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時空坐標 第14課 歷史上的疫病與醫學成就課程標準 知道古代歷史上疫病的流行與影響;了解中醫藥的主要成就和西醫在中國的傳播、發展過程。知識點一 歷史上的疫病【基礎·精細梳理】1.疫病的種類(1)天花時間 概況古埃及時期 席卷尼羅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罹患天花 被天花傳染的普通百姓不計其數18世紀 肆虐歐洲,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死于天花中國清朝 康熙皇帝得過天花(2)鼠疫①6世紀時:地中海沿岸暴發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國人口銳減一半。②14世紀時:歐洲鼠疫大流行,流行了3個世紀,歐洲人口死亡過半,導致勞動 又稱“黑死病”力短缺,生產停滯,許多地區發生嚴重饑荒。(3)黃熱?。?7世紀暴發于墨西哥,在美洲、非洲與歐洲國家流行,肆虐兩個世紀。(4)斑疹傷寒:20世紀早期,在俄國和波蘭大流行,造成數百萬人死亡。(5)全球大流感:1918—1919年,在全球暴發,死亡人口在2 000萬人以上。2.疫病的影響(1)疫病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巨大威脅。(2)疫病導致國家政治、經濟發生變動。①古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前期,雅典突然暴發嚴重的鼠疫,死亡軍民人數在一半以上,雅典政治的走向明顯轉變。②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身染疫病而亡,其一手建立的亞歷山大帝國隨之土崩瓦解。③明朝末年鼠疫橫行,明軍、大順軍以及大量民眾染病,大批患者死亡。3.預防與救治(1)改善公共衛生條件措施古羅馬 注意公共衛生,把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當作重要工程中國古代 ①地方官在任期間組織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②大災之后,及時掩埋尸體,發放藥物,采取各種方法預防疫病(2)探索防治疫病的方法①東晉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記載了青蒿對瘧疾的治療作用。 古代中醫方劑著作,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②為防治天花,中國古人發明了人痘接種,該法在明朝中期已經廣泛使用,后來傳到歐洲。(3)建立疫病的救治機構①西漢后期:政府對疫病患者進行隔離。②隋唐時期:寺廟病坊收治病人。③古羅馬時期:醫院收治疫病患者。(4)近代控制疫病傳播的醫學成就①18世紀晚期,英國醫生詹納發明牛痘接種法,使天花發病率大大降低。②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創立巴氏消毒法,被廣泛應用到醫學領域。③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對細菌傳染束手無策的狀態。易錯辨析 (1)疫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但人們在疫病的防治上也積累了大量經驗。(√)(2)疫病是由細菌、病毒等強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3)疫病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巨大威脅,但不會影響國家政治、經濟變動。(×)情境釋疑 (1)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描述了14世紀中期意大利佛羅倫薩瘟疫的大流行:從前達官貴婦出入如云,現在卻十室九空,連一個最低微的仆從都找不到了!……到了夜里,已到另一個世界去陪他們的祖先吃晚飯了。(摘自教材P82)該現象出現的背景是什么?它產生的直接影響是什么?提示 歷史背景:歐洲鼠疫大流行。直接影響:歐洲人口大量死亡,社會經濟發展停滯。(2)閱讀教材P83“思考點”:古人有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鑒?提示 古代擁有一定的公共衛生觀念,采取了清理污水、隔離患者以及掩埋尸體等措施,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依靠中醫藥探索治療疫病的方法,對治療天花、瘧疾、傷寒等疫病形成一定的經驗;建立專門機構,隔離病人予以救治,符合現代科學。【疑難·精準突破】視角1 天花的傳播史料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僥幸生存下來的病人,因臉上豐富的皮脂腺遭天花病毒侵害,常常留下永久性疤痕,俗稱“麻臉”。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木乃伊身上已見到天花的疤痕。公元前6世紀,印度天花流行。天花在歐洲中世紀也留下陰影,平均每5人中就有一位“麻臉”,整個18世紀,歐洲死于天花的人數達1.5億。1872年天花在美國流行,僅費城一個城市就有近2 600人死于天花。——摘編自侯曉然《“天花”是如何被人類徹底消滅的?》據史料,概括天花傳播的特點。提示 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出現時間早;對歐美社會影響很大;感染者身體特征明顯。視角2 黑死病對西方社會的影響史料 在黑死病肆虐時,大約有1/4到1/3的歐洲人口死于這場災難,一些人由對宗教信仰的懷疑而發展為對社會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對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17世紀,人們在抗擊黑死病時所采取的一些衛生措施,在客觀上促進了歐洲城市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西醫逐漸發展起來。——摘編自王旭東、孟慶龍《世界瘟疫史》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瘟疫對近代西方社會的影響。提示 造成了人口減少、經濟破壞和社會動蕩;促使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的興起;推動了醫療衛生等公共事業發展;促進了相關科研的發展。視角3 古代疫病的防治史料 政府編纂頒行簡便易用方書,并錄于木版石條上,在村坊要路曉示,對疫病防治的作用更為直接有效。宋朝政府大量印行編輯醫書,向各州縣加以推廣,向老百姓傳播預防疫病的知識。夏商周時期,隔斷傳染源以防止疫病繼續擴大的思想已經產生。秦漢時期,對凡是感染疫病的病人,有一套檢查和隔離措施,說明早在秦代,對麻風病的診斷便有著一套報告、鑒定、隔離的完整制度,并建立起了傳染病的隔離醫院?!稌x書·王彪之傳》談到永和末年,疾疫流傳,“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独m漢書·禮儀志》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薄督饏T要略》告誡人們:“果子落地經宿,蟲蟻食之者,人大忌食之?!狈駝t會得瘧疾。清代吳子存在《鼠疫抉微》中提醒人們要經常灑掃堂房,廚房溝渠要整理清潔,房間窗戶要通風透氣。疫勢危急時,要避開撤走,找個大樹下的蔭涼當風處居住,近水當風之處最好,千萬不要眾人擁雜在一起。——摘編自張劍光、王曉潔《中國古代的疫病防治》根據史料概括我國古代防治疫病的措施。提示 宣傳預防疫病的知識;對病人實行隔離制度,接觸過病人者也要被隔離,建立起了傳染病的隔離醫院;搞好個人衛生,消滅疫病流傳的可能;注意飲食衛生與安全;重視環境衛生。1.歷史解釋——古代疫病的影響(1)疫病給人類帶來的最為直接的災難是大量人口的死亡。(2)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的發展。(3)疫病會影響戰爭,導致政治變動和王朝更替。疫病流行可能會導致兵員大減,影響戰爭的進程,導致戰爭失敗或罷兵。同時,軍隊的征戰會不斷沿途傳播疫情,再加上難民流動,疫病范圍進一步擴大,使戰亂災難更加嚴重,并最終導致政治變動或王朝更替。(4)疫病影響文化發展、民風民俗、宗教信仰等。2.歷史解釋——中國古代對疫病的預防和治療(1)未病先防,培固正氣。對于急性傳染病,古人十分強調早預防,治未病。(2)盡早發現,嚴格隔離。疫病往往萌發悄然,一旦蔓延,其勢難擋。(3)制定了對疑似傳染病患者的報告制度。秦朝已有嚴格的傳染病疑似患者的報告制度。一旦發現了疫病,就要及時采取隔離檢疫措施,以防止傳染病的擴散。(4)對于因疫病死亡的患者尸體,歷代王朝也多作有及時掩埋的規定。可避免死尸暴露荒郊傳播疾病,也利于保持城鄉的環境衛生。(5)凈化環境,講究衛生。創造良好的公共衛生條件,講究個人衛生,保持內外清潔,才能有效地預防疾病滋生蔓延。(6)醫療防治,勇于創新。在與疫病的抗爭中,歷代醫家們勇于鉆研和創新,形成新的醫療理論和方法。知識點二 中醫藥的成就【基礎·精細梳理】1.中醫學的成就(1)發展歷程①戰國:扁鵲已經用望、聞、問、切四診法進行診斷。②戰國至西漢:《黃帝內經》總結了先秦、秦漢時期大量的醫家經驗,以陰陽五行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③東漢晚期:華佗精通外科手術,創制了麻醉藥“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戲”;張仲景提出辨證施治的原則,著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④唐朝:醫學家孫思邈著成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 后人尊稱其為“藥王”(2)針灸①建立在經絡學說基礎上,治療效果顯著,簡便經濟,受到中國人的歡迎,也被世界許多其他國家所接受。②北宋出現醫學教學模型——針灸銅人,體現了中醫針灸學臨床實踐與教學的發展水平。2.中藥學的成就(1)唐朝:《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2)明朝:李時珍著成的《本草綱目》。這部著作集中藥學知識之大成,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3.中醫藥事業的新發展(新中國成立后)(1)在中西醫結合方針的指導下,中醫藥的治療水平取得長足進步。(2)全國廣泛設立中醫院與中醫院校,掀起學習研究中醫的高潮。(3)中醫藥工作者不斷整理中醫典籍,挖掘秘方驗方,開發中成藥制劑。屠呦呦等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從青蒿中分離出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對人類防治瘧疾發揮了巨大作用。易錯辨析 (1)“藥食同源”是中醫迥異于西醫的重要觀點,不利于傳統的養生保健觀念的發展。(×)(2)《黃帝內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被稱為“東方藥學巨典”。(×)(3)中醫在實踐中建立了獨特的理論體系,積累了大量的診斷防治經驗,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為中國乃至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情境釋疑 閱讀教材P84“思考點”:結合所學,談一談你對中醫藥特征的認識。提示 重視臨床經驗;強調整體觀念(指人體自身的整體性以及人和自然的統一性思想)和辨證施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學遺產,如針灸、推拿、食療等;留下了大量的中醫典籍。【疑難·精準突破】視角 古代中醫發展的成就及特點史料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睎|漢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的華佗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醫學家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唐朝建立后他接受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本草》。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先后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歷經27個寒暑,于1578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藥物1 892種,附圖1 109幅,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藥方11 096種,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摘編自李成文主編《中醫發展史》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醫發展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就突出的原因。提示 特點:起源早;成就大;注重繼承和創新。原因: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的發展;醫學家的實踐和探索精神;封建政府的重視。歷史解釋——古代中醫學的特征(1)歷史悠久,理論成熟。隨著《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的問世,中醫學開始形成相對系統的理論體系。(2)體系完整,內容豐富。中醫學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醫學等多方面,還有中醫養生和中醫保健等內容。(3)整體觀念,辨證施治。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環境密切關聯,即天人合一,同時主張辨證施治,根據辨證結果確定治療方法。(4)典籍浩繁,數量眾多。自秦漢到明清,中醫典籍數不勝數,其中既有民間個人著述,也包括官修醫典。(5)成就巨大,影響深遠。古代中醫學在保障百姓生命安全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后來中醫走向世界,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和重視。知識點三 西醫在中國的傳播【基礎·精細梳理】1.西醫的成就 近代以來,西醫在解剖學、診斷學、藥學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1)17世紀,英國生理學家威廉·哈維著成《心血運動論》,揭示了血液循環的規律。(2)荷蘭人列文虎克通過手工磨制的顯微鏡,對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進行了細致觀察。(3)19世紀,人們將生理與臨床結合起來,探索各種藥物的功能和作用,創立了實驗藥理學。2.西醫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1)傳播①明末清初,西醫傳入中國,但影響有限。②鴉片戰爭后,西式醫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西醫廣受歡迎。(2)影響①牛痘接種法、麻醉術、放射技術以及其他近代西醫成就陸續被引入中國。②西醫院校把教學、科研與臨床結合在一起,培養了相當數量的西醫人才。③西醫憑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驗等手段,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傳染病、隔離傳染源、治療感染者、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對人們的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④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借鑒了西方的公共衛生措施,推廣自來水、改善食品衛生狀況、處理垃圾與糞便等,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初步發展起來。易錯辨析 (1)近代以來,西醫開始傳入中國。(×)(2)西醫傳入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改變了國人的健康觀念,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3)澳門白馬行醫院創辦于1569年,是中國第一家西式醫院。(√)情境釋疑 閱讀教材P86“思考點”:西醫的傳入對中國人的健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提示 ①醫療機構的近代化。西式醫院在大城市逐步建立,醫療條件大為改善。②醫療技術的科學化。診斷、治療借助儀器和實驗手段。③公共衛生觀念的形成。西醫的消毒措施帶來了防疫的進步,提倡科學處理垃圾與糞便、推廣自來水、進行食品監督等措施有利于公共衛生的維護。【疑難·精準突破】視角 西醫在近代中國傳播的表現史料 19世紀中葉以后,西醫在中國日益廣泛而深入地傳播開來。許多傳教士在華行醫、建立醫院、開辦醫學校、翻譯醫學書籍和出版醫學刊物。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開始官派留學生,1872—1875年選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學,其中有5人從事醫學工作。明治維新后日本西醫發展很快,不少中國留學生在日本間接吸收了西醫知識?!?0世紀初,中醫人士開始自發地學習西醫,西醫影響逐漸超過了中醫。——摘編自郭劍波《論近代“西醫東漸”的途徑與反響》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醫在近代中國傳播的背景和影響。提示 背景:①列強入侵打開中國國門;②西方文明的傳入;③洋務運動的興起;④赴日留學的興起;⑤政府支持。影響:①培養了大批西醫人才,推動了中國醫學事業的近代化;②促進國人思想解放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推動了中國公共衛生觀念和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③動搖了中醫的地位。唯物史觀——近代西醫在中國傳播的影響(1)醫療機構的近代化。西式醫院在大城市逐步建立,我國醫療條件大為改善。(2)醫療技術的科學化。診斷、治療借助儀器與實驗手段,對人們的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3)公共衛生觀念的形成。西醫的消毒措施帶來了防疫的進步,提倡科學處理垃圾糞便、推廣自來水、進行食品監督等措施有助于公共衛生的維護。隨堂檢測題組? 歷史上的疫病1.(2022·湖南衡陽高二期末)東漢后期的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記載17次,且多數為連年的大疫?。惶瞥醯?0年間,僅有5次疫病記載,且蔓延范圍較??;安史之亂后,疫病接連發生,一些地區甚至發生了“死者半”的大疫。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戰爭是疫病發生的根源B.疫病流行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C.地理條件影響疫病傳播速度D.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疫病頻發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東漢后期和安史之亂后,社會環境動蕩,如戰爭頻繁、流民遷徙等,使得疫病大規模流行,因此,疫病流行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B項正確;A項說法絕對,排除;材料未體現地理條件對疫病傳播的影響,排除C項;材料強調疫病流行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選B項。2.(2022·黑龍江哈爾濱高二期末)1881年,意大利人將牛瘟傳入非洲之角,嚴重破壞了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社會經濟結構。19世紀20年代,英國軍隊和軍艦將霍亂從印度帶到東非,使得當地人在面對歐洲殖民征服時更為脆弱。由此可知( )A.歐洲殖民擴張純屬偶然 B.疫病流行影響區域文明發展C.歐洲醫療水平更為先進 D.三角貿易導致疾病全球傳播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嚴重破壞了非洲東部和南部的社會經濟結構”“使得當地人在面對歐洲殖民征服時更為脆弱”可得,疫病流行影響區域文明發展,B項正確;殖民擴張是資本主義經濟擴張性的必然結果,歐洲殖民擴張純屬偶然說法錯誤,排除A項;歐洲醫療水平先進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三角貿易導致疾病全球傳播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題組? 中醫藥的成就3.(2022·山東臨沂高二期末)《本草綱目》一書包含了豐富的礦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內容,并且大量運用化學、物理學、農學、天文學、氣象學、生理學等領域的知識對藥物進行記載分析。達爾文創立進化論時,曾從此書中引述了不少有關植物和動物的資料。該書( )A.總結了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B.影響了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進程C.推動了中國醫藥學的近代化D.提高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水平答案 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本草綱目》一書中大量運用化學、物理學、農學、天文學、氣象學、生理學等領域的知識,這顯然有助于提高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D項正確;《本草綱目》是藥物學著作,并不能代表中國整個古代的科學成就,排除A項;影響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進程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本草綱目》仍然屬于傳統醫藥學,排除C項。故選D項。4.(2022·四川南充高二期末)乾隆時官修《醫宗金鑒》,對《金匱要略》《傷寒論》等進行考訂,還征集了許多新內容,是一部介紹中醫臨床經驗的著作。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質疑流傳數千年的臟腑學說,將人體內臟解剖研究繪成《親見改正臟腑圖》25種,極大促進中國解剖學的發展。據此可知,清代醫學( )A.呈現出復古與開新的特點B.得益于國家力量支持C.著作凸顯中西醫融會貫通D.種類繁多且醫著普及答案 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清朝對歷代醫書進行匯總修訂,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促進中國解剖學的發展,反映了清代醫學呈現出復古與開新的特點,A項正確;《醫宗金鑒》的修訂得益于國家力量支持,但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西方醫學,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醫著普及,排除D項。故選A項。題組? 西醫在中國的傳播5.(2022·遼寧鳳城高二期末)1569年創立的圣拉法艾爾醫院(澳門白馬行醫院)是最早將西方醫藥介紹到中國的醫院,它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西式醫院。這所西式醫院的創辦( )A.促進了中西醫結合的發展B.彌補了中醫治療的不足C.培養了大量西醫醫學人才D.推動了近代醫學的發展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1569年創立的圣拉法艾爾醫院(澳門白馬行醫院)是最早將西方醫藥介紹到中國的醫院,它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西式醫院”并結合所學可知,澳門白馬行醫院的創辦彌補了中醫治療的不足,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中西結合,排除A項;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1569年中國還沒有進入近代,排除D項。故選B項。6.(2022·山東青島高二期末)1910年東北暴發鼠疫,清政府任用伍連德運用近代公共衛生的理論與方法進行防治,清朝各級政府設立了療病院、防疫院及隔離所等救治染疫者,僅用四個月就撲滅百年不遇的大瘟疫。這反映了( )A.當時已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B.防治疫病離不開科學理念的普及C.中國從清朝末年開始重視防疫工作D.政府治理能力影響疫病的防治效果答案 D解析 根據材料“清政府任用伍連德運用近代公共衛生的理論與方法進行防治,清朝各級政府設立了療病院、防疫院及隔離所等救治染疫者”,可知清政府在任用抗疫人才和建立抗疫醫療設施方面對迅速撲滅疫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說明政府治理能力影響疫病的防治效果,D項正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排除A項;材料中并未體現科學理念的普及,排除B項;我國古代已經高度重視防疫抗疫工作,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排除C項。故選D項。知識結構 答題要語1.疫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但人們在疫病的防治上也積累了大量經驗。 2.中醫在實踐中建立了獨特的理論體系,積累了大量的診斷防治經驗。 3.西醫傳入中國,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