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1.1.2 集合的基本關系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學習任務 1.理解集合之間的包含與相等的含義.(數學抽象)2.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并會用列舉法求給定集合的所有子集、真子集.(數學運算、邏輯推理)3.會用數學符號和維恩圖表示兩個集合間的關系.(直觀想象)必備知識·情境導學探新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如果草原上某牧民家所有的羊組成集合A,所有的牛、羊組成集合B.問題 (1)集合A中的元素與集合B中的元素的關系是怎樣的?(2)集合A與集合B存在什么關系?知識點1 子集與真子集1.子集與真子集的定義概念 定義 符號表示 圖形表示子集 如果集合A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稱為集合B的子集 A__B(或B__A)真子集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____,并且B中____有一個元素不屬于A,那么集合A稱為集合B的真子集 A B(或B A)任意一個 子集至少思考 (1)任何兩個集合之間是否一定有包含關系?(2)符號“∈”與“ ”有何不同?[提示] (1)不一定,如集合A={0,1,2},B={-1,0,1},這兩個集合就沒有包含關系.(2)符號“∈”表示元素與集合間的關系;符號“ ”表示集合與集合之間的關系.2.子集、真子集的性質(1)任意集合A都是它自身的____,即A A.(2)空集是任意一個集合A的子集,即 A.(3)包含關系的傳遞性:對于集合A,B,C.①若A B,且B C,則A C;②若A B,B C,則A C;3.維恩圖如果用平面上一條________的內部來表示集合,那么我們就可作出示意圖來形象地表示集合之間的關系,這種示意圖通常稱為維恩圖.子集封閉曲線知識點2 集合的相等與子集的關系1.一般地,如果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________,則稱集合A與集合B相等,記作______,讀作“A等于B”.2.由集合相等以及子集的定義可知:如果A B且B A,則______;反之,如果A=B,則A B且______.完全相同A=BA=BB A學習效果·課堂評估夯基礎23題號41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0,1,2} {2,0,1}. ( )(2)若A B,且A≠B,則A B. ( )(3)集合{0,1}的所有子集是{0},{1},{0,1}. ( )√√×23題號41B [在①中,空集的子集是空集,故①錯誤;在②中,空集只有一個子集,還是空集,故②錯誤;在③中,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③錯誤;在④中,若 A,則A≠ ,故④正確.故選B.]2.下列命題中,正確的個數是( )①空集沒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兩個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 A,則A≠ .A.0 B.1 C.2 D.3√23題號41C [由維恩圖知,選C.]3.下列圖形中,表示M N的是( )√23題號41√23題號41關鍵能力·合作探究釋疑難√(2)判斷下列每組中兩個集合的關系:①A={x|x=2n,n∈Z},B={x|x=2(n+1),n∈Z}.②A={y|y=x2},B={x|y=x2}.(3)(源自人教A版教材)判斷下列各題中集合A是否為集合B的子集,并說明理由:①A={1,2,3},B={x|x是8的約數};②A={x|x是長方形},B={x|x是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1)B [對于①,是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應為{0} {0,1,2};對于②,實際為同一集合,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對于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對于④,{0}是含有單元素0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并且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 {0};對于⑤,{0,1}是含有兩個元素0與1的集合,而{(0,1)}是以有序實數對(0,1)為元素的單元素集合,所以{0,1}與{(0,1)}不相等;對于⑥,0與{0}是“屬于與否”的關系,所以0∈{0}.故②③是正確的,應選B.](2)[解] ①因為n∈Z,所以n+1∈Z,所以B表示偶數集,因為A也表示偶數集,所以A=B.②因為A={y|y=x2}={y|y≥0},B={x|y=x2}=R,所以A B.(3)[解] ①因為3不是8的約數,所以集合A不是集合B的子集.②因為若x是長方形,則x一定是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發現規律 判斷集合關系的方法(1)觀察法:一一____觀察.(2)特征性質法:首先確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斷集合間的關系.(3)數形結合法:利用____或______.維恩圖列舉數軸[跟進訓練]1.判斷下列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1)A={-1,1},B={(-1,-1),(-1,1),(1,-1),(1,1)};(2)A={x|0(3)A={(x,y)|xy>0},B={(x,y)|x>0,y>0或x<0,y<0}.[解] (1)集合A的代表元素是數,集合B的代表元素是有序實數對,故A與B之間無包含關系.(2)∵A={x|0 (3)(法一)由xy>0得x>0,y>0或x<0,y<0;由x>0,y>0或x<0,y<0得xy>0,從而A=B.(法二)集合A中的元素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三象限內的點,集合B中的元素也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三象限內的點,從而A=B.類型2 集合的子集、真子集的個數問題【例2】 (1)集合M={1,2,3}的真子集個數是( )A.6 B.7 C.8 D.9(2)已知集合M={x∈Z|1≤x≤m},若集合M有4個子集,則實數m=( )A.1 B.2C.3 D.4√√(1)B (2)B [(1)集合M的真子集所含有的元素的個數可以有0個,1個或2個,含有0個為 ,含有1個元素的有3個真子集{1},{2},{3},含有2個元素的有3個真子集{1,2},{1,3}和{2,3},共有7個真子集,故選B.(2)根據題意,集合M有4個子集,則M中有2個元素.又由M={x∈Z|1≤x≤m},其元素為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m的全部整數,故m=2.]反思領悟 1.求集合子集、真子集個數的3個步驟2.與子集、真子集個數有關的3個結論假設集合A中含有n個元素,則有:(1)A的子集的個數為2n個.(2)A的真子集的個數為2n-1個.(3)A的非空真子集的個數為2n-2個.[跟進訓練]2.已知集合A={(x,y)|x+y=2,x∈N,y∈N},試寫出A的所有子集及真子集.[解] ∵A={(x,y)|x+y=2,x∈N,y∈N},∴A={(0,2),(1,1),(2,0)},∴A的子集有 ,{(0,2)},{(1,1)},{(2,0)},{(0,2),(1,1)},{(0,2),(2,0)},{(1,1),(2,0)},{(0,2),(1,1),(2,0)}.A的真子集有 ,{(0,2)},{(1,1)},{(2,0)},{(0,2),(1,1)},{(0,2),(2,0)},{(1,1),(2,0)}.類型3 集合相等關系的應用【例3】 已知集合X={x|x=2n+1,n∈Z},Y={y|y=4k±1,k∈Z},證明:X=Y.[思路導引] 要證明X=Y,應證明X Y,且Y X.[證明] (1)設x0∈X,則x0=2n0+1,且n0∈Z.①若n0是偶數,可設n0=2m,m∈Z,則x0=4m+1,m∈Z,∴x0∈Y;②若n0是奇數,可設n0=2m-1,m∈Z,則x0=2(2m-1)+1=4m-1,m∈Z,∴x0∈Y.故不論n0是奇數還是偶數,都有x0∈Y,∴X Y.(2)設y0∈Y,則y0=4k0+1或y0=4k0-1,k0∈Z.∵y0=4k0+1=2·(2k0)+1或y0=4k0-1=2·(2k0-1)+1,又k0∈Z,∴2k0∈Z,2k0-1∈Z,∴y0∈X,∴Y X.綜上所述,X=Y.反思領悟 (1)對于元素較少的有限集,可用列舉法將元素一一列舉出來,說明兩個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從而得出兩個集合相等.(2)若集合A,B均為無限集,一般不用“集合A,B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來證明,這是因為當集合為無限集時,很難判定兩個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此時可證明集合A,B互為子集,即證明A B,同時B A.[跟進訓練]3.已知集合A={x,xy,x-y},B={0,|x|,y}且A=B,求實數x與y的值.[解] 由已知A=B={0,|x|,y},所以0∈A.若x=0,則A={0,0,-y},不滿足元素的互異性;若xy=0,即y=0,則B={0,|x|,0},也不滿足元素的互異性,所以只有x-y=0,即y=x,所以A={x,xy,x-y}={x,x2,0},B={0,|x|,x},所以x2=|x|,所以x=0(舍)或x=1或x=-1.當x=1時,A=B={1,1,0},不滿足元素的互異性,故x≠1.當x=-1時,A=B={-1,1,0},滿足題意.所以x=y=-1即為所求.類型4 根據集合之間的關系求參數【例4】 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 A,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母題探究](變條件)把集合A換成“A={x|-1反思領悟 應用集合關系求參數的步驟提醒:此類問題的易錯點有三個地方:①忽略A= 或B= 的情況;②在數軸上表示兩個集合時,沒有分清實心點與空心圈;③沒有弄清包含關系,沒有正確地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組.[跟進訓練]4.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1)若B A,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2)若A B,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學習效果·課堂評估夯基礎23題號411.下列正確表示集合M={-1,0,1}和N={x|x2+x=0}關系的維恩圖是( )B [由N={x|x2+x=0},得N={-1,0}.∵M={-1,0,1},∴N M,故選B.]√23題號41√A [當a=3時,A={1,3},B={1,2,3},A B成立.當A B時,a=2或3.]2.已知集合A={1,a},B={1,2,3},那么( )A.若a=3,則A B B.若A B,則a=3C.若a=3,則A B D.若A B,則a=223題號41D [因為集合A={x∈N|-2所以集合A的真子集的個數為22-1=3.故選D.]3.集合A={x∈N|-2A.8 B.7 C.4 D.3√23題號41[3,+∞) [將集合A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如圖所示.要滿足A B,表示實數m的點必須在表示3的點處或在其右邊,故m≥3.]4.已知集合A=(-∞,3),集合B=(-∞,m)且A B,則實數m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___.[3,+∞)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兩個集合間的基本關系有哪些,如何判斷兩個集合間的關系? [提示] 兩個集合間的基本關系有子集、真子集和相等.常借助元素分析法及數軸法分析兩個集合間的關系.[提示] (1) A,(2) A(A≠ ).2.空集同任意集合A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提示] 包含關系是集合與集合間的關系,而屬于關系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兩者不可混用.3.包含關系與屬于關系的使用條件分別是什么?“白馬非馬”的故事公孫龍,中國古代哲學家,《白馬論》是他的一篇哲學名篇,文中的一個主要論題是“白馬非馬”.他提出的理由之一是:“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是白馬之非馬,審矣!”意思是:若說要馬,黃馬黑馬都行,若說要白馬,黃馬黑馬就不行了……可見白馬非馬是無疑的了.想一想,公孫龍話里的奧妙在哪里?閱讀材料·拓展數學大視野我們日常說話用的自然語言雖然生動通俗,但很難做到嚴謹,因為常有一字多義的情形.“白馬非馬”的“非”字,乃“是”字的反義詞.“是”字的用法有多種.例如:“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坐騎是赤兔馬”,這里的“是”相當于數學中的“=”,表示“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坐騎”和“赤兔馬”是同一個事物;“赤兔馬是紅馬”,這里的“是”相當于集合符號“∈”,表示“赤兔馬”是“紅馬”集合的一個元素;“紅馬是馬”,這里的“馬”是個大集合,“紅馬”是個小集合,“是”字表示的是兩個集合之間的包含關系,即紅馬集合包含于馬集合.可見“是”字身兼多義,如表示“等于”“屬于”或“包含于”,那么“非”字也就可以表示“不等于”“不屬于”或“不包含于”了.公孫龍所論證的實際上是“白馬集合不等于馬集合”,這個意思大家一聽就明,但含糊地說“白馬非馬”,通常會被理解成“白馬集合不包含于馬集合”,就引起討論的興趣了.這個例子說明,使用集合的思想和一詞一義的數學概念,有助于把事情弄清楚.1.1.2 集合的基本關系學習任務 1.理解集合之間的包含與相等的含義.(數學抽象) 2.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并會用列舉法求給定集合的所有子集、真子集.(數學運算、邏輯推理) 3.會用數學符號和維恩圖表示兩個集合間的關系.(直觀想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如果草原上某牧民家所有的羊組成集合A,所有的牛、羊組成集合B.問題 (1)集合A中的元素與集合B中的元素的關系是怎樣的?(2)集合A與集合B存在什么關系?知識點1 子集與真子集1.子集與真子集的定義概念 定義 符號表示 圖形表示子集 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稱為集合B的子集 A B (或B A)真 子 集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個元素不屬于A,那么集合A稱為集合B的真子集 A?B (或B?A)(1)任何兩個集合之間是否一定有包含關系?(2)符號“∈”與“ ”有何不同?[提示] (1)不一定,如集合A={0,1,2},B={-1,0,1},這兩個集合就沒有包含關系.(2)符號“∈”表示元素與集合間的關系;符號“ ”表示集合與集合之間的關系.2.子集、真子集的性質(1)任意集合A都是它自身的子集,即A A.(2)空集是任意一個集合A的子集,即 A.(3)包含關系的傳遞性:對于集合A,B,C.①若A B,且B C,則A C;②若A?B,B?C,則A?C;3.維恩圖如果用平面上一條封閉曲線的內部來表示集合,那么我們就可作出示意圖來形象地表示集合之間的關系,這種示意圖通常稱為維恩圖.知識點2 集合的相等與子集的關系1.一般地,如果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完全相同,則稱集合A與集合B相等,記作A=B,讀作“A等于B”.2.由集合相等以及子集的定義可知:如果A B且B A,則A=B;反之,如果A=B,則A B且B A.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0,1,2} {2,0,1}. ( )(2)若A B,且A≠B,則A?B. ( )(3)集合{0,1}的所有子集是{0},{1},{0,1}. ( )[答案] (1)√ (2)√ (3)×2.下列命題中,正確的個數是( )①空集沒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兩個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 ?A,則A≠ .A.0 B.1 C.2 D.3B [在①中,空集的子集是空集,故①錯誤;在②中,空集只有一個子集,還是空集,故②錯誤;在③中,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③錯誤;在④中,若 ?A,則A≠ ,故④正確.故選B.]3.下列圖形中,表示M N的是( ) A B C DC [由維恩圖知,選C.]4.下列各組中的兩個集合相等的有( )①P={x|x=2n,n∈Z},Q={x|x=2(n-1),n∈Z};②P={x|x=2n-1,n∈N+},Q={x|x=2n+1,n∈N+};③P={x|x2-x=0},Q=.A.①②③ B.①③C.②③ D.①②B [①中,對于Q,因為n∈Z,所以n-1∈Z,所以Q表示偶數集,所以P=Q.②中,P是由所有正奇數組成的集合,Q是由所有大于1的正奇數組成的集合,所以集合P與集合Q不相等.③中,P={0,1},對于Q,當n為奇數時,x==0;當n為偶數時,x==1,故Q={0,1},所以P=Q.故選B.]類型1 集合間關系的判斷【例1】 (1)下列各式中,正確的個數是( )①{0}∈{0,1,2};② ;③ {0,1,2};④ ={0};⑤{0,1}={(0,1)};⑥0={0}.A.1 B.2C.3 D.4(2)判斷下列每組中兩個集合的關系:①A={x|x=2n,n∈Z},B={x|x=2(n+1),n∈Z}.②A={y|y=x2},B={x|y=x2}.(3)(源自人教A版教材)判斷下列各題中集合A是否為集合B的子集,并說明理由:①A={1,2,3},B={x|x是8的約數};②A={x|x是長方形},B={x|x是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1)B [對于①,是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應為{0}?{0,1,2};對于②,實際為同一集合,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對于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對于④,{0}是含有單元素0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并且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 ?{0};對于⑤,{0,1}是含有兩個元素0與1的集合,而{(0,1)}是以有序實數對(0,1)為元素的單元素集合,所以{0,1}與{(0,1)}不相等;對于⑥,0與{0}是“屬于與否”的關系,所以0∈{0}.故②③是正確的,應選B.](2)[解] ①因為n∈Z,所以n+1∈Z,所以B表示偶數集,因為A也表示偶數集,所以A=B.②因為A={y|y=x2}={y|y≥0},B={x|y=x2}=R,所以A?B.(3)[解] ①因為3不是8的約數,所以集合A不是集合B的子集.②因為若x是長方形,則x一定是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判斷集合關系的方法(1)觀察法:一一列舉觀察.(2)特征性質法:首先確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斷集合間的關系.(3)數形結合法:利用數軸或維恩圖.[跟進訓練]1.判斷下列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1)A={-1,1},B={(-1,-1),(-1,1),(1,-1),(1,1)};(2)A={x|0(3)A={(x,y)|xy>0},B={(x,y)|x>0,y>0或x<0,y<0}.[解] (1)集合A的代表元素是數,集合B的代表元素是有序實數對,故A與B之間無包含關系.(2)∵A={x|0(3)(法一)由xy>0得x>0,y>0或x<0,y<0;由x>0,y>0或x<0,y<0得xy>0,從而A=B.(法二)集合A中的元素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三象限內的點,集合B中的元素也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三象限內的點,從而A=B.類型2 集合的子集、真子集的個數問題【例2】 (1)集合M={1,2,3}的真子集個數是( )A.6 B.7 C.8 D.9(2)已知集合M={x∈Z|1≤x≤m},若集合M有4個子集,則實數m=( )A.1 B.2C.3 D.4(1)B (2)B [(1)集合M的真子集所含有的元素的個數可以有0個,1個或2個,含有0個為 ,含有1個元素的有3個真子集{1},{2},{3},含有2個元素的有3個真子集{1,2},{1,3}和{2,3},共有7個真子集,故選B.(2)根據題意,集合M有4個子集,則M中有2個元素.又由M={x∈Z|1≤x≤m},其元素為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m的全部整數,故m=2.] 1.求集合子集、真子集個數的3個步驟2.與子集、真子集個數有關的3個結論假設集合A中含有n個元素,則有:(1)A的子集的個數為2n個.(2)A的真子集的個數為2n-1個.(3)A的非空真子集的個數為2n-2個.[跟進訓練]2.已知集合A={(x,y)|x+y=2,x∈N,y∈N},試寫出A的所有子集及真子集.[解] ∵A={(x,y)|x+y=2,x∈N,y∈N},∴A={(0,2),(1,1),(2,0)},∴A的子集有 ,{(0,2)},{(1,1)},{(2,0)},{(0,2),(1,1)},{(0,2),(2,0)},{(1,1),(2,0)},{(0,2),(1,1),(2,0)}.A的真子集有 ,{(0,2)},{(1,1)},{(2,0)},{(0,2),(1,1)},{(0,2),(2,0)},{(1,1),(2,0)}.類型3 集合相等關系的應用【例3】 已知集合X={x|x=2n+1,n∈Z},Y={y|y=4k±1,k∈Z},證明:X=Y.[思路導引] 要證明X=Y,應證明X Y,且Y X.[證明] (1)設x0∈X,則x0=2n0+1,且n0∈Z.①若n0是偶數,可設n0=2m,m∈Z,則x0=4m+1,m∈Z,∴x0∈Y;②若n0是奇數,可設n0=2m-1,m∈Z,則x0=2(2m-1)+1=4m-1,m∈Z,∴x0∈Y.故不論n0是奇數還是偶數,都有x0∈Y,∴X Y.(2)設y0∈Y,則y0=4k0+1或y0=4k0-1,k0∈Z.∵y0=4k0+1=2·(2k0)+1或y0=4k0-1=2·(2k0-1)+1,又k0∈Z,∴2k0∈Z,2k0-1∈Z,∴y0∈X,∴Y X.綜上所述,X=Y. (1)對于元素較少的有限集,可用列舉法將元素一一列舉出來,說明兩個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從而得出兩個集合相等.(2)若集合A,B均為無限集,一般不用“集合A,B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來證明,這是因為當集合為無限集時,很難判定兩個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此時可證明集合A,B互為子集,即證明A B,同時B A.[跟進訓練]3.已知集合A={x,xy,x-y},B={0,|x|,y}且A=B,求實數x與y的值.[解] 由已知A=B={0,|x|,y},所以0∈A.若x=0,則A={0,0,-y},不滿足元素的互異性;若xy=0,即y=0,則B={0,|x|,0},也不滿足元素的互異性,所以只有x-y=0,即y=x,所以A={x,xy,x-y}={x,x2,0},B={0,|x|,x},所以x2=|x|,所以x=0(舍)或x=1或x=-1.當x=1時,A=B={1,1,0},不滿足元素的互異性,故x≠1.當x=-1時,A=B={-1,1,0},滿足題意.所以x=y=-1即為所求.類型4 根據集合之間的關系求參數【例4】 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 A,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解] 當B= 時,只需2a>a+3,即a>3;當B≠ 時,根據題意作出如圖所示的數軸,可得或解得a<-4或2綜上可得,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a|a<-4或a>2}.[母題探究](變條件)把集合A換成“A={x|-1[解] 因為A={x|-1若A B,如圖,所以或解得-1≤a≤-,所以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 應用集合關系求參數的步驟提醒:此類問題的易錯點有三個地方:①忽略A= 或B= 的情況;②在數軸上表示兩個集合時,沒有分清實心點與空心圈;③沒有弄清包含關系,沒有正確地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組.[跟進訓練]4.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1)若B?A,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2)若A B,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解] (1)①當B≠ ,如圖所示.∴或解這兩個不等式組,得2≤m≤3.②當B= 時,由m+1>2m-1,得m<2.綜上可得,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m|m≤3}.(2)當A B時,如圖所示,此時B≠ .∴即∴m不存在,即不存在實數m使A B.1.下列正確表示集合M={-1,0,1}和N={x|x2+x=0}關系的維恩圖是( )A B C DB [由N={x|x2+x=0},得N={-1,0}.∵M={-1,0,1},∴N?M,故選B.]2.已知集合A={1,a},B={1,2,3},那么( )A.若a=3,則A B B.若A B,則a=3C.若a=3,則A B D.若A B,則a=2A [當a=3時,A={1,3},B={1,2,3},A B成立.當A B時,a=2或3.]3.集合A={x∈N|-2A.8 B.7 C.4 D.3D [因為集合A={x∈N|-2所以集合A的真子集的個數為22-1=3.故選D.]4.已知集合A=(-∞,3),集合B=(-∞,m)且A B,則實數m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3,+∞) [將集合A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如圖所示.要滿足A B,表示實數m的點必須在表示3的點處或在其右邊,故m≥3.]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兩個集合間的基本關系有哪些,如何判斷兩個集合間的關系?[提示] 兩個集合間的基本關系有子集、真子集和相等.常借助元素分析法及數軸法分析兩個集合間的關系.2.空集同任意集合A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提示] (1) A,(2) ?A(A≠ ).3.包含關系與屬于關系的使用條件分別是什么?[提示] 包含關系是集合與集合間的關系,而屬于關系是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兩者不可混用.“白馬非馬”的故事公孫龍,中國古代哲學家,《白馬論》是他的一篇哲學名篇,文中的一個主要論題是“白馬非馬”.他提出的理由之一是:“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是白馬之非馬,審矣!”意思是:若說要馬,黃馬黑馬都行,若說要白馬,黃馬黑馬就不行了……可見白馬非馬是無疑的了.想一想,公孫龍話里的奧妙在哪里?我們日常說話用的自然語言雖然生動通俗,但很難做到嚴謹,因為常有一字多義的情形.“白馬非馬”的“非”字,乃“是”字的反義詞.“是”字的用法有多種.例如:“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坐騎是赤兔馬”,這里的“是”相當于數學中的“=”,表示“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坐騎”和“赤兔馬”是同一個事物;“赤兔馬是紅馬”,這里的“是”相當于集合符號“∈”,表示“赤兔馬”是“紅馬”集合的一個元素;“紅馬是馬”,這里的“馬”是個大集合,“紅馬”是個小集合,“是”字表示的是兩個集合之間的包含關系,即紅馬集合包含于馬集合.可見“是”字身兼多義,如表示“等于”“屬于”或“包含于”,那么“非”字也就可以表示“不等于”“不屬于”或“不包含于”了.公孫龍所論證的實際上是“白馬集合不等于馬集合”,這個意思大家一聽就明,但含糊地說“白馬非馬”,通常會被理解成“白馬集合不包含于馬集合”,就引起討論的興趣了.這個例子說明,使用集合的思想和一詞一義的數學概念,有助于把事情弄清楚.課時分層作業(三) 集合的基本關系一、選擇題1.已知集合P={-1,0,1,2},Q={-1,0,1},則( )A.P∈Q B.P Q C.Q P D.Q∈PC [集合P={-1,0,1,2},Q={-1,0,1},由于集合Q中的元素都在集合P中,所以Q P.故選C.]2.已知A B,A C,B={2,0,1,8},C={1,9,3,8},則A可以是( )A.{1,8} B.{2,3}C.{0} D.{9}A [由A B,A C,B={2,0,1,8},C={1,9,3,8},可知集合A中一定含有集合B,C的公共元素,結合選項可知只有A滿足題意.]3.集合U,S,T,F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①S∈U;②F T;③S T;④S F;⑤S∈F;⑥F U.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③⑥D [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才用∈,故①⑤錯;子集的區域要被全部涵蓋,故②④錯.]4.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A.1 B.2C.3 D.4D [因為集合A={1,2},B={1,2,3,4},所以當滿足A C B時,集合C可以為{1,2},{1,2,3},{1,2,4},{1,2,3,4},故滿足條件的集合C的個數為4.]5.(2023·新高考Ⅱ卷)設集合A={0,-a},B={1,a-2,2a-2},若A B,則a=( )A.2 B.1C. D.-1B [依題意,有a-2=0或2a-2=0.當a-2=0時,解得a=2,此時A={0,-2},B={1,0,2},不滿足A B;當2a-2=0時,解得a=1,此時A={0,-1},B={-1,0,1},滿足A B,所以a=1.故選B.]二、填空題6.已知集合M={1,0,-1},N={x|x=ab,a,b∈M},則集合N的子集個數為________,真子集個數為________.8 7 [(法一:列舉法)由題意,知集合N={1,0,-1},所以N的子集有 ,{-1},{0},{1},{0,1},{0,-1},{1,-1},{0,1,-1},共8個;真子集有 ,{-1},{0},{1},{0,1},{0,-1},{1,-1},共7個.(法二:公式法)由題意,知集合N={1,0,-1},所以N的子集個數為23=8,N的真子集個數為23-1=7.]7.已知M={x|x≥2,x∈R},給定下列關系:①π∈M;②{π}?M;③π?M;④{π}∈M.其中正確的有________.(填序號)①② [①②顯然正確;③中π與M的關系為元素與集合的關系,不應該用“?”符號;④中{π}與M的關系是集合與集合的關系,不應該用“∈”符號.]8.已知集合A={a+b,-2},B={-2,ab},則滿足A=B的一組有序實數對(a,b)可以為________.(2,2) [由題意可得a+b=ab,即(a-1)b=a,顯然a≠1,所以b=,故(a,b)可以為(2,2).]三、解答題9.指出下列各組集合之間的關系:(1)A={x|x是12的約數},B={x|x是36的約數};(2)A={x|x2-x=0},B={x∈R|x2+1=0};(3)A={x|x是平行四邊形},B={x|x是菱形},C={x|x是四邊形},D={x|x是正方形};(4)M=,N=.[解] (1)因為若x是12的約數,則必定是36的約數,反之不成立,所以A?B.(2)因為A={x|x2-x=0}={0,1},B={x∈R|x2+1=0}= ,所以B?A.(3)由圖形的特點可畫出維恩圖如圖所示,從而D?B?A?C.(4)對于集合M,其組成元素是,分子部分表示所有的整數;對于集合N,其組成元素是+n=,分子部分表示所有的奇數.由真子集的概念知,N?M.10.(多選)若集合A具有以下性質:①集合中至少有兩個元素;②若{x,y} A,則xy,x+y∈A,且當x≠0時,∈A,則稱集合A是“緊密集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整數集是“緊密集合”B.實數集是“緊密集合”C.“緊密集合”可以是有限集D.若集合A是“緊密集合”且x,y∈A,則x-y∈ABC [A選項:若x=2,y=1,而 Z,故整數集不是“緊密集合”,A錯誤;B選項:根據“緊密集合”的性質,實數集是“緊密集合”,B正確;C選項:集合{-1,0,1}是“緊密集合”,故“緊密集合”可以是有限集,C正確;D選項:集合A={-1,0,1}是“緊密集合”,當x=1,y=-1時,x-y=2 A,D錯誤.]11.設集合M=,N=,則( )A.M=N B.M NC.N M D.無法確定B [由集合M=,得x==,分子是奇數,由集合N=,得x==,分子可以是奇數也可以是偶數,則M N,故選B.]12.已知集合{a,b,c}={0,1,2},且下列三個關系:①a≠2;②b=2;③c≠0有且只有一個正確,則100a+10b+c等于________.201 [可分下列三種情形:(1)若只有①正確,則a≠2,b≠2,c=0,所以a=b=1,這與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矛盾,所以只有①正確是不可能的;(2)若只有②正確,則b=2,a=2,c=0,這與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矛盾,所以只有②正確是不可能的;(3)若只有③正確,則c≠0,a=2,b≠2,所以b=0,c=1,所以100a+10b+c=100×2+10×0+1=201.]13.設集合A={x|-1≤x+1≤6},B={x|m-1254 (-∞,-2]∪[-1,2] [化簡集合A={x|-2≤x≤5}.(1)∵x∈Z,∴A={-2,-1,0,1,2,3,4,5},即A中含有8個元素,∴A的非空真子集個數為28-2=254.(2)①當m≤-2時,B= ,B A;②當m>-2時,B≠ ,因此,要使B A,則只要∴-1≤m≤2.綜上所述,m的取值范圍是(-∞,-2]∪[-1,2].]14.(1)已知A={x|m+1≤x≤3m-1},B={x|1≤x≤10},且A B,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2)若(1)中的“B={x|1≤x≤10}”改為“B={x|x>10或x<1}”,其余條件不變,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解] (1)①A= 時,m+1>3m-1,解得m<1,滿足A B;②A≠ 時,由A B可得解得1≤m≤.由①②得m≤,故m的取值范圍是.(2)①A= 時,m+1>3m-1,解得m<1,滿足A B;②A≠ 時,由A B可得或即m無解或m>9.故m的取值范圍是{m|m<1或m>9}.15.已知非空集合S的元素都是整數,且滿足:對于任意給定的x,y∈S(x,y可以相同),有x+y∈S且x-y∈S.(1)集合S能否為有限集?若能,求出所有有限集;若不能,請說明理由.(2)證明:若3∈S且5∈S,則S=Z.[解] (1)能.若a∈S,且a≠0,由題意知a的所有整數倍的數都是S中的元素,所以S是無限集;若a∈S,且a=0,則S={0},x+y∈S,x-y∈S,符合題意,且S={0}是有限集,所以集合S能為有限集,即S={0}.(2)證明:因為非空集合S的元素都是整數,且x+y∈Z,x-y∈Z,由5∈S,3∈S,所以5-3=2∈S,所以3-2=1∈S,所以1+1=2∈S,1+2=3∈S,1+3=4∈S,…,1-1=0∈S,0-1=-1∈S,-1-1=-2∈S,-2-1=-3∈S,…,所以非空集合S是所有整數構成的集合,所以S=Z.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第一章1-1-2集合的基本關系學案.docx 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第一章1-1-2集合的基本關系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