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2課時 集合的表示方法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1.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學(xué)習(xí)任務(wù) 1.能選擇列舉法或描述法表示不同的集合,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直觀想象、數(shù)學(xué)運算)2.掌握區(qū)間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數(shù)學(xué)抽象)必備知識·情境導(dǎo)學(xué)探新知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同樣的祝福有著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簡體中文中的“生日快樂”,英文為“Happy Birthday”…… 問題 對于一個集合,有哪些不同的表示方法呢?知識點1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________出來(相鄰元素之間用逗號分隔),并寫在大括號內(nèi),以此來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列舉法.提醒 (1)元素與元素之間必須用“,”隔開.(2)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明確的.(3)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復(fù).(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研究對象.一一列舉思考 1.一一列舉元素時,需要考慮元素的順序嗎?[提示]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不必考慮元素的順序.例如:{a,b}與{b,a}表示同一個集合.2.描述法一般地,如果屬于集合A的任意一個元素x都具有性質(zhì)p(x),而不屬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這個性質(zhì),則性質(zhì)p(x)稱為集合A的一個特征性質(zhì).此時,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質(zhì)p(x)表示為________.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特征性質(zhì)描述法,簡稱為描述法.{x|p(x)}思考 2.觀察下列集合:(1)不等式x-2≥3的解集;(2)函數(shù)y=x2-1的圖象上的所有點.問題1:這兩個集合能用列舉法表示嗎?[提示] 不能.[提示] 利用描述法.(1)中的解集可表示為{x|x-2≥3},(2)中的集合可表示為{(x,y)|y=x2-1}.問題2:如何表示這兩個集合?知識點2 區(qū)間及其表示1.設(shè)a,b是兩個實數(shù),且a定義 名稱 符號 數(shù)軸表示{x|a≤x≤b} 閉區(qū)間 __________{x|a{x|a≤x{x|a[a,b] (a,b) [a,b)2.實數(shù)集R可以用區(qū)間表示為(-∞,+∞),“∞”讀作“無窮大”.如:符號 ________ (a,+∞) (-∞,a] _________集合 {x|x≥a} _______ {x|x≤a} {x|x[a,+∞)(-∞,a){x|x>a}提醒 (1)用數(shù)軸表示區(qū)間時,要特別注意屬于這個區(qū)間端點的實數(shù)用實心點表示,不屬于這個區(qū)間端點的實數(shù)用空心點表示.(2)“∞”是一個符號,而不是一個數(shù).(3)以“-∞”或“+∞”為端點時,區(qū)間這一端必須是小括號.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用1,1,2,3組成的集合可用列舉法表示為{1,1,2,3}.( )[提示]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異的.[提示] 集合{(1,2)}中的元素是(1,2).××(2)集合{(1,2)}中的元素是1和2. ( )2.由大于-1小于5的自然數(shù)組成的集合用列舉法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0,1,2,3,4} {x∈N|-1{0,1,2,3,4}{x∈N|-13.用區(qū)間表示下列集合:(1){x|-1≤x≤2}:________;(2){x|1(3){x|x>2}:_____________;(4){x|x≤-2}:_____________.[-1,2](1,3](2,+∞)(-∞,-2]關(guān)鍵能力·合作探究釋疑難類型1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例1】 (1)若集合A={(1,2),(3,4)},則集合A中元素的個數(shù)是( )A.1 B.2 C.3 D.4(2)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方程x2-1=0的解構(gòu)成的集合;②由單詞“book”的字母構(gòu)成的集合;③直線y=x與y=2x-1的交點組成的集合√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3個步驟(1)求出集合的____.(2)把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且____元素只能列舉一次.(3)用______括起來.大括號元素相同[跟進訓(xùn)練]1.(1)設(shè)集合M={(1,2)},則下列關(guān)系式成立的是( )A.1∈M B.2∈MC.(1,2)∈M D.(2,1)∈M(2)已知集合A={a,|a|,a-2},若2∈A,則實數(shù)a為( )A.±2或4 B.2C.-2 D.4√√(1)C (2)C [(1)集合M中只有一個元素(1,2),所以(1,2)∈M.(2)由題意,A={a,|a|,a-2}且2∈A,則集合A中的三個元素都可以是2.當(dāng)a=2時,此時集合A={2,2,0}不滿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舍去.當(dāng)|a|=2時,解得a=±2,當(dāng)a=2時,此時集合A={2,2,0}不成立,舍去;當(dāng)a=-2時,此時集合A={-2,2,-4}滿足題意.當(dāng)a-2=2時,即a=4,此時集合A={4,4,2}不成立,舍去.綜上可知a=-2,故選C.]類型2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有理數(shù)組成的集合A;(2)所有奇數(shù)組成的集合B;(3)平面α內(nèi),到定點O的距離等于定長r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C.[解] (1)設(shè)x∈A,則x∈Q,且使x<10成立.因此,用描述法可以表示為A={x∈Q|x<10}.(2)設(shè)x∈B,則x是一個奇數(shù).因此,用描述法可以表示為B={x|x=2n-1,n∈Z}.(3)設(shè)M∈C,則M∈α,M到α內(nèi)的定點O的距離等于定長r.因此,用描述法可以表示為C={M∈α|O為α內(nèi)的定點,r為定值,且M到O的距離等于r}.反思領(lǐng)悟 1.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兩個步驟2.選用列舉法或描述法的原則要根據(jù)集合元素所具有的屬性選擇適當(dāng)?shù)谋硎痉椒ǎ信e法的特點是能清楚地展現(xiàn)集合的元素,通常用于表示元素較少的集合,當(dāng)集合中元素較多或無限時,就不宜采用列舉法;描述法的特點是形式簡單、應(yīng)用方便,通常用于表示元素具有明顯共同特征的集合,當(dāng)元素共同特征不易尋找或元素的限制條件較多時,就不宜采用描述法.[解] (1)設(shè)被3除余2的數(shù)為x,則x=3n+2,n∈Z,但元素為正整數(shù),故x=3n+2,n∈N,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數(shù)集合可表示為{x|x=3n+2,n∈N}.(2)“二次函數(shù)y=x2-10圖象上的所有點”用描述法表示為{(x,y)|y=x2-10}.[跟進訓(xùn)練]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被3除余2的正整數(shù)的集合;(2)二次函數(shù)y=x2-10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解] (1){x|x<2}用區(qū)間表示為(-∞,2),用數(shù)軸表示如下: (2){x|x≥3}用區(qū)間表示為[3,+∞),用數(shù)軸表示如下: (3){x|-1≤x<5}用區(qū)間表示為[-1,5),用數(shù)軸表示如下: 類型3 區(qū)間及其表示【例3】 將下列集合用區(qū)間及數(shù)軸表示出來:(1){x|x<2};(2){x|x≥3};(3){x|-1≤x<5}.反思領(lǐng)悟 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的原則和方法(1)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的原則:①數(shù)集是連續(xù)的;②區(qū)間符號內(nèi)的兩個數(shù)字(或字母)左小右大;③區(qū)間的開閉不能弄錯.(2)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的方法:①區(qū)間符號里面的兩個數(shù)字(或字母)之間用“,”隔開;②用數(shù)軸表示區(qū)間時,實心點表示包括區(qū)間端點,空心點表示不包括區(qū)間端點.[跟進訓(xùn)練]3.(1)若區(qū)間(5,a)的長度是12,則實數(shù)a的值是________.(2)若集合M是一個數(shù)集,且可應(yīng)用區(qū)間(a,3a-1)表示,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用區(qū)間表示為_________.17 √ [母題探究](變條件)若本例(1)中“只有一個元素”變?yōu)椤爸辽儆幸粋€元素”,求a的取值范圍.[解] 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即A中有一個或兩個元素.由例題解析可知,當(dāng)a=0或a=1時,A中有一個元素;當(dāng)A中有兩個元素時,Δ=4-4a>0,即a<1且a≠0,所以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時,a的取值范圍為(-∞,1].反思領(lǐng)悟 集合與方程的綜合問題的解題思路(1)弄清方程與集合的關(guān)系,當(dāng)用集合表示方程的解集時,集合中的元素就是方程的解.(2)當(dāng)方程中含有參數(shù)時,往往要根據(jù)方程解的情況來確定參數(shù)的值或取值范圍,有時還要進行分類討論.求出參數(shù)的值或取值范圍后還要檢驗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學(xué)習(xí)效果·課堂評估夯基礎(chǔ)23題號411.使不等式x>2成立的實數(shù)x的集合可表示為( )A.{x>2} B.{x>2|x∈R}C.{3,4,5,…} D.{x∈R|x>2}√D [使不等式x>2成立的實數(shù)x的集合表示為{x∈R|x>2}.]23題號41√C [x∈A表示x的取值為1,2,3,4,對應(yīng)的y值分別是1,4,7,10,故選C.]2.已知集合A={1,2,3,4},集合B={y|y=3x-2,x∈A},則集合B=( )A.{3,6,9,12} B.{1,2,3,4}C.{1,4,7,10} D.{-2,1,4,7}23題號41D [由集合描述法的定義可知,該集合表示函數(shù)y=3x+1的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3.集合{(x,y)|y=3x+1}表示( )A.方程y=3x+1B.點(x,y)C.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D.函數(shù)y=3x+1的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23題號414.用區(qū)間表示下列數(shù)集:(1){x|x≥1}=___________;(2){x|2[1,+∞)(2,4][提示] (1)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2){0}是含有一個元素的集合.回顧本節(jié)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 與{0}有什么區(qū)別?[提示] (1)元素間用分隔號“,”.(2)元素不重復(fù).(3)元素?zé)o順序.(4)列舉法可以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無限集.若元素個數(shù)比較少用列舉法比較簡單;若集合中的元素較多或無限,但出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不發(fā)生誤解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列舉法表示,如正整數(shù)集可表示為{1,2,3,4,…}.2.在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應(yīng)注意什么問題?[提示] (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數(shù)、有序?qū)崝?shù)對(點),還是集合或其他形式.(2)當(dāng)題目中用了其他字母來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屬性時,要去偽存真,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3.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時應(yīng)注意什么問題?[提示] (1)一般地,區(qū)間的左端點的值小于右端點的值.(2)區(qū)間符號中的兩個端點(字母或數(shù)字)之間只能用“,”隔開.(3)左、右端點a,b都能取到的叫閉區(qū)間,左、右端點a,b有一端能取到、另一端不能取到的叫半開半閉區(qū)間,左、右端點a,b都不能取到的叫開區(qū)間.(4)端點都是實數(shù)的開區(qū)間的記號與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的點的記號是完全相同的,可借助上下文來推斷記號表示的到底是區(qū)間還是點的坐標(biāo).4.在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第2課時 集合的表示方法學(xué)習(xí)任務(wù) 1.能選擇列舉法或描述法表示不同的集合,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直觀想象、數(shù)學(xué)運算) 2.掌握區(qū)間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數(shù)學(xué)抽象)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同樣的祝福有著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簡體中文中的“生日快樂”,英文為“Happy Birthday”……問題 對于一個集合,有哪些不同的表示方法呢?知識點1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相鄰元素之間用逗號分隔),并寫在大括號內(nèi),以此來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列舉法.(1)元素與元素之間必須用“,”隔開.(2)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明確的.(3)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復(fù).(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研究對象.1.一一列舉元素時,需要考慮元素的順序嗎?[提示]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不必考慮元素的順序.例如:{a,b}與{b,a}表示同一個集合.2.描述法一般地,如果屬于集合A的任意一個元素x都具有性質(zhì)p(x),而不屬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這個性質(zhì),則性質(zhì)p(x)稱為集合A的一個特征性質(zhì).此時,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質(zhì)p(x)表示為{x|p(x)}.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特征性質(zhì)描述法,簡稱為描述法.2.觀察下列集合:(1)不等式x-2≥3的解集;(2)函數(shù)y=x2-1的圖象上的所有點.問題1:這兩個集合能用列舉法表示嗎?[提示] 不能.問題2:如何表示這兩個集合?[提示] 利用描述法.(1)中的解集可表示為{x|x-2≥3},(2)中的集合可表示為{(x,y)|y=x2-1}.知識點2 區(qū)間及其表示1.設(shè)a,b是兩個實數(shù),且a定義 名稱 符號 數(shù)軸表示{x|a≤x≤b} 閉區(qū)間 [a,b]{x|a{x|a≤x{x|a2.實數(shù)集R可以用區(qū)間表示為(-∞,+∞),“∞”讀作“無窮大”.如:符號 [a,+∞) (a,+∞) (-∞,a] (-∞,a)集合 {x|x≥a} {x|x>a} {x|x≤a} {x|x(1)用數(shù)軸表示區(qū)間時,要特別注意屬于這個區(qū)間端點的實數(shù)用實心點表示,不屬于這個區(qū)間端點的實數(shù)用空心點表示.(2)“∞”是一個符號,而不是一個數(shù).(3)以“-∞”或“+∞”為端點時,區(qū)間這一端必須是小括號.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用1,1,2,3組成的集合可用列舉法表示為{1,1,2,3}. ( )(2)集合{(1,2)}中的元素是1和2. ( )[答案] (1)× (2)×[提示] (1)集合中的元素是互異的.(2)集合{(1,2)}中的元素是(1,2).2.由大于-1小于5的自然數(shù)組成的集合用列舉法表示為_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為________.{0,1,2,3,4} {x∈N|-13.用區(qū)間表示下列集合:(1){x|-1≤x≤2}:________;(2){x|1(3){x|x>2}:________;(4){x|x≤-2}:________.[答案] (1)[-1,2] (2)(1,3] (3)(2,+∞) (4)(-∞,-2]類型1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例1】 (1)若集合A={(1,2),(3,4)},則集合A中元素的個數(shù)是( )A.1 B.2 C.3 D.4(2)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方程x2-1=0的解構(gòu)成的集合;②由單詞“book”的字母構(gòu)成的集合;③直線y=x與y=2x-1的交點組成的集合.(1)B [集合A={(1,2),(3,4)}中有兩個元素(1,2)和(3,4).故選B.](2)[解] ①方程x2-1=0的解為-1,1,所求集合為{-1,1}.②單詞“book”有三個互不相同的字母,分別為“b”“o”“k”,所求集合為{b,o,k}.③方程組的解是所求集合為{(1,1)}.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3個步驟(1)求出集合的元素.(2)把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且相同元素只能列舉一次.(3)用大括號括起來.[跟進訓(xùn)練]1.(1)設(shè)集合M={(1,2)},則下列關(guān)系式成立的是( )A.1∈M B.2∈MC.(1,2)∈M D.(2,1)∈M(2)已知集合A={a,|a|,a-2},若2∈A,則實數(shù)a為( )A.±2或4 B.2C.-2 D.4(1)C (2)C [(1)集合M中只有一個元素(1,2),所以(1,2)∈M.(2)由題意,A={a,|a|,a-2}且2∈A,則集合A中的三個元素都可以是2.當(dāng)a=2時,此時集合A={2,2,0}不滿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舍去.當(dāng)|a|=2時,解得a=±2,當(dāng)a=2時,此時集合A={2,2,0}不成立,舍去;當(dāng)a=-2時,此時集合A={-2,2,-4}滿足題意.當(dāng)a-2=2時,即a=4,此時集合A={4,4,2}不成立,舍去.綜上可知a=-2,故選C.]類型2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有理數(shù)組成的集合A;(2)所有奇數(shù)組成的集合B;(3)平面α內(nèi),到定點O的距離等于定長r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C.[解] (1)設(shè)x∈A,則x∈Q,且使x<10成立.因此,用描述法可以表示為A={x∈Q|x<10}.(2)設(shè)x∈B,則x是一個奇數(shù).因此,用描述法可以表示為B={x|x=2n-1,n∈Z}.(3)設(shè)M∈C,則M∈α,M到α內(nèi)的定點O的距離等于定長r.因此,用描述法可以表示為C={M∈α|O為α內(nèi)的定點,r為定值,且M到O的距離等于r}. 1.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兩個步驟2.選用列舉法或描述法的原則要根據(jù)集合元素所具有的屬性選擇適當(dāng)?shù)谋硎痉椒ǎ信e法的特點是能清楚地展現(xiàn)集合的元素,通常用于表示元素較少的集合,當(dāng)集合中元素較多或無限時,就不宜采用列舉法;描述法的特點是形式簡單、應(yīng)用方便,通常用于表示元素具有明顯共同特征的集合,當(dāng)元素共同特征不易尋找或元素的限制條件較多時,就不宜采用描述法.[跟進訓(xùn)練]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被3除余2的正整數(shù)的集合;(2)二次函數(shù)y=x2-10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解] (1)設(shè)被3除余2的數(shù)為x,則x=3n+2,n∈Z,但元素為正整數(shù),故x=3n+2,n∈N,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數(shù)集合可表示為{x|x=3n+2,n∈N}.(2)“二次函數(shù)y=x2-10圖象上的所有點”用描述法表示為{(x,y)|y=x2-10}.類型3 區(qū)間及其表示【例3】 將下列集合用區(qū)間及數(shù)軸表示出來:(1){x|x<2};(2){x|x≥3};(3){x|-1≤x<5}.[解] (1){x|x<2}用區(qū)間表示為(-∞,2),用數(shù)軸表示如下:(2){x|x≥3}用區(qū)間表示為[3,+∞),用數(shù)軸表示如下:(3){x|-1≤x<5}用區(qū)間表示為[-1,5),用數(shù)軸表示如下: 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的原則和方法(1)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的原則:①數(shù)集是連續(xù)的;②區(qū)間符號內(nèi)的兩個數(shù)字(或字母)左小右大;③區(qū)間的開閉不能弄錯.(2)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的方法:①區(qū)間符號里面的兩個數(shù)字(或字母)之間用“,”隔開;②用數(shù)軸表示區(qū)間時,實心點表示包括區(qū)間端點,空心點表示不包括區(qū)間端點.[跟進訓(xùn)練]3.(1)若區(qū)間(5,a)的長度是12,則實數(shù)a的值是________.(2)若集合M是一個數(shù)集,且可應(yīng)用區(qū)間(a,3a-1)表示,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用區(qū)間表示為________.(1)17 (2) [(1)由區(qū)間長度的定義可知a-5=12,即a=17.(2)由題意可知滿足區(qū)間(a,3a-1)的實數(shù)a應(yīng)滿足3a-1>a,即a>,故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用區(qū)間表示為.]類型4 集合與方程的綜合問題【例4】 (1)若集合A={x∈R|ax2+2x+1=0,a∈R}中只有一個元素,則a=( )A.1 B.2 C.0 D.0或1(2)設(shè)∈,則集合中所有元素之積為________.(1)D (2) [(1)當(dāng)a=0時,原方程變?yōu)?x+1=0,此時x=-,符合題意;當(dāng)a≠0時,方程ax2+2x+1=0為一元二次方程,Δ=4-4a=0,即a=1,原方程的解為x=-1,符合題意.故當(dāng)a=0或a=1時,原方程只有一個解,此時A中只有一個元素.(2)因為∈,所以-a-=0,解得a=-.當(dāng)a=-時,方程x2-x+=0的判別式Δ=-4×=>0.由x2-x+=0,解得x1=,x2=9,所以=,故集合的所有元素的積為×9=.][母題探究](變條件)若本例(1)中“只有一個元素”變?yōu)椤爸辽儆幸粋€元素”,求a的取值范圍.[解] 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即A中有一個或兩個元素.由例題解析可知,當(dāng)a=0或a=1時,A中有一個元素;當(dāng)A中有兩個元素時,Δ=4-4a>0,即a<1且a≠0,所以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時,a的取值范圍為(-∞,1]. 集合與方程的綜合問題的解題思路(1)弄清方程與集合的關(guān)系,當(dāng)用集合表示方程的解集時,集合中的元素就是方程的解.(2)當(dāng)方程中含有參數(shù)時,往往要根據(jù)方程解的情況來確定參數(shù)的值或取值范圍,有時還要進行分類討論.求出參數(shù)的值或取值范圍后還要檢驗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的特性.[跟進訓(xùn)練]4.已知集合A=,則A=________.(用列舉法表示) [=1即當(dāng)x2-x-(1+a)=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解時,Δ=1+4(1+a)=0,解得a=-,此時x=,符合題意.當(dāng)x2-x-(1+a)=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解時,Δ>0,解得a>-.當(dāng)x=1為=1的一個增根時,將x=1代入x2-x-(1+a)=0得a=-1,符合題意;當(dāng)x=-1為=1的一個增根時,將x=-1代入x2-x-(1+a)=0得a=1,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1.使不等式x>2成立的實數(shù)x的集合可表示為( )A.{x>2} B.{x>2|x∈R}C.{3,4,5,…} D.{x∈R|x>2}D [使不等式x>2成立的實數(shù)x的集合表示為{x∈R|x>2}.]2.已知集合A={1,2,3,4},集合B={y|y=3x-2,x∈A},則集合B=( )A.{3,6,9,12} B.{1,2,3,4}C.{1,4,7,10} D.{-2,1,4,7}C [x∈A表示x的取值為1,2,3,4,對應(yīng)的y值分別是1,4,7,10,故選C.]3.集合{(x,y)|y=3x+1}表示( )A.方程y=3x+1B.點(x,y)C.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D.函數(shù)y=3x+1的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D [由集合描述法的定義可知,該集合表示函數(shù)y=3x+1的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4.用區(qū)間表示下列數(shù)集:(1){x|x≥1}=________;(2){x|2[答案] (1)[1,+∞) (2)(2,4]回顧本節(jié)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 與{0}有什么區(qū)別?[提示] (1)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2){0}是含有一個元素的集合.2.在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應(yīng)注意什么問題?[提示] (1)元素間用分隔號“,”.(2)元素不重復(fù).(3)元素?zé)o順序.(4)列舉法可以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無限集.若元素個數(shù)比較少用列舉法比較簡單;若集合中的元素較多或無限,但出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不發(fā)生誤解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列舉法表示,如正整數(shù)集可表示為{1,2,3,4,…}.3.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時應(yīng)注意什么問題?[提示] (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數(shù)、有序?qū)崝?shù)對(點),還是集合或其他形式.(2)當(dāng)題目中用了其他字母來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屬性時,要去偽存真,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4.在用區(qū)間表示數(shù)集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提示] (1)一般地,區(qū)間的左端點的值小于右端點的值.(2)區(qū)間符號中的兩個端點(字母或數(shù)字)之間只能用“,”隔開.(3)左、右端點a,b都能取到的叫閉區(qū)間,左、右端點a,b有一端能取到、另一端不能取到的叫半開半閉區(qū)間,左、右端點a,b都不能取到的叫開區(qū)間.(4)端點都是實數(shù)的開區(qū)間的記號與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的點的記號是完全相同的,可借助上下文來推斷記號表示的到底是區(qū)間還是點的坐標(biāo).課時分層作業(yè)(二) 集合的表示方法一、選擇題1.下列集合的表示中正確的是( )A.{1,2,2}B.R={全體實數(shù)}C.{3,5}D.不等式x-5>0的解集為{x-5>0}C [A不正確,集合中的元素需滿足互異性;B不正確,大括號“{ }”本身就有“全體”的意思;C正確;D不正確,不等式x-5>0的解集為{x|x-5>0}.]2.已知集合A={x|x(x-1)=0},那么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0∈A B.1 AC.-1∈A D.0 AA [∵A={x|x(x-1)=0}={0,1},∴0∈A.]3.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為( )A.B.C.D.D [由3,,即,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x=,n∈N*,故可用描述法表示為.]4.若集合A={x∈R|ax2-3x+2=0}是空集,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A. B.C. D.A [若A是空集,則關(guān)于x的方程ax2-3x+2=0無解,此時a≠0,且Δ=9-8a<0,所以a>,即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5.(多選)方程組的解集可以表示為( )A.B.C.{1,2}D.{(x,y)|x=1,y=2}ABD [原方程組的解為其解集中只含有一個元素,可表示為A、B、D.故選ABD.]二、填空題6.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則A中元素的個數(shù)為________.9 [由x2+y2≤3,知-≤x≤,-≤y≤.又x∈Z,y∈Z,所以x∈{-1,0,1},y∈{-1,0,1},所以A={(-1,-1),(-1,0),(-1,1),(0,-1),(0,0),(0,1),(1,-1),(1,0),(1,1)},所以A中元素的個數(shù)為9.]7.若區(qū)間M=(-2,a)的長度是6,區(qū)間N=[-2,10]的長度是b,則集合S={x|ax-b>0}用區(qū)間表示為________.(3,+∞) [由區(qū)間M=(-2,a)的長度是6,可知a=4,區(qū)間N=[-2,10]的長度是b,可知b=12,因此4x-12>0,解得x>3.]8.設(shè)集合M={1,3,6,9,12,15},集合N滿足:①有兩個元素;②若x∈N,則x+3∈M且x-3∈M,則滿足條件的集合N可以是________.{6,9},{9,12},{6,12} [由得x∈M.結(jié)合已知條件可得滿足條件的集合N可以是{6,9},{9,12},{6,12}.]三、解答題9.下列三個集合:A={x|y=x2+1};B={y|y=x2+1};C={(x,y)|y=x2+1}.(1)它們是不是相同的集合?(2)它們各自的含義分別是什么?[解] (1)由于三個集合的代表元素互不相同,故它們是互不相同的集合.(2)集合A={x|y=x2+1}的代表元素是x,且x∈R,所以{x|y=x2+1}=R,即A=R.集合B={y|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滿足條件y=x2+1的y的取值范圍是y≥1,所以{y|y=x2+1}={y|y≥1}.集合C={(x,y)|y=x2+1}的代表元素是(x,y),是滿足y=x2+1的實數(shù)對,可以認為集合C是坐標(biāo)平面內(nèi)滿足y=x2+1的點(x,y)構(gòu)成的集合,其實就是拋物線y=x2+1的圖象.10.(多選)在整數(shù)集Z中,被5除所得余數(shù)為k的所有整數(shù)組成一個“類”,記為[k],即[k]={5n+k|n∈Z},k=0,1,2,3,4,則( )A.2 026∈[1]B.-13∈[3]C.若整數(shù)a,b屬于同一“類”,則a-b∈[0]D.若a-b∈[0],則整數(shù)a,b屬于同一“類”ACD [2 026=5×405+1,故A正確;-13=5×(-3)+2,故B錯誤;設(shè)a=5n+k,n∈Z,b=5m+k,m∈Z,則a-b=5(n-m)能被5整除,所以a-b∈[0],故C正確;若a-b∈[0],整數(shù)a,b被5除所得余數(shù)必相同,故D正確.]11.(多選)非空集合A具有下列性質(zhì):①若x,y∈A,則∈A;②若x,y∈A,則x+y∈A.下列判斷一定成立的是( )A.-1 AB.∈AC.若x,y∈A,則xy∈AD.若x,y∈A,則x-y AABC [對于A,若-1∈A,則=1∈A,因此-1+1=0∈A;而對于x=-1∈A,y=0∈A時,顯然無意義,不滿足∈A,∴-1 A,故A正確.對于B,若x≠0,x∈A,則1=∈A,∴2=1+1∈A,3=2+1∈A,依此類推可得,對任意n∈N*,有n∈A,∴20∈A,21∈A,∴∈A,故B正確.對于C,若x,y∈A,則x≠0且y≠0,由B可知1∈A,則∈A,∴xy=∈A,故C正確.對于D,由B得1,2∈A,取x=2,y=1,則x-y=1∈A,故D錯誤.]12.規(guī)定 與 是兩個運算符號,其運算法則如下,對任意實數(shù)a,b有:a b=ab,a b=b(a2+b2+1).若-2 [由題意得,A=,因為-2所以當(dāng)a=-1時,b=1,此時x=-;當(dāng)a=0時,b=1,此時x=1,所以集合A=.]13.已知集合A={x|x2+px+q=x},B={x|(x-1)2+p(x-1)+q=x+1},當(dāng)A={2}時,則集合B=________.{3-,3+} [當(dāng)A={2}時,方程x2+px+q=x有兩個相等的實根,為2,所以解得所以B={x|(x-1)2-3(x-1)+4=x+1}.由(x-1)2-3(x-1)+4=x+1得x=3±,所以B={3-,3+}.]14.(1)已知2∈{x|(x-a)(x-a+1)=0},求實數(shù)a的值;(2)已知集合A={a-3,2a-1,a2+1},若-3∈A,求實數(shù)a的值.[解] (1)易知{x|(x-a)(x-a+1)=0}={a,a-1}.當(dāng)a=2時,a-1=1,則{a,a-1}={2,1},符合題意;當(dāng)a-1=2時,a=3,則{a,a-1}={3,2},符合題意.綜上可知,a=2或a=3.(2)顯然a2+1≠-3.當(dāng)a-3=-3時,a=0,此時A={-3,-1,1},滿足題意;當(dāng)2a-1=-3時,a=-1,此時A={-4,-3,2},滿足題意.故實數(shù)a的值為0或-1.15.已知A={x|x=a+b,a∈Z,b∈Z}.(1)試寫出集合A的五個元素;(2)判斷下列元素是否屬于A:0,-,3;(3)若x∈A,y∈A,試判斷x+y,xy與A的關(guān)系.[解] (1)當(dāng)a=1,b=0時,元素為1,當(dāng)a=2,b=1時,元素為2+,當(dāng)a=2,b=-1時,元素為2-,當(dāng)a=3,b=5時,元素為3+5,當(dāng)a=3,b=-5時,元素為3-5,則集合A的五個元素為1,2+,2-,3+5,3-5.(答案不唯一)(2)0=0+0×∈A,-=0+(-)∈A,=0+2∈A,3 A, A.(3)因為集合A={x|x=a+b,a,b∈Z},又因為x∈A,y∈A,令x=m+n,y=c+d(m,n,c,d∈Z),所以x+y=m+n+c+d=(m+c)+(n+d)∈A,xy=(m+n)(c+d)=(mc+3nd)+(nc+md)∈A,所以x+y∈A,xy∈A.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B版高中數(shù)學(xué)必修第一冊第一章1-1-1第2課時集合的表示方法學(xué)案.docx 人教B版高中數(shù)學(xué)必修第一冊第一章1-1-1第2課時集合的表示方法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