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 2 章 運動與能量 考點梳理及突破(習題課件)(共4份打包)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 2 章 運動與能量 考點梳理及突破(習題課件)(共4份打包)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2.4 能 量 考點梳理及突破
● 考點清單解讀
● 易錯易混分析
■考點一 能量有多種形式
1.能量是與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 不同的運動形態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
2. 能量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如機械能、內能、電能、光能、化學能、核能等。
典例 1 關于能量,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
A. 自然界中的能量只有一種
B. 靜止的物體沒有能量
C. 龍卷風摧毀房屋,說明人類不能利用能量
D. 太陽光能使冰熔化成水,是因為太陽光具有能量
對點典例剖析
[解析] 根據各種能量的特點:自然界中有多種能量,如風能、核能等,故 A 項錯誤;靜止的物體具有能量,故 B 項錯誤;風能對人類不利的一面,如龍卷風摧毀房屋,有利的一面,如風力發電,故 C 項錯誤。
[答案] D
■考點二 能量可以轉化
1. 能量不僅可以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還可以相互轉化,從一種形式的能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拓展:各種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發生轉化。如摩擦生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水電站里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植物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燃料燃燒時發熱———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核電站發電———核能轉化為電能等。
2.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能量轉移或轉化的過程。
歸納總結:
1. 判斷某一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能量轉移或轉化 ,首先是明確這一過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沒有改變 ,再分析消耗了什么能量,獲得了什么能量或者弄清能量是從哪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哪一個物體。
2.“消耗能量 ”“利用能量 ”“獲得能量 ”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或轉移。
典例 2 下列關于能量轉化、轉移現象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B. 酒精燃燒時,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 太陽能電池板白天工作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D. 用熱水袋取暖,內能發生了轉移
對點典例剖析
[解題思路] 酒精具有化學能 ,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B 項錯誤。
[答案] B
■混淆能量的轉移和轉化
例 下列現象中,只有能量的轉移而不發生能量的轉化的過程是 ( )
A. 子彈從槍膛射出
B. 隕石進入大氣層成為流星
C. 電燈發光
D. 冬天用手摸戶外的東西感到冷
[解析]子彈從槍膛射出,火藥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然后這部分內能再轉化為子彈的機械能,屬于能量的轉化,故 A 項不符合題意;隕石進入大氣層成為流星,隕石與大氣層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 B 項不符合題意;電燈發光是電能轉化為光能和內能,屬于能量的轉化,故 C 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 D
[易錯] B
[錯因] 沒有正確判斷起始能量形式導致出錯。
領悟提能 能量的轉化是指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的轉化;能量的轉移是指同種能量之間的傳遞。
易錯警示 區分能量的轉移和轉化的依據是判斷能量的形式是否發生了改變。 若能量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即從一種形式轉變成為另一種形式,則為能量的轉化;若能量形式不發生變化,則為能量的轉移。
專項突破——運動與能量
■專項一 判斷參照物和物體的運動狀態
1. 由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所選參照物的方法
(1)明確研究對象及其運動狀態。
(2)運動的研究對象相對哪個物體位置發生變化,則這個物體就是所選的參照物。
(3)靜止的研究對象相對哪個物體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這個物體就是所選的參照物。
2. 由參照物判斷物體運動狀態的方法
一選:選定參照物。
二看:看被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及發生怎樣的變化。
三判斷:若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生變化,則研究對象是運動的;若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研究對象是靜止的。 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
典例 1 一位漂流者乘橡皮船沿河水順流而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B. 以船為參照物,兩邊的山是靜止的
C. 以河水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D. 以河水為參照物,岸邊的樹是靜止的
[解題思路]
[答案] C
■專項二 速度的計算
1. 解答圖像類問題的思路
(1)識標。理解坐標圖中橫、縱坐標的含義,找出橫、縱坐標的關系。
(2)明點。分清圖線中的特殊點(始終點、轉折點、交叉點等)表示什么物理意義。
(3)析線。 分析圖線的走向并明確圖線的變化趨勢及其意義。
2. 解答列車時刻表類問題的思路
(1)找對運行時間。 列車沒有跨天運行時,運行總時間等于到達終點時刻與出發時刻之差,跨天運行時,應分別算出列車在每天的運行時間,再求運行總時間。
(2)找對運行路程。 兩地之間的距離等于里程數之差。
3. 解答“長”車過橋(隧道)類問題的思路
(1)“長”車完全過橋:可將運動的“長”車當成一個運動的點,點的速度 =“長”車的速度,路程 =“長”車長+ 橋長。
(2)“長”車全部在橋上:依然可將運動的“長”車當成一個運動的點,點的速度 =“長”車的速度,路程 = 橋長 -“長”車長。
4. 利用公式 v= 計算平均速度時的注意事項
(1)v、s 和 t 三個物理量必須是同一個運動物體在同一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路程和運動時間。
(2)平均速度是對應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典例 2 一輛客車從甲站開往乙站,以 60 km/h的速度行駛要 2 h 才能到達,有一次這輛客車以這個速度行駛了 1 h 就壞了,只好停下來修理,修了 15 min 才修好,客車要以_______速度行駛才能準時到達乙站。
[解題思路]
[答案] 80 km/h
典例 3 小明要從南寧東站乘動車去桂林,該段鐵路全程為 400 km,動車長為 200 m,求:
(1)該次動車從南寧東站到桂林運行的平均速度;
(2)當南寧東站到桂林的列車平均速度提高到 200 km/h,節約的時間;
(3)當該次動車以 50 m/s 的速度完全通過長度為 1 000 m 的山洞,所用的時間。
[解] (1)由列車時刻表可知,動車從南寧東站到桂林運行的時間 t=10:45-08:15=2 h 30 min=2.5 h,動車從南寧東站到桂林運行的平均速度:v= = =160 km/h;
(2)由 v= 可知,當南寧東站到桂林的列車平均速度提高到 200 km/h 時的運行時間:t′= = =2 h,節約的時間:Δt=t-t′=2.5 h-2 h=0.5 h;
(3)動車完全通過山洞所行駛的路程:
s1=L 山洞+L 車=1 000 m+200 m=1 200 m,由 v=
可知,所用的時間:t1= = =24 s。(共34張PPT)
2.3 物體運動的速度
考點梳理及突破
● 考點清單解讀
● 重難題型突破
● 易錯易混分析
● 回歸教材·圖片全解
■考點一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變速直線運動
概念 在物理學中,一個物體沿著直線運動,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始終相等的運動 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的運動
續表
勻速直線運動 變速直線運動
實例 列車在平直的軌道上保持 一定速度行駛 、站在自動 扶梯上的人緩緩上移等 運動員游泳、火車剛
出站等
特點 運動過程中, 沿直線運動, 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任意 時刻都不發生改變 運動過程中,沿直線
運動,速度大小發生
改變
2.勻速直線運動圖像
圖像類型 s-t 圖像 v-t 圖像
圖像形狀
分析 該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時間改變,路程也隨之改變,但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即速度)不變 該圖像是與時間軸 平行的直線,時間改變,速度不變
歸納總結
(1)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①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變;②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2)勻速直線運動的 s-t 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勻速直線運動的 v-t 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
典例 1 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如圖(a)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每隔 0.02 s 的不同位置。 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_____(選填“甲”或“乙”,下同)球; 在底片記錄的時間內,_____球運動快,(b)圖中的圖像描述的可能是 _____ 球的運動。
對點典例剖析
[解析] 根據題圖(a)判斷甲、乙的運動狀態,可知甲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甲做勻速直線運動,故 s-t 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乙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乙做變速直線運動。 在相同時間內,比較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乙球運動快。
[答案] 甲 乙 甲
■考點二 平均速度及其測量
1. 平均速度
定義 表示的是物體通過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內)的
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 v= (其中 v 表示平均速度,單位:m/s,s 表示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 t 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續表
理解 (1)平均速度用來粗略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平均
快慢程度;(2)計算平均速度時公式中的路程 s和時間 t 要對應,不能張冠李戴;(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等于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2.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實驗原理 v=
實驗器材 可移動擋片、斜面、小車、木塊、刻度尺、秒表
實驗裝置
續表
實驗步驟 (1)將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來,使它保持較
小的坡度。(2)將可移動擋片移至斜面底端,
將小車置于軌道頂端。(3)釋放小車,同時啟
動秒表,小車撞擊擋片時,停止計時,讀出小
車從斜面頂端撞擊擋片所用時間 t1, 用刻度
尺測出小車運動路程 s1,重復 3 次實驗,將數
據記錄在表格中。
續表
實驗步驟 (4)根據 v= 計算小車運動全程的平均速度 v1。(5)將可移動擋片移至斜面中部,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到撞擊擋片所用時間 t2, 用刻度尺測出小車運動路程 s2,測量 3 次并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計算小車在軌道上前半程運動的平均速度 v2
續表
數據分析
續表
數據分析 通過實驗數據可得出 v1>v2, 我們還可進一步
分析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從圖中我們可看
出下半段的路程 s3=s1-s2, 下半段所用的時間
t3=t1-t2, 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3= = ,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v3>v1>v2
續表
實驗結論 小車在斜面上做變速直線運動,在不同的路段,小車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
要點總結:(1)為了方便計時,斜面的長度要足夠長、坡度要小,且測量過程中不能改變斜面的坡度。
(2)可移動擋片的作用:①防止小車滑落;②便于準確測量時間。
(3)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路程時,必須測量從開始計時的車頭到計時結束時的車頭之間的距離,而不是測斜面的長度。
(4)要測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測量其對應的路程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典例 3 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的實驗裝置。 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 A 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 B 點和 C 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對點典例剖析
(1)實驗原理是 ________。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 便于測量時間,應 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
(3)小車從 A 點到 C 點的路程 sAC=______ cm;小車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_______ m/s。
(4)如果不小心讓小車過了 A 點才開始計時, 則所測 AC 段的平均速度會 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解題思路] (1)實驗原理是 v= 。(2)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一些,便于準確測量時間,應使小車緩慢運動, 因此應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由題圖可知小車從 A 點到 C 點的路程 sAC=80.0 cm,所用的時間 tAC=09:25:20-09:25:15=5 s,因此小車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 =16.00 cm/s=0.16 m/s。
(4)如果小車過了 A 點才開始計時,計時會晚一些,測量的時間會偏小一些,根據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時,時間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答案] (1)v=
(2)減小 (3)80.0 0.16 (4)偏大
■題型一 運動圖像問題
例 1 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 s-t 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2 s~4 s 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B. 4 s 時甲、乙的速度相等
C. 3 s 時甲比乙的速度更快
D. 0~2 s 內乙的平均速度為 2 m/s
[解析]2 s~4 s 內,乙處于靜止狀態,故 A 項錯誤;4 s 時,乙處于靜止狀態,而甲為勻速直線運動,故 B 項錯誤;3 s 時,甲運動,乙靜止,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故 C 項正確;0~2 s內,乙通過的路程為 8 m,其平均速度為 v= = =4 m/s,故D 項錯誤。
[答案] C
變式衍生1 在某次測試中,甲、乙兩車都向東做直線運動,它們的 s-t 圖像如圖所示,則( )
A. 甲、乙兩車都做加速直線運動
B. 兩車出發前相距 20 m,甲比乙晚出發 5 s
C. 在第 10 s 時兩車速度相等
D. 5 s~10 s 內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東運動
B
■題型二 頻閃照相法測量平均速度
例 2 如圖是小華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時,拍攝小球從 A點沿直線運動到 F 點的頻閃照片,每隔 0.2 s 閃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 從 A 點到 F 點的過程小球做減速直線運動
B. 小球從 B 點運動到 D 點通過的路程為 4.5 cm
C. 小球在 C 點的速度大于在 E 點的速度
D. 小球從 C 點運動到 E 點的平均速度為 0.15 m/s
[解析]由題圖可知,在從 A 點到 F 點的過程中,小球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來越長,由 v= 可知,在從 A 點到 F 點的過程中小球的速度越來越大,即小球做加速直線運動,故 A 項錯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0.1 cm,則小球從 B 點運動到 D 點通過的路程:sBD=4.50 cm-0.50 cm=4.00 cm,故 B 項錯誤;由于小球從 A 點到 F 點做加速運動,所以小球在 C 點的速度小于在 E 點的速度,故 C 項錯誤;由題圖可知,小球從 C 點運動到 E 點的路程:sCE=8.00 cm-2.00 cm=6.00 cm,時間:tCE=2×0.2 s=0.4 s,小球從 C 點運動到 E 點的平均速度:
vCE= = =15 cm/s=0.15 m/s,故 D 項正確。
[答案] D
變式衍生 2 如圖是用照相機所拍攝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張頻閃照片。 已知水池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 a,閃光燈每隔Δt 時間閃亮一次(拍攝一次)。觀察照片, 關于小球的運動,以下判斷可能正確的是 ( )
A. 小球從 A 位置到 C 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B. 小球從 B 位置到 D 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C. 小球從 A 位置到 C 位置的平均速度為
D. 小球通過 D 點時的速度為
B
■混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例 小明上學路上前一半是上坡路,小明騎車的速度為3 m/s;后一半是下坡路,速度為 5 m/s,則小明上學路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 4 m/s B. 3.75 m/s
C. 4.5 m/s D. 無法計算
[解析]設一半的路程為 s,由 t= 可知,小明上學路上所用的總時間為 t=t1+t2= + ,則小明上學路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v= = = = =3.75 m/s,故 B 項正確。
[答案] B
[易錯] A
[錯因] 誤認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領悟提能 求平均速度時要找出整個過程的總路程和總時間,再根據速度公式求解。
易錯警示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大小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
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
(教科八上 P30) 命題考點:勻速直線運動
如圖,自動扶梯上的人是沿著直線運動,并且在任意相同的時間內,
通過的路程①_____________ 的,②________ 不變,所以自動扶梯
上的人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相等
速度
(教科八上 P30) 命題考點:平均速度
如圖,該同學在百米賽跑的過程中,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同時間
段的速度是③________ 的。 此時求出他在百米賽跑過程中的速度,表
示的是該同學通過 100 m 賽道的平均快慢程度,是④________。
續表
不相等
平均速度(共19張PPT)
2.1 認識運動 考點梳理及突破
● 考點清單解讀
● 重難題型突破
● 易錯易混分析
■考點一 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
1. 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
2. 運動的普遍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 除機械運動以外還有形形色色的其他形式的運動,如:聲運動、電運動、生命運動等。
3. 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形狀,可把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歸納總結
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做機械運動,就看它的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另外還要注意機械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
典例 1 下面幾種情況,哪一種不是機械運動 ( )
A. 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B. 降落傘從高空降落到地面
C. 地球繞太陽的運動
D. 樹木生長
對點典例剖析
[解題思路]
[答案] D
■考點二 微觀世界的分子運動
1.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而且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在不斷地運動。
2. 物質的三種狀態
固態 液態 氣態
分子間距離 很小 較小 較大
微觀模型圖
形象類比 坐在座位上 聽課的學生 課間教室里 的學生 操場上到處
亂跑的學生
3. 物質的結構:①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②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核周圍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繞著原子核運動。
典例 2 關于物質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物質只能由分子組成
B. 分子由原子組成
C.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
D. 分子可分為原子和原子核
對點典例剖析
[解題思路]
[答案] B
■題型 物質三態的微觀結構
例 物質一般有三種狀態,其分子模型如圖甲、乙、丙所示,其中圖 _____(選填“甲”“乙”或“丙”,下同)是液體;圖 ______既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固定的體積。
[解析]題圖甲中的分子距離最大,是氣態物質的分子模型,氣體既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固定的體積;題圖乙中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是液態物質的分子模型,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題圖丙中的分子之間的距離最小,是固態物質的分子模型,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答案] 乙 甲
思路點撥
解題通法 由分子組成的物質,在發生三態變化時,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分子本身的體積不變;分子間的間隔與物質的狀態有關,一般氣體間隔>液體間隔>固體間隔。
■混淆機械運動與分子運動
例 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的微觀運動的是 ( )
A. 公園里花香四溢
B. 山間大霧彌漫
C. 公路上塵土飛揚
D. 湖面上柳絮飛舞
[解析]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故 A 項符合題意;大霧、塵土、柳絮都是肉眼可見的宏觀物體,它們的運動是物體的機械運動,不是微觀分子的運動,故 B、C、D 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 A
[易錯] B
[錯因] 誤以為大霧體積很小,屬于微觀分子運動。
領悟提能 由于分子的體積很小,分子的運動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氣味、顏色的變化來體現,要把它與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區別開。
易錯警示 分子運動屬于微觀世界的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運動;機械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是肉眼看得見的運動。(共37張PPT)
2.2 運動的描述
考點梳理及突破
● 考點清單解讀
● 重難題型突破
● 易錯易混分析
● 回歸教材·圖片全解
■考點一 參 照 物
1.參照物的定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首先要選一個標準物,這個標準物叫作參照物。
2.參照物的選取原則
原則 說明
任意性 參照物的選擇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運動的
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
續表
原則 說明
排己性 參照物一般不選擇研究對象本身,因為若以自
己為參照物,研究對象的位置是不可能發生變
化的
不唯 一性 參照物的選擇是不唯一的,選擇不同的參照
物,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的描述往往是不同的
續表
原則 說明
方便性 通常情況下,為了研究方便,一般選取地面或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作為參照物,此時可以不
指明參照物;若選取其他合適的物體作參照物來研究機械運動時,則要做出說明
假定性 參照物一旦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
止”不動的
續表
原則 說明
具體性 參照物必須是具體的物體,不能是“天空”“宇
宙”等抽象的物體
同一性 有多個研究對象時,應選取同一個參照物。 如
果選取不同的參照物,就會引起判斷混亂
3.參照物的判斷方法
(1)要明確研究對象;
(2)明確物體的運動情況;
(3)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哪個物體相對于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哪個物體相對它的位置沒有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
典例 1 小何和弟弟在湖中劃船游玩,小船在湖中來回穿梭,岸上的爸爸卻說坐在小船里的弟弟是靜止的,爸爸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岸上的樹
B. 小船上的座椅
C. 湖中的水
D. 坐在岸上的人
對點典例剖析
[解題思路]
[答案] B
典例 2 我國古典小說《鏡花緣》中有這樣一句話:“去歲一陣大風,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 ”相信“井被吹到籬笆外”的人選擇的參照物是 ( )
A. 井 B. 院子 C. 籬笆 D. 房屋
[解題思路]刮大風前“井”在“院里”;刮大風后,之所以看到“井”會被“吹到籬笆外去”,說明井相對于籬笆來說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說這句話和相信這句話的人是以籬笆為參照物的,故 C 項正確。
[答案] C
■考點二 動與靜:運動的相對性
1.
2. 判斷物體運動狀態的方法
(1)首先選定參照物:為了研究方便,一般選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2)判斷所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
(3)若相對位置發生變化,被研究物體是運動的;若相對位置不發生改變,被研究物體是靜止的。
典例 3 中國自主研發的“海斗一號”在完成了巖石狀物體樣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遙控拋載安全上浮。 對于上浮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靜止的
B. 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靜止的
C. 以樣本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
D. 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是靜止的
對點典例剖析
[解題思路] 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和海底相對于它的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海面和海底是運動的,故 A、B 項錯誤;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海斗一號”相對于它的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海斗一號”是運動的,故 D 項錯誤。
[答案] C
■考點三 快與慢:速度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相關事例 方法歸納
在百米賽跑過程中,誰 在前面,誰就跑得快 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通過路程的長短,通過的路程越長,運動得越快
百米賽跑中,誰先到達 終點,誰就跑得快 在通過路程相等的情況下,比
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的時間越短,運動得越快
2. 速度
定義 在物理學中,物體通過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叫
作運動的速度
意義 表示物體在這個過程中運動的快慢
公式 v=
單位 米/秒(符號:m/s),千米每小時(符號:km/h)
換算:1 m/s=3.6 km/h
歸納總結
在利用速度公式計算時,要注意三個物理量必須同時對應同一物體的同一運動過程。
典例 4 如圖所示是兩種比較自行車和摩托車運動快慢的方法。 方法甲是相同時間比路程;方法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公式 v= 的定義方法與方法_____(選填“甲”或“乙”)是相同的。
對點典例剖析
[解題思路]
[答案] 相同路程比時間 甲
■題型一 物體運動狀態的判斷
例 1 如圖所示是“都市螞蟻”概念車,下列關于正在城市中心馬路上行駛的此車說法正確的是 ( )
A. 以路面為參照物,車是靜止的
B. 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車是靜止的
C. 以路旁的房屋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
D. 以車內的駕駛員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
[解析]在城市中心馬路上行駛的“都市螞蟻”概念車相對于路面、路旁的樹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樹木、路旁的房屋為參照物,“都市螞蟻”概念車是運動的;相對于車內的駕駛員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以車內的駕駛員為參照物,該車是靜止的,故 A、B、D 項錯誤,C 項正確。
[答案] C
變式衍生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成功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神舟十七號”是靜止的
B. 若以“神舟十七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
C. 若以太陽為參照物,“神舟十七號”是靜止的
D. 若以月球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
A
思路點撥 對物體運動和靜止的判斷可按以下步驟思考:
■題型二 比較不同物體的速度大小
例 2 中國有軌列車運營里程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動車的速度可達到 55 m/s,高鐵的速度可達到 300 km/h,輕軌可每分鐘行駛 2.2 km,三者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 )
A. 高鐵、動車、輕軌 B. 高鐵、輕軌、動車
C. 動車、高鐵、輕軌 D. 輕軌、動車、高鐵
[解析]動車的速度:v 動車 =55 m/s=55×3.6 km/h=198 km/h,高鐵的速度:v 高鐵 =300 km/h,輕軌的速度:v 輕 軌 = = =132 km/h, 則 v 高鐵>v 動車>v 輕軌, 所以速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高鐵、動車、輕軌。
[答案] A
思路點撥
解題通法 (1)明確題干中各物體的速度值。(2)熟練進行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將單位統一成題干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單位。(3)進行大小比較。
■多物體參與的運動狀態分析不清
例 小明乘坐大巴,他正對車窗固定好照相機,先拍圖甲,再拍圖乙,均拍到同一路燈和同一小汽車。 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
A. 以地面為參照物,路燈向東運動
B. 以地面為參照物,大巴向西運動
C. 以小汽車為參照物,路燈是靜止的
D. 以小汽車為參照物,大巴向東運動
[解析]以地面為參照物,路燈的位置不可能改變,所以路燈是靜止的,故 A 項錯誤;由于路燈相對于地面靜止,甲、乙兩圖相比,以大巴為參照物,路燈向東運動了,說明以地面為參照物,大巴向西運動了,故 B 項正確;以小汽車為參照物,路燈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路燈是運動的,故 C 項錯誤;以小汽車為參照物,大巴的位置偏西了,所以大巴向西運動,故 D 項錯誤。
[答案] B
[易錯] C
[錯因] 誤認為地面上靜止的物體相對任何物體都是靜止的。
領悟提能 對于多物體參與的運動狀態,我們應讀懂題意和題圖,根據題目要求,逐個分析判斷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運動情況,在判斷時可以假設自己身處情景之中,并成為某一物體,再聯系生活經驗,運用相關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各個擊破。
易錯警示 對于一個物體可能存在的多種運動狀態要全面地分情況討論;多物體的運動狀態要針對每個物體進行分析。
教材圖片 圖片解讀
(教科八上P25) 命題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如圖所示,班上同學送小明乘火車回家,火車徐徐開動了,小明坐在窗邊,看到同學們漸漸向后退去,小明是以①______ 為參照物;同學們看到火車開動了,是以②_____ 為參照物。
火車
地面
(教科八上 P26) 命題考點:參照物的選取及運動狀態的判斷
如圖所示,空中加油機正在給兩架戰斗機加油, 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③______ 的;如果以戰斗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④______ 的。 可見,平常我們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于⑤_______ 而言的。
續表
運動
靜止
參照物
(教科八上 P27) 命題考點:運動快慢的比較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有兩種方法:觀察賽跑的某一瞬間,看誰跑在前面來判斷誰更快,這是用⑥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來比較快慢的,而終點裁判是看誰用的時間短來判斷誰更快,這是用⑦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來比較快慢的。
續表
相同時間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乾安县| 岳西县| 通许县| 延川县| 岱山县| 黎城县| 佛学| 酒泉市| 莱芜市| 龙江县| 那坡县| 姚安县| 大荔县| 成安县| 凤城市| 邢台县| 克什克腾旗| 宜宾县| 黄龙县| 黄陵县| 敦煌市| 定安县| 平阴县| 杭锦旗| 龙陵县| 荔浦县| 沧州市| 藁城市| 海南省| 花莲县| 项城市| 长治县| 荔浦县| 武功县| 曲周县| 大名县| 商南县| 固原市| 监利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