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統編九上歷史精講課堂(教案+素材)】第1課 古代埃及本冊備課開篇語備·最新課標要求 階段特征 對應課本 2022年版 2011年版世界古代史 1.1 古代 文明 第一、 二單元 (1~6課) 1.初步了解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 2.通過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以及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及其傳播。 3.知道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希臘城邦和羅馬共和國,了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對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作用。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3.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 4.知道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5.知道羅馬城邦,了解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 6.以建筑藝術、公歷等為例,初步認識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成就。1.2 中古 世界 第三、 四單元 (7~12課) 1.通過封君封臣制、莊園生活、基督教的傳播,以及歐洲城市和大學的興起,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 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 3.通過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以及非洲、美洲的社會發展概況,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 1.以法蘭克王國為例,初步理解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逐漸產生新的文明。 2.知道基督教的傳播,了解基督教在歐洲中世紀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3.了解西歐莊園生活,知道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 4.知道西歐中世紀的城市既是工商業者的聚集地,也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5.以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的興起為例,初步認識歐洲的早期大學。 6.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 7.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會。 8.了解伊斯蘭教的傳播,初步認識阿拉伯帝國在文化上的貢獻。世界近代史 1.1 近代 早期西歐 經濟和社 會變化 第五單 元(13~ 14課) 1.通過了解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歐社會經濟的重要變化。 2.通過了解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 1.知道《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等,初步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 2.從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產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歐社會經濟的重要變化。1.2 新 航路的 開辟 第五單 元(15~ 16課) 通過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家的探險活動,以及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擴張、物種交換和全球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認識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理解世界逐漸形成一個整體。 1.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 2.知道“三角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1.3 英、 美、法 資產階級 革命 第六單 元(17~ 19課) 知道英國1640年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進程,了解《權利法案》《獨立宣言》、1787 年憲法和《人權宣言》《拿破侖法典》等文獻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這些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1.通過 1640 年革命和其后的“光榮革命”,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意義。 2.通過華盛頓、《獨立宣言》和 1787 年憲法,理解美國革命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3.通過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的活動,初步理解法國革命的歷史意義。1.4 第 一次工 業革命 和馬克 思主義 的誕生 第七單 元(20~ 21課) 1.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2.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3.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1.通過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等的出現,初步理解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 2.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備·教材歷史特征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九年級上冊部分) 1.世界古代史時間范圍 從早期人類出現到15世紀發展過程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兩大分期 古代文明、中古世界教學大概念 (1)世界各區域文明的特征(起源多元性、發展多樣性)。 (2)各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暴力沖突、和平交往)。 (3)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在這一時期的作用。 2.世界近代史(九年級上冊部分)時間范圍 約16世紀初—19世紀末縱向關聯 14—17世紀,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17—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得以確立(政治制度的確立為工業革命提供了重要前提)工業革命帶來重大社會變化(西方主宰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產生兩大對立階級)教學大概念 (主要線索) (1)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與全球擴張(資本主義發展)。 (2)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社會主義運動)。備·教材邏輯結構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備·單元學習內容 綜述: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佛教等,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結構:備·單元課標要求 世界古代史從早期人類的出現到15世紀,展現古代文明的產生、發展與多元面貌。其間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但有一些民族、國家未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連續發展過程。文明出現以前,人類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階級分化的加劇,國家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4千紀后期,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誕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核心素養表達的課程要求:1.通過閱讀課外資料,初步了解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及地域分布情況。(時空觀念)2.通過了解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以及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認識亞非古代文明的基本情況及其文明成果的傳播和影響。(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唯物史觀)3.通過金字塔的建造等史實,認識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在古代文明發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觀)第1課 古代埃及備·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古埃及和尼羅河的地圖,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羅河對古埃及農業和文化等方面的影響,認識大河文明的產生與其地理環境的關系和古埃及從國家產生到衰亡的歷史及取得的成就,分析古埃及成為文明古國的自然、人文原因。(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通過查閱、搜集相關資料,了解關于金字塔的知識,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認識到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國王奴役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又是古埃及勞動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創造的世界奇跡;通過分析,對金字塔進行辯證評價。理解法老至高無上的權力及后來變化的原因,提升史料分析能力。(史料實證、唯物史觀)3.通過思考與探索金字塔的建筑歷史,認識古代埃及人民的聰明才智,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創造能力。(家國情懷)備·內容分析 【本課結構】本課包括三部分內容: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統治。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羅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搖籃。本課從尼羅河講起,使學生認識尼羅河在古埃及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古埃及統一后,實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統治。古埃及的法老們修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本課重難點】重點:尼羅河的地位;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難點:金字塔。備·教學提示 圍繞“古埃及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進行討論。【活動】示例:可以提示學生從經濟、文化兩方面去思考。(1)經濟:尼羅河為古埃及文明的誕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誕生了古埃及文明。(2)文化:由于需要測量尼羅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兩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為了準確預測尼羅河泛濫的日期,古埃及人開展了天文學研究。尼羅河是古埃及文化的源泉。備·教材答案 【問題思考】尼羅河與古埃及科學文化的發展有什么關系 (教材P3)[答案] 尼羅河定期泛濫,每次漲水、退水,都需要進行精確的記錄和計算。退水以后,還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劃定地界,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同時,為了準確地預測尼羅河泛濫的日期,古埃及人開展了天文學研究。可見,尼羅河是古埃及科學文化發展的源泉。【課后活動】1.判斷下列表述,在正確選項后面的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教材P5)古埃及文明延續發展至今,文明進程歷經曲折但未間斷 ( )古埃及在科學、文化領域取得很高的成就 ( )古埃及國王給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著無限的權力 ( )[答案] 古埃及文明延續發展至今,文明進程歷經曲折但未間斷 (×)古埃及在科學、文化領域取得很高的成就 (√)古埃及國王給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著無限的權力 (×)2.請查找資料,讀讀關于金字塔建造的故事,你認為哪種建造方法比較合理 (教材P5)[提示] (1)火星人建造,理由是現代科學發現火星上可能有和人類一樣的高智慧生物。此觀點尚無科學依據。(2)西洲人建造。西方有學者認為在遠古時期,大西洋中存在一個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可惜后來大西洲沉陷了。此觀點尚無科學依據。(3)古埃及人建造。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奴役勞動人民的見證,更是古埃及人民憑借智慧和力量創造的一大世界奇跡。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它每個側面都形似漢字“金”,因此,中國人稱其為“金字塔”。我認為古埃及人建造的說法比較合理。備·教學資源 [更多課件、課時訓練、音頻、視頻詳見電子資源]第1課 古代埃及課件教學 1]。學教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引入 結合所學知識,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四大文明古國是指哪些國家 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讀圖并對比四大文明古國產生的共同特點。 2.傾聽學生的答案,并進行總結。 3.用一句西方史學家的名言引出本課。 1.通過歷史地圖,使學生掌握歷史地理概念,提高識圖、用圖的技能。 2.采用著名世界歷史學家的名言,激發學生學習世界歷史的興趣。探究新課: 文明之起 源—— 尼羅河 1.觀察地圖,回答問題:(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2)尼羅河對古埃及的重要作用。 2.閱讀三則歷史材料,回答問題:尼羅河在各領域起到的作用。 3.欣賞古埃及人民慶祝尼羅河泛濫的節日照片及對尼羅河的贊美文字,回答:尼羅河在古埃及人心中的地位。 1.展示古埃及的地理形勢圖,出示問題并傾聽學生的答案,總結尼羅河對古埃及的重要性。 2.展示三則有關尼羅河的材料,引導學生找出材料中的關鍵詞,并概括尼羅河的作用。 3.展示有關照片和贊美的文字,總結尼羅河在古埃及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1.通過歷史地圖,使學生掌握歷史地理概念,提高識圖、分析地圖的能力。 2.通過材料理解尼羅河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掌握從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分析、理解、總結、歸納的能力和運用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3.通過古埃及人民的贊譽,深化學生對尼羅河的認識。注意歷史學科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和滲透。(續表)學教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探究 新課: 文明之 興衰 1.閱讀教材,動手繪制“古埃及的興衰史”年代尺。 2.將同時期中外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進行對照。想一想:古代埃及實行的是什么制度 法老有什么重要地位 1.讓學生動手繪制“古埃及的興衰史”年代尺,提示學生注意年代尺上公元前和公元后時間的標注。 2.點評學生繪制的年代尺,并展示同時期中外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對照表及金字塔圖片。 3.引導學生理解在政治層面上法老建立起來的奴隸制君主專制制度,進而明確法老的地位。 1.通過繪制年代尺和觀察表格,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2.通過展示法老的形象、貧富分化及金字塔圖片,使學生明白既要縱向考量,以時間為角度,又要橫向思忖,以空間做坐標,找到歷史發展的規律。探究 新課: 文明之 輝煌 1.課前自主學習。 2.課上: (1)天文組、文字組、數學組、醫學組以及建筑組,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講解組內制作的課件,時間控制在3~5分鐘。 (2)談談自己參與教學的感受。 1.課前安排: (1)天文組:講述太陽歷的來歷、演變以及重要作用。 (2)文字組:講述象形文字的特點、發現、翻譯。 (3)數學組:講述古埃及人民在生產生活中所運用的數學知識。 (4)醫學組:講述古埃及人民認為靈魂不滅的宗教崇拜,促成木乃伊的制作,促進古埃及醫學的發展。 (5)建筑組:運用視頻講解金字塔的建造之謎等,重點講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教師將以上內容做好總結。 3.傾聽學生對參與教學的感受,并給予鼓勵。 1.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歷史學習,積極參與歷史教學活動。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3.結合學校圖書館和網絡信息等各種資源,初步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充分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提高學生收集、甄選歷史信息的能力。 4.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通過上臺展示,培養學生口頭陳述歷史相關知識的語言表達能力。 6.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探究 新課: 文明之 思考 通過同學的講解,深度思考三個問題: (1)古埃及文明是誰創造的 (2)作為中學生,我們該如何看待國外燦爛的文明 (3)人類該怎樣處理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古代埃及人民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那如今人類該如何保護大自然呢 聯系現實生活,尤其是環境污染問題,思考:人類該怎樣應對全球性問題 展示問題,升華知識,引導學生解決現實問題。 設計理念: 1.突出歷史的核心素養——唯物史觀,認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2.樹立正確的國際意識,打開格局,要有胸懷世界的家國情懷,感悟人類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認識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他們創造的文明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3.讓學生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人類的問題,突出歷史學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和綜合性。板書設計課堂小練 歷史古跡是古代文明的見證。下列古跡屬于古埃及的是 ( )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C.帕特農神廟遺址 D.長城 石柱局部圖 [答案] A課后作業 請完成配套圖書第1課的練習題精講過程模式 2]。【課前導學】自主閱讀課本,完成下邊的填空。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被認為是“ 的贈禮”。 2.約從 年開始,在尼羅河下游陸續出現了若干個小國家。 3. 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金字塔是 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 發展的較高水平。 三、法老的統治1. 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 。 2.古埃及國王稱“ ”,是全國最高統治者。 參考答案一、 1.尼羅河 2.公元前3500 3.太陽歷 象形文字二、 古埃及文明 社會經濟三、 1.金字塔 無限權力 2.法老【新課導入】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圖片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嗎 學生回答:古代埃及。教師過渡: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金字塔、木乃伊……無不彰顯著古埃及的輝煌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昭示著昔日法老統治的威嚴與神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古埃及,一起去了解它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吧。【新知探究】學習任務一 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自主梳理古埃及的發展歷程(老師通過時間軸進行展示)2.合作探究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贊嘆“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請結合以下兩則材料和教材P3“相關史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材料一 材料二 尼羅河每年均有一次泛濫。泛濫期間,大致從夏至之日起,延續100天。經此泛濫,沙漠遂變為沃土。大水一退,埃及便處處花開。尼羅河的泛濫對于埃及而言,借用希羅多德的話來說,這是“一種恩賜”。埃及之所以成為人類文化發源地之一,從尼羅河的泛濫,便可得到解釋。其他河流泛濫,往往都會成災,可是尼羅河泛濫,不但不成災,而且利于灌溉,更因泛濫定時,人類可預為控制,于是,災禍變成了福祉。 ——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點評。小結:從材料一可知,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為南北的統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從材料二可知,尼羅河定期泛濫,帶來充足水源,留下肥沃泥土,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從教材P3“相關史事”可知,古埃及人根據尼羅河水漲落規律,制定了太陽歷;測量水位、丈量土地,促進了數學發展。尼羅河是古埃及科學文化發展的源泉。尼羅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為古埃及文明起源提供了物質基礎。因此,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3.我會整理補充完整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天文學 數學 文字 醫學 藝術 建筑代表成就 太陽歷 算數、幾何等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制作木乃伊,增長解剖學知識,促進醫學發展;雕刻和繪畫;金字塔。學習任務二 金字塔1.我思用途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銘文》 教師提問: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思考:古埃及人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金字塔是法老權力和尊嚴的象征,同時也是法老的陵墓,用來保存法老的遺體。2.我來評價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內部的直角三角形廳室,各邊之比為3 4 5,體現了勾股定理的數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長如果除以其高度的兩倍,得到的商為3.14159,這就是圓周率。材料二 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水泥之類的黏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每塊石頭磨得很平。人們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這不能不說是建筑史上的奇跡。——理弘《宇宙科學與自然考古之謎全記錄》材料三 希羅多德根據傳聞,記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況:“(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為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教師提問: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小組合作,依據材料正確評價金字塔。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也是無數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它給古埃及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學習任務三 法老的統治1.仔細讀圖,說說法老在古埃及的地位。學生回答,并總結:法老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2.仔細讀圖,思考法老在古埃及的地位變化。吉薩金字塔群,修建于約公元前26世紀,由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建造。 教師提問:三座金字塔有何變化趨勢,反映了怎樣的實質 學生回答: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古埃及文明的相關知識。古埃及文明與尼羅河密切相關,古埃及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象形文字、太陽歷、金字塔、法老的專制統治等。【板書設計】 (根據板書,讓學生實時記憶)【教學反思】1.學生論從史出、準確認識事物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有所欠缺,課上加強材料閱讀能力的培養。2.學生們對世界古代史比較生疏,所以要強化課前預習。3.課上教學要區分詳略,本課要突出重點: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正確認識金字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