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增強版】第18講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2024年初升高化學知識銜接卓越講義(人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增強版】第18講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2024年初升高化學知識銜接卓越講義(人教版2019)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原子結構 2.元素周期表
閱讀教材86頁——90頁,填空。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 質子和中子 構成。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近似為1,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將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 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相加,所得的數值叫做質量數。
2、在多電子原子中,電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在離核較近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低,在離核較遠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 較高 。由于原子中的電子是處在原子核的引力場中(類似于地球上的萬物處于地心引力場中),電子一般總是先從內層 排起,當一層充滿后再填充下一層。
3、實際上,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是根據 原子光譜 和理論分析 的結果而得出的,其中也包括從元素周期表得到的啟示。
4、科學史話: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過程:道爾頓模型 、湯姆孫原子模型 、盧瑟福原子模型 、 玻爾原子模型 、電子云模型 。
5、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6、原子序數與元素的原子結構之間存在著如下關系:原子序數 = 質子數= 核電荷數= 核外電子數。
7、在周期表中,把電子層數目 相同 的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橫行, 再把不同橫行中最外層電子數 相同 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由上而下排成縱行。
8、元素周期表有 7 個橫行,每個橫行各為一個 周期。第一周期 最短 ,
只有 2 種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 8 種元素,稱為短 周期,其他周期均為 長周期。
9、周期表有18 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叫做第 Ⅷ 族外,其余每個縱行各為一族。 族有 主 族和 副 族之分。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數后標 A, 副族元素的族序數后標 B 。
10、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元素化學性質不活潑,通常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把它們的化合價定位0,因而叫做0族。
11、周期表中有些族的元素的別稱。第ⅠA族(除氫):堿金屬 元素; 第ⅦA族:鹵族元素; 0族: 稀有氣體元素
1.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_____)
2.質量數就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_____)
3.若兩種微粒的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均相同,則它們可能是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和離子。(_____)
4.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_____)
5.第ⅠA族元素都是堿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均易失去1個電子。(_____)
6.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數等于原子核外電子層數。______
7.元素周期表中從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_____)
8.原子的最外層有1個或2個電子,則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Ⅷ族元素或0族元素氦。(_____)
9.ⅠA族元素全部屬于金屬元素,ⅦA族元素全部屬于非金屬元素。(___)
10.52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VA族。(___)
【答案】1.正確2.錯誤3.錯誤4.錯誤5.錯誤6.正確7.正確8.正確9.錯誤10.錯誤
一、原子結構
1、原子的構成
質子:(Z)帶正電荷:決定元素種類
原子核
原子 中子:(N)不顯電性:決定同一元素是否有同位素
核外電子:帶負電荷: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2、質量數
1)定義: 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相加。
2)符號:A 計算式:質量數(A)= 質子(Z)+ 中子(N)
3)應用: 表示質量數為A,質子數為Z的一個原子 。
3、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依據核外電子的能量不同
電子層序號 1 2 3 4 5 6 7
電子層符號 K L M N O P Q
電子能量 電子離核由 近 到 遠 ,電子能量由 低 到 高
4、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1)電子總是從能量 最低 的電子層排起,然后由 里 往 外 排。
2)各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目為 2n2 (n為電子層數)
3)最外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目為 8 (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 2 個電子)。
4)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 18 ,倒數第三層不超過 32 個電子。
注意:這幾條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須同時遵循這幾條規律。
1.不久前,我國科學家首次合成了三種新核素,其中一種新核素是185Hf。關于185H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新原子 B.原子核內有185個質子
C.是一種新元素 D.是Hf的一種新的單質
【答案】A
【解析】A.核素是具有一定質子數一定中子數的原子,185Hf是一種新核素即新原子, A正確;
B.185Hf是一種原子,其質量數為185,Hf為72號元素,所以其質子數為72,B錯誤;
C.185Hf是一種原子,而不是新元素,是新的核素,C錯誤;
D.185Hf是Hf的一種新核素,不是單質,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
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層都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A.HCl B.CH4 C.BF3 D.PCl3
【答案】D
【解析】A.HCl中氫原子最外層2個電子,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A錯誤;
B.CH4中氫原子最外層2個電子,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B錯誤;
C.BF3中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3=6,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C錯誤;
D.PCl3中P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3=8,C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 +7=8,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故D正確;
故選D。
3.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③是不同種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
C.②③的化學性質相似 D.①④表示的是離子
【答案】B
【解析】A.①③同屬于氯元素,A錯誤;
B.②表示的鈉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形成化合物時易失去一個電子,2故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B正確;
C.②③分屬于不同的元素,化學性質不同,C錯誤;
D.①表示的是離子,而④表示的是原子,D錯誤;
答案選B。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發展歷程
2、原子序數: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順序給元素編號。
3、編排原則:把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按_原子序數遞增__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橫行;把不同橫行中__最外層電子數相同__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
原子序數= 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原 子: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陽離子: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離子所帶電荷數
陰離子: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離子所帶電荷數
4、結構:
1)周期(7個橫行,7 個周期)
(1)定義: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一個橫行
(2)分類:
短 周 期 長 周 期
周期序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元素種類
0族元素原子序數
(3)特點:周期數 = 電子層數
(4)規律:除第一周期只有2種元素外,均從堿金屬元素開始,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
第六周期:含鑭系(La ~ Lu)15種元素, 第七周期:含錒系(Ac ~ Lr)15種元素
2)族(18個縱行,16個族)
(1)分類:
主族 列數 1 2 13 14 15 16 17
族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副族 列數 3 4 5 6 7 11 12
族序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第Ⅷ族 第 8、9、10 縱行
0族 第 18 縱行,稀有氣體元素
(2)特點:主族序數 = 最外層電子數 。
(3) 周期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一 H He
二 Li Be B C N O F Ne
三 Na Mg Al Si P S Cl Ar
四 K Ca Ga Ge As Se Br Kr
五 Rb Sr In Sn Sb Te I Xe
六 Cs Ba Tl Pb Bi Po At Rn
七 Fr Ra Nh Fl Mc Lv Ts Og
(4)注意:
1、元素周期表中每個方格中信息
2、常見族的特別的名稱
第IA族(除氫外):堿金屬元素:鋰(3Li)、鈉(11Na)、鉀(19K)、銣(37Rb)、銫(55Cs)、鈁(87Fr)
第VIIA族:鹵族元素:氟(9F)、氯(17Cl)、溴(35Br)、碘(53I)、砹(85At)
0族:稀有氣體元素:氦(2He)、氖(10Ne)、氬(18Ar)、氪(36Kr)、氙(54Xe)、氡(86Rn)
3、過渡元素和鑭系、錒系元素
① 過渡元素
過渡元素是除主族和0族以外的元素,也就是副族和第Ⅷ族的元素,共10個縱行,
全部是金屬元素,又叫過渡金屬
② 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
鑭系元素:第六周期第IIIB族,共15種元素
錒系元素:第七周期第IIIB族,共15種元素
4.下列關于同主族元素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被稱為堿金屬元素
B.V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一定是+6價
C.IV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都是+4價
D.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都是+7價,且最低負價都是 1價
【答案】C
【解析】A.除氫以外的第IA族元素被稱為堿金屬元素,故A錯誤;
B.VA族元素的最外層有5個電子,其最高化合價是+5價,故B錯誤;
C.IVA族元素的最外層有4個電子,其最高化合價都是+4價,故C正確;
D.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是+7價,且最低負價都是 1價,但氟沒有最高正價,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C。
5.關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之差為2的兩種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二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
C.核外有36個電子,則元素W位于第四周期IIA族
D.若某IIA族元素原子序數為x,那么IIIA族原子序數可能為
【答案】D
【解析】A.H、Li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故A錯誤;
B.0族的氦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故B錯誤;
C.核外有36個電子,則元素W原子為38個電子,為38號元素鍶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IA族,故C錯誤;
D.若某IIA族元素原子序數為x,若為第六、第七周期的元素,則IIIA族原子序數可能為,故D正確;
故選D。
6.根據中學化學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L層電子數為奇數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屬
B.第三、四、五周期元素的種數分別是8、18、32種
C.由左往右數第8、9、10三列元素中沒有非金屬元素
D.只有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
【答案】C
【解析】A.L電子層電子數為奇數的所有元素有Li、B、N、F,其中Li是金屬,其余是非金屬,故A錯誤;
B.第3、4、5、6周期元素的數目分別是8、18、18、32,故B錯誤;
C.由左至右第8、9、10三列元素是第Ⅷ族,全部是金屬元素,沒有非金屬元素,故C正確;
D.第ⅡB族以及部分第Ⅷ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故D錯誤;
答案選C。
重要知識: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特征
1、最外層電子數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原子有He、Be、Mg、Ca。
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存在倍數關系
(1) 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Be、Ar。
(2)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是C。
(3)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O。
(4)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4倍的原子是Ne。
(5) 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Si
4、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其他相關數的關系
(1) 內層電子總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P
(2) 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 電子層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Ca
(4) 電子層數是最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Na
(5) 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有He、C、S。
(6) 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3倍的原子是O。
5、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規律
(1)元素種類存在的規律
元素種類最多的周期是第六周期:元素種類最多的族是第IIIB族
(2)同周期相鄰的第ⅡA族與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為
第二、三周期為 1
第四、五周期為 11
第六、七周期為 25
(3)同主族相鄰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的關系
若第ⅠA族與第ⅡA族,
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 上一周期 元素的原子序數 + 上一周期 所含元素的種類
若第ⅢA族與第ⅦA族,
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 上一周期 元素的原子序數 + 下一周期 所含元素的種類
1.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銪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銦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9 B.銦元素原子的中子數為49
C.銦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銦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g
【答案】A
【解析】A.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數為49,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49,故A正確;
B.由選項A分析知,質子數為49,中子數不為49,故B錯誤;
C.該元素的名稱是銦,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C錯誤;
D.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D錯誤;
答案為A。
2.已知元素R的一種同位素形成離子化合物,其中R離子的中子數為Y,核外電子數為Z,該同位素R的符號為
A. B. C. D.
【答案】D
【解析】已知元素R的一種同位素形成離子化合物,其中R離子()的中子數為Y,核外電子數為Z,則R核外有(Z+X)個電子即質子數為Z+X,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Z+X+Y,則該同位素R的符號為,故D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D。
3.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和中的35和37均表示質量數
B.S6和S8互為同素異形體
C.18F和131I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
D.131I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偶數
【答案】D
【解析】A.和中的35和37均表示質量數,A正確;
B.S6和S8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故互為同素異形體,B正確;
C.F和I為同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C正確;
D.I的質子數為53,131I中子數為131-53=78,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78-53=25,為奇數,D錯誤;
故選D。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兩種微粒,若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學性質也一定相同
B.兩種原子若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C.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
D.兩種原子,若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一定相似
【答案】B
【解析】A.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微粒可能是分子,也可能是離子,如Ne和鈉離子、氧離子核外電子排布均相同,但三者化學性質不同,故A錯誤;
B.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時說明原子電子數相同,核電荷數也相同,核電荷數相同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故B正確;
C.,該轉化有單質參與反應,但沒有發生價態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
D.He和Mg最外層都有兩個電子,但He為穩定結構,不易發生化學反應,而鎂為活潑金屬,易發生氧化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5.在1~18號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次外層電子數的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答案】B
【解析】在1~18號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次外層電子數的有Be、Ar2種;
故選B。
6.下列關于電子排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離子()的核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B.在多電子的原子中,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近的區域內運動
C.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在能量高的電子層上
D.某原子M層電子數為L層電子數的4倍
【答案】A
【解析】A. 氧離子()的核電荷數為8,最外層電子數為8,二者相等,故A正確;
B. 在多電子的原子中,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遠的區域內運動,故B錯誤;
C. 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在能量低的電子層上,故C錯誤;
D. 若有M層,則L層一定排滿電子,L層為8個電子,而M層最多容納18個電子,若M層作為最外層電子,最多8個電子,故D錯誤;
故選A。
7.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7個橫行代表7個周期,18個縱行代表18個族
B.第ⅠA族元素都是堿金屬元素
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元素一定處于周期表ⅡA族
D.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原子序數差可能為1、11或25
【答案】D
【解析】A.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即有7個周期,有18個縱列除第8、9、10三個縱行合稱為Ⅷ族,其余15個縱行自稱一個族,故有16個族,A錯誤;
B.第ⅠA族元素中除H元素外都是堿金屬元素,故B錯誤;
C.原子核外最外電子層有2個電子的元素有很多,如氦是0族元素,Be、Mg、Ca、Sr、Ba、Ra等是第ⅡA族元素,Sc是ⅢB族,Ti位于ⅣB族,V是ⅤB等,故C錯誤;
D.第二,三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原子序數相差的數值為1,第四、五、六周期的第ⅡA族、第ⅢA族原子序數相差的數值為11,第七周期的第ⅡA族、第ⅢA族原子序數相差的數值相差數值為25,故D正確;
故選D。
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有5個電子,則該元素位于
A.第三周期第ⅣA族 B.第二周期第ⅥA族
C.第二周期第ⅤA族 D.第四周期第ⅣA族
【答案】C
【解析】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有5個電子的原子為氮原子,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族,故選C。
9.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該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有八個主族,七個副族和一個0族
C.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
D.鹵素單質及堿金屬單質的熔沸點均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升高
【答案】C
【解析】A.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短周期中某元素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說明該元素位于ⅠA族,可以是H、Li、Na,H屬于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
B.根據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周期表有七個主族、八個副族和一個0族,故B錯誤;
C.從元素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尋找半導體材料,故C正確;
D.鹵素單質的熔沸點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升高,而堿金屬單質的熔沸點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降低,故D錯誤;
答案為C。
10.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在一定區域內尋找元素、發現物質的新用途被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催化劑材料
B.對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
C.在過渡元素中可尋找制造半導體的元素
D.可在第I、IIA族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答案】B
【解析】A.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制造半導體材料的元素,A錯誤;
B.對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B正確;
C.在過渡元素中可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C錯誤;
D.可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D錯誤;
故答案為:B。
1.人體所含微量元素中除硅以外,鐵的含量最多,堪稱“微量元素的老大”。下列關于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含有26個中子 B.和互為同位素
C.和中質子數相差2 D.和中核電荷數不同
【答案】B
【解析】A.和的質子數都為26,中子數分別為56—26=30、58—26=32,故A錯誤;
B.和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互為同位素,故B正確;
C.和的質子數相同,故C錯誤;
D.和的質子數相同,所以核電荷數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2.在第n電子層中,當它作為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與n-1層相同,當它作為原子的次外層時,其電子數比n+1層最少能多10個,則此電子層是
A.K層 B.M層 C.L層 D.N層
【答案】B
【解析】n作為最外層電子時,最多只能容納8個電子,所以n-1層為8個電子,為L層,則n應該為M層;若n為次外層,則n+1為最外層,次外層電子數最多為10+8=18,則進一步證明了n為M層;
故答案為B。
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某負離子和某正離子,其質子數和電子數都可能分別相同
B.金屬正離子一定具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結構
C.兩種微粒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D.兩種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答案】D
【解析】A.某負離子和某正離子,若其質子數相同則電子數一定不同,A錯誤;
B.金屬正離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結構,如Fe2+最外層14個電子,B錯誤;
C.兩種微粒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化學性質一不定相同,如氯離子和氬原子,C錯誤;
D.兩種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即電子數相同,質子數相同,則一定屬于同種元素,D正確;
故選D。
4.元素X的原子獲得3個電子和元素Y的原子失去2個電子后,它們的電子層結構與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X、Y兩種元素的單質在高溫下得到的化合物的正確的化學式為
A.Y3X2 B.X2Y2 C.X3Y2 D.Y2X3
【答案】A
【解析】元素X的原子獲得3個電子后,電子層結構與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即有10個電子,則X原子有7個電子為N元素,元素Y的原子失去2個電子后,電子層結構與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Y原子有12個電子,則Y為Mg元素;N與Mg形成化合物中N為-3價,Mg為+2價,則形成的化合物為Mg3N2,故選A。
5.2022年是涼山州建州70周年。滄桑巨變70載,涼山工業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涼山快速崛起、追趕跨越挑起了大梁。涼山鈦資源儲量全國第一,元素周期表中鈦元素的數據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鈦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 B.與互為同位素
C.的含有26個中子 D.鈦與鐵形成的Ti—Fe儲氫合金不與稀鹽酸反應
【答案】D
【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中鈦元素的數據可知,鈦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故A正確;
B.與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互為同位素,故B正確;
C.的質子數為22、質量數為48,則含有的中子數為48—22=26,故C正確;
D.鈦與鐵形成的Ti—Fe儲氫合金中鐵能與稀鹽酸反應,故D錯誤;
故選D。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數均等于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B.含有元素種類最多的族是第IIIB族
C.、、是氫元素的三種同位素
D.同一主族,相鄰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一定是偶數
【答案】C
【解析】A.所有主族元素的族序數等于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A正確;
B.第IIIB族包含鑭系和錒系元素,含有元素種類最多,B正確;
C.氫元素的三種同位素為:,C錯誤;
D.同一主族,上下相鄰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為2、8、18、32,一定是偶數,D正確;
故選C。
7.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稱為堿金屬元素
B.元素周期表第15列全為非金屬元素
C.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比其它周期的元素種類都多
D.在過渡元素區域可以尋找優良的催化劑
【答案】D
【解析】A.ⅠA族的氫元素不是金屬元素,A錯誤;
B.元素周期表第15列有Sb、Bi等金屬元素,B錯誤;
C.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和第7周期的元素種類一樣多,都包含32種元素,C錯誤;
D.過渡元素為金屬元素,在過渡元素區域可以尋找優良的催化劑,D正確;
故答案選D。
8.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曾主持測定了銦(49In)、銻(51Sb)等9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被采用為 國際新標準。銦與銻原子電子層數與銣(Rb)相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IIIA族元素
B.Sb與下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為18
C.原子半徑:In>Sb
D.堿性:In(OH)3【答案】B
【解析】A.In與B為同主族元素,且與銣(37Rb)同周期,位于第五周期IIIA族元素,A項正確;
B.第五周期0族元素為54號,則51號元素Sb位于第五周期,與下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為32,B項錯誤;
C.In與Sb同周期,原子序數越大,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In>Sb,C項正確;
D.同周期元素,金屬性越強,則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銦的金屬性小于銫,則堿性:In(OH)3<RbOH,D項正確;
答案選B。
9.鍺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于制造晶體管及各種電子裝置,鍺(Ge)是第四周期第IVA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金屬區與非金屬區的交界線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鍺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的性能 B.鍺是金屬性很強的元素
C.鍺化氫(GeH4)穩定性很強 D.鍺酸(H4GeO4)是難溶于水的強酸
【答案】A
【解析】A.鍺位于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較弱,反應中既不易得到電子,也不易失去電子,常用于做半導體材料,故A正確;
B.位于周期表中金屬區與非金屬區的交界線上,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較弱,故B錯誤;
C.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弱,鍺化氫(GeH4)穩定性很弱,故C錯誤;
D.鍺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弱,則硅的非金屬性強于鍺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所以鍺酸的酸性比硅酸弱為弱酸。硅酸不溶于水,推知鍺酸(H4GeO4)難溶于水,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如圖1是一些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和硒元素的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B、C 中屬于陽離子的是___,其離子符號為___。
(2)硒元素屬于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硒元素和鈉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
(3)如圖2是某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請將圖示后兩個方框中的微觀粒子示意圖補畫完全,使反應成立___________。
②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Al3+ (2) 非金屬 Na2Se (3) CH4+H2OCO+3H2
【解析】(1)A、B、C中,A的質子數=13>電子數=10,屬于陽離子,是鋁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符號為:Al3+。故答案為:A;Al3+;
(2)硒的名稱中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硒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6,大于4,易得到兩個電子,化學價為﹣2價,鈉的化合價為+1價,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硒化鈉化學式是:Na2Se。故答案為:非金屬;Na2Se;
(3)①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第二個方框中應補充一個水分子,在第三個方框中應補充一個氫分子,故答案為:

②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烷和水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CH4+H2OCO+3H2。故答案為:CH4+H2OCO+3H2。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號分別代表某一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①-⑩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 ______(寫元素符號,下同);最不活潑的元素是 ______ ;可作半導體材料的元素是 ______ ;某元素的氣態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直接化合生成一種鹽,該元素是______。
(2)④、⑤的簡單離子,其半徑更大的是 ______ (寫離子符號)。
(3)⑧、⑨的氣態氫化物,更穩定的是 ______ (填化學式)。
(4)元素的非金屬性:① ______ 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是 ______ (填化學式),酸性最強的是 _________ (填化學式); 鹽酸與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 Ar Si N (2) F- (3) HCl (4) > (5) NaOH HClO4 Al(OH)3 + 3H+=3H2O + Al3+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以知道,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為C、N、O、F、Na、Al、Si、S、Cl、Ar。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屬性減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屬性增強,故①-⑩中,Na的金屬性最強;稀有氣體Ar原子最外層為穩定結構,化學性質最不活潑;Si處于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為常見的半導體材料;N元素的氣態氫化物(NH3)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可直接化合生成銨鹽(NH4NO3);
(2)④、⑤的簡單離子分別為F-和Na+,它們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離子半徑F->Na+;
(3)⑧、⑨分別為S和Cl元素,非金屬性Cl>S,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則兩者比較,更穩定的為HCl;
(4)①、⑦分別是C和Si,屬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從上往下,非金屬性減弱,則非金屬性①>⑦;
(5)高氯酸為含氧酸中酸性最強的酸,該酸的化學式為HClO4,短周期中Na的金屬性最強,其對應的堿NaOH的堿性最強;⑥為Al元素,它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Al(OH)3是難溶于水的物質,在離子方程式中保留分子式,故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為Al(OH)3+3H+=3H2O+Al3+。
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原子結構 2.元素周期表
閱讀教材86頁——90頁,填空。
1、原子由 構成,原子核由 構成。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近似為1,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將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 取近似整數值相加,所得的數值叫做質量數。
2、在多電子原子中,電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在離核較近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 ,在離核較遠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 。由于原子中的電子是處在原子核的引力場中(類似于地球上的萬物處于地心引力場中),電子一般總是先從 排起,當一層充滿后再填充下一層。
3、實際上,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是根據 和 的結果而得出的,其中也包括從元素周期表得到的啟示。
4、科學史話: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過程: 、 、 、
、 。
5、1869年,俄國化學家 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6、原子序數與元素的原子結構之間存在著如下關系:原子序數 = = = 。
7、在周期表中,把電子層數目 的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橫行, 再把不同橫行中最外層電子數 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由上而下排成縱行。
8、元素周期表有 個橫行,每個橫行各為一個 。第一周期 ,
只有 種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 種元素,稱為 周期,其他周期均為 周期。
9、周期表有 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叫做第 族外,其余每個縱行各為一族。 族有 族和 族之分。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數后標 , 副族元素的族序數后標 。
10、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元素化學性質不活潑,通常很難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把它們的化合價定位0,因而叫做 族。
11、周期表中有些族的元素的別稱。第ⅠA族(除氫): 元素; 第ⅦA族: 元素;
0族: 元素
1.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_____)
2.質量數就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_____)
3.若兩種微粒的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均相同,則它們可能是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和離子。(_____)
4.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_____)
5.第ⅠA族元素都是堿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均易失去1個電子。(_____)
6.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數等于原子核外電子層數。______
7.元素周期表中從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_____)
8.原子的最外層有1個或2個電子,則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Ⅷ族元素或0族元素氦。(_____)
9.ⅠA族元素全部屬于金屬元素,ⅦA族元素全部屬于非金屬元素。(___)
10.52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VA族。(___)
一、原子結構
1、原子的構成
質子:(Z)帶正電荷:決定元素種類
原子核
原子 中子:(N)不顯電性:決定同一元素是否有同位素
核外電子:帶負電荷: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2、質量數
1)定義: 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相加。
2)符號:A 計算式:質量數(A)= 質子(Z)+ 中子(N)
3)應用: 表示質量數為A,質子數為Z的一個原子 。
3、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依據核外電子的能量不同
電子層序號 1 2 3 4 5 6 7
電子層符號 K L M N O P Q
電子能量 電子離核由 近 到 遠 ,電子能量由 低 到 高
4、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1)電子總是從能量 最低 的電子層排起,然后由 里 往 外 排。
2)各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目為 2n2 (n為電子層數)
3)最外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目為 8 (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 2 個電子)。
4)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 18 ,倒數第三層不超過 32 個電子。
注意:這幾條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須同時遵循這幾條規律。
1.不久前,我國科學家首次合成了三種新核素,其中一種新核素是185Hf。關于185H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是一種新原子 B.原子核內有185個質子
C.是一種新元素 D.是Hf的一種新的單質
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層都滿足 8 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A.HCl B.CH4 C.BF3 D.PCl3
3.下列關于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③是不同種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1價
C.②③的化學性質相似 D.①④表示的是離子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發展歷程
2、原子序數: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順序給元素編號。
3、編排原則:把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按_原子序數遞增__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橫行;把不同橫行中__最外層電子數相同__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
原子序數= 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原 子: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陽離子: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離子所帶電荷數
陰離子: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 離子所帶電荷數
4、結構:
1)周期(7個橫行,7 個周期)
(1)定義: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成一個橫行
(2)分類:
短 周 期 長 周 期
周期序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元素種類
0族元素原子序數
(3)特點:周期數 = 電子層數
(4)規律:除第一周期只有2種元素外,均從堿金屬元素開始,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
第六周期:含鑭系(La ~ Lu)15種元素, 第七周期:含錒系(Ac ~ Lr)15種元素
2)族(18個縱行,16個族)
(1)分類:
主族 列數 1 2 13 14 15 16 17
族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副族 列數 3 4 5 6 7 11 12
族序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第Ⅷ族 第 8、9、10 縱行
0族 第 18 縱行,稀有氣體元素
(2)特點:主族序數 = 最外層電子數 。
(3) 周期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一 H He
二 Li Be B C N O F Ne
三 Na Mg Al Si P S Cl Ar
四 K Ca Ga Ge As Se Br Kr
五 Rb Sr In Sn Sb Te I Xe
六 Cs Ba Tl Pb Bi Po At Rn
七 Fr Ra Nh Fl Mc Lv Ts Og
(4)注意:
1、元素周期表中每個方格中信息
2、常見族的特別的名稱
第IA族(除氫外):堿金屬元素:鋰(3Li)、鈉(11Na)、鉀(19K)、銣(37Rb)、銫(55Cs)、鈁(87Fr)
第VIIA族:鹵族元素:氟(9F)、氯(17Cl)、溴(35Br)、碘(53I)、砹(85At)
0族:稀有氣體元素:氦(2He)、氖(10Ne)、氬(18Ar)、氪(36Kr)、氙(54Xe)、氡(86Rn)
3、過渡元素和鑭系、錒系元素
① 過渡元素
過渡元素是除主族和0族以外的元素,也就是副族和第Ⅷ族的元素,共10個縱行,
全部是金屬元素,又叫過渡金屬
② 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
鑭系元素:第六周期第IIIB族,共15種元素
錒系元素:第七周期第IIIB族,共15種元素
4.下列關于同主族元素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被稱為堿金屬元素
B.V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一定是+6價
C.IV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都是+4價
D.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都是+7價,且最低負價都是 1價
5.關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之差為2的兩種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二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
C.核外有36個電子,則元素W位于第四周期IIA族
D.若某IIA族元素原子序數為x,那么IIIA族原子序數可能為
6.根據中學化學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L層電子數為奇數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屬
B.第三、四、五周期元素的種數分別是8、18、32種
C.由左往右數第8、9、10三列元素中沒有非金屬元素
D.只有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
重要知識: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特征
1、最外層電子數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原子有He、Be、Mg、Ca。
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存在倍數關系
(1) 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Be、Ar。
(2)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是C。
(3)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O。
(4)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4倍的原子是Ne。
(5) 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Si
4、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其他相關數的關系
(1) 內層電子總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P
(2) 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 電子層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Ca
(4) 電子層數是最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Na
(5) 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有He、C、S。
(6) 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3倍的原子是O。
5、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規律
(1)元素種類存在的規律
元素種類最多的周期是第六周期:元素種類最多的族是第IIIB族
(2)同周期相鄰的第ⅡA族與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為
第二、三周期為 1
第四、五周期為 11
第六、七周期為 25
(3)同主族相鄰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的關系
若第ⅠA族與第ⅡA族,
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 上一周期 元素的原子序數 + 上一周期 所含元素的種類
若第ⅢA族與第ⅦA族,
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 上一周期 元素的原子序數 + 下一周期 所含元素的種類
1.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銪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銦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9 B.銦元素原子的中子數為49
C.銦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銦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g
2.已知元素R的一種同位素形成離子化合物,其中R離子的中子數為Y,核外電子數為Z,該同位素R的符號為
A. B. C. D.
3.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和中的35和37均表示質量數
B.S6和S8互為同素異形體
C.18F和131I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
D.131I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偶數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兩種微粒,若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學性質也一定相同
B.兩種原子若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C.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
D.兩種原子,若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一定相似
5.在1~18號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次外層電子數的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6.下列關于電子排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離子()的核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B.在多電子的原子中,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近的區域內運動
C.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在能量高的電子層上
D.某原子M層電子數為L層電子數的4倍
7.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7個橫行代表7個周期,18個縱行代表18個族
B.第ⅠA族元素都是堿金屬元素
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元素一定處于周期表ⅡA族
D.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原子序數差可能為1、11或25
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有5個電子,則該元素位于
A.第三周期第ⅣA族 B.第二周期第ⅥA族
C.第二周期第ⅤA族 D.第四周期第ⅣA族
9.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該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有八個主族,七個副族和一個0族
C.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
D.鹵素單質及堿金屬單質的熔沸點均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升高
10.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在一定區域內尋找元素、發現物質的新用途被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催化劑材料
B.對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
C.在過渡元素中可尋找制造半導體的元素
D.可在第I、IIA族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1.人體所含微量元素中除硅以外,鐵的含量最多,堪稱“微量元素的老大”。下列關于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含有26個中子 B.和互為同位素
C.和中質子數相差2 D.和中核電荷數不同
2.在第n電子層中,當它作為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與n-1層相同,當它作為原子的次外層時,其電子數比n+1層最少能多10個,則此電子層是
A.K層 B.M層 C.L層 D.N層
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某負離子和某正離子,其質子數和電子數都可能分別相同
B.金屬正離子一定具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結構
C.兩種微粒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D.兩種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4.元素X的原子獲得3個電子和元素Y的原子失去2個電子后,它們的電子層結構與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X、Y兩種元素的單質在高溫下得到的化合物的正確的化學式為
A.Y3X2 B.X2Y2 C.X3Y2 D.Y2X3
5.2022年是涼山州建州70周年。滄桑巨變70載,涼山工業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涼山快速崛起、追趕跨越挑起了大梁。涼山鈦資源儲量全國第一,元素周期表中鈦元素的數據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鈦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 B.與互為同位素
C.的含有26個中子 D.鈦與鐵形成的Ti—Fe儲氫合金不與稀鹽酸反應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數均等于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B.含有元素種類最多的族是第IIIB族
C.、、是氫元素的三種同位素
D.同一主族,相鄰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一定是偶數
7.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稱為堿金屬元素
B.元素周期表第15列全為非金屬元素
C.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比其它周期的元素種類都多
D.在過渡元素區域可以尋找優良的催化劑
8.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曾主持測定了銦(49In)、銻(51Sb)等9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被采用為 國際新標準。銦與銻原子電子層數與銣(Rb)相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IIIA族元素
B.Sb與下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為18
C.原子半徑:In>Sb
D.堿性:In(OH)39.鍺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于制造晶體管及各種電子裝置,鍺(Ge)是第四周期第IVA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金屬區與非金屬區的交界線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鍺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的性能 B.鍺是金屬性很強的元素
C.鍺化氫(GeH4)穩定性很強 D.鍺酸(H4GeO4)是難溶于水的強酸
10.如圖1是一些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和硒元素的相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B、C 中屬于陽離子的是___,其離子符號為___。
(2)硒元素屬于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硒元素和鈉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
(3)如圖2是某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請將圖示后兩個方框中的微觀粒子示意圖補畫完全,使反應成立___________。
②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號分別代表某一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①-⑩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 ______(寫元素符號,下同);最不活潑的元素是 ______ ;可作半導體材料的元素是 ______ ;某元素的氣態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直接化合生成一種鹽,該元素是______。
(2)④、⑤的簡單離子,其半徑更大的是 ______ (寫離子符號)。
(3)⑧、⑨的氣態氫化物,更穩定的是 ______ (填化學式)。
(4)元素的非金屬性:① ______ 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是 ______ (填化學式),酸性最強的是 _________ (填化學式); 鹽酸與⑥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林州市| 定远县| 林口县| 普兰县| 札达县| 亚东县| 琼结县| 华池县| 柳林县| 临洮县| 洪湖市| 同心县| 进贤县| 筠连县| 商都县| 章丘市| 博白县| 洛南县| 措勤县| 宁南县| 皮山县| 江孜县| 来宾市| 南阳市| 巴彦淖尔市| 青龙| 安顺市| 泰州市| 临泽县| 海南省| 民和| 武隆县| 正蓝旗| 河源市| 剑川县| 长白| 乌鲁木齐县| 珲春市| 丹江口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