,破壞了分子間作用力,A正確;B.氯化鈉溶于水電離出鈉離子和氯離子,氯化氫溶于水電離出氫離子和氯離子,破壞了化學鍵,B正確;C.過氧化鈉中存在離子鍵,過氧根中存在非極性共價鍵,不存在極性共價鍵,C錯誤;D.氨氣中的氫元素與水中的氧元素形成氫鍵,所以氨氣易溶于水,D錯誤;故答案為:C。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分子中存在極性共價鍵B.NaClO晶體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C.NaCl晶體溶于水時有離子鍵的斷裂D.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電子層都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答案】D【解析】A.分子中存在氫氧極性共價鍵,故A正確;B.NaClO晶體中含有鈉離子和次氯酸根離子,晶體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故B正確;C.NaCl晶體含有離子鍵,溶于水時有離子鍵的斷裂,故C正確;D.分子中每個O原子最外電子層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H原子最外電子層具有2電子穩定結構,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D。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稀有氣體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B.離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屬元素C.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D.陰、陽離子通過靜電引力所形成的化學鍵叫離子鍵【答案】D【解析】A.稀有氣體分子為單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學鍵,故A正確;B.離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屬元素,如NH4Cl,故B正確;C.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Na2O2等,故C正確;D.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力所形成的化學鍵叫離子鍵,這種靜電作用力既包括靜電吸引力,又包括靜電排斥力,故D錯誤;故選D。4.下列關于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離子鍵是指帶相反電荷的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吸引作用B.離子鍵只能在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原子之間形成C.離子鍵的作用僅僅局限于相鄰的兩個陰、陽離子之間D.CaO、NaCl、NaOH中均存在離子鍵,都是離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離子鍵是指陰、陽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A錯誤;B.不是只有活潑的金屬元素和活潑的非金屬元素之間才能形成離子鍵,如銨離子與氯離子也能形成離子鍵,B錯誤;C.離子鍵的作用不僅局限于相鄰的兩個陰、陽離子之間,還存在于原子核和電子之間,C錯誤;D.CaO、NaCl、NaOH都是由活潑金屬陽離子與陰離子構成的,均存在離子鍵,都是離子化合物,D正確;故答案為:D。5.如果用“·”表示最外層的電子,原子形成NaCl和HCI的的過程可表示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H易失電子顯+1價而形成穩定結構 B.NaCl固體中主要存在NaCl分子C.HCl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HCl分子 D.H與Cl共用一對電子形成HCl【答案】D【解析】A.HCl是共價化合物,H和Cl之間存在共用電子對,共用電子對偏向Cl,使得H顯+1價,Cl顯-1價,A錯誤;B.NaCl是由Na+和Cl-形成的離子化合物,不存在“NaCl分子”的說法,B錯誤;C.HCl是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故HCl的水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C錯誤;D.如圖所示,H與Cl共用一對電子形成HCl,D正確;故選D。6.實驗室利用反應制取氨氣。在催化條件下,可發生催化氧化反應:。下列關于說法正確的是A.只含離子鍵 B.只含共價鍵C.既含離子鍵也含共價鍵 D.既不含離子鍵也不含共價鍵【答案】C【解析】中NH 和Cl-以離子鍵結合,NH內N原子和H原子形成共價鍵,所以既含離子鍵也含共價鍵,答案選C。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用電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過程為:B.反應2H2O+F2=O2+2HF,同時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C.CO2和Cl2兩種分子中,每個原子的最外層都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D.K2S和NaOH都屬于離子化合物,但它們的化學鍵類型不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A.用電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過程為:,A錯誤;B.反應物H2O和F2分別斷裂O-H鍵和F-F鍵,生成物O2和HF分別形成O=O鍵和H-F鍵,即反應過程中同時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B正確;C.CO2結構式為O=C=O,Cl2結構式為Cl-Cl,因此每個原子的最外層都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C正確;D.K2S只含離子鍵,NaOH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含離子鍵和O-H共價鍵,二者化學鍵類型不完全相同,但都屬于離子化合物,D正確;故選A。8.共價鍵、離子鍵和范德華力是粒子之間的三種作用力。下列物質中,只含有以上一種作用力的是①氦 ② ③HI ④CaO ⑤ ⑥KOH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答案】D【解析】①氦中不存在化學鍵,氦中只存在范德華力,符合題意;②Na2S中只含有離子鍵,屬于離子化合物,符合題意;③HI分子中含H—I共價鍵,HI分子間存在范德華力,不符合題意;④CaO中只含有離子鍵,屬于離子化合物,符合題意;⑤Na2O2中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不符合題意;⑥KOH中含有離子鍵和極性共價鍵,不符合題意;則只含有一種作用力的是①②④,答案選D。9.在“固體冰→液體水→水蒸氣→氫氣和氧氣”的變化過程中,被破環的作用力依次是A.共價鍵、共價鍵、共價鍵B.分子間作用力、共價鍵、共價鍵C.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共價鍵D.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答案】C【解析】固態水中和液態水中含有氫鍵,當固體冰→液體水→水蒸氣主要是氫鍵被破壞,但屬于物理變化,共價鍵沒有破壞,破壞了分子間作用力,水蒸氣→氧氣和氫氣,為化學變化,破壞的是極性共價鍵,所以在“固體冰→液體水→水蒸氣→氫氣和氧氣”的變化過程中,被破壞的作用力依次是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共價鍵,故選C。10.關于氫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氫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氫鍵B.氫鍵比范德華力強,所以它屬于化學鍵C.DNA中的堿基互補配對是通過氫鍵來實現的D.H2O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于氫鍵所致【答案】C【解析】A.含氫元素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氫鍵,例如CH4分子間不存在氫鍵,故A錯誤;B.氫鍵屬于分子間作用力,不屬于化學鍵,故B錯誤;C.N元素的電負性較大,含有堿基的分子之間易形成氫鍵,故C正確;D.氫鍵影響的是水的熔沸點,水的穩定性與共價鍵的鍵能有關,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C。11.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A.分子中含有極性鍵 B.的電子式:C.硫化氫 D.的電子式:【答案】A【解析】A.分子中含有碳氧極性鍵,故A正確;B.是離子化合物,其電子式:,故B錯誤;C.硫化氫是共價化合物,其電子式為,故C錯誤;D.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鍵,電子式:,故D錯誤。故選A。12.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A.次氯酸的結構式:H—O—ClB.氮氣的電子式:C.分子的電子式:D.用電子式表示溴化鈉的形成過程:【答案】A【解析】A.一種H和Cl周圍只能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而O周圍需要形成2對共用電子對,結構式是指用一根“-”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式子,故次氯酸的結構式:H—O—Cl,A正確;B.N2分子中N和N之間形成3對共用電子對,故氮氣的電子式:,B錯誤;C.是CO2的結構式,分子的電子式為:,C錯誤;D.溴化鈉是離子化合物,則溴化鈉的形成過程用電子式表示為:,D錯誤;故答案為:A。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化學鍵 2.分子間作用力 3. 氫鍵閱讀教材107頁——110頁,填空。1、根據鈉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鈉原子要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需 個電子;而氯原子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則需 個電子。鈉與氯氣反應時,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的1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 上,形成帶 的鈉離子和帶 的氯離子。帶相反電荷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 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與單質鈉和氯氣性質完全不同的氯化鈉。2、以氯原子為例來分析氯分子的形成過程,氯原子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都需要獲得 ,所以氯原子間難以發生 。如果2個氯原子各提供1個電子,形成 ,2個氯原子就都形成了8電子穩定結構,從而形成氯分子。3、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如CO2是 形,H2O呈 形,CH4呈 形等。4、在H2、Cl2這樣的單質分子中,由同種原子形成共價鍵,兩個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 ,共用電子對 任何一個原子,成鍵的原子因此而 ,這樣的共價鍵叫做 共價鍵,簡稱非極性鍵。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種原子形成共價鍵時,因為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 ,共用電子對偏向 能力強的一方,所以吸引電子力強的一方顯 ,吸引電子能力弱的原子一方顯 。像這樣共用電子對偏移的共價鍵叫做 共價鍵,簡稱極性鍵。H2O、CO2中的共價鍵是極性鍵。5、化學鍵的形成與 有關,它主要通過原子的 間的轉移或共用來實現。一般的化學物質主要由 或 結合而成。6、化學反應是反應物中的原子 為產物分子的一種過程。其實,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包含著反應物分子內化學鍵的 和產物分子中化學鍵的 。7、化學反應的本質 和 的過程。8、水在液態時,除了單個水分子,還有幾個水分子通過氫鍵結合而形成的締合水分子(H2O)n存在。在固態水(冰)中水分子間以 結合成排列規整的晶體。由于冰的結構中有空隙,造成體積 至低于液態水的密度,所以冰會浮在水面上。氫鍵在生命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如DNA的 都與氫鍵的作用有關等。1.晶體溶于水是物理變化,過程中沒有化學鍵的改變。(_______)2.非金屬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_______)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層滿足了8電子穩定結構。(_______)4.離子鍵與共價鍵都有方向性和飽和性。( )5.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必定是共價化合物。( )6.氫鍵是一種特殊的化學鍵,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_________7.過氧化鈉的電子式:。(_______)8.氨氣的電子式:。(_______)9.不同元素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學鍵一定是極性鍵________10.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____。一、化學鍵1、定義: 。2、注意:稀有氣體中不含化學鍵3、分類: 鍵鍵4、化學反應的本質: 。(一)離子鍵1、定義: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的 作用2、成鍵粒子:陰、陽離子3、成鍵元素:活潑金屬元素(ⅠA、ⅡA)和活潑非金屬元素(ⅥA、ⅦA)4、成鍵性質:靜電作用(吸引和排斥)5、影響因素: 。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 。離子鍵越強,化合物的熔、沸點越高。6、存在范圍:存在于大多數強堿、鹽及金屬氧化物中7、表示方法:電子式(二)共價鍵1、定義:原子間通過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2、成鍵粒子: 原子(一般為非金屬原子,可以 ,也可以 )3、成鍵元素: 同種或異種非金屬元素之間不活潑金屬元素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如AlCl3、BeCl2、BeF24、成鍵性質:共用電子對對兩原子的相互作用5、影響因素:原子半徑和共用電子對數目。原子半徑越小,共價鍵越 ;共用電子對數目越多,共價鍵越 。6、存在范圍:存在于非金屬多原子單質、共價化合物和復雜離子化合物中7、分類:非極性鍵:由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1) 按 分為極性鍵: 由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單鍵(2) 按 分為 雙鍵三鍵8、表示方法:電子式和結構式(三)化合物1、離子化合物(1)定義:陰陽離子通過 所形成的化合物(2)判斷方法:活潑金屬(K、Ca、Na、Mg)的化合物和銨鹽(3)特點:①水溶液或熔融狀態均能 而導電②離子化合物一定含 鍵,可能含 鍵;③含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 化合物④含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如AlCl32、共價化合物(1)定義: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化合物(2)判斷方法:不同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銨鹽除外)(3)特點:①只能在水溶液中電離而導電②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③含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④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銨鹽(四)電子式和結構式1、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的 的式子。Ⅰ.原子及離子的電子式(1)原子: Na Mg Al Si P S Cl(2)離子:① 簡單陽離子:用離子符號表示,例如:鈉離子Na+;鎂離子 Mg2+② 復雜陽離子:畫出各原子最外層電子,還應用〔 〕括起來,并在右上角標出所帶電荷。例如:NH4+ H3O+ 。③ 陰離子: 畫出最外層電子,還應用〔 〕括起來,并在右上角標出所帶電荷。例如:Cl O2 。Ⅱ.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AB型:NaCl ,MgO 。A2B型:K2SAB2型:CaF2復雜:NaOH ,Na2O2 。 NH4HⅢ.非金屬多原子單質和共價化合物Cl2 N2 H2O 。CO2 HClO NH3。2、結構式:用一條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式子。例如:Cl2 N2 H2S 。CO2 HClO NH3 。3、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通式:原子的電子式 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Na2O : 。MgCl2 :Br2 :CCl4:二、分子間作用力1、定義: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叫范德華力2、特點:分子間作用力要比3、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主要影響物質的熔沸點對組成、結構相似的物質來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 ,物質熔、沸點越 。如:I2 > Br2 > Cl2 > F2 CI4 > CBr4 > CCl4 > CF4三、 氫鍵1、定義:分子之間存在一種比范德華力稍強的相互作用2、形成條件:非金屬性強,半徑小的非金屬元素與氫形成氫化物,氫與另一氫化物中非金屬性強,半徑小的非金屬元素間的作用。特點:氫鍵比 弱的多,比 稍強;可把氫鍵看成是一種比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4、表示方法:A—H…B冰的結構 一些氫化物的沸點5、存在于:NH3、H2O、HF6、主要影響物質的熔沸點和溶解度分子間氫鍵使物質的熔沸點升高,如:NH3 > PH3 ;H2O > H2S ; HF > HCl1.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化學鍵是一種作用力B.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分子內的化學鍵斷裂,產物分子中的化學鍵形成C.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D.共價化合物中只含有共價鍵2.下列分子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是A.H2O B.MgCl2 C.CCl4 D.NaOH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共價化合物一定含有共價鍵,也可能含有離子鍵B.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C.的性質很穩定,與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有關D.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比穩定,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氫鍵 B.物質中化學鍵被破壞,一定發生化學變化C.晶體和中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D.熔化時破壞離子鍵和共價鍵5.關于氫鍵及范德華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氫鍵比范德華力強,所以它屬于化學鍵B.分子間形成的氫鍵使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升高C.沸點HI>HBr>HCl>HFD.H2O是一種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于H2O之間形成氫鍵所致1.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區別離子鍵 共價鍵概念 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 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鍵微粒 陰、陽離子 原子成鍵 條件 一般是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化合時,易發生電子的得失形成離子鍵 一般是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未達到穩定狀態,相互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影響 因素 離子的半徑越小,所帶電荷數越多,離子鍵越強 原子半徑越小,共用電子對數越多,共價鍵越牢固2.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方法(1)根據化學鍵的類型來判斷;凡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2)根據化合物的類型來判斷:大多數堿性氧化物、強堿和大多數鹽都屬于離子化合物(特例:AlCl3為共價化合物);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等都屬于共價化合物。(3)根據化合物的性質來判斷:一般熔、沸點較低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如AlCl3。3.化學反應過程中化學鍵變化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一定有舊化學鍵被破壞和產物中新化學鍵的形成。如:H2+F2===2HF,化學鍵H—H、F—F均被破壞,形成H—F。4.離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中化學鍵變化離子化合物電離陰、陽離子。NaClNa++Cl-,離子鍵破壞。5.共價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中化學鍵變化(1)溶解過程(2)熔化6.單質的熔化或溶解過程中的化學鍵變化單質的特點 化學鍵變化 舉例由分子構成的固體單質 熔化或升華時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不破壞化學鍵 P4的熔化,I2的升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 熔化時破壞共價鍵 金剛石或晶體硅能與水反應的某些活潑非金屬單質 溶于水后,分子內共價鍵被破壞 Cl2、F2等注意:(1)化學反應中,并不是反應物中所有的化學鍵都被破壞,如(NH4)2SO4+BaCl2===BaSO4↓+2NH4Cl,只破壞反應物中的離子鍵,而共價鍵未被破壞。(2)化學鍵被破壞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金剛石的受熱熔化、NaCl溶于水等。只有舊化學鍵的斷裂而沒有新化學鍵的生成,故不是化學變化。7.化學鍵與物質之間的關系(1)部分物質中不一定含有化學鍵。例如稀有氣體分子中不含有化學鍵。(2)金屬與非金屬形成的化學鍵不一定都是離子鍵,也有共價鍵。例如AlCl3中沒有離子鍵,只有共價鍵。(3)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例如NaOH是離子化合物。(4)只含有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例如銨鹽中不含有金屬元素,但是屬于離子化合物。(5)含非極性鍵的化合物可能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如H2O2、Na2O2等。1.下列有關微粒間作用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碘晶體升華和干冰升華都只破壞了分之間的作用力B.氯化鈉熔化或氯化氫溶于水都要破壞化學鍵C.Na2O2屬于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D.NH3和H2O之間可以形成氫鍵,這也是氨極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分子中存在極性共價鍵B.NaClO晶體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C.NaCl晶體溶于水時有離子鍵的斷裂D.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電子層都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稀有氣體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B.離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屬元素C.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D.陰、陽離子通過靜電引力所形成的化學鍵叫離子鍵4.下列關于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離子鍵是指帶相反電荷的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吸引作用B.離子鍵只能在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原子之間形成C.離子鍵的作用僅僅局限于相鄰的兩個陰、陽離子之間D.CaO、NaCl、NaOH中均存在離子鍵,都是離子化合物5.如果用“·”表示最外層的電子,原子形成NaCl和HCI的的過程可表示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H易失電子顯+1價而形成穩定結構 B.NaCl固體中主要存在NaCl分子C.HCl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HCl分子 D.H與Cl共用一對電子形成HCl6.實驗室利用反應制取氨氣。在催化條件下,可發生催化氧化反應:。下列關于說法正確的是A.只含離子鍵 B.只含共價鍵C.既含離子鍵也含共價鍵 D.既不含離子鍵也不含共價鍵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用電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過程為:B.反應2H2O+F2=O2+2HF,同時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C.CO2和Cl2兩種分子中,每個原子的最外層都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D.K2S和NaOH都屬于離子化合物,但它們的化學鍵類型不完全相同8.共價鍵、離子鍵和范德華力是粒子之間的三種作用力。下列物質中,只含有以上一種作用力的是①氦 ② ③HI ④CaO ⑤ ⑥KOH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9.在“固體冰→液體水→水蒸氣→氫氣和氧氣”的變化過程中,被破環的作用力依次是A.共價鍵、共價鍵、共價鍵B.分子間作用力、共價鍵、共價鍵C.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共價鍵D.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10.關于氫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氫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氫鍵B.氫鍵比范德華力強,所以它屬于化學鍵C.DNA中的堿基互補配對是通過氫鍵來實現的D.H2O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于氫鍵所致11.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A.分子中含有極性鍵 B.的電子式:C.硫化氫 D.的電子式:12.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A.次氯酸的結構式:H—O—ClB.氮氣的電子式:C.分子的電子式:D.用電子式表示溴化鈉的形成過程: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增強版】第20講 講化學鍵-2024年初升高化學知識銜接卓越講義(人教版2019)(原版版).docx 【增強版】第20講 講化學鍵-2024年初升高化學知識銜接卓越講義(人教版2019)(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