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物態變化 全章訓練提升課件 蘇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1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物態變化 全章訓練提升課件 蘇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1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三、 熔化和凝固
第2課時 凝固的特點 熔化、凝固的應用
1. (2023·宿遷沭陽段考)如圖是某物質發生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溫度—時間圖像,下列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
A. 這種物質是晶體
B. 在CD段物質處于液態
C. 在0~5min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 在BC段物質不放熱,溫度保持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A
第1題
2. 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顆粒狀的小球,球內注入一種非晶體材料,當溫度升高時,球內材料熔化吸熱;當溫度降低時,球內材料凝固放熱,使建筑內溫度基本保持不變。下列可能表示球內材料凝固圖像的是 (  )
D
1
2
3
4
5
6
7
8
9
3. (2023·淮安盱眙期中)如表是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和沸點,根據表中數據,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因為鎢絲的沸點比較高,所以電燈里的燈絲是用鎢絲制成的
B. 表中所列出的金屬的沸點都可以用水銀溫度計測量
C. 標準大氣壓下,20℃時乙醚是液態,氧是氣態
D. 測溫液體分別是水銀、酒精、乙醚的溫度計都可以用來測量我國各個地區的氣溫
C
物 質 水 銀 酒 精 乙 醚 氧 銅 鋼 鎢
熔點/℃ -39 -117 -114 -218 1083 1515 3410
沸點/℃ 357 78 35 -183 2596 2750 5900
1
2
3
4
5
6
7
8
9
4. “糖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糖畫”時先將白糖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糖漿,用勺舀起糖漿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繪制成花、動物等圖案,等石板上的糖漿    (吸收/放出)熱量后就    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畫”。
5. (2022·常州)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水凝固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熔化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    水凝固過程中所需環境溫度。(大于/等于/小于)
熔化
放出
凝固
等于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6. 火山爆發時,熾熱的熔巖噴出地表,像煉鋼爐流出的鋼水一樣流淌。巖漿是多種成分組成的液體,流淌過程中,在火山口周圍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云母→正長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礦石的形成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火山周圍形成的這些礦石的熔點       (依次由高到低/相同/依次由低到高)。
凝固
依次由高到低
1
2
3
4
5
6
7
8
9
7. (2023·宿遷宿豫期中)某學習小組,將裝滿水的密閉小瓶放在大玻璃杯的水中間,如圖所示,再將大玻璃杯放入冰箱,過一段時間取出,發現大玻璃杯中已有一大半水結冰,此時小瓶中的水    (能/不能)達到凝固點,小瓶中    (會/不會)出現冰;這表明凝固除了需要溫度達到凝固點,還需要     。

第7題
不會
繼續放熱
1
2
3
4
5
6
7
8
9
8. 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種類金屬經過    (填物態變化名稱)再冷卻后得到的。表格中的幾種金屬,難以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的是    。
熔化

金 屬 鐵 銅 銀 金 鎢 鋁
熔點/℃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660
沸點/℃ 2750 2596 2212 2707 5900 2327
1
2
3
4
5
6
7
8
9
9. 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是否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想法,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他將一些鹽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小明就觀察鹽水狀態、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據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甲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 在選擇器材時,小明猜想不能使用量程為-2~102℃的溫度計,要使用量程為-20~102℃的溫度計,這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
    。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鹽水凝固過程用了    min,第5min時物質的狀態是    (固態/固液共存態/液態)。
(2) 從圖像中得到鹽水在凝固時的特點:             。小明配的鹽水的凝固點為    ℃。
(3) 實驗結束后小明總結了實驗可改進的地方,測量液體的凝固點不是很方便,可以將實驗方案改為在液體中插入溫度計,將液體放入冰箱冷凍后,取出觀察一段時間,測量出    時的溫度,即為液體的凝固點。
鹽水的凝固點可能低
于-2℃
10
液態
繼續放熱,溫度不變
-2
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4) 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那么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   (變多/不變/變少)。
(5) 小紅也做了類似的實驗,他們交流時同時發現所測得鹽水凝固點并不相同,于是對比了雙方實驗過程,發現燒杯中裝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湯匙的鹽,而小紅加了3湯匙的鹽,由此作出猜想:鹽水的凝固點與鹽水的濃度有關。接著多次實驗得出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據記錄如表,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       。
變多
先減小后增大
鹽水濃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點/℃ 0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1
2
3
4
5
6
7
8
9
(6) 小明由表格數據得到鹽水濃度為21%時凝固點最低,其值為-18℃,你認為他的判斷準確嗎     (準確/不準確),你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
                 。
不準確
沒有進
一步探究21%附近濃度的鹽水凝固點
1
2
3
4
5
6
7
8
9(共13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一、 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
第2課時 溫度—時間圖像 體溫計
1. 物體溫度比環境溫度高時,就會向環境放熱;溫差越大,物體向環境放熱越快。如果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每隔2min記錄1次,則下列圖中能反映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的是 (  )
1
2
3
4
5
6
7
8
9
D
2. (2023·惠州惠陽校級期中)關于如圖所示的常用水銀體溫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該體溫計讀數時,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B. 該體溫計是根據固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
C. 該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1℃
D. 如果病人體溫是38℃,那么當前溫度計“不甩”也能正常測量體溫
D
1
2
3
4
5
6
7
8
9
3. 在甲、乙相同的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放在室溫下讓其自然冷卻,用溫度計每隔2min測量1次水的溫度,最后畫出了水溫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通過圖像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水冷卻時溫度下降先快后慢
B. 冷卻12min后甲、乙兩杯水溫度變化量相同
C. 室內的溫度約為10℃
D. 兩燒杯中倒入的水量不同,甲杯中水量少,乙
杯中水量多
D
1
2
3
4
5
6
7
8
9
4. 目前,全球氣候逐漸變暖,這是    效應不斷加劇帶來的后果;聯合國等相關組織已制定出國際公約來限制       的排放,以緩解這種效應加劇的現象。
5. (2023·泰州靖江校級期中)一天早上小明在測量了體溫后,隨即把體溫計放在窗臺上,晚上放學回家發現體溫計的示數沒有任何變化,如圖所示。此時體溫計的示數為    ℃,他以此判斷今天的最高氣溫應_______
(不高于/等于/低于)這個示數。
溫室
溫室氣體
36.5
不高于
1
2
3
4
5
6
7
8
9
6. 關于體溫計和實驗室溫度計的異同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體溫計示數的準確程度比實驗室溫度計要高
B. 體溫計玻璃管的內徑有一彎曲處特別細,實驗室溫度計沒有
C. 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物體測量,實驗室溫度計也可以離開被測物體測量
D. 體溫計需要用力甩動使水銀回到玻璃泡中,實驗室溫度計不需要用力甩
C
1
2
3
4
5
6
7
8
9
7. (2023·揚州高郵期中)小明用同一體溫計沒有甩就先后給甲、乙兩人測量體溫(體溫計在測量前均已用酒精消毒),體溫計示數分別為37.9℃和38.4℃,則 (  )
A. 甲的體溫一定是37.9℃,乙的體溫可能是38.4℃
B. 甲的體溫可能是37.9℃,乙的體溫一定是38.4℃
C. 甲的體溫一定不是37.9℃,乙的體溫可能不是38.4℃
D. 因為溫度計有縮口設計,所以甲、乙測得值一定都是準確的
B
1
2
3
4
5
6
7
8
9
8. 某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符合標準,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    (甲/乙)。在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人員    (能/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表明疫苗    (安全/不安全)。

不能
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9. 有甲、乙兩種不同品牌的保溫杯,為了比較這兩種品牌的保溫杯盛水時的保溫效果,小明按照科學探究的程序,明確了具體的探究問題,選擇了適當的器材,在控制變量的前提下,在室內進行了實驗,得到了一段時間內,甲、乙兩種保溫杯內水的溫度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請你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時間t/h 0 1 2 3 4 5 6
甲中水溫T1/℃ 100 50 30 22 20 20 20
乙中水溫T2/℃ 100 80 65 52 40 29 20
1
2
3
4
5
6
7
8
9
(1) 下列有四支測量范圍不同的溫度計,小明實驗選擇的溫度計應為  。
A. -10~110℃ B. 35~42℃ C. -40~50℃ D. 0~50℃
(2) 請根據表格,繪制甲杯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注意補充坐標軸的名稱和標度)
A
(2)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3) 比較甲、乙兩種保溫杯的保溫效果,可知    (填字母)。
A. 甲保溫杯的保溫效果好
B. 乙保溫杯的保溫效果好
C. 甲、乙保溫杯的保溫效果一樣好
(4) 實驗過程中的室溫為    ℃。
B
20
1
2
3
4
5
6
7
8
9(共15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三、 熔化和凝固
第1課時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的特點
1. (2023·自貢)下列現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  )
A. 初春,冰雪消融匯流成溪 B. 盛夏,冰棒周圍出現“白氣”
C. 金秋,陽光照射迷霧散去 D. 寒冬,雙溪水庫水面結冰
2. (2023·淮安盱眙一模)關于熔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
B. 晶體熔化時不吸熱,所以溫度不變
C. 非晶體熔化溫度在升高,一定吸熱
D. 晶體、非晶體在熔化時溫度都是不變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3. 下列物質中都是晶體的一組是 (  )
A. 萘、水晶、石蠟 B. 松香、玻璃、蜂蠟
C. 冰、瀝青、食鹽 D. 海波、銅、水銀
4. (2023·北京)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可能是 (  )
A. 10℃ B. 30℃ C. 50℃ D. 60℃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瀝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變軟,在這個過程中瀝青的溫度不斷升高,說明瀝青是    (晶體/非晶體)。它在熔化時要    熱。其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甲/乙)。
非晶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在“觀察冰的熔化實驗”中:
(1) 圖甲器材合理的安裝順序是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2) 圖甲中使用的加熱方法稱     ,使用此方法的好處是_______
    。
(3) 根據圖乙可知,實驗過程中冰熔化用時    min。
自下而上
水浴加熱
物體受
熱均勻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根據探究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升高/不變/降低),所以冰是    。
(5) 第4~6min試管中的物質處于     態,此過程中    (吸熱/不吸熱也不放熱/放熱)。
不變
晶體
固液共存
吸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在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選用的海波顆粒要小一些
B. 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在海波中,不接觸試管底和壁
C. 使用初溫較低的水來延長海波熔化的時間
D. 不能通過海波溫度變化的情況判斷海波是否熔化
C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 甲物質的熔點為210℃
C. 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 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圖所示,一個燒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裝有0℃碎冰的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中(試管底部不接觸燒杯底),對燒杯緩緩加熱,當燒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時,試管中的冰將 (  )
A. 不會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 熔化少于一半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標準大氣壓下海波的熔點為48℃,則標準大氣壓下48℃的海波 (  )
A. 一定處于固態 B. 一定處于液態
C. 一定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11. 把-5℃的冰塊拿到10℃的房間里,冰塊    (會/不會)立即熔化,理由是                    。
D
不會
冰的熔點是0℃,-5℃的冰塊溫度升高到0℃吸熱才能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小明在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 除了實驗裝置中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2) 放置溫度計時,考慮到固體熔化前、后體積的變化,溫度計玻璃泡應該放置在固體顆粒中間略    (靠上/靠下)的位置。
秒表
靠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實驗過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觀察到第5min時試管內出現液體,第10min時試管內固體全部變成液體。根據實驗數據描點如圖乙所示,請用筆畫線將圖像補充完整。
(3)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由圖乙中的圖像可以判斷出該固體是晶體,依據是 
     。
(5) 小剛也用該固體和相同的實驗裝置完成了實驗,他根據數據畫出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小剛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該物質在熔化過
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物質的質量較小,熔化
過程較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7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第四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
考點一 溫度 溫度計
1. (2023·無錫錫山校級段考)關于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0℃的鋼材比0℃的木柴更冷
B.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C. 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
D. 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完全浸在液體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D
2. (2023·臺州)如圖是某溫度計的示數。該溫度最有可能是 (  )
A. 冰熔化時的溫度
B. 人體的正常體溫
C. 臺州夏天的室外溫度
D. 人體感到舒適的環境溫度
A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3. 一支體溫計的示數是38.0℃,若直接用它去測量甲、乙兩個病人的體溫,體溫計的示數先后分別是38.0℃和39.5℃,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甲的體溫是38.0℃,乙的體溫是39.5℃
B. 甲的體溫低于38.0℃,乙的體溫是39.5℃
C. 甲的體溫不高于38.0℃,乙的體溫是39.5℃
D. 甲、乙兩人體溫都無法確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考點二 汽化和液化
4. (2023·恩施)人穿著濕衣服易著涼,是因為水逐漸    (填物態變化名稱),會    身體的熱量。
5. (2023·益陽)夏天的清晨綠葉上形成露珠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這一過程需要    (吸收/放出)熱量。
汽化
吸收
液化
放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6. (2023·濱州)如圖甲所示是某小組“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 數據繪制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 水不斷冒出“白氣”是沸騰現象
B. 水沸騰時,水中上升的氣泡由大變小
C. 水沸騰時溫度不變,不需要吸熱
D. 該實驗地點的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考點三 熔化和凝固
7. 大型客機C919的鈦合金艙門零件是由3D打印而成的,3D打印的技術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    (吸熱/放熱)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液態,然后按構件形狀重新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新的模型。
8. (2023·無錫江陰期中)在標準大氣壓下,固態氫的熔點是-259℃,液態氫的沸點為-253℃,固態氧的熔點是-218℃,液態氧的沸點是-183℃。在
-250℃時,氫是    態,氧是    態。
吸熱
熔化
凝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9. 如圖是海波和燭蠟的熔化實驗圖像,下列從圖像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 (  )
A. 甲一定是晶體,熔點和凝固點都是48℃
B. 甲在第2min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C. 甲是燭蠟的熔化圖像,乙是海波的熔化圖像
D. 甲在ab段溫度保持不變,不需要吸熱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0. (2023·鹽城射陽校級段考)如圖為某物質發生凝固過程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該物質屬于非晶體
B. 該物質的熔點為75℃
C. 凝固過程用時18min
D. 該物質在第15min 時的溫度為8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考點四 升華和凝華
11. “鉆石塵”是一種天然形成的景觀,指低空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低溫時
    成微小冰晶飄浮在空中,一般肉眼難以見到。在陽光照射下顯示出鉆石般的璀璨奪目,故名“鉆石塵”。但“鉆石塵”在陽光下會發生
    現象,直接變為氣態,從而很快消失。(填物態變化名稱)
12. (2023·揚州廣陵校級一模)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 (  )
A. 露珠形成 B. 密封碘錘中碘顆粒消失
C. 深秋降霜 D. 湖面結冰
凝華
升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考點五 水循環
13. 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與狀態隨環境和氣候經常發生變化,且循環往復。以下關于水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解釋正確的是 (  )
A. 陽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熱升華形成水蒸氣
B. 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形成小水滴懸浮在高空形成云
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凝華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4. 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提高節水意識、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保護好水資源。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5. (2023·無錫宜興模擬)下列關于溫度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A. 加冰的橙汁飲料溫度為-5℃
B. 從節能環保考慮,夏季空調制冷溫度不低于26℃
C. 洗澡水的最佳溫度為40℃左右
D. 人體正常體溫為37℃左右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6. (2023·南通海安段考)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甲是實驗室溫度計,乙是體溫計
B. 甲溫度計的示數為37.5℃
C. 甲、乙溫度計都可以脫離被測物體來讀數
D. 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7. (2023·蘇州)衛星發射時,火箭點火升空剎那間,可看到發射平臺升騰起大量白霧,這是噴水系統同步將大量的水噴灑到平臺上所致。該過程涉及的物態變化是 (  )
A. 僅液化
B. 僅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8. (2023·揚州儀征期中)缺電地方的人們發明了一種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內外罐之間填有沙子,如圖,盛夏季節里,有利于給“冰箱”中食物降溫的做法是 (  )
A. 換用鐵質材料制作內外罐
B. 經常給兩罐間的沙子澆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閉房間內
D. 把“冰箱”放在濕熱環境中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9. (2023·阜新海州期末)如圖所示是加熱水時的溫度—時間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因供熱不足,水始終沒能沸騰
B. AB段水溫度不變,不需要吸熱
C. 水的沸點低于100℃是因為水量太少
D. OA段表示水沸騰前,此過程中水吸收
熱量,溫度升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0. (2023·岳陽)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冷卻成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固態銅料化為銅液需要放熱
B. 固態銅料化為銅液是熔化過程
C. 銅液冷卻成形需要吸熱
D. 銅液冷卻成形是凝華過程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1. (2023·常州天寧校級二模)小明參觀蠟像館時,了解到手模制作的過程:先將蠟熔化,將手放到蠟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滿蠟液,再經過特殊工藝冷凝、脫模即可。在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蠟在整個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2. (2023·無錫錫山校級三模)對下列詩詞中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 “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 “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3. (2023·南京秦淮期中)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如圖為部分水循環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圖中環節②代表水汽輸送,環節③代表降水
B. 水會不斷地循環,無需提倡節約用水
C.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氣態形式存在于大氣中
D. 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
A
第2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4. (2023·蘇州姑蘇校級一模)小蘇與小州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為了減少熱量損失,小蘇給燒杯準備了三種紙蓋,如圖乙所示,若考慮氣壓對沸點的影響,則他應該選擇   (①/②/③)號紙蓋。小州對實驗裝置進行了適當改變,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倒扣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裝有一些水,如圖丙所示放置。用酒精燈給容器中的水加熱,在容器中水沸騰后繼續加熱的過程中,     (A杯/B杯/A、B兩杯)中的水不能沸騰。

A、B兩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5. 如圖所示,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使用時,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液態的氯乙烷在皮膚表面迅速    (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    (吸收/放出)大量的熱,起到鎮痛的作用。
壓縮體積
汽化
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6. (2023·徐州新沂一模)小剛同學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晶體/非晶體),其熔點是    ℃,在加熱6min時,該物質處于      (固態/液態/固液共存態)。
晶體
80
固液共存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7. 小明在觀察“碘錘”中碘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碘的熔點為113℃。采用圖中的兩種方式加熱,圖甲中的碘顆粒吸熱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圖乙中的碘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圖甲中的物態變化外,還可能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兩種方式停止加熱后,“碘錘”中的碘蒸氣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這一過程需要    熱。
升華
熔化
凝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共15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二、 汽化和液化
第2課時 汽化的另一種方式——沸騰
1. 關于蒸發和沸騰有下列說法:
① 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沸騰。
② 蒸發只能在液體的表面進行,而沸騰在液體的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
③ 蒸發和沸騰不一定從外部吸熱。
④ 液體蒸發時溫度降低,且能繼續蒸發;若其他條件不變,則沸騰時溫度一降低就不能繼續沸騰。
其中正確的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C
2. 如圖所示為“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水正在沸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溫度計的示數是99℃
B. 水中的氣泡內只有空氣
C. 水中上升的氣泡體積由小變大
D. 保持水沸騰需要繼續加熱
B
第2題
1
2
3
4
5
6
7
8
9
3. (2023·淮安漣水一模)某同學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1) 如圖甲所示,組裝實驗裝置時,合理的安裝順序為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2) 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    ℃。
自下而上
96
1
2
3
4
5
6
7
8
9
(3) 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如圖丙所示,則圖中    (A/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氣泡里為    (空氣/水蒸氣)。
(4) 圖丁是根據收集的數據繪制成的溫度—時間圖像,則該地水的沸點為
    ℃。
A
水蒸氣
98
1
2
3
4
5
6
7
8
9
4. 餐館里有一道名為“紙鍋燒豆腐”的菜,如圖所示,紙鍋里的豆腐燒熟了,紙卻不會燃燒掉,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紙的著火點比水的沸點高
B. 水沸騰時需要繼續吸熱
C. 加水后,紙的著火點降低了
D. 紙的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C
第4題
1
2
3
4
5
6
7
8
9
5. (2023·涼山)如圖所示,燒杯里裝著水,試管中裝著酒精,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為78℃,給燒杯加熱使水沸騰,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酒精 (  )
A. 能沸騰
B. 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
C. 溫度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
D. 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A
第5題
1
2
3
4
5
6
7
8
9
6. 媽媽在蒸饅頭時,開鍋后改用“小火”。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改用“小火”可以節約燃料
B. 改用“小火”能更快讓饅頭變熟
C.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不應該改用“小火”
A
1
2
3
4
5
6
7
8
9
7. 小源同學看到在沸騰的油鍋中取硬幣的表演后,得知鍋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組成的混合液體,油的沸點為287℃,醋的沸點只有60℃,加熱過程時處于鍋底的醋液體先沸騰了,繼續加熱,液體的溫度    (會/不會)升高,表演時液體的溫度不可能超過    ℃。
不會
60
1
2
3
4
5
6
7
8
9
8. 物理學習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裝置如圖甲所示。
(1) 安裝實驗器材應按照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順序。
自下而上
1
2
3
4
5
6
7
8
9
(2) 在水溫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將所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
     ,但溫度    。
(3) 在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    ℃。
繼續吸熱
不變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溫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1
2
3
4
5
6
7
8
9
(4) 初步得出結論后,等水溫降至85℃以下后,另一名同學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從85℃加熱至剛沸騰時,所用時間不同,這是由于第二次加熱時水的    不同,造成這個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質量
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汽化,液態的水變成氣態的水蒸氣逸散到空
氣中,導致水的質量減少
1
2
3
4
5
6
7
8
9
9. (2023·揚州高郵期中)如圖所示,甲容器內裝有水,乙試管內也裝有水,并通過甲容器密封蓋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試管與密封蓋緊密接觸。現給甲容器加熱,則經過一段時間后 (  )
A. 甲容器內的水先沸騰
B. 乙試管內的水先沸騰
C. 甲容器、乙試管內的水同時沸騰
D. 甲容器內的水沸騰,乙試管內的水不會沸騰
B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共14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一、 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
第1課時 物質的三態 溫度及溫度計
1. 下列各種自然現象中,水都是表現為固態的是 (  )
A. 霜、雹 B. 冰、霧
C. 雪、露 D. 雨、雹
2. 0℃的冰和0℃的水相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0℃的水比0℃的冰溫度高
B. 0℃的冰比0℃的水更冷
C. 0℃的水和0℃的冰的冷熱程度一樣
D. 兩者的狀態不一樣,無法比較冷熱程度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3. 如圖所示,液體注進不同的玻璃杯中,具有不同的形狀,說明液體具有 (  )
A. 固定的形狀
B. 固定的體積
C. 不定的形狀
D. 不定的體積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用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溫度計的玻璃泡可以碰到燒杯壁
B. 將玻璃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
C. 讀數時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熱水
D. 讀數時如圖所示,測量數據偏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我國的低溫超導科技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早在1989年就得到最高轉變溫度為-141℃的超導材料。-141℃讀作 (  )
A. 零下141度 B. 零下141攝氏度
C. 負141度 D. 攝氏負141度
6. 物質通常有三種狀態:    態、    態和    態,在標準大氣壓下有5℃的酒精、氫氣、鉛三種物質,其中有固定的體積和形狀的是    ,既沒有固定的體積又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是    。
B




氫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請在-18℃、0℃、20℃、37℃、42℃、100℃、200℃中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橫線上。
水沸騰時的溫度是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    ;洗澡水的最佳溫度是    ;人感到最舒服的環境溫度是    ;冰箱冷凍室的溫度是    ;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炸排骨時的油溫是    。(標準大氣壓下)
8. (2023·大連金州模擬)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當天正午與
晚上的氣溫,兩次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其中圖_____
是晚上的氣溫,其示數是    ℃。
100℃
37℃
42℃
20℃
-18℃
0℃
200℃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甲、乙、丙三支酒精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樣,甲和乙玻璃管的內徑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積比乙小,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積相同,乙的內徑比丙粗。由此可判斷這三支溫度計的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 (  )
A. 甲最長 B. 乙最長 C. 丙最長 D. 一樣長
10. 如圖所示,甲溫度計與乙溫度計的示數分別為 (  )
A. 36和-14 B. 44℃和14℃
C. 36℃和26℃ D. 36℃和-14℃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如圖所示為小明自制的液體溫度計,瓶中裝滿帶有紅顏色的水。這個溫度計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將瓶放入熱水中,瓶中水柱會    (上升/下降),為了使溫度變化更明顯,瓶中的管子應做得
    (粗/細)一些。
液體熱脹冷縮
上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在“練習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實驗中:
(1) 有甲、乙、丙三支溫度計,其測量范圍為甲:0~100℃;乙:-30~55℃;丙:
35~42℃。應選用    溫度計。
(2) 小明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步驟:A. 選取適當的溫度計;B. 讓溫度計與被測液體接觸一段時間;C. 觀察溫度計的示數;D. 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E. 從被測液體中取出溫度計;F. 讓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請你將他的實驗步驟按合理的順序排列: (填字母)。

DAFB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圖所示為小明同學的操作情況,請指出操作中的三處錯誤。
① 。
② 。
③ 。
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杯底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脫離被測物體
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內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課外實踐活動中,小明同學設計了一個簡易的氣體溫度計,
如圖所示,燒瓶上方連接了一段細彎管,管中有一段液柱。
(1) 此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
(2) 為了能較為準確地測量溫度,小明決定給它標上刻度。他先將燒瓶放入冰水混合物里,同時在液柱所在位置A處標上“0℃”,然后再將燒瓶放入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同時在液柱所在位置B處標上“100℃”,則A點應該位于B點的    (左/右)側。小明同學發現A、B之間的距離較短,
為了提高該自制溫度計的測量精度,你的改進建議是        。
氣體的熱脹冷縮
第13題

使用更細的彎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3·無錫江陰期中)有一支刻度均勻、但不準確的溫度計。用它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示數為-5℃;用它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示數為115℃。如果用它測得某液體的溫度是19℃,那么該液體的實際溫度為 (  )
A. 5℃ B. 20℃ C. 24℃ D. 28.8℃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6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二、 汽化和液化
第3課時 液 化
1.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
A. 拿出冰柜的飲料瓶外出現水珠
B. 繞在半山腰的云霧
C. 春天早晨操場邊樹葉上的露珠
D. 身上的汗水變干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2. (2023·鹽城射陽一模)小明在家里用水壺燒開水,發現離壺嘴較遠的地方“白氣”比較濃,停止加熱后“白氣”又消失了。關于“白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白氣”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消失是汽化現象
B. “白氣”的形成是汽化現象,消失是液化現象
C. “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消失會放熱
D. “白氣”的形成和消失都需要吸熱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3·鹽城濱海期中)冬天,密閉的窗玻璃會蒙上一層“霧氣”。下列對“霧氣”的解釋正確的是 (  )
A. “霧氣”屬于水蒸氣 B. “霧氣”的形成過程要放熱
C. 此過程是汽化現象 D. “霧氣”出現在窗玻璃外側
4. (2023·南通海門期末)牙醫檢查牙齒時,在小鏡子伸進口腔前先放在火上烤一烤,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 防止口中熱的水蒸氣遇冷液化 B. 加熱鏡面對其進行高溫加熱消毒
C. 防止接觸口腔時病人感到太涼 D. 防止鏡框受熱膨脹導致鏡片脫落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3·鹽城鹽都一模)如圖所示,關于“觀察水蒸氣液化”的實驗,下列幾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燒瓶內水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水的沸騰
B. 金屬盤中放冰塊可使液化現象更明顯
C. 瓶口上方的“白氣”是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 根據金屬盤溫度升高這一現象不能得出氣體液化
會放熱的結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3·郴州永興期中)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棍會冒“白氣”,如圖所示,這些“白氣”的狀態是    態。“白氣”的形成對應的物態變化是
    。
7. 如圖所示,用電蒸鍋蒸饅頭時,電熱絲加熱使水    (填物態變化名稱),產生高溫水蒸氣。水蒸氣接觸到饅頭時液化,同時    (吸收/放出)大量的熱,從而把饅頭蒸熟。

液化
汽化
放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如圖所示的氣體打火機中的丁烷氣體是通過     的方法變成液體儲存在打火機中的,按下閥門使用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壓縮體積
汽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夏天打開電冰箱門時,冰箱門口附近會出現“白氣”;冬天打開熱水瓶瓶塞時,瓶口也會出現“白氣”。關于這兩種“白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兩種“白氣”都是氣態的水
B. 兩種“白氣”形成的物質來源都是熱的空氣
C. 兩種“白氣”都是液化形成的
D. 兩種“白氣”形成過程都需要吸熱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汽車開了空調后,前擋風玻璃表面有時會出現水霧,則 (  )
A. 無論冬夏,水霧是車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 無論冬夏,水霧是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 夏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
D. 夏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冬天,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外表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已知液態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分別是
-183℃、-196℃和-78.5℃。在標準大氣壓下用降溫的辦法,從空氣中提取這些氣體,溫度下降時首先被分離出來的是 (  )
A. 氧氣
B. 氮氣
C. 二氧化碳
D. 整個空氣同時液化無法分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圖是在甲、乙兩個房間內燒開水的情景,水壺附近出現大量的“白氣”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據圖可以推斷甲房間的溫度    (高/低)。
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3·廈門思明校級期中)如圖甲所示為青藏鐵路凍土區路基兩側的“熱棒”,它能對路基進行主動降溫,保持路基凍土不熔化。圖乙是“熱棒”的內部示意圖。工作時,上端的氨氣通過散熱片放熱    成液態而重新回到下端;下端的液態氨    成氣態氨吸收凍土層的熱量,使其常年保持冷凍狀態。(填物態變化名稱)
液化
汽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3·泰州興化段考)如圖是冰箱制冷劑循環路線示意圖,制冷劑在冷凍室的管子里發生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此過程    (吸熱/放熱);在冰箱外冷凝管中,發生的物態變化名稱是    ,此過程_______
(吸熱/放熱)。
汽化
吸熱
液化
放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3·蘇州吳中校級段考)在兩個相同的試管甲和乙中分別裝入質量和初溫均相同的水,然后將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直接通入試管甲的水中,如圖所示,水蒸氣在甲中幾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氣,測出此時甲中水的溫度為t,以下能驗證水蒸氣液化放熱的操作是 (  )
A. 測出乙中的水溫并與 t 比較
B. 測出燒瓶中的水溫并與 t 比較
C. 將另一杯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
測出乙中水溫并與 t 比較
D. 將燒瓶內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
測出乙中水溫并與 t 比較
D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3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四、 升華和凝華
1. 有一種固體空氣清新劑,打開后,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變小,在這一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
A. 汽化 B. 熔化 C. 升華 D. 蒸發
2. (2023·徐州模擬)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的是 (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3. (2022·樂山)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  )
4. (2023·淮安洪澤二模)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 (  )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3·淮安清江浦校級期中)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都放熱的是 (  )
A. 液化和升華 B. 升華和凝華
C. 凝華和液化 D. 凝華和汽化
6. (2023·泰州靖江校級期中)我國北方的冬天,窗玻璃的    (內/外)表面上會出現冰花,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到冰冷的窗玻璃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
7. 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氣溫即使在0℃以下,時間久了雪人也會逐漸變小,這是物態變化中的    現象,這個過程中雪需要    熱。
C

凝華
升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3·蘇州模擬)“蘇州園林甲天下”,雪中的蘇州園林的庭院更顯得淡雅素潔,仿佛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其中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而形成的;“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雪在熔化時要    熱量,導致環境溫度降低。
凝華
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在插有小樹枝的封閉燒瓶中,放入一些樟腦丸被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燈火焰上微微加熱,停止加熱后,燒瓶內樹枝上會出現潔白、玲瓏的人造“雪景”。對于這一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
B. “雪景”是先升華后凝華形成的
C. “雪景”是先升華后凝固形成的
D. “雪景”的形成過程只吸熱,不放熱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3·常州期中)2023年1月22日,黑龍江省漠河市最低氣溫達到-53℃,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嘗試“潑水成冰”的游戲。如圖所示,“潑水成冰”的游戲需要滾燙的開水在-30℃以下的極寒環境中才能成功。關于“潑水成冰”的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用滾燙的開水而不用冷水是因為開水在短時間內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氣
B. 圖中水蒸氣在極寒環境下遇冷放熱直接凝華成小冰晶
C. 開水提供水蒸氣的物態變化過程是升華,升華需要吸熱
D. 和“潑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現象還有霜的形成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3·南通一模)如圖,舞臺上利用干冰制造白霧,原理是干冰___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吸熱,使周圍環境溫度    (升高/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白霧。
升華
降低
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凍干食品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原有的營養成分、方便保存和運輸,凍干技術是一種冷凍干燥技術,即把含有大量水分的食物放入冷庫讓食物中的水分    成固態,然后在真空條件下使食物中的水分直接
    為氣態。(填物態變化名稱)
13. (2023·常州武進校級模擬)今年多地出現大旱,為了緩解旱情,人們實施了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將干冰投撒到云層中,干冰_______時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    成小水滴或______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態變化名稱)
凝固
升華
升華
液化
凝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圖甲是“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的實驗。
(1) 如圖甲,小麗將碘錘放入熱水中,玻璃管中固態碘逐漸消失,    (填物態變化名稱)為紫色的碘蒸氣。下列生活實例與此相同的是   。
A. 冷藏袋中的干冰消失 B. 水漬過一會兒就不見了
升華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小勇認為按照圖乙方法加熱碘錘,升華現象更明顯。小麗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在標準大氣壓下碘的熔點是113.5℃,水的沸點是100℃,蠟燭火焰溫度可達600℃。小麗認為,如果按照圖乙的方法加熱碘錘,那么碘顆粒吸熱除了發生圖甲中的物態變化外,還可能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并且進一步    (填物態變化名稱)。因此,    (小麗/小勇)的實驗方法更合理。
熔化
汽化
小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將碘錘從水中取出,碘錘內壁四周會均勻出現紫黑色的碘顆粒,這是碘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勇將一個浸滿酒精的棉球放置在剛從熱水中取出的碘錘玻璃泡上方(圖丙),請預測將會出現的現象:
                      。
凝華
碘錘玻璃泡上方的內壁上出現紫黑色的碘顆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2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小專題(三) 物態變化的圖像問題
類型一 沸騰圖像
1. (2023·鹽城鹽都三模)小明做“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收集數據繪制出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像中   (AB/BC)段表示水正在沸騰,沸騰時溫度    (升高/不變),此時    (需要/
不需要)吸收熱量。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變
需要
2. (2023·南通海門段考)用同一熱源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中圖線a所示,保持其他條件不變,① 僅增加水的質量;② 僅增大液面上方氣壓(水的沸點隨液面上方氣壓的增大而增大);③ 既增加水的質量,又減小液面上方氣壓。三種情況中,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分別對應    、    和    。(a/b/c/d)
c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3·常州武進校級期中)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某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兩次實驗,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兩次實驗時大氣壓都高于標準大氣壓
B. 水在沸騰的時候溫度上升
C. 兩次實驗水的初溫不同,所以沒有辦法
比較出兩次所用水的質量大小
D. 第一次實驗所用水的質量比第二次實
驗所用水的質量多
D
1
2
3
4
5
6
7
8
9
10
類型二 熔化和凝固圖像
4. (2023·常州天寧校級期中)如圖所示是A、B兩種物質的熔化圖像。由圖可知     (A/B)物質是晶體,加熱至第8min時,A物質的狀態是
      (固態/固液共存態/液態)。
A
固液共存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3·蘇州姑蘇校級段考)如圖所示是錫熔化和凝固時的圖像,根據圖像回答:
(1) 由圖可知,錫是    (晶體/非晶體),錫的熔點是    。
(2) 在BC段,錫處于     態;在DE段,錫處于    態。
(3) 錫的熔化用了    min。
(4) 錫從10min到12min這段時間間隔內處于     態。
晶體
230℃
固液共存

4
固液共存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3·常州期中)小明對甲、乙兩種物質做凝固實驗,得到溫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
A. 甲在第2min時是液態
B. 甲在ab段吸熱
C. 甲的凝固點是48℃
D. 乙是非晶體
B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3·常州期中)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M和N的試管進行加熱,M和N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在35min內N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M、N肯定都是晶體
B. 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
C. M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min
D. 若N是晶體,則其熔點不低于10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類型三 綜合類
8. (2023·南通海門段考)小宇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進行加熱,根據實驗記錄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丙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
(2) 圖乙中    段表示水的沸騰過程。
(3) 圖乙中    段不是根據本實驗中測得的實驗數據畫出來的。
92
DE
EF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3·南通崇川校級段考)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 圖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
B. 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
段物質沒有吸熱
C. 0℃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
D. 冰共熔化了6min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3·蘇州昆山校級段考)將某固體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關于該物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該物質從c到d的過程溫度不變,不吸熱
B. 50℃時該物質可能處于液態
C. 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80℃
D. 用該物質制成的液體溫度計能測量標
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
B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4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五、 水 循 環
1. 在地球上的水循環中,地面上的水進入大氣主要是通過 (  )
A. 升華 B. 熔化
C. 沸騰 D. 蒸發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3·無錫梁溪一模)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關于水的三態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 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蒸發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結成大水滴下降成為雨
C. 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變成雪花飄滿大地
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樣,匯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淡水資源缺乏已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利用太陽能、海水等資源獲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如圖所示為小明設計的太陽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
A. 先升華后液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汽化后凝華
D. 先液化后汽化
B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下列選項中,水的三態之間轉化過程對應的物態變化名稱,標注都正確的是 (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下列關于水循環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 冰川上的積雪汽化直接變成水蒸氣,升入空中
B. 水蒸氣在高空遇冷時,有的熔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固成小冰晶
C. 積雪液化后變成水,匯入江河
D. “云、雨、露、霧、霜、雪、雹”都是水,只是水的狀態不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3·南通如皋一模)有一天,霧、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爭論自己的出生由來,誰也不認同誰。下列有關她們的說法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  )
A. 霧說:“我是水汽化而來。”
B. 雪說:“我是水升華而來。”
C. 霜說:“我是水凝固而來。”
D. 露說:“我是水蒸氣液化而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科學家預言:“水資源危機不久將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危機。”這主要是因為 (  )
A.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
B. 土地沙漠化,使空氣中水蒸氣不斷減少
C. 由于地球表面氣溫的作用,水會不斷蒸發掉
D. 淡水資源不充足, 分布又很不均勻,而且人類活動使水不斷地受到污染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3·無錫江陰期中)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將面臨死亡的威脅。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總和僅約占地球總水量的2.5%,淡水的循環則顯得非常重要,下列有關水循環的一些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水循環的場所主要是在海陸空三個領域內
B. 陸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過降雨的形式而來的
C. 大氣中的水蒸氣是靠陸地和海洋中的水蒸發和沸騰上去的
D. 水循環的主要物態變化有汽化、液化、升華、凝華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3·泰州泰興二模)水是人類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通過吸熱、放熱在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間轉化,如圖所示。已知甲是水,則 (  )
A. 乙是冰
B. 丙是水蒸氣
C. 由丙到甲的過程放熱
D. 由丙到甲是熔化過程
D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下面是“水”的幾條“旅行”路線:a.水→冰→水蒸氣;b.冰→水→水蒸氣;
c.水蒸氣→水→冰;d.水蒸氣→冰→水,你認為“水”的這幾條“旅行”路線中可行的是 (  )
A. 只有c B. 只有b
C. 只有b和c D. 四條路線都可以
11. (2022·無錫)無錫市歌《太湖美》中唱道“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節約用水,加強水資源保護。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  )
A. 農業灌溉推廣滴灌 B. 不向河湖排放工業污水
C. 將飲料瓶扔進湖中 D. 洗手后及時關閉水龍頭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這就是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請依次寫出上文劃線處涉及的物態變化的名稱:    、    、
    。
(2) 上面三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吸熱的是    。
(3) 我國經常使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干冰常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此過程    (吸熱/放熱)。
液化
凝華
熔化
熔化
升華
吸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2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第四章復習
重點實驗突破
類型一 探究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
1. (2023·常州期中)朱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探究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實驗,她將等量的溫水和熱水分別倒入三個相同的錐形瓶中,又找來常溫下三張完全相同的濕巾,把其中的一張對折,將它們貼在三個錐形瓶的外壁,分別標記為1、2、3并將它們放在三塊完全相同的海綿上。一段時間后(外界環境相同),海綿的厚度如圖甲所示。
1
2
3
(1) 通過①②兩圖的對比,可以驗證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    有關。
(2) 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驗證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的表面積有關。
(3) 實驗中利用海綿被壓后的厚度來判斷液體蒸發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溫度
②③
轉換法
1
2
3
(4) 朱老師還想測定液體蒸發時吸放熱的情況,將濕巾平鋪在薄鐵片上,用電子溫度計實時監測圖乙中薄鐵片底部的溫度變化情況,圖丙正確反映了溫度計示數隨時間的變化。朱老師的學生小華,晚上思考了一個問題:若在當時的實驗的過程中,在原實驗的基礎上用風扇對濕巾吹風,則溫度計示數的變化情況將會是下列圖中的    。
C
1
2
3
類型二 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2. 小明和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 A處鐵圈的位置是根據       來確定的。
(2) 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酒精燈的外焰
自下而上
1
2
3
(3) 根據實驗的要求,除溫度計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4) 在加熱過程中,水中氣泡出現如圖乙所示的兩種情形,其中圖   (①/
②)表示水在沸騰。
(5) 水沸騰時,水持續吸熱,溫度    。
(6) 實驗操作正確,兩名同學根據實驗數據分別繪制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兩名同學所繪圖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7) 由圖丙可知,溫度計中的測溫液體可能是    (水銀/酒精)。(水銀的沸點為357℃,酒精的沸點為78℃)
秒表

不變
質量
水銀
1
2
3
(8) 水沸騰后,將水倒入燒瓶,發現水停止沸騰。兩名同學接著用橡皮塞塞住燒瓶口并將其倒置,向燒瓶底部澆冷水,如圖丁所示,發現燒瓶內的水又重新沸騰了,這是因為澆冷水后瓶內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導致瓶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    (升高/不變/降低)。
(9) 小明猜想沸騰的水也能將圖戊試管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實驗時,用燒杯中沸水給試管中的水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溫度計示數上升到如圖戊所示的值后不再變化,其示數為    ℃,試管中的水    (沸騰/不沸騰)。
液化
降低
96
不沸騰
1
2
3
類型三 探究物質的熔化和凝固特點
3. 圖甲是小明“探究冰和燭蠟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 除了如圖甲的器材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    。
(2) 圖乙中溫度計的示數為    ℃。
秒表
-4
1
2
3
(3) 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兩者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其中燭蠟的圖像是圖    (①/②),燭蠟屬于    (晶體/非晶體);圖①中ab段對應的時間內,試管里物質所處的狀態是    (固態/固液共存態/液態),該物質熔化時的特點是         。
(4) 別的小組同學發現還未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時冰熔化    (需要/不需要)吸收熱量。

非晶體
固態
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需要
1
2
3
(5) 小明在用冰箱制冰時發現,他將裝水的密閉小瓶放在大燒杯里的水中間,如圖丁所示。再把燒杯放在冰箱的冷凍室內,過一段時間取出燒杯,發現燒杯中已經有一半的水結成了冰,此時小瓶中的水    。
A. 上部一半的水結冰 B. 下部一半的水結冰
C. 已全部結冰 D. 未結冰
D
1
2
3(共15張PPT)
第四章 物態變化
二、 汽化和液化
第1課時 汽化的一種方式——蒸發
1. (2022·溫州)《天工開物》記載的“透火焙干”是造紙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將剛生產出的濕紙張貼在烤火的墻上,如圖所示。給墻壁烤火能加快濕紙變干的主要原因是 (  )
A. 升高了濕紙的溫度
B. 增大了濕紙的表面積
C. 改變了濕紙中的液體種類
D. 加快了濕紙表面的空氣流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2. (2023·南京秦淮段考)在學習了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后,小明想探究蒸發快慢與液體種類是否有關,在甲、乙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環境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甲容器中的酒精消失了,乙容器中剩余較多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由此現象可得,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種類有關
B. 本實驗未控制水和酒精體積相同,無法得出結論
C. 本實驗未控制液體表面積相同,無法得出結論
D. 以上說法都錯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夏天小明在家使用電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 (  )
A. 電扇吹出的風是涼風
B. 電扇吹出的風降低了周圍空氣的溫度
C. 電扇吹出的風加快了人體表面汗液的蒸發,蒸發吸熱
D. 電扇吹出的風,能把人體周圍的熱空氣帶走
4. 蒸發是一種發生在液體    (表面/內部)的汽化現象,蒸發可以在
    (特定溫度/任何溫度)下發生。
C
表面
任何溫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為了適應環境,植物分布有一定規律。北方生長大量的針葉林,針葉林葉子細小可減小        ,減慢水分蒸發,以適應干燥的環境;南方生長大量的闊葉林,闊葉林葉子寬大,可加快水分蒸發,蒸發時會   ,以適應高溫的環境。
液體的表面積
吸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圖所示是吐魯番當地流行使用的坎兒井。夏季井內的水溫約比外界低5~10℃。下列關于坎兒井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降低水溫,加快水的蒸發
B. 減小水面附近的空氣流速,減緩水的蒸發
C. 增大水的表面積,加快水的蒸發
D. 增加水的質量,減緩水的蒸發
B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當室溫為20℃時,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隨著酒精的蒸發,下列圖中反映了溫度計的讀數隨時間變化規律的是 (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3·淮安期中)科技節上,小明把用水和酒精浸濕的手帕點燃,火焰熄滅后手帕沒有燒壞,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  )
A. 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 手帕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
C. 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手帕的著火點
D. 火焰的溫度低于手帕的著火點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溫度計,其中一支不準確,將甲放在空氣中,將乙放在密閉的酒精瓶中,將丙放在開口的酒精瓶中,過一段時間,三支溫度計的示數都是22℃,則 (  )
A. 甲不準確 B. 乙不準確
C. 丙不準確 D. 不能判定哪支不準確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有一種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空氣濕度)的裝置,叫作干濕球溫度計。如圖所示,它是由甲、乙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并列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著濕棉紗布,甲是干燥的,我們發現    (甲/乙)溫度計的示數要低一些,這是因為            。在一定溫度下,兩支溫度計的示數差別越小,就表示空氣濕度越    (大/小)。

水蒸發吸熱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在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時,同學們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與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液體表面積大小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小凡同學在相同的四塊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A、B、C、D所示的實驗探究:
(1) 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有關。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
(3) 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大小有關。
(4) 該實驗采用了     法。
(5) 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需要    (吸熱/放熱),生活中很多現象可以用此解釋,請舉一例:                。
A、D
A、B
控制變量
吸熱
夏天的房間灑一些水會變得涼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某同學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多少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進行如圖E、F所示的實驗探究,結果發現圖E中水先蒸發完,他依據“誰先蒸發完,誰蒸發快”,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多少有關”,他的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沒有控制變量,應在控制表面積相同的前提下,比較相同時間內
蒸發水量的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刚察县| 桐庐县| 台中县| 荥经县| 策勒县| 宜丰县| 新化县| 旺苍县| 新源县| 昌邑市| 达拉特旗| 邹平县| 桐城市| 清徐县| 通道| 宁津县| 游戏| 茌平县| 喀喇沁旗| 镇原县| 上虞市| 赫章县| 桓仁| 汾西县| 滕州市| 郸城县| 定安县| 盐源县| 内江市| 滕州市| 梁山县| 将乐县| 满城县| 阜平县| 团风县| 河北省| 星子县| 龙川县| 察雅县|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