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課件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課件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共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8張PPT)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
第1課時 眼睛及視力的矯正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眼睛中的  晶狀體 相當于凸透鏡,眼球后部的  視網膜 相當于光
屏。物體經晶狀體成像于視網膜上,再通過  視神經 把信息傳入大
腦,從而產生視覺。
2. 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  彎曲 程度,改變  焦距 從而使遠近
不同的物體都能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
晶狀體 
視網膜 
視神經 
彎曲 
焦距 
3. 近視眼的晶狀體過凸,會聚光的本領過強,看遠處的物體時,像成在
視網膜  前 (選填“前”或“后”)面,患者應戴由合適的  凹 
(選填“凸”或“凹”)透鏡做的眼鏡,讓光適當  發散?。ㄟx填“會
聚”或“發散”),使清晰的像略向  后?。ㄟx填“前”或“后”)
移,成在視網膜上。
前 
凹 
發散 
后 
4. 遠視眼的晶狀體較為扁平,會聚光的本領偏弱,看近處的物體時,像
成在視網膜  后?。ㄟx填“前”或“后”)面,患者應戴由合適的
 凸 (選填“凸”或“凹”)透鏡做的眼鏡,讓光適當  會聚 
(選填“會聚”或“發散”),使清晰的像略向  前?。ㄟx填“前”或
“后”)移,成在視網膜上。
后 
凸 
會聚 
前 
1. (2023·濟寧曲阜一模)“愛護眼睛,你我同行”。眼球的成像原理
與凸透鏡類似,要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可位于圖中的  D 點。
第1題
D 
1
2
3
4
2. (2023·贛州尋烏期末)如圖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體的成像圖,其中
看近處景物的是圖  乙 ,景物在視網膜上成的是  實?。ㄟx填“實”
或“虛”)像。
第2題
乙 
實 
1
2
3
4
3. (2024·成都模擬)班級開展了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的活
動。小明同學由于長期沒有注意健康用眼,導致他戴上了近視眼鏡。不
戴眼鏡時,遠方物體在他眼中成像會在視網膜  前 方,矯正近視眼應
戴由  凹 (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前 
凹 
1
2
3
4
4. 興趣小組為了研究眼球對光線的作用,利用透明彈性膜、注射器、細
橡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變的水透鏡來模擬眼球,向水
透鏡內注水或抽水,可以改變水透鏡的凸起程度。向水透鏡中抽水,水
透鏡凸起程度變小,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在蠟燭與水透鏡之間放入合
適的  遠視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光屏上能重新成清晰
的像;若不放入眼鏡,只將蠟燭  遠離?。ㄟx填“靠近”或“遠離”)
水透鏡,則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遠視 
遠離 
第4題
1
2
3
4(共9張PPT)
3.2 光的反射定律
第2課時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光反射的應用與影響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當一束平行光射到平滑表面上時,反射光也是  平行 的,這就是鏡
面反射。當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時,反射光不再平
行,而是射向  各個 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不論何種反射,都
遵循光的  反射 定律。
平行 
各個 
反射 
3. 光的反射有時也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如玻璃幕墻容易造成  光污
染 。
光污
染 
反射 
反射 
反射 
2. 光的反射不僅廣泛應用在生活中,還常應用在許多高新技術中。如紅
寶石激光器利用激光的多次  反射 形成激光束;人造衛星利用光
的  反射 ,在遙遠的太空探測地面的河流和森林,估計農作物的產
量;光纖利用光的  反射 傳輸信息。
1. 用久了的油漆黑板常會因“反光”而看不清寫在黑板上的字,這是因
為光發生了  鏡面反射 ;而毛玻璃黑板則不會發生這種現象,這是因
為光射到毛玻璃黑板上發生了  漫反射 。
鏡面反射 
漫反射 
1
2
3
4
5
6
A. 不論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與其中一條入射光線對應的只有一條反射
光線
B. 鏡面反射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漫反射有些光線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入射光線彼此平行時,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彼此不平行
C
2. 關于鏡面反射與漫反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br/>1
2
3
4
5
6
3. 光學實驗課上,小葉用激光筆對著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無意中發
現對面粗糙的墻壁上出現了一個明亮的光點,而光滑地面上的光點很
暗。下列對此現象解釋較合理的是( B?。?br/>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墻壁對光發生漫反射
C. 地面對光沒有反射
D. 墻壁對光發生鏡面反射
B
1
2
3
4
5
6
4. 有一種光電監測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
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液
面的夾角為4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 該裝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B. 反射角的大小為40°
C. 當液面降低時,入射角會隨之變大
D. 當液面升高時,光電屏上的光斑S將向右移動
第4題
A
1
2
3
4
5
6
5. 許多建筑的玻璃外墻造成了光污染,造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 A?。?br/>A. 鏡面反射 B. 漫反射
C. 直線傳播 D. 穿透性強
A
1
2
3
4
5
6
6. 工人施工時,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水平射向山洞中的P
點,圖中已標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保留作
圖痕跡)
第6題 第6題答案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共9張PPT)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2課時 平面鏡的應用 面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平面鏡的應用十分廣泛。舞蹈演員利用  平面 鏡可以觀察和糾正自
己的動作;最簡單的潛望鏡是用兩塊與觀察方向成  45° 角的  平
面 鏡制成的;用多塊  平面 鏡可制成萬花筒。
2.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鏡子叫做  球面鏡 。利用球面內表面作反
射面的鏡子叫做  凹面鏡 ,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  凸
面鏡 。
平面 
45° 

面 
平面 
球面鏡 
凹面鏡 

面鏡 
3. 研究表明,凹面鏡對光線有  會聚 作用,凸面鏡對光線有  發散 
作用。醫生檢查病人耳道時所戴的額鏡是一個  凹 面鏡;汽車的后視
鏡是一個  凸 面鏡。
會聚 
發散 
凹 
凸 
1. 在某飯店的一個長方形房間里,為了使客人感覺室內寬敞,主人在墻
上裝了一個與墻等大的平面鏡,這是利用了  平面鏡成像 的原理達到
這一目的,這樣可使人感覺房間的大小是原來的  2 倍。
2. 手電筒中的反光鏡屬于  凹面 鏡,有了它,射出的光接近于  平
行 光。汽車駕駛室旁的后視鏡是  凸面 鏡,它能起到  擴大視野 
的作用。
平面鏡成像 
2 
凹面 

行 
凸面 
擴大視野 
1
2
3
4
5
6
7
3. 如圖所示,當汽車在AB路段行駛時,司機看不到BC路段的情況,因
為光總是  沿直線傳播 ,在公路拐彎B處裝上  凸面鏡 (選填“凸
面鏡”或“凹面鏡”),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第3題
沿直線傳播 
凸面鏡 
1
2
3
4
5
6
7
4. 下列不是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來工作的是( B )
A. 潛艇上所用的潛望鏡
B. 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
C. 古代婦女用來梳妝的銅鏡
D. 醫生用來觀察患者牙齒背面的口腔鏡
B
1
2
3
4
5
6
7
5. 如圖所示為從豎直的平面鏡中看到的掛鐘,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為
( A?。?br/>A. 3:00 B. 3:30 C. 9:00 D. 9:30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6. (2024·肇慶德慶一模)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
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平面鏡里的像,如圖所示。被測者看到的
是  虛?。ㄟx填“實”或“虛”)像,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與被測者
相距  4.2 m。
第6題
虛 
4.2 
1
2
3
4
5
6
7
7. 如圖所示,A、B是鏡前一點光源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MN反射后的兩
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并補全光路圖。
第7題答案
第7題
1
2
3
4
5
6
7(共13張PPT)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規律 放大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變化規律:
(1)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逐漸  增大 ,且像變大 。
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記的口訣:物近→像  遠 、像變  大;反之,
物遠→像  近 、像變  小 。
(2) 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增大,像距逐漸  增大 ,且像逐漸
變  大 ??梢愿爬橐痪浜唵我子浀目谠E:物遠→像  遠 、像
變  大 ;反之,物近→像  近 、像變  小 。
增大 
大 
遠 
大 
近 
小 
增大 
大 
遠 
大 
近 
小 
2. 放大鏡是利用u<f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  正立 、  放大 的
 虛 像的原理工作的。通常選用焦距比較  小 (選填“大”或
“小”)的凸透鏡作為放大鏡。
正立 
放大 
虛 
小 
1. 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若將點燃的蠟燭依
次放在a、b、c三處,其中蠟燭放在  b 處得到的實像最大,放在
 c 處得到的實像最小。(Q點為2倍焦距處)
第1題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某次實驗的成像情況如圖所
示,小組成員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光屏上的像變大”的問題,經過
討論后形成兩個方案,而且結果都達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蠟燭和光屏
的位置不動,只將凸透鏡向  左 移動適當距離;方案二:保持凸透鏡
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都向  右 移動適當距離。
第2題
左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小聰用凸透鏡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此時課本到凸透鏡的距離在此
凸透鏡的  1倍焦距以內 (選填“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與2倍焦距
之間”或“1倍焦距以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虛 像。若要使
觀察到的文字的像再大一些,則應將凸透鏡適當  遠離 (選填“靠
近”或“遠離”)書本一些。
第3題
1倍焦距以內 
虛 
遠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南通如東一模)如圖所示為興趣小組制作的名為“倒轉穹
頂”的作品,圖中實現倒轉“穹頂”的光學器件是  凸透鏡 ,此時看
到的“穹頂”是  實像 (選填“實像”或“虛像”);若將光學器件
適當靠近人眼,則像的大小將  變小 。
第4題
凸透鏡 
實像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5. 某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還沒調整燭焰的高度就開始實驗,結
果光屏上所成燭焰的像如圖,這個像是  實?。ㄟx填“實”或“虛”)
像,說明燭焰的位置  高 (選填“高”或“低”)于透鏡中心。
第5題
實 
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如圖所示,凸透鏡焦距為f,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未畫出)?,F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左移動2f的距離,移動蠟燭的同
時移動光屏,使燭焰始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上的像
( A?。?br/>A. 一直變小 B. 一直變大
C. 先變大后變小 D. 先變小后變大
第6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3·西藏)航天員王亞平在離地球表面約400km的“天宮”空間
站上通過天地連線,給同學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學課。如圖為王亞平
老師做“水球”實驗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 “水球”相當于凸透鏡
B. “水球”對透過它的光有發散作用
C. 王亞平遠離“水球”時,她的像會變大
D. 圖中通過“水球”看到王亞平的像是虛像
A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8. 昆蟲觀察盒的盒蓋是一個凸透鏡,如圖所示,盒蓋到盒底的距離為
10cm,利用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觀察昆蟲。在一
次實驗中,小明不小心把盒蓋上的凸透鏡打碎了。為了修好觀察盒,老
師分別給他提供了焦距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鏡各一個,他
應該選擇( D?。?br/>A. 焦距為4cm的凸透鏡
B. 焦距為8cm的凸透鏡
C. 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
D. 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
D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如圖所示,小張同學將一塊薄凸透鏡放在花朵前,通過凸透鏡觀察到
的花朵是正立的,則( D )
A. 此時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花朵縮小的虛像
B. 此時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花朵放大的實像
C. 如果讓凸透鏡靠近花朵一些,那么凸透鏡所成花朵的像將變大一些
D. 如果讓凸透鏡逐漸遠離花朵,那么凸透鏡所成的有可能是花朵倒立的實像
第9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3·武漢段考)圖甲是一幅卡通圖片,小明將凸透鏡從較遠處
逐漸靠近卡通圖片的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如圖乙所示四個不同的
像,則四個像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B?。?br/>A. ③②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①②
第10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共4張PPT)
第三章知識網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成像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
等,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
光學性質:對光有會聚作用。
平面鏡
凹面鏡
成像特點
應用:太陽灶。
球面鏡
光學性質:對光有發散作用。
凸面鏡
應用:汽車后視鏡。
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
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
光的
居在法線兩側。
折射規律
②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
折射規律
光從水(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
④當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時,傳播方向不變。
結構特征:中間厚,邊緣薄。
凸透鏡
光學性質:對光有會聚作用。
結構特征:中間薄,邊緣厚。
凹透鏡
奇妙的
光學性質:對光有發散作用。
透鏡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f靜態
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v=2f。
像、物分居透鏡異側。
規律
f2f。
光和眼睛
凸透鏡
u成像規律
動態
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規律
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照相機: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原理: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其焦距的大小是由睫狀體通過調節晶狀體
的彎曲程度來改變的。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眼睛與
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光學儀器
特征:只能看清近處物體,遠處物體經晶狀體成的像落在視
近視眼
網膜前面。
矯正:戴適當度數的凹透鏡做成鏡片的眼鏡。
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眼睛
特征:只能看清遠處物體,近處物體經晶狀體成的像落在視
遠視眼
網膜后面。
矯正:戴適當度數的凸透鏡做成鏡片的眼鏡。
顯微鏡:目鏡和物鏡都是由凸透鏡制成的,通過物鏡和目鏡可形成物體
放大的虛像。
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由凸透鏡制成,通過目鏡和物鏡的
共同作用可觀察到物體縮小的虛像。(共8張PPT)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第1課時 平面鏡成像規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反射面為光滑平面的鏡子叫做  平面鏡 。面對著平面鏡,我們就能
夠看到自己的  像 。
2. 物理學中,把能夠呈現在光屏上的像叫做  實 像;把不能呈現在光
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的像叫做  虛 像。
平面鏡 
像 
實 
虛 
3.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相等?。ㄟx填“相等”或
“不相等”);像與物的大小  相等?。ㄟx填“相等”或“不相
等”);像與物關于鏡面  對稱 (選填“對稱”或“不對稱”)。平
面鏡所成的像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呈現在光屏上,所以
平面鏡成的像是  虛?。ㄟx填“實”或“虛”)像。
相等 
相等 
對稱 
不能 
虛 
1. (2023·甘孜)身高為1.6m的小東同學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
處,他的像距離平面鏡  2 m;如果他遠離平面鏡,那么像的大小
將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 (2023·江西)學校在教學樓大廳設有儀容鏡,便于師生自覺規范儀
容儀表。某同學在儀容鏡中所成的像是  虛像 (選填“實像”或“虛
像”);與他在小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  不變?。ㄟx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2 
不變 
虛像 
不變 
1
2
3
4
5
3. 如圖所示,東東家的小貓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
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下列圖示中的( D?。?br/>第3題
A B C D
D
1
2
3
4
5
4. (2023·哈爾濱)如圖所示,S'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點光
源S為平面鏡左側三點中的某一點,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確定點
光源S的位置并將其標出。
第4題 第4題答案
第4題答案
1
2
3
4
5
(2) 如圖甲所示,在豎直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將  未點燃?。ㄟx
填“點燃”或“未點燃”)的相同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發現蠟燭B
可以與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現象表明像與物的  大小相
等 。
第5題
未點燃 
大小相
等 
5.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1
2
3
4
5
(3) 經過多次實驗,分別記錄蠟燭A、蠟燭B在紙板上的位置如圖乙所
示,沿玻璃板在紙板上的位置將紙板對折,發現B1與A1、B2與A2、B3與
A3的位置重合,表明像與物到鏡面的  距離相等 。
(4) 將光屏豎直放到蠟燭B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觀察到蠟燭A所
成的像,說明所成的像是  虛 像。
第5題
距離相等 
虛 
1
2
3
4
5(共9張PPT)
3.1 光的傳播與色散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太陽能電池將  光能 轉化為電能;現代通信中,利用  光 在光導
纖維中傳輸信息。
2. 能  發光 的物體叫做光源。
3.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  直線 傳播的。我們通常用一條  帶箭
頭 的直線來形象地描述光的傳播  路徑 和  方向 ,這樣的直線叫
做光線。
光能 
光 
發光 
直線 
帶箭
頭 
路徑 
方向 
4. 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不同?。ㄟx填“相同”或“不同”)。
光在  真空 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常用字母c表示  真空 中的光速,
通常取c=  3.0×108 m/s。
5. 光在  真空中1年 里傳播的距離叫做1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  長
度 單位。1光年≈  9.46×1012 km。
不同 
真空 
真空 
3.0×108 
真空中1年 

度 
9.46×1012 
6.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白紙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其顏色依次
是  紅 、  橙 、  黃 、  綠 、  藍 、  靛 、  紫 ,這一
現象叫做光的  色散 。最早研究這一現象的是英國物理學家  牛
頓 。
7. 人們把自然界中的  紅 、  綠 、  藍 三種色光叫做光的“三原
色”。
紅 
橙 
黃 
綠 
藍 
靛 
紫 
色散 

頓 
紅 
綠 
藍 
1. (2024·新鄉模擬)詩仙李白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所
描述的情景中,“明月”  不是?。ㄟx填“是”或“不是”)光源;地
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  直線傳播 形成的。
不是 
直線傳播 
1
2
3
4
5
6
2.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天象現身天宇。由于我國不處在環食帶內,
我國全境只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
徑的比例)越大,如圖所示。日食發生的原因是光的  直線傳播 ,位
于中間位置的是  月球 (選填“月球”“地球”或“太陽”)。
直線傳播 
月球 
第2題
1
2
3
4
5
6
3. 如圖所示,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七色光帶,這種現象稱為光
的  色散 ,其中光帶的最上端是  紅 色光,光帶的最下端是  紫 
色光,這個實驗說明了  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
第3題
4. 光在下列透明物質中的傳播速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D?。?br/>A. 空氣、水、玻璃 B. 空氣、玻璃、水
C. 水、玻璃、空氣 D. 玻璃、水、空氣
色散 
紅 
紫 
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D
1
2
3
4
5
6
5. 百米賽跑的計時員在發令槍響時,計時方法及原因正確的是
( D?。?br/>A. 聽到槍聲就計時,因為這樣計時誤差小
B. 看到槍冒煙就計時,因為槍煙更明顯
C. 聽到槍聲就計時,因為槍聲聽得更清楚
D. 看到槍冒煙就計時,因為光速大于聲速
D
1
2
3
4
5
6
6. (2023·咸陽期末)用手機拍美景時,手機上的彩色畫面是由三種色
光混合而成的,這三種色光是( D?。?br/>A. 紅、黃、藍 B. 紅、綠、紫
C. 紅、黃、綠 D. 紅、綠、藍
D
1
2
3
4
5
6(共8張PPT)
3.4 光的折射規律
第2課時 生活中的折射現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從一種透明物質(如空氣)看另一種透明物質(如水)中的物體
時,由于光線發生   折射 ,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物體的   虛 (選
填“實”或“虛”)像,像的位置比物體的實際位置偏   高?。ㄟx填
“高”或“低”)。
折射 
虛 
高 
1. 如圖所示,鉛筆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從  水 斜射向  空氣 中
時,在水面發生折射,折射光線  偏離 (選填“偏向”或“偏離”)
法線,人逆著折射光線會看到鉛筆的虛像在真實鉛筆的  上?。ㄟx填
“上”或“下”)方,所以鉛筆看起來向上“彎折”。
第1題
水 
空氣 
偏離 
上 
1
2
3
4
5
6
2. 如圖所示,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
這主要是由于光的  折射 現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魚的位置比實際的位
置要  淺 (選填“深”或“淺”)一些。
第2題
折射 
淺 
1
2
3
4
5
6
3. 如圖所示,兩名花樣游泳運動員潛入水中,她們從水中仰頭看到游泳
池上空懸掛的條幅,看到的位置( A?。?br/>A. 比實際的位置高
B. 比實際的位置低
C. 與實際的位置一樣高
D. 無法判斷
第3題
A
1
2
3
4
5
6
4. 把一塊長方體玻璃磚壓在有“科學”兩字的書上,如圖所示,圖中
“科學”兩字是( A )
A. 變淺的虛像 B. 變淺的實像
C. 變深的虛像 D. 變深的實像
第4題
A
1
2
3
4
5
6
5. 除夕夜,小北為家人表演了“空碗變硬幣”的小魔術。如圖甲所示,
茶碗看起來是空的,他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時,茶碗中就出現了一枚硬
幣,如圖乙所示。媽媽對這個魔術進行了下列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 )
第5題
A
A. 起初看不見硬幣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茶碗擋住了光線
B. 倒上水能看見硬幣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發生折射造成的
C. 倒水后看見的硬幣是硬幣的實像
D. 倒水后茶碗底看起來比實際位置深
1
2
3
4
5
6
6. (2024·洛陽一模)洛洛用所學的物理知識給同學們講解防溺水常
識,勸告同學們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因為看起來很淺的水池實際會很
深。如圖中A是水池底的一點,B為人眼看到的該點的位置,請幫洛洛畫
出造成此現象的光路圖。
第6題 第6題答案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共7張PPT)
3.2 光的反射定律
第1課時 光的反射現象及定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光在兩種介質分界面上改變  傳播方向 又返回  原來介質中 的現
象,叫做光的反射。
2. 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三者  在?。ㄟx填“在”或
“不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  兩 (選
填“一”或“兩”)側,反射角  等于?。ㄟx填“等于”或“不等
于”)入射角。上述結論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3. 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可?。ㄟx填“可”或“不可”)逆的。
傳播方向 
原來介質中 
在 
兩 
等于 
可 
1. 如圖,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入射角是  α?。桓淖內肷?br/>光的方向,使入射角變大,則反射角變  大??;以ON為軸將硬紙板的
右平面向后折轉,在硬紙板上  不能?。ㄟx填“能”或“不能”)觀察
到反射光。
第1題
α 
大 
不能 
1
2
3
4
5
2. 如圖所示為關于小貓和小聰的一幅漫畫,圖中兩條光線的夾角是
60°,則小聰觀察小貓的光路的入射角是  30°??;此現象說明光在反
射時,光路是  可逆 的。
第2題
30° 
可逆 
1
2
3
4
5
3. 一束光線射向平靜的水面,若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20°,則反射角為
( C )
A. 30° B. 60°
C. 70° D. 90°
4. 如圖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上,反射光線經過的點是
( C?。?br/>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4題
C
C
1
2
3
4
5
5. 完成下列作圖:(1) (2023·上海)根據圖甲中給出的入射光線AO
畫出其反射光線OB,并標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第5題 第5題甲答案
第5題甲答案
1
2
3
4
5
(2) 如圖乙所示,MN為平面鏡,OB為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入射
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
第5題 第5題乙答案
第5題乙答案
1
2
3
4
5(共15張PPT)
3.5 奇妙的透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透鏡
(1) 透鏡是利用光的  折射 制成的改變光路的器件。透鏡有兩類,
中間比邊緣厚的叫做  凸透鏡 ,中間比邊緣薄的叫做  凹透鏡 。
(2) 透鏡的中心O叫做  光心 ,凡是經過這一點的光都不改變  傳
播方向 。
(3) 通過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主光軸 。
2. 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對光有  會聚 作用,凹透鏡對光有  發
散 作用。
折射 
凸透鏡 
凹透鏡 
光心 

播方向 
主光軸 
會聚 

散 
3. 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1)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某一點,
這一點也是光斑最小、最亮的一點,叫做凸透鏡的  焦點 ,用字
母  F 表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將變成發散的光線,
這些發散的光線反向延長也會相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由于這一交點不
是實際光線會聚的點,因此叫做凹透鏡的  虛焦點 。
(2) 從  焦點 到  光心 的距離叫做焦距,用字母  f 表示。
焦點 
F 
虛焦點 
焦點 
光心 
f 
4. 通過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1) 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  不變 。
(2)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  焦點 ,經凹透鏡折
射后,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過  虛焦點 。
(3) 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與主光軸  平行 ,對于凹透鏡來
說,若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虛焦點,則折射光線與主光軸  平
行 。
不變 
焦點 
虛焦點 
平行 

行 
1. 在如圖所示的透鏡中,屬于凸透鏡的有 ?。╟)(d)(f)?。粚儆?br/>凹透鏡的有 ?。╝)(b)(e) 。
         
第1題
(c)(d)(f) 
(a)(b)(e)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
光斑,如圖所示,則該光斑所在的位置是凸透鏡的  焦點 ,該凸透鏡
的焦距為  10.0 cm。
第2題
焦點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如圖,晉代的《博物志》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
影得火?!薄跋鞅顖A”的意思就是把冰塊做成  凸 透鏡,對光
有  會聚 作用,若要“得火”,則應把“艾”放在冰透鏡的  焦點 
位置。
第3題
凸 
會聚 
焦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3·福州期末)雨過天晴,小華發現自家院子里種的植物的葉子
上有被燒焦的痕跡(如圖)。細心的小華發現在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植
物的葉子上澆水,也會看到類似的現象。小華咨詢老師后知道,澆水時
葉子上會有水珠,水珠相當于  凸透鏡 ,它對陽光具有  會聚 作
用,使葉子的溫度升高,從而將葉子燒焦。
第4題
凸透鏡 
會聚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做凸
透鏡的焦點。請你猜想,要想利用凸透鏡使小燈泡發出的光變成平行
光,應該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  焦點 位置,你猜想的依據是在光的
折射中,光路是  可逆 的。
焦點 
可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6題
A. a B. b、d
C. c D. a、b、c、d
6. 如圖所示為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通過凸透鏡的是( C?。?br/>C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下列關于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透鏡后一定經過焦點
B.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因此通過凸透鏡的光一定會通過焦點
C. 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因此通過凹透鏡的光都不可能與主光軸相交
D. 無論凸透鏡還是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傳播方向都不變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畫出圖中入射光線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第8題 第8題答案
第8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9. 一個燒杯倒扣在桌面上,里面充以煙霧,用手電筒通過杯底自上而下
地照射,調節手電筒的聚光圈,使通過煙霧的光變成粗細均勻的柱形光
束,如圖甲所示。
第9題
(1) 燒杯內充以煙霧,是利用了煙塵微粒對光的  漫反射 來顯示光
通過的路徑。
(2) 燒杯底部放一個凸透鏡,觀察到的現象如圖乙所示,說明凸透鏡
對光有  會聚 作用。
漫反射 
會聚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燒杯底部放一個凹透鏡,觀察到的現象如圖丙所示,說明凹透鏡
對光有  發散 作用。
發散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透鏡是重要的光學元件,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
(1) 焦距標志著透鏡對光的  折射本領 。
第10題
折射本領 
(2) 同學們用凸透鏡正對太陽光的方法點燃酒精棉。
① 放好酒精棉后,移動凸透鏡直至太陽光經透鏡后在
酒精棉上形成  最小、最亮 的光斑。
最小、最亮 
② 若在同樣的環境下,放好酒精棉,則選用圖中哪個凸透鏡更容易
點燃酒精棉?請說明理由。(忽略光從透鏡傳播到酒精棉過程中的
能量損失)
解:選乙透鏡;因為乙透鏡比甲透鏡的面積大,在相同的時間內,接收
到的光能多,溫度升高得快,酒精棉更容易達到燃燒的溫度而被點燃
1
2
3
4
5
6
7
8
9
10(共16張PPT)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1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靜態規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景物 到  透鏡光心 的距離稱為物距,用字母  u 表示。
 像 到  透鏡光心 的距離稱為像距,用字母  v 表示。
景物 
透鏡光心 
u 
像 
透鏡光心 
v 
物距u和 焦距f的 關系 像的性質 像的位置 像距v和
焦距f的
關系
正立或 倒立 縮小或 放大 實像或 虛像 與物同 側或異側
u>2f 倒 立  縮 小  實 像  異 側  f<v<2f
u=2f 倒 立  等 大  實 像  異 側  v=2f
f<u<2f 倒 立  放 大  實 像  異 側  v>2f
u<f 正 立  放 大  虛 像  同 側 
倒 立 
縮 小 
實 像 
異 側 
f<v<2f
2.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倒 立 
等 大 
實 像 
異 側 
v=2f
倒 立 
放 大 
實 像 
異 側 
v>2f
正 立 
放 大 
虛 像 
同 側 
3. 凸透鏡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是  1倍焦距處 ;成放大實像與縮小
實像的分界點是  2倍焦距處 。
4. 凸透鏡所成的實像總是  倒立 的,像與物在凸透鏡的  異?。ㄟx填
“同”或“異”)側;凸透鏡所成的虛像總是  正立 、  放大 的,
像與物在凸透鏡的  同?。ㄟx填“同”或“異”)側。
1倍焦距處 
2倍焦距處 
倒立 
異 
正立 
放大 
同 
1. (2023·哈爾濱二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蠟燭到
凸透鏡的距離如圖所示,光屏在圖示位置接收到清晰的像,則圖中物距
為  30.0 cm,光屏上像的性質為  倒立、縮小的實像 。
第1題
2. 某凸透鏡的焦距是12cm。若在此凸透鏡前面的18cm處放一根蠟燭,
則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  放大 的  實 像。
30.0 
倒立、縮小的實像 
放大 
實 
1
2
3
4
5
6
7
8
9
3. 某物體距離凸透鏡25cm,透過透鏡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將物體移
動到距離凸透鏡50cm處,則此時成( B?。?br/>A. 放大的虛像 B. 縮小的實像
C. 放大的實像 D. 正立的虛像
B
1
2
3
4
5
6
7
8
9
4. 將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5cm處時,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
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br/>A. 10cm B. 15cm C. 20cm D. 25cm
5.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若物體
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與該透鏡的距離大于35cm,則物體與該透鏡的
距離可能為( A?。?br/>A. 12cm B. 20cm C. 24cm D. 35cm
A
A
1
2
3
4
5
6
7
8
9
6.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提出的探究問題應該是
( D )
A. 凸透鏡對光是否有會聚作用
B. 凸透鏡對光是否有發散作用
C. 凸透鏡是否能成像
D. 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關系
D
1
2
3
4
5
6
7
8
9
7. 在“探究凸透鏡成實像規律”的實驗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br/>A. 盡量選擇較暗的環境進行實驗
B. 組裝器材時,將蠟燭放在凸透鏡與光屏之間
C. 實驗前要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
D. 實驗中,物距要始終大于2倍焦距
A
1
2
3
4
5
6
7
8
9
8.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 當凸透鏡移至如圖甲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
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10.0 cm。
第8題
10.0 
(2) 某同學的實驗如圖乙所示,要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光屏
應向  下 移動,此時光屏上呈現出清晰的  倒立?。ㄟx填“正立”或
“倒立”)、  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下 
倒立 
縮小 
1
2
3
4
5
6
7
8
9
(3) 當把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應將另一側的光屏向  右 
(選填“左”或“右”)移動,方可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  放大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第8題
右 
放大 
1
2
3
4
5
6
7
8
9
(4) 緊接著用不透明的硬紙板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這時光屏上的
像  D 。
A. 只存在下半部分
B. 只存在上半部分
C. 消失
D. 仍然完整,只是稍暗些
第8題
D 
1
2
3
4
5
6
7
8
9
9.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
甲所示,此時在光屏中心呈現一清晰、等大的燭焰的像(未畫出)。
(1) 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10.0 cm。
第9題
10.0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圖乙所示,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36cm刻度線處,則
人眼在  2?。ㄟx填“1”“2”或“3”)處能觀察到燭焰的  正立 
(選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ㄟx填“放大”或“縮小”)
的  虛?。ㄟx填“實”或“虛”)像。
(3) 實驗得到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發現在圖丙中最左邊的燭焰通過
凸透鏡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B?。ㄟx填“A”“B”“C”或“D”)。
2 
正立 
放大 
虛 
B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4) 如圖甲所示,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像會出現在光屏
的  上 方。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  將凸透鏡向下移
動 或  將光屏向上移動 。
上 
將凸透鏡向下移
動 
將光屏向上移動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
(5) 小華在用同樣的器材進行實驗時,發現光屏上出現的像只有中間
清晰,兩側卻較模糊。小明只對凸透鏡進行了調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
清晰的像,他的調整是  C 。
A. 左右適當移動凸透鏡
B. 上下適當移動凸透鏡
C. 適當扭轉凸透鏡
D. 更換焦距合適的凸透鏡
C 
第9題
1
2
3
4
5
6
7
8
9(共8張PPT)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
第2課時 光學儀器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照相機是利用物距u ?。?f 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  倒立 、  縮
小 的  實 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凸透鏡 ,
暗盒中的感光膠片(或感光元件)相當于  光屏 ,鏡頭到感光膠片
(或感光元件)的距離v應滿足的條件是  f<v<2f 。
2. 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能成  倒立 、  放大 的  實 像的原理制成
的。投影片到鏡頭的距離應滿足的條件是  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
距 ,屏幕到鏡頭的距離應滿足的條件是  大于2倍焦距 。
>2f 
倒立 

小 
實 
凸透鏡 
光屏 
f<v<2f 
倒立 
放大 
實 
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
距 
大于2倍焦距 
3. 顯微鏡主要由  目鏡 和  物鏡 兩組凸透鏡組成。通過物鏡和目鏡
可形成物體放大的  虛 像,從而使我們能觀察到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
物體或物體的精細結構。
4. 普通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主要由  物鏡 和  目鏡 兩組凸透鏡組
成。通過目鏡觀察到物體的  虛 像,好像物體被移  近 了,從而使
我們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拓寬了觀察的視野。
目鏡 
物鏡 
虛 
物鏡 
目鏡 
虛 
近 
1. 用照相機拍一朵盛開的荷花,荷花到鏡頭的距離要大于  2倍焦
距 ,荷花在底片上成倒立、  縮小 的實像;若要把荷花的像拍
得更大一些,則應使照相機鏡頭  靠近 (選填“靠近”或“遠
離”)荷花。
2倍焦
距 
縮小 
靠近 
1
2
3
4
5
2. 幻燈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凸透 鏡,為了使觀眾看到的像是正立
的,幻燈片要  倒 插在架上,并且幻燈片要放在鏡頭前  1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間 的位置上,在銀幕上才能得到一個  倒立 、  放大 
的  實像 ;若使鏡頭遠離銀幕,則銀幕上的像將變得模糊,這時要得
到清晰的像,可移動幻燈片,應使它  靠近?。ㄟx填“靠近”或“遠
離”)透鏡。
凸透 
倒 
1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間 
倒立 
放大 
實像 
靠近 
1
2
3
4
5
A. 實像,像變大 B. 實像,像變小
C. 虛像,像變大 D. 虛像,像變小
3. 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它在地面攝像機中
所成的像及變化情況是( B?。?br/>B
1
2
3
4
5
4. (2023·永州期末)一般的放大鏡放大的倍數有限,要想看清動植物
的細胞等非常小的物體,就要使用如圖所示的顯微鏡。下列關于顯微鏡
的說法正確的是( B?。?br/>B
A. 物鏡的鏡頭是凹透鏡
B. 目鏡的鏡頭是凸透鏡
C. 靠近被觀測物體的透鏡叫目鏡
D. 靠近眼睛的透鏡叫物鏡
第4題
1
2
3
4
5
5. (2023·渭南蒲城期末)關于如圖所示的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r/>A. 靠近眼睛的鏡片為目鏡,靠近被觀測物體的鏡片為物鏡
B. 它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凹透鏡
C. 它的物鏡相當于投影儀
D. 它的物鏡與顯微鏡的物鏡成像原理相同
第5題
A
1
2
3
4
5(共9張PPT)
3.4 光的折射規律
第1課時 光的折射現象及規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 光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  傳播方向發生改變 的現象,叫做
光的折射。
2. 在折射現象中,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在?。ㄟx填“在”或
“不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  兩 側;光從
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光從水(或玻
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或減
?。r,折射角隨著  增大?。ɑ? 減小?。还獯怪鄙涞浇缑嫔蠒r,
傳播方向  不變 。
傳播方向發生改變 
在 
兩 
小于 
大于 
增大 
減小 
不變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  可逆 的,且折射角和入射角這兩個角中,
總是在空氣中的較  大 。
可逆 
大 
1. 一束光在空氣與某透明物質的界面處發生了反射和折射現象,其光路
如圖所示。其中反射角為  40° ,折射角為  20° ,界面上方為
 空氣 (選填“空氣”或“透明物質”)。
第1題
40° 
20° 
空氣 
1
2
3
4
5
6
7
2. 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點O打出一束激
光。向水槽內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此時光斑在O點  左 側,這是
因為發生了  光的折射 現象。打開水槽底部開關緩慢放水,同時觀察
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右 移動。
第2題
左 
光的折射 
右 
1
2
3
4
5
6
7
3. (2023·吉安峽江期末)岸上的人看到水下的潛水員時,潛水員也可
以看到岸上的人,這說明光路是  可逆 的。
4. “冬去春來,綠滿大地。周末,小明和家人去月牙島公園游玩,走在
林蔭路上,看到了樹下一串串圓形的光斑,湖中柳樹的倒影和魚兒相映
成趣,好不愜意!”文中提到的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D?。?br/>A. 林蔭 B. 圓形的光斑
C. 柳樹的倒影 D. 看到湖中的魚
可逆 
D
1
2
3
4
5
6
7
5. 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如果入射角逐漸增大,那么折射角將
( D?。?br/>A. 逐漸減小,且總小于入射角
B. 逐漸增大,且總大于入射角
C. 逐漸減小,且總大于入射角
D. 逐漸增大,且總小于入射角
D
1
2
3
4
5
6
7
6. 畫出圖中光從水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標出折射角γ。
第6題 第6題答案
第6題答案
1
2
3
4
5
6
7
7. (2023·德陽)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在玻璃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
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線OC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和折
射光線OB的大致方向。
 
第7題 第7題答案
第7題答案
1
2
3
4
5
6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陇川县| 盐亭县| 信宜市| 吴忠市| 屯门区| 黔西县| 金溪县| 达日县| 汕尾市| 沈阳市| 错那县| 明水县| 郯城县| 和田市| 永定县| 南昌县| 镇康县| 庄浪县| 乐业县| 沂南县| 锦州市| 锡林浩特市| 沧州市| 宁安市| 枣强县| 郴州市| 多伦县| 三亚市| 苏尼特左旗| 顺昌县| 宜川县| 文水县| 南雄市| 高雄市| 双鸭山市| 兴仁县| 理塘县| 英德市| 靖西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