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1.2時間 位移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機械運動:物體的空間位置隨時間變化。位置 時間位置變化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我們引入了“質(zhì)點”這一理想化模型,還引入了“參考系”。復習要討論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就要涉及位置、時間等概念。如果要準確地描述一輛行駛在北京長安街上的汽車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問題以天安門為原點沿著長安街建立一維坐標軸,以此為參考,描述汽車在什么時刻運動到坐標軸上的什么位置一、時間——時刻和時間間隔1.時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zhì)運動、變化的持續(xù)性、順序性的表現(xiàn)。時間概念包含時刻和時間間隔兩個概念。2.時間的性質(zhì):單向性、不可逆性。我們常說 “第一節(jié)8:00上課”,“一節(jié)課45分鐘”這句話中的兩個時間意思相同嗎?發(fā)現(xiàn):一個是時間點,描述的是一個瞬間;一個是時間段,描述的是一段過程。——時刻—— 時間間隔時刻與時間間隔1.時刻:指某一瞬間, 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 用點來表示。2.時間間隔:指兩時刻的間隔, 在數(shù)軸上用線段來表示。t/h891045min8:008:459:40思考:在時間軸上表示時刻和時間間隔?0123456t/s第1s初第1s末或第2s初第3個2s前2s或2s內(nèi)2s末或3s初或2s時第2s或第2s內(nèi)共1s第1s末(或第2s初)到第2s末之間的間隔共2s0s到第2s末之間的間隔在時間軸上,時刻用點表示,時間間隔用線段表示思考:3、在時間軸上如何表示下述六項?第2s初 第2s末 前2s第6s 第6s內(nèi) 6s內(nèi)0123456t/s第5s末到第6s末之間的間隔第5s末到第6s末之間的間隔0s到第6s末之間的間隔第3s初或2s時時刻第1s末0s到第2s末之間的間隔共2s,時間間隔7時刻共1s,時間間隔共1s,時間間隔共6s,時間間隔直線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空間直角坐標系一維坐標系二維坐標系三維坐標系坐標系的作用:標注和描述物體的位置以及位置的變化1.位置的描述——坐標系:1.位置的描述——坐標系: 例如,我們要確定一輛行駛在北京長安街上汽車的位置,可以沿東西方向建立一維坐標系,x軸的正方向指東,選取路上的某交通崗亭作為坐標原點O,汽車的位置就可以用它的坐標準確地描述出來。某人從北京去重慶,有不同的交通方式:①乘飛機②乘火車③乘火車到武漢,乘輪船沿長江而上。 不同路徑,所走的路程不同。思考:就位置的變動來說相同嗎相同。無論沿哪條路徑,他總是從北京到達重慶,位置的變化是相同的。位移: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位置的變化該怎樣描述呢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假如一個人從北京到重慶,另一個人從重慶到北京,這倆人的運動 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定義: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與路徑無關)位移位置變化相同,方向不同。2.位置的變化的描述——位移: 路程:初中所學,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實際走的線路)。 位移:是用來表示物體(質(zhì)點)的位置變化的物理量,用由質(zhì)點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標量: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和標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矢量。例如:力 、速度、位移(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標量。例如:質(zhì)量、體積、溫度、路程。ABC1、某人從點A出發(fā),經(jīng)過點B到達終點C,請畫出他的位移。2、某人繞操場一圈回到原來的位置,他的位移為?位置沒有變化,位移為0。位移為0時,路程不一定為0在一維坐標系中用坐標表示物體的位置,那么,位移應該如何表示?xx1x2O方法一:有向線段。已知“初位置”為 x1,“末位置”為x2三、直線運動的位移 x練習:已知初位置xA為5m,末位置xB為2m xxAxBx/mO1 2 3 4 5已知初位置xA為5m,末位置xB為2mΔx= xB xA= 2 m-5m= 3m位移的大小:3m 位移的方向:x軸的負方向 xxAxBx/mO1 2 3 4 5-10m 的位移與5m的位移相比較,誰的位移大?-10m法二:三、直線運動的位移1、如圖所示,一物體沿三條不同的路徑由A運動到B,下列關于該物體位移大小的表述正確的是( )A.沿1較大 B.沿2較大 C.沿3較大 D.一樣大AB123D2、桌面離地面的高度是0.8m,在桌面邊緣上將一個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它上升0.5m后回落,最后到達地面,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小球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位移是( )A.0.5m B.0.8m C.-1.3m D.-0.8m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