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訓練鞏固習題課件(共10份打包)-2024-2025-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機械運動 訓練鞏固習題課件(共10份打包)-2024-2025-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1課時 長度的單位及測量
1. 在下列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單位符號。
(1) 初中生的身高約為1.70    。
(2) 教學樓一層樓的高度約為30    。
(3) 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80    。
(4) 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的厚度約為1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
dm
cm
mm
2. 如圖所示,要正確測出物體A的長度,應選    (填“甲”或“乙”)圖,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物體A的長度為    cm。

1mm
2.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2023·常州)如圖甲所示,某新式列車車廂的寬度l=3.500m。為判斷新式列車車廂能否通過一處老式隧道,技術人員分別測量了隧道內部三處的寬度,如圖乙所示,測量結果為:l1=3.600m、l2=3.480m、l3=3.540m。技術人員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為    ,新式列車車廂    (填“能”或“不能”)通過該隧道。
1cm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下列長度單位,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  )
A. km,m,dm,cm,mm,μm,nm B. km,m,dm,cm,μm,nm,mm
C. nm,μm,mm,cm,dm,m,km D. mm,μm,cm,dm,m,km,nm
5. 下列長度單位換算過程合理的是 (  )
A. 5.7m=5.7×100cm=5.7×102cm
B. 5.7m=5.7m×100cm=5.7×102cm
C. 5.7m=5.7m×100=5.7×102cm
D. 5.7m=5.7×100=5.7×102cm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2023·陜西)在體育活動中,同學們經常使用到下列球類器材,其中直徑最接近4cm的是 (  )
A. 乒乓球 B. 實心球
C. 排球 D. 籃球
7. (2022·柳州)下列工具中,最適合用于測量立定跳遠成績的是 (  )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某病毒呈球形,如圖所示,其直徑為60~200 (  )
A. mm B. cm C. nm D. μ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2023·福建)如圖所示為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及體型。“A”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 (  )
A. 胸圍92cm
B. 肩膀寬92cm
C. 上臂周長92cm
D. 脖子周長92cm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2024·臨汾二模)小明家的蘋果豐收了,小明在果園里摘下一顆蘋果握在手中,如圖所示,根據圖片信息估測該蘋果的直徑約為 (  )
A. 1mm
B. 1cm
C. 1dm
D. 1m
11. 下列物體的長度最接近2.85×109nm的是 (  )
A. 教室黑板 B. 物理課本
C. 課桌 D. 籃球場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采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塊的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采用甲刻度尺讀數更精確些
B.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m
C. 采用乙刻度尺測量,該物塊的長度應記錄為2.80cm
D. 甲刻度尺零刻度線沒有對齊物塊的一端,故測量方法是錯誤的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四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  )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14. 小超為了檢驗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下列幾種尺子規格最合適的是 (  )
A. 量程為15cm,分度值為0.5mm
B. 量程為10m,分度值為1dm
C. 量程為30cm,分度值為1mm
D. 量程為3m,分度值為1mm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一木板的真實長度是1.05432m,甲同學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去測此木板的長度,測量結果接近    m;乙同學用另一把刻度尺測量,測得的結果是1.0543m,則乙同學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估讀到
    。
16. 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
(1) 。
(2) 。
(3) 。
0.1mm
1.054
1mm
零刻度線沒有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
刻度尺上的刻度線沒有緊靠被測物體
讀數時斜視,視線沒有正對刻度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在相同條件下,由于鋼的熱脹冷縮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鋼刻度尺去測量同一塊玻璃的長度,夏天和冬天的測量結果相比較 (  )
A. 夏天測得的數據大些
B. 一樣大
C. 冬天測得的數據大些
D. 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共8張PPT)
第一章復習
重點實驗突破
類型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 (1) 如圖甲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A尺的分度值是
    ,B尺的分度值是    ;A測量的結果是    cm,B測量的結果是    cm,    尺測量較準確。
1
2
3
B
1cm
1mm
2.8
2.80
(2) 在學會使用秒表的活動中,某同學測量某段時間后秒表指針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同學記錄的時間值應是    min    s。
3
37.5
1
2
3
2. 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做了以下探究活動。
(1) 某同學想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A. 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線圈總長度L。
B. 用銅絲的長度除以銅絲的圈數,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
C. 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細銅絲的圈數n。
① 以上步驟中,錯誤的步驟是    ,應將此步驟改正為 
  。
② 改正后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應是    。
1
2
3
B
用銅絲線圈
總長度除以銅絲的圈數,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
CAB
(2) 如圖是測量細銅絲直徑的圖示,先將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幾圈,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測得總長度為    cm,計算得出銅絲的直徑約是    mm。
1mm
1
2
3
2.00
1.3
類型二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3. 如圖,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 該實驗原理是    。
(2) 除了圖中有的器材以外,還應該有的測量器材是    。
v=
秒表
1
2
3
(3) 斜面底端的金屬片的作用是
  。
(4) 為了計時更準確,斜面的坡度應該    (填“小”或“大”)些。
(5) 若測得小車從A滑到C的時間tAC=2.4s,小車從A滑到B的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則BC段的平均速度vBC=   cm/s;可以發現AB段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
(6) 另一實驗小組在測量BC段平均速度時,選擇從B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則測出的結果與上述(5)中的結果相比是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的。
讓小車在同一位置停下來,便于測出小
偏小
1
2
3
車行駛相同路程的時間

25.0
50.0
小于(共17張PPT)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第2課時 時間的單位及測量 誤差
1. 在下列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單位符號。
(1) 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14.2    。
(2) 一節課的時間約為40    。
(3) 一場電影的時間約為2    。
(4) 校運會上,跑完1000米所用時間是4    。
2. 小明上學路上用了15min,合    h,學校一節課的時間為40min,合
    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in
h
min
0.25
2400
3. 小李測得自己1min脈搏跳動次數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是    s,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脈搏跳動了60次,那么,他乘電梯所用的時間大約為    s。
4. 如圖所示為用秒表記錄的某同學跑400m的成績,該同學的成績是
    min    s。
0.8
48
1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2023·大連期中)在特別潮濕的環境中,木尺會因受潮而膨脹。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被測物體自身形變不計),測量值將比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這是一種    (填“誤差”或“錯誤”)。
6. 為了測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為    ,可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約為    mm(保留2位小數)。
偏小
1.56
誤差
5.00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2023·陜西)小明在校園運動會上,參加了初中男子組50m短跑比賽。他正常完成比賽所用的時間可能為 (  )
A. 2s B. 8s
C. 1min D. 0.1h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要測量一枚1角硬幣的厚度,使測量結果的誤差較小,則最佳的方法是 (  )
A. 用刻度尺仔細測量一枚1角硬幣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一枚1角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分別測出十枚1角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測出十枚1角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硬幣的厚度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下列測量硬幣直徑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下列測量時間的工具中,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精準測時的是 (  )
A. 日晷 B. 沙漏
C. 電子手表 D. 銫原子鐘
11. (2024·煙臺)五一前夕,某學校舉行了春季運動會,下列數據中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 (  )
A. 男子立定跳遠的成績為6.8m B. 女子跳繩的成績為每分鐘360個
C. 男子100m的成績為15.5s D. 女子鉛球的成績為45m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2024·泉州南安模擬)如圖,人體中藏有很多“尺”可幫助我們估測物體的長度。身高17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了以下估測,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
A. 物理課本寬約1拃
B. 黑板長約6庹
C. 教室長約5步
D. 物理課本厚約4指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地圖上兩點間鐵路線的長度,比較好的辦法是 (  )
A. 用三角板直接去測量
B. 用量程較大的直尺直接去測量
C. 用彈性不大的軟棉線跟曲線重合,拉直后再用直尺測出線的長度
D. 用分度值較小的直尺直接去測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 我們曾使用刻度尺測量過物理課本的長度。關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在讀數時,向后估讀的位數越多結果就越準確
B. 在測量時,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C. 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磨損了,這把刻度尺就不能再使用了
D. 刻度尺沒有沿著課本的長邊平行放置,測量時會形成錯誤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學習完刻度尺的使用后,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五次測量同一本書的寬度,測量值分別為12.42cm、12.43cm、12.44cm、12.20cm、12.44cm,其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減小    ,經過分析可知,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數據處理后,書本的寬度應記為   cm。
誤差
1mm
12.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將薄厚均勻的紙帶緊密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n圈,紙帶的內徑為D1,外
徑為D2,如圖甲所示,紙帶的厚度為     (用圖中的符號來表示);如圖
乙所示,秒表的時間為    s。
9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某同學為了測定物理書內一張紙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驟:
A. 量出物理書的厚度,記為L。
B. 選用學生用三角尺并檢查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假設沒有磨損)。
C. 翻看物理書最后一頁的頁碼,記為n。
D. 用表示物理書內每張紙的厚度,記為d。
(1) 上述各步驟中錯誤的是    和    ,應分別改為__________
           和                   。
(2) 實驗步驟改正后,正確的實驗順序應改為     (填字母)。
A
D
量出物理書
的厚度,記為L(不含書皮)
用表示物理書內每張紙的厚度,記為d
BACD(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表格第一行(“實驗次序”所在行)的兩空中應分別填寫:       和      。
書的總厚度/mm
書的總頁碼
實驗次序 一張紙的厚度/mm 平均值/mm

② 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共14張PPT)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2課時 直線運動
1. (2024·淮安淮陰一模)如圖甲所示,頻閃照片記錄了A、B兩個運動小球每隔0.01s的不同位置,在底片記錄的時間內,    球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圖乙中的圖像描述的是    球的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A
2. 如圖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每隔0.2s記錄一次小球的運動位置,則小球從D點運動到F點的路程為    cm,該過程的平均速度為    m/s,請你說出小球由A到F的過程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理由:            。
3. (2024·長沙開福一模)長沙到廣州的路程約為648km,乘坐高鐵約需3h,則高鐵的平均速度是    km/h;若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為5m/s,則騎完此段路程需要    h。
8.00
0.2
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216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下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
A. 自由下落的蘋果 B. 踢出去的足球
C. 運行中的自動扶梯 D. 鐘表的秒針
5. 關于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速度與時間成正比
B. 速度與路程成反比
C. 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 速度不隨路程與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一個物體沿一條直線運動,第1s內前進了2m,第2s內也前進了2m,在之后4s內前進了8m。這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  )
A. 勻速直線運動
B. 變速直線運動
C. 前2s內做勻速運動,后4s內做變速運動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如圖所示的圖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  )
A. ①與② B. ①與③
C. ③與④ D. ②與③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3·揭陽惠來期末)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其v-t圖像如圖所示,前10s通過的路程為120m,第10s時速度達到20m/s。求:
(1) 前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
(2) 20s內的平均速度。
(1) 前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v===12m/s 
(2) 在10~20s內汽車通過的路程s1=v1t1=20m/s×(20s-
10s)=200m,汽車在20s內通過的路程s'=s+s1=120m+200m
=320m,20s內的平均速度v'===16m/s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3·臨沂費縣期末)小明在百米賽跑中第1s內通過的路程是3m,第2s內通過的路程是5m,第3s內通過的路程是7m,則他 (  )
A. 前2s內的平均速度為4m/s
B. 前3s內的平均速度為6m/s
C. 最后2s內的平均速度為6m/s
D. 最后1s內的平均速度為7m/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如圖所示,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速度越來越慢,測得sAB=sBC=3m,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為0.5s,則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
A. 12m/s B. 7m/s
C. 6m/s D. 4m/s
11. 一輛汽車從甲地駛往乙地,共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前2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60km/h,則該汽車在這1h內的平均速度是 (  )
A. 35km/h B. 50km/h C. 45km/h D. 40km/h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深圳龍華模擬)在操場直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甲、乙兩車從t=0時由同一起點同方向運動,兩者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甲車始終以2m/s 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乙車,其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C. 在第10s 時,甲、乙兩車的速度正好相等
D. 在0~10s 內,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茗茗家距學校1200m遠,某天她上學時,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為了不遲到,她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則她上學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
A. 1.2m/s B. 1.25m/s
C. 2m/s D. 2.5m/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從重慶到成都的某動車運行時刻表如下。
(1) 動車由重慶北駛往成都東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站 名 重慶北 合 川 遂 寧 成都東
到站時刻 — 08:05 09:00 10:10
發車時刻 07:40 08:07 09:02 —
里程/km 0 50 140 300
(1) 由動車運行時刻表可知,由重慶北到成都東的路程s=300km,時間t=
10:10-7:40=2h30min=2.5h;由速度公式得,所求的平均速度v===
120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途中要穿過一條隧道,動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用了2min完全穿過長度為2000m的隧道,則這列動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動車全部在隧道中的運行時間是多少秒
(2) 設動車的長度為L,隧道的長度L0=2000m,動車完全穿過隧道行駛的路程s1=L+L0=v1t1=20m/s×120s=2400m,則L=s1-L0=2400m-2000m=400m;動車全部在隧道中運行時,行駛的路程s2=L0-L=2000m-400m=1600m,則運行時間t2===80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8張PPT)
小專題(一) 速度的圖像問題
類型一 s-t圖像
1. 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西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1) 甲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速度。
(2) 經過8s,甲在乙前面    m處。
(3) 以甲為參照物,乙向    運動。
1
2
3
4
5
6
大于
0.8

7
2. 如圖所示為描述小車運動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則下列關于該小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小車在第二個10s內速度大小不變
B. 小車在第三個10s內運動了300m
C. 小車在第一個10s內以10m/s的速度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小車在前30s內的平均速度為15m/s
C
1
2
3
4
5
6
7
3. 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運動,他們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在2~5s內,乙相對甲是靜止的
C. 在第4s時,甲、乙相遇
D. 在0~5s內,乙的平均速度是1.6m/s
1
2
3
4
5
6
7
B
4. 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比乙先運動2s,甲運動6s時通過的路程為6m,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m。在如圖所示的a、b、c三條圖線中,乙的s-t圖線 (  )
A. 可能是圖線a
B. 一定是圖線b
C. 可能是圖線b
D. 一定是圖線c
1
2
3
4
5
6
7
A
類型二 v-t圖像
5. 如圖是物體受推力時的v-t圖像,物體在0~1s內處于    狀態;物體在第3s的速度是    m/s;物體在4~6s內通過的路程是    m。
靜止
0.5
2
1
2
3
4
5
6
7
6.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 甲是靜止的
B. 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C. 第20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同
D. 0~20s內,甲、乙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同
1
2
3
4
5
6
7
C
7. 在一年一度的大慶市“黎明湖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系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0~t1時間內,兩隊通過的距離相等
B. t1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得快
C. t1時刻甲隊超過乙隊
D. 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
D
1
2
3
4
5
6
7
第7題(共12張PPT)
第4節 速度的測量
1. 在“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的實驗中:
(1) 該實驗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
(2) 除圖中的刻度尺外,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還有    。
(3) 小車所放的斜面應保持較    (填“大”或“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會    (填“長”或“短”)些,便于測量。
1
2
3
4
5
6
7
v=
秒表


(4) 圖中AB段的距離sAB=    cm,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    m/s。實驗中可以發現vBC    (填“>”“<”或“=”)vAC。
(5) 實驗中,若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____
(填“大”或“小”)。
40.0
0.25
>

1
2
3
4
5
6
7
2. 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中,小龍和小柳測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 小龍和小柳用    (填一種測量工具)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
(2) 小柳擔任計時員,他用     (填一種測量工具)測量小明跑步的時間,他應站在    (填“起點”或“40m”)處。
(3) 小龍擔任發令員,發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計時如
圖所示,由圖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時間為    s。
(4)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卷尺
第2題
秒表
40m
8
5
1
2
3
4
5
6
7
3. 測距儀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如圖所示,測距儀對著遠方一輛靜止的汽車發出一列超聲波,經1.7s后接收到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假設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則該汽車到測距儀的距離為 (  )
A. 578m B. 289m C. 200m D. 100m
B
1
2
3
4
5
6
7
4. 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數據處理正確的是 (  )
A. 圖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 若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則AC段的平均
速度vAC=32.0cm/s
C. 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那么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
D. 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
B
1
2
3
4
5
6
7
5. 如圖甲所示,物理活動小組同學為了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
度,拍攝了鋼球從O點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相機每隔0.1s曝
光一次。
(1) 鋼球的運動是    (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原因
是    相同,通過的路程不同。
(2) 鋼球由B到C所用時間為    s,若鋼球實際運動距離是
照片上對應距離的10倍,則鋼球由B位置運動到C位置,即BC段的實際距離為    cm,鋼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若鋼球在OA段的平均速度為0.9m/s,AC段的平均速度為3.8m/s,則鋼球在O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變速
第5題甲
時間
0.3
120
4
2.83
1
2
3
4
5
6
7
(3) 同組的小紅想到,可以利用位置傳感器更準確地測量物體的速度,如圖乙中E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動的小車,F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置傳感器,位置傳感器F利用超聲波可以測出不同時刻小車E與F的距離,利用計算機算出運動的小車在不同位置時的速度。小車由靜止自由滑下時,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正確的是    。
A
1
2
3
4
5
6
7
6. 汽車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其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汽車在前10s行駛了100m,然后又沿直線勻速行駛了4min。求:
(1) 0~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
(2) 汽車行駛的總路程。
(1) 0~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v===10m/s 
(2) 沿直線勻速行駛了4min的路程s1=v1t1=20m/s×4×
60s=4800m,汽車行駛的總路程s總=s+s1=100m+4800m=
4900m 
第6題
1
2
3
4
5
6
7
(3) 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
(3) 汽車行駛全程用的時間t總=t+t1=10s+240s=250s,
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v'===19.6m/s
第6題
1
2
3
4
5
6
7
7. 為了督促司機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9s,接收到第一次反射信號的同時發出第二次信號,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1.1s,若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306m
B. 汽車兩次接收到信號時位置相距68m
C. 在該測速區內,汽車的速度是34m/s
D. 在該測速區內,汽車正在向測速儀靠近
C
1
2
3
4
5
6
7
解析: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9s,所以第一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t1==0.45s,由v=可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1=v聲t1=340m/s×0.45s=153m,故A錯誤;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1.1s,所以第二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t2==0.55s,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2=v聲t2=340m/s×0.55s=187m;汽車兩次接收到信號時位置相距s'=s2-s1=187m-153m=34m,故B錯誤;汽車兩次接收到超聲波所經過的時間t'=t1+t2=0.45s+0.55s=1s;汽車的車速v'===34m/s,故C正確;由于汽車第二次接收到信號時,汽車到測速儀的距離較大,說明汽車正在遠離測速儀,故D錯誤。
1
2
3
4
5
6
7(共14張PPT)
小專題(二) 速度的計算
類型一 安全問題
1. 人類遇到緊急情況時,從發現險情到做出反應需要0.6s,某司機駕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前行,突然發現前方有車輛拋錨,遂采取緊急剎車。從行車記錄儀上看到汽車制動后繼續向前滑行了1.8s,測得地上剎車痕跡長達15m。
(1) 試計算從司機發現障礙物到汽車完全停下來這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2) 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車速達到30m/s,剎車距離是在普通公路上的2倍。為了避免追尾事故的發生,兩輛汽車之間必須保持多遠的安全距離
1
2
3
4
5
6
7
(1) 10m/s 
(2) 48m
類型二 火車過橋穿洞問題
2. 暑假里,小勇乘火車去游玩,他乘坐的火車總長為180m。當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他坐在車上測出自己通過隧道的時間為60s。求:
(1) 此隧道的長度。
1
2
3
4
5
6
7
(1) 火車速度v=72km/h=20m/s,根據v=可得,隧道的長度s=vt=20m/s×60s
=1200m 
(2) 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3) 若該火車以同樣的速度通過一座長為600m的大橋,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
1
2
3
4
5
6
7
(2) 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s'=s+s車=1200m+180m=1380m,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t'===69s 
(3) 火車完全在橋上通過的路程s″=s橋-s車=600m-180m=420m,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t″===21s
類型三 交通標志牌與列車時刻表問題
3. 小夢假期去南京姑姑家探親,坐上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G11次高速列車,看到了該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如表所示。
1
2
3
4
5
6
7
站 次 站 名 到達時刻 開車時刻 運行時間 里 程
1 北京南 始發站 08:00 0 0
2 濟南西 09:32 09:34 1h32min 406km
3 南京南 11:46 11:48 3h46min 1023km
4 上海虹橋 12:55 終點站 4h55min 1318km
(1) 根據列車運行時刻表計算:G11次高速列車從濟南西到南京南之間運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 小夢的姑姑開車去接小夢,走到該標志牌處時正好是11:00。請問:姑姑以最快的速度行駛接小夢會遲到嗎
(1) 280.5km/h 
(2) 不會遲到
1
2
3
4
5
6
7
第3題
類型四 全程平均速度問題
4. 某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一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駛500s,緊接著又以72km/h的速度繼續行駛了2000m。
(1) 該汽車前500s行駛的路程是多少米
(2) 該汽車以72km/h的速度行駛了多少秒
1
2
3
4
5
6
7
(1) 根據公式v=可知,汽車前500s行駛的路程s1=v1t1=8m/s×500s=4000m 
(2) 72km/h=20m/s,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的時間t2===100s 
(3) 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
2
3
4
5
6
7
(3) 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總路程s=s1+s2=4000m+2000m=6000m,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總時間t=t1+t2=500s+100s=600s,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v===10m/s
類型五 安全過馬路問題
5. 在如圖所示的十字路口處,有一輛長10m、寬2.2m的客車,正以10m/s的速度正常勻速行駛在馬路中間,當它與斑馬線的中點B相距60m時,馬路邊上的小王同學正好從斑馬線中間A點出發沿AB穿過馬路,A、B間的距離為8m。
(1) 若車穿過后人再穿過,則小王同學運動的速度不超過多少時,能夠安全過馬路 (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 客車穿過B點所用的時間t===7s,人運
動的速度v人==≈1.14m/s,因此運動的速度不超過
1.14m/s,能夠安全過馬路 
1
2
3
4
5
6
7
第5題
(2) 若人穿過后車再穿過,則小王同學運動的速度至少為多少時,能夠安全過馬路
(2) 客車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t'===6s,人運動
的速度v人'===1.7m/s,因此運動的速度至
少為1.7m/s,能夠安全過馬路
1
2
3
4
5
6
7
第5題
類型六 追趕和相遇問題
6. 小明家離學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學,出發5min后小明父親發現小明的課本忘記帶了,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學的方向騎車去追小明。
(1) 小明上學要花多少分鐘
1
2
3
4
5
6
7
(1) 由v=可得,小明上學需要的時間t小明===0.4h=24min 
(2) 小明父親經過多少分鐘能追上小明
1
2
3
4
5
6
7
(2) 由v=可得,小明行駛的路程s1=v1(t0+t) ①,小明父親行駛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駛的路程s2=s1=v2t ②,由①②可得,v1(t0+t)=v2t,5km/h×
=10km/h×t,解得t=h=5min
類型七 超聲波測距問題
7. 當小汽車進入監控區域時,測速儀向汽車發出超聲波信號,超聲波信號經汽車反射后又被測速儀接收。如圖所示,已知測速儀每隔1s發出一次信號,當一輛勻速行駛的小汽車進入測控區時,測速儀第一次從發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整個過程用時0.4s,第二次從發出信號到接收到信號整個過程用時0.3s。已知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
(1) 當汽車第一次反射信號時距測速儀多少米
(1) 當汽車第一次反射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
離s1=v聲t1=340m/s×=68m 
1
2
3
4
5
6
7
(2) 這輛小汽車的速度為多少米每秒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 當汽車第二次反射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
離s2=v聲t2=340m/s×=51m;汽車兩次反射
信號位置之間的距離s=s1-s2=68m-51m=17m,兩次反射信號位置之間的時間間隔t=Δt+t2-t1=1s+0.15s-0.2s=0.95s,汽車車速v==≈17.9m/s
1
2
3
4
5
6
7(共28張PPT)
第一章復習
本章整合提升
考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 (2024·中山模擬)如圖甲所示,視線A測得的長度偏    (填“大”或“小”),圖甲鉛筆的長度為    cm;圖乙機械秒表讀數為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0
338.5
2. (2023·廊坊安次期末)若用某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4次,讀數分別為24.98cm、26.01cm、26.02cm、26.03cm,其中錯誤的數據是     ,該物理課本的長度應為    cm;采用這種多次測量的方法   (填“能”或“不能”)消除誤差。
3. (2024·福州模擬)正確寫字姿勢的“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如圖所示。關于“眼離書本一尺遠”的估算最合理的是 (  )
A. 約10cm B. 約30cm
C. 約60cm D. 約100cm
24.98cm
26.02
不能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考點二 運動的描述
4. (2024·漯河臨潁期中)2023年5月17日,我國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在進入地球同步軌道后,以地面為參照物,該衛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填“相對”或“絕對”)的。
靜止
相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 古人在諸多文學作品中已經顯露出對自然規律的思考,例如葛洪的《抱樸子》中有云:“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下列關于其中運動的描述說法錯誤的是 (  )
A. “游云西行”是指詩人觀察到云相對大地在向西運動
B. “月之東馳”是指月亮相對于云向東運動
C. 詩句可以說明詩人觀察時云和月亮一定都在運動
D. 詩句描述的現象體現了運動描述的相對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考點三 速度
6. 如圖是汽車速度計和交通標志,此時汽車的速度是    km/h;由交通標志可知汽車從這兩個標志牌到西大橋限速    km/h,最快要
    min。
70
40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7. 小明坐在一列動車上,看到窗外的樹向后退,他是以     為參照物的。小明想測動車的速度。在路上動車通過一座大橋,已知大橋長1000m,小明從上橋到離開橋所用的時間是20s,則動車速度是    m/s,已知車長150m,則動車全部通過大橋所行駛的路程是    m,所需要的時間是    s。
自己(或動車)
50
1150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8. (2023·咸陽禮泉期末)在杭州亞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中國短跑運動員謝震業以9秒97的成績奪冠。關于運動的快慢,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觀眾觀看比賽時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B. 終點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C. 物理學中用物體所用時間與通過路程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D. 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9. (2023·恩施)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km,“一日還”指大約24h從白帝城到達江陵)。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  )
A. 2km/h B. 10km/h
C. 20km/h D. 1000km/h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考點四 直線運動
10. 甲、乙兩人從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的速度為   m/s;計時5min,甲、乙兩人相距    m;若甲、乙兩人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則他們運動的時間之比為    。
2
300
3∶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1. 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如圖,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測出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為2s,則AB段的路程sAB=    cm。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    m/s。如果在某次測量中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
40.0
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2. 高速公路ETC收費系統是對過往車輛無需停車即能實現收費的電子系統。如圖所示為某高速公路入口處的ETC通道示意圖。現有一輛汽車在某高速路上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20min后到達收費站,在進入ETC收費島區域前s1=50m處開始減速,經t1=4s后運動至ETC收費島邊界,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勻速通過長s2=25m的ETC收費島,車長s3=5m。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s。
(2) 汽車完全通過ETC收費島所用的時間t2。
(1) 汽車在高速路上的速度v高速=25m/s=90km/h,所用時間t高速=20min=h,由v=可得,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s=v高速t高速=90km/h×h=
30km 
(2) 由題知,汽車以5m/s的速度勻速通過ETC收費島的路程s'=s2+s3=25m+
5m=30m,由v=可得,汽車完全通過收費島所用的時間t2===6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 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
(3) 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總路程s全=s1+s2+s3=50m
+25m+5m=80m,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總時間t全=t1+t2=4s
+6s=10s,則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
8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3. 下列估計的數據與實際最接近的是 (  )
A. 中學生食指的長度為1.6cm
B. 教室的空間高度為3.5m
C. 人的一次脈搏跳動時間為10s
D.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時間為0.8s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4. 用毫米刻度尺對一工件做如圖所示的四次測量,其中測量方法和讀數都正確的是 (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5. 幾名同學在討論測量中出現的錯誤和誤差時,得出以下幾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
A. 多次測量取結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誤差
B. 誤差和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C. 選擇較精確的測量工具可以避免誤差
D. 測量中,錯誤可以避免,誤差不可避免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6. (2024·寧德一模)在商場內乘坐電梯上升時,乘客說自己是靜止的,該乘客所選的參照物是 (  )
A. 商場內的收銀臺 B. 地面
C. 乘坐的電梯 D. 貨架上的商品
17. (2024·西安碑林段考)2024年春運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8億人次。經了解,人們出行選擇的高速動車組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為300~350 (  )
A. km/h B. km/s C. m/s D. m/min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8. (2024·南寧段考)甲、乙兩個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1,若乙通過的路程是甲通過路程的2倍,則甲、乙兩個物體所用的時間之比是 (  )
A. 6∶1 B. 1∶6
C. 1∶3 D. 1∶1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9. (2023·日照)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某一天吃過早餐后,姐弟倆約定從小區門口出發去學校大門口會合。作出他們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分別如圖中的兩條實線所示,弟弟的圖線為直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弟弟比姐姐早5min離開家
B.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時的速度相等,均為100m/min
D. 姐姐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 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甲、乙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測得的結果是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測得的結果是    cm。
21. 《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楚國人不能通過“刻舟”的方法達到“求劍”的目的是因為掉到水里的劍相對于“記號”是_____的,為了達到“求劍”的目的,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     (填“岸上的樹”“舟”或“水流”)為參照物。
1
2.7
0.1
2.70
運動
岸上的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2.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甲車的速度為    m/s;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
     (填“向前運動”“向后運動”或“靜止”)的。運動2s時,乙、丙相距    m。
4
向前運動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3. (2023·滁州鳳陽期末)如圖是用水下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張頻閃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15cm,閃光燈每隔0.1s閃亮一次(即拍攝一次)。由圖可知,小球從位置A到D做的是    (填“勻速”或“變速”)運動;小球通過D點時的速度為    m/s。
變速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 將帶有滴墨水裝置的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紙上,小車每隔相等的時間t滴一滴墨水。當小車減速直線運動時,在紙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墨水滴在紙上的分布如圖所示,可判斷出小車向    (填“左”或“右”)運動。若測出圖中AE和EG的長度均為s,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
    (用t、s表示),全程的平均速度v2=    (用t、s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 (2023·黔東南期末)為了監測超速行駛的違法行為,公路上常常設置有超聲波測速儀,如圖為某公路直線路段的一處測速儀,測速儀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當行駛的小轎車與測速儀距離OA=45m時(如圖甲),測速儀向小轎車發出超聲波,超聲波“追上”小轎車時,小轎車剛好運動到B點(如圖乙)。測速儀從發出超聲波到接收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共用時0.3s。已知此路段限速為80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試計算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超聲波0.3s傳播的距離是多少
(2) 小轎車運動的路程s為多少
(1) 由v=可得,超聲波0.3s傳播的距離s聲=v聲t=340m/s×0.3s=102m 
(2) 因測速儀與小轎車的距離OB等于超聲波通過路程的一半,所以,OB=
×102m=51m,則小轎車運動的路程s=OB-OA=51m-45m=6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 說明小轎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3) 小轎車通過AB段路程所用時間t車=×0.3s=0.15s,小轎車的速度v車=
==40m/s=40×3.6km/h=144km/h,由144km/h>80km/h可知,小轎車在此路段超速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共14張PPT)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1. 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定參照物。請指出下列研究對象及選擇的參照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事 例 研究對象 參照物
車內乘客看到樹木向后退
月亮在云中穿行
日出東方
樹木

月亮
云朵
太陽
地面
2. (2024·長春一模)下列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
A. 雪花飛舞 B. 花香四溢
C. 小樹長高 D. 書聲瑯瑯
3. 下列關于參照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只能選靜止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B. 研究機械運動不一定都要選參照物
C. 平時我們描述物體的運動,一般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
D. 參照物就是不動的物體
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哈爾濱香坊模擬)如圖,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若認為外賣小哥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下列選項中的 (  )
A. 來來往往的路人
B. 迎面而來的汽車
C. 電動車上的貨箱
D. 街道兩邊的門店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中國優美的古詩文中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識,釋祖欽的詩詞中有這樣的描述:“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中對人和橋運動狀態的描述,所選擇的共同參照物可以是 (  )
A. 人 B. 橋 C. 水 D. 地面
6. (2024·黔東南一模)《呂氏春秋·察今》中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其中“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從物理角度看,其中“舟行”“劍不行”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 (  )
A. 人,人 B. 岸,人 C. 人,岸 D. 岸,岸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南京一模)小明和媽媽泛舟湖上,以小明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要說明運動的相對性,還需要的依據是 (  )
A. 以舟為參照物,媽媽是靜止的
B. 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
C. 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媽媽是運動的
D. 以岸上的亭子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自貢)2024年3月20日,我國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共同升空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以鵲橋二號為參照物,長征八號是靜止的
B. 以地球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靜止的,長征八號是運動的
C. 以月球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靜止的,長征八號是運動的
D. 以太陽為參照物,鵲橋二號是運動的,長征八號是靜止的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有位詩人坐船遠眺,寫下著名詩詞:“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詩人在詩詞中前后出現兩次對山的運動的描述,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  )
A. 山和水
B. 船和地面
C. 風和地面
D. 山和船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泰安新泰模擬)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國防事業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如圖所示為我國空軍戰機空中加油時的情景 (  )
A. 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
B. 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機是運動的
C. 以地面為參照物,戰機是靜止的
D. 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觀察圖中房屋上的炊煙和甲、乙兩車上小旗的飄動方向,判斷兩小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甲車相對于房子一定向右運動
B. 甲車相對于乙車一定向右運動
C. 乙車相對于房子可能向右運動
D. 乙車相對于甲車可能靜止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在陰雨天氣里,一列火車在鐵軌上向西行駛,此時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著偏西的方向落下,假設車速與風速相同,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豎直下落,此時刮的是東風
B.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沿偏東方向下落,此時刮的是東風
C.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沿偏西方向下落,此時刮的是西風
D. 車內乘客看到雨滴豎直下落,此時刮的是西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賀州二模)在我國古代小說《鏡花緣》里寫道:“去年一陣大風,把我家院內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以地面為參照物水井是
    的,水井被風吹到籬笆外面去了,這是以    為參照物的。
14. 杭州亞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國隊獲得冠軍,中國隊第三棒選手嚴海濱與第四棒選手陳佳鵬進行交接棒的瞬間,陳佳鵬相對嚴海濱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交接棒完成后,以陳佳鵬為參照物,嚴海濱     (填“向前運動”“向后運動”或“靜止”)。
靜止
籬笆
靜止
向后運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用彩筆在一張窄長的硬紙片上畫出房屋、樹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張寬卡片的下方畫上兩條橫線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畫上一輛汽車。
(1) 在寬卡片上部兩側各開一條狹縫,使窄紙片恰好能插入,如圖所示,再向左快速拉動窄紙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按照上面的方法,再快速向右拉動窄紙片。實驗現象:向左快速拉動窄紙片,看到的現象是        ;向右快速拉動窄紙片,看到的現象是        。實驗說明:運動的方向是         而言的。
(3) 看電視轉播的籃球比賽,籃球運動員始終處于屏幕上,我們會感覺他們在球場上來回不停地跑動,是因為我們在觀看時是以_________________
     為參照物的。
汽車向右運動
汽車向左運動
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
電視畫面中靜止不
動的物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15張PPT)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第1課時 速 度
1. (2023·哈爾濱南崗段考)在學校運動會上,有甲、乙、丙三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如表。根據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學,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的方法是          (填“相同時間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相同路程比時間
參賽者 甲 乙 丙
成績/s 13.6 14.8 14.1
2. 如圖所示為某汽車的速度表,此時該汽車的運行速度是    km/h,該數值表示的含義是         ,合為    m/s。
90
汽車1h通過的路程為90km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如圖所示的畫中題有李白《早發白帝城》的詩句,詩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
A. 朝辭白帝彩云間
B. 千里江陵一日還
C. 兩岸猿聲啼不住
D. 輕舟已過萬重山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2022·徐州)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100km/h,下列運動速度與其最接近的是 (  )
A. 運動員在跑道上跑步 B. 人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
C.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D. 飛機在高空飛行
5. 三人一起出行,小張騎電動車以25km/h的速度平穩前進,小王以2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為0.3km。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小張最快 B. 小王最快
C. 小李最快 D. 三人快慢是一樣的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李聰同學每天步行上學,從家中到學校約需15min,則他家到學校的距離最接近 (  )
A. 200m B. 1000m
C. 3000m D. 5km
7. (2024·德州臨邑模擬)甲、乙兩輛汽車運動的速度之比為3∶2,所用的時間之比為4∶3,則兩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  )
A. 3∶2 B. 4∶3
C. 7∶5 D. 2∶1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3·常州溧陽期末)在一次爆破中,使用長為100cm,燃燒速度為0.8cm/s的導火線,點火工人點完火后立即快速跑離,距離爆破點500m外為安全區域。
(1) 求導火線完全燃燒所用的時間。
(2) 工人要安全跑離,他的速度至少為多大
(1) 導火線的燃燒時間t===125s 
(2) 設人在125s時剛好跑到安全區,人的最小速度v人===
4m/s,所以工人要安全跑離,他的速度至少為4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某物理學習小組的四名同學學完速度后,對速度的理解錯誤的是 (  )
A. 物體的速度越大,通過一定的路程用的時間就越少
B. 物體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就越大
C. 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的路程越長
D. 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得越快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魚,速度可達108km/h;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1s可跑40m;空中飛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飛5km。它們當中運動速度最大的是 (  )
A. 獵豹 B. 旗魚
C. 褐海燕 D. 三者速度一樣大
11. 小紅坐在以恒定速度行駛的小汽車內,發現前方路旁停著一輛普通大客車,觀測到自己經過大客車的時間約為1s,則小汽車的速度最接近 (  )
A. 10km/h B. 40km/h C. 70km/h D. 100km/h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在進行100米賽跑時,甲同學到達終點時,乙同學恰好跑了90米。第二次比賽時,甲同學的起跑線在乙同學的起跑線后10米處,即甲同學跑110米,乙同學跑100米,若他們還是以原來的速度跑,則 (  )
A. 甲先到達終點
B. 乙先到達終點
C. 同時到達終點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人急行的速度大約是2m/s,人急行穿過6m寬的馬路需要的時間大約是
    s;汽車的行駛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駛過來的汽車
    m處開始穿越馬路。
14. 如圖為小明用手機軟件記錄的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數據截圖,分析該圖可知:他本次步行時間為    h,通過的路程為    ,每走一步的平均長度為    m。
3
30
0.25
1.2km
0.8
總步數:1500步 步頻:100步/分鐘
時速:4.80千米/小時 消耗:90大卡
第1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如圖所示為小麗開車即將到達隧道口時所發現的交通標志牌。
(1) 請你解釋標志牌上兩個數字的含義。
(1) 標志牌上的數字“80”表示汽車通過該隧道時,行駛
速度不能超過80km/h,“3600m”是指該隧道全長3600m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若汽車勻速通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為3min,請你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通過計算判斷小麗開車是否超速。
(2) 已知t=3min=0.05h,隧道全長s=3600m=3.6km。方
法一:若勻速通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為3min,其速度v=
==72km/h<80km/h,故沒有超速;方法二:汽車若
以80km/h的速度行駛3min,通過的路程s'=v最大t=80km/h×0.05h=4km>
3.6km,故沒有超速;方法三:汽車若以80km/h的速度通過隧道,所用時間
t'===0.045h=2.7min<3min,故沒有超速(任寫兩種即可)
第15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船在沿江上、下游的甲、乙兩港間航行,順水需要的時間為2h,逆水需要的時間為3h,船以相同速度在靜水中航行相同距離,需要的時間是
    h。
2.4
解析:設甲、乙兩港間的距離是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船,水流速度為v水,順水航行時船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v船+v水,s=(v船+v水)t順,即s=(v船+v水)×
2h ①;逆水航行時船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v船-v水,s=(v船-v水)t逆,即s=(v船-
v水)×3h ②;設船在靜水中的航行時間為t,則s=v船t ③;由①②③解得t=2.4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项城市| 勃利县| 陵水| 萨嘎县| 客服| 集安市| 新密市| 洛阳市| 米脂县| 巴塘县| 高州市| 和林格尔县| 汉阴县| 百色市| 拜城县| 营口市| 衡东县| 神木县| 南通市| 西华县| 六盘水市| 房产| 西华县| 新丰县| 商洛市| 玉田县| 吉林市| 锡林郭勒盟| 富民县| 丹棱县| 沧源| 拉萨市| 靖远县| 石楼县| 金沙县| 东乡| 淮安市| 噶尔县| 无极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