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精練第11章三角形11.2.1 三角形的內角(2課時)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精練第11章三角形11.2.1 三角形的內角(2課時)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精練
第11章 三角形
11.2.1 三角形的內角(1)
學習目標
1.闡述并驗證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2.會用三角形內角和探索直角三角形性質與判定.
3.會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進行計算.
老師告訴你
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當已知三角形兩個內角時,可以求出第三個角;
三角形三個內角中至少有兩個是銳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不小于60°。
知識點撥
知識點1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 三角形內角的概念:三角形內角是三角形三邊的夾角.每個三角形都有三個內角,且每個內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2.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3.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證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設法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移到一起,組合成一個平角.在轉化中借助平行線.
【新知導學】
例1-1.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之比是2:3:5,則這個三角形一定是(  )
A. 銳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對應導練】
1.如圖,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圖所示圖形,則∠BAC的度數為(  )
A. 75° B. 60° C. 105° D. 120°
2.如圖,CE是△ADC的邊AD上的高.若∠BAD=40°,∠ECD=25°,則∠B的度數為(  )
A. 20° B. 25° C. 30° D. 35°
3.將兩塊直角三角尺按如圖擺放,其中∠ABC=∠D=90°,∠A=60°,∠DCB=45°,若AC,BD相交于點E,則∠AED的大小為(  )
A. 110° B. 105° C. 95° D. 75°
4.如圖,將分別含有30°、45°角的一副三角板重疊,使直角頂點重合,若兩直角重疊形成的角為65°,則圖中角α的度數為 _____.
5.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為70°,則它的頂角的度數為______.
知識點2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應用:
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數.
①直接根據兩已知角求第三個角;
②依據三角形中角的關系,用代數方法求三個角;
【新知導學】
例2-1.新知探究:
光在反射時,光束的路徑可用圖(1)來表示,AO叫做入射光線,OB叫做反射光線,從入射點O引出的一條垂直于鏡面EF的射線OM叫做法線.AO與OM的夾角α叫入射角,OB與OM的夾角β叫反射角.根據科學實驗可得:∠β=∠α.
(1)試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1=∠2.
問題解決:
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激光”和兩塊相交的平面鏡進行測距.如圖(2)當一束“激光”AB射入到平面鏡EO上、被EO反射到平面鏡OF上,又被平面鏡OF反射后得到反射光線CD.
(2)當AB∥CD,∠DCF=60°時,求∠ABC的度數.
(3)當∠O=90°時,任何射到平面鏡EO上的光線AB經過平面鏡EO和OF的兩次反射后,入射光線AB與反射光線CD總是平行的.請你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提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對應導練】
1.將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圖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邊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對齊,則的度數為( )
A. 75° B. 60° C. 45° D. 30°
2.三個等邊三角形的擺放位置如圖所示,若,則的度數為( )
A. B.
C. D.
3.《周禮 考工記》中記載有:“…半矩謂之宣(xuān),一宣有半謂之欘(zhú)…”.意思是:“…直角的一半的角叫做宣,一宣半的角叫做欘…”即:1宣=矩,1欘=1宣(其中,1矩=90°).
問題:圖(1)為中國古代一種強弩圖,圖(2)為這種強弩圖的部分組件的示意圖,若∠A=1矩,∠B=1欘,則∠C=_____度.

4.如圖,沿方向架橋修路,為加快施工進度,在直線上湖的另一邊的處同時施工.取,,,則,兩點的距離是_________.
題型訓練
題型1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角
1.如圖所示的幾何圖形,的度數為( )

A. B. C. D.
2.將兩張三角形紙片如圖擺放,量得∠1+∠2+∠3+∠4=220°,則∠5的度數為(  )
A.30° B.40° C.45° D.50°
題型2 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如圖,李明同學在東西方向的濱海路A處,測得海中燈塔P在北偏東60°方向上,他向東走400米至B處,測得燈塔P在北偏東30°方向上,則從燈塔P觀測A.B兩處的視角∠P的度數是(  )
A.30° B.32° C.35° D.40°
4.如圖,將一副三角板和一張對邊平行的紙條按下列方式擺放,兩個三角板的一直角邊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邊與紙條一邊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個頂點在紙條的另一邊上,則的度數是________
5.如圖,是A,B,C三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和小亮家(點D)的平面圖,已知A,B,C三點在同一條東西方向的路段上,D在A的北偏東方向,在C的北偏西方向,且點B到A,D兩點的距離相等,試求出從小亮家(點D)觀測檢測點B,C兩處的視角的度數.
題型3 利用三角形內角和與平行線綜合解決問題
6.如圖,分別過△ABC的頂點A,B作AD∥BE.若∠CAD=25°,∠EBC=80°,則∠ACB的度數為(  )
A. 65° B. 75° C. 85° D. 95°
7.如圖,在中,的平分線交于點E,過點E作交于點D,過點D作交于點F.
(1)求證:是的平分線;
(2)若,若,求的度數.
牛刀小試
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則它的底角度數是(  )
A. 55° B. 70° C. 70°或55° D. 70°或40°
2.如圖,在△ABC中,∠A=50°,∠ABC=70°,BD平分∠ABC,則∠BDC的度數是(  )
A. 72° B. 85° C. 65° D. 80°
3.將一副三角板按如圖所示擺放在一組平行線內,∠1=25°,∠2=30°,則∠3的度數為(  )
A. 55° B. 65° C. 70° D. 75°
4.將兩塊直角三角尺按如圖擺放,其中∠ABC=∠D=90°,∠A=60°,∠DCB=45°,若AC,BD相交于點E,則∠AED的大小為(  )
A. 110° B. 105° C. 95° D. 75°
5.已知,如圖,AB∥CD,將一副三角尺如圖擺放,讓一個頂點和一條邊分別放在AB和CD上,則∠AEF=(  )
A. 10° B. 12° C. 15° D. 18°
6.若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為2:3:5,那么這個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等邊三角形
7.如圖,Rt△ABC和Rt△ADE中,∠D=∠C=90°,∠B=30°,點E在線段BC上,DE交AC于點F,若DE∥AB,則∠DAF的度數為(  )
A. 15° B. 20° C. 22.5° D. 30°
8.如圖,在中,,將繞點A逆時針旋轉后得到,點恰好落在線段AB上,連接,若,則n的大小為( )
25 B. 40 C. 45 D. 50
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9.如圖,已知BE、CD分別是 △ABC的內角平分線,BE和CD相交于點O,且∠A=40°,則∠DOE=____________
10.如圖,在Rt△ABC中,∠BAC=90°,點D在BC上,過D作DF⊥BC交BA的延長線于F,連接AD,CF,若∠CFE=32°,∠ADB=45°,則∠B=___.
11.在△ABC中,∠A=∠B,過點A作AD⊥CB交直線BC于點D,∠DAC=36°,則∠C=_____°.
12.在△ABC中,∠C=40°,把△ABC沿BC邊上的高AH所在直線翻折,點C落在射線CB上的點C'處,如果∠BAC'=20°,那么∠BAC=_____度.
已知△ABC中,∠A=90°,∠OBC=∠ABC,∠OCB=∠ACB,則∠BOC=_____.
解答題(共6小題,48分)
14.(6分)如圖,在△ABC中,∠1=∠2=36°,∠3=∠4,求∠DAC的度數.
15.(8分)如圖,在△ABC中,∠CAE=18°,∠C=42°,∠CBD=27°.
(1)求∠AFB的度數;
(2)若∠BAF=2∠ABF,求∠BAF的度數.
16.(8分)如圖,AD平分∠BAC,∠EAD=∠EDA,∠B=54°.
(1)求∠EAC的度數;
(2)若∠CAD:∠E=2:5;求∠E的度數.
17.(6分)下面是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兩種添加輔助線的方法,選擇其中一種,完成證明.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已知:如圖,△ABC,求證:∠A+∠B+∠C=180°.
方法一
證明:如圖,過點A作DE∥BC.
方法二
證明:如圖,過點C作CD∥AB.
18.(10分)新知探究:
光在反射時,光束的路徑可用圖(1)來表示,AO叫做入射光線,OB叫做反射光線,從入射點O引出的一條垂直于鏡面EF的射線OM叫做法線.AO與OM的夾角α叫入射角,OB與OM的夾角β叫反射角.根據科學實驗可得:∠β=∠α.
(1)試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1=∠2.
問題解決:
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激光”和兩塊相交的平面鏡進行測距.如圖(2)當一束“激光”AB射入到平面鏡EO上、被EO反射到平面鏡OF上,又被平面鏡OF反射后得到反射光線CD.
(2)當AB∥CD,∠DCF=60°時,求∠ABC的度數.
(3)當∠O=90°時,任何射到平面鏡EO上的光線AB經過平面鏡EO和OF的兩次反射后,入射光線AB與反射光線CD總是平行的.請你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提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19.(10分)如圖1,∠ACD是△ABC的外角,∠ABC與∠ACD的角平分線交于點O.
(1)若∠ABC=66°,∠ACB=34°,則∠A= °,∠O= °;
(2)探索∠A與∠O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若ABCO,AC⊥BO,求∠ACB的度數.
(4)如圖2,將△ABC紙片沿DE折疊,使點A落在點處,且平分∠ABC,平分∠ACB,若=120°,則∠1+∠2的度數為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精練
第11章 三角形
11.2.1 三角形的內角(1)(解析版)
學習目標
1.闡述并驗證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2.會用三角形內角和探索直角三角形性質與判定.
3.會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進行計算.
老師告訴你
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當已知三角形兩個內角時,可以求出第三個角;
三角形三個內角中至少有兩個是銳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不小于60°。
知識點撥
知識點1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 三角形內角的概念:三角形內角是三角形三邊的夾角.每個三角形都有三個內角,且每個內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2.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3.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證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設法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移到一起,組合成一個平角.在轉化中借助平行線.
【新知導學】
例1-1.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之比是2:3:5,則這個三角形一定是(  )
A. 銳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B
【解析】已知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之比,可以設一份為k°,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三個內角的度數,再判斷三角形的形狀.
解:設一份為k°,則三個內角的度數分別為2k°,3k°,5k°.
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知2k°+3k°+5k°=180°,
得k°=18°,
所以2k°=36°,3k°=54°,5k°=90°.
即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選:B.
【對應導練】
1.如圖,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圖所示圖形,則∠BAC的度數為(  )
A. 75° B. 60° C. 105° D. 120°
【答案】A
【解析】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計算即可.
解:∵∠BAC+∠ABC+∠ACB=180°,
∴∠BAC=180°-45°-60°=75°,
故選:A.
2.如圖,CE是△ADC的邊AD上的高.若∠BAD=40°,∠ECD=25°,則∠B的度數為(  )
A. 20° B. 25° C. 30° D. 35°
【答案】B
【解析】先根據CE是△ADC的邊AD上的高可知∠CED=90°,再由∠ECD=25°可得出∠CDE的度數,根據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即可得出結論.
解:∵CE是△ADC邊AD上的高,∠BAD=40°,
∴∠CED=90°,
∵∠ECD=25°,
∴∠EDC=90°-25°=65°,
∴∠B=∠EDC-∠BAD=65°-40°=25°.
故選:B.
3.將兩塊直角三角尺按如圖擺放,其中∠ABC=∠D=90°,∠A=60°,∠DCB=45°,若AC,BD相交于點E,則∠AED的大小為(  )
A. 110° B. 105° C. 95° D. 75°
【答案】B
【解析】在△BEC中,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求出∠BEC的度數,再結合對頂角相等,即可得出∠AED的度數.
解:在△BEC中,∠EBC=45°,∠ECB=30°,
∴∠BEC=180°-∠EBC-∠ECB=180°-45°-30°=105°,
∴∠AED=∠BEC=105°.
故選:B.
4.如圖,將分別含有30°、45°角的一副三角板重疊,使直角頂點重合,若兩直角重疊形成的角為65°,則圖中角α的度數為 _____.
【答案】140°
【解析】根據三角形外角性質求出求出∠DFB,再根據三角形外角性質求出∠α即可.
解:如圖,
∵∠B=30°,∠DCB=65°,
∴∠DFB=∠B+∠DCB=30°+65°=95°,
∴∠α=∠D+∠DFB=45°+95°=140°,
故答案為:140°.
5.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為70°,則它的頂角的度數為______.
【答案】40°
【解析】已知給出了一個底角為70°,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即可解答本題.
解:因為其底角為70°,所以其頂角=180°﹣70°×2=40°.
故答案為:40°.
【點睛】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求角度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要熟練掌握.
知識點2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應用:
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數.
①直接根據兩已知角求第三個角;
②依據三角形中角的關系,用代數方法求三個角;
【新知導學】
例2-1.新知探究:
光在反射時,光束的路徑可用圖(1)來表示,AO叫做入射光線,OB叫做反射光線,從入射點O引出的一條垂直于鏡面EF的射線OM叫做法線.AO與OM的夾角α叫入射角,OB與OM的夾角β叫反射角.根據科學實驗可得:∠β=∠α.
(1)試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1=∠2.
問題解決:
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激光”和兩塊相交的平面鏡進行測距.如圖(2)當一束“激光”AB射入到平面鏡EO上、被EO反射到平面鏡OF上,又被平面鏡OF反射后得到反射光線CD.
(2)當AB∥CD,∠DCF=60°時,求∠ABC的度數.
(3)當∠O=90°時,任何射到平面鏡EO上的光線AB經過平面鏡EO和OF的兩次反射后,入射光線AB與反射光線CD總是平行的.請你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提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解析】(1)利用OM⊥EF可得∠EOM=∠FOM,再由∠α=∠β即可說明;
(2)由(1)可得∠OCB=∠DCF,從而得出∠BCD,再由平行線的性質即可求解;
(3)先設出∠OBC,再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表示出∠OCB,由(1)可得∠ABE和∠DCF,從而得出∠ABC和∠BCD,相加即可證明.
解:(1)∵OM⊥EF,
∴∠EOM=∠FOM,
∵∠α=∠β,
∴∠EOM-∠α=∠FOM-∠β,
∴∠1=∠2;
(2)∵∠DCF=60°,
∴∠OCB=60°,
∴∠BCD=60°,
∵AB∥CD,
∴∠ABC=180°-∠BCD=120°;
(3)設∠OBC=x,
∴∠ABE=x,
∴∠ABC=180°-∠OBC-∠ABE=180°-2x,
∵∠O=90°,
∴∠OCB=90°-x,
∴∠DCF=90°-x,
∴∠BCD=180°-∠OCB-∠DCF=2x,
∵∠ABC+∠BCD=180°-2x+2x=180°,
∴AB∥CD.
【對應導練】
1.將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圖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邊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對齊,則的度數為( )
A. 75° B. 60° C. 45° D. 30°
【答案】A
【解析】根據三角板可得:∠2=60°,∠5=45°,然后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得∠2的度數,進而得到∠4的度數,再根據三角形內角與外角的關系可得∠2的度數.
解:如圖:
由題意得:∠2=60°,∠5=45°,
∵∠2=60°,
∴∠3=180°-90°-60°=30°,
∴∠4=30°,
∴∠1=∠4+∠5=30°+45°=75°
故選:A.
【點睛】本題考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質,關鍵是掌握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2.三個等邊三角形的擺放位置如圖所示,若,則的度數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利用三個平角的和減去中間三角形的內角和,再減去三個的角即可.
解:,,




故選:.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靈活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成為解答本題的關鍵.
3.《周禮 考工記》中記載有:“…半矩謂之宣(xuān),一宣有半謂之欘(zhú)…”.意思是:“…直角的一半的角叫做宣,一宣半的角叫做欘…”即:1宣=矩,1欘=1宣(其中,1矩=90°).
問題:圖(1)為中國古代一種強弩圖,圖(2)為這種強弩圖的部分組件的示意圖,若∠A=1矩,∠B=1欘,則∠C=_____度.

【答案】22.5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A=90°,∠B=67.5°,然后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即可求得∠C的度數.
解:∵1宣=矩,1欘=1宣,1矩=90°,∠A=1矩,∠B=1欘,
∴∠A=90°,∠B=1××90°=67.5°,
∴∠C=180°-90°-∠B=180°-90°-67.5°=22.5°,
故答案為:22.5.
4.如圖,沿方向架橋修路,為加快施工進度,在直線上湖的另一邊的處同時施工.取,,,則,兩點的距離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圖所示:過點作于點,先求出,再根據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長.
如圖所示:過點作于點,則∠BEC=∠DEC=90°,


∴∠BCE=90°-30°=60°,
又,

∴∠ECD=45°=∠D,
∴,


,即.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勾股定理,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相關內容并能靈活運用.
題型訓練
題型1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角
1.如圖所示的幾何圖形,的度數為( )

A. B. C. D.
【答案】D
【思路點撥】連接,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可得,再根據,即可求解.
【規范解答】解;如圖,連接,則,
∵,


故選:D.

【考點評析】本題考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對頂角相等,整體思想的利用是解題的關鍵.
2.將兩張三角形紙片如圖擺放,量得∠1+∠2+∠3+∠4=220°,則∠5的度數為(  )
A.30° B.40° C.45° D.50°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計算即可.
【解答】解:如圖,在△ADE中,
∵∠A+∠1+∠2=180°,
∴∠A=180°﹣(∠1+∠2),
在△BMN中,
∵∠B+∠3+∠4=180°,
∴∠B=180°﹣(∠3+∠4),
在△ABC中,
∵∠A+∠B+∠C=180°,
∴180°﹣(∠1+∠2)+180°﹣(∠3+∠4)+∠5=180°,
∴∠5=(∠1+∠2+∠3+∠4)﹣180°,
∵∠1+∠2+∠3+∠4=220°,
∴∠5=220°﹣180°=4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找到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是解題的關鍵.
題型2 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如圖,李明同學在東西方向的濱海路A處,測得海中燈塔P在北偏東60°方向上,他向東走400米至B處,測得燈塔P在北偏東30°方向上,則從燈塔P觀測A.B兩處的視角∠P的度數是(  )
A.30° B.32° C.35° D.40°
【分析】在△ABP中,求出∠PAB、∠PBA的度數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PAB=30°,∠ABP=120°,
∴∠APB=180°﹣∠PAB﹣∠ABP=30°.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方向角,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解題關鍵.
4.如圖,將一副三角板和一張對邊平行的紙條按下列方式擺放,兩個三角板的一直角邊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邊與紙條一邊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個頂點在紙條的另一邊上,則的度數是________
答案:15°
解析:由題意可得,,,,過點E作,
則,
,,
又,


.
故答案為:15°.
5.如圖,是A,B,C三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和小亮家(點D)的平面圖,已知A,B,C三點在同一條東西方向的路段上,D在A的北偏東方向,在C的北偏西方向,且點B到A,D兩點的距離相等,試求出從小亮家(點D)觀測檢測點B,C兩處的視角的度數.
答案:
解析:由題意可知:,,,,
,,


在中,,
.
題型3 利用三角形內角和與平行線綜合解決問題
6.如圖,分別過△ABC的頂點A,B作AD∥BE.若∠CAD=25°,∠EBC=80°,則∠ACB的度數為(  )
A. 65° B. 75° C. 85° D. 95°
【答案】B
【解析】由平行線的性質可求∠ADC得度數,再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可求解.
解:∵AD∥BE,
∴∠ADC=∠EBC=80°,
∵∠CAD+∠ADC+∠ACB=180°,∠CAD=25°,
∴∠ACB=180°-25°-80°=75°,
故選:B.
7.如圖,在中,的平分線交于點E,過點E作交于點D,過點D作交于點F.
(1)求證:是的平分線;
(2)若,若,求的度數.
【答案】(1)見解析 (2)
【解析】(1)如圖,根據角平分線得到,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到,,進而得到,即可得證;
(2)根據平行得到,進而求出的度數,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再次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小問1詳解】
證明:如圖,
∵的平分線交于點E,
∴,
∵,,
∴,,
∴,
即:是的平分線;
小問2詳解】
解:如圖,
∵,
∴,
∴,,
∴,
∴.
【點睛】本題考查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熟練掌握平行線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牛刀小試
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則它的底角度數是(  )
A. 55° B. 70° C. 70°或55° D. 70°或40°
【答案】C
【解析】先分頂角為70°和底角為70°兩種情況,再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即可解答.
解:當它的頂角為70°時,
它的底角度數為:(180°-70°)÷2=55°;
當它的底角為70°時,
它的底角度數為:180°-2×70°=40°;
∴它的底角度數是55°或70°.
故選:C.
2.如圖,在△ABC中,∠A=50°,∠ABC=70°,BD平分∠ABC,則∠BDC的度數是(  )
A. 72° B. 85° C. 65° D. 80°
【答案】B
【解析】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得出∠C=60°,再利用角平分線得出∠DBC=35°,進而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得出∠BDC的度數.
解:∵在△ABC中,∠A=50°,∠ABC=70°,
∴∠C=60°,
∵BD平分∠ABC,
∴∠DBC=∠ABC=35°,
∴∠BDC=180°-60°-35°=85°.
故選:B.
3.將一副三角板按如圖所示擺放在一組平行線內,∠1=25°,∠2=30°,則∠3的度數為(  )
A. 55° B. 65° C. 70° D. 75°
【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求得∠BAC=115°,再由平行線的性質可求得∠ACD的度數,結合平角的定義即可求∠3.
解:如圖,
由題意可得:∠CAE=90°,∠ACF=45°,
∵∠1=25°,
∴∠BAC=∠1+∠CAE=115°,
∵AB∥CD,
∴∠BAC+∠ACD=180°,
∴∠ACD=180°-∠BAC=65°,
∴∠3=180°-∠ACD-∠ACF=70°.
故選:C.
4.將兩塊直角三角尺按如圖擺放,其中∠ABC=∠D=90°,∠A=60°,∠DCB=45°,若AC,BD相交于點E,則∠AED的大小為(  )
A. 110° B. 105° C. 95° D. 75°
【答案】B
【解析】在△BEC中,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求出∠BEC的度數,再結合對頂角相等,即可得出∠AED的度數.
解:在△BEC中,∠EBC=45°,∠ECB=30°,
∴∠BEC=180°-∠EBC-∠ECB=180°-45°-30°=105°,
∴∠AED=∠BEC=105°.
故選:B.
5.已知,如圖,AB∥CD,將一副三角尺如圖擺放,讓一個頂點和一條邊分別放在AB和CD上,則∠AEF=(  )
A. 10° B. 12° C. 15° D. 18°
【答案】C
【解析】過點F作FG∥AB,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得出∠CFG=120°,進而得出∠GFD=30°,∠EFG=15°,根據FG∥AG,即可求解.
解:如圖所示,過點F作FG∥AB,
∵AB∥CD,
∴FG∥AB∥CD,
∵∠FCD=60°,
∴∠CFG=180°-∠FCD=120°,
∵∠CFD=90°,
∴∠GFD=∠CFG-∠DFC=120°-90°=30°,
∵∠EFD=45°,
∴∠EFG=∠EFD-∠GFD=45°-30°=15°,
∵FG∥AB,
∴∠AEF=∠EFG=15°.
故選:C.
6.若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為2:3:5,那么這個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等邊三角形
【答案】A
【解析】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求出最大內角的度數,再得出選項即可.
解:∵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為2:3:5,
∴最大內角的度數是180=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選:A.
7.如圖,Rt△ABC和Rt△ADE中,∠D=∠C=90°,∠B=30°,點E在線段BC上,DE交AC于點F,若DE∥AB,則∠DAF的度數為(  )
A. 15° B. 20° C. 22.5° D. 30°
【答案】D
【解析】由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求出∠CAB=60°,由DE∥AB,得出∠D+∠DAB=90°,求出∠DAB=90°,即可求出∠DAF的度數.
解:在Rt△ABC中,
∵∠C=90°,∠B=30°,
∴∠CAB=90°-30°=60°,
∵DE∥AB,
∴∠D+∠DAB=180°,
∵∠D=90°,
∴∠DAB=180°-90°=90°,
∴∠DAF=∠DAB-∠CAB=90°-60°=30°.
故選:D.
8.如圖,在中,,將繞點A逆時針旋轉后得到,點恰好落在線段AB上,連接,若,則n的大小為( )
A. 25 B. 40 C. 45 D. 50
【答案】D
【解析】由旋轉即得出,.從而可求出和利用等邊對等角證明,再結合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即n的大小.
根據旋轉可知,,
∴,
∴.
即.
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旋轉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是解題關鍵.
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9.如圖,已知BE、CD分別是 △ABC的內角平分線,BE和CD相交于點O,且∠A=40°,則∠DOE=____________
【答案】110°##110度
【解析】根據∠A=40°求出∠ABC+∠ACB=140°,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求出∠EBC+∠BCD=70°,進而求出∠BOC=110°,最后根據對頂角相等即可求解.
解:如圖,∵∠A=40°,
∴∠ABC+∠ACB=180°-∠A=140°,
∵BE、CD分別是 △ABC的內角平分線,
∴∠EBC=∠ABC,∠BCD==∠ACB,
∴∠EBC+∠BCD=∠ABC+∠ACB=(∠ABC+∠ACB)=70°,
∴∠BOC=180°-(∠EBC+∠BCD)=110°,
∴∠DOE=∠BOC=110°.
故答案為:110°
【點睛】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角平分線的定義,對頂角相等等知識,熟知相關知識,運用整體思想求出∠EBC+∠BCD=70°是解題關鍵.
10.如圖,在Rt△ABC中,∠BAC=90°,點D在BC上,過D作DF⊥BC交BA的延長線于F,連接AD,CF,若∠CFE=32°,∠ADB=45°,則∠B=___.
【答案】77°
【解析】CF的中點T,連接DT,AT,證明AT⊥CF ,AC= AF,得到∠AFC = 45°, 根據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互余計算即可.
詳解】解:取CF的中點T,連接DT,AT,
∵∠BAC=90°,FD⊥BC,
∴∠CAF=∠CDF=90°,
∴AT=DT=CF,
∴TD=TC=TA,
∴∠TDA=∠TAD,∠TDC=∠TCD,
∵∠ADB=45°,
∴∠ADT+∠TDC=135°,
∴∠DAT+∠TCD=135°,
∴∠ATC=360°﹣2×135°=90°,
∴AT⊥CF,
∵CT=TF,
∴AC=AF,
∴∠AFC=45°,
∴∠BFD=45°﹣32°=13°,
∵∠BDF=90°,
∴∠B=90°﹣∠BFD=77°,
故答案為:77°.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的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題的關鍵是正確添加斜邊上的中線.
11.在△ABC中,∠A=∠B,過點A作AD⊥CB交直線BC于點D,∠DAC=36°,則∠C=_____°.
【答案】54或126
【解析】首先在直角△ACD中,分兩種情況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和鄰補角的定義求得∠BCA的度數.
解:當△ABC時銳角三角形時,如圖1.
在直角△ACD中,∠ACB=90°-∠DAC=90°-36°=54°;
當△ABC是鈍角三角形時,如圖2.
∠ACD=90°-∠DAC=90°-36°=54°,
則∠ACB=180°-∠ACD=180°-54°=126°.
則∠ACB的度數是54°或126°.
故答案為:54或126.
12.在△ABC中,∠C=40°,把△ABC沿BC邊上的高AH所在直線翻折,點C落在射線CB上的點C'處,如果∠BAC'=20°,那么∠BAC=_____度.
【答案】80或120
【解析】利用翻折變換的性質求出∠C′=40°,再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ABC′,再求出∠ABC,可得結論.
解:如圖,當點B在線段CC′上時.
由翻折的旋轉可知,∠C′=∠C=40°,
∴∠ABC′=180°-∠C′-∠BAC′=180°-40°-20°=120°,
∴∠ABC=180°-120°=60°,
∴∠CAB=180°-∠C-∠ABC=180°-40°-60°=80°,
當點B在CC′的延長線上時,可得∠CAB=100°+20°=120°
故答案為:80或120.
13.已知△ABC中,∠A=90°,∠OBC=∠ABC,∠OCB=∠ACB,則∠BOC=_____.
【答案】150°
【解析】求出∠OBC+∠OCB的度數即可解決問題.
解:∵∠A=90°,
∴∠ABC+∠ACB=90°,
∵∠OBC=∠ABC,∠OCB=∠ACB,
∴∠OBC+∠OCB=(∠ABC+∠ACB)=30°,
∴∠BOC=180°-30°=150°,
故答案為150°.
解答題(共6小題,48分)
14.(6分)如圖,在△ABC中,∠1=∠2=36°,∠3=∠4,求∠DAC的度數.
【解析】依據三角形外角性質,即可得到∠3的度數,再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得到∠DAC的度數.
解:∵∠1=∠2=36°,
∴∠3=∠4=∠1+∠2=72°,
在△ACD中,∠DAC=180°-(∠3+∠4)=180°-2×72°=36°.
∴∠DAC=36°,
答:∠DAC的度數為36°.
15.(8分)如圖,在△ABC中,∠CAE=18°,∠C=42°,∠CBD=27°.
(1)求∠AFB的度數;
(2)若∠BAF=2∠ABF,求∠BAF的度數.
【解析】(1)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得3∠ABF=93°,從而得出答案.
解:(1)∵∠AEB=∠C+∠CAE,∠C=42°,∠CAE=18°,
∴∠AEB=60°,
∵∠CBD=27°,
∴∠BFE=180°-27°-60°=93°,
∴∠AFB=180°-∠BFE=87°;
(2)∵∠BAF=2∠ABF,∠BFE=93°,
∴3∠ABF=93°,
∴∠ABF=31°,
∴∠BAF=62°.
16.(8分)如圖,AD平分∠BAC,∠EAD=∠EDA,∠B=54°.
(1)求∠EAC的度數;
(2)若∠CAD:∠E=2:5;求∠E的度數.
【解析】(1)利用外角性質及∠EAD=∠EDA,可得∠EAC+∠CAD=∠B+∠BAD,又由角平分線的定義可得:∠EAC=∠B=54°.
(2)設∠CAD=2x,則∠E=5x,∠BAD=2x,則∠EDA=∠EAD=∠CAD+∠EAC=2x+54°,在三角形EDA中再由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建立方程求解x即可求解此題.
解:(1)∵∠EAD=∠EDA,
∴∠EAC+∠CAD=∠B+∠BAD,
∵AD平分∠BAC,
∴∠CAD=∠BAD.
∴∠EAC=∠B.
∵∠B=54°,
∴∠EAC=54°.
(2)設∠CAD=2x,則∠E=5x,∠DAB=2x,
∵∠B=54°,
∴∠EDA=∠EAD=2x+54°.
∵∠EDA+∠EAD+∠E=180°,
∴2x+54°+2x+54°+5x=180°.
解得x=8°.
∴∠E=5x=40°.
17.(6分)下面是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兩種添加輔助線的方法,選擇其中一種,完成證明.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已知:如圖,△ABC,求證:∠A+∠B+∠C=180°.
方法一
證明:如圖,過點A作DE∥BC.
方法二
證明:如圖,過點C作CD∥AB.
【解析】方法一:由平行線的性質得:∠B=∠BAD,∠C=∠CAE,再由平角的定義可得∠BAD+∠BAC+∠CAE=180°,從而可求解;
方法二:由平行線的性質得:∠A=∠ACD,∠B+∠BCD=180°,從而可求解.
證明:方法一:∵DE∥BC,
∴∠B=∠BAD,∠C=∠CAE,
∵∠BAD+∠BAC+∠CAE=180°,
∴∠B+∠BAC+∠C=180°;
方法二:∵CD∥AB,
∴∠A=∠ACD,∠B+∠BCD=180°,
∴∠B+∠ACB+∠A=180°.
18.(10分)新知探究:
光在反射時,光束的路徑可用圖(1)來表示,AO叫做入射光線,OB叫做反射光線,從入射點O引出的一條垂直于鏡面EF的射線OM叫做法線.AO與OM的夾角α叫入射角,OB與OM的夾角β叫反射角.根據科學實驗可得:∠β=∠α.
(1)試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1=∠2.
問題解決:
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激光”和兩塊相交的平面鏡進行測距.如圖(2)當一束“激光”AB射入到平面鏡EO上、被EO反射到平面鏡OF上,又被平面鏡OF反射后得到反射光線CD.
(2)當AB∥CD,∠DCF=60°時,求∠ABC的度數.
(3)當∠O=90°時,任何射到平面鏡EO上的光線AB經過平面鏡EO和OF的兩次反射后,入射光線AB與反射光線CD總是平行的.請你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及新知說明.(提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解析】(1)利用OM⊥EF可得∠EOM=∠FOM,再由∠α=∠β即可說明;
(2)由(1)可得∠OCB=∠DCF,從而得出∠BCD,再由平行線的性質即可求解;
(3)先設出∠OBC,再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表示出∠OCB,由(1)可得∠ABE和∠DCF,從而得出∠ABC和∠BCD,相加即可證明.
解:(1)∵OM⊥EF,
∴∠EOM=∠FOM,
∵∠α=∠β,
∴∠EOM-∠α=∠FOM-∠β,
∴∠1=∠2;
(2)∵∠DCF=60°,
∴∠OCB=60°,
∴∠BCD=60°,
∵AB∥CD,
∴∠ABC=180°-∠BCD=120°;
(3)設∠OBC=x,
∴∠ABE=x,
∴∠ABC=180°-∠OBC-∠ABE=180°-2x,
∵∠O=90°,
∴∠OCB=90°-x,
∴∠DCF=90°-x,
∴∠BCD=180°-∠OCB-∠DCF=2x,
∵∠ABC+∠BCD=180°-2x+2x=180°,
∴AB∥CD.
19.(10分)如圖1,∠ACD是△ABC的外角,∠ABC與∠ACD的角平分線交于點O.
(1)若∠ABC=66°,∠ACB=34°,則∠A= °,∠O= °;
(2)探索∠A與∠O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若ABCO,AC⊥BO,求∠ACB的度數.
(4)如圖2,將△ABC紙片沿DE折疊,使點A落在點處,且平分∠ABC,平分∠ACB,若=120°,則∠1+∠2的度數為 .
【答案】(1)80,40
(2)∠A=∠O;理由見解析
(3)∠ACB=60°;
(4)120°
【解析】(1)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求∠A,求出∠OBC,和∠BCO,再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結論;
(2)由題中角平分線可得∠O=∠OCD-∠OBC=∠ACD-∠ABC,進而得出∠A=180°-∠ABC-180°+∠ACD=∠ACD-∠ABC,即可得出結論;
(3)AC與BO交于點E,由OCAB,證得∠ABO=∠O,由AC⊥BO,證得∠AEB=90°,故2∠O+∠O=90°,進而證得∠A=60°,∠ABC=2∠ABO即可證得結論;
(4)連接,先求出∠BAC,再證明∠1+∠2=2∠BAC即可解決問題.
【小問1詳解】
解:∵∠ABC=66°,∠ACB=34°,
∴∠A=180°-∠ABC-∠ACB=80°,
∵∠ABC與∠ACD的角平分線交于點O,
∴∠OBC=∠ABC=33°,∠OCD=(180°-34°)=73°,
∴∠O=∠OCD-∠OBC=40°,
故答案為:80、40;
【小問2詳解】
解:∵BO平分∠ABC,
∴∠ABO=∠ABC,
∵CO平分∠ACD,
∴∠ACO=∠ACD,
如圖,AC與BO交于點E,
∵∠AEB=∠CEO,
∴∠A+∠ABO=∠O+∠ACO,
∴∠A+∠ABO=∠O+∠ACD,
∵∠ACD是△ABC的外角,
∴∠ACD=∠A+∠ABC=∠A+2∠ABO,
∴∠A+∠ABO=∠O+∠A+∠ABO,
∴∠A=∠O;
【小問3詳解】
解:如圖,AC與BO交于點E,
∵OCAB,
∴∠ABO=∠O,
∵AC⊥BO,
∴∠AEB=90°,
∴∠A+∠ABO=90°,
∴2∠O+∠O=90°,
∴∠O=30°,
∴∠A=60°,∠ABC=2∠ABO=60°,
∴∠ACB=60°;
【小問4詳解】
解:如圖,連接,
∵平分∠ABC,平分∠ACB,
∴=∠ABC,=∠ACB,
∵=120°,
∴=180°-120°=60°,
∴∠ABC+∠ACB=120°,
∴∠BAC=180°-120°=60°,
∵沿DE折疊,
∴,,
∵∠1=,∠2=,
∴∠1+∠2=2=2∠BAC=2×60°=120°,
故答案為:120°.
【點睛】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角平分線定義、三角形外角的性質、折疊變換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正確添加輔助線,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精練
第11章 三角形
11.2.1 三角形的內角(2)
學習目標
1.知道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
2.掌握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推理.
老師告訴你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是另一直角邊上的高。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知識點撥
知識點1: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號“Rt△”表示,直角三角ABC可以寫成Rt△ABC.
定理應用格式:在Rt△ABC中,∵ ∠C=90°∴ ∠A+∠B=90°.
【新知導學】
例1-1 .①.如圖(1),∠B=∠C=90°,AD交BC于點O,∠A與∠D有什么關系?請說明理由.
②如圖(2),∠B=∠D=90°,AD交BC于點O,∠A與∠C有什么關系?請說明理由.
【對應導練】
1.在中,,,點D在AB邊上,連接CD,若為直角三角形,求的度數.
2.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為,則另一個銳角為_________度.
3.如圖,,,垂足為E,,則的度數是( )
A. B. C. D.
4 .如圖,∠ACB=90°,CD⊥AB,垂足為D,∠ACD與∠B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知識點2: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理應用格式:
∵ ∠A+∠B=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
【新知導學】
例2-1.在下列條件中:
①;
②;
③;
④,
能確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對應導練】
1.如圖,CE⊥AD,垂足為E,∠A=∠C,△ABD是直角三角形嗎?為什么?
2.在中,,則為( )三角形.
A.銳角 B.直角 C.鈍角 D.等腰
3.已知在中,,則的形狀是( )
A.等邊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鈍角三角形
二、題型訓練
1.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的應用
1.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線,它們相交于點O,,.

(1)求,;
(2)直接寫出與的關系.
2.如圖,在中,,點為上一點,過點作于點.
(1)當平分,且時,求的度數;
(2)當點是中點,,且的面積為,求的長.
3.如圖,在中,,于D.
(1)求證:;
(2)若平分分別交、于E、F,求證:.
4.如圖,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線,它們相交于點O,.
(1)求的度數;
(2)若,求的度數.
2.兩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應用
5.如圖,平分,平分,和交于點E.寫出圖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不要求證明).
6.已知:如圖,在中,D是AB上一點,,.求證:是直角三角形.
7.如圖,在中,是邊上的高,E是邊上一點,交于點M,且.求證:是直角三角形.
三、牛刀小試
1.在中,,,則( )
A. B. C. D.
2.如圖,一塊直尺與一個直角三角形如圖放置,若,則的度數為( )
A. B. C. D.
3.在下列條件:①;②;③;④中,不能確定為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4.如圖,將三角形紙片沿折疊,若,,則的度數為( )
A. B. C. D.
5.如圖,在四邊形中,,,平分.若,則的大小為( )

A. B. C. D.
6.如圖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圖案,則的度數為( )
A.105° B.90° C.75° D.60°
7.在中,,則此三角形是( )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8.在下列條件中:
①;
②;
③;
④,
能確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9.如圖,在中,,點D在上,于點交與點F.若,則 .
10.如圖,在中,分別是邊上的高,若,則的度數是 ,的度數是 .
11.《周禮考工記》中記載有:“……半矩謂之宣(xuān),一宣有半謂之欘(zhú)……”意思是:“……直角的一半的角叫做宣,一宣半的角叫做欘……”.即:1宣矩,1欘宣(其中,1矩),問題:圖(1)為中國古代一種強弩圖,圖(2)為這種強弩圖的部分組件的示意圖,若矩,欘,則 度.

12.如圖,在中,與的平分線交于點I,則的度數是 °.

13.如圖,一把直尺的一邊緣經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交斜邊于點;直尺的另一邊緣分別交、于點、,若,,則 度.
三、解答題(共6小題,48分)
14.(9分)如圖,在中,,的平分線交于點,小琪在寫作業時,發現如下規律:
①當時,;
②當時,;
③當時,;

(1)根據上述規律,若,則________;
(2)請你用數學表達式歸納出與的關系:________;
(3)請證明你的結論.
15.(6分)(1)如圖①,在中,,于點D,圖中有與相等的角嗎?為什么?

(2)如圖②,把圖①中的D點向右移動,作交于點E,圖中還有與相等的角嗎?為什么?
(3)如圖③,把圖①中的D點向左移動,作交的延長線于點E,圖中還有與相等的角嗎?為什么?
16.(8分)如圖,是的角平分線,點在是上,交于點.
(1)若,求的度數;
(2)若,求的度數.
17.(8分)如圖,是的邊上的高,平分交于E,.

(1)若,求的度數;
(2)若,則______.
18.(9分)閱讀并填空.將三角尺(,)放置在上(點P在內),如圖①所示,三角尺的兩邊、恰好經過點B和點C.我們來探究:與是否存在某種數量關系.
(1)特例探索:若,則______度;______度;
(2)類比探索:求,,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3)變式探索:如圖②所示,改變三角尺的位置,使點P在外,三角尺的兩邊、仍恰好經過點B和點C,求,,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19.(8分)在中,是的角平分線,,
(1)如圖1,是邊上的高,,,求的度數;
(2)如圖2,點在上,于,猜想與、的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名師點撥精練
第11章 三角形
11.2.1 三角形的內角(2)(解析版)
學習目標
1.知道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
2.掌握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推理.
老師告訴你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是另一直角邊上的高。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知識點撥
2.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號“Rt△”表示,直角三角ABC可以寫成Rt△ABC.
定理應用格式:在Rt△ABC中,∵ ∠C=90°∴ ∠A+∠B=90°.
【新知導學】
例1-1 .①.如圖(1),∠B=∠C=90°,AD交BC于點O,∠A與∠D有什么關系?請說明理由.
②如圖(2),∠B=∠D=90°,AD交BC于點O,∠A與∠C有什么關系?請說明理由.
①.解:∠A=∠D. 理由如下:
方法一:(利用平行的判定和性質)
∵ ∠B=∠C=90°,
∴ AB∥CD,
∴ ∠A=∠D.
方法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在Rt△AOB和Rt△COD中,
∵ ∠B=∠C=90°,
∴ ∠A+∠AOB=90°,∠D+∠COD=90°,
∵ ∠AOB=∠COD,
∴ ∠A=∠D.
②解:∠A=∠C. 理由如下:
在Rt△AOB和Rt△COD中,
∵ ∠B=∠D=90°,
∴ ∠A+∠AOB=90°,∠C+∠COD=90°,
∵ ∠AOB=∠COD,
∴ ∠A=∠C.
【點評】兩個探究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用直角三角形性質的同時,有圖形歸納總結初中幾何的基本圖形,由形得數量,讓學生學會在復雜圖形中找到基本圖形,掌握基本解題策略。
【對應導練】
1.在中,,,點D在AB邊上,連接CD,若為直角三角形,求的度數.
答案:或
解析:當時,
,,
.
當時,
,,


或.
2.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為,則另一個銳角為_________度.
答案:40
解析: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為50°,則另一個銳角為,
故答案為:40.
3.如圖,,,垂足為E,,則的度數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
故選:C.
4 .如圖,∠ACB=90°,CD⊥AB,垂足為D,∠ACD與∠B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解:∠ACD=∠B. 理由如下:
∵ ∠ACB=90°,
∴ ∠ACD+∠BCD=90°,
∵ CD⊥AB,
∴ ∠BDC=90°,
∴ ∠B+∠BCD=90°,
∴ ∠ACD=∠B.
知識點2: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理應用格式:
∵ ∠A+∠B=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
【新知導學】
例2-1.在下列條件中:
①;
②;
③;
④,
能確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D
解析:①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確;②因為,,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確;③因為,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③正確;④因為,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④正確.
故選D.
【對應導練】
1.如圖,CE⊥AD,垂足為E,∠A=∠C,△ABD是直角三角形嗎?為什么?
解:△ABD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CE⊥AD,
∴∠CED=90°,
∴∠C+∠D=90°.
∵∠A=∠C,
∴∠A+∠D=90°,
∴△ABD是直角三角形.
2.在中,,則為( )三角形.
A.銳角 B.直角 C.鈍角 D.等腰
答案:B
解析:,
可設,,,
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可得:,
解得:,
,,,
因此是直角三角形.
故選:B.
3.已知在中,,則的形狀是( )
A.等邊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鈍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是直角三角形
二、題型訓練
1.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的應用
1.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線,它們相交于點O,,.

(1)求,;
(2)直接寫出與的關系.
【答案】(1),
(2)
【分析】本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與角平分線有關的三角形的內角和問題,熟練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是解題關鍵.
(1)根據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即可得的度數;先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和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解即可得;
(2)先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可得,從而可得,然后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解即可得.
【詳解】(1)解:在中,是高,,

∵在中,,,

∵,分別是,的角平分線,


(2)解:在中,,
∵,分別是,的角平分線,

2.如圖,在中,,點為上一點,過點作于點.
(1)當平分,且時,求的度數;
(2)當點是中點,,且的面積為,求的長.
【答案】(1);
(2).
【分析】()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解即可;
()由點是中點得,又,從而求解;
此題考查了角平分線的定義,三角形中線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等面積法,熟練掌握知識點的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詳解】(1)解:∵平分,,
∴,
∵,
∴,
∴;
(2)解:∵點是中點,
∴,
∵,,
∴,
∵,
∴,
∴.
3.如圖,在中,,于D.
(1)求證:;
(2)若平分分別交、于E、F,求證:.
【答案】(1)見解析
(2)見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角平分線的定義,對頂角的性質,余角的性質,難度適中.
(1)由于與都是的余角,根據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證;
(2)根據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得出,再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出,然后由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等量代換即可證明.
【詳解】(1)證明:,于D,
,,

(2)證明:在中,,
同理在中,.
又平分,


又,

4.如圖,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線,它們相交于點O,.
(1)求的度數;
(2)若,求的度數.
【答案】(1)
(2)
【分析】本題考查了三角形角平分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是解題的關鍵.
(1)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出,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出,進而即可求解;
(2)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得,根據是的角平分線,得出,根據,即可求解.
【詳解】(1)解:是的角平分線,

在中,,


(2)在中,是高,,
,,
是的角平分線,



2.兩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應用
5.如圖,平分,平分,和交于點E.寫出圖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不要求證明).
【答案】,,
【分析】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和角平分線的定義,結合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證得即可得出結論.
【詳解】解:∵,
∴,
∵平分,平分,
∴,,
∴,
∴是直角三角形,
∴,
∵和交于點E,
∴,
∴,,均為直角三角形.
【點睛】本題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涉及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定義、鄰補角、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等知識,熟練掌握銳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的關鍵.
6.已知:如圖,在中,D是AB上一點,,.求證: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見解析
【分析】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得,據此即可證明是直角三角形.
【詳解】解:在中,D是AB上一點,,,
∵,
∴,即,
∴,
∴是直角三角形.
【點睛】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于”是解題的關鍵.
7.如圖,在中,是邊上的高,E是邊上一點,交于點M,且.求證: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見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由是邊上的高,得;再由,即可得結論成立.
【詳解】解:∵是邊上的高,
∴,
∴.
∵,
∴,
∴是直角三角形.
三、牛刀小試
1.在中,,,則(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題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熟練掌握直角三角形兩銳角和等于90度是解題的關鍵.根據握直角三角形兩銳角和等于90度求解即可.
【詳解】解:∵在中,,



解得:
故選:B.
2.如圖,一塊直尺與一個直角三角形如圖放置,若,則的度數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根據平行線的性質求出,然后根據鄰補角的定義求出,最后根據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互余求出即可.準確識圖是解題的關鍵.
【詳解】解:如圖,
直尺的兩邊互相平行,


故選:.
3.在下列條件:①;②;③;④中,不能確定為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是解答此題的關鍵.根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對各個條件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答案.
【詳解】解:①當時,不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本小題不符合題意;
②,
,,,
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題符合題意;
③設,則,
,解得,
,故本小題不符合題意;
④設,,,
則,
解得,故,
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題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是直角三角形的是②④共2個.
故選:C
4.如圖,將三角形紙片沿折疊,若,,則的度數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折疊的性質,由折疊的性質可得, ,再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即可求解.明確折疊前后對應角相等是解題的關鍵.
【詳解】解:如圖,
∵將三角形紙片沿BD折疊,
∴, ,
∴ ,
∵,
∴ ,
∴ ,
∴ ,
故選:C.
5.如圖,在四邊形中,,,平分.若,則的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和角平分線的定義求得,,再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得的度數,然后利用角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
【詳解】解:,
,,


平分,




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定義,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是解題關鍵.
6.如圖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圖案,則的度數為( )
A.105° B.90° C.75° D.60°
答案:C
解析:,

故選C.
7.在中,,則此三角形是( )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B
解析:設,
因為,
所以,,
在中,,
即,
解得,
那么,,,
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選:B.
8.在下列條件中:
①;
②;
③;
④,
能確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D
解析:①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①正確;②因為,,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②正確;③因為,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③正確;④因為,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④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9.如圖,在中,,點D在上,于點交與點F.若,則 .
【答案】/42度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余角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熟練掌握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等角的余角相等是解題的關鍵;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和已知角可求出∠EDB,從而可求得∠EDF;
【詳解】 ,

故答案為:;
10.如圖,在中,分別是邊上的高,若,則的度數是 ,的度數是 .
【答案】 /20度 /40度
【分析】本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在和中,,求得和的度數,再由求得的度數,在中即可求得的度數.
【詳解】解:∵在和中,分別是邊上的高,

又,
∴在中,.
故答案為:;.
11.《周禮考工記》中記載有:“……半矩謂之宣(xuān),一宣有半謂之欘(zhú)……”意思是:“……直角的一半的角叫做宣,一宣半的角叫做欘……”.即:1宣矩,1欘宣(其中,1矩),問題:圖(1)為中國古代一種強弩圖,圖(2)為這種強弩圖的部分組件的示意圖,若矩,欘,則 度.

【答案】//.
【分析】根據矩、宣、欘的概念計算即可.
【詳解】解:由題意可知,
矩,
欘宣矩,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了新概念的理解,直角三角形銳角互余,角度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新概念的理解,并正確計算.
12.如圖,在中,與的平分線交于點I,則的度數是 °.

【答案】135
【分析】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明確角度之間的數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由題意知,,根據,計算求解即可.
【詳解】解:∵是的平分線,
∴,
∴,
故答案為:135.
13.如圖,一把直尺的一邊緣經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交斜邊于點;直尺的另一邊緣分別交、于點、,若,,則 度.
【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為:.
先利用平行線的性質求出,再利用平角的定義求出,最后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
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平行線的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屬于中考常考題型.
三、解答題(共6小題,48分)
14.(9分)如圖,在中,,的平分線交于點,小琪在寫作業時,發現如下規律:
①當時,;
②當時,;
③當時,;

(1)根據上述規律,若,則________;
(2)請你用數學表達式歸納出與的關系:________;
(3)請證明你的結論.
【答案】(1)
(2)
(3)見解析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角平分線的定義,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熟練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是解題的關鍵.
(1)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2)根據所給數據歸納出與的關系即可;
(3)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證明結論.
【詳解】(1)解:在中,,

∵,的平分線交于點,
∴,,
∴,
∴,
故答案為:;
(2)數學表達式歸納出與的關系為,
故答案為:;
(3)證明:在中,

∵,的平分線交于點,
∴,,
∴,
∴.
15.(6分)(1)如圖①,在中,,于點D,圖中有與相等的角嗎?為什么?

(2)如圖②,把圖①中的D點向右移動,作交于點E,圖中還有與相等的角嗎?為什么?
(3)如圖③,把圖①中的D點向左移動,作交的延長線于點E,圖中還有與相等的角嗎?為什么?
【答案】(1)有,見解析;(2)有,見解析;(3)有,見解析
【分析】(1)由可得,根據可得,然后根據等量代換即可解答;
(2)根據平移的性質得到,于是得到,在中,,再根據等量代換得到結論;
(3)根據平移的性質得到,于是得到,在中,,再根據等量代換得到結論.
【詳解】解:(1)有.理由如下:
∵,
∴.
∵,
∴.
∴.
(2)有.理由如下:
∵,
∴.
∵,
∴.
∴.
(3)有.理由如下:
理由:∵,
∴.
∵,
∴.
∴.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等知識點,熟練掌握平移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16.(8分)如圖,是的角平分線,點在是上,交于點.
(1)若,求的度數;
(2)若,求的度數.
【答案】(1);
(2).
【分析】本題考查與角平分線的關的角的計算,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
(1)先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再根據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求解;
(2)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和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求解即可.
【詳解】(1)解:是的平分線,

,則.
在中,,

(2)解:是的平分線,


17.(8分)如圖,是的邊上的高,平分交于E,.

(1)若,求的度數;
(2)若,則______.
【答案】(1)
(2)
【分析】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的定義,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是解題的關鍵.
(1)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及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可知,再由直角三角形確定,然后結合圖形計算即可解答.
(2)同(1)方法類似求解即可.
【詳解】(1)解:∵平分,
∴,
∵,,
∴在中,,
∴,
∵是的邊上的高,
∴,
∴,
∴,
∴;
(2)解:∵平分,
∴,
∵,
∴在中,,
∴,
∵是的邊上的高,
∴,
∴,
∴,
∴;
故答案為:.
18.(9分)閱讀并填空.將三角尺(,)放置在上(點P在內),如圖①所示,三角尺的兩邊、恰好經過點B和點C.我們來探究:與是否存在某種數量關系.
(1)特例探索:若,則______度;______度;
(2)類比探索:求,,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3)變式探索:如圖②所示,改變三角尺的位置,使點P在外,三角尺的兩邊、仍恰好經過點B和點C,求,,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答案】(1)90;40
(2),理由見解析
(3),理由見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應用.
(1)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解決問題.
(2)結論:.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證明.
(3)結論:.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解決問題.
【詳解】(1)解:,




故答案為:90,40;
(2)解:結論:,
證明:,



故答案為:;
(3)解:結論:,
理由是:設交于,如圖


,即,

故答案為:.
19.(8分)在中,是的角平分線,,
(1)如圖1,是邊上的高,,,求的度數;
(2)如圖2,點在上,于,猜想與、的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答案】(1)
(2),證明見詳解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線的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解題時注意:三角形內角和是.
(1)依據角平分線的定義以及垂線的定義,即可得到,,進而得出,由此即可解決問題.
(2)過作于,依據平行線的性質可得,依據(1)中結論即可得到.
【詳解】(1)解:如圖1
平分,




,,

(2)解:結論:.
理由:如圖2,過作于,



由(1)可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利辛县| 南木林县| 偃师市| 阳泉市| 陕西省| 广平县| 五河县| 永新县| 桐梓县| 荔浦县| 肇庆市| 临邑县| 南涧| 隆安县| 莱阳市| 栾城县| 高唐县| 成安县| 肥城市| 蓬安县| 华亭县| 大兴区| 亳州市| 镇平县| 边坝县| 东阳市| 三都| 深水埗区| 万载县| 永嘉县| 张家港市| 菏泽市| 太仆寺旗| 收藏| 临清市| 庄浪县| 台州市| 巴南区| 酉阳|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