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易錯字梳理:成 熟 區 篩 管 導 管 葉脈保衛細胞 氣孔 水蒸氣 蒸騰作用> 考點早知道考點01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散失(4大必背+1提醒) 考點02葉片的結構和功能(2大必背+1提醒)考點03蒸騰作用(5大必背+1提醒)考點必背考點01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散失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1、主要通過根尖成熟區,其上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吸水的面積。2、條件:根細胞溶液濃度>土壤溶液的濃度。二、植物對水分的運輸1、通過導管向上運輸。2、運輸途徑:士壤溶液中的水分→根尖成熟區表面的根毛細胞→成熟區的導管→莖內木質部 的導管→葉內的導管→葉肉細胞→葉片上的氣孔→大氣(水蒸氣)。三、植物對水分的散失主要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四、應 用移栽植物時根部帶一坨土有利于保護根毛(成熟區 )。【提醒】導管和篩管的比較位置 細胞特點 運輸物質 運輸方向導管 木質部 死細胞 水和無機鹽 由下向上篩管 韌皮部 活細胞 有機物 由上向下考點02 葉片的結構和功能一、觀察葉片的結構1、用鑷子取一片新鮮葉片;2、用雙面刀片迅速切割載玻片上的葉片;3、把薄片放人盛清水的培養皿中;4、用毛筆蘸取最薄的一片,制片并觀察;5、切割方法:葉片較小時,切割方法如圖甲;如果葉片較寬、較大,可將葉片從中間葉脈處 一分為二,再進行橫向切割,如圖乙;6、觀察葉片的下表皮結構時,用鑷子從葉片背面撕取一小塊下表皮制成標本進行觀察;7、顯微鏡下菠菜的橫切面如圖所示:葉 脈上表皮 葉 肉下表皮一氣 孔二、葉片的結構和功能葉片由表皮、葉肉與葉脈三部分組成。1、表皮(1)上、下表皮:屬于保護組織,沒有葉綠體,起保護作用。(2)保衛細胞:圍成氣孔,內含葉綠體。2、葉肉:屬于營養組織,內含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3、葉脈:屬于輸導組織,內有導管和篩管,起輸導和支持作用。4、氣孔:既是植物蒸騰作用(失水)的“門戶”,又是植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 口”。一個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構成的(【提醒】)1、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葉的表皮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保衛細胞和葉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3、氣孔的開合由保衛細胞控制。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 閉。白天氣孔張開,晚上大多數氣孔關閉。4、葉的上下表皮屬于保衛保護組織;葉肉屬于營養組織;葉脈屬于輸導組織,內有導管和篩 管,具有運輸和支撐作用。考 點 0 3 蒸騰作用一、概念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 的。二、主要影響因素1、光照:在一定范圍內,光照越強,蒸騰作用越強;光照越弱,蒸騰作用越弱。2、溫度: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溫度越低,蒸騰作用越弱。三、應用傍晚、陰天移栽,移栽植物時去掉部分枝葉都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四、意義1、產生蒸騰拉力,促進植物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運輸;2、降低葉片表面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3、提高空氣濕度,增加降水;4、促進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五、實驗探究——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1、提出問題:葉是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嗎 2、作出假設:葉是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3、實驗方案如下圖所示。(B) (水珠透明塑料袋帶葉枝條油滴油滴一清水清水一O透明塑料袋一去葉枝條-0OA)4、實驗現象:B 試管內水的減少量比A 試管多。5、得出結論:葉是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6.表達和交流(1)A、B裝置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葉片(葉的有無)。(2)兩個枝條大小基本相同,兩個相同的試管中加人的清水等量,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3)在試管中滴加油滴并鋪滿水面的目的是:防止試管中的水分自然蒸發,影響實驗結果。(4)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是否釋放二氧化碳,可選用B 組實驗裝置,但要將其中的透明塑料袋 換成黑色塑料袋。(【提醒】)1、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動,其余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2、植物體內“水往高處流”的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3、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因為植物蒸騰作用能帶走周圍環境的熱量,增加大氣濕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