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現代交通運輸的新變化課程標準 認識20世紀交通運輸的新變化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意義。知識點一 陸海交通的發展【基礎·精細梳理】1.汽車工業(1)福特T型汽車①出現:1908年,美國的福特T型汽車誕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成就②意義: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 面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車輛是當時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典范。此后,汽車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2)中國的汽車工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1956年,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卡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成功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高速公路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出現(1)世界①1932年,德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高速公路在各國廣泛發展。(2)中國①1988年,上海滬嘉高速建成,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②到2020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位居世界第一。3.高速鐵路(1)世界:1964年,連接日本東京和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通車運營,這是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高鐵。后來,許多國家都修建了高鐵。(2)中國①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進入高鐵時代。②中國高鐵積極“走出去”,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土耳其的伊安高鐵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車。4.海路交通的發展(1)航運技術:進一步提高,突出表現在航海雷達的使用和海事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2)海底隧道: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開通。(3)船舶制造①船舶制造呈現出大型化、專業化、高速化和自動化等多種趨勢。②1978年前,中國造船業主要是為國防建設服務,此后逐漸融入市場。1982年,中國造船企業正式進入世界造船市場。2020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國際市場份額均超過40%。易錯辨析 (1)汽車、高速公路、高鐵、航運等技術的發展,把陸海交通提升到一個新高度。(√)(2)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3)汽車工業的發展推動著道路的建設,高速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情境釋疑 (1)1958年5月,毛澤東在中南海觀看新中國制造的第一輛小轎車。(摘自教材P75)中國第一輛小轎車成功制造的背景是什么?提示 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2)閱讀教材P77“中國高速鐵路分布示意圖”:中國高鐵的發展有什么特點?分析其原因。提示 特點:發展速度快;里程長;地區不平衡。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疑難·精準突破】視角1 現代中國高鐵建設的成就史料 截至2015年底,中國高速鐵路已經突破1.9萬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擁有動車組列車最多、運營最繁忙的國家。……中國高鐵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構想的難得機遇,大力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積極拓展海外經營業務,品牌價值和國際影響力逐年攀升,以高鐵為代表的現代軌道交通裝備,成為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亮麗名片。——摘編自徐飛《中國高鐵的全球戰略價值》根據史料分析我國高鐵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提示 成就:線路最長,規模最大;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提升;實施了正確的經營策略;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視角2 鐵路發展的影響史料 一些閉塞的地區因鐵路而活躍,一些古老的城鎮因鐵路而面目一新。鐵路在暢通經濟、帶動繁榮的同時還意味著信息的流通、知識的傳播,意味著建立“鐵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種生產過程”。所有這一切,無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國傳統社會“自給自足的惰性”,推動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摘編自周積明《最初的紀元: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依據史料歸納鐵路發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提示 促進經濟發展、信息流通、知識傳播;有助于打破傳統,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歷史解釋——現代陸路交通的發展特點(1)鐵路運輸的特點①運輸速度快。尤其是現代高速鐵路興起以后,列車運行速度至少250千米/時,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②運輸能力強。在運輸工業原料、農用物資、大宗商品等貨物方面,優勢突出。③運輸費用低。鐵路運費低廉,長途優勢顯著,和公路、航空相比具有先天的優越性。④受天氣影響小。鐵路運輸幾乎不受天氣影響。⑤鐵路占地少。鐵路修筑占地較少,能源消耗不大,對環境污染少,具有很強的規劃性。(2)公路運輸的特點①機動靈活性。公路運輸適用性和靈活性很強,運輸方便快捷,可以實現門對門的運輸。②一定的開放性。在公路運輸中,任何企業、個人都可以利用相應的運輸工具通過公路來運送貨物,具有一定開放性。③公路運輸初期投資小,見效快,資金回收周期短。當然,高速公路投資大,回收周期較長。④公路運輸主要依靠各類車輛,單位運量不大,單位能耗高,運費較高,對環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知識點二 航空的發展【基礎·精細梳理】1.世界(1)開始:1903年12月,美國萊特兄弟設計的“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飛機時代開始。(2)發展①1914年,美國開通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等航線。 世界上第一條空中航線②1919年,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③20世紀上半期,技術進步讓飛機提升了速度、載量和航距。④20世紀70年代開始,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的主流。 具有大直徑機身客艙,有兩個通道,載客量在300人以上2.中國(1)開始: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2)發展:2019年,中國民用航空機場、飛機、定期航線等均達到較大數量。易錯辨析 (1)飛機的發明和民航的發展,開辟了交通運輸的空中通道。(√)(2)1950年,新中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情境釋疑 一九四九年民航局成立時,建制屬中央軍委,行動上由空軍司令部指揮,業務上歸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領導。(摘自教材P78)由此可知,中國的民航領導體制在成立之初有何特點?提示 以軍隊領導為主的政企合一管理體制。【疑難·精準突破】視角1 西方國家航空制造業的發展特點史料 萊特兄弟于1908年創建了世界第一家飛機制造企業,并獲得美國陸軍訂貨,標志著航空工業的誕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航空工業實現第一次大發展,全世界的企業數量達到約200家。二戰的巨大軍事需求刺激世界航空工業的第二次大發展。美國、德國、英國、蘇聯、日本的航空工業領先世界,其中美國航空工業從規模和實力上均達到第一。二戰后,軍用航空訂貨銳減,同時飛機由活塞動力向噴氣動力跨越。在民用飛機領域,美國取得噴氣干線客機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把蘇聯遠遠地甩在后面。美國航空工業在1960年后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整合,重要飛機制造企業從26家合并成為4家。從1950年代開始,英、法、德等幾個航空大國的航空制造業首先逐步實現了本國航空制造業的整合,并開始進行跨國整合。——摘編自趙長輝、段洪偉《從萊特兄弟突破到跨國整合——飛機制造業百年簡史》根據史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西方國家航空制造業的發展特點。提示 航空制造業起步最早;兩次世界大戰為航空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機遇;美國的航空制造業實力最強;二戰后航空制造業經歷了從軍用到民用的轉型;航空制造業的資本和生產日益社會化,出現了跨國公司。視角2 現代中國航空制造業的發展及成就史料 新中國的誕生為航空工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1951年,一個中國工業代表團前往蘇聯尋求支持。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主要承擔了修理軍用飛機以保障戰爭需要的緊迫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1953—1957年,中國航空工業在引進蘇聯多型飛機后開展仿制工作,并在1954年成功首飛了初教5。1958年,中國自行設計出第一款噴氣式飛機——殲教1。1973年,中國訂購了第一架波音707飛機。同時,美國民用飛機制造公司麥道也提出了和中國聯合生產大型客機的提議。但1999年波音兼并麥道關閉了MD90的生產線,空客停止了與我國合作的AE100的項目,中國民航產業陷入了困境。在民航產業遭遇挫折的情況下,2000年,國家決定發展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渦扇支線飛機。2017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客機C919成功首飛。——摘編自張靜波《大國崛起,需要真正的“中國制造”》根據史料和所學知識,說明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航空制造業的發展有何不同。提示 中國航空制造業起步晚;從仿制、自行設計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中國的航空制造業經歷了從落后、發展到領先世界,從國外引進技術、參與國際合作到服務國際市場。歷史解釋——世界交通運輸的發展趨勢趨勢 內涵高速化 提高運輸工具的運行速度,縮短運輸時間,增加通過能力。它是現代交通運輸追求的重要目標。專業化 主要指交通運輸工具的專業化,不同的貨物用不同的運輸工具運輸,有利于集中裝卸和技術改進。大型化 擴大運輸工具的裝載量,在船舶方面表現最為明顯,如大型和超大型輪船的出現。網絡化 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根據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活動的需求,各種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相互聯合,各種交通運輸,線、點交織,形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綠色化 是實現交通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經濟社會向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知識點三 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基礎·精細梳理】1.交通的進步帶來人流和物流時間的縮短(1)縮短了人們通行的時間。(2)整合了交通、倉儲、通信、包裝等行業的物流業,更快捷和精準地輸送物資。(3)各種交通網絡把整個世界聯系成為息息相關的整體,世界成為了“地球村”。2.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促進城市發展(1)發展:始于19世紀,交通工具起初為公共馬車,后發展為有軌電車、地鐵和公共汽車等。(2)影響①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區面積的擴大。②城市的人口與資源,沿著交通路線的軸線向四周輻射擴展,使城市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更為便捷。3.交通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1)工業革命后建立起來的現代時間觀念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2)工作時間制度的確立以及住宅區與工作區的分離,促使人們在每天近似時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導致早晚上下班時間出現成群出行、交通擁堵等現象。4.交通的進步使大眾旅游成為潮流隨著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們收入的增加,普通民眾從“旅”到“游”,大眾旅游的潮流出現。易錯辨析 (1)交通的進步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使世界成為緊密聯系的整體。(√)(2)交通的發展縮短了通行的時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3)公共交通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情境釋疑 蓋天津市發展之趨勢,其初圍繞舊城,繼則沿河流,復次則沿鐵道線,自有電氣事業,則沿電車道而發展。(摘自教材P79)這反映了近代天津城市的發展有什么顯著特點?提示 城市的發展隨著交通變遷而進行。【疑難·精準突破】視角 現代交通發展的影響史料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公路建設的投資主體由過去單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轉變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外各類經濟實體等。投資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資轉變為中央地方聯合投資、中外合資合作以及外商獨資等多種形式。公路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1984年公路建設投資僅22.8億元,2017年公路建設投資完成21 253億元。截至2017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77.4萬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形成全國高速公路網。世界銀行對此做出評價:在構建現代化高標準的國家公路網、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促進社會團結方面,中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摘編自徐麗、賀菲菲等《緩解制約 支撐發展——收費公路的前世今生》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高速公路發展的意義。提示 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運輸效率,促進了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推動了改革開放進程;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發展。唯物史觀——現代交通對民眾生活及社會變遷的影響(1)現代交通的發展使人員的流動和物流時間得以大幅度縮短,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生活效率。(2)現代各種交通網絡的配合使用,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世界成了“地球村”。(3)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為人們生活提供了便利,人們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對時間的精準度和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4)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變遷,能促進國家經濟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同時對國防事業、公益事業,以及對外貿易有著重要作用。隨堂檢測題組? 陸海交通的發展1.(2022·遼寧丹東高二期末)如表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到1992年國內交通發展情況表(部分),據表可知,我國( )成立初 1992年公路里程鋪有路面的 39.5% 87.7%鐵路復線(雙線鐵路)率 4.0% 25.5%電氣化鐵路 無 占營運里程15.66%水深1米以上的內河航道 32.9% 56.0%A.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運輸體系B.運網設施質量已大為改觀C.已經形成貫通全國的交通網D.交通運輸布局已得到優化答案 B解析 依據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到1992年,我國的公路里程鋪有路面的、鐵路復線率、電氣化鐵路,以及水深1米以上的內河航道,都有了較大發展,體現了運網設施質量已大為改觀,B項正確;我國的運輸體系仍不完善,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出形成貫通全國的交通網,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運網設施質量的改觀,并不是布局優化,排除D項。故選B項。2.(2022·黑龍江哈爾濱高二期末)1914年,路上行駛的每兩輛車中就有一輛是福特汽車。有人這樣評價福特汽車生產:“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裝上螺帽兒,裝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擰它。”據此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 )A.世界市場的形成 B.生產組織形式的創新C.壟斷組織的產生 D.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裝上螺帽兒,裝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擰它”及所學知識可知,福特的成功在于工業流水生產線,它使產品的生產工序被分割成一個個的環節,工人間的分工更為細致,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B項正確;福特的成功在于生產組織形式的創新,與世界市場的形成無關,排除A項;壟斷組織是指為獲取高額利潤,由多家大企業通過協議、控股、持股等形式建立的組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此時還未正式出現自動化技術,排除D項。故選B項。題組? 航空的發展3.(2022·江蘇南通高二期末)“一五”計劃時期,中國航空工業引進蘇聯多型飛機仿制并成功首飛;20世紀末,在美國終止合作項目、關閉MD90生產線的情況下,國家決定發展渦扇支線飛機,2017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客機C919成功首飛。據此可知,中國飛機制造業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國家的重視與支持 B.具有自主知識產權C.國民經濟結構優化 D.科技封鎖激發活力答案 A解析 依據材料“國家決定發展渦扇支線飛機,2017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客機C919成功首飛”,可以看出國家的支持是我國飛機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原因,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飛機制造業發展的原因,不是特點,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國民經濟結構,排除C項;科技封鎖是外部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4.(2022·浙江紹興高二期末)1903年12月,美國萊特兄弟設計的“飛行者1號”成功升空,飛機時代開始了。飛機的發明開辟了交通運輸的空中通道。下列有關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A.1919年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B.20世紀50年代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主流C.20世紀70年代噴氣式飛機代替螺旋槳飛機D.2019年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答案 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A項正確;20世紀70年代寬體客機成為空中運輸主流,排除B項;20世紀上半期,噴氣式飛機代替螺旋槳飛機,排除C項;1950年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排除D項。故選A項。題組? 現代交通與社會生活5.(2022·浙江嘉興高二期末)閱讀“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部分)”。據此可知( )站名 車到分秒 車開分秒 停車分秒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華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青年會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六渡橋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A.當時漢口的交通擁堵情況嚴重B.交通變革影響現代時間觀念的傳播C.漢口已經成為中國工商業巨鎮D.公共交通滿足了人們的快節奏需求答案 B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在規范服務的同時,也要求乘客配合運營,事先了解相關的站點、汽車到站、駛離和停站時間,合理安排個人出行,表明交通變革影響現代時間觀念的傳播,B項正確;公共汽車運營時間的規范與漢口的交通擁堵情況沒有直接的聯系,排除A項;“漢口已經成為中國工商業巨鎮”在材料中無法找到依據,排除C項;公共交通滿足了人們的快節奏需求,在材料中無法找到依據,排除D項。故選B項。6.(2022·吉林長春高二期末)一度風靡中國的自行車,在摩托車、汽車大行其道的年代幾乎失去了立足之地,但進入21世紀的今天,它又在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地位,并有一個新的名字——共享單車。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 )A.城市的興起與發展 B.科學技術的發展C.人際交流需求增加 D.生產生活節奏快答案 D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當今社會交通擁堵,生活節奏加快,自行車以共享單車的形式出現,便利了人們的出行,適應了時代變化,D項正確;“城市的興起與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際交流需求增加”均與材料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知識結構 答題要語1.汽車、高速公路、高鐵、航運等技術的發展,把陸海交通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2.飛機的發明和民航的發展,開辟了交通運輸的空中通道。 3.交通的發展縮短了通行時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4.公共交通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人口的增長和市區面積的擴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