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小專題(一) 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一、 選擇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1. ★架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如圖甲所示),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體積的M物質和N物質。它們加熱時的溫度—時間曲線如圖乙所示,在35min內M物質從固體熔化成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浴法”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B. 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晶體C. 由圖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體D. 由圖乙知,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A1234解析:將裝有M物質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缺點是加熱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0℃,故A正確。由圖乙可知,M有一段時間內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但在35min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不能由此確定N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故B、C、D錯誤。故選A。12342. ★(鹽城中考)如圖所示,在兩個相同的試管甲和乙中分別裝入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然后將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入甲試管的水中,水蒸氣在甲中幾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氣。測出此時甲中水的溫度為t,以下能驗證水蒸氣液化放熱的操作是 ( )A. 測出乙中的水溫并與t比較B. 測出燒瓶中的水溫并與t比較C. 將燒瓶內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D. 將另一杯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C1234解析: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在甲試管中遇冷由氣態變為液態,發生液化,水蒸氣液化要放出熱量;水蒸氣液化時放出的熱量被甲試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溫度升高,將燒瓶內開水倒入乙中直至與甲中水面相平,搖勻后測出乙中水溫并與t比較,t高于乙中的水溫,得出水蒸氣液化放熱,但是另一杯開水溫度不一定與燒瓶中開水溫度相同,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234二、 實驗題(共78分)3. ★(28分)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形容沸騰的水“勢如奔濤”。小明組裝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的特點。(1) 裝置中溫度計的使用存在錯誤,請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 。 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1234(2) 改正錯誤后進行實驗,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 ℃。 (3) 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其中圖線的BC段表示水的沸騰過程。實驗過程中,我們是通過 (選填“勢如奔濤”或“水溫不變”)判斷水沸騰了。 92水溫不變1234(4) 你知道嗎,通過降溫居然也能使水沸騰。如圖丁所示,將剛停止沸騰的水裝入燒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澆冷水,發現水重新沸騰起來,原因是瓶內氣體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的沸點 。降低12344. ★★(50分)小明同學學習了物態變化知識后,做了以下兩個實驗。實驗一:用如圖甲所示裝置來探究“冰的熔化特點”。(1) 他采用熱水加熱固體物質,好處是 。 使試管內物質受熱均勻,溫度變化慢,便于記錄實驗數據1234(2) 經過實驗后他根據數據畫出了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中的①,第10min,冰處在 態。 (3) 小明接著利用圖丙裝置進行實驗,環境溫度是0℃,根據溫度計示數達到了0℃(即試管內碎冰的溫度為0℃),可以推斷出燒杯中的碎冰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熔化。 固液共存會1234實驗二:小明猜想:水中加鹽的多少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4)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用淡鹽水、濃鹽水分別制得淡鹽冰、濃鹽冰,然后將這些冰弄碎后放入試管中用圖甲裝置加熱,使其熔化,并記錄數據,分別得到了圖乙中的淡鹽冰的曲線②和濃鹽冰的曲線③,根據圖線可知:利用鹽水制成的冰 (選填“是”或“不是”)晶體,實驗中,濃鹽水的凝固點是 ℃。由圖像可知,含鹽濃度越高,凝固點 (選填“越高”“越低”或“不變”)。 (5) 因此他聯想到,冬天在積雪上撒鹽,可以使雪 (選填“難”或“易”)熔化。是-7越低易1234解析:(1) 如圖甲,用熱水加熱固體物質的方法叫作水浴法加熱,優點是使試管內物質受熱均勻,溫度變化慢,便于記錄實驗數據。(2) 如圖乙中的①,冰是晶體,第10min時冰正在熔化,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態。(3) 圖丙裝置中,試管內碎冰的溫度為0℃,則燒杯內冰的溫度也達到0℃,即溫度達到熔點,也能繼續從酒精燈火焰中吸收熱量,所以燒杯中的碎冰會熔化。(4) 根據圖乙中的淡鹽冰的曲線②和濃鹽冰的曲線③可知,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因此鹽水制成的冰也是晶體,也有固定的熔點,濃鹽水制成的冰的熔點(即凝固點)為-7℃,淡鹽水制成的冰的熔點(即凝固點)為-3℃,所以含鹽濃度越高,凝固點越低。(5) 由上述分析可知,加鹽后可以使雪的凝固點降低,更容易熔化。1234(共13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第1課時 汽 化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 小孩發燒時,常用涼的濕毛巾敷在額頭上來降溫,這種方法叫物理降溫,這是利用了 ( )A. 蒸發吸熱 B. 沸騰放熱 C. 凝固吸熱 D. 熔化放熱2. 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液體在蒸發過程中要放熱B. 蒸發可以在任意溫度下發生C. 各種液體沸騰時都有確定的溫度D. 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A1234567891011A3. (咸寧中考)在一些洗手間裝有熱風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圖所示。關于圖中加快水的蒸發利用的物理知識,下列選項中正確、全面的是 ( )① 提高液體的溫度 ② 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D12345678910114. ★有一種木膠(制作家具時用于粘貼木板),平常是固態的。使用時,規定用100℃的溫度使它熔化。如果超過了100℃,那么它就會失去黏性。所以有人就特制了一種雙層鍋,內鍋里放膠,內鍋和外鍋的夾層里注水,如圖所示,用這種雙層鍋熬膠,就不會把膠熬焦。其原因是 ( )A. 有水相隔,避免了直接把膠放在火上烤B. 夾層里的水包圍著膠,能使膠均勻受熱C. 水吸熱快,使膠溫度上升得快D. 水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可使膠的溫度不超過100℃D12345678910115. (濱州惠民期末)如圖所示為小明同學探究水沸騰時的裝置以及實驗中不同時刻氣泡的情形,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水沸騰時放出熱量B. 圖乙是水沸騰時的現象C. 實驗器材是按自上而下的順序組裝的D. 他可以選用量程為-80~60℃的酒精溫度計B12345678910116. 如圖所示,室溫是18℃。溫度計在酒精中的示數是17℃,將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來后,它的示數將 ( )A. 先下降,然后上升到18℃B. 會馬上升高到18℃C. 仍然保持17℃不變D.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A第6題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7. 夏天用電風扇吹風,人覺得涼快,是因為電風扇吹的風加快了人體汗水的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要從人體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若將一干燥的溫度計放在電風扇前,其示數將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8. 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水沸騰是一種劇烈的 現象,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 、 ,沸騰過程中,水吸收熱量,溫度 。汽化吸收不變汽化沸點繼續吸熱不變12345678910119. ★如圖甲所示為某同學在小于1.01×105Pa大氣壓強下做觀察水的 (選填“沸騰”或“液化”)實驗的裝置,由圖乙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知,水沸騰后,撤去加熱用的酒精燈,燒杯中的水 (選填“能”或“不能”)繼續沸騰(不計石棉網的余溫)。沸騰不能123456789101110. ★★用紙鍋也能將水燒開,如圖所示的紙鍋,盛放一定量的水后,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段時間后,水沸騰了,紙鍋卻并沒有被點著。這是因為水加熱到沸點后,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量,溫度不變,使盛水的紙鍋的溫度 (選填“高于”或“低于”)紙的著火點而不會燃燒。在水沸騰后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水 (選填“會”或“不會”)汽化。吸收低于會1234567891011三、 實驗題(28分)11. ★影響水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的氣流速度。請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設計實驗,對影響水蒸發快慢的一個因素進行探究。(1) 你要探究影響水蒸發快慢與 的關系。 (2) 寫出你選用的物品: 。 (3) 簡述實驗過程: 。 水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兩個相同的碗、保鮮膜、水在兩個碗中加入等量的水,把其中一個碗用保鮮膜封住碗口,并將兩個碗放在通風的過道里,過一段時間后,比較兩個碗中水量的變化1234567891011(4) 現象: 。(5) 結論: 。沒有封口的碗里水量變少,而封口的碗里水量幾乎不變在水的溫度和表面積相同時,水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越快,水蒸發越快(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共13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二節 熔化和凝固第2課時 凝 固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 (撫順模擬)如圖所示,小剛發現鞋底踩到水后行走在冰面上,鞋底有被粘住的感覺。小剛鞋底被粘住是因為水發生了 ( )A. 熔化 B. 凝固 C. 膨脹 D. 以上均不正確B12345678910112. ★(石家莊晉州期中)小明對甲、乙兩種物質做凝固實驗,得到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A. 甲在第6min時是液態B. 甲凝固過程持續了4minC. 甲的凝固點是48℃D. 乙凝固放熱,溫度降低,是非晶體A解析:由圖知,甲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甲是晶體,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48℃不變,所以甲的凝固點為48℃,甲凝固過程從第4min開始,第8min結束,第6min時,處于凝固過程中,所以為固液共存態,故A錯誤,B、C正確;乙放熱,溫度降低,是非晶體,故D正確。故選A。12345678910113. 已知酒精、煤油、水銀三種物質的熔點分別為-117℃、-30℃、-38.8℃,南極的氣溫可達-49.2℃,要測量南極的氣溫,應該選用 ( )A. 酒精溫度計B. 煤油溫度計C. 水銀溫度計D. 煤油溫度計或水銀溫度計A12345678910114. ★(山西中考改編)西周晉侯鳥尊是中國青銅器中罕見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如圖所示)。制作鳥尊等青銅器時,先用泥土制成“內范”,在其外部涂適當厚度的蠟,將蠟雕刻成所需形狀,稱之為“模”,然后在“?!钡耐饷嬗媚嗤林瞥伞巴夥丁?。通過加熱使蠟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銅液,待青銅液冷卻后,打碎“外范”和“內范”,就得到與“?!币粯拥那嚆~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將蠟加熱到液態是熔化過程,會放出熱量B.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凝固過程,會放出熱量C. 青銅液冷卻到固態是熔化過程,需吸收熱量D. 青銅和蠟熔化過程中,溫度均保持不變B12345678910115. (福州福清期中)石墨是碳元素結晶礦物,其熔點為3652℃,它的內部具有規則的層狀結構,常用作耐磨材料。下列選項中能反映液態石墨凝固過程的大致圖像的是 ( )C12345678910116. ★下表列出了幾種物質的凝固點(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鉛球掉入鐵水中不會熔化B. 可以用水銀溫度計測量-40℃的氣溫C. 用鎢制成的燈絲不易熔化D. -210℃的氧處于固態C物質名稱 固態水銀 固態氧 鐵 鎢 鉛凝固點/℃ -38.8 -218.8 1538 3414 327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7. 北方的冬天,為了更好地保存蔬菜,通常在菜窖中放幾桶水,水結冰能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這是因為水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要____(選填“吸”或“放”)熱。 8. 將光滑細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凍,豆腐里的水遇冷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冰,體積變大;再將豆腐從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就做成了“凍豆腐”。凝固放凝固吸收熔化12345678910119. 如圖所示為某晶體的凝固圖像,從A到D整個過程是 (選填“吸熱”或“放熱”)的,在AB段物質處于 態,BC段物質處于 態,其對應的溫度48℃代表晶體的 。 10. ★(河源紫金期末)小麗在手工社團利用熱熔槍制作手工塑料花,將塑料膠棒放入熱熔槍內加熱一段時間,塑料膠棒逐漸變軟變稀,此過程塑料膠棒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塑料膠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扣動扳機將膠水擠出涂在需要粘貼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膠水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將花瓣粘在一起。放熱液第9題固液共存凝固點吸熱非晶體凝固1234567891011三、 實驗題(16分)11. ★★如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1) 根據圖像可知該物質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從第 min時開始凝固,第25min時該物質處于 態。 晶體10固1234567891011(2) 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插入燒杯里正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 (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 。變多試管中的水達到凝固點,并且能向外放熱就會凝固1234567891011(共15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一節 物態變化 溫度一、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 在下列幾組物質中,常溫下屬于有一定體積但沒有固定形狀的是 ( )A. 銅塊、木塊、煤油 B. 水、汽油、硫酸C. 玻璃、空氣、酒精 D. 水、冰、水蒸氣2. 下列過程中,發生了物態變化的是 ( )A. 把銅塊加熱到100℃ B. 把大鐵皮剪成小鐵皮C. 冰雪消融 D. 氣球充氣時逐漸膨脹B123456789101112131415C3. 下列估測值最符合實際的是 ( )A. 人體的正常體溫為26℃B. 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凍室的溫度為5℃C. 北京5月份平均氣溫為45℃D. 適合人們洗澡的熱水溫度約為40℃4. 冬天某日的最低溫度為-3℃,正確的讀法是 ( )A. 攝氏負3度 B. 零下負3攝氏度C. 負攝氏3度 D. 零下3攝氏度DD1234567891011121314155. ★有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將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時,其示數是4℃,用它測得沸水的溫度是96℃,當這支溫度計的示數和所測水的實際溫度相同時,溫度計的示數是 ( )A. 45℃ B. 50℃ C. 54℃ D. 60℃B解析:由題意知,該溫度計0~100℃之間共有96格-4格=92格,所以每一格表示的溫度是=℃,所以該溫度計每一格示數相當于準確溫度計的格,設這支溫度計的示數和所測水的實際溫度相同時,溫度計的示數為t,則=,所以t=50℃。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6. 0℃的水和0℃的冰,兩者溫度 ( )A. 0℃的冰低一些 B. 0℃的水低一些C. 相同 D. 無法比較C1234567891011121314157. (咸寧赤壁期中)如圖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溫度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甲、乙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B. 甲、乙溫度計的分度值相同C. 甲、乙溫度計都可以脫離被測物體讀數D. 甲是體溫計,使用前應該用沸水消毒A1234567891011121314158. ★流感暴發期間,某同學取出一支示數為39.6℃的體溫計,沒有將水銀甩回玻璃泡內而直接測量自己的體溫,他的實際體溫是36.4℃,則他讀出的結果應該是 ( )A. 36.4℃ B. 39.6℃ C. 76℃ D. 無法讀數B解析:由于體溫計的構造特殊,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細的縮口,在離開人體讀數時,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應用力甩一下。用沒甩的體溫計測體溫時,若被測的體溫比原先高或正好相同,則讀數準確,若被測的體溫比原先低,則仍然是原先的讀數。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9. (唐山灤州期中改編)關于溫度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普通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觀察溫度B. 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C. 常見的溫度計都是用水銀作為測溫物質的D. 使用液體溫度計時,被測溫度都不能超過量程C12345678910111213141510. 在用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下列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計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 將玻璃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C. 讀數時玻璃泡可以離開被測熱水D.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的液面相平D123456789101112131415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11. 在不同條件下,水以固態、 態和氣態三種狀態存在,冰雕是當水處在 態時完成的。物質以哪種狀態存在是由 決定的。12. 溫度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攝氏溫標規定,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 的溫度為100℃,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 ℃。 液固溫度冷熱程度沸水36.5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如圖所示,小敏先把兩只手同時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過一段時間后,再把兩只手同時放入相同的溫水中,感覺到的冷熱程度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這個事實說明憑人的感覺判斷溫度高低是 (選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不相同不可靠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4. 為了防止病毒傳播,學校每天對學生進行測溫。測溫中用到體溫計,它的測溫原理是 ,分度值為 ℃。如圖甲所示的溫度計讀數為 ℃,如圖乙所示的溫度計讀數為 ℃。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0.1-534123456789101112131415三、 實驗題(14分)15. ★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實驗中:(1) 某同學進行了下列6個步驟,請填上正確的順序: 。 A. 選擇溫度計,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B. 估計被測水的溫度C. 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水充分接觸D. 取出溫度計E. 觀察溫度計的示數F. 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水接觸一段時間BACFED123456789101112131415(2) 請指出如圖所示操作的錯誤之處:① 。② 。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與水充分接觸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內的液面不齊平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6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三節 汽化和液化第2課時 液 化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 下列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 春天到來,江河中的冰化成水B. 將鐵水澆鑄成工件C. 夏天,掛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D. 夏天的清晨,青草上出現露珠D12345678910112. 夏天,從冰箱里取出一瓶礦泉水,一會兒瓶的外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如圖,下列現象中的物態變化類型與“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飲料中的冰塊變小B. 水燒開時,壺嘴出現了“白氣”C. 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D. 冬天,屋檐下看到冰凌B12345678910113. ★(宜昌宜都期末)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想到了泡方便面時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 ( )A.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B.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D. “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汽化形成的,后者是液化形成的B1234567891011解析:看到雪糕周圍冒的“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時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選B。12345678910114. 有關廚房里的物理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鍋蓋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B. 燒水做飯時,開水引起的燙傷往往比水蒸氣燙傷更嚴重C. 用高壓鍋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增大而升高的原理D. 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低C12345678910115. ★小明洗澡時發現浴室的兩根水管管壁上,甲水管外布滿了水珠,乙水管外完全見不到水珠,如圖所示。對于此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布滿水珠的是熱水管B. 水珠是汽化的結果C. 水珠是液化的結果D. 水珠的形成過程要吸熱C12345678910116. (鹽城射陽一模)小明在家里用水壺燒開水,發現離壺嘴較遠的地方“白氣”比較濃,停止加熱后“白氣”又消失了。關于“白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白氣”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消失是汽化現象B. “白氣”的形成是汽化現象,消失是液化現象C. “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消失會放熱D. “白氣”的形成和消失都需要吸熱A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6分)7. 冬天,對著手“哈氣”時,會感到暖和,對著手“吹氣”時會感到手冷。前者是因為水蒸氣 要 ;后者是因為“吹氣”加快了手上汗液的 ,要 。 8. 炎熱的夏天,小雙從冰箱拿出一根冰棍,剝去包裝紙,冰棍冒“白氣”,這是一種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仔細觀察冰棍“冒”出的“白氣”,是向 (選填“上”或“下”)飄的。液化放熱蒸發吸熱液化下12345678910119. ★★炎熱的夏天,細心的小明發現自己開著空調的房間窗玻璃的_____(選填“內”或“外”)側出現小水珠。深秋時節,小明卻發現教室的窗玻璃的 (選填“內”或“外”)側也出現小水珠。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水壺內裝有同樣多的水,此時都已沸騰。已知爐火的強度和房間內空氣的濕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斷出甲房間的氣溫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乙房間的氣溫。外內低于1234567891011解析:夏季,在有空調的房間里的空氣溫度較低,而房間外面的空氣溫度較高,所以外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涼的玻璃時會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上,故小水珠在玻璃的外側;深秋時節,外界的空氣溫度低,室內的溫度較高,所以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時會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上,所以小水珠在玻璃的內側。由圖中可知,甲房間中壺嘴冒出的“白氣”更多;“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溫度越低,液化現象越明顯;甲房間壺嘴冒出的白氣多就說明了甲的氣溫低。1234567891011三、 解答題(共28分)10. (6分)(吉林期末)“這是一枚從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雞蛋,在常溫下的狀態,寒氣慢慢從里面冒出,凝結成水珠,這就是排寒濕?!边@是一個保健品的廣告詞。指出廣告詞的一處科學性錯誤并給出判斷依據。錯誤之處: 。判斷依據: 。寒氣慢慢從里面冒出,凝結成水珠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雞蛋,放熱液化成水珠,附著在雞蛋上123456789101111. ★(22分)如圖所示為課堂活動“觀察水的變化”的實驗,完成下列實驗報告。(1) 用酒精燈給燒瓶加熱時,燒瓶中的水量會 。這是水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造成的。 (2) 加熱后,燒瓶內水面上方 (選填“是透明的”或“可見白霧”),燒瓶內部的空間充滿了 。 (3) 燒瓶瓶口上方 (選填“是透明的”或“可見白霧”),這是因為 。 減少汽化是透明的水蒸氣可見白霧水蒸氣遇冷液化1234567891011(4) 在瓶口上方傾斜放置一個金屬盤,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以在上方金屬盤中放入 。冰塊(或冰水)1234567891011(共14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四節 升華和凝華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昆明祿勸期末)下列生活現象中,屬于升華現象的是 ( )A. 灑在地上的水一段時間后變干了B. 秋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C. 放在衣柜的樟腦球會慢慢變小D. 放在冰箱冷凍室內的鮮肉變硬了C1234567892. 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 ( )B1234567893. ★“霜降”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下列現象與霜的形成物態變化相同的是 ( )A. 用久的燈泡內壁變黑B. 雪鄉漠河“潑水成冰”C. 冰周圍冒出的“白氣”D. 煉鋼工人將回收的廢鐵煉化成鐵水A1234567894. (徐州銅山三模)寒冷冬天的早晨,小雨同學從家里到學校后,發現頭發上有白花花的霜;進入開著熱空調的教室后,不久頭發上的霜又不見了,頭發也干了。這里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 凝固、汽化 B. 凝華、熔化C. 凝華、升華 D. 凝固、液化C1234567895. 有一種“激光橡皮”,專門用來去除白紙上的黑色碳粉字跡。在激光照射下,紙張上的黑色碳粉直接變為高溫碳蒸氣,同時字跡消失。關于該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液化、放熱 B. 凝華、放熱C. 熔化、吸熱 D. 升華、吸熱D123456789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6. 如圖所示為一款創意餐具,在龍蝦內放入干冰,干冰會迅速 ,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從龍蝦嘴里噴出的低溫氣體會使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 ,形成“白氣”。升華第6題吸收液化1234567897. ★北方的冬天,下雪前或下雪時有時會降落一些小冰粒,這種小冰粒叫作“霰”,“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成的;嚴冬的早晨拉開窗簾,發現窗戶玻璃 (選填“內側”或“外側”)附著一層冰花;晾曬在室外的冰凍的衣服變干是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凝華內側升華解析:“天降冰?!钡钠嬗^中的小冰粒叫作“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此過程放熱;冰花是室內空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出現在窗戶的內側,凝華放出熱量;晾曬在室外的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冰的升華現象。1234567898. ★★甲、乙兩圖是課堂上老師操作探究的“碘的升華”實驗,其中圖甲是直接用酒精燈對碘錘進行加熱,圖乙是把碘錘放入熱水中進行加熱,對于甲、乙兩種加熱方式,你認為選 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在碘完全升華為碘蒸氣后,要使碘蒸氣迅速凝華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碘凝華時 (選填“吸熱”或“放熱”)。乙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水的沸點為100℃,低于碘的熔點,故碘發生升華而非熔化和汽化停止加熱放熱123456789三、 實驗題(30分)9. ★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燈燈管的兩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圖甲所示,在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覺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請教,爸爸讓他在一支長試管內裝入少量的碘顆粒,塞上底部懸掛了少量棉線的橡皮塞,用酒精燈慢慢加熱,如圖乙所示。123456789(1) 小明看到碘顆粒沒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煙霧升起,這是 過程,需要 熱,同時發現棉線上好像結了紫色的霜,這是 過程。 (2) 一段時間后,小明看到離試管底一段距離處,出現了一圈紫色的堆積物,這是碘 而形成的,并且時間越長,堆積越多。由此小明推斷日光燈管上的黑圈是 形成的。 升華吸凝華凝華鎢絲經過先升華后凝華123456789(3) 經過這個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壓電線上凝結的厚冰柱經過一個無雨、無雪的寒冷夜晚變粗(如圖丙所示)的原因,你認為下列對該現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白天溫度高,電線和冰柱遇熱膨脹B.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厚冰柱后凝華成冰C. 空氣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B123456789(4) “霜”形成的條件有 和 。小明為了驗證其中一個條件對形成霜的作用,從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塊,分別放在兩個易拉罐里,將兩個易拉罐分別放在潮濕和干燥的房間里,一段時間后若看到 的現象就可獲得驗證。溫度低空氣潮濕潮濕房間內的易拉罐上有霜出現,而干燥房間內的易拉罐上沒有霜出現123456789(共16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一章小測一、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30分)1. (岳陽中考)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冷卻成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固態銅料化為銅液需要放熱B. 固態銅料化為銅液是熔化過程C. 銅液冷卻成形需要吸熱D. 銅液冷卻成形是凝華過程B12345678910112. (泉州泉港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發減慢的是 ( )A. 給濕頭發吹熱風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蓋嚴C. 把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D. 將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圍攤開B12345678910113. ★(宣城期末)如圖所示,甲管裝酒精(酒精沸點為78.5℃),乙管裝水,同時放入盛水的大燒杯中,對大燒杯加熱至里面的水沸騰一段時間,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甲管內的酒精和乙管內的水都不沸騰B. 甲管內的酒精和乙管內的水同時沸騰C. 甲管內的酒精先沸騰,乙管內的水后沸騰D. 甲管內的酒精會沸騰,乙管內的水不沸騰D1234567891011解析:在大燒杯底部加熱使大燒杯內的水溫度升高,因為水的沸點高于酒精的沸點,所以溫度首先達到酒精的沸點,繼續加熱,甲管內的酒精會沸騰;而乙管內的水溫度雖然能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從同溫度的大燒杯里的水中吸熱,所以乙管內的水不能沸騰。故選D。12345678910114. 水的蒸發是自然界中常見的一種物態變化,某科學小組想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水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速的關系,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可以用于該實驗的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甲和丁 D. 乙和丁B12345678910115. (韶關湞江模擬)如圖為攝影師在冬天拍攝的“鉆石塵”奇觀。據了解,在極寒的夜晚,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極小的冰晶懸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難直接觀察到。待太陽出來以后,這些小冰晶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像鉆石一樣,故名“鉆石塵”。由于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因此極為罕見。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鉆石塵”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 “鉆石塵”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C. 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熱汽化了D. 陽光下“鉆石塵”會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熱液化了B第5題12345678910116. ★(大慶肇源期中)已知液態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的沸點分別是-183℃、-196℃和-78.5℃。如果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用降溫的辦法,從空氣中提取這些氣體,那么溫度下降時首先液化被分離出來的是 ( )A. 氧氣 B. 氮氣C. 二氧化碳 D. 整個空氣同時液化無法分離C解析:從題中數據可知,液態氮氣的沸點最低,則最容易沸騰;而二氧化碳的沸點最高,最不容易沸騰,相反最容易液化。所以,如果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用降溫的辦法,從空氣中提取這些氣體,那么溫度下降時首先液化被分離出來的是二氧化碳。故選C。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40分)7. 夏天,小明到小麗家去玩,小麗從冰箱里拿出飲料倒入紙杯里請小明喝。不一會兒,小明發現紙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紙杯壁上出現小水珠是 (選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請簡單解釋這個現象形成的原因: 。液化從冰箱里拿出的飲料溫度較低,倒入紙杯后,紙杯的溫度也較低,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紙杯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紙杯上12345678910118. ★(云南期末)伽利略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簡易結構如圖所示,它的原理是 。A處是8:00液面的位置,B處為第二天8:00液面的位置,兩次溫度比較, (選填“A”或“B”)處的溫度比較高。氣體熱脹冷縮B解析: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體積增大,管中液面將向下運動;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瓶內的氣體遇冷收縮,體積減小,管中的液面上升。12345678910119.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凝固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特征可以判斷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第8min時,乙物質處于 (選填“液態”“固態”或“固液共存態”)。非晶體固液共存態123456789101110. 如圖,在插有小樹枝的密閉燒瓶中放一些白色的樟腦丸粉末,將它放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白色粉末全部消失后停止加熱,一會兒燒瓶內的樹枝上出現了潔白的人造“雪景”?!把┚啊钡男纬上群蠼洑v了 、 兩個物態變化過程。升華凝華1234567891011三、 解答題(30分)11. ★★星期天小明在廚房中幫廚時發現:(1) 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如圖甲所示)。這些“白氣”實質上是一些 。小明仔細觀察又發現“白氣”從噴出到消失要經歷三個物理過程: ① 靠近壺嘴的地方,我們什么也看不見,這是因為壺內水沸騰時產生了大量的水蒸氣,在壺嘴附近由于溫度比較 ,仍然保持 態。 ② 水蒸氣離開壺嘴上升一段距離以后才能遇冷 形成“白氣”。 小水滴高氣液化1234567891011③ “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發生 現象,“白氣”消失。 (2) 冬天,在爐子上燒菜的時候,火焰熄滅前、后一瞬間會出現如圖乙、丙所示的兩種情景,可以確定圖 (選填“乙”或“丙”)是火焰熄滅前的情景。汽化丙1234567891011解析:(1) 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些“白氣”實質上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遇冷發生了液化現象,形成了小水滴。① 高溫的水蒸氣在遇冷時才發生液化現象,而在靠近壺嘴的地方,溫度高,水蒸氣不會液化,仍是無色的水蒸氣,故我們什么也看不見;② 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以后,由于遇冷而發生液化,形成“白氣”;③ “白氣”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后,小水滴又會發生汽化,形成水蒸氣散在空氣中。(2) 火焰熄滅前,菜上方的溫度較高,水蒸氣發生液化的程度較小,故“白氣”較少;熄滅后,菜上方的溫度較低,水蒸氣液化程度大,形成的“白氣”就增多。1234567891011(共14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二節 熔化和凝固第1課時 熔 化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1. (阿克蘇地區期末)下列各組固體中,都有確定熔點的是 ( )A. 石蠟、鋁、海波 B. 冰、萘、固態酒精C. 松香、銅、金 D. 玻璃、鉛、瀝青2. 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都升高B. 晶體有熔點,非晶體沒有熔點C. 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D. 當晶體溫度等于熔點時,它的狀態應該是固態或液態B12345678910111213B3. 如圖所示為探究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裝置適用于一切固體的熔化實驗B. 可用初溫較低的水來延長海波熔化時間C. 石蠟熔化吸熱,海波熔化不吸熱D. 實驗中不需要讓海波與石蠟質量相等D123456789101112134. (定西安定期末)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像,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A. 海波在AB段溫度升高,開始熔化B. 海波在BC段溫度不變,沒有吸熱C. 海波的熔點是48℃D. 8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C123456789101112135. ★根據下表中所列的幾種物質的熔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可以用銅鍋冶煉鐵 B. 純金掉進銅水中會熔化C. -39℃的水銀吸熱,溫度一定升高 D. 在-265℃時氫氣是固態6. ★冬天,大雪給交通帶來不便,護路工向雪中撒鹽是因為 ( )A. 鹽能從雪中吸熱 B. 鹽使雪的熔點升高C. 鹽使雪升溫而熔化 D. 鹽使雪的熔點降低A物質名稱 固態水銀 金 銅 鐵 鎢 固態氫 固態氦熔點/℃ -38.8 1064 1083 1538 3414 -259 -272D12345678910111213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48分)7. (重慶模擬)物質從 態變成 態的過程叫熔化。冰在熔化時溫度 ,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冰的熔點是0℃,冰在固液共存態時的溫度是 。 8. 瀝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變軟,由固體變為液體,在這個過程中瀝青的溫度 (選填“不變”或“升高”),說明瀝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固液不變0℃升高非晶體解析:烈日下,瀝青路面吸熱后逐漸變軟,這是瀝青在熔化;在此過程中,它的溫度不斷升高,沒有一定的熔點,所以瀝青是非晶體。123456789101112139. ★如圖甲所示為“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的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實驗中,圖甲裝置的試管中應裝入 (選填“碎冰”或“冰塊”),當試管中的冰開始熔化時,立即將試管浸入裝有冰水混合物的燒杯中,發現試管中的冰 (選填“繼續”或“不再”)熔化,該現象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冰在熔化過程中需要吸熱。碎冰不再能1234567891011121310. (恩施中考)如圖所示為比較晶體與非晶體熔化特點的實驗。實驗中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從而間接為研究對象(海波和蜂蠟)加熱,這樣做能確保研究對象 ;實驗中,在記錄加熱時間的同時還需觀察記錄的現象有 、 。受熱均勻溫度計的示數物質的狀態1234567891011121311. 在研究某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時,持續加熱該物質,記錄并描繪出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判斷依據是 。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1234567891011121312. ★★將一塊-10℃的冰塊拿到20℃的房間里(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冰塊 (選填“會”或“不會”)立即熔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不會冰塊先吸熱,溫度由-10℃升高到0℃后繼續吸熱才開始熔化12345678910111213三、 實驗題(10分)13. ★如圖甲所示為“探究某種固體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該物質在實驗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12345678910111213(1) 此物質的熔點為 ℃,在10min時,該物質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熔化過程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熱。 (2) 把試管放在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物質 ,其中燒杯中的水面應 (選填“高于”或“低于”)試管中固體物質的上表面。80固液共存態需要受熱均勻高于12345678910111213(共10張PPT)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第五節 設計海水淡化裝置一、 選擇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 (漳州期末)珍惜淡水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人類致力于開發淡水資源。如圖所示為海水淡化的簡易裝置,涉及的物態變化有 ( )A. 熔化、凝固B. 汽化、升華C. 汽化、液化D. 升華、凝華C12345672. 水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環。下列關于地球的水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海水吸熱,液化形成水蒸氣B. 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熔化形成小水滴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凝固形成小冰珠D. 小冰珠在降落過程中,液化形成雨水C12345673. ★(泉州模擬)為使電子器件正常工作,常用熱管進行降溫。如圖所示的熱管一端為蒸發端,受熱時,液態介質吸熱迅速揮發,蒸氣流向冷凝端;在冷凝端,氣態介質放熱,重新凝結成液體流回蒸發端。如此循環,在蒸發端和冷凝端所發生的物態變化分別為 ( )A. 升華和凝華B. 汽化和液化C. 熔化和凝固D. 液化和汽化B12345674. (龍東地區模擬改編)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現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云的形成沒有發生物態變化B. 雨在形成過程中有熔化現象發生,并吸收熱量C. 使氣體液化只能采用降低溫度的辦法D. 通過水循環示意圖可知,自然界中的水總量不變,不必節約B1234567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40分)5. 春天,某地區發生嚴重旱災。為緩解旱情進行了人工降雨,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層上的干冰 時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水滴形成降雨。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示意圖,圖中過程①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同時伴隨著吸熱;過程②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和 ,同時伴隨著 。升華汽化液化凝華放熱12345676. ★(淮安期末)如圖所示為小華制作的一個簡易海水淡化裝置,裝置底部是一個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蓋著一個透明玻璃罩B。太陽光通過透明玻璃罩照射容器A內的海水,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玻璃罩內壁凝結成水珠,通過收集即可得到淡水。(1) 上述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 后 。 (2) 為了提高獲得淡水的速度,請你給該裝置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汽化液化把A換成直徑更大的容器,以增大海水的表面積(合理即可)1234567三、 閱讀題(20分)7.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向天取水地球上,水的三種狀態在不斷地相互轉化。水的物態變化形成了海洋、陸地、大氣間的水循環。雖然地球上水的儲量很多,但是淡水資源非常緊張,僅占全球總水量的2.5%。在干旱地區可通過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種方法是把干冰播撒到冷云中,使其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水是生命之源,人類一直重視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建造水庫便是重要措施之一。1234567(1) 自然界中水的一個循環包含的物態變化及其具體現象有 。(2) 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總水量的1%,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建議并提倡居民使用節水龍頭B. 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園林或農田C. 將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D. 將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熔化:冰、雪變成水;凝固:水結冰;汽化:水變成水蒸氣;液化:水蒸氣變成水;升華:冰、雪直接變成水蒸氣;凝華:水蒸氣直接變成小冰晶D123456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專題(一) 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pptx 第一章小測.pptx 第一節 物態變化 溫度.pptx 第五節 設計海水淡化裝置.pptx 第四節 升華和凝華.pptx 第1課時 汽 化.pptx 第2課時 液 化.pptx 第1課時 熔 化.pptx 第2課時 凝 固.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