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1.4 速度的測量課程導入如何測算汽車的平均車速呢?課程講授【自學閱讀】閱讀P27部分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2.實驗原理: 。3.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和 。4.器材:斜面、小車、 、 、金屬片路程時間刻度尺秒表s/t學習任務一:實驗目的、原理和實驗器材習題解析1.如圖所示,讀出小車運動的時間和路程。2.說出各個實驗器材的作用。學習任務二:實驗設計S1S2金屬擋板s3t3t2t11.組議:(1)如何測量小車全程和上半程的速度?(2)如何測量小車下半程的速度?課程講授學習任務二:實驗設計【讀一讀】閱讀課本P28部分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組裝和操作:2.實驗步驟:①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把S1和以后測得數據填入表格中②用_______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底端的時間t1③根據測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_________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刻度尺秒表課程講授④將金屬片移到 ,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⑤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3.記錄實驗表格路程(m) 運動時間(s) 平均速度(m/s)S1= t1= V1=S2= t2= V2=斜面中間位置習題解析1.體育課上,同學們用刻度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學分別測出李軍跑步經過10m、20m、30m、40m處的時刻,并記錄在下表:路程/m 0 10 20 30 40時間/s 0 2.5 4.5 6.2 7.7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李軍跑步的平均速度(結果保留一位小數):(1)從起點到10m處的平均速度為 m/s。(2)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3)分析表中數據和你計算所得的數據,可以發現李軍跑步有什么規律。45.19習題解析2.補充數據路程(米) 運動時間(秒) 平均速度(米每秒)全程 s1=1.2m t1=8s v1= 前半段路程 s2=0.6m t2= v2= 后半段路程 s3 = t3=3s v3= 課程講授【想一想】小車運動的速度如何變化?如何測量下半段的速度呢?【實驗探究】3人為一小組,一位同學操作小車,一位同學操作停表,一位同學記錄數據。學習任務三:分組實驗展示數據 路段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全程 s1=90 cm t1=2 s v1= m/s上半段 s2=35 cm t2=1.7 s v2= m/s下半段 s3=35 cm t3=0.3 s v3= m/s0.350.21.23課堂總結結論:1.小車沿斜面下滑做 。2.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處在兩者間,所以三者的速度關系是: 。變速直線運動v3>v1>v2習題解析1.某同學參加百米賽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該同學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8. 3m/s;C、7. 15m/s; D、7.75m/s.B習題解析2.一輛小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任意取如下圖的5段路程,并將小汽車通過的各段路程及所對應的運動時刻記錄下來,據此可判定,小汽車在這整個路程中作 ____________ 運動,運動的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___ m/s. 在最后一個2.25s內物體運動的速度是____________ m/s .勻速直線運動2020習題解析3.在“測量平均速度”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帶有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個位置時電子表的顯示時間。(1)該實驗的原理是 ,實驗中為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______(選填“大”或“小”)。金屬片的作用是 ;(2)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小車到達C點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量的運動速度偏 ______。小便于記錄時間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