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訓練鞏固習題課件 (共7份打包)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訓練鞏固習題課件 (共7份打包)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5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
1. [2024無錫階段練習]如圖所示是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
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倒立、放大
的像
B. 物鏡和目鏡成的像都是實像
C. 物鏡所成的像落在目鏡的1倍焦距以內
D. 目鏡相當于投影儀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
錯誤;物鏡成實像,目鏡成虛像,故B錯誤;物鏡所成的
像落在目鏡的1倍焦距以內,目鏡成放大的虛像,故C正
確;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故D錯誤。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如圖所示,天文望遠鏡的物鏡的直徑比我們眼睛的瞳孔大
得多,這樣做的目的是( A )
A. 這樣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B. 這樣它可以擴大視角,使我們看到更廣闊的宇宙
C. 這樣做既美觀又有氣勢
D. 這樣做可以使物鏡焦距更長,從而使人
看得更遠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做得較大,是為了會聚更多的
光線,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故A符合題意。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望遠鏡被譽為“洞察宇宙的眼睛”。選擇兩塊焦距和口徑
不同的凸透鏡制作望遠鏡。
(1)物鏡應該選擇的凸透鏡是( B )
A. 焦距長、口徑小 B. 焦距長、口徑大
C. 焦距小、口徑大 D. 焦距小、口徑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目鏡應該選擇的凸透鏡是( D )
A. 焦距長、口徑小 B. 焦距長、口徑大
C. 焦距小、口徑大 D. 焦距小、口徑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創新考法·實驗改進](多選)小陽學習了望遠鏡的原理之
后,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望遠鏡,結構如圖甲所示,其中
物鏡的焦距為20 cm,目鏡的焦距為5 cm。經過調試,他
看到了遠處物體最大最清晰的像(成像原理的光路圖如圖
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像在物鏡的焦點附近
B. 眼睛看到的是遠處物體的倒立的實像
C. 此時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約為25 cm
D. 物鏡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使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距離眼睛很近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來自遠處的物體
經物鏡后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像在物鏡的焦點以外
緊靠焦點的位置;目鏡相當于放大鏡,對物鏡所成的像起
到一個放大的作用,即眼睛看到的是遠處物體倒立的虛
像,故A正確,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物鏡的焦距為20 cm,所以遠處物體的像在焦點以外緊靠焦
點的位置,目鏡相當于放大鏡,對物鏡所成的像起到一個放
大的作用,所以遠處物體所成的像在目鏡的焦點以內,所以
此時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約為25 cm,故C正確。物鏡相當
于照相機的鏡頭,來自遙遠物體的光經物鏡后成一個倒立、
縮小的實像,使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距離眼睛很近的位置,故
D正確。
【答案】A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新視角]400年前意大利物理學家 率先用望遠
鏡觀察天空,得到天體運動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日心
說;FAST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 望遠
鏡,位于中國貴州省,被稱為中國的天眼。
伽利略 
射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2024遼源期末]人眼看同一個物體,會出現“近大遠小”
的現象,這和物體與人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有關,如圖
所示。同一個物體離人眼越遠時,視角越 。當人離
不同大小的物體一樣遠時,視角也會不同,物體越大,則
視角越 。(均填“大”或“小”)
小 
大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丹東模擬]如圖所示,小科正在模擬 (填
“顯微鏡”或“望遠鏡”)的使用,其中目鏡和物鏡都是
由 (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制成的,該透
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
(第7題)
望遠鏡 
凸透鏡 
會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3深圳三模]深圳市天文臺位于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西
涌,配備有反射式望遠鏡、光學望遠鏡等多種觀測設備。
反射式望遠鏡的原理如圖甲,利用一個球面反射鏡將進入
鏡頭的光線會聚后反射到位于鏡筒前端的一個平面鏡上,
然后再由這個平面鏡將光線反射到鏡筒外的目鏡里,這樣
我們便可以觀測到星空的影像。而光學望遠鏡的原理如圖
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反射式望遠鏡的主鏡是凹面鏡,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反射式望遠鏡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C. 光學望遠鏡的目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 光學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點撥】
反射式望遠鏡的主鏡是凹面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
用,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反射式望遠鏡是利用
光的反射成像,故B錯誤;光學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一個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錯誤;光學望遠鏡的
物鏡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
正確。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3廣州一模]如圖為一種望遠鏡內部部分光路圖,物鏡
和目鏡都是凸透鏡,O1為物鏡光心,F1為物鏡焦點,O2
為目鏡的光心,F2為目鏡焦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物體AB通過物鏡成一個 (填“正立”或“倒
立”)、 (填“放大”或“縮小”)的像;此時
物鏡的成像原理與 (填“放大鏡”“投影
儀”或“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2)通過該望遠鏡觀測物體AB時,會看到一個箭頭
向 (填“上”或“下”)、 (填“放大”
或“縮小”)的 (填“實”或“虛”)像。
倒立 
縮小 
照相機 
下 
縮小 
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3廣州一模]如圖為某望遠鏡內部部分光路圖,物鏡
是凸透鏡,O為光心,F為物鏡焦點,焦距為900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在圖中畫出光線a、b經物鏡折射前的入射光線。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目鏡是 (填“凹”或“凸”)透鏡。
【點撥】
(2)由圖可知,光線經目鏡折射后遠離主光軸,說
明目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而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
用,所以目鏡是凹透鏡。
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用此望遠鏡觀察距離約100 m的小鳥時,小鳥經物鏡
成 (填“倒立”或“正立”)、 (填“放
大”“等大”或“縮小”)的像。
倒立 
縮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這是伽利略望遠鏡的原理,請嘗試作出人所看到的物體
的像。(圖中已知凸透鏡的右焦點和凹透鏡的右焦點重
合,即兩透鏡間的距離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焦距差)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新視角·結論開放題]小明生日時爸爸送給他一臺手持單
筒望遠鏡,如圖所示。小明閱讀說明書,了解到該望遠
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他想知道目鏡和物鏡哪個
的焦距大,于是他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的鏡片拆了下
來。請你設計實驗幫助小明進行比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實驗步驟:


(2)實驗結論: 。
分別將兩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上下
移動透鏡,當紙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時,量出此
時透鏡到紙的距離 
物鏡的焦距比目鏡的焦距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經過本節的學習,曉華放學后想自己制作一個簡易望遠
鏡,請你幫他完成制作。
(1)實驗器材:

長紙筒兩個、焦距為f1的凸透鏡甲、焦
距為f2的凸透鏡乙(f1>f2)、剪刀、膠水?!?br/>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實驗步驟:




(3)實驗原理:


①將甲、乙兩個凸透鏡用膠水分別固定
在兩個紙筒的一端;②用剪刀分別將固定甲和乙的紙
筒剪成適當長度,再將兩紙筒套在一起;③將甲、乙
凸透鏡分別對著物體和眼睛,來回調節紙筒直到通過
凸透鏡乙看到物體清晰的像?!?br/>凸透鏡成像規律。物體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相當于照相機;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相
當于放大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31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 如圖是小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圖甲為蠟
燭,圖乙為蠟燭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圖丙中
F為凸透鏡的焦點,2F為2倍焦距處。甲可能放在圖丙中
的位置是( B )
A. a點處 B. b點處
C. 2F處 D. F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由圖甲、乙知,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蠟
燭放在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處,即可能是b點處,故
B符合題意。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過程中,與如圖所示的
情景(從前方能看到我國航天員王亞平在水球中成的像)成
像原理相同的是(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根據圖示可知,王亞平經過水球成的是倒立、縮小的
實像,此時的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
距之間,故A正確。
【答案】A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情境型·創設生活情境]二維碼掃描儀,它是一種影像式移
動支付裝置,其掃描攝像頭為焦距等于5 cm的凸透鏡,將
二維碼放置在掃碼區則可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小榮用
凸透鏡成像實驗模擬掃描儀成像規律,其中正確的是
(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將二維碼放置在掃碼區則可生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說明此時的物距要大于2倍焦距(已知f=5 cm),
所以物距大于10 cm,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
間,即在5~10 cm之間。A圖中的物距等于10 cm=
2f,B圖中的物距等于5 cm=f,D圖中的物距為12 cm
>2f,但其像距為18 cm>2f,故ABD不符合題意;C
圖中的物距等于12 cm>2f,像距為8 cm,像距在1倍
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故C符合題意。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家國情懷·航空航天中的物理]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
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
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 min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
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船入軌后,按照預定程
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空間站組合體
上的攝像機完整記錄了交會對接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光通過攝像機的鏡頭始終沿直線傳播
B. 攝像機所成的像是虛像
C. 神舟十八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攝像機成的像逐漸
變小
D. 攝像機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只有通過凸透鏡光
心的光線才沿直線傳播,射向凸透鏡其他位置的光線會發
生光的折射,故A錯誤;攝像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
小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與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故D
正確,B錯誤;神舟十八號靠近空間站組合體時,物距變
小,像距變大,攝像機成的像逐漸變大,故C錯誤。
【答案】D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圖所示,我們通過光屏能看到倒立的實像,如果沒有光
屏,該實像 (填“能”或“不能”)看到,原因
是 。
能 
光線在實像處會聚后繼續傳播,進入人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小榮同學利用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實驗器材探
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如圖甲所示,小榮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移動光
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凸透鏡
的焦距為 cm。
【點撥】
(1)凸透鏡的焦距f=30.0 cm-20.0 cm=10.0 cm。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實驗時,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線處,為使
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
調到 。
【點撥】
(2)實驗時,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同一高度,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同一高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小榮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移
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
立、 的實像。生活中的 (填“放大
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工
作的。
縮小 
照相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3)小榮將蠟燭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線處,如圖乙所
示,移動光屏,直到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物距
u=50.0 cm-20.0 cm=30.0 cm>2f,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小榮把蠟燭移至43 cm刻度線處,凸透鏡不動,然后取下
光屏,從透鏡的右側通過透鏡用眼睛直接觀察。那么他將
看到燭焰成像的情形是圖中的 (填圖中字母)。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當蠟燭移至43 cm刻度線處,凸透鏡不動,此
時物距u=50.0 cm-43 cm=7.0 cm<f,根據u<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同側,且像距大于物
距,故C符合題意。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現在航拍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日常生活中。某學校使用小
型無人機來拍攝學校運動會的盛況。如圖所示,無人機底
部的攝像機鏡頭可以看成一個凸透鏡,那么當無人機在高
空拍攝整個運動會場面時,所成縮小、倒立、清晰的實像
應最靠近凸透鏡主光軸上的a、b、c、d哪一點?說出你判
斷的依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b點,因為無人機底部的攝像機拍攝整個運動會場
面時,所成縮小、倒立、清晰的實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
之間,又因為攝像機到地面的距離遠大于攝像機的2倍焦
距,所以所成的實像在1倍焦距附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有四塊焦距分別是10 cm、20 cm、30 cm、40 cm的凸透
鏡,小榮用其中一塊做實驗,將蠟燭放在鏡前36 cm處,
在另一側距離凸透鏡45 cm的地方得到燭焰的像。他所用
的凸透鏡焦距是( B )
A. 10 cm B. 20 cm
C. 30 cm D. 40 c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根據題意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此時成像原理為投影
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的物距滿足f<u<2f,此
時的像距滿足2f<v,只有焦距為20 cm的透鏡同時滿足要
求,故B正確。
【答案】B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學科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
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
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
中正確的是(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當u=12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B. 當u=20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C. 由圖像可知,當f<u<2f時,物體移動速度小于像移動的速度
D.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 cm處移動到24 cm處的過程中,像先變大后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和圖像信息可知,u=v=2f=16
cm,故f=8 cm。當u=12 cm時,f<u<2f,在光屏上能
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錯誤;當u=20 cm時,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這一原理制
成的,故B錯誤;當f<u<2f時,即8 cm<u<16 cm,像
距v>2f=16 cm,該范圍內物體移動速度小于像移動的速
度,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把物體從
距凸透鏡12 cm處移動到24 cm處的過程中,物距逐漸變大,
像逐漸變小,故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3廣州一模]如圖所示,M'N'是物體MN發出的光經過
凸透鏡折射后成的像(圖中沒有畫出MN);a、b是N點發
出的光經過凸透鏡后的光線,其中光線a的入射光線平行
于主光軸。分析圖像,結論正確的是(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此時,物距為27.5 cm
B. 此時,凸透鏡相當于放大鏡
C. 若只把物體MN沿主光軸水平向左移動,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縮小的
D. 若只把物體MN沿主光軸水平向左移動,光線a的傳播方向一定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點撥】
由圖可知,此時  的27.5 cm為像距,故A錯
誤;此時成實像,而放大鏡成的是正立的虛像,故B
錯誤;若只把物體MN沿主光軸水平向左移動,可能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也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還可
能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C錯誤;凸透鏡的三條特殊
光線中,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折射光線
過透鏡的焦點,所以向左移動物體MN,a光線的傳
播方向不變,故D正確。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創新考法·實驗創新][2023德州]如圖所示,小榮自制了
一架模型照相機。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外殼的長
度為20 cm,若將凸透鏡對準窗外景物,在外殼內前后移
動內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填“倒
立”或“正立”)的 (填“放大”或“縮小”)的
像;若將凸透鏡正對燃燒的蠟燭,當蠟燭距離凸透鏡至
少 cm時,可以在外殼內移動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
晰的燭焰的像。
倒立 
縮小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半透明膜相當于光屏,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窗外
景物處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因為外殼的長度為20 cm,即像距為大于1倍焦距小
于等于2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蠟燭距凸透
鏡至少20 cm時,才可以在外殼內移動的半透明膜上得到
清晰的燭焰的像。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2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4節 眼睛和眼鏡
1. [學科思想·對比思想]如圖所示是人眼球的結構圖,眼球好
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
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物
體在視網膜上成的是( A )
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等大的實像
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虛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圖中示意了正常眼睛的調節,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 )
A. 物體無論多遠或多近,都能在視網膜上成像
B. 正常眼睛,能調節晶狀體的形狀
C. 晶狀體的形狀不同,對光的偏折能力也不同
D. 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
相當于光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當物體在人的眼睛的焦點以內時,不成像,故A
錯誤。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024岳陽期末]如圖所示,眼睛角膜是晶狀體會聚光線的
重要組成部分。激光治療近視手術是運用激光,精確切削
眼睛角膜基質層,制作出均勻完美的角膜瓣和角膜透鏡,
以矯正患者近視。手術的結果是(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眼球會聚光線的能力變強,成像到視網膜
B. 眼球會聚光線的能力變弱,成像到視網膜
C. 晶狀體會聚光線的能力沒變,成像視網膜前
D. 晶狀體會聚光線的能力沒變,成像視網膜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近視眼是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近視眼的晶狀體
和角膜構成的凸透鏡較厚,會聚能力較強,看遠處的
物體時,將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激光治療近視手術
是運用激光,精確切削眼睛角膜基質層,使晶狀體和
角膜構成的凸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得弱一些,將像
成在視網膜上,故B正確。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易錯題][2024合肥一模]如圖所示,這是小榮同學戴上眼
鏡前、后觀察到的遠處帆船的情形,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
是( A )
A. 小榮的眼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B. 不戴眼鏡時,小榮看遠處物體時,成像在視網膜后方
C. 小榮是遠視眼
D. 戴眼鏡后小榮的視網膜上成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連云港階段練習]人的眼睛是神奇的成像工具,人眼
成像相當于生活中的 (填“照相機”“投影
儀”或“放大鏡”)。圖中是人眼晶狀體調節光路圖,其
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況的是 ,描述近視眼的成
像情況的是 ;描述遠視眼的成像的是 ;描述
矯正近視眼的方法的是 ;描述矯正遠視眼的方法的
是 。(后五空均填圖中字母)
照相機 
AB 
D 
C 
F 
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2梅州期末]目前,青少年近視現象十分嚴重,形成近
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 (填“太
弱”或“太強”),為了能看清物體,需要配戴對光線
有 作用的透鏡進行矯正。預防近視眼的措施之
一,就是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 (填
“10”“15”或“25”) cm左右,這個距離叫作正常人的
明視距離。
太強 
發散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
是25 cm,這個距離叫明視距離。預防近視眼的措施之
一,就是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明視距離25
cm左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3廣東期末]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的虛線框內畫出能矯
正該眼睛視力的透鏡。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4十堰期末]小榮發現自己的近視鏡和爺爺的老花鏡混
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樣,如圖所示。小榮想找自己的眼
鏡,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C )
(第8題)
A. 用手摸鏡片時,中間厚邊緣薄的是近視鏡
B. 拿著鏡片近距離看書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視鏡
C. 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后只能呈現一個暗斑的是近視鏡
D. 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能呈現一個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視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是老花鏡,用于矯正遠視
眼,故A錯誤;拿著鏡片近距離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
鏡,即是凸透鏡,是遠視鏡,故B錯誤;讓鏡片正對太陽
光,太陽光通過鏡片后只能呈現一個暗斑,即能使光線發
散,會在透鏡后面出現一個光線較弱的區域,所以是凹透
鏡,即是近視鏡,故C正確;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
通過鏡片能呈現一個明亮小光斑,說明該透鏡對光有會聚
作用,是凸透鏡,即是遠視鏡,故D錯誤。
【點撥】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情境型·創設實物情境法]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成眼睛的
晶狀體,光屏看成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成眼睛觀察的物
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
晰的像;拿走近視眼鏡,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在拿走近視
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的是
( A )
A. 將光屏或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
B. 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 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D. 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將近視眼鏡拿
走,若蠟燭的位置不變,燭焰發出的光直接經凸透鏡,會
聚點會靠近凸透鏡,即像距變小,所以將光屏適當靠近透
鏡,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若光屏的位置不變,可將蠟燭
靠近凸透鏡,即減小物距,光屏上仍可承接到清晰的像,
故A符合題意。
【答案】A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4南通模考]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中,將裝置調整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看
到一個清晰的 (填“放大”“等大”或“縮
小”)的像,若此時將蠟燭向右移動,要想得到清晰
的像,需將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動;
小榮沒調節光屏,將自己的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
間也能得到清晰的像,小榮戴的是 (填“近
視”或“遠視”)眼鏡。
縮小 
右 
遠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母題 教材P130科學世界]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叫作
透鏡焦度,用φ表示,即φ=100×。若王老師所戴眼鏡
鏡片的透鏡焦度是-400度,焦距為 m。仔細觀
察鏡片的形狀和厚度,把四種鏡片的截面圖畫成了圖中
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狀,則可知近視眼配戴度數較
大的是 圖;遠視眼配戴度數較大的是 圖。
0.25 
丙 
乙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王老師所戴眼鏡鏡片的度數是-400度,則透鏡焦度
是4 m-1,焦距f==0.25 m。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
透鏡,且近視眼越嚴重,所配戴的凹透鏡的中間就越
薄,所以近視眼配戴度數較大的是丙圖;中間厚邊緣薄
的透鏡是凸透鏡,且遠視眼越嚴重,所配戴的凸透鏡中
間越厚,所以遠視眼配戴度數較大的是乙圖?! ?br/>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創新考法·方案設計]小榮用彈性膜注水制作了一個水凸
透鏡,通過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變透鏡的厚度,如圖甲
是他用其模擬正常眼睛看物體時的裝置,固定透鏡,將
一個F形光源放在合適的位置后,調節光屏得到清晰的
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C
A. 此時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 若用黑紙片將透鏡遮擋一半,光屏上成半個光源的像
C. 若將近視眼鏡放到透鏡前方,要將光屏遠離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模擬圖乙的成因時需要從水凸透鏡向外抽水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點撥】
眼睛相當于照相機,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因此物距應大于2倍焦距,即此時光源放在透鏡2倍
焦距以外,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若用黑紙片將透鏡遮擋一半,則經凸透鏡折射后在光屏
上成像的光線變少,光源在光屏上成的像將會變暗,故
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如果在凸透鏡前方放一近視眼鏡,近視眼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像的位置會向后移動,所以要將光屏遠離透鏡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確;圖乙成像在視網膜前面是近視眼,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太厚,對光線會聚能力太強導致的,因此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時需要向水凸透鏡中注水,故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4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1節 透鏡
1. 把一個透明且均勻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部分,
其截面如圖所示,其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B )
A. 只有b B. a、c、d、e
C. a、b、c D. a、b、c、d、e
(第1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人們利用透鏡對光的作用制造了各種光學儀器。關于凸透
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光經過凸透鏡后,一定會聚到一點
B. 光經過凸透鏡后,一定會平行射出
C. 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D. 光經過凹透鏡一定會發生折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束光經過凸透鏡后,會比原來靠攏,但不一定會聚
到一點,故A錯誤;只有通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經過凸透鏡
后才一定是平行于主光軸射出,故B錯誤;凹透鏡對光有
發散作用,故C正確;經過凹透鏡光心的光線不發生偏
折,故D錯誤。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截面為正方形、中空部分為橢圓形的玻璃體如圖所示。則
這個玻璃體( C )
A. 可以看作兩塊凹面鏡
B. 可以看作一塊凸透鏡
C. 對圖示光束具有發散作用
D. 對圖示光束具有會聚作用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點撥】
玻璃體被中空(中間是空氣)分成了兩部分,這兩部分
都是中間薄、邊緣厚,都是凹透鏡,對光束有發散作用,
因此平行光經過玻璃體后,會變得發散,故C符合題意。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材料和口徑相同、厚度不同的兩個凸透鏡,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B )
A. 厚的透鏡具有會聚作用
B. 薄的透鏡具有發散作用
C. 厚的透鏡會聚能力強
D. 薄的透鏡的焦距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易錯題]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
非最小的光斑,如圖所示,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
cm,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
鏡的焦距( A )
A. 一定小于5 cm
B. 一定等于5 cm
C. 一定大于5 cm
D. 可能小于5 cm,也可能大于5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點撥】
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 cm時,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
小的光斑,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
前的,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5 cm;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
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說明凸透鏡的焦點不在光斑之后,故
焦點應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5 cm,故A正確。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2024惠州階段檢測]圖甲表明,跟主光軸平行的光通過凸
透鏡后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F,這個點叫作 。
它到透鏡光心O的距離叫作 。如果把小燈泡放在
這一點,則射向凸透鏡的光經透鏡后將變為 光。
圖乙表明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
焦點 
焦距 
平行 
發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傳統文化·文化典籍中的物理]如圖所示,西漢時期的《淮
南萬畢術》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
則得火?!闭埬阌脤W過的光學知識判斷“削冰令圓”就是
把冰塊制成 鏡,對光有 作用,若要“火
生”應把“艾”放在鏡的 位置。
凸透 
會聚 
焦點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將凸透鏡A固定
在光具座10 cm刻度線處,不斷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
現一個 的光斑(如圖所示),光斑處即是該凸
透鏡的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最小最亮 
焦點 
10.0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點撥】
平行于主光軸入射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在焦點,
所以圖示中的光線在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時,
就會聚在焦點處了,此時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便是凸透鏡
的焦距。由圖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cm,凸透鏡與光
屏的距離為10.0 cm,所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如圖是光射向透鏡或光從透鏡射出的光路圖。請補畫出入
射光線或出射光線。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根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圖中虛線框內畫出合適的
透鏡。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情境型·創設生活情境]如圖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試管內
留有一稍大的空氣泡,使太陽光從試管的正上方向下
照,觀察試管下方的白紙,可以發現白紙上與空氣泡相
對應的位置較 (填“亮”或“暗”),這是因為空
氣泡與周圍水組成 透鏡,太陽光射向空氣泡和它
下方的水后,出射光線會被 (填“會聚”或“發
散”)。
暗 
凹 
發散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情境型·創設實物情境法]小榮找到兩塊外觀相似的不同
類型的透鏡,用肉眼無法辨認哪一塊是凸透鏡哪一塊是
凹透鏡。老師說過光學儀器不能用手觸摸,所以她將它
們放在太陽光下觀察,如圖所示,其中甲是
鏡,乙是 鏡。
凸透 
凹透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2024阜陽階段檢測]如圖,凸透鏡的焦點為F,光心
為O。
(1)在圖中畫出S點發出的光線a經過透鏡光心后的光線。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S點發出的一條光線b經過透鏡后與主光軸平行,在圖
中畫出上述光路。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2024煙臺金鄉縣一模]如圖所示,作出圖中入射光線經
平面鏡反射后再經凸透鏡折射的光路圖。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如圖所示,用鐵絲繞成一個內徑約4 mm的圓環,將
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圓環內部形成的水膜猶
如一個透鏡。試用三種簡易的方法辨別它是凸透鏡還
是凹透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方法一:放大鏡法:將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透過透鏡看到書上的字變小的是凹透鏡,字變大的是凸透鏡。
方法二:成實像方法:將透鏡放在眼前正對前面的景物,如果看到倒立縮小的像是凸透鏡,正立的是凹透鏡。
方法三:太陽光聚焦的方法:把透鏡正對著太陽光,上下移動能在地面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是凸透鏡;同樣的操作在地面上出現暗圈的是凹透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創新考法·實驗創新法]如圖所示,平行光通過圖中左側
虛線框(其中放置一塊透鏡)后,在右側光屏上形成一個圓形光斑,該光斑的直徑比透鏡大。請你判斷虛線框中是否為凸透鏡,寫出接下來的操作及判斷方法。(不添加其他器材)
(1)操作:將光屏 。
向左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判斷方法:
。
【點撥】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且光線在焦點后又會
發散;而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因為此時光屏上成
的是光斑,不是最小最亮的點,所以應該將光屏向左
移動。
若光斑一直變小,則為凹透鏡;若光斑
先變小后變大,則為凸透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39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全章熱門考點整合應用
考點1 透鏡對光的作用
1. [2023上海期中]如圖所示,四個圖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圖
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屬于凸透鏡的是( C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小榮為辨別直徑相同的兩個透鏡的類型,分別將它們正對
太陽,把一張白紙放在它的下方,在紙上得到相應的光
斑,其操作正確的是圖甲中的 (填“A”或“B”)。
透鏡與光斑的大小如圖乙所示,d1<d,形成光斑的
是 (填“凸”或“凹”)透鏡。小夏利用光具座測某
透鏡的焦距,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cm。
B 
凸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考點2 透鏡特殊光線作圖
3. [2023株洲]如圖,放大鏡能使我們看清郵票的細微之處。
下列能用來說明其成像原理的圖是( C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放大鏡能使我們看清郵票的細微之處,是利用凸透鏡
成像規律,物距在1倍焦距之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人
從平面鏡看到蠟燭,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題
意;蠟燭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之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
可知,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符合題意;蠟燭與
像分別在凸透鏡的兩側,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
成的是實像,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請將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路圖補充完整。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2023威海]從光源A點發出的一束光其傳播徑跡如圖所
示,請再畫出從A點發出的另一束光的傳播徑跡,以此來
確定A的像點并標為A'。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2023·眉山 情境型·創設生活情境法]物理課上,老師在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塊平面鏡,用一只帶凸透鏡的手電筒豎
直向下照射在平面鏡上,側面的同學幾乎不能看到經平面
鏡反射后的光,同學們通過作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圖
所示,F為凸透鏡的焦點,一條光線經過
焦點F射向凸透鏡。請在圖中畫出該條光
線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和經過平面鏡
后的反射光線。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考點3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7. [2023哈爾濱]在觀察“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實驗中,小榮
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第7題)
(1)對比兩圖可以得到結論:光從空氣射入凸透鏡
時, 。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小榮利用此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器材繼續探究凸透
鏡成像規律,記錄部分數據如表。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60.0 12.0 倒立縮小實像
2 35.0 14.0 倒立縮小實像
3 30.0 15.0 倒立縮小實像
4 20.0 20.0 倒立等大實像
5 12.5 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榮根據表中數據發現:
①凸透鏡成縮小實像時,像距和物距的大小關系是
。
②當像距等于物距時,成像的性質是 。
③小榮進一步猜想,當物距為12.5 cm時,成像的性質
是 。
像距小
于物距 
倒立等大實像 
倒立放大實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④觀察前三組數據,小榮發現同一物體都成縮小的像,那么
隨著像距的增加,像會變大嗎?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原表格
中還需要增加的項目是 。
像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①分析1、2、3組實驗數據可知,凸透鏡成縮小實像
時,像距小于物距;②根據第4組實驗數據可知,當像距等
于物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③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中
的物距u、像距v以及像的性質隨物距u的變化情況,可得出
的初步結論:同一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像越大,因此當物距為12.5 cm時,成倒立放大實像;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④探究“同一物體都成縮小的像,隨著像距的增加,像會變
大”時,需測量像的大小,因此原表格中還需要增加的項目
是像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考點4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8. [家國情懷·航空航天中的物理]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八號飛
船騰空而起,它在地面攝像機中所成的像是( B )
A. 實像,像變大 B. 實像,像變小
C. 虛像,像變大 D. 虛像,像變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2023常州]2023年3月7日凌晨,在清華大學校園內,張嘉
奇等同學用照相機拍到“太空中的中國空間站”的照片,
如圖所示。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f,拍照時像距( B )
A. 略小于f B. 略大于f
C. 略小于2f D. 略大于2f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照相機拍照時的物距大于2f,
像距大于f小于2f,拍“太空中的中國空間站”時,物距
非常大,像會靠近焦點,即像距略大于f,故B符合題意。
【答案】B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如圖所示,投影儀是教學中常用的設備,下面關于投影
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
A. 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發生漫反射
C. 物體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個放大的虛像
D. 若使屏幕上的像變大,應使凸透鏡靠近
投影片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投影儀中的平面鏡可以將透鏡會聚的光反射到屏幕
上,起到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作用,A正確;屏幕表面
做得粗糙,這樣光可以在其表面發生漫反射,能夠讓各
個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B正確;投影儀的鏡頭是
一個凸透鏡,物體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時,在屏幕
上所成的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C錯誤;若使屏幕上
的像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的規律可知,應減小物
距,則應使鏡頭靠近投影片,D正確。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2023·深圳期末 科學思維·模型思想]光刻技術是現代半
導體集成電路的關鍵一環,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光源
發出強紫外光,調整鏤空掩膜和縮圖透鏡之間的距離,
使光通過二者后,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清晰的像,從而實
現納米級集成電路的“雕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
A. 縮圖透鏡是凸透鏡
B. 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實像
C. 此成像原理與顯微鏡物鏡的成像原理相似
D. 若將掩膜靠近縮圖透鏡,為成清晰像,
應將硅片遠離縮圖透鏡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圖可知,縮圖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
鏡,故A正確;硅片相當于光屏,能承接實像,所以成
的是實像,故B正確;由圖可知,要制造出納米級集成
電路,則掩膜上的電路在硅片上的像應變小,所以該凸
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而顯微鏡的物鏡成倒立、放
大的實像,二者的成像原理不同,故C錯誤;若將掩膜
靠近縮圖透鏡,物距變小,像距應變大,為成清晰像,
應將硅片遠離縮圖透鏡,故D正確。
【答案】C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 [家國情懷·戰斗機中的光學][2023陜西]如圖,是我國自
主研制的某新型戰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系統。該系統
功能與人眼相似,能為戰斗機提供感知外界的“視
覺”,系統內置的光電傳感器,相當于人眼的視網膜,
最外層窗口和傳感器之間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人眼的晶
狀體。關于該系統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該系統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 該系統在光電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
實像
C. 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
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
D. 該系統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第12題)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 [2023西藏]中國航天員王亞平在離地球表面約400 km的
“天宮”空間站上通過天地連線,給同學們展示了一堂
精彩的科學課。如圖為王亞平老師做“水球”實驗時的
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A. “水球”相當于凸透鏡
B. “水球”對透過它的光有發散作用
C. 王亞平遠離“水球”時,她的像會變大
D. 圖中通過“水球”看到王亞平的像是虛像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2024平輿一模]某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
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凸透
鏡的距離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D )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該同學所用凸透鏡的焦距f=10 cm
B. 當u=8 cm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光屏上看不到清晰的像
C. 當u=15 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
D. 物體從距凸透鏡10 cm處移動到20 cm處的過程中,像距變小像也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點撥】
由圖可知,此時u=v=10 cm,根據u=v=2f,成倒
立、等大的實像,即2f=10 cm,因此該凸透鏡的焦距f
=5 cm,故A錯誤;當u=8 cm,此時2f>u>f,成倒
立、放大的實像,因此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
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故B錯誤;當u=15 cm,此時u
>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故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物體從距凸透鏡10 cm處移動到20 cm處的過程中,此時物距
增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像距變
小,像也變小,故D正確。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 [2022廣州期末]小榮利用凸透鏡模擬晶狀體,光屏模擬視網膜,設計模擬某種眼病及其矯正后的實驗,其步驟如圖所示。
考點5 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其矯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步驟3“矯正”這種眼病,讓燭焰清晰的像成在“視網
膜”上,可行的方案是( C )
A. 將凸透鏡換成凹透鏡
B. 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的位置移動
C. 將一個適當的凸透鏡放在原凸透鏡與蠟燭間的某個恰當位置
D. 將一個適當的凹透鏡放在原凸透鏡與蠟燭間的某個恰當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點撥】
將凸透鏡換成凹透鏡,凹透鏡不能成實像,光屏上不能成像,故A錯誤;由步驟1和2可知,光屏向右移動,成清晰的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的規律,步驟3“矯正”這種眼病,將蠟燭向遠離凸透鏡的位置移動,像可以成在原來位置的光屏上,故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由步驟1和2可知,光屏向右移動,成清晰的像,這說明像成
在視網膜的后面,屬于遠視眼,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將
一個適當的凸透鏡放在原凸透鏡與蠟燭間的某個恰當位置,
像可以成在原來位置的光屏上,故C正確,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2023揚州]如圖甲,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榮將一支鉛
筆分別緊貼杯壁內、外豎直放置,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
大的像,俯視圖如圖乙、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一直變小
B. 圖乙中鉛筆向前移,像先變小后變大
C.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一直變大
D. 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小后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裝有水的杯子相當于凸透鏡,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大的像,且由圖示可知像與鉛筆在凸透鏡的同側,則可知凸透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且圖乙、丙中的鉛筆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之內;圖乙中的鉛筆向前移,物距變小,由凸透鏡成虛像的規律可知,像距也變小,像一直變??;圖丙中的鉛筆向后移動,物距變大,若鉛筆在凸透鏡的1倍焦距以內,由凸透鏡成虛像的規律可知,像距也變大,像變大;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當鉛筆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物距變大時,像距變小,像變小;當鉛筆在2倍焦距以外時,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變大時,像距變小,像變?。凰?br/>以圖丙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大后變?。痪C上所述,A正確。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2023攀枝花]正常眼睛觀察近距離物體的明視距離約為
25 cm。小榮看書時,把書本放在眼睛前15 cm處,為了
看清書上的文字,晶狀體將會變厚,焦距 (填
“不變”“變大”或“變小”),長此以往,就可能會形
成 (填“近”或“遠”)視眼。
變小 
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情境型·創設生活情境法] 圖甲是近視眼的成像示意圖,
其中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平行光經過晶狀體等結構未
會聚在視網膜上。請在圖乙虛線框內畫出適當的透鏡,
并將兩條光線的光路補充完整,使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
的a點。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共32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
1. [母題 教材P122圖5.2-6]集郵愛好者鑒別郵票時,為了
看得更清楚一些,往往利用光學元件來觀察,如圖所示,
這個光學元件是( C )
A. 平面鏡 B. 凹面鏡
C. 凸透鏡 D. 凹透鏡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由圖可知,郵票通過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像,是放
大鏡的原理,故C正確。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情境型·創設生活情境]如圖所示,用手機攝像頭掃描臺歷
上的二維碼可快速訪問網頁,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
( C )
A. 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成正立縮小的像
B. 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成正立縮小的像
C. 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像
D. 當鏡頭靠近二維碼時,手機屏幕上的像會變小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手機攝像頭與照相機原理相同,故手機攝像頭相當于
凸透鏡,掃描二維碼時,成倒立、縮小的像,故AB錯
誤,C正確;當鏡頭靠近二維碼時,手機屏幕上的像變
大,故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圖所示,某型號投影電視機將傳輸過來的圖像通過投影
儀的鏡頭成像,并將所成的像投射到特制屏幕或者白墻
上;屏幕畫面的大小可通過移動投影儀的前后位置來調
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 投影儀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
C. 投影儀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D. 投影儀成放大的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來成像的,故A錯誤;投影儀成
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故B錯誤,D正確;照相機成倒
立、縮小的實像,故C錯誤。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中期末]如圖所示是同一個物體
的兩張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拍攝這兩張照片時照相機的
鏡頭焦距相等,則拍攝兩張照片時,關于照相機與物體的
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拍攝甲時大
B. 拍攝乙時大
C. 一樣大
D. 無法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根據照相機的特點可知,所成的像越小,照相機與物
體的距離越大,乙的像比甲的像小,所以拍攝乙時,照相
機與物體的距離較大,故B正確。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我們經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放大
鏡成像、④照相機成像,其中( C )
A. 成實像的是①②③
B. 成虛像的是②③④
C. 屬于光的反射成像的是②
D. 屬于光的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情境型·創設實物情境法]如圖所示,在商場的地面上經常
能看到廣告投影燈投射的圖案。被投射的圖案在地面上成
一個放大、 (填“正”或“倒”)立的 (填
“虛”或“實”)像。
(第6題)
倒 
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2中山二模]如圖,這是一塊正方體透明玻璃,沿虛線
將其切成A、B兩部分,將A部分壓在試卷上,可以看
到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實”或
“虛”)像。
正立 
虛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沿虛線將其切成A、B兩部分,A中間厚、邊緣薄,是
一個凸透鏡,將A部分壓在試卷上,試卷通過凸透鏡成正
立、放大的虛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凸透鏡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請你利用凸透鏡三條特殊
光線畫出蠟燭燭焰上S的像S'的成像光路圖。
【解】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小明幫助爸爸把麥秸曬干堆成垛。天要下雨了,小明為了
防止麥秸被淋濕,急忙用塑料薄膜把麥秸遮蓋起來。雨過
天晴,烈日炎炎。小明看到塑料薄膜頂部有一攤水,突然
想到物理課上學到的光學知識,急忙跑到麥秸垛旁,將薄
膜上的水排掉。小明為什么要這樣做?這里面有什么物理
道理?
【解】薄膜上的水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
用,可能會導致麥秸燃燒,引發火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小榮用放大鏡看自己的指紋,如圖甲所示。隨后小榮拿
著同一個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并且離窗外的物體越來
越遠,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小榮用放大鏡看自己的指紋,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
B. 小榮用放大鏡看自己的指紋,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C. 小榮拿同一個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離窗外的物體越
來越遠時,看到的像越來越小
D. 小榮拿同一個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離窗外的物體越
來越遠時,看到的像是虛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小榮用放大鏡看自己的指紋,看到的是正立、放大
的虛像,故A、B錯誤;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放大鏡
距離物體越遠成的像越小,距離物體越近成的像越大,
并且是實像,故C正確,D錯誤。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科學思維·對比思想]關于針孔照相機和透鏡照相機的對
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兩種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B. 兩種照相機所成的像都是實像
C. 兩種照相機都只成倒立縮小的像
D. 針孔照相機會不成像,透鏡照相機總能成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屬于光的折射,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針孔照相機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工作的,成的是倒立的實像,該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還可以是等大的,故A、C錯誤,B正確;針孔照相機總是可以成像的。當物距小于等于焦距時,透鏡照相機是不能成像的,故D錯誤。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珠海模擬]常用體溫計的刻度部分為三棱體,橫截
面如圖所示,其正面呈圓弧形,這樣就可以看清體溫計
內極細的水銀柱,以便讀數。圓弧形玻璃的作用,相當
于 (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使我們能
看到水銀柱放大后的 (填“實”或“虛”)像。
凸透鏡 
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如圖甲所示是某一物體的形狀,圖乙是供選擇的物體的
像的形狀(不考慮像的大小)。
(1)該物體在照相機的膠片上所成的像的形狀為 (填
字母序號,下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1)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
成的,所以該物體在照相機的膠片上所成的像上下、
左右都是顛倒的,故形狀為D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在平面鏡中看到的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 。
【點撥】
(2)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即左
右相反,上下相同,所以在平面鏡中看到的該物體的
像的形狀為A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把投影儀的平面鏡卸掉,讓物體(物體正放)的像成在
天花板上,這時看到的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點撥】
(3)平面鏡只起到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作用,把投影儀的平面鏡卸掉,仍然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讓物體(物體正放)的像成在天花板上,所以這時看到的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D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用放大鏡看到的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 。
【點撥】
(4)用放大鏡看物體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
該物體的像的形狀為C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創新考法·實踐制作]如圖,在“自制照相機模型”時,
用硬紙板做兩個粗細相差很少的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
能夠套入另一個紙筒內,并能前后滑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取材時,另一個紙筒一端蒙上的材料是 (填
“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點撥】
(1)在自制照相機模型時,為了既能承接像,又能
觀察到像,應用半透明膜作為光屏。
半透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觀察時,小榮應選擇 (填“亮”或“暗”)的物
體作為觀察對象。
【點撥】
(2)為了能在半透明膜上成清晰的像,應選擇亮的
物體作為觀察對象。
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小榮用自制的照相機先拍攝到了遠處的物體清晰的
像,再靠近物體拍攝時,應將兩筒間的距離
變 ,觀察到膜上的像變 。(均填“小”或
“大”)
大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小榮用自制的照相機先拍攝到了遠處的物體,再靠近物體拍攝時,根據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知,照相機與物體之間的距離減小,照相機鏡頭與膜之間的距離應增大,膜上的像變大,則應將兩筒間的距離變大。
【點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24張PPT)
人教版 八年級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重點實驗分層突破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凸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且物、像位于凸透鏡異
側;凸透鏡所成的虛像都是正立的,且物、像位于凸透鏡
同側??筛爬椤皩嵪癞悅?、虛像同側,實像倒立、虛像
正立”。
(2)1倍焦距處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2倍焦距處是成放大
的像和縮小的像的分界點。可概括為“1倍焦距分虛實,2
倍焦距分大小”。
(3)凸透鏡成像的動態規律:①成實像時概括為“物近像遠像
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②成虛像時概括為“物近像近
像變小,物遠像遠像變大”;③凸透鏡成像時,物體和像
的移動方向相同。
1.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
的焦距為15 cm。
1
2
(1)實驗前應首先調整蠟燭、凸透鏡、光屏,使燭焰、凸
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如圖甲所示,調整同一高度
時,A和B中更合理的是 。
使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B 
1
2
(2)如圖乙所示,光屏應在 區域前后移動,才能得到清
晰、倒立、 (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根
據這一原理人們制成了 。
③ 
放大 
投影儀 
1
2
(3)實驗中,將蠟燭移至 (填“10”“20”或“30”)
cm刻度線處,再適當移動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呈現出和
圖丙中(通過透鏡觀察到的)像的性質一樣的像。
10 
1
2
(4)(多選)在(3)的實驗基礎上,將一近視眼鏡片放在燭焰與透
鏡之間,并使其中心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可以進行的操作
是 。
A. 只將蠟燭適當左移
B. 只將蠟燭適當右移
C. 只將光屏適當左移
D. 只將光屏適當右移
AD 
1
2
(5)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逐漸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逐漸
向 (填“上”或“下”)移動,那么他應該把凸透鏡
向 (填“上”或“下”)移動,使像最終成在光屏的
中央。
(6)若實驗中將凸透鏡的一部分遮擋住,則 (填“能”
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燭焰的像。
上 
下 
能 
1
2
(7)用水透鏡模擬正常眼睛,光屏模擬視網膜,通過對水透鏡
注水或抽水可改變水透鏡的厚薄。當蠟燭、光屏和水透鏡
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丁所示時,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
(像未畫出),現將圖丁中的蠟燭移動到光具座上40 cm
處,光屏不動,此時應對水透鏡 (填“注水”或
“抽水”),
注水 
1
2
使其焦距變 (填“長”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注水時,有幾個不透明雜質混進水透鏡里,此時光屏上所成的像 。
短 
C 
A. 無法成像
B. 上面有幾個黑色的斑點
C. 完整但稍暗
D. 完全沒有影響
1
2
(8)將蠟燭換成發光體,利用圖甲中所示器材想進一步探究
“凸透鏡成實像時,像的高度與物體的高度是否有關”:
1
2
①為完成實驗,還需要補充的一個實驗器材是
;
②下述實驗設計正確的是方案 (填序號)。
方案一:先測出發光體A的高度并適當調節發光體A、凸
透鏡和光屏的高度;再將發光體A放在光具座不同的位
置,移動光屏,每次在光屏上得到發光體A清晰的像,測
量像的高度并記錄在數據表格中。
刻度
尺 
二 
1
2
方案二:先測出高度不同的發光體A、B的高度并適當調
節發光體、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再先后將發光體A、B
放在光具座同一位置,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發光體A、
B清晰的像,測量像的高度并記錄在數據表格中。
1
2
2. [創新考法·實驗評估][2023廣東改編]小榮在學習了凸透鏡
成像的規律后,繼續深入探究,選用表中某一規格的凸透
鏡做實驗,調整好器材后如圖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
成放大的像。
1
2
凸透鏡編號 焦距/cm 直徑/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光屏上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
實像 
1
2
(2)一段時間后,小榮發現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是因

;
此時將蠟燭向 調節可以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
中央。
蠟燭燃燒變短,使得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
不在同一高度 
上 
(3)小榮選的凸透鏡焦距為 cm。
10 
1
2
【點撥】
(3)由圖甲可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為投影儀的
成像原理,此時物距為15.0 cm,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
之間,像距為30.0 cm,像距在2倍焦距之外,根據表
格可知,小榮選的凸透鏡焦距為10 cm。
1
2
(4)小榮將蠟燭換成“F”形光源,調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
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則
小榮看到的像應是 (填字母);與“T”形光源相
比,“F”形光源的好處是

D 
“F”形光源不對稱,便
于比較像相對于物是否左右相反 
1
2
  (4)將蠟燭換成“F”形光源,調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晰的像,此時物距大于像距,為照相機
的成像原理,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從左側向光屏看,會看
到圖D所示的像,故D正確。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過程中,
用“F”形光源與“T”形光源相比,好處是可以比較像與物
是否左右相反。
【點撥】
1
2
(5)小榮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
關。若要驗證其猜想,則可在表中選取編號為
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①、
② 
1
2
   (5)若要驗證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關,則需要控制凸透鏡的焦距相等,故可在表中選取編號為①、②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點撥】
1
2
(6)在了解了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后,小榮用長方形不透明
紙盒、平面鏡、凸透鏡(f=10 cm)設計制作了一個投影
儀,其剖面圖如圖丁所示,平面鏡與底面夾角為
45°,平面鏡的中心位于透鏡的主光軸上,盒上方開
一方形孔,將“F”光源按照圖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
孔上,
1
2
中心與平面鏡中心在一條豎直線上,若盒子高
度h為10 cm,為保證在正對透鏡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
一個放大的投影,則盒子長度l的范圍為
,屏幕上所成的圖像形狀是 (填序號)。
10 cm<l<
20 cm 
B 
1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县| 淮北市| 洛浦县| 循化| 拜城县| 绥江县| 鄂托克前旗| 丰顺县| 安庆市| 嵊泗县| 卢龙县| 广灵县| 镇沅| 长沙市| 温州市| 喀喇沁旗| 巴彦淖尔市| 比如县| 南安市| 江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同德县| 通道| 崇明县| 镇江市| 沁源县| 鹤壁市| 邵东县| 楚雄市| 老河口市| 益阳市| 三明市| 油尖旺区| 西乡县| 岳阳县| 堆龙德庆县| 西安市| 霸州市| 肇源县| 日照市|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