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熱傳遞第一單元 第1課(大象版)五年級上01素養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拓展延伸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作業布置01素養目標了解生活中物體與物體間的熱傳遞現象;知道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0102能從冰淇淋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03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探究熱傳遞的方向;知道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科學觀念04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02新知導入02新知導入奇奇,你的冰淇淋外賣到了!冰淇淋都化了!可能是外賣的冷藏箱不夠“保冷”……03新知講解提出問題冰淇淋在什么條件下會融化呢?我知道溫度高于0℃時冰就會融化,可是冷凍冰淇淋本來是低于0℃的,溫度為什么會升高呢?熱能夠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嗎?比冰淇淋溫度低的物體能夠把熱傳遞給冰淇淋,使冰淇淋溫度升高嗎?03新知講解提出問題關于冰淇淋的融化,我們知道些什么?還有哪些想要研究的問題?03新知講解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讓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 03新知講解提出問題小 貼 士我們提出的問題最好可以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等方法來研究。可以嘗試從現象或事物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等角度來提問題,如“在什么條件下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是什么原因導致發生變化的”等。03新知講解提出問題降低冷藏箱的溫度能不能讓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 03新知講解問題銀行存折序號 存入問題 存入時間 提取時間1 冰淇淋在什么條件下會融化呢?2 我知道溫度高于0℃時冰就會融化,可是冷凍冰淇淋本來是低于0℃的,溫度為什么會升高呢?3 熱能夠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嗎?4 比冰淇淋溫度低的物體能夠把熱傳遞給冰淇淋,使冰淇淋溫度升高嗎?5 ……提出問題03新知講解冰淇淋冷藏箱搜集證據熱可以從冰淇淋冷藏箱傳給冰淇淋。03新知講解搜集證據熱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03新知講解搜集證據炒菜的時候火把鍋燒熱,鍋又把菜燒熟。03新知講解搜集證據媽媽一摸我的額頭就知道我發燒了,是因為我額頭的熱傳遞給了媽媽的手。03新知講解搜集證據我把不銹鋼勺放在熱水里,過一會兒,不銹鋼勺就熱了。03新知講解搜集證據冬天一摸室外的鐵塊就會覺得冰涼,是因為我手上的熱傳給了鐵塊。03新知講解搜集證據中午打飯的飯盒,摸起來很燙,說明了什么飯的熱 飯盒 手傳給了傳給了03新知講解銅棒實驗圓鐵片蠟環火柴蠟燭溫度計酒精燈試管夾白凡士林鐵架臺材料超市03新知講解第一步:把銅棒固定在鐵架臺上。實驗第二步:把5個蠟環均勻地套在銅棒上。實驗方案第三步:用酒精燈給銅棒的一端加熱,觀察并記錄發生的現象。1、打開燈帽,查看燈芯是否完好,如果燈芯低端不平或者是燒焦,請勿燃燒。2、點燃酒精燈注意用火柴自下而上點燃。3、使用時,用外焰加熱,因為外焰的溫度高;不宜用焰心加熱,因其溫度低。4、用完后,必須用燈帽蓋滅,禁止用嘴吹使用酒精燈加熱時一定要規范操作、注意安全。03新知講解03新知講解觀察分析加熱后蠟環在銅棒上的變化,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這些現象能不能為我們的觀點提供證據?熱在物體之間傳遞的方向是怎樣的?在同一個物體內部又是怎樣的?得出結論03新知講解實驗視頻實驗03新知講解得出結論熱從火焰傳向銅棒,又從銅棒傳向蠟環,這點可以證明熱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蠟環在銅棒上是按照離熱源由近及遠的順序掉落的,這說明熱是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沿著物體傳到溫度低的部分。比冰淇淋溫度更低的物體只可能吸收冰淇淋的熱。冰淇淋融化,一定是有其他比它溫度高的物體把熱傳遞給它了!03新知講解得出結論通過實驗:離酒精燈近的蠟環最先掉下來,然后是中間的掉,最遠的那個最后掉。酒精燈把熱傳給了銅棒,銅棒又把熱傳給了蠟環,熱在銅棒內繼續傳遞,后面的蠟環遇熱熔化再掉落。熱傳遞的方向和蠟環掉落的次序是一致的。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03新知講解得出結論在同一物體中,熱能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03新知講解得出結論熱可以在物體內和物體間傳遞,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05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中,由于熱傳遞使物體的溫度升高的是( )。A.用毛巾反復擦皮膚時,皮膚感到熱B.將鐵絲彎折幾次,彎折處會發熱C.把手伸到熱水中,手會感到熱2、關于熱傳遞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會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B.通常熱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C.熱的傳遞是隨機的選一選BC05課堂練習填一填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能夠從( )的物體傳向( )的物體,從物體( )傳向( )。2、寒冷的冬天,房間里暖氣片把熱直接傳給了( ),讓人感覺暖和了。3、把銅棒固定在( )上,在銅棒上每隔一段距離套上蠟環,用( )對銅棒的一端加熱。溫度高溫度低溫度高的部分房間里的空氣鐵架臺酒精燈溫度低的部分05課堂練習斷一斷1、熱傳遞后,熱量就消失了。( )2、熱在物體中是從溫度高的部分向溫度低的部分傳遞。( )3、不銹鋼勺子放在熱水中,過一會兒,勺子一端會熱,另一端不會熱。( )4、熱在金屬棒上傳遞時,一定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5、把溫水和熱水放在同一張桌子上,不管多久,它們的溫度都不同。( )××√√×06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熱傳遞,熱可以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熱傳遞的例子,如手摸飯盒是熱的、冬天的暖手寶、烤火等。07作業布置在你的身邊或是你經歷過的哪些利用了熱傳遞的現象,說給同桌聽。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熱傳遞》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 《熱傳遞》是第一單元第一課,是整個單元學習任務和制作活動的總引領,也是探究問題能力的第一次集中訓練,同時也是后續深入學習熱傳遞內容的知識基礎。 本課借助學生熟悉的冰淇淋融化場景,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從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的角度,將自己感興趣的疑問轉化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然后通過利用生活中物體與物體間的熱傳遞現象,以及酒精燈加熱銅棒、蠟環掉落等可視的、直觀的實驗現象來探究熱在物體間及物體內部的傳遞;最終使學生通過探究形成共識: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學習者分析 通過中年級學段“小小氣象員”“冷與熱”等單元的學習,學生對冷熱現象的認識、溫度計的使用、熱對物體狀態的影響等已經形成了較為正確的概念。但受日常生活經驗及思維特點的影響,在熱傳遞的方向、方式以及材料、結構等因素對熱傳遞速度的影響等方面還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比如有的學生認為冬天室外的金屬把手摸起來很涼,是因為金屬把“冷”傳遞給了手;“熱”可以傳遞,“冷”也可以傳遞;冷熱必須通過接觸才能傳遞;等等。這說明學生還不理解溫度與熱傳遞現象的關系。而且多數學生潛意識中認為熱傳遞就是兩個物體間的熱量傳遞,忽視熱在同一物體內的傳遞。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了解生活中物體與物體間的熱傳遞現象;知道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 科學思維:能從冰淇淋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探究實踐:小組合作,利用不同材料,設計實驗探究熱傳遞的方向;通過對實驗現象或數據進行推理分析,知道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 態度責任: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知道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 難點:學會選擇合適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探究熱傳遞的方向。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要求: 1.小組合作,利用不同材料,設計實驗探究熱傳遞的方向。 2.能自己描述熱傳遞的具體方向。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提出問題教師活動1 1.師問:在炎熱的夏天你最喜歡干什么? 生齊答:吃冰棍 課件出示圖片 師:奇奇在夏天也非常喜歡吃冰淇淋,所以他點了一份冰淇淋外賣。 課件出示情境圖片 但是當他打開箱子后發現,冰淇淋都化了。 2.揭示主題 師:因為夏天天氣很熱,我們都懶得出去,所以冰淇淋外賣很受歡迎,但是外賣送到消費者手上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冰淇淋又非常容易融化,所以很容易影響消費者的體驗。 這個單元,我們就圍繞制作“冰淇淋冷藏箱”的任務,來了解更多和熱有關的知識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本單元的第一課,熱傳遞。 板書主題:熱傳遞學生活動1 了解本課的主題活動意圖說明:通過情境導入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熱的知識,為后續深入學習熱傳遞的內容做準備。環節二:提出問題教師活動2 師問:關于冰淇淋的融化,我們知道些什么?還有哪些想要研究的問題? 師:那針對這個現象,你想研究哪些問題呢? 師:我們提出的問題最好可以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等方法來研究。可以嘗試從現象或事物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等角度來提問題,如“在什么條件下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是什么原因導致發生變化的”等。這樣我們來分析一下剛才提出的問題:“怎樣”指向的應該是關于具體方法的假設,但是問題里沒有具體的方法,降低冷藏箱的溫度可以嗎?所以我們可以把問題修改一下“降低冷藏箱的溫度能不能讓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你們覺得這個問題怎么樣?是不是更具體了,而且從問題本身實驗都有了,就是用一個溫度高的冷藏箱和一個溫度低的冷藏箱,觀察冰淇淋在哪個冷藏箱里融化得更慢。這就是一個具有可探究性的問題。 師問:請同學們再次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把它變成想研究的問題。 師:還記得我們的問題銀行嗎?那就請大家也把自己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吧,看看最后我們是如何提取出來的。 課件出示 師小結:同學們提的問題可探究性越來越強了,給我們強調的學習能力點贊。學生活動2 生舉手回答:我們知道溫度高時,冰淇淋就會融化。 生1:怎樣才能讓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 生2:冰淇淋在什么情況下不會融化呢? …… 體會如何讓問題變成可探究性的科學問題。 生回答問題 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每個小組確定自己的研究問題,然后進行研究和調查,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環節三:搜集證據、制作實驗教師活動3 師過渡:大家提的問題非常好,下面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你知道冰淇淋在什么條件下會融化嗎? 師:我們都知道溫度高于0℃時冰就會融化,可是冷凍冰淇淋本來是低于0℃的,溫度為什么會升高呢? 師:熱傳給了冰淇淋,所以它的溫度才會升高,是這樣嗎?那熱是從哪來的呢? 師:也就是說,熱可以從冰淇淋冷藏箱傳給冰淇淋。熱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熱傳遞的現象。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說明你們對周圍的生活現象也進行了細致地觀察。我們以中午打飯的飯盒為例,再說一說。 師小結:飯盒里的飯是熱的,所以飯的熱傳給了飯盒,我們用手去摸,所以飯盒的熱又傳給了手,這樣手摸起來就是熱的。這么多的例子都證明了熱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也就是熱傳遞。學生活動3 生舉手回答:溫度高的條件下 生討論:是不是熱傳給了冰淇淋。 生討論:裝冰淇淋的冷藏箱 生1:炒菜的時候火把鍋燒熱,鍋又把菜燒熟…… 生2:媽媽一摸我的額頭就知道我發燒了,是因為我額頭的熱傳遞給了媽媽的手。 生3:我把不銹鋼勺放在熱水里,過一會兒,不銹鋼勺就熱了。 生4:冬天一摸室外的鐵塊就會覺得冰涼,是因為我手上的熱傳給了鐵塊。 …… 明白飯盒為什么摸起來是熱。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大家感受熱是如何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的,從而理解熱傳遞是怎么一回事。環節四:實驗教師活動4 師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熱可以在一個物體和另一個物體之間傳遞,那么熱可以在一個物體的內部傳遞嗎?大家還記得問題銀行中的第四個問題嗎?“比冰淇淋溫度低的物體能夠把熱傳遞給冰淇淋,使冰淇淋溫度升高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吧。 師解釋:實驗目的是選擇合適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研究熱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還是從溫度低的物體傳向溫度高的物體。 需要的材料有 課件出示實驗材料:銅棒 圓鐵片 蠟環 火柴 白凡士林 蠟燭 溫度計 酒精燈 試管夾 鐵架臺 師:這些材料可以幫助我們證明自己的猜想嗎?請小組討論一下,最好能寫出大概的實驗方案。 (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證明熱在銅棒中的傳遞過程,并用文字、圖畫或符號表示出大概的實驗實際方案) 課件出示實驗方案: 第一步:把銅棒固定在鐵架臺上。 第二步:把5個蠟環均勻地套在銅棒上。 第三步:用酒精燈給銅棒的一端加熱,觀察并記錄發生的現象。 師問:為什么選擇蠟環呢? 師:熱的傳遞本來是一個不容易直接觀察的過程,經過我們的設計,就能通過蠟環的變化觀察出來了,那蠟環會怎樣掉落呢?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所以我們可以用酒精燈給銅棒加熱,觀察蠟環掉落的現象來判定熱的傳遞方向。 師提示:我們在使用酒精燈加熱時要注意安全。 拓展延伸 認識酒精燈的構造,了解酒精燈的使用 1、打開燈帽,查看燈芯是否完好,如果燈芯底端不平或者是燒焦,請勿燃燒。 2、點燃酒精燈注意用火柴自下而上點燃。 3、使用時,用外焰加熱,因為外焰的溫度高;不宜用焰心加熱,因其溫度低。 4、用完后,必須用燈帽蓋滅,禁止用嘴吹學生活動4 思考問題:熱可以在一個物體內部傳遞嗎? 了解實驗材料 小組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 生:蠟環是用蠟做的,蠟遇熱就會熔化,蠟環熔化說明熱傳遞到這里了。 生:離酒精燈近的蠟環先掉下來,遠的最后掉。 通過拓展延伸,了解酒精燈,并學會使用酒精燈。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小組合作,選擇合適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觀察熱在物體內的傳遞情況,并能用語言或圖示的方式表示出阿貍。環節五:得出結論教師活動5 出示實驗視頻:《熱傳遞》 1.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實驗,你有沒有發現熱是怎樣傳遞的?觀察分析加熱后蠟環在銅棒上的變化,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這些現象能不能為我們的觀點提供證據?熱在物體之間傳遞的方向是怎樣的?在同一個物體內部又是怎樣的?能用語言描述一下嗎? 師解釋:大家說得非常好,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離酒精燈近的蠟環最先掉下來,然后是中間的掉,最遠的那個最后掉。酒精燈把熱傳給了銅棒,銅棒又把熱傳給了蠟環,熱在銅棒內繼續傳遞,后面的蠟環遇熱熔化再掉落。熱傳遞的方向和蠟環掉落的次序是一致的。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 師:你有沒有發現,5個蠟環掉落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第一個蠟環很快就掉了,而最后一個掉得晚,說明熱傳遞的速度也不同,離火越近的傳遞速度越快。因為離火越近,升溫越快,溫度越高,而離火越遠,一分鐘內溫度的變化越慢。而且我們還發現,把酒精燈熄滅之后,溫度是不是就降低了? 生回答:不是,而是溫度還在升高。 師解釋:說明熱還在傳遞。前面的溫度還沒有降下來,現在大家是不是能總結出熱是從哪里傳向哪里了呢? 注意我們要用科學詞匯去描述哦 課件出示:在同一物體中,熱能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 師小結:前面我們學習了熱在物體間的傳遞方向,現在又學了熱在物體內的傳遞方向,那你能把它們總結在一起,用科學語言描述一下嗎? 課件出示:熱可以在物體內和物體間傳遞,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學生活動5 生:熱從火焰傳向銅棒,又從銅棒傳向蠟環,這點可以證明熱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生:蠟環在銅棒上是按照離熱源由近及遠的順序掉落的,這說明熱是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沿著物體傳到溫度低的部分。 生:比冰淇淋溫度更低的物體只可能吸收冰淇淋的熱。 生: 冰淇淋融化,一定是有其他比它溫度高的物體把熱傳遞給它了! 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 學習用科學詞匯去描述熱在物體內的傳遞方向。 生舉手回答:熱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 生舉手回答 用科學用語總結熱在物體間和物體內的傳遞方向活動意圖說明:通過檢查同學們對實驗的觀察、記錄和總結,讓學生明白熱在物體間和物體內的傳遞方向。7.板書設計 熱傳遞 熱傳遞:熱可以從一個物體傳給另一個物體 實驗方案: 實驗結論: 熱可以在物體內和物體間傳遞 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作業布置 在你的身邊或是你經歷過的哪些利用熱傳遞的現象,說給同桌聽。 練習設計 選一選 1、下列現象中,由于熱傳遞使物體的溫度升高的是( )。 A.用毛巾反復擦皮膚時,皮膚感到熱 B.將鐵絲彎折幾次,彎折處會發熱 C.把手伸到熱水中,手會感到熱 2、關于熱傳遞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會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 B.通常熱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C.熱的傳遞是隨機的 填一填 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能夠從( )的物體傳向( )的物體,從物體( )傳向( )。 2、寒冷的冬天,房間里暖氣片把熱直接傳給了( ),讓人感覺暖和了。 3、把銅棒固定在( )上,在銅棒上每隔一段距離套上蠟環,用( )對銅棒的一端加熱。 斷一斷 1、熱傳遞后,熱量就消失了。( ) 2、熱在物體中是從溫度高的部分向溫度低的部分傳遞。( ) 3、不銹鋼勺子放在熱水中,過一會兒,勺子一端會熱,另一端不會熱。( ) 4、熱在金屬棒上傳遞時,一定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 5、把溫水和熱水放在同一張桌子上,不管多久,它們的溫度都不同。( ) 答案: 選一選:C B 填一填:1、溫度高 溫度低 溫度高的部分 溫度低的部分 房間里的空氣 鐵架臺 酒精燈 斷一斷:1、× 2、√ 3、× 4、√ 5、√×9.教學反思與改進 由于前期對問題轉化的指導花了較長的時間,后面給實驗方案的設計、數據的采集以及班級交流和討論的時間不是很充足。學生更關注自己小組的實驗數據,對他人觀點的關注度不夠,組間交流效果不佳。另外學生更多地局限于師生交流,因此在分析數據和現象時沒有思考、采納別人的觀點和論據,比如借用第一組的蠟環掉落的現象來解釋第二組的觀點,或者用第二組的數據來補充說明第一組的觀點,而且在利用自己的數據對別人的觀點進行評價或補充方面也有所欠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基本信息單元主題 冰淇淋冷藏箱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 物質的結構與性質;能的形式、轉移與轉化。 學習內容: 1.1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 觀察常見材料的導熱性,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 4.1能的形式、轉移與轉化 (3)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的熱傳遞現象,知道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 (4)舉例說明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列舉它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學業要求: 1.能說明常見材料的導熱性及其用途;能比較和分析常見材料的導熱性。 2.能舉例說明常見的熱傳遞現象和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列舉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3.能對熱傳遞的方式進行分析和推理; 4.會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熱傳遞方式作出推測,設計實驗,尋找證據,得出結論。單元課時設計 5課時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主題名稱 冰淇淋冷藏箱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側重培養的科學探究要素是“提出問題”。本單元以制作冰淇淋冷藏箱為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學習有關熱傳遞的科學知識,同時重點提升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由于創作冰淇淋冷藏箱與冷藏箱的結構以及材料的功能等因素密切相關,而冰淇淋的融化過程又涉及溫度和狀態的變化,因此本單元的科學探究目標是“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是“提出問題”要素學段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本單元對《課程標準》的落實。本單元通過實踐、觀察、探究、歸納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 3.熟悉整套教材內容,明確該單元在整套教材中與其他單元的關系和作用。 4.該單元分為五課,分別為《熱傳遞》《熱的傳遞方式》《材料與保溫》《結構與保溫》《制作冷藏箱》。先了解什么是熱傳遞;然后通過熱傳遞的方式,知道冰淇淋冷藏箱的工作原理;第3、4課是讓學生明白要想制作冰淇淋冷藏箱需要準備什么;最后一課是如何制作冷藏箱。主題學情分析 通過中年級學段“小小氣象員”“冷與熱”等單元的學習,學生對于冷熱現象的認識、溫度計的使用,熱對物體狀態的影響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正確的概念,本單元的學習就建立在這些知識基礎之上。但受日常生活經驗及思維特點的影響,在熱傳遞的方向、方式以及材料、結構等因素對熱傳遞速度的影響等方面,學生仍存在認知偏差,缺乏對熱傳遞全面、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例如,有的學生認為:冬天室外的金屬把手摸起來很涼,是金屬把“冷”傳給了人;“熱”可以傳遞,“冷”也可以傳遞;“冷”“熱”必須通過接觸才能傳遞;鍋里的水在變熱時,鍋底部水溫最高,熱量呈放射狀向上傳遞;等等。實際上,學生對熱傳遞的理解除普遍性、自發性之外,還具有實例化,頑固和自我矛盾等特征。 在提出問題方面,經過四年的訓練,學生已能從具體的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問題,但在把問題轉化成可探究的科學問題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開放性學習環境 指導性預習:閱讀+問題+檢測; 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課堂學習:問題+探究+講述+整合+實戰; 現代教育新技術:PPTX+微視頻+網絡+師生互助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單元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常用材料的導熱性和主要用途;知道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知道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 科學思維: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探究實踐:初步具有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問題和制定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的能力。 能利用相關儀器設備進行觀察并記錄;應用所學科學原理設計并制作簡單的裝置,能進行模擬演示并簡要解釋。 能自主制訂或執行學習計劃,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策略,進行有效地總結和反思。 態度責任:表現出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冰淇淋的融化 出示教材中冰淇淋融化場景圖,提問:關于冰淇淋的融化,我們知道些什么 有哪些想要研究的問題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熟悉的冰淇淋融化場景,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從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的角度,將自己感興趣的疑問轉化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任務2 名稱:搜集“熱在物體間的傳遞”的證據 提問:熱能夠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嗎?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說一說熱在物體間傳遞的事例。 設計意圖:通過利用生活中物體與物體間的熱傳遞現象,讓學生初步感知熱能夠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任務3 名稱:實驗——探究“熱傳遞的方向” 出示實驗材料,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證明熱在銅棒中的傳遞過程,并用文字、圖畫或符號表示出大概的實驗設計方案,再分組研究熱在金屬棒、金屬片中的傳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合適材料,設計實驗方案、探究熱傳遞的方向,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任務4 名稱:得出結論——分析“熱傳遞的方向” 討論:觀察分析加熱蠟環在銅棒上的變化,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這些現象能不能為我們的觀點提供證據 熱在物體之間傳遞的方向是怎樣的 在同一個物體內部又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分析加熱后蠟環在銅棒上的變化,最終形成共識: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第2課時 任務5 名稱:觀察熱輻射 給燈泡通上電,一兩分鐘后,手慢慢靠近燈泡,體會手的感覺。 提問:燈泡的熱是怎樣傳遞給手的呢? 設計意圖:通過用手去親自感受燈泡散出的熱,初步感知什么是熱輻射。任務6 名稱:實驗——熱傳遞的方式之一“熱對流” 回憶我們在家中燒開水的經歷,猜一猜:熱在水中是怎樣傳遞的?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實驗借助茶葉觀察加熱過程中水的流動方向,初步建立對流的概念。任務7 名稱:處理信息——熱在水中的傳遞過程 分析在加熱過程中水的流動方向,用示意圖的形式記錄發現。 設計意圖:在“熱對流”的探究中,讓學生再次體會借助合適的材料來證明猜想,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任務8 名稱:任務——如何做到保溫 提問:要想讓冰淇淋融化得慢,冷藏箱的保溫效果要好,如何才能有效組織外面的熱傳遞給里面的冰淇淋呢? 設計意圖:以任務發布的形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影響熱傳遞快慢的因素,鼓勵學生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第3課時 任務9 名稱:提出問題——材料和保溫有什么關系 提問:為什么鍋把兒用塑料或者木材?為什么冰糕箱上要裹棉被? 設計意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材料和熱傳遞的關系,嘗試從事物的功能角度提出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任務10 名稱:事實證明——材料與冰塊融化快慢的關系 選擇一個問題,制定好研究計劃,并及時記錄實驗數據。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實驗,研究不同材料對熱傳遞快慢的影響。任務11 名稱:得出結論——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 比較分析各小組的實驗結構,總結物體的材料對熱傳遞的快慢有什么影響。 設計意圖:在傳熱速度的對比中形成“不同材料的導熱性是不同的,有的物體導熱性好,是熱的良導體,有的物體導熱性不好,是熱的不良導體”的共識。第4課時 任務12 名稱:提出問題“玻璃窗為什么要做成雙層玻璃的?” 觀察雙層玻璃窗的結構,想一想,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設計意圖:嘗試從事物的結構角度提出我們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任務13 名稱:實驗——不同結構對熱傳遞的影響 選擇合適的材料,先制作一個簡單的雙層結構,再研究不同結構對熱傳遞的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研究單層、雙層結構對熱傳遞的影響,發現結構是影響熱傳遞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達成課標要求。任務14 名稱:處理信息 整理我們收集到的溫度變化數據,做成對比圖 設計意圖:分析比較哪種結構的瓶子內水溫下降得慢,和同學們交流玻璃窗設計成雙層結構的原理。任務15 名稱:閱讀“保溫瓶的原理” 從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個方面了解保溫瓶為什么能保溫。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保溫瓶的原理”體會復雜的科學世界,產品設計時應同時考慮多種因素影響。第5課時 任務16 名稱:畫出冰淇淋冷藏箱的設計圖 小組討論,畫出冰淇淋冷藏箱的設計圖,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設計。 設計意圖:根據知道的熱傳遞知識,以及材料的導熱性、物體的結構、物體的顏色等對保溫效果的影響,設計冷藏箱設計圖。任務17 名稱:制作冷藏箱 選擇合適的材料,小組合作根據設計圖制作一個冰淇淋冷藏箱。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的產品設計和制作流程,進一步了解材料性能,完善對熱傳遞現象的認識和理解。任務18 名稱:評價——冰淇淋冷藏箱制作比賽 哪個小組制作的冰淇淋冷藏箱保溫效果最好,全班進行一次比賽。 設計意圖:冷藏效果比賽既是對產品的檢驗,也是對制定合理而又全面的評價標準的提升和訓練。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評價內容 第1課時《熱傳遞》: 利用生活中物體與物體間的熱傳遞現象,以及酒精燈加熱銅棒、蠟環掉落等可視的、直觀的實驗現象來探究熱在物體間及物體內部的傳遞,最終形成共識。 第2課時《熱的傳遞方式》: 利用燈泡發熱體驗熱傳遞的感受,體會熱輻射的傳熱特征。通過引導學生回顧燒開水的經歷,設計實驗借助茶葉觀察加熱過程中水的流動方向,初步建立對流的概念。 第3課時《材料與保溫》: 引導學生嘗試從事物的功能角度提出研究問題,再利用對比實驗,研究不同材料對熱傳遞快慢的影響,在傳熱速度的對比中形成“不同材料的導熱性是不同的”。 第4課時《結構與保溫》: 通過研究單層、雙層結構對熱傳遞的影響,發現結構是影響熱傳遞速度重要因素之一。通過閱讀,了解保溫瓶的原理。 第5課時《制作冷藏箱》 根據已有知識合作制作冰淇淋冷藏箱,在材料的選擇和加工中,在結構的設計和完善中,經歷完整的產品設計和制作流程,進一步完善對熱傳遞現象的認識和理解。評價指標 第1課時《熱傳遞》: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科學觀念)能從冰淇淋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科學思維)小組合作,利用不同材料,設計實驗探究熱傳遞的方向。(探究實踐)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態度責任) 第2課時《熱的傳遞方式》:初步建立對流的概念,進一步探究影響熱傳遞快慢的因素。(科學觀念)理解熱輻射是熱從熱源直接散發出去的傳熱方式。(科學思維)小組合作完成實驗,觀察水受熱流動的現象,認識熱對流的特點。(探究實踐)培養觀察、描述的能力及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態度責任) 第3課時《材料與保溫》:不同材料對熱傳遞快慢的影響。(科學觀念)能從材料的功能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科學思維)小組合作,利用不同方式設計實驗探究不同材料的導熱性。(探究實踐)在探究過程中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樂趣。(態度責任) 第4課時《結構與保溫》:研究單層、雙層結構對熱傳遞的影響。(科學觀念)能從事物的結構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科學思維)能制作不同的結構來研究物體結構對熱傳遞快慢的影響。(探究實踐)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保溫瓶的保溫原理。(態度責任) 第5課時《制作冷藏箱》經歷完整的產品設計和制作流程,完成冰淇淋冷藏箱的制作。(科學觀念)根據熱傳遞的原理畫出冰淇淋冷藏箱的設計圖。(科學思維)能依據設計圖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加工,完成冰淇淋冷藏箱的制作任務。(探究實踐)能制定合理公平的產品評價標準,并能結合評價結果,提出下一步的改進建議。(態度責任)評價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五、單元作業設計選一選。 1.下列行為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我們身體暖和起來的是( ) A.敷熱水袋 B.吃食物 C.跑步 2.炒菜用的鍋子鍋柄選用哪種材料比較合適?( ) A.鐵 B.鋁 C.塑料 3.產生熱傳遞的條件是( )。 A.物體不直接接觸 B.要有溫度差 C.必須在物體中心處加熱 4.燒開水時,水壺里的水傳遞熱的方式屬于(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5.下面現象中,不是因熱傳遞使物體的溫度升高的是( )。 A.雙手不停地搓感到暖和 B.金屬湯匙放到開水里,一會兒手柄就熱了 C.冰塊在太陽的暴曬下,一會兒就融化了 6.下列材料中,適合用來制作冷藏箱箱體的是( ) A.PVC板 B.木板 C.紙板 二、填一填。 7.通過相互接觸,將熱從( )傳向( ),或者從( )傳向( )的方式叫熱傳導。 8.在陽光下,戴黑手套的手溫度要比戴白手套的手的溫度( )。 9.熱傳遞的方式有( )、( )、( )。 10.不同材料的( )是不同的。像銅、鐵、鋁這樣導熱性好的物體叫作熱的( );像( )、( )這樣傳熱性不好的物體叫作熱的( )。 三、判一判。 11.熱傳遞后,熱量就消失了。( ) 12.設計師對物品的設計會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13.冬天多穿衣服后身體感覺暖和了,是因為衣服里有很多熱。( ) 14.熱只能在液體中傳播,不能在氣體中傳播。( ) 15.太陽的熱是通過輻射傳到地球上的。( ) 16.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 ) 四、根據要求作答 17.連一連。 判斷下列物體屬于哪一種材料,并用線連起來。 鋁 熱的良導體 木頭 鋼 鐵 熱的不良導體 塑料 陶瓷 大理石 18.簡答題 什么是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它們分別適合用于什么場合? 五、綜合分析題 19.在校園一角,有幾個同學在聊天,一個小女孩說:“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乒乓球踩了一腳,球凹進去了,我哥哥把它放到開水里,馬上就恢復了原狀,真是不可思議。”另一個小男孩說:“這不奇怪,我看到過更有意思的,有個賣冰棒的老奶奶把棉被蓋在并軌上,說這樣冰棒不容易融化,哈哈,你相信嗎?”聊了一會兒,有個同學說口渴了,就去買了一瓶礦泉水,邊喝邊生氣地說:“這些廠家真不像話,水都沒裝滿就賣給我們了,真小氣!” 請找出同學們交談中的科學現象,并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科學現象一: 我的解釋: 科學現象二: 我的解釋: 答案: 一、1.A 2.D 3.B 4.B 5.C 6.A 二、7.溫度高的物體 溫度低的物體 物體溫度高的部分 溫度低的部分 8.高 9.輻射 傳導 對流 10.導熱性 良導體 木頭 塑料 不良導體 三、11.× 12.√ 13.× 14.× 15.√ 16.√ 四、 17.熱的良導體:鋁、鋼、鐵、大理石 熱的不良導體:木頭、塑料、陶瓷 18.答:不同材料的導熱性是不同的。像銅、鐵、鋁這樣導熱性好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這樣導熱性不好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適合用于需要更好地散熱的場合,而熱的不良導體適合用于需要更好地保溫的場合。 五、 科學現象一:壓癟的乒乓球放熱水中恢復原狀。 我的解釋:氣體的熱脹冷縮 科學現象二:棉被蓋在冰柜上 我的解釋:棉被是熱的不良導體,保溫效果好六、單元教學結構圖冰 淇 淋 冷 藏 箱七、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對于科學概念的理解,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和感受中獲得,這樣才會記憶深刻,也才能夠真正增長學生的知識。本單元層層遞進,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教師著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從多個問題中聚集探究的主題,指導學生設計實驗,完成探究活動。最后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制作冷藏箱。 優點:讓學生做課堂的小主人,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不足:不能讓每個學生都表達自己的問題和觀點。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1.1熱傳遞 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1.1熱傳遞 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一單元《冰淇淋冷藏箱》單元整體設計.docx 熱傳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