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階段素能測評(第一~四章)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實際的是 ( )A. 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B. 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為8sC. 洗澡水的溫度約為70℃D.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約為10m/s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小王在實驗室探究有關聲現象的問題,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B.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40m/sC. 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D.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3. 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運載火箭加速上升時,若認為乘坐飛船的航天員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地面 B. 指揮塔 C. 運載火箭 D. 發射架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如圖所示為兩個相同規格的音叉,小敏同學敲響右邊的音叉,與左邊音叉接觸的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彈開。若把該裝置搬到月球表面進行實驗,用更大的力敲右邊的音叉,則 ( )A. 泡沫塑料球會被彈開,且振幅比第一次實驗大B. 泡沫塑料球會被彈開,但振幅比第一次實驗小C. 泡沫塑料球不會被彈開,但能聽到音叉發聲D. 泡沫塑料球既不會被彈開,也不能聽到音叉發聲D第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2024年3月4日,廣西大部分地區進入“回南天”,戶外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室內溫度較低的瓷磚后,這些瓷磚出現了“流汗”的現象,“流汗”的物態變化與下列現象中原理相同的是 ( )A. 清晨結露 B. 冰雪消融C. 深秋凝霜 D. 濕手烘干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6. 在太公湖,媽媽給小雨拍照時,看到了對岸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水中的魚“影”、地面上小雨的“影”子。關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媽媽的攝“影”——光的直線傳播B. 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C. 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D. 小雨的“影”子——光的折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 我國的高鐵里程位列世界第一,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方便。暑期中,小明跟隨父母乘坐高鐵外出旅游,所乘的復興號列車長為200m,坐在車廂內座椅上的小明看到車內顯示屏上的速度為288km/h,若該高鐵以這樣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5km的隧道,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 )A. 以隧道為參照物,列車是靜止的B. 以列車車廂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C. 列車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為62.5sD. 列車全部在隧道內行駛的時間為60s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8. 如圖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從圖中可知,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一定是冰B. 該物質是非晶體C. 第17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D. 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不變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如圖所示,長方體水槽一定深度處有一激光筆,沿圖示方向發出一束激光,在側壁上B處形成一個光斑,下列操作不能使光斑向上移動的是 ( )A. 其他條件不變時,激光筆豎直向上移動B. 其他條件不變時,激光筆水平向左移動C. 其他條件不變時,激光筆逆時針轉動D. 其他條件不變時,從水槽中取出適量的水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0. 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使蠟燭的像成在裝滿水的燒杯中,就能觀察到“蠟燭在水中燃燒”,如圖甲。若蠟燭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燒杯中,僅移動玻璃板,則移動的方向應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1. 我們向保溫瓶中注水時,能聽到響聲,這聲音是由 振動產生的。隨著注水增多,聽到聲音的音調會 (填“變高”“變低”或“不變”);中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是利用 獲得身體信息的。 空氣柱變高聲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 國家速滑館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技術原理簡化如圖所示,CO2在壓縮機和冷凝器的作用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繼續降低溫度則會變成雪花狀。經過膨脹閥和蒸發器時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從而使環境溫度 。液化吸收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3.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量鋼管的外徑,如圖甲所示,由此得出鋼管的外徑是 cm。若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四次記錄到的數據分別是3.74cm、3.72cm、3.75cm、3.89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作 cm。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為 s。1.303.74307.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如圖所示為某保溫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 的特點。晶體熔化吸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動。小明站在平面鏡前,他在鏡中成的是 (填“實”或“虛”)像;小明垂直于鏡面移動了8cm,他與像的距離改變了 cm;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自己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沿 時針方向轉動。虛16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三、 作圖題(共4分)16. (2分)請畫出入射光線對應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7. (2分)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請在圖中作出人眼看到燭焰上S點的像點S'的一條光路。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四、 實驗探究題(共22分)18. (8分)雨后小豪看到一只蝸牛在教室外欄桿上爬行,想到物理課上剛剛學習了機械運動的知識,就想研究一下蝸牛爬行速度有多慢,于是在蝸牛爬行的路徑旁放了一把刻度尺,記錄的蝸牛在一定時間間隔爬行的位置如圖所示,請你結合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和他一起完成速度測量操作。(1) 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要測出蝸牛運動的速度,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0.1秒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蝸牛從A運動到B通過的路程為 cm。 (3) 測量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實驗中小豪測得蝸牛從A到C的爬行時間為50s,則蝸牛在AC段爬行的平均速度為 mm/s;若在測量AC段平均速度時,過了C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AC會 (填“偏大”或“偏小”);這個過程中蝸牛做的 (填“是”或“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理由是 。1.45v=1.4偏小不是相同的時間內爬行的距離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9分)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華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 如圖甲所示,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 根據表一可知,本實驗中應選擇 溫度計。加熱時應使用酒精燈的 (填“內焰”“外焰”或“焰心”)加熱。 自下而上表 一物 質 熔 點 沸 點酒 精 -117℃ 78℃水 銀 -39℃ 357℃水銀外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從水溫達到90℃開始,每隔0.5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數據記錄如表二。請在圖乙中繪制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表 二(3) 如圖所示時間/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 ℃。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水沸騰時氣泡上升的情況如圖丙中 (填“①”或“②”)所示。 (5) 若實驗時間過長,則可以采取 (寫出一種即可)的措施。 (6) 實驗完畢,小華撤去酒精燈后發現水繼續沸騰了一段時間,原因是 。98不變①減少水的質量陶土網的余溫仍高于水的沸點,水能繼續吸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 (5分)如圖甲所示為小紅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 圖甲中,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 (填“點燃”或“不點燃”)的蠟燭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紅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N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M的像完全重合。 點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實驗時,小紅同學應在 (填“前”或“后”)側觀察蠟燭M經玻璃板所成的像。移去后面的蠟燭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 (3) 若圖乙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PQ截成兩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 (填字母)。A. 都不能成像B. 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C.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D.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前不能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在本實驗中選擇玻璃板而不選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確定所成像的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五、 計算題(共16分)21. (8分)如圖所示,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距前面山崖540m處鳴笛,經過3s后聽到回聲,已知空氣中的傳聲速度為340m/s。(1) 鳴笛聲從發出到反射傳回駕駛員耳中,通過的路程為多少 (1) 由v=得,鳴笛聲傳播的路程s聲=v聲t=340m/s×3s=1020m 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求汽車從鳴笛到駕駛員聽到回聲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3) 求汽車的行駛速度。(2) 由題意可知,s總=s車+s聲=540m×2=1080m,汽車行駛的路程s車=s總-s聲=1080m-1020m=60m (3) 汽車的速度v車===20m/s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2. (8分)小明要去外地上學,爸爸開車送他前往南昌西站,在行駛過程中,他看到如圖甲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時為上午10:10。(1) 標志牌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2) 按如圖乙所示的汽車速度表顯示的速度,從標志牌處行駛到南昌西站需要多長時間 (1) 圖甲中“120”表示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20km/h;“40km”表示從標志牌處到南昌西站還有40km的路程 (2) 由題意可知v=60km/h,s1=40km;由v=可得,從標志牌處到南昌西站行駛的時間t1===h=40mi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從家出發到交通標志牌處,汽車按速度表顯示的速度剛好行駛了10min,則小明家離交通標志牌處有多遠 (3) 從家出發到交通標志牌處,汽車按速度表顯示的速度v=60km/h剛好行駛了t2=10min=h=h;由v=可得,小明家到標志牌處的路程s2=vt2=60km/h×h=10k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按最快速度從標志牌處趕往南昌西站,趕到南昌西站是什么時刻 (4) 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標志牌處按最快速度v'=120km/h趕往南昌西站,通過的路程s1=40km;由v=可得,趕到南昌西站的最短時間t3===h=20min;又因為起始時刻為10:10,所以到達南昌西站的時刻為10:10+20min=10: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29張PPT)階段素能測評(第一~六章)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實際的是 ( )A. 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為18cmB. 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25℃C. 一本物理書的質量約為2kgD. 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時間約為5min2. 小明坐在行駛的汽車中,看到路旁的房屋和樹木向后退。如果小明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樹木 B. 房屋 C. 地面 D. 汽車座椅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D3. 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響鼓也要重錘敲”,說的是要想響度大,應該用重錘敲,使振幅變大B. “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C. “聞其聲,知其人”,說的是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D. “隔墻有耳”,證明固體能傳聲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B. 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現象C. 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升華現象D. 皮膚上涂一些酒精感到涼快是液化現象5. “海市蜃樓”在我國古書《史記》《夢溪筆談》中都有記載,下列光現象中與“海市蜃樓”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樹木在水中的倒影 B. 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C. 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D. 陽光下人的影子A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6. 關于質量、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同種物質隨著溫度降低,密度會增大B. 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C. 固體的密度一定大于液體、氣體的密度D. 物體的質量隨著它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 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測震源的位置。如圖所示的兩條直線分別表示這兩種波從震源開始傳播的距離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某監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0s,則震源到該監測站的距離為 ( )A. 25kmB. 50kmC. 75kmD. 100kmC第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8.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AO是入射光線,入射角為67.5°B. AO是入射光線,反射角為45°C. CO是入射光線,折射角為22.5°D. CO是入射光線,反射角為45°C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燭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B. 把蠟燭移至刻度尺10cm處,凸透鏡不動,移動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 把蠟燭移至刻度尺32cm處,凸透鏡不動,移動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這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D. 把蠟燭移至刻度尺45cm處,凸透鏡不動,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0. 由同種金屬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80g和210g,體積分別為20cm3和30cm3。這兩個正方體中,若有一個是實心的,則 ( )A. 甲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7g/cm3B. 乙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g/cm3C. 乙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7g/cm3D. 甲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g/cm3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1.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句中,“蟬”和“鳥”的聲音,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 辨別出來;“靜”和“幽”描述了聲音的 這一特性。 12.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詩出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從物理學角度分析,詩中“露”和“霜”的形成分別是物態變化中的 現象和 現象;這兩種現象的形成過程中需要 (填“吸”或“放”)熱。音色響度液化凝華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3. 雨過天晴,地面上會出現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通過地面上一層薄薄的積水還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圖,像的大小與建筑物的大小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墻作為裝飾,強光照射到玻璃幕墻時會發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光的直線傳播相等鏡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如圖所示,患近視的同學看遠處物體時,成像在視網膜前,要使像成在視網膜上,人應該 (填“靠近”或“遠離”)物體,或者戴由合適的 (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靠近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 小靖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小車通過全程s的時間為t,滑過前半程l1的時間為t1,已知t1∶t=2∶3,則小車全程的平均速度v=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 。(用s、t、l1表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三、 作圖題(共4分)16. (2分)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在玻璃與空氣的分界面上發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線OC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和折射光線OB的大致方向。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7. (2分)如圖所示,一束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平行凹透鏡的主光軸射向透鏡,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和經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四、 實驗探究題(共24分)18. (5分)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1) 潤潤同學用的是如圖甲所示裝置,其中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 。 溫度計觸碰到了容器底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本實驗應選用 (填“水銀”或“酒精”)制作的溫度計。(3) 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 ℃。(4) 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會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是因為________ 。 水銀測溫物質 凝固點/℃ 沸點/℃水 銀 -39 357酒 精 -117 78注:在標準大氣壓下 92陶土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會繼續吸收熱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圖丙是同班a、b兩個實驗小組同時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水的沸騰圖像,兩圖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可多選)。 A. 酒精燈的火焰相同,b組水的質量大B. 水的質量相同,b組酒精燈的火焰小C. a組水的初溫比b組高D. a組氣壓比b組高A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12分)在一次物理實驗探究課上,某學習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1) 安裝并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使它們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2) 通過探究,記錄并繪制了像距v與物距u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當蠟燭在如圖乙所示位置時,調節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該成像原理工作的。 (4) 在圖乙中,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將其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的像又變清晰了,說明該物理老師的眼鏡是 (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5) 學生發現蠟燭燃燒產生的異味令人難受,經討論大家認為可利用LED燈替代蠟燭作為光源,其好處是 (寫出一條即可)。投影儀近視便于觀察成像特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 (7分)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1) 小浩的操作過程如下:① 測量前,調節天平的順序是 (填字母)。 A. 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 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 測量鹽的質量,如圖甲所示,鹽的質量為 g。 CBA13.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③ 用量筒量取60mL水,全部倒入燒杯中,再將鹽倒入燒杯,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將鹽水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④ 鹽水的密度ρ鹽水= kg/m3。 1.15×10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小然的方法如圖丙所示:① 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② 將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③ 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2。④ 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 (用字母m1、m2、V表示)。 (3) 分析以上兩種方法, (填“小浩”或“小然”)的方法測量誤差更小。 小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小玉使用密度已知的鐵塊(ρ鐵)進行如下操作:① 用天平測量鐵塊的質量M1。② 把鐵塊放在杯中,向杯中加滿鹽水,將鐵塊取出(忽略鐵塊帶出的鹽水),測量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2。③ ,測量其總質量M3。 ④ 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 (用字母M1、M2、M3、ρ鐵表示)。繼續向杯中加滿鹽水ρ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五、 計算題(共16分)21. (8分)周末小明和同學約好一起去沈陽故宮拍攝雪后的美景。小明選擇打車前往,如圖甲所示為小明乘坐的出租車發票。(1) 在小明乘車的全過程中,出租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 由發票數據可知s1=4.2km,小明從上車到下車,出租車行駛的時間t1=07:28-07:10=18min=0.3h,出租車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1===14km/h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出租車行駛過程中,如果按圖乙所示的速度行駛了1.8min,求這段時間所通過的路程。(2) 由速度盤可知v2=60km/h,且t2=1.8min=0.03h,這段時間所通過的路程s2=v2t2=60km/h×0.03h=1.8km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出租車以速度v駛出某直線路段時,有一處測速儀,測速儀內有能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傳感器,如圖丙所示。在出租車行駛到距離測速儀66m時,測速儀發出超聲波,經過0.2s后超聲波會被出租車反射,反射后測速儀接收到超聲波信號,則該出租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此路段限速為40km/h,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3) 超聲波在0.2s內通過的距離s聲=v聲t=340m/s×0.2s=68m,出租車0.2s通過的距離s出租車=68m-66m=2m,出租車行駛的速度v===10m/s=36km/h,因為36km/h<40km/h,所以該出租車沒有超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2. (8分)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質量為0.1kg,當瓶內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為0.4kg,用此瓶裝金屬顆粒若干,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為0.8kg,若在裝滿金屬顆粒的瓶中再裝水時,瓶、金屬顆粒和水的總質量為0.9kg,求:(1) 玻璃瓶的容積。(2) 金屬顆粒的質量。(1) 水的質量m1=m瓶和水-m瓶=0.4kg-0.1kg=0.3kg,玻璃瓶的容積等于水的體積V瓶=V1水===3×10-4m3 (2) 金屬顆粒的質量m金=m瓶和金-m瓶=0.8kg-0.1kg=0.7kg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金屬顆粒的密度。(3) 瓶子再裝水的質量m水=m總-m瓶和金=0.9kg-0.8kg=0.1kg,水的體積V水===1×10-4m3,金屬顆粒的體積V金=V瓶-V水=3×10-4m3-1×10-4m3=2×10-4m3,金屬顆粒的密度ρ金===3.5×103kg/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25張PPT)第四章素能測評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 ( )A. 螢火蟲 B. 月亮C. 耀眼的玻璃幕墻 D. 鉆石2. 下列光現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線傳播B. 潭清疑水“淺”——光的反射C. 樹蔭下的光斑——光的反射D. 海市蜃樓——光的折射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21223. 下列各種單色光中,屬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紫光 B. 白光C. 綠光 D. 黃光4. 如圖所示,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小孔a處,它成像在距小孔b處的半透明紙上,且a大于b,則半透明紙上的像是 ( )A. 倒立、放大的虛像B. 正立、縮小的虛像C. 倒立、縮小的實像D. 正立、放大的實像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家庭常用的空調遙控器能夠控制空調的開關機、調溫等,利用的是 ( )A. 紅外線 B. 紫外線C. 超聲波 D. 次聲波6. 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射角是60°B. 入射角是30°C. 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變A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 如圖所示,小鴨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確的是 (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8. 如圖所示,雨后的夜晚,迎著月光行走在有積水的路上時,會發現水坑處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樣。結合光的反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面發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干燥的地面發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干燥的地面比較暗,主要是因為月光不夠亮D. 水坑處比較亮,主要是因為水面發生鏡面反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如圖所示,將一束光照射到一個空燒杯的底部,此時杯底被照亮的范圍用虛線圈出。若往燒杯中注滿水,燒杯底部被光照亮的范圍和原來相比會變為 (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0. 人看見河里有一條“魚”,若用激光手電筒瞄準看到的“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激光能射中魚B. 激光射向魚的下方C. 激光射向魚的上方D. 無法確定激光的位置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1. 太陽光從太陽傳到地球上要用時8min20s,則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 m,因為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因此百米賽跑,應以 (填“聽到槍聲”或“看到槍冒煙”)開始計時較為準確。 12. 2020年6月21日,在某省大部分地區都有幸看到“日食”這一天文景觀。“日食”是由太陽光沿 傳播的過程中被月球遮擋形成的。“日食”發生時,月亮在圖中 位置。1.5×1011看到槍冒煙直線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3. 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會投下影子,而且從早到晚影子的方位在不斷地改變著,如圖為我國古代的一種“時鐘”——日晷,它就是利用此原理來計時的,影子是由 形成的,從早晨到晚上日晷晷針的影子在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光的直線傳播順時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如圖所示,讓一束陽光通過棱鏡產生了七色光,這種現象叫 。如果我們把一支溫度計放在 (填“A”或“B”)點外側,那么溫度計的示數會明顯上升。光的色散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 如圖所示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發生變化。(1) 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 (2) A點與水面相距3m,則A與它在水中的像A'之間的距離為 m。(3) 若光斑從B點處向右移動了1m,則說明水位 (填“上升”或“下降”)了 m。虛6下降0.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6.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方向均未標出),反射角的大小為 ,界面的 (填“上”“下”“左”或“右”)邊是空氣。30°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三、 作圖題(共6分)17. (2分)如圖,請畫出物體AB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 (2分)小明制作了一個正午時間提醒器,他在窗臺上的M點放置一面鏡子,正午時刻,陽光便可以通過鏡子照亮屋內墻上的A點。請你在如圖所示的簡化圖中的M點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2分)如圖所示,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四、 實驗探究題(共36分)20. (12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標有刻度(圖中未畫出)的白色紙板ABDC能繞垂直于CD的ON軸翻轉,在紙板上安裝一支可在紙板平面內自由移動的激光筆(圖中未畫出)。(1) 實驗前,應將紙板 放置在平面鏡上;移動激光筆,使入射光束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可觀察到反射光束沿 時針方向轉動。豎直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移動激光筆,使入射角為45°,測得反射角也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論,你認為有何不妥之處 。 (3) 如圖乙所示,將紙板右半部分繞ON向后翻轉任意角度,發現紙板上均無反射光束呈現,此現象說明了 。 僅一次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在圖甲中,若將紙板(連同激光筆)繞CD向后傾斜,此時反射光束 (填字母)。 A. 仍在紙板上呈現B. 被紙板擋住C. 在紙板前方(5) 實驗結束后,同組的小明和小剛都想從鏡子中看到對方的眼睛,而不想讓對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結果他倆誰都沒能做到,你認為他們沒能做到的原因是 。C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1. (12分)如圖甲,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 實驗時,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 。確定像的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實驗室有3mm和5mm兩種厚度的玻璃板,應選取 mm的玻璃板實驗效果會更好。 (3) 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點燃蠟燭A,拿一支與蠟燭A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未畫出)豎直在玻璃板后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探究方法是 。 (4) 接下來的步驟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與上述步驟(3)相同的操作,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等效替代法多次實驗,得出普遍規律,避免實驗結果的偶然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若保持蠟燭A靜止,將玻璃板向蠟燭A靠近時,則蠟燭A的像大小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 如圖乙所示,一枚硬幣放在豎直的平面鏡前,硬幣的像在a處;將平面鏡平移至如圖丙所示的位置時,硬幣會通過平面鏡成像在圖丙中的 位置。不變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2. (12分)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和玻璃時都會發生折射現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況會相同嗎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華選擇了光屏、透明玻璃磚、水槽、激光電筒等器材進行實驗。他在光屏上畫出互相垂直的NN'、MM'兩條線段并相交于O點,如圖甲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 小華將玻璃磚的一個表面與MM'齊平放置,讓激光電筒發出的光線從A點到O點入射,他看到了如圖乙所示的光路(AO、OC為同一直線),你認為出現光線O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鑒于本實驗的目的,此時最應該記錄的兩條光線是 。 (2) 接下來觀察光從空氣中進入水中的傳播情況,小華應想辦法保證 ,他的做法是將光屏豎直放入水槽中(使線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與MM'齊平,入射光線應從 點向O點射入。 有部分光線并沒有通過玻璃磚,依舊在空氣中傳播AO和OB入射光線重合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小華最終在光屏上記錄下了如圖丙所示的光路圖(OE為水中的折射光線),通過分析光路,你認為玻璃和水這兩種介質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的是 。 (4) 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別從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則 射出的折射光線更遠離法線。玻璃玻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23張PPT)第二章素能測評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觀察到音叉周圍濺起許多水花,如圖所示,這一現象充分說明 ( )A. 水花濺起能使音叉發聲B. 聲音只能在水中傳播C. 發聲的音叉正在振動D. 真空不能傳聲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2023年7月20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活動的全部任務。在太空中,面對面的航天員必須借助無線電設備才能進行交談。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是真空,不能傳聲B. 太空中聲音的傳播速度太慢C. 太空中航天員聲音響度太小D. 太空中航天員聲音音調太低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 聲音在空氣、煤油、水、鐵中傳播相等的距離,所用時間最少的是在 ( )A. 水中 B. 空氣中C. 鐵中 D. 煤油中4. 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而在課堂上“大聲”回答問題才能讓老師聽清楚。這里的“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 ( )A. 響度 B. 音調C. 音色 D. 速度C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 如圖所示,中國科技館中的展品“曾侯乙編鐘”,用青銅鑄成,17個大小不同的鐘懸掛在一個鐘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鐘,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是指聲音具有不同的 ( )A. 響度 B. 音色C. 音調 D. 傳播途徑6. 聲紋鎖可以通過識別人的聲音進行解鎖,是根據每個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調 B. 音色C. 響度 D. 速度C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7. 如圖所示為四種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的音色和響度相同B. 丙聲源每秒鐘振動的次數最少C. 甲、丁的音色和聲音強弱等級相同D. 若丁為敲擊音叉時的波形,則用更快的速度不斷敲擊,音叉發出聲音的音調會更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8. 學習了聲音的知識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關于“水瓶琴”,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水瓶琴”的“琴聲”由振動產生B. 敲擊不同的瓶子,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C. 敲擊同一個瓶子,用力越大響度越大D. “琴聲”通過水傳播到小芳的耳中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9. 下列實例中,利用聲來傳遞信息的是 ( )A. 利用強超聲波對金剛石等堅硬物品鉆孔B. 超聲波使液體微粒劇烈振動,加速溶質溶解C. 人暴露在150dB的噪聲環境中,耳內鼓膜會破裂出血D. 母象與小象通過次聲波交流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0. 如圖是生活中的兩個情境,圖甲是居民小區的噪聲監測器,顯示環境噪聲為55.5分貝。圖乙是鋼琴調音師正在用手機上的一個調音軟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標準音來校準琴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B. 分貝是音調的單位C. 2048Hz的音屬于次聲波D.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較,256Hz的聲音音調更高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1. 小賀聽到優美的琴聲是琴弦的 產生的;悠揚的琴聲傳得很遠是通過 傳播的;琴聲影響了小明的休息,對于小明來說,優美的琴聲是 (填“樂音”或“噪聲”)。 12.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屬于 (填“超聲波”或“次聲波”),醫護人員在救治傷員時,使用的“B超”是利用 (填“超聲波”或“次聲波”)。這兩種聲波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振動空氣噪聲次聲波超聲波不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 口技是民間的一種聲音藝術,如圖所示,高超的口技藝人可以模仿各種聲音,從聲音的特性來看,他主要是模仿聲音的 (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現場觀眾能欣賞到,是因為聲音能在 中傳播;口技藝人往往通過重拍醒木結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聲音的 (填“音調”或“響度”)越大。音色空氣響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4. 如圖所示為用吸管和棉簽制作的“鳥鳴器”,從管口吹氣,能發出類似鳥叫的聲音,鳥鳴器發聲是由空氣 產生的,拉動棉簽可以改變聲音的 。根據聲源的差異,鳥鳴器可以與小提琴、笛子、鼓這三種樂器中的 歸為一類。振動音調笛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5. 如圖甲所示,在醫院里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質;如圖乙所示,在醫院里我們經常看到的“靜”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聲音的 (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以免影響他人,這是在 (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信息響度聲源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三、 實驗探究題(共28分)16. (8分)如圖所示,小明和小華一起做“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實驗。(1) 如圖甲所示為在水平桌面上正在播放音樂的揚聲器,通過觀察并未看見揚聲器紙盆明顯的振動,為了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在揚聲器紙盆上放一些小紙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如圖乙所示,小華將正在發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用抽氣筒將廣口瓶中的空氣抽出,小華聽到手機聲音的響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如果把廣口瓶內的空氣完全抽出,將幾乎不能聽到手機的聲音,由此實驗可推理得到的結論為 。 (3) 小明在研究聲音是否能夠在水中傳播的實驗中,將一個正在發聲的物體A放入裝有水的水槽中,如圖丙所示,物體A下沉到容器底部,這時小明能夠聽到物體A發出的聲音。于是他得到結論:水能夠傳聲。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正確嗎 并說明理由: 。變小真空不能傳聲不正確;聽到的聲音可能是通過水傳來的,也可能是通過容器壁傳來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7. (10分)在“探究聲音的特性”實驗中:(1) 為了探究聲音的特性,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是 ,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 決定的。AD頻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撥動鋼尺就可以聽到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 (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若只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度撥動鋼尺,則能聽出聲音的 (填“音調”“音色”或“響度”)發生了變化。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響度音調鋼尺振動的頻率小于20Hz,人耳聽不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8. (10分)小明在吉他演奏中發現,琴弦發出的音調與弦線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于是他做了如下實驗:(1) 利用幾根弦做研究,如圖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松緊相同。① 若他選擇b、d兩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與弦線 的關系。 ② 若他要研究音調與弦線粗細的關系,則應選擇 兩弦線做實驗。③ 小明研究后得出結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弦線越長,發出的音調越低;弦線越粗,發出的音調越低。④ 小明實驗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長度a、b控制變量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請你據圖乙判斷,在松緊相同的情況下,分別按住A點、B點、C點后撥動琴弦,發出的音調最高的是按住 點,最低的是按住 點。A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四、 綜合應用題(12分)19.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超聲波測速超聲波是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強、能量集中等特點,可用于測距、測速等。測距是測速的基礎,如圖甲所示,超聲波測速儀向靜止的汽車發射超聲波信號(簡稱信號),同時開始計時,信號傳播過程中遇到汽車會被反射,測速儀接收到返回的信號停止計時,根據記錄的時間及其與路程、速度的關系,可計算出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為信號傳播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程的s-t圖像,s表示信號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t表示信號傳播的時間。測速儀測量汽車速度的原理是測速儀向運動的汽車先后發射兩次信號,根據汽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所通過的路程及所用的時間,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測速儀在公路上對某跑車進行測速時,向勻速駛來的跑車發射兩次信號,兩次發射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0s,第一次發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6s,第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次發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3s。經測速儀測定,該跑車超速,駕駛員將受到交警部門的處罰。(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取340m/s)(1) 人耳 (填“能”或“不能”)聽到超聲波,超聲波測速是利用了超聲波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點。 (2) 如圖乙所示,若t0=0.4s,則靜止的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為 m。不能反射能力強6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 通過計算,在圖丙中大致畫出測速儀對該跑車發射的兩次信號傳播過程的s-t圖像(從第一次發射信號開始計時),跑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通過的路程為 m,跑車的速度大小為 m/s。(3) 如圖所示516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共23張PPT)第五章素能測評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蓋形狀各異,其中在陽光下最容易引發火災的是 (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如圖所示是小軍透過某個光學元件(未畫出)觀察的情景,可以判斷該光學元件是 ( )A. 凹透鏡B. 凹面鏡C. 凸面鏡D. 凸透鏡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 如圖所示,虛線框內有一透鏡,讓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該透鏡的鏡面,在墻壁上得到了一個較大的光斑。關于虛線框內的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定是凹透鏡,它對光有發散作用B. 一定是凸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C. 可能是凹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D. 可能是凸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4. “愛護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其成像原理與凸透鏡類似,要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可位于圖中的 ( )A. A點B. B點C. C點D. D點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 如圖所示為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的空間站組合體全景照片。若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f,拍照時像距 ( )A. 略小于fB. 略大于fC. 略小于2fD. 略大于2f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 如圖所示,小宇同學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B. 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D. 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7. 用眼睛長時間盯著近處的手機看,容易導致的后果及矯正方法是 ( )A. 遠視眼,需戴凸透鏡矯正 B. 遠視眼,需戴凹透鏡矯正C. 近視眼,需戴凸透鏡矯正 D. 近視眼,需戴凹透鏡矯正A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8.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當蠟燭在圖示位置時,小明在光屏沿主光軸遠離透鏡的過程中,發現光屏上一直出現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若他再將蠟燭移至距透鏡12cm處,移動光屏,則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的像B. 等大的像C. 縮小的像D. 正立的像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9. 如圖所示,凸透鏡位于P處(圖中未畫出)且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和光屏,光屏先后在P同側的甲、乙兩處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且甲處的像比乙處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處所成的都是虛像B. 甲處像可能是放大的C. P的位置在甲的右側D. 蠟燭的移動方向向左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0. 當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圖(a)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蠟燭向右移動距離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鏡乙的像距和物距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 ( )A. 透鏡乙的焦距為10cmB. 蠟燭移動的距離s>10cmC. 若不移動蠟燭,則需向右移動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D.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1. 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個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凸透鏡有 個焦點。一個透明均勻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如圖所示,其中 (填序號)屬于凸透鏡, (填序號)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2①③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 如圖,西漢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削冰令圓”就是把冰塊做成 透鏡,對光有 作用,若要“火生”應把“艾”放在冰透鏡的 位置處。凸會聚焦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 用鐵絲圍成一個內徑約為4mm的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的水膜猶如透鏡,用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 (填“實像”或“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 (填“照相機”或“幻燈機”)成像原理相同;此類透鏡可以做 (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虛像照相機遠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4. 如圖所示為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 (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此像落在目鏡 的位置;經過目鏡折射后成一個正立、 的虛像。倒立焦點以內放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5. 如圖,若a、b是通過凸透鏡看到的小熊的像,且凸透鏡從遠處逐漸靠近小熊,則先看到的小熊的像是 (填字母);若a、b是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在與小熊距離相同時看到的畫面,則看到a所用的凸透鏡焦距較 (填“大”或“小”);若a、b是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看到的小熊的像,則 (填字母)是通過凸透鏡看到的像。b小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三、 作圖題(4分)16. 在圖中,根據給出的入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四、 實驗探究題(共22分)17. (12分)小濱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1) 如圖甲所示,小濱讓凸透鏡正對平行光,調整凸透鏡到光屏的距離,光屏上會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 cm。(2) 小濱在組裝器材時,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并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讓燭焰的像成在 。 10.0光屏的中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 如圖乙所示,小濱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當蠟燭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利用該成像規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此時,若在凸透鏡與光屏之間放置一遠視鏡片,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應向 (填“左”或“右”)移動。 放大投影儀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4) 實驗過程中,小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飛蟲落到了凸透鏡表面上,則光屏上出現 (填字母)。 A. 飛蟲的像B. 飛蟲的影子C. 燭焰完整的像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8. (10分)如圖所示,在“探究近視眼的矯正”課外實驗中:(1) 調整燭焰(模擬遠處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其凸起程度可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量來調節)、光屏(模擬人眼視網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 的 像。 縮小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向水凸透鏡內 (填“注入”或“吸取”)適量的水來模擬近視眼,發現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 ① 若將光屏向 (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② 若光屏不移動,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 (填“凸”或“凹”)透鏡,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注入靠近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五、 綜合應用題(14分)1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人類的眼睛人類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實像;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由眼睛的調節作用所能看清的最遠的點,叫遠點,正常眼的遠點在極遠處。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點,叫近點,正常眼的近點約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長時間的用眼,比如看書、看電視、玩電腦,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勞,眼睛疲勞常見癥狀是頭疼腦漲、眼睛發干。看物體時間較長也不易感到疲勞的距離叫明視距離,正常眼的明視距離為25c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 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 (填“凹透鏡”或“凸透鏡”)。(2) 人的眼睛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 來獲得清晰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或“縮小”)的像。 (3) 如果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過晶狀體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之 (填“前”或“后”),這就是近視眼,應戴 鏡來矯正。 (4) 根據上文,你認為正常人的眼睛的觀察范圍是 (填字母)。 A. 0~10cm B. 10~25cmC. 0~25cm D. 10cm~極遠處凸透鏡焦距倒立縮小前凹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共22張PPT)第六章素能測評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在勞動實踐課上,同學們扛上鋤頭去菜地挖地種菜,所用鋤頭的質量最接近 ( )A. 1500mg B. 1500g C. 1500kg D. 1500t2. 下列現象中,物體的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 )A. 一塊鐵礦石由地球運到太空B. 一根鐵絲被拔絲機拉長以后C. 鐵塊熔化成鐵水D. 砍樹的斧頭被磨鋒利以后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213. 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罐氧氣用掉部分后,罐內氧氣的質量變小,密度變大B. 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C. 一支粉筆用掉部分后,它的體積變小,密度變小D. 一盆水凝固成冰后,它的體積變大,密度變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 測量物體的質量前,小亮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調節橫梁平衡的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如圖所示,接下來他要進行的操作是 ( )A. 向右移動游碼B. 向左移動平衡螺母C. 向右盤加砝碼D. 向右移動平衡螺母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5. 如圖所示為甲和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分析圖像可知 ( )A. 甲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B. 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量較小C. 甲、乙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4∶1D. 若甲、乙的質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6. 有四個容量均為200mL的瓶子,分別裝滿醬油、純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裝的質量最多的是(ρ醬油>ρ純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純水 B. 醬油 C. 酒精 D. 植物油C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7. “嫦娥五號”從月球取回質量為1731g的月壤,其密度與干燥的細沙接近,則月壤的體積最接近 ( )A. 109cm3 B. 106cm3 C. 103cm3 D. 1cm38. 在出版行業,通常用“克重”來表示紙張的厚薄,這種表示紙張厚薄的方法與密度的知識是相關的。例如二模物理考試試卷用紙克重為“70g/m2”,其意義是面積為1m2的試卷紙質量為70g。若二模物理試卷紙長、寬分別為77cm和26.5cm,厚度為0.011cm,則該試卷紙的密度約為 ( )A. 0.636×103kg/m3 B. 0.312×103kg/m3C. 6.36×103kg/m3 D. 3.12×103kg/m3C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9. 要測量雪的密度,如圖所示,某同學找來一個容積為1000cm3的立方體容器,先裝滿蓬松的雪,然后將雪平整地壓緊為3cm厚的冰,冰完全熔化成水的深度為2.7cm。水的密度為1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冰化成水后水的體積為2.7m3B. 圖中雪的質量最大,水的質量最小C. 圖中冰的密度為0.8g/cm3D. 容器中蓬松的雪的密度為0.27g/cm3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0. 用密度為2.7×103kg/m3的鋁制成甲、乙、丙三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要求它們的棱長分別為0.1m、0.2m和0.3m。制成后經質量檢驗員稱得它們的實際質量分別為3kg、21.6kg和54kg。質量檢驗員指出:有兩個不合格,其中一個摻入了雜質為次品,另一個混入了空氣泡為廢品,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為廢品,乙為合格品,丙為次品B. 甲為合格品,乙為廢品,丙為次品C. 甲為次品,乙為合格品,丙為廢品D. 甲為廢品,乙為次品,丙為合格品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11. 小明幫爺爺閱讀藥品說明書,其中“用法用量”注明“成人一日按體重30mg/kg”。爺爺的體重是50kg,則爺爺一日應服藥 mg;一日服藥三次,每次服用2粒,則每粒藥的規格是 g。 12. 甲、乙兩個物體,它們的密度之比是2∶1,體積之比是2∶5,甲、乙兩物體質量之比是 ,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那么甲、乙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15000.254∶5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3. 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水來開山采石。冬季,白天給石頭打一個洞,再往洞里灌滿水并封實,待晚上降溫,水結冰后石頭就裂開了。如果用27L水剛好灌滿洞,那么封實后,當洞里的水全部變成冰,冰的質量為 kg,體積為 m3。(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14. 某電工稱得一捆直徑為2mm細銅絲的質量是2000g。已知銅的密度是8.9×103kg/m3,則這捆細銅絲體積是 cm3,長度大約是 m。(結果保留整數) 270.032257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5. 如圖所示為標準大氣壓下一定質量水的體積—溫度圖像。在0~4℃間,水溫升高時,水的密度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罐裝飲料(可視為水)在4℃時存放最 (填“安全”或“不安全”)。16. 一氧氣罐,罐和氧氣的總質量為42kg,剛啟用時罐內氧氣密度為6kg/m3,使用一段時間后,罐和氧氣的總質量變為36kg,罐內氧氣的密度變為3kg/m3;則空氧氣罐的質量是 kg,氧氣罐的容積是 m3。變大安全30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三、 實驗探究題(共30分)17. (10分)在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小明找來大小不同的塑料塊和某種液體做實驗。(1) 圖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盤天平的情景,他的錯誤是 。 稱量質量時用手調節平衡螺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改正錯誤后,小明正確操作,根據實驗數據分別作出了塑料塊和液體質量隨體積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① 分析圖像可知: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塑料塊的密度為 kg/m3。 ② 往燒杯內倒入10cm3的液體,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g;若燒杯內液體的體積為20cm3,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g。相同1.2×10337.445.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8. (10分)為確定某種未知無色液體的“身份”,物理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明所在的實驗小組,他們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多次測量。某次的操作如下:(1) 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為 g。 4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V為 mL,盡管質量的測量方法正確,但大家在對實驗及結果進行評估時,發現液體的體積測量值與它的實際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3) 他們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據,并根據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該液體的密度為 kg/m3;通過查表對照可知該液體可能是 。30偏小0.8×103煤油或酒精物 質 水 煤 油 酒 精 汽 油密度/(g·cm-3) 1 0.8 0.8 0.7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9. (10分)小軍利用天平、水和燒杯來測量一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請將他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1) 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 處,此時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應 使天平平衡。 (2) 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 g。 零刻度線將平衡螺母向右移6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3) 如圖丙所示:① 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將小石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做標記,測出此時燒杯、水和小石塊的總質量為214g。② 取出小石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51g。③ 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標記處,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83g。小石塊取出時沾有 g水,該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12×10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四、 計算題(共16分)20. (8分)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假設一金匠用純金制作了一個空心的“冰墩墩”送給八年級的兒子當作紀念品。兒子想多了解父親制作的“冰墩墩”,于是用天平測出它的質量是77.2g,同時也測出了它的體積為6cm3。(ρ金=19.3×103kg/m3,ρ銀=10.5×103kg/m3)(1) 這個“冰墩墩”中純金的體積是多少 (1) 根據密度公式ρ=知,該“冰墩墩”中純金的體積V金===4c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如果該“冰墩墩”是用純銀制成的實心體,那么它的質量是多少 (3) 這個“冰墩墩”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少 (2) 已知“冰墩墩”的體積V冰墩墩=6cm3,若該“冰墩墩”是用純銀制成的實心體,則它的質量m銀=ρ銀V冰墩墩=10.5g/cm3×6cm3=63g (3) 這個“冰墩墩”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冰墩墩-V金=6cm3-4cm3=2c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1. (8分)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石,為了估測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裝滿一桶沙石,測得桶中的沙石的質量為52kg,再用這只桶裝滿一桶水,測得桶中水的質量為20kg,ρ水=1.0×103kg/m3,則:(1) 桶的容積是多少 (1) 因桶裝滿一桶水時水的體積和桶的容積相等,所以桶的容積V=V水===0.02m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 沙石的總質量是多少 (2) 用一只空桶平裝滿一桶沙石的體積V沙石=V=0.02m3,沙石的密度ρ沙石===2.6×103kg/m3 (3) 400m3沙石的總質量m總=ρ沙石V總=2.6×103kg/m3×400m3=1.04×106k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 若用一輛載重4000kg的卡車將沙石運送到工地,至少要運多少車 (4) 若用一輛載重4000kg的卡車將沙石運送到工地,至少要運的次數n===260,即260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共23張PPT)第一章素能測評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根據生活經驗,你認為下列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中學生腳的長度約為250mmB. 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左右C. 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8mD. 中學生的脈搏正常跳動60次所用時間約為1s2. PM2.5是指大氣層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它的濃度直接影響到空氣的質量和能見度。其中2.5μm相當于 ( )A. 2.5×10-2m B. 2.5×10-3m C. 2.5×10-6m D. 2.5×10-9m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3. 如圖所示為小紅在體驗活動中,身著軍服吹響“沖鋒號”的情景。根據圖片信息,請你估測“沖鋒號”的長度約為 ( )A. 20cmB. 50cmC. 120cmD. 150cm4. 下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B第3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關于測量物理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B. 挑選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避免誤差C. 只要測量方法正確,就不會出現誤差D. 只要測量就不可避免會出現誤差6. 在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某學校組織師生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中有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竹排 B. 江岸 C. 房屋 D. 青山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 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運動員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A. 運動員、汽車、羚羊B. 羚羊、汽車、運動員C. 汽車、羚羊、運動員D. 汽車、運動員、羚羊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在某次測試中,甲、乙兩車都向東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 ( )A. 甲、乙兩車都做加速直線運動B. 兩車出發前相距20m,甲比乙晚出發5sC. 在第10s時兩車速度相等D. 5~10s內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東運動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 如圖所示為正在進行的冰壺比賽,冰壺被運動員擲出后,在冰面上減速滑行到停下的過程中,冰壺的平均速度與冰壺被擲出時的速度成正比,冰壺的滑行時間也與冰壺被擲出時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壺以1.6m/s的速度被擲出時,在冰面上滑行了8m,則冰壺以3.2m/s的速度被擲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離為 ( )A. 8m B. 16m C. 24m D. 32m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 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前300m內甲車運動的時間大于乙車運動的時間B. 甲車運動的速度為20m/sC. 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 甲、乙兩車在20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1. 圖甲中物體的長度為 cm,圖乙中秒表的讀數為 s。 12. 小芳在測一個物體長度時,記錄的數據分別為14.51dm、14.50dm、14.62dm、14.53dm,其中有一個數據明顯是粗心讀錯了,則物體長度的測量值應記為 dm,她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填“1cm”“1dm”或“1mm”)。2.20337.514.511c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 李老師參加了2023年宜昌馬拉松比賽,在比賽過程中,以李老師為參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隊員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賽后成績證書上顯示其全程平均配速為4min10s/km,則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運動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 如圖所示為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圖甲的方法是相同時間比路程,圖乙的方法是 。物理學用速度描述運動快慢,公式為v=,這種方法與圖 (填“甲”或“乙”)的研究方法相同。若圖乙中自行車速度用v1表示,摩托車速度用v2表示,則自行車與摩托車的速度之比v1∶v2= 。相同路程比時間甲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 如圖甲所示,復興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1) 超長版復興號列車總長度達440 (填單位)。 (2) 如圖乙所示,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立一枚硬幣可保持長時間穩定不倒,以硬幣為參照物,窗外的樹木是 的。 (3) 復興號以30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10min,通過的路程為 km。m運動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 汽車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勻速直線前進,司機發現前方路口信號燈變為紅燈,經過0.5s的反應時間后開始剎車,汽車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線圍成的面積可以表示出汽車行駛的路程,則開始剎車后第0.5s時,汽車速度為 m/s。從信號燈變紅到汽車完全停止,汽車行駛了 m,這個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5106.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 實驗探究題(共24分)17. (10分)某同學要測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A. 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總長度L1。B. 用刻度尺測出在鉛筆桿上細銅絲繞圈的總長度L2。C. 用細銅絲的總長度除以細銅絲的圈數,即得細銅絲的直徑為。D. 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E. 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細銅絲的圈數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以上實驗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 (填寫步驟字母),錯誤的步驟是 (填寫步驟字母);錯誤的步驟應改正為_______________ 。 (2) 改正錯誤后,實驗步驟合理的順序應是 。 (3) 該同學在繞細銅絲時,匝與匝之間有間隙,則測量值會偏 。AC用細銅絲繞圈的總長度除以細銅絲的圈數,即得細銅絲的直徑為DBEC(或DEBC)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 (14分)如圖所示為“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1) 該實驗的原理是 。 (2) 實驗中,應使斜面保持 (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以減小測量 的誤差。 (3) 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小車運行的路程是 cm。若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得的AC段的平均速度與實際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v=較小時間80.0偏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 實驗中,對于如何獲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 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B到C所用的時間tBC與路程sBC,計算得到vBCB. 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B點開始計時,到達C點后測得時間tBC,再測量路程sBC,計算得到vBCC. 不測量,利用已有數據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計算得到vB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 下表是實驗時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則“ ”一欄里應填寫的內容是 。平均速度v/(m·s-1) 路程s/m 時間t/s AB段 BC段 AC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 計算題(共16分)19. (8分)小明乘火車外出旅游,他乘坐的火車長為300m。途中當火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小明測出自己通過該隧道的時間為1min20s,則:(1) 該隧道的長度為多少米 (1) 小明測出自己通過該隧道的時間t=1min20s=80s,由v=可得,該隧道的長度s隧道=vt=20m/s×80s=1600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多少秒 (3) 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0.9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40s,則該火車在這40s內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每秒 (2) 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長加火車長,即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的路程s=s隧道+s火車=1600m+300m=1900m,由v=可得,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t'===95s (3) 大橋長s橋=0.9km=900m,火車完全在橋上的路程s'=s橋-s火車=900m-300m=600m,該火車在這40s內的平均速度v'===15m/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 (8分)便捷的交通與互聯網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某天,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鐵去上海游玩,9:35開車出發,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他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表所示,則:車 次 南昌西開 上海虹橋到 運行距離G1346 09:43 13:18 780kmG1386 10:05 13:59 780kmG1348 10:26 13:41 780k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依據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乘上哪一車次的列車 (1) 由圖知,s=30km,限速v=60km/h,由v=得,駕車到南昌西站所用的最短時間t===0.5h=30min,爺爺9:35開車出發,經過30min后到達南昌西站的時刻為10:05,由于到站時G1386次列車正好出發,根據實際情況,爺孫倆只能乘坐G1348次列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2) 根據列車時刻表可得,乘坐G1348次列車到達上海虹橋站所用時間t'=13:41-10:26=3h15min=3.25h,總路程s'=780km,所以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v'===240km/h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共23張PPT)第三章素能測評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下列溫度最接近4℃的是 ( )A. 冰箱冷凍室的溫度 B. 冰箱冷藏室的溫度C. 剛煮熟雞蛋的溫度 D. 剛溫好牛奶的溫度2. 測量液體溫度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C3. 下列四幅圖像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是 ( )4. 四季更替,歲月變遷,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現象屬于液化的是 ( )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 如圖所示,燒杯里裝著水,試管中裝著酒精,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為78℃,給燒杯加熱使水沸騰,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酒精 ( )A. 能沸騰B. 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C. 溫度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D. 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 缺電地方的人們發明了一種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內外罐之間填有沙子,如圖所示,盛夏季節里,有利于給“冰箱”中食物降溫的做法是 ( )A. 換用鐵質材料制作內外罐B. 經常給兩罐間的沙子澆水C. 把“冰箱”放在密閉房間內D. 把“冰箱”放在濕熱環境中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7. 小組同學做對比實驗,如圖所示,在甲、乙兩個相同杯子中分別放入適量的冰塊和干冰塊。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杯內物塊均變小。甲杯內有液體出現,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內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層薄霜生成。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 )A. 冰塊變小是凝固現象,干冰變小是升華現象B. 冰塊變小需要吸熱,干冰變小需要吸熱C. 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現象,薄霜生成是凝華現象D. 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熱,薄霜生成需要吸熱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8. 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吃上遠方的新鮮食品,主要是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給食品降溫,防止食品在長時間運輸中腐爛變質,這主要是因為 ( )A. 干冰熔化放熱B. 干冰汽化吸熱C. 干冰升華吸熱D. 干冰凝華放熱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9. 如圖所示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瓶裝石油氣,瓶裝石油氣的主要成分是烷烴和烯烴的混合物,下表中是這些有機物在標準狀態下的沸點溫度,常溫下液化石油氣很難用盡,瓶的底部常有殘留物,這些殘留物可能包含下表中的 ( )A. 乙烷和乙烯 B. 丙烷和丙烯C. 丁烷和丁烯 D. 戊烷和戊烯D物 質 乙 烷 丙 烷 丁 烷 戊 烷 乙 烯 丙 烯 丁 烯 戊 烯沸點/℃ -88.6 -42.1 -0.5 36 -103.7 -47.7 -6.9 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0. 小明通過實驗尋找冰熔化時需要吸熱的證據。在圖示兩個相同的保溫容器中放入同樣的適量的溫水,然后向甲容器中加冰塊,向乙容器中加水,待冰熔化完,比較甲、乙容器中的水溫。實驗在標準大氣壓下進行,對于后加入的冰塊和水,應滿足 ( )A. 質量相同,冰塊的溫度低于0℃B. 質量相同,冰塊和水的溫度均為0℃C. 冰塊的質量比水的大,兩者溫度相同D. 冰塊的質量比水的小,兩者溫度相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1. 如圖所示為常用的一種體溫計,它的分度值是 ℃,此時讀數為 ℃,該溫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人的正常體溫。0.138.9高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 小敏研究某固體物質的熔化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觀察該物質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記錄,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信息可知:該物質的凝固點是 ℃,第8min時,該物質處于 (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其凝固過程的特點是放出熱量,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50固液共存態不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 某空調使用的新型制冷劑R600a是一種對臭氧層破壞較小、極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它在室內汽化時吸熱,在室外液化時 。壓縮機通過使制冷劑不斷地發生液化,將室內的熱“搬”至室外,制冷劑在室外液化的方式為 (填“降低溫度”或“壓縮體積”)。 14. 如表所示為幾種物質的熔點與沸點,則在-220℃時,氮處于 態;在寒冷的北極地區 (填“能”或“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酒精的沸點比較低,因此保存酒精時應注意 。放熱壓縮體積固不能低溫、密封物 質 氮 水 銀 酒 精熔點/℃ -210 -39 -117沸點/℃ -196 357 7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5. 如圖所示為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溫度降低,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或 (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人類還會面臨“水荒”,從水資源的現狀和使用來分析,這是由于 (寫出一條即可)。液化凝華淡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三、 實驗探究題(共32分)16. (12分)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 實驗時應將 (填“整塊冰”或“碎冰”)放入圖甲裝置的試管中,將試管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加熱的優點是使冰 ,便于觀察試管中冰的狀態變化。 (2) 觀察圖乙,溫度計的示數為 ℃。 (3) 某同學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屬于 (填“晶體”或“非晶體”),第4min時,物質處于 態。 (4) 另一名同學把冰放入如圖丁所示的燒杯中,并未用酒精燈加熱,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認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熱量,他的想法是 (填“正確”或“不正確”)的。碎冰受熱均勻-2晶體固液共存不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7. (10分)為了觀察水的沸騰,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從圖中甲、乙兩套實驗裝置中選了一套來完成實驗(已知外界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 最后安裝的器材是 (填“酒精燈”或“溫度計”)。 (2) 該組同學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并使水持續沸騰了數分鐘。經觀察,圖丙中 (填“①”或“②”)是水沸騰前的氣泡上升情況。 (3) 實驗中,當水溫接近90℃時,他們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出了如圖丁所示的水溫與時間關系的圖像,可以判斷該組同學選擇的是_____套裝置。 (4) 分析圖丁可知,該小組同學將水從90℃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長,原因可能是 。 溫度計②乙所用水的質量較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 為了探究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接下來的操作是 ,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停止加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8. (10分)小明同學在四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1) 通過A、D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___________________ 有關。 (2) 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 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 在相同的自然環境下,小明同學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圖乙所示,并控制使它們的 相同。結果發現圖b中酒精先蒸發完,于是可以得出結論: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液體蒸發的快慢還與 有關。 (4) 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吸熱的實例:______ 。表面積夏天液體的種類在室內地面上灑水可以降溫(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四、 綜合應用題(10分)19.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汽車防凍液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有關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值如表所示(表中防凍液含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0~15℃,考慮到混合液比熱容(一種反映物質自身性質的物理量)的減小會影響散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防凍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液的凝固點/℃ -17 -28 -37 -49 -48 -46 -28混合液的沸點/℃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 根據已學知識,晶體凝固的條件是 。由表可知,混合液中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的過程中,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 。 (2) 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對該地區汽車來說,下列不同防凍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選 。 A. 30% B. 40% C. 60% D. 90%(3) 長時間使用后,汽車水箱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先降低后升高B升高水由于汽化而減少,防凍液的含量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素能測評.pptx 第三章素能測評.pptx 第二章素能測評.pptx 第五章素能測評.pptx 第六章素能測評.pptx 第四章素能測評.pptx 階段素能測評(第一~六章).pptx 階段素能測評(第一~四章).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