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三、 直線運動第1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1. 以下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足球離開腳后在草地上滾動 B. 站在正常運行的扶手電梯上的人C. 旋轉木馬勻速轉動 D. 火車正在進站2. 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依據是 ( )A. 每隔1s沿直線運動的路程相等B. 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變C. 1s內運動5m,2s內運動10m,3s內運動15mD. 在任何相等時間內,沿直線運動的路程都相等B123456789101112D3. 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2min內通過了300m的路程,這個物體在前10s內的速度是 ( )A. 150m/s B. 25m/s C. 2.5m/s D. 30m/s4. 甲、乙兩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甲、乙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3,速度之比是1∶2,則甲、乙所用的時間之比是 ( )A. 4∶3 B. 3∶1 C. 3∶4 D. 3∶2CA1234567891011125. 甲、乙兩名同學在操場的平直跑道上做勻速直線跑步,他們同時經過MN線,一段時間后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兩人運動的s與t或v與t的關系圖像中正確的是 ( )B1234567891011126. (2023·淮安盱眙一模)甲、乙兩小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 甲車的速度為10m/s,乙車的速度為2m/sC. 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D. 甲車靜止,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1234567891011127. (2023·蘇州吳江校級開學)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2s內通過的路程是20m,則它的速度是 m/s,該汽車通過3.6km的路程需要 min。 8. 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運動信息如圖所示,甲的速度為 m/s,經過t=4s時,它們相距 m。1061121234567891011129. 甲、乙兩車同時同向運動,甲車從A地出發,乙車從距A地20m處出發,甲車的v-t圖像和乙車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由圖像可知 ( )A. 乙車做加速運動B. 乙車的速度為15m/sC. 甲車不可能追上乙車D. 甲車在4s后追上乙車D12345678910111210. (2023·鎮江句容期末)甲、乙兩車分別在同一直線上的M、N兩點(M、N間距為10m),同時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的圖像分別如圖所示。經過時間t,甲、乙相距8m。則該過程中 ( )A. t一定為10sB. 甲車行駛的路程一定為4mC. t可能為90sD. 乙車行駛的路程可能為36mC12345678910111211. (2023·常州二模)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玻璃管中氣泡運動規律的實驗裝置。(1) 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 和 。實驗小組的同學在討論實驗方案時,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測量氣泡從O點運動到10cm、20cm、30cm和40cm處所用的時間。方案二:測量氣泡從計時開始運動2s、4s、6s和8s所通過的距離。你認為方案 更合適。 (2) 實驗中,在如圖玻璃管上選擇線 (A/B)作為起點O更合理。 路程時間一B123456789101112(3) 小明在記錄氣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① 請你用描點法在圖乙中畫出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圖像。② 根據實驗數據可歸納出:氣泡上升一段路程后,氣泡的運動可以近似看作是 運動,依據是 。① 如圖所示勻速直線從O點開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 0 1.25 2.50 3.75 4.98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近似相同12345678910111212. (2023·蘇州模擬)如圖所示,電視節目中“闖關游戲”的筆直通道上每隔8m設有一個關卡,各關卡同步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當小強正通過關卡1左側9m遠的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最先擋住他前進的關卡是 ( )A. 關卡4B. 關卡3C. 關卡2D. 關卡1B第12題123456789101112(共15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四、 運動的相對性1. (2023·南通如東二模)小如和媽媽正乘商場的自動扶梯下樓,小如說:“媽媽我們跑下去吧!”媽媽說:“這樣很危險,乘扶梯時要站著不動。”“站著不動”是相對于 ( )A. 隨扶梯運動的扶手 B. 正在上樓的乘客C. 商場里的大吊燈 D. 樓下的商店2. (2023·鹽城濱海二模)“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闭J為漂流的“輕舟”是運動的,所選參照物是 ( )A. 江水 B. 江岸 C. 船夫 D. 船艙A1234567891011121314B3. (2023·宿遷一模)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一次試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行器的運動狀態是 ( )A. 垂直起飛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懸停4. (2023·齊齊哈爾)《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學習物理知識后使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岸邊的樹 B. 舟C. 舟上的標記 D. 水流BA12345678910111213145. (2023·常州武進校級模擬)周末,小明和小華去恐龍園坐過山車,如圖所示,當過山車在高低曲折的軌道上飛馳的時候,小明看到坐在他前排的小華抓緊扶手,一動都不敢動,而地上的房屋不斷地上下翻滾,此過程中,小明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過山車軌道B. 地面C. 小明自己D. 旁邊的建筑物C12345678910111213146. 如圖所示,天舟四號貨運飛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組成的空間站組合體,即將完成自主交會對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天舟三號相對于天舟四號是運動的B. 天舟三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C. 天舟四號相對于天舟三號是靜止的D. 天舟四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A12345678910111213147. (2023·宿遷模擬)下列各圖所舉的事例中,利用了相對運動原理的是 ( )C12345678910111213148. “五一”假期,小明與父母乘長途汽車外出旅游,小明看見前面的小汽車與他的距離保持不變,后面的卡車離他越來越遠。如果以長途汽車為參照物,那么小汽車是 (靜止/運動)的,卡車是 (靜止/運動)的。爸爸說小明沒有動,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靜止運動長途汽車(或小汽車;或自己)12345678910111213149. 有位詩人坐船遠眺,寫下著名詩詞:“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詩人在詩詞中前、后出現兩次對山的運動的描述,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 )A. 山和水 B. 船和地面C. 風和地面 D. 山和船B123456789101112131410.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車一定向東運動B. 甲、乙兩車一定向西運動C.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東運動D.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西運動D123456789101112131411. 如圖所示為兩輛列車,列車2上的乘客看到列車1正在向東行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那么下列情況不可能發生的是 ( )A. 列車2靜止,列車1向東行駛B. 列車1靜止,列車2向西行駛C. 兩車都向東行駛,列車1行駛得較慢D. 兩車都向西行駛,列車2行駛得較快C123456789101112131412. 在陰雨天氣里,一輛火車在鐵軌上向西行駛,此時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著偏西的方向落下,假設車速與風速相同,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豎直下落,此時刮的是東風B.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沿偏東方向下落,此時刮的是東風C.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沿偏西方向下落,此時刮的是西風D.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豎直下落,此時刮的是西風A123456789101112131413. 小麗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是坐在平直行駛車內連續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網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友的判斷是 (正確/錯誤)的,理由是 。錯誤以塔為參照物,小麗與塔的位置在靠近,說明車正在向西運動123456789101112131414. 用彩筆在一張窄長的硬紙片上畫出房屋、樹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張寬卡片的下方畫上兩條橫線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畫一輛汽車。(1) 在寬卡片上部兩側開一條狹縫,使窄紙片恰好能插入,如圖所示,再向左快速拉動窄紙片。(2) 按照上面方法,再快速向右拉動窄紙片。實驗現象:向左快速拉動窄紙片,看到的現象是 ;向右快速拉動窄紙片,看到的現象是 。實驗說明:運動和靜止是 而言的。 汽車向右運動汽車向左運動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1234567891011121314(3) 看電視轉播的籃球比賽,籃球運動員始終處于屏幕上,我們會感覺他們在球場上來回不停地跑動,是因為我們在觀看時是以 為參照物的。電視畫面中靜止不動的物體1234567891011121314(共14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第2課時 誤差 時間和特殊長度的測量1. 下列測量時間的工具中,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精確測時的是 ( )A. 日晷 B. 滴漏C. 電子手表 D. 銫原子鐘2. (2022·宿遷宿城期末)做完一套完整的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 ( )A. 3h B. 30sC. 300s D. 30minD1234567891011121314C3. 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產生誤差的原因是 ( )A. 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B. 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C. 刻度尺沒有緊貼課本D. 讀數時,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估計不準確4. 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某一工件的寬度,在同一位置先后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2.34cm,2.36cm,2.35cm,2.37cm。該工件的寬度應記為 ( )A. 2.355cm B. 2.36cm C. 2.35cm D. 2.45cmDB12345678910111213145. 下列測量圓的直徑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C12345678910111213146. 在下面數據后填上合適的單位:(1) 小明100m賽跑的成績是14.5 。 (2) 人的心臟正常跳100次的時間約為1.4 。 7. 圖甲手表的時刻為 h min s;圖乙電子表的時刻為 ;圖丙秒表的讀數為 min s。smin1094110h 9min 36s54312345678910111213148. 某同學將一段細銅絲在一支鉛筆上單層緊密地纏繞了30圈,形成一個銅絲圈,再用一把刻度尺測量該銅絲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甲所示,該細銅絲的直徑為 cm。圖乙中紙帶繞鉛筆n圈,則紙帶厚度為_______(填寫表達式)。0.1212345678910111213149. 小張的脈搏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跳動75次,為了測小李跑50m所用的時間,小張用脈搏跳動的次數來估算。經測量,小李跑完50m時,小張的脈搏跳動次數為10次,則小李跑50m所用的時間大約是 ( )A. 10s B. 8s C. 5s D. 7.5sB123456789101112131410. 下列測量長度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 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即得出一張紙的厚度B. 只使用一個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準確測出乒乓球的直徑C. 測細金屬絲的直徑,可以把金屬絲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和圈數N,則直徑D=D. 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B123456789101112131411. 下列關于誤差和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測量中的誤差和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B. 測量中的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C. 測量中的誤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規則而引起的D. 改進實驗方法,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12. (2023·常州天寧校級模擬)小剛五次測量課本的寬度,記錄結果:17.29cm、17.51cm、17.32cm、17.30cm、17.31cm,則課本寬度為 ( )A. 17.33cm B. 17.30cm C. 17.305cm D. 17.31cmDD123456789101112131413. 某同學為了測定物理課本內一張紙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驟:a. 量出一本書的厚度,記為L。b. 選用學生用三角尺并檢查零刻度線是否磨損(設沒有磨損)。c. 翻看物理課本最后一頁的頁碼,記為n。d. 用表示物理課本內每張紙的厚度,記為d。(1) 上述各步驟中錯誤的是 和 ,應分別改為__________ 和 。(2) 實驗步驟改正后,正確的實驗順序應改為 (填字母)。ad量出一本書的厚度,記為L(不含書皮)用表示物理課本內每張紙的厚度,記為dbacd123456789101112131414. 某同學模仿伽利略研究單擺的運動規律,他用同一小球,保持擺幅相同,只改變擺繩長度,做了三次實驗,下表是這個同學三次實驗的測量結果。(1) 擺繩長度為28cm時,連續擺動10次的時間如圖所示,請將時間填入表中空格。(2) 擺繩長度為45cm時,擺動周期為 s。 擺繩的長度/cm 51 45 28連續擺動10次的時間/s 14.5 13.3 111.331234567891011121314(3) 若要使擺動周期恰好為1s,則擺繩長度應該 (大于/等于/小于)28cm。 (4) 由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擺繩長度對擺動周期 (有/無)影響。小于有1234567891011121314(共27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第五章復習本章整合提升考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 (2023·常州天寧校級一模)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在測量物體長度時的情況,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 (甲/乙/丙),物體的長度為 cm。圖乙中秒表讀數為 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乙3.50338.52. (2023·揚州儀征校級段考)下列有關中學生的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某同學的身高約為165cm B. 行走一步的距離約為2.5mC. 1000m跑步成績約為1min D. 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0s3. (2023·南通崇川校級段考)課堂上某同學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幾次測量,測量結果分別是18.22cm、18.24cm、18.62cm、18.22cm、18.22cm,那么這個物體的長度是 ( )A. 18.304cm B. 18.30cmC. 18.23cm D. 18.225cm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考點二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4. (2023·淮安二模)“人在舟中閉牖(門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其中“舟行”和“人不覺”分別對應的參照物是 ( )A. 舟、岸 B. 水、舟C. 岸、人 D. 門窗、舟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5. (2023·常州武進校級一模)如圖,同學們送小明乘火車回家,火車開動后小明看到同學們在后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小明以地面為參照物判斷同學們是運動的B. 小明以其中一名同學為參照物判斷其他同學是運動的C. 同學們以地面為參照物判斷小明是運動的D. 同學們以火車為參照物判斷小明是運動的C第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考點三 速度6. (2023·益陽)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另一種方法是 。若甲物體在5s內通過的路程是60m,乙物體在7s內通過的路程是80m,則運動較快的是 物體。 7. (2023·常州金壇二模)汽車的后剎車燈,現多采用發光二極管(LED),通電后亮起的時間會比采用白熾燈大約快0.5s,有助于后車駕駛員提前做出反應,偶遇突發情況時可提前0.5s剎車。如在限速為108km/h的公路上,行車安全距離約可以減少 m。比較相同路程所花的時間甲1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8. 如圖所示為汽車上的速度表,一輛小汽車以此速度從A地駛向B地,若A地至B地約為3.2×105m,則 ( )A. 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m/sB. 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m/hC. 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km/sD. 該汽車只要行駛4h就可到達B地D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考點四 直線運動9. (2023·無錫惠山校級一模)如圖甲所示為“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運動規律”的實驗。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則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運動/靜止)的;從某一位置開始用秒表計時,每隔2s在玻璃管上記錄小氣泡的位置。通過圖乙分析可知小氣泡在2.3~8.9s內通過的路程是 cm;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快/慢)一些。運動33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0. 如圖是用水下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張頻閃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15cm,閃光燈每隔0.1s閃亮一次(即拍攝一次)。由圖可知,小球從位置A到E先做 (變速/勻速)直線運動,后做 (變速/勻速)直線運動;小球通過D點時的速度為 m/s。變速勻速1.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1.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若以乙車為參照物,則甲車 (向前運動/靜止/向后運動);若以甲車為參照物,則丙車 (向前運動/靜止/向后運動);行駛10s后,最快的車與最慢的車相距 m。向前運動靜止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2. (2022·仙桃)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4km/h B. 4.8km/h C. 5km/h D. 6km/h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3. 一列長為100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2900m長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150s,求:(1) 火車運行的速度。(2) 火車以(1)中的速度行駛5min所走的路程。(1) 火車經過的距離s1=s車+s橋=100m+2900m=3000m;火車運行的速度v===20m/s (2) 根據公式v=可得,火車以(1)中的速度行駛5min所走的路程s2=vt2=20m/s×5×60s=6000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3) 火車全部在橋上運行的時間。(3) 火車全部在大橋上經過的距離s3=s橋-s車=2900m-100m=2800m,所需時間t3===140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4. 下列使用厚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5. 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B. 誤差是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產生的C. 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 選用精密儀器測量可以減小誤差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6. 小明和媽媽泛舟在莫愁湖上,以小明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要說明運動的相對性,還需要的依據是 ( )A. 以小明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B. 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C. 以岸上的樹為參照物,船是運動的D. 以飛來的鳥兒為參照物,媽媽是運動的17. 下列運動速度最大的是 ( )A. 獵豹——每秒跑40m B. 旗魚——108km/hC. 褐海燕——5km/min D. 世界短跑冠軍的百米紀錄為9.58s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8. (2024·泰州興化一模)如圖為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標志牌和區間測速的警示牌。根據圖上信息,判斷小汽車通過這個區間的時間 ( )A. 不能小于10minB. 不能小于6minC. 不能超過10minD. 不能超過6mi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9. (2023·南陽西峽一模)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 兩物體在0~10s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B. 兩物體在15~20s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C. 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D. 兩物體在20s末相遇,且0~20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0. 在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實驗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時間拍照一次的相機,拍得如圖所示的照片,這種相機說明書上的部分描述如下:“每秒拍照4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紙錐從E到F下落的速度是0.8m/sB. 紙錐運動的時間tABC. 紙錐從A到F下落的速度一直變大D. 若換成錐角更小的紙錐,則從相同的高度下落,其平均速度減小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1. 如圖甲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體A的長度是 c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示數為 s。 22. (2023·泰州興化段考)小剛同學測橡皮的寬度,記錄了4次測量結果,分別是2.52cm,2.51cm,2.45cm,2.53cm。該同學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cm,其中明顯錯誤的一次結果是 。根據以上記錄,被測橡皮的寬度是 cm。0.12.35307.50.12.45cm2.5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3. (2023·揚州高郵一模)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所拍攝的一幅海邊風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判斷甲船的運動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船的運動情況是 ;如果以甲船為參照物,那么乙船的運動情況是 。 向左運動且速度大于風速靜止或向右運動或向左運動且速度小于風速向右運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4. 小明坐在一列從泰州開往啟東勻速行駛的動車上,小明想測動車的速度。動車通過一座大橋,已知大橋長為1400m、車長為200m,若此動車全部通過此大橋所需要的時間是20s,則此動車的速度是 m/s,動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是 s。25. (2023·淮安一模)如圖所示,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小汽車一段時間內的運動圖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5s閃拍一次,小汽車的車身長約為3m,則此段時間內小汽車通過的距離是 m,運動速度約為 km/h。80152764.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6. 甲、乙兩同學比賽翻越一座小山坡,同時以A處為起點出發,登上坡頂B處不休息,再達到另一側的終點C處。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甲上坡的速度為勻速4m/s,30s后抵達坡頂,馬上下坡,下坡速度為勻速6m/s。(1) 坡長sAB為多少米 第26題(1) 由v=得,坡長sAB=v甲上t甲上=4m/s×30s=120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 甲同學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第26題(2) sBC=sAB=120m,由v=得,甲下坡所用時間t甲下===20s,全程路程sAC=sAB+sBC=120m+120m=240m,甲全程所用時間t甲=t甲上+t甲下=30s+20s=50s,甲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4.8m/s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3) 如果乙同學整個過程中,前一半時間的速度為勻速4m/s,后一半時間的速度為勻速6m/s,那么最后誰將贏得比賽 (通過計算說明)第26題(3) 由v=得,乙前一半時間通過的路程s前=v前·t,后一半時間通過的路程s后=v后·t,可得sAC=s前+s后=v前·t+v后·t,則乙通過整個路程所用的時間t===48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共19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小專題(五) 速度的計算類型一 反應時間問題1. (2023·泰州興化期末)汽車遇到緊急情況停車要經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制動過程做變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現前方66m處有障礙物。平時司機從發現險情到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5s,這段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勻速前行了12m。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向前滑行21m,用時2.5s才能停下。(1) 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多少 12345678第1題(1) 根據v=得,汽車制動前的速度v1===24m/s=86.4km/h(2) 汽車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請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會撞上障礙物。第1題(2) 汽車在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v====11m/s (3) 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s=4s1+s2=4×12m+21m=69m>66m,所以,汽車會撞上前方66m處的障礙物12345678類型二 交通標志牌與列車時刻表問題2. 小夢假期去南京姑姑家探親,坐上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某次高速列車,看到了該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表所示。站 次 站 名 到達時刻 開車時刻 運行時間 里 程1 北京南 — 08:00 0min 02 濟南西 09:32 09:34 1h32min 406km3 南京南 11:46 11:48 3h46min 1023km4 上海虹橋 12:55 — 4h55min 1318km12345678(1) 根據列車運行時刻表計算,該次高速列車從濟南西站到南京南站之間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1) 從濟南西站到南京南站之間運行的路程s=s2-s1=1023km-406km=617km,該次高速列車在該路段運行的時間t=t2-t1=11:46-9:34=2h12min=2.2h,該次高速列車在該路段運行的平均速度v== ≈280.5km/h 第2題12345678(2) 小夢的姑姑開車去接小夢,走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處時正好是11:00。請問姑姑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去接小夢會遲到嗎 (2) 該標志牌處距離南京南站的路程s'=30km,最大車速v'=60km/h,根據v=得,姑姑行駛該段路程最少需要的時間t'===0.5h=30min;姑姑到達南京南站的時間為11:00+30min=11:30,早于小夢到站時間11:46,所以姑姑接小夢不會遲到第2題12345678類型三 火車過橋、穿洞問題3. 一列車勻速通過全長為7200m的某大橋,車上的小明測得從他自己上橋到下橋的時間為180s,而列車全部通過大橋的時間為185s。求:(1) 列車過橋的速度。(2) 該列車的總長度。(1) 列車的速度 v===40m/s (2) 列車全部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s=vt'=40m/s×185s=7400m,列車總長度s車=s-s橋=7400m-7200m=200m 12345678(3) 列車全部在橋上運動的時間。(3) 列車全部在橋上運動的時間t1===175s12345678類型四 安全過馬路問題4. (2023·蘇州段考)在如圖所示的十字路口處,有一輛長為10m、寬為2.2m的客車以10m/s速度正常勻速行駛在馬路中間,當它與斑馬線的中點B相距60m時,馬路邊上的小王同學正好在斑馬線中間A點出發沿AB穿過馬路,A、B間的距離為8m。求小王同學能安全過馬路的速度范圍。第4題12345678若車剛過線時人再穿過,由v=可得,客車穿過B點所用時間t===7s,小王運動的速度v人==≈1.14m/s;若人剛穿過時車再過線,客車到達B點所用時間t'===6s,小王運動的速度v人'===1.7m/s;當小王的速度大于1.7m/s或小于1.14m/s時,能安全過馬路12345678類型五 追趕和相遇問題5. 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min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教科書忘記帶了,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1) 小明父親經過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 (1) 由v=可得,小明通過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親通過的路程s2=v2t,兩者通過的路程相等,即v1(t0+t)=v2t,代入數據得5km/h×=10km/h×t,解得t=h=5min 12345678(2) 如果小明父親發現小明忘記帶教科書的同時,小明也發現自己的教科書忘記帶上并立即掉頭返回,那么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約多少千米 (結果保留兩位小數)(2) 由v=可得,小明出發5min通過的路程s=v1t0=5km/h×5×h=km;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的速度和v=v1+v2=5km/h+10km/h=15km/h;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親相向而行時相遇的時間t'===h;小明父親通過的路程s2'=v2t'=10km/h×h=km;小明與父親在途中相遇時離學校的距離s″=s總-s2'=2km-km≈1.72km12345678類型六 有關聲速的計算6. (2023·徐州沛縣校級段考)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該表是聲音在一些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在一金屬管一端敲擊一下,另一端先后聽到兩次聲音,兩聲相隔2.43s,空氣傳聲用了2.6s,此時氣溫為15℃。介 質 空氣(0℃) 空氣(15℃) 煤油(25℃) 水 (常溫) 冰 銅 鋁 鐵聲速/ (m·s-1) 331 340 1324 1500 3230 3750 5000 520012345678(1) 求金屬管的長度。(2) 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 該金屬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1) 由表中數據可知,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s空氣=v空氣t空氣=340m/s×2.6s=884m,金屬管的長度s金=s空氣=884m (2) 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時間t金=t空氣-Δt=2.6s-2.43s=0.17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v金===5200m/s,由表中數據可知,該金屬可能是鐵123456787. (2023·蘇州吳江二模)2020年11月10日,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其下潛的速度為20m/s,從接觸水面開始計時,50s時懸停,向海底發射一束超聲波,12s后收到信息。求:(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1) 潛水器下潛50s的深度。(1) 由v=可知,潛水器下潛50s的深度s1=v1t1=20m/s×50s=1000m 第7題12345678(2) 潛水器懸停處距海底的距離。(3) “奮斗者”號還需多長時間潛到海底。(2) 由v=可知,超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路程s2=v2t2=1500m/s×12s=18000m;潛水器懸停處距海底的距離s3=s2=×18000m=9000m (3) 由v=可知,“奮斗者”號潛到海底所需時間t3===450s第7題123456788. (2023·徐州沛縣校級段考)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在公路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1) 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1) 由題知t1=×0.5s=0.25s,t2=×0.3s=0.15s,由v=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s1=v聲t1=340m/s×0.25s=85m 第8題12345678(2) 汽車的速度。(2)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s2=v聲t2=340m/s×0.15s=51m;因此汽車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行駛了s'=s1-s2=85m-51m=34m;這34m所用時間t'=Δt-t1+t2=1.1s-0.25s+0.15s=1s,所以汽車的速度v===34m/s第8題12345678(共16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二、 速 度1. (2024·鹽城大豐一模)下列體育項目中,以“速度”這一科學量作為評定標準的是 ( )A. 跳遠 B. 跳高C. 鉛球 D. 長跑D123456789102. (2024·無錫濱湖校級模擬)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們快步如飛,下列關于運動快慢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觀眾看到第一名沖過終點時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B. 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C. 物體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就越大D. 物理學中采用裁判的方法來定義速度D123456789103. (2023·徐州一模)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100km/h,下列運動速度與其最接近的是 ( )A. 運動員在跑道上跑步B. 人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C.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D. 飛機在高空飛行C123456789104. (2023·揚州江都期末)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詩句中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的是 ( )A.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B.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C.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D.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C123456789105. (2023·南京期末)獵豹的速度可達v1=30m/s,旗魚的速度可達v2=100km/h,海燕的速度可達v3=3km/min。三者的速度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 v3>v1>v2 B. v3>v2>v1C. v2>v1>v3 D. v1>v3>v2A123456789106. (2023·泰州興化二模)暑假,小明一家自駕轎車到泰州游玩。(1) 圖甲交通標志牌上的數字“120”表示 ;圖乙中交通標志牌上的數字“120”表示 。 (2) 轎車經過圖乙標志牌時速度已經達到40m/s,這輛車是否超速 (寫出換算過程)此處到泰州的距離是120km速度不能超過120km/h(2) 40m/s=40×3.6km/h=144km/h,因為144km/h>120km/h,所以這輛車已經超速12345678910(3) 如果保持圖丙速度計顯示的速度,那么汽車從圖甲這個交通標志牌的位置到泰州還需要多少時間 (3) 由圖丙知汽車的速度v=60km/h,汽車從這個交通標志牌到泰州的距離s=120km,由v=得汽車從這個交通標志牌到泰州還需要的時間t===2h123456789107. (2023·無錫江陰期末)2023年9月28日,滬寧沿江高鐵江陰站(以下簡稱“江陰站”)正式開通運營。正式開通運營第二天,小明和父母一起從家中出發,以正常的速度步行12min到達江陰站,然后乘高鐵外出旅游。小明家到江陰站的距離約為 ( )A. 100m B. 400mC. 1km D. 15kmC123456789108. (2023·南通啟東期末)小汽車勻速行駛在公路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紅觀察到小車速度表的指針始終在90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普通大客車的過程中,小紅發現自己經過該車的時間約為5s,則下列四個選項中最接近大客車速度的是 ( )A. 36km/h B. 60m/hC. 82km/h D. 108km/hC123456789109. (2023·南京期末)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分別剪去兩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圖甲),再將它們做成圖乙所示的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1) 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可將紙錐按圖乙中 (A/B)所示的位置釋放。 (2) 如果要測量兩個紙錐的下落速度,那么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和 。 A刻度尺秒表12345678910(3) 在測量過程中,發現 (下落的時間/下落的路程)較難測出,于是我們可采用增加 或換用錐角較 (大/小)的紙錐進行實驗。下落的時間下落的高度大1234567891010. 現在很多高速公路上采用“區間測速”,其具體做法是,在某處設立一個拍照點A為區間起點,拍照并記下車輛通過的時刻;在一大段距離后,又設立一個拍照點B為區間終點,拍照并記下車輛通過的時刻,如圖所示。然后根據AB間的距離和車輛行駛所用時間,判斷車輛的速度是否超過規定。假如某段區間測速區域長度為20km,汽車限速100km/h。(1) 該區間測速區域對汽車限速100km/h≈ m/s。(保留一位小數) 27.812345678910(2) 汽車通過區間起點A開始計時,經歷多久時間過區間終點B恰好不會被判超速行駛 (2) 根據題意可知,AB間的距離s=20km,由v=可知,汽車通過區間起點A開始計時,過區間終點B恰好不會被判超速行駛所需要的時間t===0.2h 12345678910(3) 某輛車在該區間測速路段行駛,車內導航提示:“您已超速,您已經駛過區間測速路段一半路程。請在余下路程保持90km/h的速度行駛?!比羲緳C按導航提示駕駛,剛好通過區間終點而不被記錄超速。求該車在區間測速前一半路程的速度。(3) 汽車在后半段路程的速度v后=90km/h,后半段路程s后=s=×20km=10km,由t=可知,汽車在后半段所用時間t后===h,根據題意可得,汽車在前半段所用的時間t前=t-t后=0.2h-h=h,前一半路程s前=s=×20km=10km,該車在區間測速前一半路程的速度v前===112.5km/h12345678910(共15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三、 直線運動第2課時 變速直線運動1. 關于平均速度,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物體在各處運動速度的平均值B. 在相同路程內,物體運動的時間越少,則平均速度越大C. 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間內,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 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路程內,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A1234567891011122. 在運動會100m的決賽中,中間過程小明落后于小亮,沖刺階段小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B.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C1234567891011123. 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時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小汽車的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第一個10s內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B. 在第二個10s內速度大小不變C. 在第三個10s內前進了300mD. 在前30s內的平均速度為15m/s4. (2024·揚州)寧揚城際鐵路將于2026年建成,全長約58km,快車全程用時約30min,則快車全程平均速度約為 ( )A. 54km/h B. 77km/h C. 116km/h D. 190km/hA第3題C1234567891011125. (2023·常州期末)一列火車以180km/h的速度勻速前進,如圖甲所示,某一時刻路過如圖乙所示的標志牌。(1) 火車還要行駛多少分鐘才能到達常州 (1) 由標志牌知,標志牌處到常州的路程s=60km=60000m,v=180km/h=50m/s,根據v=得:火車到常州的時間t===h=20min 第5題123456789101112(2) 若該火車完全通過一條長為5800m的隧道需要用時120s,求火車的長度。(2) 火車在120s內行駛的路程s'=vt'=50m/s×120s=6000m,火車的長度L=s'-L隧道=6000m-5800m=200m第5題1234567891011126. 小麗家距學校1200m,某天她上學時,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為了不遲到,她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她這天上學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 1.2m/s B. 1.25m/s C. 2m/s D. 2.5m/sA1234567891011127. (2023·鹽城濱海開學)如圖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沿直線做減速運動,測得AB=BC=5m,通過BC段的時間為0.5s,則足球從A運動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10m/s B. 15m/s C. 20m/s D. 25m/sB1234567891011128. 如圖是一個足球離開腳在客廳磚面水平向前滾動時每隔0.2s拍攝一次的頻閃照片的俯視圖,已知鋪客廳的正方形瓷磚邊長為60cm,A、B兩點為足球滾動過程中經過的兩個點,由圖可以判斷出:足球的運動軌跡是 (從A到B/從B到A),圖中整個運動過程所用的時間為 s,全程平均速度為 m/s。從B到A0.641234567891011129. 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同一地點出發沿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小華做 直線運動,2s時小明在小華的 (前方/后方),0~2s內,小華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 10. 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運動,如圖所示分別為兩物體運動的v-t圖像,則在0~4s內甲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m/s,開始運動后,經過 s兩物體首次相遇。變速后方6.252.5212345678910111211. 鋼球沿25m長的斜面滾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滾動了35m的距離才停止。鋼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滾動時間分別是5s和10s,則鋼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整個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53.5412345678910111212. K5次列車由北京開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的鐵路長為1458km,K5次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表所示,根據列車運行時刻表解答問題:(1) K5次列車由天津西到濟南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車 次 到站、發車時刻 北 京 天津西 濟 南 上 海K5 到站時刻 —— 16:11 20:16 次日8:20發車時刻 14:20 16:16 20:21 ——(1) K5次列車由天津西到濟南所用的時間t=20:16-16:16=4h123456789101112(2) K5次列車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中途K5次列車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長度為1600m的一個隧道,列車的長度為100m,列車通過隧道的時間是多少 (2) 從北京到上海的時間t'=24:00-14:20+8:20=18h,則列車的平均速度v===81km/h (3) 列車通過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長度與列車長度的和,即s1=L隧道+L車=1600m+100m=1700m,列車通過隧道的行駛速度v1=36km/h=10m/s,那么列車通過隧道的時間t1===170s123456789101112(共8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小專題(四) 速度的圖像問題類型一 s-t圖像1. (2024·無錫一模)利用地震產生的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測震源的位置。如圖為某次地震發生時產生的縱波和橫波傳播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一地震監測站監測到這兩種波到達監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0s。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縱波和橫波均勻速傳播B. 縱波的傳播速度為5km/sC. 縱波比橫波先到達監測站D. 震源距離監測站50km123456D2. (2023·南通通州期末)如圖為甲、乙兩物體沿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 ( )A. 0~5s內,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B. 1~3s內,乙的速度為2m/sC. 3~5s內,兩物體速度相等D. 2s時刻,乙追上甲,相遇C1234563. 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一地點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比乙先運動2s,甲運動6s時通過的路程為6m,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m,在如圖所示的a、b、c三條圖線中,乙的s-t圖 ( )A. 可能是圖線bB. 可能是圖線cC. 一定是圖線bD. 一定是圖線aB123456類型二 v-t圖像4. 如圖是物體受推力時的v-t圖像,物體在0~1s內處于 狀態;物體在第3s的速度是 m/s;物體在4~6s內通過的路程是 m。靜止20.51234565. 某司機開車接近一學校門口時,為了安全踩剎車減速5s,再輕踩油門繼續向前行駛,汽車運動的速度跟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在5s到10s時間內,汽車的運動是 (勻速/變速)直線運動,在5s到10s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路程是 m;前10s汽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m/s。勻速205.51234566. (2023·無錫新吳期末)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從同一地點同時向東行駛,如圖所示是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0~4s內,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 A點表示甲、乙兩車的路程相同C. 在t=4s時,乙車超越了甲車D. 在0~2s內,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運動A123456(共12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第五章復習重點實驗突破類型一 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1. 在“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實驗中,小明用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做成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如圖甲所示。(1) 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此時應該拿至圖乙中 (A/B)所示的位置釋放。 123A(2) 為了測量紙錐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3) 實驗中發現紙錐下落的時間較難測量,小明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基礎上想出兩個最簡單的實驗方案:方案一:最好選擇圖甲中的 (大/小)紙錐進行實驗。 方案二: 。 (4) 小明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s的時間曝光一次,拍攝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如圖丙所示是紙錐運動過程中其中一段的照片,小明用刻度尺測量出照片中紙錐從A到B的距離是 cm。若圖丙中所使用的紙錐實際直徑為6.00cm,測得照片中紙錐直徑為1.00cm,那么紙錐從A到B位置的實際平均速度為 m/s。 秒表大提高紙錐的下落高度10.001.5123(5) 為了減小實驗的誤差,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每次測量時,紙錐下落的起始高度 (必須/不必)保持一致。必須123類型二 探究紙錐下落的快慢與錐角及扇形半徑的關系2. (2023·無錫梁溪校級一模)同學們想探究紙錐下落快慢與錐角以及扇形半徑的關系。他們用普通復印紙裁出3個不同規格的扇形紙片,制成了如圖甲所示的3個紙錐。實驗中,紙錐每次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用秒表多次測量每個紙錐下落的時間,取平均值后記錄在表格中。123(1) 對于紙錐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圖乙所示的兩種擺放方式,你認為正確的是 (A/B)。 A紙錐 編號 下落高度h/m 扇形紙片 半徑r/cm 剪掉的扇形 圓心角θ/° 紙錐錐角α/° 下落時間t/s1 1.9 10 90 81.9 2.202 1.9 10 135 71.1 1.843 1.9 5 90 81.9 2.20123(2) 分析數據,根據實驗探究目的,得出了2個結論,請模仿結論①寫出結論②。① 紙錐的錐角相同時,紙錐下落快慢和扇形半徑無關。② 。 (3) 同學們隨后用同種紙張制成了質量相等的兩個紙錐如圖丙,其中4號紙錐的錐角比5號紙錐的錐角大,如果從相同的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兩個紙錐,那么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填字母)。 A. 4號紙錐先到地面 B. 5號紙錐先到地面C. 兩個紙錐同時到達地面扇形半徑相同時,紙錐下落快慢與紙錐錐角有關B123類型三 探究氣泡的運動規律3. 在“探究氣泡的運動規律”時,在內徑約為1cm、長為60cm的玻璃管中注入水,管內留一個小氣泡后封住開口,將玻璃管翻轉后豎直放置,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1) 實驗小組的同學在討論如何測量氣泡從O點運動到10cm、20cm、30cm和40cm處所用的時間,甲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到豎直位置后,立即計時(如圖甲)”;乙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到豎直位置后,等氣泡運動上升一定距離開始計時(如圖乙)”;那么, 同學的方案合理一些,其理由是 。 乙玻璃管剛翻轉時,氣泡的運動不穩定123(2) 按照合理的方案,測得的數據如表,請以路程s為縱坐標、時間t為橫坐標,在圖丙中畫出氣泡運動的s-t圖像。分析圖像可知,玻璃管中上升的小氣泡做的是 運動。(2) 如圖所示從O點開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 0 5 10 15 20勻速直線123(3) 依據氣泡運動規律,當氣泡運動到位置為35cm處時,所用時間為 s。17.5123(共13張PPT)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第1課時 長度的單位及測量1. (2022·岳陽)我們所用的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 ( )A. 25mm B. 25cmC. 25dm D. 25m2. (2023·杭州)下列最接近1cm的是 ( )A. 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 B. 一本初中物理課本的厚度C. 一個籃球的直徑 D. 一張課桌的高度B1234567891011121314B151617183. (2023·天津)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經年累月奮斗在地質勘探的一線,練就了快速、準確丈量的本領。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幾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的是 ( )A. 85m B. 85dm C. 85cm D. 85mm4.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 ( )A. 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B. 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在數字后面注明單位C. 測量時必須從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D. 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 (2023·鹽城濱海一模)如圖所示,鉛筆長度測量結果記錄正確的是 ( )A. 12.0cm B. 12.2cm C. 12.02cm D. 12.20cm6. (2023·常州一模)小明對物理課本的寬度進行了測量,記錄數據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 )A. 0.01mm B. 0.1mm C. 1mm D. 1cm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 在下列數值后填上合適的單位:(1) 一元硬幣的厚度約為1.5 。(2) 人走一步約為5 。 (3) 萬里長城全長約為6700 。(4) 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1 。 8. 完成下列單位的換算:(1) 長江全長6300km=6300× m= m。 (2)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8848m=8848× km= km。 (3) 人頭發的直徑約為0.07mm= μm= nm。mmdmkmmm1036.3×10610-38.848707×10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 目前我國在對納米技術的研究方面已經躋身世界前列,“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1.76×109nm可能是 ( )A. 一座山的高度 B. 一個籃球場的長度C. 一個人的身高 D. 一本物理課本的長度10. (2023·泰州興化期末)四名同學做同一道單位換算題,其中正確的是 ( )A. 41.3cm=41.3×0.01=0.413m B. 41.3cm=41.3cm×0.01m=0.413mC. 41.3cm=41.3×100m=4130m D. 41.3cm=41.3×0.01m=0.413m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 (2022·海南)如圖所示為戴在某普通中學生手掌上的簡易按摩儀,它的長度最接近 ( )A. 5cm B. 15cm C. 30cm D. 40cm 12. (2022·連云港)如圖所示,三條線段a、b、c的長度分別為L1、L2、L3,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 )A. L1B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 (2023·常州二模)如圖是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長為9.60cm,分度值為1cm B. 物體長為9.6cm,分度值為1mmC. 物體長為4.60cm,分度值為1mm D. 物體長為4.6cm,分度值為1mm14. 四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C. 0.01712km D. 0.1712m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 小超為了檢驗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下列尺子最合適的是 ( )A. 量程為0~15cm、分度值為0.5mm的尺子B. 量程為0~10m、分度值為1dm的尺子C. 量程為0~30cm、分度值為1mm的尺子D. 量程為0~3m、分度值為1mm的尺子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 一木板的真實長度是1.05432m,甲同學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去測此木板的長度,測量結果接近 m;乙同學用另一把刻度尺測量,測得的結果是1.0543m,則乙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估讀到 。17. 用如圖甲、乙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如果用甲尺測量,那么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cm。如果用乙尺測量,那么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cm。體育課測量同學們跳遠距離時,一般選用與_______(甲/乙)尺分度值相同的尺。0.1mm1.0541mm2.82.80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 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1) 。(2) 。(3) 。零刻度線沒有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上的刻度線沒有緊靠被測物體讀數時斜視,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第1課時 長度的單位及測量.pptx 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第2課時 誤差 時間和特殊長度的測量.pptx 三、 直線運動第1課時 勻速直線運動.pptx 三、 直線運動第2課時 變速直線運動.pptx 二、 速 度.pptx 四、 運動的相對性.pptx 小專題(五) 速度的計算.pptx 小專題(四) 速度的圖像問題.pptx 本章整合提升.pptx 重點實驗突破.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