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張PPT)第二章知識網絡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人耳可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超聲與超聲作為信息載體,已應用于水下定位、通信、超聲診斷等。次聲應用作為能量形式,可進行工業超聲處理加工、超聲醫療、超聲處理種子等。振動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次聲應用:可用來預報風暴等。讓聲音為人類服務從物理學角度看:樂音的波形是規則的,噪聲的波形樂音、噪聲是雜亂的。的劃分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噪聲的危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害與控制來源:生活噪聲、交通噪聲和工業噪聲等。控制途徑:主要在消聲、吸聲和隔聲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共8張PPT)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1. 聲音是由于物體 振動 而產生的。物理學中,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 聲源 。2. 聲源發出的聲音在介質中以 波 的形式向外傳播,我們把它叫做 聲波 。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如遇到障礙物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做 回聲 。3. 聲音需要 氣體 、 液體 、 固體 等作為傳播的介質。聲音不能在 真空 中傳播。振動 聲源 波 聲波 回聲 氣體 液體 固體 真空 4. 聲音傳播的 距離 和傳播所用 時間 之比叫做聲速。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一般來說,聲音在 固體 中的傳播速度較快,在 氣體 中的傳播速度較慢。在同一種介質中,聲速還跟 溫度 有關。聲音在15℃空氣中每秒傳播的距離大約是 340 m。5. 外界的聲音順著外耳道傳至 鼓膜 ,引起 鼓膜 的振動。這個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 耳蝸 ,再通過聽神經將信息傳入 大腦 ,這樣就產生了聽覺。距離 時間 固體 氣體 溫度 340 鼓膜 鼓膜 耳蝸 大腦 1. (2023·武威)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濺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 振動 而產生的,物理學中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 轉換法 (選填“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或“控制變量法”)。2. 抗日戰爭時期,歌曲《黃河大合唱》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歌中唱道:“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面涉及的聲源分別是 空氣 、 馬的聲帶 、 黃河水 。振動 轉換法 空氣 馬的聲帶 黃河水 12345673. 如圖所示,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入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將聽到響鈴的聲音越來越 小 (選填“大”或“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 介質 , 真空 不能傳聲。第3題小 介質 真空 12345674. 小俞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過2s聽到回聲,那么小俞與山崖之間的距離大約是 340 m(空氣中聲速取340m/s)。這種方法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月之間的距離。5. 如圖所示,在魚缸旁邊拍掌,金魚受到驚嚇,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 B )340 不能 B第5題A. 魚缸→空氣→水→魚B. 空氣→水→魚C. 魚缸→水→魚D. 水→魚12345676. 下列關于聲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最大B. 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有關C. 回聲的傳播速度小于原聲的傳播速度D. 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溫度無關B12345677. 聲波傳入人耳的順序是( B )A. 外耳道→鼓膜→耳蝸→聽小骨→聽神經B. 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C. 外耳道→聽小骨→鼓膜→耳蝸→聽神經D. 以上答案都不正確B1234567(共8張PPT)2.2 音 調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1. 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叫做 音調 。2. 聲源振動 次數 和所用 時間 之比稱為頻率。頻率的單位是 赫茲 ,簡稱 赫 ,符號是 Hz 。3. 聲音的高低和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 越高 ;聲源振動的頻率越低,音調 越低 。音調 次數 時間 赫茲 赫 Hz 越高 越低 4. 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弦樂器的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 粗細 和 張緊程度 有關。當弦的粗細、張緊程度相同時,弦越長,音調越 低 ;當弦的粗細、長度相同時,弦拉得越緊,音調越 高 ;當弦的張緊程度、長度相同時,弦越細,音調越 高 。5. 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為 20 Hz到 20000 Hz。粗細 張緊程度 低 高 高 20 20000 1. 女同學說話的聲音通常比男同學的“尖細”,這說明女同學聲音的 音調 高,這是因為她們在說話時聲帶的振動相對比較 快 。2. 昆蟲飛行時翅膀振動能發聲,如蜜蜂5s振翅2200次,蝴蝶5min振翅1800次,蚊子1s振翅640次。由此可知,蜜蜂翅膀振動的頻率是 440 Hz;三者中,音調最高的是 蚊子 , 蝴蝶 的振翅聲人耳不能感知。音調 快 440 蚊子 蝴蝶 123453. 如圖所示為男中音歌唱家與女高音歌唱家歌唱時,相同時間內的聲音波形圖,對比可知,圖 甲 應為男中音歌唱家的聲音波形圖,你判斷的理由是 相同時間內,圖甲所示聲音振動次數少、頻率低、音調低 。第3題甲 相同時間內,圖甲所示聲音振動次數少、頻率低、音調低 123454. 如圖所示為“探究音調的高低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現象和結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鋸條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得越快B. 彈撥鋸條的力越大,鋸條振動得越快C. 鋸條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D. 音調的高低由鋸條振動的次數決定第4題C123455. 二胡有粗(內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弓毛和弦摩擦發出聲音。下列做法不能改變二胡音調的是( C )A. 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 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弦換到摩擦外弦C. 加大摩擦弦的力度D. 旋轉弦軸,改變弦的張緊程度C123456. (2023·無錫期末)小明在彈吉他時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與弦的長度、粗細和張緊程度有關。他用幾根弦做研究,如圖,其中a、b、c、d四根弦的張緊程度相同。他選擇b、d兩根弦,用相同的力撥動,b的音調低,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 長度 的關系;小明研究后可得出結論: 在弦材料和粗細相同時,弦越長,發出聲音的音 。長度 在弦材料和粗細相同時,弦越長,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第6題12345(共8張PPT)2.4 讓聲音為人類服務第2課時 噪聲的危害與控制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1. 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說,一切干擾人們休息、 學習 和 工作 的聲音,即對聽覺和身心健康有損害的聲音都是噪聲。從物理學角度來說, 樂音 的波形規則,其聲音使人覺得好聽; 噪聲 的波形雜亂,其聲音會使人厭煩。學習 工作 樂音 噪聲 2. 人所處的理想聲音環境是白天不高于 55 dB,夜間不高于 45 dB。超過 70 dB,人就會心煩意亂,神經緊張,導致學習與工作的效率下降。若長期在 80~100 dB的聲音環境中工作和學習,聽覺就會遲鈍,甚至耳朵變聾。噪聲還能誘發多種疾病,嚴重時會導致死亡。3. 控制噪聲、減小噪聲是當前優化人們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主要在 消聲 、 吸聲 和 隔聲 三個方面采取措施。55 45 70 80~100 消聲 吸聲 隔聲 1. (2024·蘇州太倉一模)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客船”上的人通過聲音的 音色 辨別出是鐘聲;“鐘聲”對于正在休息的客人來說屬于 噪聲 (選填“樂音”或“噪聲”)。2. 如圖甲、乙所示為兩種聲音的波形圖,由圖形可知:圖 乙 是噪聲的波形,圖 甲 是樂音的波形。第2題音色 噪聲 乙 甲 12345673. 學校周邊的工地設有噪聲監測設備。如圖所示,該設備的顯示屏上顯示有“77.0”,它的單位是 分貝(或dB) ,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響度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為減小施工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上課時我們通常要關閉門窗,這是在 隔聲 方面采取措施減弱噪聲。第3題分貝(或dB) 響度 隔聲 12345674. 燃放鞭炮時,火藥爆炸發出了巨大的爆炸聲。用手捂住耳朵可減小其對聽力的損害,這是在 隔聲 方面減弱噪聲。5. 請你細心體會,在下列場景內,屬于噪聲的是( B )A. 足球場上,球迷們興奮狂熱的吼叫聲B. 居民小區內,夜晚震耳欲聾的“壩壩舞”音樂聲C. 歌舞廳里,鏗鏘有力的打擊樂聲D. 車站里,提醒旅客檢票上車的廣播聲隔聲 B12345676.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下列屬于采取消聲措施減弱噪聲的是( B )A. 施工的場地周圍設置板墻B. 汽車駛入市區禁止鳴喇叭C. 在住宅和小區周圍植樹D. 安裝噪聲監測裝置B12345677. (2023·赤峰)教師監考時不能穿硬底鞋,以減小噪聲對考生的干擾,這是( A )A.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B. 阻斷噪聲的傳播C. 防止噪聲進入耳朵D. 減小噪聲的傳播速度A1234567(共7張PPT)2.3 響度與音色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1. 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 響度 。響度又叫做 音量 。2. 物理學中,用 振幅 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聲源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 響度 也越大。3. 響度還和距離聲源的 遠近 有關。離聲源越遠,聲音越分散,聲音的響度也就越 小 。響度 音量 振幅 響度 遠近 小 4. 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 分貝 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強弱,其符號是 dB 。把人耳能聽見的最弱聲音的強度定為 0dB ,這是聽覺的下限。 分貝 數越大,表示聲音越強。5. 音色(或音品) 是人們能夠分辨聲音的依據。它是由發聲體的 材料 、 結構 及 發聲方式 等因素決定的。6. 音調 、 響度 、 音色 是聲音的三個主要特性,人們就是根據它們來區分聲音的。分貝 dB 0dB 分貝 音色(或音品) 材料 結構 發聲方式 音調 響度 音色 1.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有節奏地敲擊鼓面,鼓面發出低沉的“咚咚”聲。(1) 向鼓面撒些小紙片,觀察發現小紙片在鼓面上跳動,此現象表明 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2) 用力敲擊鼓面,聽到的聲音變大,小紙片跳動的幅度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表明聲音的響度與 振幅 有關。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變大 振幅 第1題12345672. 用手機接打電話時,很容易聽出熟悉人的聲音,這是根據聲音的 音色(或音品) 來判斷的。在嘈雜的公共場所戴耳機聽音樂,往往需要增大音量,這是增大了聲音的 響度 ,若長此以往會使聽力下降,有害健康。3. 如圖所示為聲音輸入示波器中時顯示振幅與時間關系的波形。其中聲音音調相同的是圖 甲 和圖 乙 ,響度相同的是圖 乙 和圖 丙 。第3題音色(或音品) 響度 甲 乙 乙 丙 12345674. 下列四個句子:① 這首歌調太高,我唱不上去;② 他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 請勿高聲喧嘩。其中“高”指響度的是( B )A. ①② B. ②④C. ①③ D. ③④5. 中國民族樂器笙、古箏、揚琴等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聽眾區分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靠( C )A. 響度 B. 音調C. 音色 D. 聲速BC12345676. (2023·南通)使用藍牙耳機播放音樂時,為了保護聽力,需要適當調小聲音的( B )A. 音調 B. 響度C. 頻率 D. 速度7.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一定會發生變化的是( A )A. 響度 B. 音調C. 音色 D. 都不會變BA1234567(共7張PPT)2.4 讓聲音為人類服務第1課時 聲音與音樂、建筑 超聲與次聲第二章 聲音與環境1. 音樂家運用不同的 音調 、 響度 ,配上伴音、和聲等,組成不同的旋律。現在,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音樂的 數字合成 ,已經能夠逼真地模仿出各種聲音,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文化藝術需求。音調 響度 數字合成 2. 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是利用了聲音的 反射 原理。現代建筑如禮堂、音樂廳等,都有著很高的聲學要求。它們通過采用不同的 吸聲 材料,設置不同方向的 反射板 等,使人們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豐滿。反射 吸聲 反射板 3. 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 20~20000Hz 。物理學中,把振動頻率高于 20000 Hz的聲音,叫做超聲;低于 20 Hz的聲音,叫做次聲。20~20000Hz 20000 20 4. 超聲波作為信息載體,已應用于研究物質結構及性質、 水下定位 、 通信 、 地下資源勘察 、 工業檢測與控制 、 超聲診斷 及超聲盲人探路等;利用超聲波傳遞的能量,可進行工業超聲處理加工(如 清洗 、 焊接 、 鉆孔 和 粉碎 )、超聲 醫療 、超聲處理種子等。水下定位 通信 地下資源勘察 工業檢測與控制 超聲診斷 清洗 焊接 鉆孔 粉碎 醫療 5. 利用次聲定位系統可以確定 火箭發射 和 著陸 的位置;有一種叫“水母耳”的風暴預測儀,可以利用 次聲 來預測風暴。火箭發射 著陸 次聲 1. 在馳名中外的北京天壇里,有三處堪稱奇觀的聲學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當游客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如圖所示)上說話時,聽到的聲音格外響亮,這是建筑師利用聲音的 反射 ,使 回聲 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加強造成的音響效果。第1題反射 回聲 123452. 超聲波的應用非常廣泛,如:① 超聲水下定位;② 超聲地下資源勘察;③ 超聲清洗;④ 超聲波粉碎結石;⑤ 超聲診斷(B超);⑥ 超聲波焊接、鉆孔等。在上述事例中,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有 ①②⑤ ,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的有 ③④⑥ 。3. 下列實例中,屬于次聲的應用的是( B )A. 聲吶測定海底深度B. 預報臺風,監測核爆炸C. 蝙蝠確定目標的方向和距離D. 海豚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①②⑤ ③④⑥ B123454. 竣工后的港珠澳大橋經過超聲波檢測,無一結構性裂縫。超聲波探傷儀發出超聲波時,人耳不能察覺,原因是超聲波的( D )A. 速度太快 B. 響度太小C. 音色太差 D. 頻率太高5. (2024·銅仁一模)手機放在隱蔽處找不到時,用另一部手機撥打該手機的號碼,人們根據其所發出的聲音能判斷其所在位置,這利用了( D )A. 聲音的響度 B. 聲音的音調C. 聲音的音色 D. 雙耳效應DD1234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2.2 音 調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2.3 響度與音色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第二章知識網絡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2.4.1聲音與音樂、建筑 超聲與次聲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2.4.2噪聲的危害與控制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