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初中歷史8上第20課正面戰場的抗戰教材分析《課程標準》要求: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本課是《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三課,以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和第三次長沙會戰為例,講述十四年抗戰期間,正面戰場上的重大戰役。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進行的全民族抗戰中,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是互相配合的。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實行積極的抗戰政策,國民黨軍隊的愛國將士表現了空前的民族義憤和抗戰熱情,粉碎了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并為敵后戰場的開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由于敵強我弱,以及國民黨的消極、片面抗戰,抗日戰爭后期正面戰場連續失敗,大片領土淪陷。本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多,再加上課堂時間有限,再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等情況,需要突出重點:正面戰場抗戰的史實,進而準確理解正面戰場抗戰的重要作用。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研讀史料和觀看相關視頻,準確輸出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時間,相關人物及影響,提高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2.通過閱讀教材研讀史料和識讀圖片,概述正面戰場的抗戰,對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提高讀圖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涵養史料實證素養。3.通過研讀史料和觀看相關視頻,感悟廣大抗日將士在戰爭中表現出的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教學難點】正確評價國民政府領導的正面戰場的抗戰。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展示圖片:教師:統一戰線建立之后,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堅持抗戰,那么,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作了哪些努力?接下來我們學習一下第二十課正面戰場的抗戰。(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過程,直接引入本課,承上啟下,引發學生思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如何對日作戰的,進而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教師也可以使用“正面戰場的抗戰”情境視頻導入,讓學生了解正面戰場抗戰的概況后再講解新課。【講授新課】什么是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敵后戰場:抗日戰爭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軍隊占領區開辟的戰場。正面戰場:國民政府正規軍在國統區內阻擊來犯日軍的進攻,多為大兵團作戰。篇一 臺兒莊戰役閱讀教材P98-99文字、圖片并結合以下史料,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臺兒莊戰役形勢圖》,思考:日本進攻臺兒莊的意圖是什么?2.列表歸納臺兒莊戰役的時間、地點、指揮、殲敵、結果、意義等信息。3.閱讀材料,臺兒莊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孫總司令和我通話之后,在臺兒莊內親自督戰。死守最后一點的池峰城師長,又來電向他請求準予撤退。連仲命令他說:“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有誰敢退過運河者,殺無赦! -《李宗仁回憶錄》材料二:臺兒莊戰役打響后,負責指揮作戰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請周恩來共話戰局。李宗仁的“雜牌軍”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他們放下自私,攜手共赴國難;中共則組織魯南老百姓,冒著炮火,把大刀、彈藥、糧食等送上前線,再將大批傷病員運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戶人家,只不過是京杭大運河畔的小村落,卻是大戰時的后勤基地之一……學生回答。教師總結:①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不怕犧牲;②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得當;③參戰的中國軍隊的有力配合;④正確地把握了戰機過渡:臺兒莊戰役后,中日雙方的焦點集中于何地?雙方之間又爆發了哪一戰役?篇二 武漢會戰1.觀察《武漢地理位置形勢圖》,思考:(1)武漢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2)列舉武漢會戰中的著名戰役。戰略地位重要;攻占武漢、占領中原、迅速控制中國,加快結束戰爭的進程。2.閱讀教材99-100頁相關內容,完成武漢會戰的表格填寫。武漢會戰時間地點指揮兵力戰術 戰役特點意義過渡: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又發動了什么戰爭?篇三 第三次長沙會戰1.閱讀教材,梳理長沙會戰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意義。時間地點經過影響2.知識拓展:長沙鏖戰3.根據材料結合教材,分析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影響。數周以來,貴國之長沙偉大之戰績,非僅為中國之勝利,抑且為所有同盟國共同之勝利,而為打擊整個軸心之勝利。--美國諾克斯《告中國人民書》第三次長沙會戰,是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戰果堪比臺兒莊戰役”!----英國《泰晤士報》總結:振奮了人心,堅定了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決心,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4.結合教材101頁內容,簡述豫湘桂戰役戰役。1944年初,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由于國民黨政府在抗戰后期,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導致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設計意圖)豫湘桂戰役是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惡果,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對豫湘桂戰役有一定的了解。5.感悟抗戰結合教材P98、P100“相關史事”,結合所學經典戰役,說說你能感受到中國軍民在抗戰中體現的精神?學生討論回答。總結:不畏強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強團結精神;為民族利益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不屈不撓、英勇抗爭、與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6.拓展提升:面對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正面戰場中國軍人,浴血奮戰,奮勇殺敵,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日軍的侵略,那該如何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展示材料:抗戰期間,國民政府軍隊與日軍進行了22次大會戰,較大規模戰役1117次,小戰斗38931次,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迷夢,始終牽制著日軍總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隊使130萬日軍在中國戰場疲于奔命,有效阻止了日軍北上侵略蘇聯;延緩了日本南進的步伐。評價:正面戰場組織多次戰役,為國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犧牲;正面戰場的抗戰,振奮了民族精神,堅定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中國抗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面戰場后期由于國民政府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致使豫湘桂戰役大潰敗,中國喪失了大片國土。總的來說,正面戰場的抗戰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隨堂練習】1、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紅血洗過的戰場》中寫道:“在這里,我們發揮了震天的威力!……在這里,我們擊退寇兵!……臺兒莊的名字和時間爭長。”因指揮臺兒莊戰役而載入史冊的將領是(C)A.佟麟閣 B.趙登禹C.李宗仁 D.彭德懷2、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是(C)A.平型關戰役 B.百團大戰C.臺兒莊戰役 D.徐州會戰3.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取得勝利的戰役是(A)A.萬家嶺大捷 B.臺兒莊戰役C.太原會戰 D.徐州會戰4.1942年1月,美國《先驅論壇報》報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軍在阿比西尼亞之勝利”。文中的軍事勝利是指(D)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C.武漢會戰 D.第三次長沙會戰【本課小結】面對日寇的瘋狂侵略,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規模戰役,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是沒有廣泛發動群眾,仍然導致了大批國土淪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敵后廣泛發動群眾,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使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布置作業】尋找家鄉的抗戰英雄在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華民族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請學生自主收集抗戰資料,了解家鄉抗戰英雄的事跡,進而知道國強才能民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