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2章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5節 生物的多樣性第5節 生物的多樣性第2課時 生態系統、生物的多樣性及保護二、生物的多樣性同種生物由于某種原因生活在不同環境中時,會逐漸形成適應各自環境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活方式,并最終演化成不同的物種。二、生物的多樣性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不同生物,也有各自不同的適應方式。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環境的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多樣性、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極其繁多。將一定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們所生活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生態系統( ecosystem)。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其范圍向上可達離地面約10km的高空,向下可達距離海平面11km左右的海底,或者距地面深達2~3km的巖石層,在這些地方都能找到生物的蹤跡。地球上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等的差異,造就了多樣的生態系統,如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等。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1.圖2.5-10所示的各生態系統分別屬于哪類生態系統?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圖2.5-10各種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極地生態系統2.舉例說明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物種多樣性的豐富程度是否相同。答: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森林生態系統比荒漠生態系統具有更多的生物種類和數量,因此也是更復雜的生態系統。三、保護生物多樣性自然界的生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蜜蜂在獲得食物的同時,也為桃樹傳播了花粉。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導致蜜蜂大量死亡,可能就會影響到桃樹的坐果率。蜜蜂在桃花上采蜜一種生物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到與它相關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導致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原因有哪些?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答:導致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原因主要包括棲息地喪失和退化、 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 外來物種入侵、 氣候變化、 污染。 答: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 動物精子庫;頒布法律保護野生動植物 ;保護森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最為有效的手段 。 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一般也較為穩定。而環境污染、亂砍濫伐、氣候異常等都會影響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從而影響生物多樣性。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力的增強,一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了人為破壞,從而加速了某些生物的滅絕。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每一個物種都經歷了上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演化,每一個物種都是一本書,講述著關于過去的獨特故事。失去任何一個物種,都意味著失去了一部分生命發展的歷史。生物多樣性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人類屬于生物圈,但生物圈不只屬于人類。文明的代價—— DDT公案1874年,奧地利科學家蔡德勒首次合成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1939年,瑞士科學家穆勒發現DDT具有神奇的殺蟲功效,并因此獲得194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于DDT功能強大、價格低廉、藥效持久等特點,其在殺蟲劑中可謂一枝獨秀。DDT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瘧疾是一種通過蚊子傳播的傳染病,每年禍及3億~5億人,奪走大量生命。自從使用DDT滅蚊后,瘧疾感染人數直線下降。然而,人類無節制地濫用DDT,造成了對環境的長期危害。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揭露了DDT等殺蟲劑對野生動物特別是烏類的危害,首次提出人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問題,之后許多國家開始禁止使用DDT。2001年,152個國家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協議》,DDT淪為環境的大敵和人類的“棄兒”。但是,禁止使用DDT后,已被遏制的瘧疾卷土重來。1999年3月,300多位抗瘧疾專家聯名發表公開信,呼吁繼續使用DDT。我們需要科學求實的精神,以人為本的理念,運用批判性思維,權衡利弊,合理運用科技成果。1971年,浙江寧波籍的屠呦呦帶領團隊首次獲得對鼠瘧原蟲抑制率達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1973年,青蒿素首次證明臨床有效,標志著人類抗瘧歷史進入新紀元。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為人類抗瘧藥物開拓了新方向,并在全球得到廣泛使用,挽救了數百萬人生命 。2011年,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并入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1.生物在中,會逐漸形成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活方式。2.由于生存環境的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多樣性、導致生物的多樣性。3.將一定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們所生活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生態系統。4.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1.浙江金華在開發同時還提出了“保護耕地”和“五水共治” 這兩項重要內容。那么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A.開展生態旅游B.發展畜牧業C.增加木材產量D.改善生態環境D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知道了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有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那么下列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中,屬于人為因素的是---( )A.霜凍影響了菜園中蔬菜的產量B.設立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C.颶風毀掉了許多動物的巢穴D.某病毒使得一濕地的大多數鳥類死亡B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 )①保護生物的棲息地 ②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③保護瀕危物種 ④保護家養動物、栽培植物和野生親緣種的基因多樣性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A4.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森林生態系統》科學實驗視頻,下列不屬于森林生態系統主要特點的是---( )A.動植物種類繁多B.群落結構復雜C.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上最復雜的結構D.水生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很少D5.生物圈的上限離地面約 的高空。下限可達離海平面約 的海溝,或距地面約 的巖石層。10千米11千米2到3千米“勝哥課程”版權聲明“勝哥課程”工作室的課件資料的版權屬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購買下載的課件僅限購買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學習、課堂教學,但無傳播權,禁止傳播,如傳播造成的后果將負法律責任。只要購買使用“勝哥課程”則視作同意本聲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2024 新版科學七上第 2 章第 5 節 生物的多樣性 21.下列生態系統中,人起著主導作用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 B.海洋生態系統 C.城市生態系統 D.淡水生態系統2.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層叫生物圈,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構成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上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下層C.絕大多數生物生活在陸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約 10 千米的范圍內D.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陽光、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穩定的營養供給等基本條件3.保護環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A.開發清潔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禁止利用各種生物資源,建立更多的自然保護區C.避免、治理污染,保護生物圈這個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D.保護綠色植物及其生活環境,維護生物圈的碳—氧平衡4.青藏鐵路修建了如圖所示的一些可讓動物穿過的“通道”,這樣做的優點是( )①能減少鐵路的建設投資②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③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自由遷徙和繁衍④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B.喪失棲息地是導致大多數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國生物的多樣性D.增減一種生物的數量會影響到與它相關的其他生物6. 2024 年 5 月 1 日起,我國多個海域全面進人休漁期,期間禁止一切捕撈活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設置休漁期是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的有效措施B.過度捕撈不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C.海洋魚類與非生物部分組成了海洋生態系統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D.禁止捕撈可維持海洋生態系統生物數量不變7.下列選項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樹木B.一片草地上的陽光.土壤和空氣等無機環境C.一塊農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D.一個池塘中的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8. 5 月 22 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將 2015 年的主題確定為“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就是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B.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根本途徑C.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是濫采亂伐D.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要全面禁止開發和利用9.在陸地上對環境作用最明顯的生態系統是( )A.森林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農田生態系統 D.城市生態系統10.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下列措施不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是( )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嚴格執行海洋伏季休漁制度C.不隨意引進外來物種 D.大量收集珍稀物種做標本11. 填出下列生物所生活的生態系統(選填字母)。A. 森林生態系統 B. 草原生態系統 C. 淡水生態系統 D. 海洋生態系統①海帶和珊瑚 ;②睡蓮和鯽魚 ;③野馬和野牛 ;④松鼠和大象 。12.概念圖是一種直觀形象地表達知識結構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現知識關聯,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快速記憶。如圖是“生物多樣性之間關系”的概念圖,A、B、C 三項共同組成了生物多樣性。請分析并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C 指的是 多樣性。(2)可愛的狗狗們長相各異,屬于不同的品種,這是由 多樣性造成的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2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答案1.C 2.D 3.B 4.D 5.C 6.A 7.C 8.B 9.A 10.A11. D;C;B;A12. (1)生態系統(2)遺傳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新版科學七上第2章第5節 生物的多樣性2.pdf 2024新版科學七上第2章第5節 生物的多樣性2.pptx 同物種在不同環境中演化成不同的物種1.mp4 推土機推土推樹1.mp4 森林生態系統1.mp4 濕地生態系統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