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三章 第二節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第三課時酸堿中和滴定堿式滴定管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污損的NaOH溶液,你通過哪些方法可以測出其準確濃度 1.使用pH計2.使用pH試紙3.取一定體積的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MgCl 溶 液,直至沉淀不再產生,過濾沉淀,洗滌干燥, 稱量沉淀的質量。4.取一定體積的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已知濃度 的鹽酸,兩者恰好中和完全,記錄消耗鹽酸的體積 。一、酸堿中和滴定1.概念:依據中和反應,用已知濃度的酸或堿(標準液)來測定未知濃度 的堿或酸(待測液)的方法2.原理: 酸堿恰好中和時:n(H+)=n(OH-)即:C酸V酸=C堿V堿(一元酸和一元堿)3.關鍵: (1)準確測量標準液、待測液的體積(2)準確判定是否恰好中和完全(滴定終點)二、酸堿中和滴定實驗1.主要試劑:0.1000mol/LHCl 溶液(標準液)、0.1000mol/L左右NaOH溶液(待測液)、酚酞溶液(指示劑)、蒸餾水2.主要儀器: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 鐵架臺、錐形瓶、燒杯錐形瓶 燒 杯酸式痛定管 臺架 鐵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3.練習使用滴定管(1)滴定管的構造滴定管是內徑均勻、 帶有刻度的細長玻璃管, 下端有用于控制液體流 量的玻璃活塞( 或由 乳 膠管、玻璃球組成的閥)。滴定管分為酸式 滴定管和堿式滴定管兩 種。滴定管主要用來精 確地放出一定體積的溶 液。堿式滴定管:由乳膠管、 玻璃球組成的閥,盛裝 堿性溶液50酸式滴定管: 玻璃活塞,盛裝酸性、 強氧化性溶 液(KMnO )0刻度處①滴定管上方標有:容積、溫度、“0”刻度。②全部裝滿溶液時,體積多于所標容積。③讀數時眼睛平視,視線和凹液面最低處相切。不能仰視和俯視。④最小刻度:0.1mL, 讀到小數點后兩位,精確度:0.01 mL 。 如24.00mL,23.38mL。⑤實際滴出的溶液體積=滴定后的讀數-滴定前的讀數25ml 酸式滴定管25ml 刻度處滴定管量筒規格 25mL、50mL10mL、25mL...0刻度 上端無最小刻度 0.1mL精確度 0.01mL0.1mL思考:量筒與滴定管有哪些差異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檢查儀器: 檢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轉動是否靈活。2.洗滌儀器: 滴定管:自來水沖洗→蒸餾水洗2~3次→待裝液潤洗2~3次。潤洗方法:P89 錐形瓶:自來水沖洗→蒸餾水清洗2~3次。不能用待裝液潤洗3.裝液:注入酸、堿反應液至滴定管0刻度以上2~3mL處。滴定管內不能留有氣泡。4.調節起始讀數:①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滿溶液。酸式滴定管:迅速轉動活塞,快速放液。堿式滴定管:乳膠管向上翹起,迅速擠壓玻璃球。③調 整液面在“0”或“0”刻度線以下,準確記下初始讀數。②排氣泡5.放出反應液:根據實驗需要從滴定管中逐滴放出一定量的反應液。將一定量待測液放入錐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劑(下墊一張白紙)便于觀察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減小滴定誤差。6.滴定過程左手:控制活塞或擠壓玻璃球。右手:輕輕搖動錐形瓶。兩眼: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以及滴定的速度。7.滴定終點的判斷當滴入最后半滴xx溶液時,溶液顏色恰好由xx色變為xx色,且半分鐘內 不復色,即為滴定終點。讀數并記錄。8.重復操作:為減少實驗誤差,要求重復實驗2~3次,記錄所用標準溶液 體積,取平均值求出結果。實驗 次數 待測NaOH體 積 ( m L ) 標準鹽酸體積(0.1000mol/L)N a O H 濃 度 (mol/L)初讀數 末讀數 體積 1 25.00 0.00 24.70 24.700.09882 25.00 1.00 25.90 24.90 3 25.00 5.00 29.50 24.504.指示劑的選擇(1)原則:①終點時,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明顯②變色范圍越窄越好,對溶液酸堿性變化較靈敏③變色范圍盡可能與所生成鹽的酸堿性范圍一致5.08.03.14.48.210.0石蕊因變色不明顯,通常不用作指示劑。甲基橙石蕊酚酞酚 酞 粉紅 → 無色甲基橙 黃色 →橙色 酚 酞 無色→粉紅 甲基橙 橙色 →黃色 甲基橙 黃色 → 橙色 酚 酞無色→粉紅酸堿中和滴定選用酚 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劑,但其滴定終點的變色點 并不是pH=7, 這樣對中 和滴定終點的判斷有沒 有影響 強酸滴定強堿強堿滴定強酸強酸滴定弱堿 強堿滴定弱酸(2)用量:2—3滴(3)指示劑的選擇和滴定終點的判斷25℃在20.00mL 0.1000mol/L的鹽酸中,逐滴滴入0.1000mol/LNaOH 溶液20.00mL。(1)判斷下列情況下溶液的pH。①滴加NaOH 溶液到完全反應相差半滴(一滴溶液的體積是0.04mL), 這時溶液的 pH;②完全反應后再多加半滴NaOH 溶液時的pH;(pH=9.7)(2)跟完全反應所需NaOH(20.00mL) 溶液少(多)加半滴,計算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0.0999mol/L =0.1001mol/L跟實際濃度0.1000mol/L 相比,只有0 . 1%的誤差,可忽略pH1210酚反應終點6甲基橙2V(NaOH)/mL10 20 30V(NaOH) 0.00 5.00 10.00 15.00 18.00 19.0019.98pH 1.00 1.22 1.48 1.84 3.12 3.604.3020.00 20.02 20.08 20.10 21.00 25.00 30.0035.007.00 9.70 10.30 10.40 11.38 12.05 12.3012.44突躍范圍在pH 為4.30~9.70,所以應選擇pH變色范圍在這 個范圍的指示劑,如酚酞、甲基橙。即使變色不在恰好 中和的pH=7 的點上,但體積 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以0.1000mol/LNaOH滴定0.1000mol/L HC120.00mL為例:突變 范圍40408三 、酸堿中和滴定曲線分析1.滴定曲線概念以滴加酸(或堿)的量為橫坐標,以溶液pH 為縱坐標繪出一條溶液 pH 隨酸(或堿)的滴加量而變化的曲線。2.酸堿中和滴定曲線的應用①看縱坐標,搞清楚是酸加入堿中,還是堿加入酸中;②看起點,起點可以看出酸性或堿性的強弱;③再找滴定終點和pH=7 的中性點,判斷滴定終點的酸堿性,然后確定中性點(pH=7) 的位置;④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點(如滴定一半點,過量一半點等),分析酸、堿過量情況。A. 原來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B.X的值為0.1C.原來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1D.X的值為0.0011.如圖是向100 mL的鹽酸中逐漸加入NaOH溶液時,溶液的pH變化圖像,根據圖像所得結論正確的是已知滴定測得標2待(待)預先量取關鍵:緊扣公式,分析V(標)的變化。四 、酸堿中和滴定誤差分析(標)計算(1)盛裝標準液的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未用標準液潤洗。V(標)增大 c(待)增大(2)盛裝待測液的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n (待)減小 V(標)減小 c(待)減小(3)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后再用待測液潤洗。n(待)增大 V(標)增大 c(待)增大量蒸餾 (待)是否有影響 無影響誤差產生的原因:1、潤洗不當(標)(待)2.讀數不規范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滴定前滴定后V(標)偏大,導致c(待)偏大。V(標)偏小,導致c(待)偏小。滴定前滴定后滴定前俯視,滴定后仰視實際值讀出值實際值讀出值3.操作不當(1)盛裝標準液的滴定管漏液。 V(標)增大→ c(待)偏大(2)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留有氣泡,滴定過程中,氣泡變 小或消失,最后無氣泡。 V(標)增大→ c(待)偏大(3)滴定過程中,將標準液滴到錐形瓶外。V(標)增大→ c(待)偏大(4)移液時,將移液管尖嘴處的殘留液吹入錐形瓶中。V(待)增大→ V (標)增大→ c(待)偏大(5)滴定過程中,振蕩錐形瓶時,不小心將待測液濺出。V(待)減小→ V(標)減小→ c(待)偏小4.雜質的影響(1)用含有Na CO 雜質的NaOH配置標液來測定鹽酸的濃度。(若用標準鹽酸來滴定這種NaOH 溶液呢 )V(標)增大→ c(待)偏高V(標)減小→ c(待)偏低(2)用含有KOH 雜質的NaOH 配置標液來測定鹽酸的濃度。V(標)增大→ c (待)偏高( 3 ) 用NaOH 配置的因存放不當而變質的標液來測定鹽酸的濃度。c(待)不變5.終點判斷不準(1)強酸滴定弱堿時,甲基橙由黃色變為紅色時停止滴定。判斷終點過晚→V (標)增大→ c(待)偏大(2)強堿滴定弱酸時,酚酞由無色變為粉紅時立即停止滴定。判斷終點過早→V(標)減小→ c(待)偏小(3)滴定終點時滴定管尖嘴處半滴尚未滴下,或一滴標準液附著在錐形 瓶內壁上未流下。V(標)增大→c(待)偏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