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 學科 年級 四 學期 春季課題 《太陽與月球》教科書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用書科學四年級下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教學人員姓名 單位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能夠描述月球表面的概況,知道月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一顆衛(wèi)星。 科學探究: 能使用恰當?shù)墓ぞ?、儀器,安全有序地觀察月球,并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式等記錄并 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加以描述。 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月球的綜合認識。 科學態(tài)度: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觀察月球有持續(xù)的興趣,主動關注與月球相關的信息或知識。 在查閱資料的活動中,能夠認真地整理獲得的資料,并樂于交流自己的想法與收獲。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 認識到人類對月球認識的發(fā)展與長期依賴科學家的積極探索緊密相關。 教學重點: 1.能夠描述月球表面的概況,知道月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一顆衛(wèi)星。 2.能夠正確觀察月球,并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描述。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多種 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月球的綜合認識。 教學難點: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月球的綜合認識。教學過程教學 環(huán)節(jié) 主要師生活動聚焦問題 1.出示圖片,賞月。 2.談話:自古以來,月球就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相,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讓人興起無限的探索遐想。月球上到底有什么 過渡語: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人們開始了對月球的觀察。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習興趣,聚焦問題。科學實踐 活動:認 識月球 ( 一 ) 觀 察月球 1.談話:課前,老師給大家布置了觀察月球的任務。同學們已經(jīng)在滿月前后對月球進行了觀察,并且畫出了“月球圖”。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積累了不少觀察月球的經(jīng)驗,誰來說一說觀察時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 2.學生交流并出示觀察月球的注意事項。 3.提出問題:請大家來介紹一下你是如何觀察的 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你畫 的月球圖是什么樣的 4.學生展示記錄單,匯報:觀察到月球表面有不規(guī)則的陰暗和明亮的區(qū)域,有小坑,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5.過渡語:古人也對月球進行了很多觀察,但是由于科學技術不發(fā)達,對月球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到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第一次把天文望遠鏡對準月球,人們對月球才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是怎樣畫出的“月面圖”。 6.提出問題: 請你觀察伽利略畫的月面圖,和我們自己畫的“月球圖”對比一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了解了伽利略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你有什么感受 7.學生交流伽利略的月面圖,匯總觀察到的月球表面的特征。 8.教師補充觀測月球資料,認識到人類對月球認識的發(fā)展與長期依賴科學家 的積極探索緊密相關。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交流觀察月球的正確方法。引導學生檢視自己的觀察與記錄過程,從中體悟觀察的細致和對事實的尊重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觀察工具的重要性。科學實踐活動:認識 月球(二) 1.提出問題:你想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識 2.匯總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利用月球檔案表格整理資料。 3.學生交流各自帶來的月球資料,介紹收集到的月球信息。 (1) 月球的表面特征。 (2) 月球的大小。 (3) 月球的運動。 (4) 月球不發(fā)光。 (5) 恒星,行星和衛(wèi)星的區(qū)別。 4.小結:展示月球檔案,匯總對月球的認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掌握查閱資料、整理資料的方法,從大量的資料中尋找,整理和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鼓勵學生嘗試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拓 展 與 應 用 1.總結: 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月球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你可以在課后 繼續(xù)通過觀察月球,查閱資料,做模擬實驗等方式探尋到更多月球的奧秘。 2.提出問題: 課后請你查閱更多的資料,這三球之間有哪些關系呢 可以把你的發(fā)現(xiàn)制作成地日月科普小報、科普制作、維恩圖或表格,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查閱更多的資料,思考“三球”之間的關系,梳理碎片 化的認識,初步建立起它們的空間關系,為下一課及高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板書設計月球 圍繞地球運轉的衛(wèi)星 自身不發(fā)光 3476千米 月海,月陸,環(huán)形山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四 學期 春季課題 《太陽和月球》教科書 書名:義務教學教科書科學*年級下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教學人員姓名 單位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學目標科學知識:能夠描述太陽表面的概況,知道太陽是一顆能夠發(fā)光發(fā)熱的恒星。 科學探究:能借助合適的工具安全地觀察太陽,并簡單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太陽的綜合認識。 科學態(tài)度:對觀察太陽有持續(xù)的興趣,主動關注與太陽相關的信息或知識。在查閱資料的活動中,能夠嚴謹認真地整理獲得的資料,并樂于交流自己的收 獲與想法。 教學重點: 1.能夠描述太陽表面的概況,知道太陽是一顆能夠發(fā)光發(fā)熱的恒星。 2.能夠正確觀察太陽,并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描述。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 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太陽的綜合認識。 教學難點: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太陽的綜合認識。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師生活動導入 1.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地球,想一想,站在地球上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 到哪些天體呢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常見的天體名稱。 3.教師提問:是呀,太陽和月球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天體。他們一個光芒 四射,一個隱隱地躲在云層里。關于他們,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哪些知識呢 4.學生可以說出之前學習的相關內(nèi)容。 5.過渡語:我們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對太陽和月球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了解他們更多的秘密。 [設計意圖] 了解學生對太陽、月球的前概念,形成初步認識。為觀察太陽做鋪墊。聚焦到太 陽 1.出示圖片 教師提問: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它是什么樣子的呢 2.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出自己對太陽已有的認識。 教師提問:那太陽真的是這樣子嗎 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呢 4.學生說出認識太陽的方法。 5.教師提問:我們能直接觀察太陽嗎 直接觀察太陽有什么危害 6.教師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直接觀測太陽的危害視頻。 7.播放視頻。 8.過渡語:無論太陽強光如何,都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陽。而是要選擇適當 的工具和方法,降低太陽光的刺激。 [設計意圖] 進行安全教育,學生認識到觀察太陽的危險性,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安全有序進行觀察。觀察太陽 1.教師介紹:古人所用的觀察方法,他們在裝滿清水的盆中滴一些墨汁,讓 墨汁在水中均勻散開,然后觀察太陽在墨水中的投影。 2.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動動腦筋想一想,現(xiàn)在的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觀察太 陽呢 3.總結學生所說的觀察方法。 4.溫馨提示:不管用哪一種方法觀察太陽,都不要持續(xù)太長時間。 5.教師提問:那么除了觀察方法以外,要想更好的觀察太陽還有什么需要注 意的嗎 6.匯總學生的回答。 7.過渡語:除了剛剛同學們說的這三點外,老師還要提醒大家無時無刻都要注意安全。希望同學們觀察前做好規(guī)劃,觀察時及時記錄。 8.學生匯報觀察方法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 9.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 通過交流,掌握觀察太陽的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能夠邊觀察、邊記錄,并通過全班交流,形成對太陽的進一步認識。“太陽知 識”交流會 1.提出任務:直接觀察比較局限,還需要查閱資料豐富對太陽的認識。 2.教師提問:在課前你們已經(jīng)調(diào)查了一些,能說一說是怎樣調(diào)查和研究的嗎 3.匯總學生交流的調(diào)查方法。 4.學生分享各自帶來的太陽資料。進而完善太陽資料卡。 5.教師總結:我們通過實際觀察以及資料分享,知道太陽是一顆由炙熱氣體 組成的、能自身發(fā)光發(fā)熱的恒星。拓展與應 用 提出問題:月球是什么樣子的呢 回家想一想,試著在滿月前后用今天學習到 的方法認識一下月球,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分享。板書設計(觀察查閱資料黑子日珥耀斑139.2萬千米自身發(fā)光發(fā)熱熾熱氣體恒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3課《太陽與月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部編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docx 第13課《太陽與月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部編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