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課題2原子結構》第2課時同步分層練習【基礎培優(yōu)】1.下列微粒中,核電荷數(shù)少于核外電子數(shù)的是( )A.Na+ B.OH- C.O2 D.Mg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chuàng)造也可以被消滅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3.如圖為某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粒子屬于非金屬元素B.該粒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17C.該粒子具有3個電子層D.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原子易得電子形成Cl-4.下列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的是 ( )5.如圖為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獲得的信息是( )A.氧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8、中子數(shù)為0,核外電子數(shù)為8B.氧原子核外第一層上有6個電子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個原子中所占體積極小D.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能力提升】1.化學上可用符號M”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M代表原子的化學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已知 Yb-的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b-a=d-c B.n-a=b+m C.a+n=c-m D.b-n=d+m2.下列關于Fe、Fe2+、Fe3+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們的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都不相同 B.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C.它們的性質完全相同 D.它們的質量幾乎相等3.下列物質中,由陰、陽離子構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氯化鈉晶體 D.鐵4.鉛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82,中子數(shù)為125,相對原子質量為20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2B.一個鉛原子的質量為207 gC.鉛原子核外電子共帶有82個單位正電荷D.鉛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255.如圖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該過程中,電子起到了重要作用B.鈉離子與鈉原子的化學性質不同C.氯化鈉是由鈉原子和氯原子構成的D.該過程中,鈉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發(fā)生改變6.圖3是硫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對硫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硫原子核外第一電子層有6個電子B.硫原子核內有16個質子C.硫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層電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7.有關下圖粒子結構示意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 ② ③ ④A.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是① B.①③核內質子數(shù)相同C.③④的化學性質相似 D.②表示的是陽離子二、填空與探究1.下圖是氯化鈉形成的微觀過程,請回答:(1)原子與離子的區(qū)別是______(答一點)。(2)氯化鈉形成的微觀本質:鈉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鈉離子,______,鈉離子與______結合成氯化鈉。(3)由圖可知:原子形成離子的過程中,______數(shù)一定不變,______數(shù)一定變,______數(shù)可能變。2.請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為A、B、C、D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①B中n=_______。②四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③A和C兩種粒子的______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2)圖二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①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粒子個數(shù)比為_______。②在化學變化中,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3.空氣又稱大氣,是生命、燃燒和工業(yè)等所需氧的主要來源。(1)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_____;構成氧氣的粒子是 _____(寫化學式)。(2)氧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_____,在化學變化中易 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同步分層練習答案【基礎培優(yōu)】:1.B 2.D 3.B 4.C 5.D【能力提升】:B 2.D 3.C 4.A 5.C 6.B 7.D二、填空與探究(1)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而離子中不等(原子不顯電性,離子顯電性)(答一點即可);氯原子得到電子形成氯離子 ; 氯離子 ;(3)質子(核電荷); 電子 ; 電子層 。2.(1) 8 ; CD或DC ; 最外層電子數(shù)(2) 1:1 ;原子3.(1) 21% ; O2(2) ; 得到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28張PPT)第三單元 課題2原子結構(人教版)九年級上(第2課時)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yè)核心素養(yǎng)目標能根據(jù)原子結構示意圖說出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能區(qū)分陽離子和陰離子。0102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03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04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新知導入體育場體育場的一只螞蟻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體育場,那么原子核只相當于體育場中的一只螞蟻。所以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的運動范圍很大!探究新知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近 遠低 高離原子核:電子能量:電子層: 1 2 3 4 5 6 7規(guī)律 1:電子在核外是分層排布的,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由里到外分層排布。探究新知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2: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最外層最多不超過 8個(只有1層的不超過2個電子)﹣﹣﹣﹣﹣﹣﹣﹣﹣﹣﹣﹣﹣﹣﹣﹣﹣+++++原子核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氯原子探究新知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硫原子結構示意圖+16286弧線表示_______2+8+6=16(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圓圈表示________圈內數(shù)字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弧線上數(shù)字表示__________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最外層)電子層各層電子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原子核質子數(shù)原子核帶正電請你試試看畫出氯原子17、鎂原子12、氧原子8的結構示意圖題目探究新知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在離核較近的電子層,排滿第一層,再依次排第二層、第三層。注意:探究新知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29+11227+11非金屬稀有氣體金屬寫出從 1 到 18 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你能從中總結出什么規(guī)律?探究新知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探究新知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不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探究新知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最外層有8個電子(只有一個電子層的有2個電子)的結構,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最外層排滿時最穩(wěn)定:①當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②原子有多個電子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相對穩(wěn)定結構:元素的分類 最外層電子數(shù) 得失電子趨勢 化學性質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一般小于4易失去電子一般大于4易得到電子等于8(氦2個)穩(wěn)定不易得失電子不穩(wěn)定不穩(wěn)定探究新知結構決定性質鞏固提升1.穩(wěn)定結構的是________2.化學性質相似的是________3.陰離子是______;陽離子是________4.容易失電子的是_________;容易得電子的是__________。5.表示同種元素的是________。觀察下列粒子填空:題目探究新知三、離子失去1個電子得到1個電子NaNa+ClCl▔NaCl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帶一個單位正電荷質子數(shù)< 電子數(shù)帶一個單位負電荷陽離子陰離子鈉離子結構示意圖氯離子結構示意圖Na+Cl▔探究新知三、離子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都趨于通過得失電子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這就形成了離子。探究新知離子符號硝酸根離子NO3-硫酸根離子SO42-氯離子Cl-氧離子O2-將帶電情況標在元素符號的 ,數(shù)字在 ,“+”“-”在 ,“1”____ 。右上角前后必須省略銨根離子NH4+鎂離子Mg2+鋁離子Al3+1.書寫:陽離子陰離子探究新知Mg2+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2表示2個鎂離子離子符號2.意義:1.O2-表示________ 2O2-表示________1個氧離子2個氧離子注意:2.數(shù)字的意義:O2-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個氧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探究新知四、原子和離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離子原 子 陽離子 陰離子形成過程 結 構電 性表示方法質子數(shù) =電子數(shù)質子數(shù) >電子數(shù)質子數(shù) <電子數(shù)不帶電帶正電帶負電原子陽離子陰離子NaNa+O2-失電子得電子探究新知五、構成物質的粒子構成物質的粒子:原子、分子、離子。①由原子構成的物質:②由分子構成的物質:③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稀有氣體(如:He、Ne等);金屬(如:Hg、Fe等);固態(tài)非金屬(如:C、S等)。如:O2、H2O、CO2、P2O5、H2O2等。氯化鈉:由Na+和Cl-構成保持氯化鈉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Cl- 和 Na+探究新知幫助我們描述、解釋和預測物質及其變化。化學中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實物模型理論模型符號模型等。構建和利用模型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1.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關于原子結構的說法有:①在球體內充斥正電荷,電子鑲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④原子中有帶負電的電子⑤原子核外的電子能量相同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其中正確的觀點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課堂練習B課堂練習2.下列粒子中表示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的是( )3.一種元素的原子變成離子時( )A.一定失去電子 B.一定得到電子C.電子層一定變化 D.得失電子都可能CD課堂總結123核外電子分層排布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課題2(第2課時)原子結構電子層的定義與命名;核外電子的能量規(guī)律;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定義部分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化學性質與電子排布的關系離子、陰離子、陽離子的定義陰離子、陽離子的形成過程離子符號的含義分層作業(yè)【基礎培優(yōu)】:1.判斷下列哪些是原子?哪些是陰離子?哪些是陽離子?分層作業(yè)【能力提升】:1.根據(jù)下列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是 (填序號,下同);(2)屬于金屬原子的是 ;(3)屬于稀有氣體原子的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2原子結構》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課題2原子結構第2課時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物質構成的奧秘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教材對于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學學習工具,是初中能否學好化學的第一道"分水嶺"。原子的構成主要是在學生學習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內部構成及介紹相對原子質量,是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深入探索。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為學生從微觀的角度探究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秘打開一扇窗口;使學生對物質的微觀構成有一個大體輪廓。核心素養(yǎng)目標 化學觀念:能根據(jù)原子結構示意圖說出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能區(qū)分陽離子和陰離子。科學思維: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重點 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難點 離子的概念符號形成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體育場,那么原子核只相當于體育場中的一只螞蟻。所以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的運動范圍很大! 觀看想象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了解科學家研究的成就。講授新課 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1:電子在核外是分層排布的,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由里到外分層排布。規(guī)律2: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最外層最多不超過 8個(只有1層的不超過2個電子) 理解掌握 化抽象為直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原子的結構及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點教師講解原子結構示意圖各部分的含義,原子排布特點: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 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 最外層電子數(shù)最多不超過8個(只有1層的不超過2個電子)。學生學習如何寫出1-18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并總結分析金屬元素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之間的區(qū)別。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不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最外層有8個電子(只有一個電子層的有2個電子)的結構,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總結規(guī)律,填寫表格:元素的分類最外層電子數(shù)得失電子趨勢化學性質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相對穩(wěn)定結構:最外層排滿時最穩(wěn)定:①當原子只有一個電子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 ②原子有多個電子層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 根據(jù)教師講解。自己練習。根據(jù)元素周期表總結規(guī)律。 通過分析模型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三、離子1.離子的形成:(以氯化鈉(NaCl)的形成過程為例)由Na+和Cl-構成, 在氯化鈉中Na+、Cl-數(shù)目比為1:12.離子的定義: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都趨于通過得失電子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這就形成了離子。3.離子符號(1)書寫:將帶電情況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數(shù)字在左,“+”“-”在右,“1” 省略不寫。 (2)意義: 理解講述離子形成的過程。 通過練習掌握離子的概念及形成過程。四、原子和離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離子原子和離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1.原子和陰陽離子之間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2.原子與離子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類比填表 通過分析比較加深對原子和離子的理解。構成物質的粒子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分子、離子。①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稀有氣體(如:He、Ne)、金屬(如:Hg、Fe)、其他(如:C)。②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如:O2、H2O、CO2、P2O5、H2O2等③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如:NaCl構建和利用模型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幫助我們描述、解釋和預測物質及其變化。 回憶分類討論 通過對所學知識的總結,理解掌握微觀粒子構成物質的抽象知識。課堂練習 1.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關于原子結構的說法有:①在球體內充斥正電荷,電子鑲嵌其中 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④原子中有帶負電的電子⑤原子核外的電子能量相同 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其中正確的觀點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2.下列粒子中表示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的是( )3.一種元素的原子變成離子時( )A.一定失去電子 B.一定得到電子C.電子層一定變化 D.得失電子都可能課堂小結 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書寫元素的分類離子的形成板書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yǎng)】課題2第2課時《原子結構》分層練習.doc 【核心素養(yǎng)】課題2第2課時《原子結構》教學設計.doc 【核心素養(yǎng)】課題2第2課時《原子結構》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